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养殖泥鳅常见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常见泥鳅养殖病害的防治和敌害处理方法

常见泥鳅养殖病害的防治和敌害处理方法

常见泥鳅养殖病害的防治和敌害处理方法泥鳅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产生较大的养殖损失,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赤皮病、打印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主要防治方法如下:水霉病: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或类白色棉絮状物,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在初春水温较低、鱼体受伤时较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1、捕捉、运输泥鳅时,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感染;2、鱼体感染此病时,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病鱼5~10min,对发病鱼池用4%的食盐水和4mg/L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赤皮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该病对泥鳅危害大,尤其在盛夏高温季节发病率高。

病鱼症状表现为鳍和腹部等皮肤呈灰白色,肛门冲血发红,继而肌肉溃烂,严重时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全池泼洒1mg/L的漂白粉或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

打印病:患病部位主要在鱼体后半部,病灶红肿,多呈圆形或椭园形,此病多发生在7~9月份。

防治方法:用1mg/L的漂白粉或2~4mg/L的五倍子溶液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病鳅离群独游,摄食减少,鱼体瘦弱,常浮在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在鱼鳃部和体表所致,该病主要发生在5~8月。

防治:先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mg/L或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杀虫药用后第二天或隔天再用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敌害:主要有蛙类、蛇、水生昆虫(如水蜈蚣、红娘华)、鸟类及凶猛性鱼类等。

泥鳅养殖期间,要及时做好敌害清除工作:池塘的进、排水口要用密网拦滤,防止野杂鱼进入;经常清除池边杂草,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及时捕捉,蛙卵及时捞除;对水蜈蚣、红娘华,可用95%的晶体敌百虫按0.5~1mg/L兑水全池泼洒;水蛇可用硫黄粉来驱赶,每亩用硫黄粉1.5kg撒在池堤四周;发现水鸟及时驱赶。

泥鳅的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的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的病害防治技术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

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

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

一、赤皮病1,症状: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

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2,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1,症状: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2,防治方法: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1,症状: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

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2,防治方法: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1,症状: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2,防治方法: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1,症状: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

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2,防治方法: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

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1,症状: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2,防治方法:(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泥鳅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病防治

泥鳅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病防治

水产渔业1.泥鳅饲养环境由于泥鳅适应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选择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饲养管理较为简单。

但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求水源要清澈无污染,排水与进水比较方便;第二,要有充足的光照;第三,保证土壤的粘性;第四,池塘面积最好控制在200平米以上,5000平米以下,并保证水深在60厘米左右,且将淤泥的厚度在17厘米左右。

2.加强对池塘的清理平整工作池塘必须提前进行平整工作,在进行平整前要将池塘中的水抽干,并查看池塘底部是否有漏洞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对池塘进行消毒。

消毒利用石灰进行,当池塘中的水深放到8厘米左右的时候,放入适量生石灰进行消毒。

若池塘中的水无法有效排完,可以利用漂白粉对其进行清理。

一个星期之后在池塘中放入干净的水,并在里面放置有机肥,待有机肥放置6天之后,便可在池塘中放入泥鳅。

3.泥鳅的饲养管理泥鳅对环境的要求并不大,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因此放养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养殖时间为一个月。

当对泥鳅进行放养时,当泥鳅长在5里面左右的时候可以进行,且放养只数在200-550尾每平米。

当泥鳅放养前,必须对其进行消毒,用水温为13度,浓度为4.5%的食盐水进行清洗25分钟,泥鳅在养殖中要结合天然肥料与人工肥料对进行饲养。

在对池塘进行追肥时,时间控制在35天追一次肥为宜,并且要根据水质进行,当水的颜色为黄绿色的时候追肥方可停止。

而对泥鳅进行人工投饵的时候,要合理控制时间和投量。

饲料的投入量为泥鳅体重的7%为宜,且控制好水温,当水温太高或者太低时,要适当降低投喂饲料的量。

投放时间为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当温度过高时,一定要做好遮阳措施。

泥鳅在饲养管理中,要确保水质的活性。

在对泥鳅进行培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池塘的检查,第一次检查要在凌晨进行,若泥鳅聚集在一起,很有可能是缺氧了,要及时进行增氧措施。

