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案全套单元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全套-单元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冲压模具的设计原则和步骤;(3)熟悉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及流程;(4)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冲压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概述(1)冲压模具的定义及作用;(2)冲压模具的分类及特点;(3)冲压模具的应用领域。
2. 冲压模具设计原则(1)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2)模具设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模具设计中的创新与改进。
3.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1)模具设计的准备工作;(2)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3)模具设计的输出文件。
4.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及流程(1)模具制造的材料选择;(2)模具制造的加工方法;(3)模具制造的装配与调试。
5. 冲压模具设计软件应用(1)主流冲压模具设计软件介绍;(2)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功能;(3)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熟悉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及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4. 软件教学法:利用冲压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模具设计项目,如设计方案、制造工艺、软件操作等。
浅谈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方法
怎样才能让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更多 的模具设计与加工技能 , 走出校门就能与企业零对 接呢?这是笔者这几年在从事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
一
人员 ; 4 ) 模具钳工装配 与安装调试人员 等, 并确定
了每个 岗位 所应 达到 的职业 能力 .
直思 考 和努力 尝试 解决 的 问题 . 要 解决这 个 问题 ,
1 通过调研 了解模具 企业的岗位 需求
众所周知 : 职业 能力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
程建设 的一个关 键 点 . 怎样 才 能 以人 才 需 求 和就
目 进行设计与开发 , 设计规划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及
子情 境 , 选 取 确 定 学 生 工 作 学 习 的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 然 后再 按 “ 六 步 教 学法 ” 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 从 而 开发 出模具 专 业适 用 的一 体 化课 程 . 模 具 专 业
例如 : 在进行《 典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 专业
课程 教学 情境设 计 时 , 按 模 具 的实 际应 用 及 分类 构
工中心等有代表性 、 不同类型的模具企业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到未来模具企业 岗位需求主要有 : 模 具设计 、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与制定 、 钳工修磨 、 精密 电火花加工、 数控编程与数控机床操作 、 模 具装配 、
2 0 1 3互
陈广娟 , 等: 浅谈模 具 设计 与制 造课 程设 计 方法
第 2期
子情境. 第 3— 9 个子情境分别按模塑件成型工艺设 计、 塑料模具结构设计 、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 、 模具装 配与试模四个真实工作过程设计 学习过程 , 真正体
现“ 教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 、 训练为主线 、 能 力 为 目标 ” 的教学 思想 , 待 3~ 9个子 学 习情境 学 习训 练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造工艺及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模具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制造。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模具的分类与结构、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等。
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模具设计制造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课程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并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进行补充和拓展。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模具设计制造方面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一些与模具设计制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直观地展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实验设备方面,将确保学生能够 access to modern equipment, such as CNC machines and 3D printers, so that 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practical projects.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具和问题,采用不同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如调整模具结构、改变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使用特殊工 具等。
调试记录与总结
在调试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于后续 的模具改进和优化。
模具装配与调试实例分析
实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模具 作为实例,如注塑模、 压铸模等,对其装配和 调试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
主流模具设计软件介绍 讲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模具设计软件,如AutoCAD、 SolidWorks、Pro/Engineer等。
软件操作基础
介绍软件界面、工具栏、菜单栏等基本操作,以及二维绘图和三维 建模的方法。
软件应用实例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包括零件建模、装 配、工程图生成等。
检查与紧固
检查模具各部件是否松动,紧固关键部位。
防锈处理
采用防锈剂或防锈纸,防止模具生锈。
模具维修实例分析
案例一
注塑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二
冲压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三
压铸模具维修实例
案例四
锻造模具维修实例
THANKS
感谢观看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
典型模具设计案例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模具设计案例,如注塑模、压铸模、锻模等
,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案例中问题与解决方案
02
针对案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原
因。
案例总结与经验分享
03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享模具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
的经验和技巧。
