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专业就业率偏低,就业难度较大。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就业现状和就业压力原因,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研究并探讨就业指导与辅导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创业扶持政策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就业对策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就业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原因,分析造成就业困难的根源;3. 提出有效的就业对策,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4. 探讨就业指导与辅导的重要性,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服务;5. 分析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步伐;6.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

2. 正文2.1 就业现状分析1. 就业率情况: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逐渐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波动。

有部分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也有一些专业就业率偏低。

2. 行业分布: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

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成为就业热点。

3. 薪资水平: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刚刚毕业时的薪资水平较低,尤其是在一些传统产业和基层岗位上。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

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就业现状1、就业率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偏低。

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2、薪资水平不高相较于本科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难以胜任高技能、高薪的岗位。

3、就业稳定性差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较差,离职率和跳槽率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不足,导致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二、影响因素1、教学质量不高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2、学生自身因素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认识,导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发展方向。

3、企业需求变化快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却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1、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还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还应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人才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迫切需要的技术型专门人才。

如何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指出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高职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多数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

但另一方面,又容易自以为满腹经纶,自命不凡,高人一等,从而使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自负心理,表现在择业中,他们往往过高估价自己,急希望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但又不能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品格、爱好、气质及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够、综合素质欠佳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学习生活,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有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知识,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

根据对200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在对”你对该同学的思想道德水平、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知识评价如何”题目的回答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评价较高,选择对毕业生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很满意的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49.3%和45%;而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的评价较低,选择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很满意的只占到调查总数的28.3%和25%。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道路上厚积薄发、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知识是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五精准”帮扶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五精准”帮扶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五精准”帮扶路径探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概述 (7)(一)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定义与分类 (8)(二)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9)(三)帮扶需求的识别与评估 (10)三、“五精准”帮扶模式的理论基础 (11)(一)精准识别 (13)(二)精准施策 (14)(三)精准帮扶 (15)(四)精准评价 (16)(五)精准管理 (17)四、“五精准”帮扶路径的具体实施 (18)(一)精准识别环节的实践探索 (19)(二)精准施策环节的实施策略 (20)(三)精准帮扶环节的操作流程 (21)(四)精准评价环节的评估指标体系 (23)(五)精准管理环节的保障措施 (24)五、“五精准”帮扶模式的成效分析 (25)(一)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情况 (26)(二)毕业生满意度与用人单位反馈 (27)(三)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8)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9)(一)帮扶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均 (31)(二)帮扶模式创新不足 (32)(三)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欠缺 (33)(四)毕业生自身因素制约 (34)七、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5)(一)加大帮扶资源投入与整合力度 (36)(二)创新帮扶模式与方法 (37)(三)完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体系 (38)(四)提升毕业生自身素质与能力 (40)(五)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40)一、内容综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挑战。

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困难家庭、基础学业偏差、专业技能不够强、就业观念落后以及心理素质有待提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其就业困境尤为严重。

这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构成挑战。

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必须做到“五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精准质量监控和精准效果评估。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业 或 单 位 长 期 发 展 的观 念 。 同 时 , 展 各 开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40 9 8 (0 2 0 C 0 5 — 8 9 2 1 )8 —
f 1 -0 11 f S 2
供大 于求 的现实 ,对就业的期望值 过高。 目前 , 国高职毕 业生普遍存在就 业 我

是一个人 的基本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麦
可思全国性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查 表明 ,
现 在 大 学 生 就业 最 重 要 的 能 力 是 沟 通 、 理
解 、 习、 听、 用, 学 聆 运 这五项 就业 能力其 实是大 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此外 , 还需要人文素养 的支撑。由于高职生是高 考 中最后 一批 录取的学 生 , 因此 , 们 的 他
中 的优 秀分 子 , 定 能 够 在 工 作 中发 挥 出 一
企业 、 事业用人 单位在 岗位招聘 的过程 中 存在学历攀 比的现象 , 在原有 岗位的基础 上用人时存在随意提高学历要求 的现象 ,
状认识 不到位 , 即没 有 认 识 到 当 前 劳 动 力
首先 , 强与 用人单 位的 沟通 , 加 开拓 就业市场 , 让高职毕业生有业可就 。针对
在 的 问题 ,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并
【 关键词 】 高职毕业 生 就业
对 策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 、 多证
书的现象 , 高职院校领 导可通过各种途径 与这些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与交流 , 让他们 形成 只有专 业对 口的学生 才能有 利于企
第 一 ,帮助学 生走 出精英 就业 的误 区。 高职毕业生当前就业严峻形势进行 对 分析 , 让他 们认识 到好单 位 、 高薪并 不是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满意度,本文将从调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三个方面展开,为该问题提供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意见。

