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也看不懂,山西汾酒为什么要多付4798万元

合集下载

塑化剂风波逆袭白酒股市值蒸发825亿__

塑化剂风波逆袭白酒股市值蒸发825亿__

自酒鬼酒(000799)11月19日陷入塑化剂风波以来,白酒股遭到了资金的无情抛弃,个股普跌严重。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2月4日,酒鬼酒以36.84%的跌幅领跌,水井坊(600779)等股票紧随其后,14只白酒股全部下跌白酒股,跌幅最少的山西汾酒(600809)下跌幅度也接近10%。

此外,11月18日白酒股的流通市值合计达到5477.49亿元,而截至12月4日收盘其市值仅有4652.13亿元,市值蒸发825.36亿元,相当惊人。

白酒股全线下跌因媒体报道酒鬼酒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由此引发了消费者对酒鬼酒的不信任,投资者也开始在二级市场上疯狂进行抛售,此前股价一直坚挺的酒鬼酒自11月23日复牌以来,连续数个跌停。

一石激起千层浪。

塑化剂的风波开始波及到其他白酒股,一条“网友自购茅台送检塑化剂”的消息再次使白酒板块应声大跌,贵州茅台在12月3日下跌7.32%,创四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其股价也一举告别200元。

事实上,按历史经验来看,四季度由于元旦和新年将近,这将带旺白酒的消费,白酒股在第四季度的表现一般都能跑赢大盘,投资者也能获得超额收益。

但在今年,却因为塑化剂的“黑天鹅”事件导致了白酒股的普跌。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14只白酒股在11月19日至12月4日期间平均下跌幅度超过18%。

其中,酒鬼酒以36.84%的下跌幅度居首。

跌幅超过20%的股票还有水井坊、沱牌舍得(600702)、古井贡酒(000596)和五粮液(000858),而下跌最少的山西汾酒也跌了近10%。

市值蒸发825亿随着股价的下跌,白酒股的市值也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截至11月18日,14家白酒股公司的流通市值合计为5477.49亿元,但截至12月4日,市值已为4652.13万元。

短短12个交易日,市值蒸发高达825.36亿元。

其中,流通市值最高的贵州茅台其市值蒸发也最多,从2329.68亿元锐减至2044.70亿元,减少了284.98亿元;五粮液排在第二,市值蒸发237.22亿元;此外,市值蒸塑化剂风波逆袭白酒股市值蒸发825亿本刊记者杨阳All Rights Reserved.第49期数据说话责任编辑:文琪E-mail:*******************第49期责任编辑:文琪E-mail:*******************数据说话发超过50亿的还有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分别为68.97亿元和57.97亿元。

山西运城破获一起涉案30余万元制售假酒案

山西运城破获一起涉案30余万元制售假酒案

山西运城破获一起涉案30余万元制售假酒案利用民房做掩护,将低档白酒“换装”后假冒名牌白酒出售牟利。

山西省运城市警方近日破获一起涉案30余万元的特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白酒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名,捣毁了生产假冒汾酒和贵州茅台酒的黑作坊。

据警方介绍,2014年底,运城市盐湖公安分局食药侦大队在工作摸排中发现,在当地岳坛村一出租房内隐藏着一个制售假冒伪劣高档白酒的窝点,食药侦大队立即组织民警展开调查。

经过侦查,警方摸清了该造假窝点的具体位置和两名涉案嫌疑人员的活动规律。

今年3月23日12时许,盐湖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将该制假售假窝点严密包围,并将正在生产假汾酒和茅台酒的王某(男,45岁,陕西人)、茹某(女,43岁,运城市盐湖区人)抓获,现场查扣灌装白酒的灌装机、封口机等设备,以及各种系列假酒共320余箱,价值30余万元。

在事实和证据面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低档白酒勾兑假冒伪劣高档名牌白酒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2014年7月至今,他们从市场购买了低价白酒,经过勾兑灌装到从酒店和废品收购点收购的高档酒瓶中,冒充茅台、汾酒等高档白酒出售,从中牟取不义之财。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茹某因在哺乳期已被取保候审,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链接成都新都:宣判一起特大制造假酒案近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特大制造假酒案宣判。

新都区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邓龙、黄贵林等5人三年零六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0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罚金。

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3月至7月,邓龙、黄贵林先后在新都区和金堂县租得两处农用房作为制假窝点,采用将低档酒灌装进高档白酒瓶的方式制作假酒,并安排何先国等3人具体参与假酒制作。