03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流程
设计阶段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模具结构 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热处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模具制造与设计方面的科学素养。
知识目标:了解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具备模具制造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能够进行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模具制造与设计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模具设计原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技术以及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1.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模具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模具设计原理: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模具强度计算等。
3.模具制造工艺:介绍模具制造的常用工艺方法,如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电加工等,以及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模具CAD/CAM技术:讲解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如模具设计参数化、模具零件库的建立、模具制造过程的模拟等。
5.模具的装配与调试:介绍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要求,以及模具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和调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模具制造与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国内优秀教材,如《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概述 (3)1.课程性质 (3)2.设计思路 (3)3.课程主要内容 (6)二、课程培养目标 (7)1.知识目标 (8)2.能力目标 (8)3.素质目标 (8)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9)1.前后课程 (9)2.前导课程说明 (9)3.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9)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1)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22)1.教材选取的原则 (22)2.推荐教材 (22)3.参考教学资料 (23)六、教师要求 (23)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23)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23)《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代码:专业代码0130课程类别:理论课学制学历及教育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初中起点四年制适用专业:3D打印技术应用建议学时数:64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依据本课程基于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以专业核心就业岗位(操作员)能力培养为重点,定位培养目标。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在设置。
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小结(3篇)_专业课工作总结机械专业是一门以机械制造、设计及研究为主的学科,其专业性较强,对学生来说难度也较大。
在学习期间,课程设计是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就我所参与的三个机械课程设计进行总结。
1.《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这门课的课程设计是以汽车仪表盘为模型,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的模具。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流程和方法。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应用3D建模和CAM软件进行设计与制造。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在设计模型时,我需要了解汽车仪表盘的外观尺寸和几何形状;也需要考虑模具材料的选择、加工精度、模具寿命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我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及同学解决了。
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并提交了设计报告。
在课程设计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基础的机械知识,还获得了更多的设计思考和经验,并更加深入了对于机械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本门课程设计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机械零件图,完成机械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完整的机械零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全面了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加深了对机械设计中的原理的认识。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机械设计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例如,在零件设计时,我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型、强度、寿命等因素,并在实践中运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将设计思路按照要求转化为机械图纸。
在制造过程中,我理解了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工艺、材料、精度、切削工具等方面。
在测试及验证阶段,我采用精密测量仪器对零件进行了测试,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了机械零件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这门课程设计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工作流程,并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机械系统要求,通过系统分析、选型、设计和分析,完成一个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系统设计包括了机械、电气、液压等内容,也更加深入了解了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各部件的原理。
《模具设计与制造》行动导向课程设计与实践
在课程设计前首先对模具行业进行简单的分析:按不同的方式模具可分为好多种类,其中使用量最 大 的是冲压 模和 塑料 模 ,约 占模 具 总量 的 8 %左右 l。数 控 技术 专 业 《 具 设计与制 造 》课程 中, 由于 0 】 】 模 课时有 限,仅取模具中的冲压模和塑料模部分进行学习。根据本课程的培养 目 标和模具行业的现状 ,本 课程 中 的典型工 作任务 、能力 目标 、学 习内容 结构如 表 1 示 。 所 ‘
表 1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能 力 目标 、学 习 内 容 结 构表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能力
综合素质 团结协作能力
工作过程知识 ・ 冲压成型 的基本理论
学习内容 1 . 冲压成型概述 理及工艺特 性
1 . 冲压成型工艺 分析 能力 解决 问题能力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2冲压模具 设计 能力 .
