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
![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0215340390c69ec3d5bb75aa.png)
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
吉林通化解放军206肝病医院专家表示,乙肝五项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检查项目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HBeAb(E 抗体)以及HBcAb(核心抗体)。
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附图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乙肝大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为阳性。
●“乙肝小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
●表面抗原阳性说明被乙肝病毒感染,不说明病毒侵入,也不能说明病变情况属于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说明有乙肝病毒感染。
●表面抗体是综合抗体,如果表面抗体阳性,证明再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了,无论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刀枪不入。
●如果E抗原阳性,加上表面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病毒在活跃的复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比较大。
●如果有了E抗体,则说明病毒复制是基本静止的。
但是一部分反复发作的慢性乙肝患者,虽然呈现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三项阳性,仍存在突变株乙肝病毒复制。
这部分人是有传染性的,需要抗病毒治疗。
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
![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c918e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5.png)
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外壳蛋白,是乙肝感染后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和普查指标。
孕妇、手术前、输血前、有创检查前都要检查血清HBSAg,及时发现HBV感染。
血清HBSAg阳性表示HBV感染,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肝炎恢复后,一般在广4个月内HBSAg消失,持续6个月以上则认为转为慢性肝炎Q无症状HBsAg携带者是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虽然肝组织已有病变,但无临床症状。
血清HBsAg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需要结合乙型肝炎血清学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HBsAg阴性常见于隐匿性HBV感染者,这类患者因HBsAg抗原表位变异,造成HBSAg阴性,但是血液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也见于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引起HBV突变,导致HBSAg阴性Q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病例胆红素浓度过高可使血清HBSAg结果出现假阳性。
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维生素B7)(>5mg∕天)治疗的患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
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样本可能凝固不全,纤维蛋白存在可能会影响结果,因此应在肝素治疗前采集样本。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Bsurfaceantibody,HBsAb)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HBsAb阳性常见于HBV感染恢复期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其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但是如伴有高效价HBSAb者,不能排除肝脏有持续性HBV感染的可能。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HBsAb阴性常见于未曾感染HBV或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
但是HBsAb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HBsAb是HBV感染后最晚出现的特异性抗体Q急性HBV感染6个月后可检测到HBSAb,慢性HBV感染者可能数年都不能检测到HBSAb。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689173168884868762d679.png)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
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
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
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9366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0.png)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1-07-22T17:10:12.9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5期作者:彭宇琦[导读]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彭宇琦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618000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乙肝患者5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实施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监测,分析两者间关系。
结果八组不同血清学模式中,HBV-DNA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D组、C在、E组、F组、G组、H组,其中C组定量对数平均值最高,为(7.41*105)拷贝/ml,其次为A组定量对数平均值(4.35*105)拷贝/ml,D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54*105)拷贝/ml,B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47*105)拷贝/ml,E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26*105)拷贝/ml,F组定量对数平均值(1.58*105)拷贝/ml,G组定量对数平均值(1.29*105)拷贝/ml,H 组定量对数平均值(0)拷贝/ml。
结论乙肝患者单独使用HBV-M模式无法对HBV复制程度与传染性准确判断,检测HBV-DNA具有较高准确度,且具有较强特异度,可将HBV复制情况真实且准确反映出来,为传染性评价可靠指标,在诊断与治疗乙肝患者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乙肝;临床检测;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serum markers HBV-M and HBV-DNA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A total of 50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Serum markers HBV-M and HBV-DNA were monitor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eight groups of different modes of serology, HBV DNA positive rate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for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D, C in group, group E, F, G, H group, the group C, the highest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7.41 * 105 copies/ml), followed