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邓龙等5人采用上述方法,假冒宜宾五粮液公司、贵州茅台公司等知名酒企的注册商标,大量生产“五粮液”“茅台”等高档瓶装白酒,在成都地区销售,非法获利。

山西汾酒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山西汾酒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山西汾酒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山西汾酒2020年资产总额为1,977,853.4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580,795.62万元,主要以存货、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0.19%、29.14%和1.95%。

非流动资产为397,057.87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建工程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44.34%、28.38%和13.28%。

资产构成表(万元)项目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总资产1,182,896.37 100.00 1,606,777.21100.00 1,977,853.49100.00流动资产901,619.03 76.22 1,264,241.2978.68 1,580,795.6279.92存货315,604.81 26.68525,812.1132.72635,355.0232.12货币资金10.96 24.67 460,671.4 23.29129,610.64 396,359.98其他流动资产71,877.6 6.08 52,216.54 3.25 30,835.65 1.56非流动资产281,277.34 23.78342,535.9221.32397,057.8720.08固定资产159,857.17 13.51161,861.2210.07176,064.018.90递延所得税资产56,527.23 4.78 83,344.25 5.19112,683.395.70在建工程30,579.58 2.59 51,064.16 3.18 52,710.58 2.67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0.93%,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山西汾酒收购案例

山西汾酒收购案例

山西汾酒收购案例近年来,中国酒业市场竞争激烈,各大酒企纷纷寻求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个背景下,山西汾酒收购案例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这起案例不仅涉及到酒业的发展趋势,还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战略调整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山西汾酒,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山西汾酒逐渐面临着发展瓶颈。

为了寻求新的突破口,山西汾酒决定进行收购,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收购案例中,山西汾酒选择了一家具有潜力的小型酒企作为目标。

这家酒企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某些细分市场上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收购这家酒企,山西汾酒不仅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资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收购并非一帆风顺。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山西汾酒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双方在文化和管理理念上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文化融合成为了一大难题。

其次,收购过程中的资金和资源调配也需要谨慎考虑,以确保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

最后,市场反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何平衡市场预期和实际业绩成为了山西汾酒需要面对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山西汾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注重文化融合,通过开展员工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双方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他们进行了全面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他们积极回应市场关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出新产品,提升了市场对于收购的认可度。

通过这次收购案例,山西汾酒不仅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还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同时,他们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企业在进行收购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融合的问题,以确保双方能够和谐共处。

其次,企业需要在收购过程中注重资源整合,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企业应该积极回应市场关切,通过宣传和产品创新来提升市场认可度。

总之,山西汾酒收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企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机会。

山西汾酒财务分析: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点评,青花引领结构升级,高端化与全国化并进,汾酒强势复兴

山西汾酒财务分析: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点评,青花引领结构升级,高端化与全国化并进,汾酒强势复兴

山西汾酒财务分析: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点评,青花引领结构升级,Q2盈利大幅增长、高端化与全国化并进,汾酒强势复兴立潮头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上半年实现收入117.3亿元-124.亿元,同比增长70%-80%,实现归母净利润33.71亿元-36.92亿元,同比增长110%-130%;其中21Q2实现收入43.98亿元-50.88亿元,同比增长59%-84%,实现归母净利润11.89亿元-15.10亿元,同比增长213%-297%;超市场预期。

21Q2盈利高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公布21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以20年重述后业绩为基础,预计21H1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至124.3亿元,同比增长70%~80%,归母净利润34.2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110%~130%;其中21Q2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至51.0亿元,同比增长59%~84%,归母净利润12.4亿元至15.6亿元,同比增长209%~290%。

青花延续高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1、受益于品牌复兴和全国化开拓,上年青花系列实现翻倍增长,占比从去年的30%提升至当前40%左右,带动产品结构加速升级。

2、得益于需求复苏和较低基数,腰部巴拿马和老白汾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对玻汾继续控量,二季度增速有所放缓;值得重视的是,竹叶青是保健酒中少有的全国名酒,在公司大力培育下,上半年竹叶青配制酒销量大幅增长,汾酒与竹叶青双轮驱动初具雏形。

3、青30·复兴版坚定配额制,重点保持价位坚挺,终端成交价站稳千元以上,团购和圈层营销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公司于2021年7月推出定价3199元的超高端青花40·中国龙,布局超高端产品进一步拔高汾酒品牌高度,为复兴版放量提供支撑。