调查数据的收集为了广泛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满意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数据。

首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面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历程以及就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平台,开展在线调查和社交媒体分析,收集大量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

调查数据的分析收集到的调查数据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出准确有效的结论。

首先,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绘制相关的图表和图像,以直观形式展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满意度。

其次,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毕业生提供的面谈和意见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找出共性和差异,形成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此外,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毕业生进行比较,探索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和规律。

调查数据的解读在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解读。

首先,可以找出导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因素,如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高、工资待遇较好、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等。

其次,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和原因,如就业难度较大、工资待遇偏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

然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包括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与途径、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竞争力等。

最后,需要对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进行评估和预测,预测其可能的影响和效果,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总结与展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是了解就业问题、改进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高职院校获取专业技术知识,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于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劳动力市场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技术熟练、实战经验丰富的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增加。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是以实用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符合了这一市场需求。

2. 专业化程度要求提高:各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对于具备深入专业知识的高职学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熟悉行业细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

3. 创新创业意识增强: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创新和创业能力成为企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创新意识,使得他们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成为创业型企业的优选人才。

二、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匹配问题尽管劳动力市场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存在增加趋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供需不匹配问题。

1. 就业岗位专业性不强:虽然高职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技能,但就业市场对于某些具体岗位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一些高职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的培训和学习才能胜任。

2.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就业需求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地区或行业对于某些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远高于供给,而对于其他专业又存在过剩的情况。

3. 就业渠道不畅通:高职学校的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存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用工认知不足,降低了他们的录用意愿。

三、优化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匹配的措施为了优化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匹配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深化教育与行业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结合,将学生的实践教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摘要:现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受到了各方人们的共同关注,因为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社会是否稳定是分不开的,其也会使国家的发展动力受到影响。

目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从社会各个方面同时入手才可以解决,只有全员参与进来,全方位的进行着手管理才可以改善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一)缺少有关的就业服务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自身就有一些问题,例如:高职院校信息量小,院校就业的指导老师没有给出学生实质性的建议,保证不了就业指导的最终效果。

在毕业生进行求职的过程中,毕业生在自己学校内部的招聘会的比例只有一半,许多高职院校也没有对其在填写简历或是面试上提供任何的服务及帮助,这就致使学生们所投的简历有效率还达不到百分之八十。

(二)人才培养满足不了就业岗位的需求当前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时所进入到的岗位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匹配,有许多的毕业生没有面试到与自己有关的就业岗位,只好选择专业性较弱的岗位进行就业。

这就说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在人才的培养体制上出现了问题[1]。

(三)学生就业理念问题现在普遍存在学生手低眼高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对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抱有过高的心态,在进行就业选择单位及岗位时,没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而且还不想吃苦,只想选择较为轻松的工作,并提出了高于自身能力很多的薪资待遇,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

当前的很多刚出学校的毕业生面对生活成本的压力缺少长远的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总是不断地跳槽,工作的流动性过大,在自己的工作上遇到点小问题就要辞职,很明显在自己的就业理念上出了问题。

(四)学生职业能力弱,缺少就业知识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相对较弱,学生毕业在进入到工作中,有着三心二意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处理同事间的关系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建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建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建议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

2. 薪酬较低: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很多公司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酬要求较低,导致毕业生的收入不高。

3. 创业困难: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创业,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资金和资源,导致创业困难重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1. 加强实习实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增强竞争力。

2. 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3. 提供创业支持: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包括创业培训、创业基金、创业导师等,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创业项目。