by A set of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4.35 * 105) copies/ml, group D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54 * 105) copies/ml, group B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47 * 105) copies/ml, group E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26 * 105) copies/ml, The mean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value of group F (1.58*105), group G (1.29*105), and group H (0). Conclusion The HBV-M model alone can not accurately judge the degree of HBV replication and infectivity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detection of HBV-DNA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specificity, which can tru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plication of HBV. It is a reliable index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fectivity,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Key words: Serum markers; HBV -m; HBV - DNA; Hepatitis b; Clinical detection; 前言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广泛流行,具有较高发病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5252847b0717fd5370cdcc7.png)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目的阐述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工作者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诊治。
方法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阐述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方法和临床参考值的意义。
结果血清标本的HBV 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快速诊断乙肝的简便方法,为临床所应用。
结论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对临床医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或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检测病人血清中的这些病原标志物,对病毒性肝炎的分型、临床诊断、传染性的判定、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HBV至少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HBsAb)、e系统(HbeAg,HBeAb)和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HBcAb)。
目前HbcAg在一般化验室中尚难直接检测到,临床上常用的指标如下。
(1)HbsAg和HbsAb:HBsAg是HBV感染后第1个出现的血清指标,HbsAg阳性表明有HBV急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持续6个月以上阳性为慢性感染。
HbsAg 在血液中以下列3种形式存在:①Dane颗粒(HBV完整病毒)外壳是HbcAg,内心为HbeAg;②小球形颗粒(HbsAg本身)是Dane颗粒装配后过剩外壳;③管状颗粒可裂解而成为数个小球形颗粒。
HbsAg是HBV感染后最早和最常见的指标,它一般多在感染后4~6周(转氨酶或黄疸升高前2~4周)出现,至恢复期消失(感染后5~7个月)。
如转为慢性肝炎或携带者,可持续数年或终生。
但是:①HbsAg阳性表示有过感染或正在感染,并不说明现在HBV是否复制;②HbsAg滴度与肝脏病变类型无关,也不指示预后好坏;③HbsAg滴度与病情变化无肯定一致的关系,也不应将HbcAg滴度升降作为判定病情好坏和药物疗效的指标。
HbsAg>100mg/L时,多同时伴有HBeAg(+)。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e8787c453610661fd9f418.png)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
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
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
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
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
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
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
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
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4bafe00975f46527d3e1ee.png)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
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
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
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
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
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
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
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
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41c63a580216fc700afdc4.png)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
H BsAg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4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12周消失,如果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 如系急性乙肝,HBsAg 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慢性化。
我国HBV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4%~10%的HBsAg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HBV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
HBsAg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将成为HBsAg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30%将成为持续HBsAg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HBV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35%~50%的HBsAg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
临床上,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HBsAg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HBV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 BV感染。
血清HBV标志及临床意义
![血清HBV标志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b8f297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b.png)
• 乙肝核心抗体 (抗-HBc HBcAb)
包括乙肝核心抗体 和乙肝核心抗体 , HBV感染后,在多数人血清中能检出此抗体,是 一种敏感的血清学标志。