第二次检查时间为午后,检查要对泥鳅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池塘中的粪便进行清理。

第三次为傍晚时分,这个时候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将三次检查做好记录工作。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养殖泥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
活动。

泥鳅养殖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对泥鳅的生长和养殖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
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泥鳅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白点病
白点病是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是鱼体表面出现小白点,严重时可能
导致鱼体溃烂、损失食欲等。

白点病的发生与鱼缸水质不佳、水温波动大有关。

防治方法:
1. 注意鱼缸水质的调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避免过度投喂和污染水质。

2. 加强饲料的营养,增强泥鳅的抵抗力。

3. 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海洋石灰、过氧化苯甲酰等。

二、孔雀石绿病
孔雀石绿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是鱼体出现石绿色斑点或块状
病变。

该病主要由于环境污染引起。

三、头孢菌病
头孢菌病是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是鱼体表面呈现红色肿胀,严重时
可能导致皮疹、出血等。

该病主要由于细菌的感染引起。

四、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是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是泥鳅体表出现寄生虫,如鳃蚤、虱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活动力下降、食欲减退等。

总结:
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点病、孔雀石绿病、头孢菌病和寄生虫感染等。

预防病害
的关键是保持水质清洁、稳定,注意饲料的营养,加强泥鳅的免疫力,并在必要时使用药
物进行治疗。

只有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才能保证泥鳅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泥鳅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病害防治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然而,养殖泥鳅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泥鳅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正确的防治方法对于泥鳅养殖来说非常重要。

一、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白点病。

白点病是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病原体为一种寄生虫。

患病泥鳅体表会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会影响泥鳅的呼吸和食欲。

预防白点病的方法包括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加强泥鳅的营养,提高泥鳅的免疫力。

2. 眼球突出病。

眼球突出病是一种常见的泥鳅眼部疾病,病因可能是由于水质恶化或者泥鳅之间的打斗引起。

预防眼球突出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养殖池、避免过度投喂、控制泥鳅数量,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

3. 肠胃炎。

肠胃炎是泥鳅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是泥鳅食欲不振、排便异常。

预防肠胃炎的方法包括合理饲料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洁。

4. 寄生虫病。

泥鳅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鳃腔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等。

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泥鳅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合理使用驱虫药物。

二、综合防治措施。

除了针对单一疾病的防治方法外,综合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清理废弃物,保持水质清洁。

其次,合理饲料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密度养殖,保持泥鳅的健康状态。

最后,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结语。

泥鳅常见病害的防治是泥鳅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保持泥鳅的健康状态,才能保证泥鳅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养殖者需要加强对泥鳅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合理管理养殖环境,提高泥鳅的免疫力,从而保证泥鳅养殖的效益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防治方法能够对泥鳅养殖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泥鳅养殖能够蒸蒸日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味道鲜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泥鳅的
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
法。

1. 白点病:白点病是泥鳅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害,病鱼体表出现白点,鱼体活动
不正常,摇头晃尾。

防治方法:可采用药物浸泡法,将患病的泥鳅浸泡在药物溶液中,一
般治疗5到7天,病情会得到改善。

2. 鳃虫病:鳃虫是一种寄生虫,常在泥鳅的鳃部寄生,导致泥鳅鳃部红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可采用药物浴,用医用碘酒或其他药物将泥鳅的鳃部进行浸泡,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3. 腹水病:腹水病是泥鳅的一种常见疾病,病鱼腹部膨胀,活动力下降,食欲减退。

防治方法:及时发现病鱼,进行隔离并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更换水质,并添加鱼类营养剂,增强泥鳅的抵抗力。

4. 丝虫病:丝虫寄生在泥鳅的皮肤和鱼鳃中,导致皮肤破损、溃烂,鳃部出血,呼
吸困难。

防治方法:可采用药物浸泡法,用药物溶液对患病泥鳅进行浸泡,同时注意增强
饲料营养,提高泥鳅的免疫力。

5. 眼睛病:泥鳅的眼睛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病变,如眼球变白、眼睑肿胀等。

防治
方法:应尽量避免泥鳅眼睛受到外界刺激,如水质过脏、饲料过硬等,同时可用药物滴眼
液对患病泥鳅进行治疗。

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泥鳅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害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防治方法。