4. 打破用人单位偏见:社会各界应该改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传统偏见,重新认识和评价这部分人群的价值和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5.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和举措,包括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确实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政策,相信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打开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逐渐增多。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存在就业难的情况,他们被称为弱势群体。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难?又该如何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就业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高职院校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是导致弱势群体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与一线城市需求的就业专业不符合,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遇到了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

2. 就业技能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的培养,导致就业技能不足。

在求职中他们往往难以胜任职场实际工作,并且缺乏竞争力。

3. 就业心态不正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存在片面或消极的认知,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缺乏信心,这种消极心态也成为了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4. 缺乏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缺乏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使得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有效地应对就业找工作的难题。

1. 加强专业与就业市场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适时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进行调整,增加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专业,以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2. 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技能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就业创业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和就业,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4. 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提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就业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5. 政府、社会和学校合力推动就业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政策支持,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起到桥梁和推动作用。

关于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中国高教的快速发展,中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就业问题成为了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取得更好的就业效果。

一、调查的方法和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为中国某省内多所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

问卷内容涉及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就业意愿、求职渠道、面临的困难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1.性别构成从调查结果看,毕业生中男性占比为53.8%,女性占比为46.2%。

2.就业意愿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下面这些领域:服务行业、制造业、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

其中,服务行业成为了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占比为35.8%。

3.求职渠道在毕业生寻找工作时,主要参考的渠道包括以下几种:招聘信息网站、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和人才中介机构。

其中,招聘信息网站是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占比为45.2%。

4.面临的困难从调查结果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匹配自身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占比为35.8%),其次是缺少工作经验(占比为28.6%)。

三、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1.服务行业和制造业成为了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

2.毕业生寻找工作时最常使用的求职渠道是招聘信息网站。

3.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匹配自身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

这些结论告诉我们,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应该根据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就业领域,并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

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多进行职业规划,提前做好求职准备,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就业效果。

四、调查结论本次调查结果反映了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发现毕业生在面临求职困难时,应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加速规划职业生涯。

仔细研究调查结果,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走向就业市场。

五、解决就业困难的建议1.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高职院校是指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专业背景、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1.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毕业一年后参加就业或继续升学的比例。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86%。

2.毕业生就业结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普通制造业、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自主创新等新兴领域。

例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创意等行业正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热门就业方向。

3.就业薪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对于不同专业和就业领域的毕业生,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数据显示,2019年高职院校毕业生月均薪资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

三、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1.个人因素个人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毕业生的专业背景、职业技能、口碑等因素都将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和薪资待遇。

此外,人格特质、心理素质、个人追求等因素也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2.就业市场因素就业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就业需求、政策导向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此外,就业市场的分布、失业率、招聘渠道等也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3.高职院校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导师指导等因素会影响毕业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校提供的实习、职业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等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四、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1.加强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包括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课程设置、提升教学效果等举措,促进毕业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建议

专业技能培养
根据行业需求,结合企业 实际,制定专业技能培养 方案,确保学生掌握相应 的职业技能。
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 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 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
需求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
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 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 高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
缺乏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 规划,对自己未来的发展 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在 就业过程中缺乏目标。
社交能力较弱
一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较差,与同事和上级的沟 通不够顺畅,影响工作效 率和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分析
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存在 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 合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 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案例分析:某高职院校就 业能力提升实践
某高职院校概况及就业能力提升背景
学校名称:某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置:某省某市
学校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约10000人
就业能力提升背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 争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学 校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 提高学生竞争力。
某高职院校就业能力提升举措及实施效果
举措一
01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企业
02
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实施效果
03
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企业认可度增加,就业率

大专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大专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大专生的就业困惑问: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专生..现在已经进入实习阶段..没有上过班,社会实践少.不知道刚开始起步工作怎么做.我刚开始想发传单做促销那些短期的.临时的.但是有同学说起点太低.没前途..我该怎么办?而且我只是大专文凭.目前报了个自考.如果没问题 .应该能拿到毕业证.请问..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压力大怎么缓解.刚开始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很郁闷~答:我和你是一样的。

首先,给自己定位不能太高,但是也决不能太低了,太低了,感觉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有点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感觉。