中图 分类号 : 72 G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8 62 (02 O -o O—0 10- 19 2 1) 3-O l 3
传 统 的学科 型 教学模 式 按照 教材 编 排 的顺序 进 行教 学 ,不 利于 高职 学生 掌握 基本 知识和 技 能 ,而且 教 材 中的理 论 很难 与实 际应 用相 结 合 。而行 动 导 向课程 教 学模 式将 抽象 的理 论知 识融 于具 体 的学 习情境 中,通过 完 成学 习情 境 中 的各个 任务 的训练 达 到学 习知 识和 技 能 的 目的。本 文就 数控 技术专 业 《 具设 模
过程 ,并填 写工 艺过程 卡 。 ( )讲 授 分组 二
3冲 压 模 具 制 造 能力 . 环 保 意 识 评 价 反 馈 能 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
2.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流程。
4. 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二、教学内容1. 模具概述1.1 模具的定义与作用1.2 模具的分类1.3 模具的性能与选用2. 模具设计2.1 模具设计原则2.2 模具设计步骤2.3 模具结构设计2.4 模具零件设计3. 模具制造3.1 模具制造工艺3.2 模具制造设备3.3 模具制造过程3.4 模具制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模具装配与调试4.1 模具装配原则4.2 模具装配过程4.3 模具调试与验收5. 模具的使用与维护5.1 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5.2 模具的维护与保养5.3 模具的修复与改造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四、教学安排1. 课时:45分钟/节,共15节。
2.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实践环节:安排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操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的30%。
2. 实操成绩: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评的40%。
六、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6.1 模具材料的分类与性能6.2 常用模具材料及应用6.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6.4 模具热处理工艺及性能七、模具CAD/CAM技术7.1 CAD/CAM技术概述7.2 CAD/CAM软件及其应用7.3 模具CAD/CAM设计流程7.4 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八、塑料模具设计8.1 塑料模具概述8.2 塑料模具设计原则8.3 塑料模具结构设计8.4 塑料模具零件设计九、金属模具设计9.1 金属模具概述9.2 金属模具设计原则9.3 金属模具结构设计9.4 金属模具零件设计十、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10.1 模具制造工艺概述10.2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10.3 模具制造设备及选用10.4 模具制造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十一、模具装配与调试11.1 模具装配概述11.2 模具装配过程11.3 模具调试与验收11.4 模具装配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十二、模具的使用与维护12.1 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12.2 模具的维护与保养12.3 模具的修复与改造12.4 模具的使用寿命及提高措施十三、模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3.1 模具行业概述13.2 模具行业现状13.3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13.4 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策略十四、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分析14.1 塑料制品模具设计实例14.2 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实例14.3 复杂模具设计实例14.4 模具制造实例十五、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总结15.2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的重要性15.3 模具行业发展前景15.4 学生就业方向与职业规划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请参考前五个章节的内容。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思政元素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思政元素一、课程概述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课程,涉及到模具制造、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模具装配与调试等多个方面。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政元素融入方式1. 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模具制造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 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4.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三、课程内容1.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模具的基本构成、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基础知识。
2. 模具制造工艺与方法:介绍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如数控机床、铣削、磨削等,让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核心技能。
3. 模具材料选择与热处理:让学生了解模具材料的性能和选择方法,掌握热处理工艺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4. 模具装配与调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模具的装配与调试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思政元素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四、教学实施1. 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教学是《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结合企业实际: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要求。
3. 引入先进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 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总结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o学生能够了解模具制造过程中材料选择、热处理、加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o学生能够熟悉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
