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国内银行业格局似乎产生了剧变。中资银行颇有一枝独秀之感。但与此同时,存贷猛增以及信贷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也更多地困扰着中国银行业。存贷猛增不可复制收紧、膨胀、再收紧,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内信贷坐上了“过山车”。很多银行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信贷任务的多半。银行业内人士估算,目前看来,今年新增信贷总量达到10万亿已经毫无悬念。“这是我从事多年银行工作以来感到的最富挑战的一年。怎么样去控制信贷规模,既可以对经济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又不致于使经济产生过热,同时也能保证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率,这都需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建行人士在论坛上表示。他认为,经济过热的苗头在今年4、5月份已经出现,这也是一些银行在经历前三个月的“冲时点”信贷后、在4月份逐渐收紧的重要原因。“那个时候,我们就觉得要对当前形势做重新认识,哪些是银行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是根本不能碰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次贷危机的出现有了重新认识。次贷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放宽了底线,把贷款放给了不该得到贷款的人。”他表示,银行今年上半年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把握信贷节奏,坚守底线。事实上,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颇受创伤的花旗银行就是一个先例。通常的,花旗银行认为10%的贷款增量是合适的,超过10%就要预警,超过20%就是警告。“这是他们内部原有的一个底线。但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他们禁不住诱惑把这条底线忘了。”某国有银行研究部人士称。不过,快速扩张的同时,一些问题也由之而来。毕竟,规模的扩张并不等于实际银行竞争能力的增长。某股份制银行河南分行参与实际业务的人士表示,虽然今年银行存贷款规模大增,但目前贷款的留存量比较大,特别是一些政府的融资平台,可能是为了贷款而贷款,拿到钱之后又在银行产生大量的存款留存,从而推高了存款新增量,降低了银行的存贷比。这同时又使得银行的杠杆增加,账面上又有大规模的贷款可以去投放,如此循环往复。他认为,上半年信贷迅猛增长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银行在上半年办理了大量的承兑汇票,这一方面推高了银行的存款量,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票据利率倒挂,也就是说企业办银行承兑汇票是赚钱的,这也使得各家银行自愿或不自愿地办理了大量银行承兑汇票。但自7月以来,票据利率恢复到了常态,很多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之后也未能续上,这就造成存款、贷款新增量同时大幅度下降。“这种状况都是不可持续的,半年以后或者是9个月以后怎么办?”这位银行人士称。而上述国有大行人士也同意此观点。“投放过度以后导致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但是明年,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客户结构、区域结构等都仍然必须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所以说,做大规模几乎没有可持续性,几乎是不可能复制的。”贷款结构之困“虽然说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使银行像打猎一样碰上这一年有吃有喝了,但我也一直在想,银行信贷如何才能跟区域发展相匹配,怎样资助一些地方性的发展,或者说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最需要钱的地方。”一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人士在论坛上表示,银行目前把大部分钱都投资到国企,其实很多地方性民营企业也需要融资。某银行信贷审批部人士也表示,目前有很多银行贷款项目是“铁公基”这样的项目,而且大部分都有地方融资平台参与。“我们评估这种项目时,通常会特别依赖对地方财政的补贴,或者说依靠卖地的收入,因此银行会相对比较被动。而且一些‘铁公基’项目本身的未来收益预测比较差,也会更加依赖于地方财政。”事实上,不止是

未来收益问题,“铁公基”项目开工前的资本金到位问题也非常值得重视。“举个例子,有些中央级的项目计划投7000亿,今年实际只完成1/3,项目后期的压力会很大。而且按照目前的负债情况预测,项目未来将面临财务亏损。”上述信贷审批部人士称。可以肯定的是,业内人士已经对未来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有所担心,而银行监管部门也是三番五次地调研并强调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管理。“银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砸下40%的信贷在中长期贷款上,未来五年、十年的资产质量需要从长远评估。”一上海股份制银行人士在论坛上表示。“一定要居安思危。今年上半年贷款增加非常快,明年、后年有没有不良资产出现,这是很大的问题。”与会的外资银行人士表示,中资银行今年大多获得了不良资产“双降”,这一方面是贷款基数增加的缘故,同时也有国内利率保护的作用在其中。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压力现实情况是,由于超常规地发放贷款,中小银行正面临着较高的存贷比,资金压力也与日俱增。“银行监管部门想方设法地要把银行风险降下来,这就需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这几项指标的提高都需要资金。很多中小银行如果融不到资金,它的竞争压力就会更大。”某国有银行机构业务部人士在会上表示。他同时举例称,此前有一笔几十亿的存款想在该行存下三年定期,因为利率太高,该行选择了放弃。但对方举行了一次招标,最终以五年定期加上一定的增值率成交。“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他说。与此同时,此前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这一办法也被一些银行人士认为会使银行发展速度下降,使物理网点较少的中小银行受到不同程度地制约。这一办法原定将于10月27日起实行。某股份制银行从事地产行业信贷的人士表示,由于地产的行业限制,多数银行产品必须要遵守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从内部测算来看,这个办法对我们银行经营地产金融的影响非常大。将来要发放一笔(贷款)支付一笔,这增加了操作层面的难度。因为每支付一笔就要做一笔抵押或者其它相关手续。这会导致资金进一步流向国有大型银行。”他担忧地说。而事实上,存贷款向国有大型银行集中的趋势今年年初就已逐渐显现。走出去的机遇尽管由于金融危机及经济刺激政策,中资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但机遇同时存在。“2006年时,我们开始做一些境外业务,包括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但同时发现到欧美市场里,我们很难跟外资银行竞争,因为很多欧美客户,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客户都被欧美银行紧紧地握在手里,中资银行往往处于劣势。”某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回忆说。不过,经过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很多欧美银行收缩了阵地,收缩了贷款规模。与此同时,大量的企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资质不错的企业都出现了资金困难。“所以对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来说,此时到境外布点是非常好的时机。尤其是,中国企业第一步应该多在新兴市场国家中设置自己的分支网络,可以趁这个时机多揽一些客户。”他同时表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需要结算货币化,这就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在新兴市场或者发达国家设立网点,有了网点才能进一步谈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而中国银行人士也在论坛中明确指出,由于该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近期该行工作的很大重点就是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而这一点也将是中资银行未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怎么才能体现银行竞争力?我认为第一是流动性,也就是说,在资金上没有问题,可以有实力支持企业;第二是能够有创新产品支持企业;第三是银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该中行人士表示。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在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希望以此完善各类制度框架,从而使国内金融界有所借鉴,并得益其中。“这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