其次,多出去跑跑就知道这个社会是怎么样的了,我在的公司工资超低,但是我公司有一个同事的女朋友是在一个高档家居地方卖家具的,工资一个月好几千(店内销售哟)。

也许不知道的会想,去卖东西没什么前途,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工作是最锻炼人的啊!不过,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选的,一定不能害怕找工作。

工作后,你以前所担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工作你的疑问只能是更大。

最后,祝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最好的、最令你满意的工作。

“能干活的”成为香饽饽记者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偏重于应用技能型、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长沙虹梦卡通公司人力资源部张经理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喜欢能干活的。

外语、理论知识不特别强调,够用就好。

”远大空调招聘负责人说:只要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团队精神好,我们都用。

与其他招聘会不同,不少用人单位都把应届生作为重点招聘对象,广东迪彩公司认为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很强,通过相关培训后,可结合个人发展意向和能力迅速成长。

高职生大有前途对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省教育厅负责人认为是暂时的。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状的,处于底部的就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目前应用技能型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之所以就业难,主要是学校在培养模式上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看到了这一症结,开始以市场为导向,按社会需求确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甚至走订单培养之路。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以其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和选择。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观念不健康、自信心不足、面对竞争压力时缺乏抗压能力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学生就业带来困扰,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并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力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的挑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教育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根源,对症下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1. 就业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会面临就业焦虑的问题。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担心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无法胜任工作等,这些焦虑情绪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 就业观念相对陈旧。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陈旧,认为只有进入国内知名企业或者是做白领才算是好工作,对于中小企业、自主创业等选择缺乏认同,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3. 就业能力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在专业技能、软实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导致难以在工作中胜任。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剖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剖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剖析随着高职院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大学生开始面临就业的问题。

虽然高职教育有着明确的职业导向和实用性,但是大学生们仍然会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惑和挑战。

以下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分析:一、就业压力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低,很多公司更倾向于录取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而高职毕业生往往只能选择一些传统行业或基层岗位,同时待遇也比较低。

在择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自觉或被动地选择了就业相对困难的地区或行业,这也增加了求职难度。

二、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多高职大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不够明确,面对复杂的就业市场,他们可能会四处应聘,甚至选择从事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岗位。

如果无法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只能选择就业市场上的较差职位,这将影响他们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缺乏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

很多高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往往没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经验。

这些缺点会影响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和竞争力。

四、缺乏实习经验许多企业在招聘高职大学生时更倾向于选择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因为实践经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职场的了解。

但是,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开展实习或实习机会较少,这给他们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择业观念偏差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公司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不是学历。

但是,一些高职大学生过于追求学历,一味地执着于升学,而忽视了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动力,往往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职业发展的持续热情。

六、缺乏全面的个人素质求职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一些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全面的培养,更缺乏对职场的理解,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难以胜任面试和与雇主沟通的要求。

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关键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和充分准备面试。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教育研 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E C H NO L o G Y A N D M_ A R K E T
高职 院校 毕 业 生就 业存 在 的 问题 及 发 展 对 策
谢舂霞
( 四川 建筑职 业技 术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3 9 9 )
要: 随着高职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 , 高职院校 毕业 生的就业 问题 日渐突 出。文章从 高职院校毕 业生就业现状入 手, 指
当前就业形 势极其严峻 , 要扩大学校规模 、 提 高就业效果 , 必须想方设法 、 多措并 举 , 开辟 新的就业渠道 。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 , 拓宽大学生定单培养、 实习就业两条渠 道。定单培养就是把招生、 人才培养 和就业联系起来办学的一种 招生模式。学校和用人单位达成某种协议, 按照用人单位 的需求 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 , 毕业后学生直接到用人单位上班 。这种招生模式既给学 院带 来 了一定的生源 ,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 中有 明确的职业取向, 在 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实习就业按 照工学结合或 者半工半读 的方式 , 把学生放到有用人 意向的单位去顶岗实习 , 既可 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 的锻 炼 , 又便于用人单位 对学生进行
1 . 2 学 生 自身 因素
考查和选拔 。此外 , 就业指导工作 必须搭建好三个工作平台: 网 络职业指导平台 、 校内校外媒体平台和开展供需见面会 。
2 . 2 加 强 高职 教 育 , 提 高 学生 职 业 素 养
从用人单位或市场需求 的角度来看 , 高职 院校学生 职业素 养的构成包括思想政治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 科学文化素质 、 专
出高职就 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并提 出广开就业渠道 , 提 高学生职业素养 , 打造 完美的高职就业指导教 师团队, 推行 学长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发展,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本文将从教育问题、产业需求以及个人发展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首先,教育问题是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主要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这导致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工作岗位需求。