要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更换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加强饲养管理,为泥鳅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由于其温和的性格和易于繁殖的特点,被广泛饲养。

然而,泥鳅也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侵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泥鳅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1. 白点病(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又称霉菌病,是泥鳅常见的疾病之一。

患病泥鳅身上出现白色小颗粒,常伴有摇头、摆尾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水质、增加氧气供应、使用药物治疗,并定期清洁鱼缸和更换水质。

2. 回游虫病(Costia):回游虫是一种寄生在鱼体上的微型单细胞生物,感染泥鳅后会引起鱼体浑浊、活动力下降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水质、增加氧气供应、使用药物治疗,并定期清洁鱼缸和更换水质。

3. 鱼癣(Saprolegnia):鱼癣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感染泥鳅后会在鱼体上形成白色或灰色绒毛状物。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水质、增加氧气供应、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减少泥鳅的壮体饲养,避免过度拥挤。

4. 蜡样背(Exophthalmia):蜡样背是一种泥鳅常见的体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珠突出和背部畸形。

防治方法包括提供均衡的饲料、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拥挤。

5. 肠蠕动虫病(Camallanus cotti):肠蠕动虫是一种寄生在泥鳅肠道内的线虫,感染泥鳅后会引起鱼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驱虫药物治疗,定期清洁鱼缸和更换水质,避免污染传播。

6. 鱼白化病(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鱼白化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泥鳅后会导致鱼体出血、白化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水质、增加氧气供应,避免引入感染源,并根据需要使用特定的疫苗。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疾病,泥鳅还可能受到其他一些疾病的困扰,如鱼病、鳃脓病等。

对于泥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下几点是常见的建议:1. 提高水质:保持水质清洁是预防和控制泥鳅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温适宜、pH值稳定。

泥鳅寄生虫病及真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泥鳅寄生虫病及真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鳅苗呼吸 困难 ,严重 时导致寄主死亡。该病一年 四季均会 发生 ,以 5 - 8月 较 为普遍 。
缓, 呼吸急促 , 浮于水面 , 食欲大减 。体 表暗淡无光 , 粘液厚重并有胶质感 ,
最后僵硬而死 。
防治方 法 :①预防主要是在鳅种放养前用 8 mg / L硫酸铜溶 液浸洗 1 5 ~ 2 0分钟。 ②发病后 。 每立方米水体用 0 . 7 g 硫酸铜硫酸 亚铁合剂( 5 : 2 ) 化水全
8 、 锥 体虫

患病 的泥鳅摄 食量减 少 , 影 响鱼体 生长 ; 常出现 白斑 , 甚至 大面 积变
白。离群 独游 , 行动迟缓 、 呆滞 , 呼吸吃力 。严重时虫体密布体表及鳃部 , 治
疗 不及 时会 引起死亡。刚孵育不久的鳅苗感染严重时 , 苗群沿池边绕游 , 狂 躁不安 , 直至鳃部充 血、 皮肤溃烂而死 。 在 我国泥鳅养殖地 区都有发生 , 流行 于 5 — 8 月份 。是泥鳅苗种培 育阶
段常见疾病之一。
般没有 明显异状 , 偶见食欲降低 , 精神萎靡 , 严重时鱼体虚弱消瘦 . 并
有贫血 。
防治 方法 : ①诱杀鱼 蛭 , 切断蛭类 的传播途 径。②保 持水体微 生态平
衡, 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 准。 二、 真菌性疾病
1 、 水霉病 ( 又名肤霉病或 白毛病 )
防治方法 : ①夏花鱼种 下塘前用 2 %食 盐溶液浸洗 l 5分 钟 , 视 鱼种忍 耐程度酌情增减时间 ; 或用 8 m g / L硫酸铜溶液 浸洗 2 0 — 3 O分钟进行 鱼体消
毒。
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 白色或灰色棉絮状 物, 貌似 “ 白毛 ” 。患病鳅 体行为缓慢 , 食欲减退 , 瘦 弱致死 。 防治方法 : 对 鳅卵防治 是 , 用 5 ‰ 食盐水浸 洗卵 l h , 连续用 2 — 3天 ; 或