HBcAg在HBV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于细 胞核内,血液中不易检测。
但是他能反映血清中:可与其他的HBV血清学标 志物起互相配合和互相补充的作用。
只是由于其抗体和抗原(HBcAg 与HBcAb)具 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迅速地与血清中的HBcAg结 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因而难以在血清中测得游离 的HBcAg。要用去垢剂处理才能分离出HBcAg, 然后用放免法测定其含量)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 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 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 (抗-HBs HBsAb):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一种中和性抗体。 这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产
生的抗体,它能中和掉乙肝病毒的感染力,保护 人体免受乙肝病毒再度袭击。
在HBV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于6-12月达高峰,以 后逐渐下降,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
HBV感染后已恢复。
+
乙肝检验标准
![乙肝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ace2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7.png)
乙肝检验标准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炎疾病,它可以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乙肝检验是用于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病毒特定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感染的状态。
在临床上,乙肝检验标准被广泛采用来确诊和监测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检验标准主要包括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和病毒DNA的检测。
血清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乙肝病毒相关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感染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乙肝检验标准: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HBsAg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它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早和最常见的标志物。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感染。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检测:anti-HBs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它是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阳性结果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接种了乙肝疫苗。
3. 乙肝e抗原(HBeAg)检测:HBe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它通常在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期间出现。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的活跃感染。
4. 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anti-HBe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它是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感染的康复或治疗。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anti-HBc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它是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阳性结果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除了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病毒DNA的检测也是乙肝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毒DNA的检测可以通过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进行。
病毒DNA的检测可以提供更早期的感染诊断和监测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
乙肝检验标准的结果解读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根据乙肝检验标准的不同组合,可以判断乙肝感染的不同阶段和感染者的免疫状态。
例如,HBsAg阳性、anti-HBc阳性、anti-HBs阴性、HBeAg阳性和anti-HBe阴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者处于活跃感染期。
而HBsAg阴性、anti-HBc阳性、anti-HBs阳性、HBeAg阴性和anti-HBe阳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者处于康复期或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血清标志物研究内容
![乙肝血清标志物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0e80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1.png)
乙肝血清标志物研究内容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多人在感染后长期无症状,但同时携带着乙肝病毒,这种携带者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乙肝血清标志物。
1. 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定义乙肝血清标志物是指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的生物学指标,包括HBsAg、HBcAg、HBeAg、Anti-HBs、Anti-HBc、及Anti-HBe等。
2. HBsAg标志物的研究HBsAg标志物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乙肝感染初期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均可检测到。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HBsAg在感染早期一旦出现后,可持续存在十年以上。
因此,检测HBsAg可以对早期感染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准确诊断。
3. HBeAg标志物的研究HBeAg标志物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病毒复制相关。
研究发现,HBeAg阳性的患者在其感染早期扩散病毒能力强,病情同时较严重。
因此,检测HBeAg标志物不仅可以对早期感染进行诊断,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病情判断。
4. 抗体标志物的研究抗体标志物包括Anti-HBs、Anti-HBc、及Anti-HBe等。
其中,Anti-HBs主要用于鉴定疫苗接种者和恢复期患者是否免疫力强;Anti-HBc标志物可检测既往或当前感染,但不同的感染阶段Anti-HBc的表现形式会不同;Anti-HBe可检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是判断病程及疗效的重要指标。
总结: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研究,帮助医生更加科学地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同时也为开发更加精准的抗乙肝药物和疫苗提供了基础。
未来,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还将在更多方面展开。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7e06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e.png)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和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进行个性化治疗。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一、血清学指标分析1.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是指在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