o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模具制造中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o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简单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模具制造中的安全规范。
o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o激发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4.重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
o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o模具加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o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5.难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
o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
o复杂模具结构的制造工艺。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用于讲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7.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模具制造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8.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模具制造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模具制造实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制造工艺学》及相关参考书。
2.教具:模具模型、加工设备示教板。
3.实验器材:模具加工机床、测量工具、刀具等。
4.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动画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鼓励积极发言。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奖惩机制,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作为机械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二、课程目标1.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理解模具的种类和用途,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掌握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4.进行实际模具设计和制造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三、课程内容1.模具设计基础:模具种类和用途、模具设计流程和方法、模具零件的设计等。
2.模具材料和工艺:模具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设备等。
3.模具制作技术:模具制造流程、模具装配调试、模具维护保养等。
4.实践操作: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操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会通过讲授知识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组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2.工具书:《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工艺》等。
3.设计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4.模具制造设备:车床、铣床、电火花加工机等。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和课程论文。
具体考核方式如下:1.课堂考核:听课笔记、质疑与讨论。
2.实践考核:模具设计和制造操作和实验报告。
3.课程论文: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课程论文。
七、参考资料1.《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2.《模具设计手册》。
3.《模具制造工艺》。
4.《AutoCAD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5.《Solidworks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6.《模具制造手册》。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常用制造方法。
4. 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2. 模具的分类和作用3. 模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与常用方法5.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2. 模具的分类和作用3. 模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与常用方法5.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模具的分类和作用、模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与常用方法、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课时:45分钟2.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讲解模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讲解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常用方法。
(4)介绍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
(6)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实践。
(7)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如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模具制造工艺的运用等。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门主⼲专业课程。
它的⽬标是使学⽣具备从事相关专业的⾼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才所必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提⾼学⽣的全⾯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和继续学习的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模具运⽤领域及模具产品分类,掌握不同模具的典型结构、了解模具零件的加⼯⽅法,模具装配⼯艺以及模具设备的选⽤。
使学⽣掌握模具的结构,加⼯⽅法、装配⼯艺能与本专业的职业要求联系起来,并⽤于实际⼯作和⽣活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统⼀。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标:(⼀)知识⽬标1、掌握冲裁、弯曲和拉深⼯艺理论知识,会编制冲压⼯艺规程和设计冷冲压模具。
2、了解胀形、翻边、冷挤压和覆盖仲成形的冲压⼯艺和模具设计理论知识。
3、掌握塑料注射成型⼯艺及注射模设计的理论知识,会设计塑料注射模。