泥鳅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
著。
【 流行情况 】 小瓜 虫对寄 主无年龄选择
性, 从鳅苗到成鱼各年龄段 皆受其侵害。 是对 当年 的鳅 苗 、 种 危 害 最 为严 重 的疾 病 之 一 。 鳅 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 . 适宜温度 1— 5 5 2 ℃。
【 症状 】 患病 的泥鳅摄食量减 少 , 影响鱼
体生长 ; 常出现 白斑 。 甚至大面积变 白。离群 独游 , 行动迟缓 、 呆滞 , 呼吸吃力 。 严重时虫体 密布体表及鳃部 , 治疗 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 刚 孵育不久 的鳅苗感染严重时 。苗群沿 池边绕 游, 狂躁不安 , 直至鳃部充血 、 皮肤溃烂 而死 。
【 症状 】患病鳅 苗漂浮水 面 , 游动吃 力 ,
作缺氧浮头状 。 鱼体发黑 , 仔细观察可见其鳃 盖 后 缘 略发 红 , 条 残 损 。 激鳃 丝 黏 液 分 泌 鳍 刺 增加 , 鳃丝水 肿充血 , 窦数量明显增加 , 血 大 量虫体寄生时 , 病鱼离群独 游 , 不摄食 , 呼吸 频率加快 。
【 症状 】 病鳅的皮肤 、 、 、 鳍 鳃 口腔等处 布
满 小 白点 , 眼 可 见 , 又 称 白点 病 。 当病 情 肉 故
严重 时 , 体表似有一层 白色薄膜 . 片脱 落 , 鳞 鳍条裂开 、 。 腐烂 病鱼体色发黑、 消瘦 、 游动迟 缓 ,不时在其他物体上摩擦 ,不久 即离群死
【 流行情况 】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其繁殖 扩散与水 域中的尺蠖鱼蛭 等蛭类 有关。鱼蛭 吸食病 鱼血液后 , 锥体虫 随鱼血 进入 蛭的消 化道 内 , 进行大量繁殖 。当鱼蛭再 吸食鱼血
时, 便将锥体 虫传播 给了另一条鱼 。 多种鱼类 都会 感染 , 害性一般 不大 。 由于泥鳅极易 危 但 遭 鱼蛭袭击 ,加之蛭有寄生 于泥鳅这类 冬季 人泥 的鱼类 , 以保温 的习惯 。所 以 , 当加 借 应 强 防范。

泥鳅常见病咋防治

泥鳅常见病咋防治

泥鳅常见病防治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泥鳅常见病害概述•泥鳅常见病害及识别•病害防治方法•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目录01泥鳅常见病害概述病害导致泥鳅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生长受阻死亡率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病害严重时,泥鳅死亡率显著上升,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病害影响泥鳅的生理机能,可能导致其肉质变差、口感不佳等问题。

03病害对泥鳅养殖的影响0201如细菌性肠炎、败血症等,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体色发黑、腹部膨大等症状。

细菌性病害如水霉病、鳃霉病等,由真菌侵袭导致,泥鳅体表出现白色絮状物等。

真菌性病害如车轮虫、小瓜虫等寄生虫感染,会引起泥鳅体表受损、鳃部受损等症状。

寄生虫病害常见的泥鳅病害种类病害防治的重要性保障养殖效益:有效的病害防治可以减少泥鳅死亡,提高产量,从而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病害防治,可以减少泥鳅体内的药物残留,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维护生态平衡:控制病害有助于减少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养殖户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常见病害的认识和防范,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02泥鳅常见病害及识别•·病因:由车轮虫或小瓜虫等寄生虫寄生在泥鳅体表引起。

防治方法:提高水温至28℃以上,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如硝酸亚汞或甲基蓝等。

症状: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布满全身,鱼体失去光泽,摩擦缸壁或缸底。

由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避免外伤,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呋喃西林或土霉素等。

症状:鳍条末端烂尾、溃烂,鱼体失去平衡。

病因:通常由水质恶化、外伤继发感染等引起。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鳍条烂尾。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

•·病因:摄食变质饲料、水质恶化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症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食欲减退。