4、21Q2产品结构升级明显,叠加20Q2税费确认较多,二季度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全国化扩张顺利,可控终端大幅提升。

1、从区域看,大本营山西收入实现两数以上稳健增长;环山西市场收入大幅增长,预计增速40%-50%左右;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长江以南市场收入实现翻倍增长,汾酒全国化高速扩张势头不减。

211184406_山西汾酒:年报及一季报高增长超预期高端化、全国化推动品牌复兴目标加速实现

211184406_山西汾酒:年报及一季报高增长超预期高端化、全国化推动品牌复兴目标加速实现

价与值742023/05/12山西汾酒:年报及一季报高增长超预期高端化、全国化推动品牌复兴目标加速实现4月28日,清香型白酒龙头山西汾酒(600809.SH)发布了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

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14亿元,同比增长31.26%;实现归母净利润80.96亿元,同比增长52.36%。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82亿元、4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4%、29.89%。

由于年报和一季报均超市场预期,同时汾酒“高端化”、“全国化”的成果持续兑现,发展势能不减,财报发布后,多家券商研究所纷纷调高公司盈利预测,并给出较高评价和买入评级。

“高端化”、“全国化”是汾酒近年来一以贯之的清晰战略,通过得力措施的持续推进,公司以业绩高速成长不断兑现承诺,让市场越来越认同汾酒的增长逻辑。

2022年,汾酒、竹叶青酒、杏花村酒三大品牌战略协同、市场协同和资源协同进一步增强,全国化市场拓展大步前进,中高端销售占比持续上升,品牌高端化实现突破。

青花系列高歌猛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汾酒着力于向上提升品牌整体形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量来看,2022年,汾酒销售达到17.69万千升,同比增17.0%;平均价14.72万元/千升,同比增12.38%,实现了量价齐升。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2年中高价酒(130元以上)、其他酒收入分别为189.33、71.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9.45%、14.05%。

其中,中高价酒收入占比达72.71%,同比提升4.17pct。

量价拆分来看,中高价酒销量5.39万千升,同比增长31.55%,平均价格35.14万元/千升,同比增长6.01%;其他酒销量12.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56%,平均价格5.78万元/千升,同比增长2.23%。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智泽华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智泽华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状况报告一、资产构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山西汾酒2018年资产总额为1,182,896.3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901,619.03万元,主要分布在应收票据、存货、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0.99%、35%和14.38%。

非流动资产为281,277.34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6.83%、20.1%。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55.36%,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5%,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1,182,896.37万元,与2017年的893,978.5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2.32%。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应收票据增加150,779.24万元,存货增加85,665.0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42,673.89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5,420.57万元,货币资金增加7,379.15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726.94万元,长期投资增加1,460.48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96.37万元,共计增加315,401.68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账款减少101.73万元,应收利息减少260.41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390.89万元,无形资产减少701.11万元,固定资产减少5,210.1万元,预付款项减少8,475.33万元,在建工程减少11,344.28万元,共计减少26,483.85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288,917.83万元。

主要资产项目变动情况表二、负债及权益构成1、负债及权益构成基本情况山西汾酒2018年负债总额为534,734.94万元,资本金为86,584.83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48,161.4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5.21%。

山西汾酒高估为哪般

山西汾酒高估为哪般

然而,与两家最为接近的竞争对手 相比,山西汾酒的业绩略显逊色。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48.56 亿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6 亿元。古 井 贡 酒 前 三 季 度 实 现 收 入 53.44 亿 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97 亿元,口 子窖分别为 27.15 亿元和 9.01 亿元。
山西汾酒直至 2015 年报才披露了中 高档白酒和低价白酒的占比,根据涨跌 幅推算可知,2014-2016 年,公司中高 档白酒收入分别为 25.88 亿元、27.93 亿 元和 28.08 亿元,低档白酒收入为 10.51 亿元、11.28 亿元和 13.75 亿元。低档白 酒的涨幅远高于中高档白酒。
P34
爱迪尔收购标的乱象丛生
收购标的短期内估值暴增,诸多财务数据也是 异于同行,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令人生疑。