4、了解塑料的压缩成形、压注成形、挤出成形⼯艺及模具设计理论知识。
5、掌握模具成形表⾯的机械加⼯、特种加⼯及模具装配知识。
6、对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如快速模具制造技术、逆向⼯程技术)作⼀般性的了解。
(⼆)能⼒⽬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综合运⽤模具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和⽣产实际和解决实际⼯程问题的能⼒,进⾏塑料模具设计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的综合设计能⼒。
2、通过制定设计⽅案,综合运⽤所学知识对冲压⼯艺进⾏分析计算,正确设计冲压模具、确定尺⼨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的考虑制造⼯艺、实⽤和成型⼯艺参数等要求,达到了解和掌握模具的设计过程和⽅法。
3、进⾏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学⽣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进⼀步提⾼学⽣利⽤相关的技术资料、运算、绘图能⼒。
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设计资料(⼿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经验数据、进⾏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绪论 (1)2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1)3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2)4 模具设计工艺计算 (6)4.1 计算毛坯尺寸 (6)4.2 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距的确定 (8)5 冲压力的计算 (10)5.1 计算冲裁力的公式 (10)5.2总的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弯曲力和总的冲压力 (10)6 刃口尺寸的计算 (12)6.1 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2)6.2 刃口尺寸的计算 (12)6.3 计算落料、冲孔部分的凸、凹模刃口的尺寸 (13)6.4弯曲部分工作尺寸的计算 (14)7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5)7.1工作零件的设计 (15)7.2 卸料部分的设计 (17)7.3 定位零件的设计 (17)7.4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17)总结 (18)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1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
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2冲压的工艺设计零件图(如图1所示)分析:该零件为带孔的四直角相反弯曲对称件,材料为Q235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引言零冲压工艺规程是模具设计的依据,而良好的模具结构设计又是实现工艺过程的可靠保证,若冲压工艺有所改动,往往会造成模具的返工,甚至报废,冲裁同样的零件,通常可以采用几种不同方法,工艺过程设计的中心就是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高效,使用上安全可靠的原则,使用上安全可靠的原则,使零件的生产在保证符合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设计冲压工艺过程要从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入手,分析零件图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1)冲压加工方法的经济性分析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工工艺方法,因其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而广泛使用,由于模具费用高,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冲压加工的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批量越大,冲压加工的单件成本就越低,批量小时,,冲压加工的优越性就不明显,这时采用其他方法制作该零件可能会更有效果。
(2)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该零件在冲压加工中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良好的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等。
不论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如何,其生产过程一般都是从原材料剪切下料开始,经过各种冲压工序和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序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
对于某些组合冲压件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还需要经过切削焊接或铆接等加工才能完成。
图1-1所示为零件图,零件材料为T08A,厚度为1mm,公差等级IT4,属于大批量生产。
根据提供的零件图,其数据如下:第二节制件的工艺分析影响冲裁件工艺性的因素很多,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考虑,主要因素如下: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有不同的工艺要求。
2冲裁件的精度。
3冲裁件的断面质量。
4冲裁件的尺寸标注。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是一个冲孔落料件,零件形状简单且轴对称,尺寸小,属于典型的板料冲压件。
公差等级IT4,属于高精度制件。
故需要精密冲裁,且为保证精度,采用复合模。
第三节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1.确定冲裁件的工艺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在冲裁部分工艺方案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一:采用落料、冲孔的单工序模来进行生产。
其特点是: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要用到两道工序,需要两副模具,在成本上是比较高的,而且生产率比较低,尤其是在生产中难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一般只适用于生产小批量和精度要求的零件。
因而单工序难以满足该零件生产要求。
方案二:采用落料、冲孔的复合模。
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
但是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方案三:采用级进模加工。
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对于特别复杂后孔边距较小的冲压件,用简单模后复合模冲制有困难时,可用级进模逐步冲出。
但是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
综合以上的三个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以及该零件是大批量生产的,因此选用方案二的复合模为佳。
2.选定方案的具体分析(1)冲压基本工序常见的冲压工序有剪切、落料、切边、弯曲、拉深、翻边等,各工序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针对本零件,平板上的型孔,因此只需冲孔和落料工序即可。
(2)冲压次数及各冲压顺序针对本零件,只需进行一次冲压。