防治方法:投喂新鲜、优质饲料,改善水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氟苯尼考或恩诺沙星等。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泥鳅的病害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水体较浅,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用药后的池边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等救急措施;三是禁用违禁药品。

本文将介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气泡病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2)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3)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kg/亩~6kg/亩;(4)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白尾病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

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2、防治方法:(1)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3ppm;(2)将1千克干乌桕叶(合4千克鲜品)加入 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ppm;(3)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

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ppm,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 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赤皮病1、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

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

死亡率高达80%。

泥鳅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泥鳅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泥鳅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泥鳅虽然生命力较强,但泥鳅生活的水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受各种因素影响,依然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本文谈谈泥鳅常见疾病有哪些,以及如何防治这些病害。

1、泥鳅赤鳍病的防治技术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

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①避免鱼体受伤,鱼苗放池前应用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5分钟。

②病鳅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

③用10毫克/升的四环素浸泡一昼夜,或在饲料中混合氯霉素投喂。

2、泥鳅肠炎病的防治技术也叫烂肠瘟、乌头瘟,患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

治疗方法:①每50千克泥鳅用磺胺咪5克,加抗坏血酸盐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即可。

②每50千克泥鳅用15克大蒜拌料投喂,2-6天后减半继续投喂。

另处还可用呋喃西林代替,每50千克泥鳞用2克拌料投喂。

3、泥鳅水霉病的防治技术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

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本病的防治方法是:①将病鳅浸于10ml/升的孔雀石绿溶液中20分钟,或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②在孵化过程中,鱼卵易发生此病,可用1ml/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泡30分钟。

4、泥鳅发烧病的防治技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①减少放养密度,发现发病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

②发病后可用0.5毫克/升的硫酸铜化水全池泼酒。

5、泥鳅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泥鳅在苗种培育阶段常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而引起死亡。

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防治方法:①车轮虫、舌杯虫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化水全池泼酒治疗。

②三代虫可用0.5毫克/升敌百虫化水全池泼酒。

6、泥鳅白身红环病的防治技术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作者:康颖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3年第6期康颖(黑龙江省木兰县水产管理总站黑龙江木兰 151900)一、水霉病又称着毛病、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真菌病的一种常见病。

温度适应广,5-26℃生长繁殖,正常适应温度13-18℃,水体较瘦时繁殖较快。

[症状] 感染此病的泥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可见体表长满白色絮状的菌丝,肉眼即可识别。

在低温阴雨天气,鳅卵孵化过程中易感染;在拉网或运输过程,因操作不慎或鳅体体表受伤也极易感染,严重时可致其死亡。

[防治方法]用水霉净全池泼洒,每亩每米水深100-300g,连用3d。

二、烂鳃病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水温15℃以上时,泥鳅体表感染柱状屈挠杆菌,引起鳃组织腐烂所致。

[症状] 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黏液,独游水面,流动缓慢,不摄食,消瘦并大量死亡,全年均有可能发病。

当年泥鳅一旦患上此病,成批死亡,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外用:用底居安等底质改良剂改底,用0.2-0.4mg/l新威灭(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内服:大蒜素。

三、赤皮病又名皮瘟、擦皮瘟。

[症状] 体表出血发炎,呈块状,腹部两侧最明显。

[防治方法]用光合细菌调好水质,全池泼洒聚维酮碘达2ppm浓度。

待病情平稳后,用EM原露全池泼洒,稳定水质。

四、肠炎病又称烂肠瘟。

[症状] 病鳅行动缓慢,停止摄食。

鳅体发乌变青,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0.2-0.4mg/l新威灭(季铵盐络合碘)。