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应加大对专业设置的研究和改革,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培养更加适应就业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产业需求不匹配也是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一些传统产业的需求却逐渐减少。

由于职业导向的教育缺乏及时调整,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等形式。

通过实际操作,将学生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选择专业,增加就业机会。

最后,个人发展原因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无法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各种就业渠道。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存在教育问题、产业需求不匹配以及个人发展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优化专业设置;与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个人发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高琰(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突破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就业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851(2004)-02-0055-04近两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去年全国共有 212万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08万,相较于2002年的72.7万,多出了将近35万。

今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的第二届毕业生毕业的高峰期,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去年增加32%。

这对今年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将会持续存在。

一、当前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形成原因造成目前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责任的主体上来讲,有社会和企业方面的原因,有教育机构方面的原因,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还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从责任的属性上来讲,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总之,造成目前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需要从深层次分析、了解和把握。

(一)政府的政策导向力度不够,体制改革措施不到位根据今年是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的实际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包括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区,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可以来去自由,户口保留原籍,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服务等等,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社会所抱的期望值还有相当的差距。

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着重宣传轻措施,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要以利益导向为主,宣传导向为辅,目前政府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创业条件仍然十分有限,广大毕业生眼中的到西部就业和创业的希望和前景依然模糊,采取的措施依然无法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另外,政府机构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务员选拔与任用机制﹑人才流动和利益分配机制,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缓慢,使得大量有能力的毕业生难有用武之地。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的情况,在择业时喜欢到大城市,喜欢到一些热门行业就业,喜欢选择到国家机关当公务员,喜欢从事白领职业。

而最需要大学毕业生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以及按所有制性质划分的中小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急需高级人才的地方和部门,毕业生却不愿意去。

从思想和心态上来讲,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急于工作、急于赚钱,追求高回报的急功近利思想,而没有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事业发展做科学、全面、理性的思考,没有磨练意志、提高技能、汲取经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这也影响了毕业生建立正确的择业取向。

再加上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量的专科层次的人才,使得这一档次的人才过剩,特别是某些热门的专业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另外,企业等用人方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高职教育还难于满足这种要求,造成供需两方面在需求结构上的矛盾。

(三)社会认知观念保守,企业价值取向偏狭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等级社会观念根深蒂固,官本位、地域观念和终身职业制观念也严重。

人的身份和地位观念往往左右着职业选择的去向,忽视一些当代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

在这种背景下,生产者、劳动者总是处于从属的、低下的位置。

由此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中长期存在鄙薄技术工人、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

这种思想长期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求学取向、就业取向。

在一个以学历、文凭决定人的身份,以身份决定人的地位的社会里,多数大学毕业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当技术工人的。

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影响则是企业在用人价值取向上的偏狭。

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攀比、虚荣心理,喜欢不计成本地用高学历人才,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鉴别,执迷于“高学历情结”。

(四)高职院校不“职业”,技术人才欠技能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在办学及学生培养方面,往往表现的并不“职业”。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及办学风格上不由自主地往传统教育模式方向靠,教学活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里通过面授方式实现,教学课程设置大多数仍然是老面孔,缺乏新意,不能反映该学科当前发展的最新内容。

担任教学工作的教职人员绝大多数属于“学院派”,重理论轻技能,重讲授轻实战,重传统轻创新,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无法体现出来。

与此同时,以培养技术人才为最高诉求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各用人单位的要求,到用人单位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培养。

毕业生在学校接受的技能训练要么远远不够,要么就是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得毕业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本职工作,这给供需双方造成了很大的矛盾。

二、突破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解决此一问题需要用系统的方法,从多方面寻求对策。

(一)打破就业价值取向方面的认知壁垒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的价值取向上要作出根本性的调整。