2. 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血清学指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指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状态、肝炎活动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1. HBV-DNA的检测方法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HBV-DNA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HBV-DNA检测方法包括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原位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等。
HBV-DNA检验结果通常表示为病毒载量,单位为IU/ml或copies/ml。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DNA水平高低与病毒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BV-DNA水平升高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受损程度较重。
HBV-DNA检验结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活动性和患者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了解患者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62bd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b.png)
肝酶活性指标,升高表示肝脏受损,可能与病毒复制有关。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
HBeAg转阴、HBsAg转阴:提示病情好转,预后 良好。
HBV DNA转阴:提示病毒复制减弱或无复制,传 染性降低。
ALT持续升高: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可能进展为肝 硬化或肝癌。
指导抗病毒治疗
根据HBV DNA和ALT水平判断是否 需要抗病毒治疗。
预测预后
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例如预测肝硬化和肝癌的风 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筛查工作
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传播 方式、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推广筛查
鼓励医疗机构和社区开展乙型肝炎筛查,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例 如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孕妇等。
。
监测和随访
要点一
监测
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 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状况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或复发。
要点二
随访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测乙型肝 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耐药性的发生 ,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诊断乙型肝炎
通过检测血清标志物,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 及感染的具体阶段。
监测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标志物,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包括病毒 复制程度、肝功能状况和肝纤维化程度等。
指导治疗
根据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抗 病毒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
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eAb共存模式分析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eAb共存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14f60816fc700abb68fc3c.png)
・8 5 ・ 9
乙肝 血 清 学 标 志物 H e g与 HB A BA e b共存 模 式 分 析
邱振华 黄金 波 曾在 祥 ( 茂名 市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广东 茂名 550 ) 200
【 要】 目的 了解 乙肝血 清学标 志物 ( B M) 摘 H V— 检测 中乙肝病 毒 e抗原 与抗体 ( B A H e g与 H e b 同时阳性 的 BA )
A ayi o oxs neo e n Be eu HBV mak r. I hn—ha, A i n ls nce ie c fHB Aga dH Abi srm s t n res Q U Z e u HU NG J n—b , E G Z i in . h e l" o Z N a —x g T eP o e a p s
临床诊 治工 作引 向歧 途 , 须 慎重 分 析 其共 存 原 因 。本 g 与 乙 肝 病 毒 e抗 体 HBA )
( BA ) H e b 共存模式进行分析 , 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3 18例 检 测样本 均 为 医院 2 0 . 1 0 8年 9
特征 。方法 采 用酶联免 疫吸 附法( LS 测定 31 8例各类 乙型肝 炎患者 的 HB E IA) 1 V—M, 对其 中 HB A e g与 H e b同时 BA 318例 样本初检 时检 出 HB A 1 e g与 H e b双 BA 阳性 的样本进行 双孔 复检 , 如仍然为双 阳性则采 用中和 实验验证 。结果
EL S i I A mmu i n l sst c n q e, n t a ay i e h i u HBV r e swe eme s r d i 1 u e e swi y ma k r r a u e n 3 8 s f r r t HBV,t e p stv a lso 1 h h o iie s mp e f HBe d HBe e e r — Ag a n Ab w r e c e k d a h a i .I h y we e si o i v ,mo e a i g e p rme tf rv rf a i n wa d p e . s ls I 3 o 1 a p e t h c e tt e s me t me ft e r t l p st e l i d r tn x e i n o e i t s a o t d Re u t n 5 f3 1 8 s i c o m l s wi h p st e r s lso o i v e u t fHBe n i Ag a d HBe t r v o s e a n t n,3 a p e r t oh p st e a trr Ab a e iu x mi a i p o 1s m l swe e si b t o i v fe e—c e k e a n t n Ni ee n s mp e l i h c x mi ai . n t e a l s o o e w r o f me o b o b e p st e b e taia in t s. ncu i n HBe n e alr al e c e itd i e u s p e f ft m e e c n r d t e d u l o i v y n u r l t e t Co l so h i i z o Ag a d HB Ab c I e l b o x se n s r m a l so y m h p t i B u fr r .b tc r f la a y i t e—c e k s o l e d n . e a i s s fe e s u a eu l ss wi r t n h h c h u d b o e
不同免疫检验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免疫检验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67e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b.png)
不同免疫检验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乙肝病毒具有极高的感染率,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肝炎及其他疾病,同时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由于乙肝病毒的特殊性,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在早期的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未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要想提高疗效,就要尽早治疗,而要想尽早治疗,就要尽早诊断。