内服:氟苯尼考,每千克饲料1-3ml拌料,配合维生素C1-3g,连喂3d即可。

五、赤鳍病因水质恶化,由短杆菌感染引起。

[症状] 鳍部发红,表皮剥落,肛门红肿,肠管糜烂,鱼在池边水面悬垂,不摄食。

[防治方法]先改良水质后,用六亚甲基四胺2-5mg/l附加粒粒氧(过碳酸钠),连用3d。

六、出血病[症状] 散状充血,出血,呈现败血症状,脱黏。

六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六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04
原虫性病害防治
车轮虫病
症状
车轮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泥鳅寄生虫病 ,感染后鱼体出现游动缓慢、食欲减 退、消瘦等症状,严重时虫体密密麻 麻覆盖鱼体,影响其呼吸而致死。
防治
预防为主,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3 克或高锰酸钾1克兑水全池泼洒,连用 2天。
小瓜虫病
症状
小瓜虫病是一种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感染后鱼体 出现体表黏液增多、局部或全身布满白色点状等症状,严重 时鱼体消瘦、死亡。
06
防治方法和措施
科学养殖管理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降低养殖密度,增加水体空间 ,减少病害发生。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新 ,防止细菌滋生。
合理投喂饲料
选用高质量饲料,避免过量投 喂,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
定期消毒
对养殖水体进行定期消毒,杀 灭病菌,保持水体健康。
定期检查与预防
定期检查
每两周进行一次水体检查,及时发现病症,采取措施。
泥鳅氨氮中毒症
症状识别
氨氮中毒是泥鳅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病鳅可能会出现游动缓慢、呼吸急促、鳍条充血等症状。同 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过高会对泥鳅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及时更换水源、降低养殖密度、加强水质监控。治疗时可以采用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药物如硫代硫 酸钠等,同时需要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等。
六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泥鳅病害概述 • 细菌性病害防治 • 真菌性病害防治 • 原虫性病害防治 • 病毒性和其他病害防治 • 防治方法和措施
01
泥鳅病害概述
病害种类
红斑病
01
02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霍成彪泥鳅是营养丰富的水产动物,自古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泥鳅养殖产业也因此发展迅猛,且前景越来越好。

但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逐渐壮大,病害也逐渐呈现易发频发态势,特别是随着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池水易恶化,病害易发,因此,应全力做好此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

一、真菌性疾病防治1.水霉病由于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

症状为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①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②也可用浓度为10mg/L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2. 鳃霉病由鳃霉菌感染泥鳅鳃而引起。

症状为病鳅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黏液增多,鳃上有淤血或缺血的斑点,呈现花鳃,镜检可见鳃上有大量霉菌。

防治方法:①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用碘制剂配合食盐水全池泼洒,可同时杀细菌和灭真菌;③内服水霉药与杀菌药。

二、寄生虫疾病防治1.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到鳅体上引起。

症状为病鳅皮肤、鳍、鳃等处布满囊泡,表现为许多小白点,由于虫体的破坏和继发性细菌感染,使得病鳅体表黏液增多,鳍条腐烂,病鱼消瘦,游动异常,最后窒息而亡。

防治方法:①放鳅苗前,用15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浸洗10分钟~15分钟;②全池泼洒福尔马林,使池水呈15毫升/立方米~25毫升/立方米浓度。

隔天遍洒1次,共泼药2次~3次;③降低水位,提高水温,在水温28℃以上时,小瓜虫停止增殖,自行脱落。

2.车轮虫主要由车轮虫寄生于泥鳅鳃、体表引起。

症状为病鳅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有的在池边狂窜。

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鳅苗、鳅种的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鳅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15分钟;③每立方米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使池水呈0.7毫克/升浓度;④用车轮速杀(高碘酸钠溶液)全池泼洒,夏花用量减半。

泥鳅养殖过程常见疾病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常见疾病防治

动物诊所克,同调灌服。

可顺气消胀,缓泻制酵。

②香苏散:紫苏、香附、陈皮各60克,甘草20克,水煎,候温灌服。

发热的病牛,加黄芩30克。

行气宽中,理气活血。

③丁香汤:丁香、枳壳、广木香、牵牛子各30克,山楂、神曲、麦芽各40克,莱菔子、槟榔各25克,陈皮、青皮、厚朴各20克,大黄40克,以麻油300毫升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消食导滞,排气消胀,缓泻制酵。

(276400山东沂水县长安南路畜牧发展促进中心侯天燕)一、肠炎症状:食欲减退或不吃,肛门部分红肿外突,稍压腹部有血水或黄色液体流出。

病因: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摄食变质饵料等引起抵抗力下降时,容易爆发此病。

预防:每千克饲料添加整肠生10克+黄芪多糖10克,进行周期性预防。

治疗:外用惠金碘3亩/瓶(1亩约667平方米,1瓶惠金碘为1升,下同),全池泼洒;内服每千克饲料添加10%阿莫西林5克+惠得力5克拌料使用,或新利美5克+大黄五倍子散10克拌料使用。