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与“白领”之分已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领域的变化特征。

职业领域的划分已从两极化趋向序列化、多元化,“蓝领”与“白领”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中间出现了大量诸如“灰领”,“金领”等职业型态。

从工作内涵来说,各职业型态之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另一方面,每一个体的职业生涯是呈阶段性分布的。

一般初入职场的人,大多数都是从事较低层次、“蓝领”工作性质明显的职业,经过一定阶段的磨练后,才转入较高层次、具“白领”特性的职业行当。

不断涌现的新型职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为广大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只要在求职时定位合适,心态端正,认识到位,遵循职场生涯的发展规律,就会求有所获,干有所成。

(二)探索建立高职学生培养的新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虽然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掌握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但是,现实中的培养模式仍然偏向于学历教育。

从课程设置、师资构成、教学特色、管理机制、培养标准、教育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来说,都带有浓重的学历教育色彩。

由于培养的学生在学历上无法和公办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相比;在实践技能上又无法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使得高职教育偏离了主方向,丧失了主战场。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突出强调自己的技能性、实操性,彰显自己的卖点:经历过什么样的实践锻炼,具有什么样的技能特长,持有何种专业技能证书,一旦上岗能够马上胜任工作等。

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该和这种需求特征相适应。

首先,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改变以往以注重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转为侧重训练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课堂内教学为主转为以课堂外训练为主的培训机制;师资结构改变以学院理论派为主体的教授群体为以社会实践派为主体的实战团队;高职院校今后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用于学生技能训练的机构和设施方面,将课堂变为实战演练场,使学生变为实习者。

其次,高职院校应和企业建立起广泛的协作机制。

高职院校自身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大量用于实战训练的场所和设施,学生苦于缺乏实战锻炼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企业则是一个理想的实训舞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应用技术和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联合培养高职学生。

在校学生的相当部分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到工厂车间里去,把问题从课堂带到车间,再从车间带回课堂,实现学习过程的动态循环,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密切连接在一起。

同时,企业也解决了用人之需。

(三)寻找走出就业“困境”的突破口——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广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获取相应的学历证书的同时,如果能够获得一种或多种相应专业或跨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会使自己在择业时处于一种非常有利的地位。

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职业准入制度而形成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佼佼者。

在德国有279个行业普遍采用行业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在我国,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战略规划的需要出发,政府开始重视并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去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实施《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文件,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当前,高职教育中,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这一趋势已然形成。

在就业市场中,不管是已经实行准入制度的行业,还是没有实行的行业,用人单位都开始关注学生是否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而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都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因此,高职院校应及时地在教学安排中引入有关职业资格培训的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能够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落实双证书制度或多证书制度。

(四)具体对策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定位时,要把着眼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跟着市场走”。

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认清最具潜力的就业领域,如服务行业中的中低端,制造业,这些领域涉及范围广,人才需求量大,是就业机会最大的领域,这是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客观反映。

广大高职毕业生应及时分析,把握这种趋势,更好地调整就业取向,实现顺利就业。

2“跟着政策走”。

针对高等教育扩招后出现的毕业生就业人数高峰现象,国家出台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广大高职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舞台。

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基层也是人才迈向成功的起点,只有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高职人才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创业条件虽然艰苦,但容易出成绩,容易取得成功。

广大高职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失为一种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3“跟着梦想走”。

在一个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的社会中,人们追求成功的路径日益多元化;在一个崇尚财富创造的时代,自主创业日益成为人们致富的首选。

当代大学生富有激情,充满朝气,追求财富,崇尚成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

高职院校毕业生经过在校期间的技能训练和毕业前的创业特训以后,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为激情人生谱写一曲异样的精彩乐章,不失为一种进步。

国家积极提倡并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开办条件,税收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

自主创业在大学毕业生中日益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希望在这条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4“跟着老师走”。

高职毕业生无论从学历层次还是技能熟练程度来讲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可行的途径就是继续深造。

但是,为了避免走传统学历教育培养模式的老路,应改变在学校培养为在企业培养,参照在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做法,利用高职院校的学位授予资格和企业具备训练培养的技术和条件,联合培养社会企业急需的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