目前,针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为多项血清标志物,不仅可以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检验,还可以使用化学发光法,或是酶联免疫法,本文便重点对不同免疫检验法效果做了分析。
关键词:不同免疫检验法;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验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肝细胞病变,但病毒不断的复制、长期的存在,导致肝细胞膜上呈现抗原表达,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需要仔细辨认,进而出现一系列反应[1]。
对于免疫功能健康的人群,当免疫系统被激活之后,可以有效识别乙肝病毒,通过攻击已经感染病毒的细胞,将病毒清除,患者表现为急性乙肝;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病毒可以被清除,但并不彻底,进而表现为肝细胞被反复攻击,形成了慢性乙肝;另有部分人群,其免疫功能正处于耐受状态,机体无法识别病毒,也不会攻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仅表现为携带病毒[2]。
但无论患者处于哪一种状态,都可以通过对血清标志物的免疫检验来确定。
一、常见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主要包括3对抗原抗体系统,但实际上有一种很难检测出来,即核心抗原HBcAg,为此其他的标志物也统称为“两对半”,这也是最为常用、普及最广的指标。
以下五种中只要有一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就可说明受检者乙肝病毒感染。
(一)HBsAg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抗原性非常复杂,若从血清中检测出HBsAg,可考虑早期乙肝,可能恢复正常,也可能持续存在,这是因为肝细胞仍然具备复制HBsAg的能力。
那些无明显临床表现但血中存在HBsAg的人群,便是病毒的携带者,可能几年、几十年乃至终身都无临床表现,部分则在机体平衡环境被打破的情况下发展为急性或慢性肝炎[3]。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07477e87101f69f319513.png)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cAb(+)、HBeAb(+)、HBsAb(+)表示HBV 感染恢复阶段。
HBcAb(+)、HBsAb(+)表示HBV感染恢复阶段 。
HBsAg(+)、HBeAg(+)、HBcAb(+)、 HBcAb-IgM(+)、HBsAb(+)表示不同亚型HBV 再感染。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病原学-HBV-基因组结构
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 HBsAg 核心: DNA DNAP(DNA聚合酶) HBcAg HBeAg
表面抗原HBsAg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V复制时存在于肝细胞膜(浆)、血液、
体液中
血A
存在于肝细胞和血清中 HBV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可以整合到肝细胞DNA序列中——激活附
近的原癌基因——HCC
识别病毒标记物—病原学检测(乙肝)
项目 HBsAg 抗-HBs 抗-HBc IgM 抗 HBc IgG HBeAg 抗-HBe HBV DNA
临床意义 现症感染(急性/慢性) 既往感染,疫苗接种(中和保护性抗体) 活动性复制(有传染性) 低滴度既往感染,高滴度提示复制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 复制↓(持续阳性提示 “整合”)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
HBsAg(+)、HBeAb(+)、HBcAb(+)表示HBV 复制停止或极低,前C基因变异株或C基因启动子变异 株HBV感染。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
HBcAb(+)、HBcAb-IgM(+)表示平静的HBV携 带状态,HBsAg极低测不出,HBsAg/抗HBs空白期 。
临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查结果解读及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
![临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查结果解读及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4846d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临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查结果解读及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之高、传染性之强、危害之大,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病毒性肝炎若控制不佳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目前比较明确的病毒性肝炎有5种,即,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病毒型肝炎检查结果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HAV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通过胆汁经肠道从粪便排出。
HAV 可分7个基因型,我国分离的HAV均为I型,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检测抗HAV-IgM(免疫球蛋白M)和抗HAV-IgG (免疫球蛋白G)对甲型肝炎进行诊断。
【正常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阴性。
【异常结果解读】抗HAV-IgM在疾病早期为阳性,3个月后转阴,是诊断急性甲型肝炎的血清标志物。
抗HAV-IgG出现较抗HAV-IgM稍晚,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几乎可终身存在,阳性则表示过去曾感染过HAV,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了,可用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A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人感染HBV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3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1~2个月在血液中出现,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也可能长期存在。
【正常结果】ELISA:阴性。
【异常结果解读】HBsAg阳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也可从许多乙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中测出,如唾液、精液、乳汁及阴道分泌物等,具有传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序号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临床意义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 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者。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存在于HBsAg 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
出现抗-HBe常提示HBV增殖减弱或终止。
但如果HBV 基因的前C区核苷酸序列改变阻止了HBeAg的形成,血循环中仍有HBV存在,肝病可能继续发展,并逐步演变成肝硬化;(4)在出现原发性肝癌时,HBeAg检出率下降,而抗-HBe,a-FP增高.故在HBsAg(+)的肝硬化病人中,抗-HBe(+),a-FP增高,提示早期肝癌的可能;(5)母婴传播中,孕妇分娩时HBeAg(+)可能扩大母婴之间的传播率。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
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
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2)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②血清从HBsAg 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