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21T09:45:05.18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易碧龙

[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缓解功能障碍和疼痛感,还能缩短恢复时长,是临床中值推广的技术。

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骨科 415600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组采用双盲法,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切口尺寸、术后卧床时长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手术优良率观察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缓解功能障碍和疼痛感,还能缩短恢复时长,是临床中值推广的技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仅会有腰背疼痛,严重者无法行走、瘫痪在床,临床中大部分患者经过保守治疗能恢复健康,少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才能解除病痛[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2]。我院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组采用双盲法,各3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8:21,年龄分布34-63岁,平均(47.2±4.8)岁,病程6-27个月,平均(15.3±3.5)个月;观察组男女比例17:22,年龄分布35-65岁,平均(47.7±4.4)岁,病程7-28个月,平均(15.9±3.7)个月。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采取俯卧体位,软垫置于腹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切口起点为腰椎棘突间,向患侧做切口,将皮肤组织逐层切开,让锥板充分暴露出来,用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病变位置,之后行小开窗扩大,让神经根和硬膜囊充分显露,使用神经拉钩将神经根拉起,让病变的椎间盘露出,将病变的髓核组织摘除,无残留的髓核和椎间盘组织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首先使用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病变位置,确定进针入路,患者呈侧卧体位,患侧在上,行局部麻醉,将穿刺针刺入,并在C型臂X线透视机辅助下,确定已进入椎间盘,再经由穿刺针将1mL亚甲蓝注入椎间盘进行造影,顺着穿刺针将导丝置入,之后在腰背部做0.8cm长切口,插入工作套管,用C型臂X线查看套管位置是否准确,无误后连接椎间孔镜,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定位黄韧带,在显示器引导下从工作通道将黄韧带切除,再扩大并修整椎管让工作套管进入,使神经根显露出来,将粘连的神经根后硬膜囊进行松解和分离,在染色的引导下将病变的髓核组织摘除,神经根完全降压后,撤除所有仪器,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切口尺寸、术后卧床时长;同时,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包括优、良、可、差三个等级,优:基本没有腰部疼痛、下肢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生活不受影响,腰腿活动不受限;良:症状明显改善,疼痛轻微,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腰腿活动偶尔受限;可:症状有所缓解,腰腿能够适当活动,疼痛较轻;差:达不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记录和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当组间差异较大时,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切口尺寸、术后卧床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x±s)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达92.31%,远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与机械性压迫、炎症刺激等有关,通过手术能够消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但是在常规手术中,如果肌肉牵拉过

强、暴露过度,术中失血量会增加,加之手术创伤会促进炎症因子凝聚,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另外术后容易复发,所以要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3]。

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微创技术,能够弥补常规手术的不足,本次研究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疗效优良率为92.31%,而对照组仅为74.3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呈现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以说,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短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更显著,会在内镜和X线透视的辅助下实施手术,提升患者的耐受性,而且术中通过染色技术,可顺利去除神经根的压迫,还能将受损的纤维环修复,减少术中出血量;另外,术中会随时进行冲洗,防止炎症因子凝聚,术后不易发生感染;同时,术中会较少的咬除骨质,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术后功能恢复[4]。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缓解功能障碍和疼痛感,术后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翀,田征,梁青福,等.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32-36.

[2]孙凤龙,章耀华,李强,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75-78.

[3]徐峰,张同会,蔡贤华,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3):1179-1183.

[4]杨五洲,曹奇,杨铁军,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633-6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