二、腐皮、烂身症状:早期体表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或出血病灶。

中期病灶部位皮肤溃烂、肌肉坏死,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等。

后期溃烂的深度也逐渐加大,边缘出血发红,状似打了一个块状红色印记,尾部和头部可见皮肤发白溃疡。

病因:亚硝酸盐含量高、塘底有机物多等水质差的池塘较常见,以及各种原因引起泥鳅皮肤外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预防:水易修+惠底安,定期使用,首日使用惠底安,2亩/包,隔天使用水易修3亩/包,定期使用惠金碘进行消毒。

治疗:外用惠金碘4亩/瓶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安泰素5克+10%爱福灭5克拌料投喂。

三、水霉病症状:一般感染部位有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现象,导致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泥鳅养殖过程常见疾病防治352021.4/动物诊所·养殖病因:水生动物真菌感染的一种常见病,病菌在水温5~26℃条件下生长繁殖,13~18℃水温下易大量繁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病 对 泥 鳅 危 害 大 、发 病 率 高 , 由杆 菌 引 起 。症 状 为先 是鱼 鳍或 体表 部 分表皮 剥 落 ,呈 灰 白色 ,肌 肉开 始腐 烂 ,肛 门部 位发红 ,继 而在 这 些部位 出现血 斑 ,并逐 渐 变为 深红色 ,严 重时 出
[ 收稿日期]2 1 -0 -0 00 1 5 [ 作者简 介]荆 文进 (9 6 ) 16 - ,男,吉林辉南人 ,毕业 于吉林农业 大学动物科 学 系淡 水养殖 专业 ,工程 师,现从 事淡水养 殖技 术 管
3 d。

因水温偏 低 、抵抗 力 下 降 ,组 织 变坏 ) ;三是 季 节 交替 时易 发生 鱼体受 伤所 致 。 防 治方 法 ,放养前 应做 好 清塘 消毒 和鳅体 消 毒 工作 ;捕 捉运 输 泥 鳅 时 ,尽 量 避 免 机 械损 伤 ; 用 4 的食盐 水浸 洗病 鳅 5 1 mi ,或用 l mg — O n O / L高锰酸 钾溶 液浸 洗 2 - 3 mi。 0 0 n
或 每立方 米 3 g三 氯异 氰尿 酸 等 。
2 2 赤 鳍病 .
病 原 车轮 虫 ,寄生 于 鳃部 和体 表 。患 病后摄
食量减少 ,离群独游。车轮虫寄生鱼体 ,严重时
虫 体 密布 ,如 不及 时 治疗 ,会 引起 死亡 。侵袭 鱼 的鳃瓣 ,常成 群地 聚集 在 鳃 的边 缘 或鳃丝 的缝 隙 里 ,破 坏鳃 组 织 ,使鳃 组 织腐烂 ,鳃丝 的软骨外 露 ,严 重影 响 鱼 的呼 吸功能 ,导致 鱼死亡 。 预 防措 施 是用 生石 灰 清塘 ;治疗 方法 为按 池 水 每立 方米 用 晶体 敌百 虫 0 7 . g全 池泼洒 。