冲压顺序的安排应有利于发挥材料的塑性以减少工序数量,主要根据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由题干中的IT4和大批量生产,选用复合模一步到位。
(3)工序的组合方式通常,模具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生产批量、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等因素。
针对本零件,生产批量大,冲压工序尽可能集中,选用复合模,且采用精密冲裁方法。
第四节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确定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复合模2、选择工件定位方式:螺栓和定位销进行定位3、板料送进方式:自动操作4、出料方式:自然漏料5、选择卸料方式压料、卸料装置根据冲裁件平整度要求和材料的厚薄来决定。
一般而言,对于冲裁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可选择刚性卸料方式;对于冲裁料厚在 1.5 mm以下且要求冲裁件比较平整的制件,可选择弹性卸料方式。
针对本零件,选用刚性卸料装置。
第五节冲压模设计(一)冲裁件排样设计(1)排样针对本零件特征,采用有废料排样,其排样方式为直排。
因有搭边,可由搭边来补偿误差,因而能保证冲裁件精度和质量,冲模寿命也较高,但材料利用率有所下降。
(2)搭边值的确定精冲模由于采用了齿圈压板(即V形环压边),搭边的宽度比普通冲裁大。
由材料厚度t=1mm,圆件,查【1】P157表11-1得,工件间a1=3 mm,沿边a=2 mm.(3)条料宽度的确定由【2】P35公式B=D+2a+△;B:条宽度的基本尺寸;D:工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a:侧搭边的最小值;△ :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公差(按IT14,查【3】P17表1-8得,△=0.62 mm)。
条料的宽度:B=D+2a=40+2×2=44,即B=440-0.062.(4)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η = S1/S0 =∏*D2/(4*A*B)=∏*402/(4*44*43)=66.4%。
A:送料步距,A=D+ a1=40+3=43;S1: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S0:一个步距内所需毛坯面积(5)排样图见总装图(二)精冲力的计算由【4】P223公式得(1)冲裁力冲裁力P=0.9Ltσb=0.9×172.9×1×325=50.6KNσb:材料的抗拉强度,σb≧325MPa;t:板材厚度(t=1)L:内外剪切周边长度总和(L=172.9)(2)压边力压边力P1=(0.3-0.5)P反=(15.18-25.3)KN顶件反力P2=FP=1256×(20--70)=(25.2-87.92) KNF:精冲面积(F=1256㎜2)P反:单位反压力,一般取20-70MPa;(3)卸料力卸料力P3=(0.1-0.15)P=(5.06-7.59)KN(4)推件力推件力P=(0.1-0.15)P=(5.06-7.59)KN4压边力和顶件反力需经试冲确定,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选用最小值。
(三)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中心即工件内外形轮廓上冲裁力的合力中心。
应尽可能使冲裁力的压力中心和压力机滑块的压力中心一致,否则,两个不重合力将产生一个附加力矩,影响导向精度和增加模具和压力机的磨损。
虽然新型的精冲压力机的导轨都有承受一定偏心载荷的能力。
但是,作为设计精冲模具的一项原则,仍应考虑压力中心的重合。
冲模的压力中心,可按下述原则来确定:1.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2.工件形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3.形状复杂的零件、多孔冲模、级进模的压力中心可用解析计算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
解析法的计算依据是:各分力对某坐标轴的力矩之代数和等于诸力的合力对该轴的力矩。
求出合力作用点的座标位置 O 0(x 0,y 0),即为所求模具的压力中心。
计算公式为:因冲裁力与冲裁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的各冲裁力 P1、P2、P3……Pn,可分别用各冲裁周边长度 L1、L2、L3……Ln代替,即:根据以上原则,由零件的对称性得,外圆形中心在圆心,而内梯形孔的重心为x=0,y=2.7.故冲裁合力中心为x=0,y=1.35.(四)模具工作零件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1 加工方法的确定模具制造有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和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两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是指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样加工至尺寸,此种方法适用于圆形和简单的工件;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可使凸模和凹模具有互换性,便于模具成批制造,但需要较高的公差等级才能保证合理间隙,模具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
所以此方法是与加工形状复杂或薄板制件的模具。
结合模具制造及工件的形状特点,选用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的方法。
2 冲孔部分(由【1】P163公式)冲孔凸模1.1尺寸A凸模磨损后零件尺寸变小,A P =(A max -△/4)0-δ=(6.004-0.004/4)=6.0030-0.002 △:冲裁件公差(由IT4查【3】P17表1-8得,△=4u m );A max :零件的上限尺寸;δ:模具的制造公差(δ=△/2=0.002);1.2尺寸B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小,B P =(B max -△/4)0-δ=(20.004-0.006/4)=20.0050-0.003 △:冲裁件公差(由IT4查【3】P17表1-8得,△=6u m );B max :零件的上限尺寸;δ:模具的制造公差(δ=△/2=0.003);3 落料部分凹模磨损后零件尺寸变大C d =(C min +△/4)+δ0=(39.993+0.007/4)=39.995 +0.0040△:冲裁件公差(由IT4查【3】P17表1-8得,△=7u m );C max :零件的上限尺寸;δ:模具的制造公差(δ=△/4=0.004);(五)有关模具的设计计算1.V 形环尺寸V 形环压边圈是在压边圈上围绕冲裁形轮廓一定距离的凸起的V 形埂。
V 形环的作用是在冲裁先压住材料,防止剪切区以外的材料在剪切过程中随凸模流动,使材料在冲裁过程中保持和冲裁方向垂直而不翘起。
另外,V 形环压边力还和冲裁力,反压力结合在一起,在材料的剪切变形区形成三向不等压应力状态以提高材料的塑性。
t=1mm,查【1】P159表11-2得,a=1.3 mm ,h=0.4 mm.2 . 确定冲孔凸模的允许最大自由长度:(由【2】P48公式) 冲孔时的冲压力F 总冲 =F 孔+F 推=50.6+7=57.6KN圆形凸模的最大自由长度mm F d L 574486420303022max =⨯=≤ 根据GB2863.2—81的标准L 的系列,选择L=40mm.冲孔凸凹模采用Cr12MoV 钢制造,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附表12,取MPa 600=τ,许用应力[]MPa 1000=σ。
对冲孔凸模承压能力进行校核冲裁时凸模承受的压力σP =F/A=50.6/2120.7=419.2 MP a <[σP ];F:冲裁力A:凸模的最小断面面积(A=120.7 mm2);[σP]: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3. 确定落料凹模的高度和壁厚(由【2】P50公式)查【2】P50表2-9,取系数K=0.35,则落料凹模的厚度为:凹模厚度H=Kb=0.35×40=14,由于要求H≧14,因此凹模厚度至少取14mm,才能满足强度要求,根据实际可加大凹模的厚度,可取H=25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