季。
防治方 法 是应 避免 鱼 体受 伤 ,苗种放 养前应 用 4 的食盐 水 浴洗 消毒 。 2 3 打 印病 . 病 原 为点 状气 单胞 菌 点状 亚种 。主要 症状 病 鱼 病灶 浮肿 、红色 、呈 椭 圆形 、圆形 。患 处 主要 在 尾柄 两侧 ,似打 上 印章 。 防治方 法 每立 方 米 水 用 0 5 . g二 溴 海 因全 池 泼 洒 ,连用 3 ,或 每立 方米 水 用 1 d g漂 白粉 全 池 泼 洒 ,连用 3 。饲 料 中加入 0 2 大蒜 素 ,连 喂 d .
治鱼病 。
[ 键 词 ] 集 约 化 I泥 鳅 ,常 见 病 ;防 治 关 [ 图分类号] ¥ 6 . 中 964
[ 文献标识码] B
现 鳍条 脱 落 ,不摄 食 ,直 至死 亡 。主要 流行 于夏
1 真 菌 性 疾 病
水 霉病 ,俗 称 “ 白毛病 ” “ 霉病 ” 、 肤 。霉 菌 由鱼体 伤 口侵人后 吸 取鱼类 的营养 ,并 迅速 向外 生长蔓延 ,长成棉 毛状 的菌丝 ,影 响鱼 体生长 发 育 。是 水 产 动 物 真 菌 病 之 一 ,也 是 常 见 疾 病 之 此类 菌 对温 度适应 范 围广 ,5 一 2 ℃均 可 ℃ 6 生长繁 殖 ,最适 温 度 1 ℃ 一 l ℃,水 质 较 清 的 3 8 水 体易 生长 繁殖 。造成 此 种病 的 因素有 :一是 受 伤 或局部 组 织坏 死 ;二是 水温 剧烈 变化 ( 主要 原
2 1 烂 鳍 病 .
治 疗方 法 :每 5 k 鳅用 7 5 0 g泥 . g大蒜 素拌料 投 喂 5— 7 ,第 一 天投 喂药 饵量 加倍 。 d
3 寄 生 虫病
3 1 车轮 虫病 .
症状 :病 鳅 的 鳍 、腹 部 皮 肤 及 肛 门 周 围 充
血 、溃烂 ,尾 鳍 、胸鳍 发 白并溃 烂 ,鱼体 两侧 t l 头部 至尾 部 浮肿 ,并有 红斑 。 防治 方 法 是 每立 方 米 用 l g漂 白粉全 池 泼 洒
[ 要 ] 泥 鳅 ,是 我 国 传 统 的 出 口产 品 ,主 要 销 往 日本 、韩 国 、港 澳 等 地 ,并 享 有 较 高 的 声誉 。 由 于 泥 鳅 的 营养 价 值 和 摘 药 用价 值 均 较 高 , 国 内消 费 量 也在 逐 年 增 多 。 泥鳅 的适 应 能 力很 强 ,一 般 很 少发 病 。但 随 着 集 约 化 养 殖 密 度 高 , 由 于 管 理 不 当 、鱼 体 受 伤 、 水 体 恶 化 等 原 因 ,常 发 生真 菌 ,细 茵 和 寄 生 虫 等 疾 病 , 大 大 降 低 了成 活 率 , 影 响 了渔 产 量 和 经 济 效 益 ,严 重 挫 伤 了养 殖 者 的 积 极 性 。 本 文 主要 介 绍集 约 化 养 殖 泥 鳅 鱼 常 见 病 害 的 防 治 技 术 , 旨在 指 导 养 殖 者 正 确 诊 断和 防
2 4 肠炎 病 .
亦 叫 烂 肠 瘟 、乌 头 瘟 。患 病 状 态 为 行 动 缓 慢 ,停 止摄 食 ,鳅 体 发乌 变青 ,腹 部 出 现红 斑 , 肠 管充 血发 炎 ,肛 门红 肿 ,轻者 腹部 有血 和黄 色 黏 液流 出 ,重 者发 紫 ,很快 死亡 。
2 细 菌 性疾 病
小钩钩住 鱼的鳃 组织 ,并 不断 在鳃上 活动 ,破坏
理 工作 。

3 3 —
吉林 水利
3 2 指 环 虫 病 .
集约化 养殖 泥鳅常见 病害及 防治
荆 文进 2 1 0 0年 4月
病原 鳃片指 环虫 。主要症状 指 环虫用锚 钩和
07 / . mg L硫 酸 铜 和 硫 酸 亚 铁 ( :2 5 )合 剂 全 池 泼洒 。
第 4期 ( 3 5期 ) 第 3
[ 文章 编 号 ] 1 0 —8 6 (0 0 0 —0 30 0 92 4 2 1) 40 3—2
吉 林 水 利
21 0 0年 4月
厶 集 约 化 养 殖 泥鳅 常见 病 害 及 防 , 口
荆 文进
( 方 国营辉 南县 渔 场 ,吉林 辉 南 1 5 0 ) 地 3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