P36
山鼎设计重组标的暴利难持续
标的资产毛利率和净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内龙头 企业,难以找到合理解释。
酒才实现了高增长。2017 年前三季度, 公司中高档白酒收入 32.99 亿元,低档 白酒 13.31 亿元,而此时白酒行业的回 暖已经持续很长时间。
山西汾酒收入的下降并非省外市场 疲软,在山西大本营同样缩水明显。根 据公司年报,2012-2016 年,公司在省
内分别实现收入 37.07 亿元、36.28 亿元、 21.97 亿元、23.24 亿元和 24.5 亿元,期 间降幅为 33.91%。
省外的降幅甚至要好于省内。20122016 年, 山 西 汾 酒 在 省 外 分 别 实 现 收 入 27.37 亿 元、24.12 亿 元、16.8 亿 元、 17.58 亿元和 19.07 亿元,降幅为 30.33%。 这种收入下降的局面过去两年有了初步 好转,但直至 2017 年才明显回暖,回暖 步伐落后于同为二线的古井贡和口子窖。

山西汾酒管理制度风险问题范文

山西汾酒管理制度风险问题范文

山西汾酒管理制度风险问题范文山西汾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家大型酒企,山西汾酒在管理制度上面临着众多风险问题。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市场监管、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山西汾酒管理制度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建议。

一、组织管理1.人事流动风险山西汾酒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人员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但过多的人员流动会导致管理混乱、组织稳定性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西汾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员工福利制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2)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减少流动率。

(3)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储备,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留住优秀人才,降低流动风险。

2.组织结构风险山西汾酒组织结构偏重大而庞杂,层级过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执行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西汾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简化组织结构,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激励管理层积极主动、高效协同工作。

(3)改进内部沟通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二、人员管理1.员工素质风险山西汾酒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生产质量下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西汾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学习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2.员工激励风险山西汾酒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热情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山西汾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市场监管1.销售渠道风险山西汾酒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过于依赖一些代理商和经销商,容易导致流通环节的控制不力、价格虚高等问题。

山西汾酒集团资产负债表分析

山西汾酒集团资产负债表分析

• 化工啤酒业该指标一般在30%——60%之间。 • 根据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将企业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 (
所有者权益总额
自有资金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自有资金负债率,也称为企业投资安全系数,用来衡量投 资者对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
►►►自有资金负债率越大,债权人得到的保障就越小;自有资 金负债率越小,债权人得到的保障就越大。
山西汾酒
贵州茅台
五粮液
老白干酒
皇台酒业
•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 81.7% 79.7% 80.5%
61.5%
35.1%
上图为五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看到其比 1)保守型资产结构;(2)风险型资产结构;(3)中庸型资产结构 率都很高。流动资产比重越高,企业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越 • 流动资产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的偿 债能力越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 强,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从流动 水平。 负债比重图表和流动资产比重图表,可以看到五个企业的资 金流动性非常强。
负债总额
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要分析一个公司的负 债,就必须全面分析公司的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自占公司负 债总额的比重。下面,来看五个公司各个部分所占比重。
从上面两个图可以明显看出来五个企业的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占企 业负债总额的比例情况。流动负债构成比重反应企业对短期负债的依 赖程度。这个比率大,偿债的压力就会较大,但成本较低,有利于提 高获利能力。而非流动负债则反映了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能力。
►►►实收资本432924133.00
资本公积297795125.67
(二)盈余公积与未 分配利润

“发家”歧路

“发家”歧路

“发家”歧路文·图/夏雨在白酒界,茅台酒虽然价格不菲,但销售形势火爆,“断货”几乎成了茅台酒专卖店员工的“口头禅”。

要在线上平台预订到茅台酒,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茅台酒“一瓶难求”的现状,客观上推高了经销商的门槛,同时也吊足了一心想买茅台酒的消费者的胃口。

这一切,在客观上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了机会——假借代购茅台酒诈骗钱财。

承诺批量买酒的背后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贵州药监局)原四级调研员吴磊(副处级),与贵州茅台酒厂(以下简称茅台酒厂)并无多少交集。

然而,他所担任的职务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联想。

于是,他对外宣称有这方面的“本事”,导致主动上门请托代购茅台酒的人络绎不绝。

1971年出生的吴磊一直在贵州工作。

其简历显示,他常年供职省级政府部门,包括药监局,但并不像他吹嘘的那样,与茅台酒厂有特殊关系。

尽管如此,许多急于购买茅台酒的人还是上了他的当。

2018年10月,宗况听说吴磊很有能力,于是便辗转从其他人那里打听到吴磊的手机号,慕名拨打了他的电话,询问其是否有渠道帮忙以每瓶1499元的价格购买飞天茅台酒。

吴磊在电话里称,“汇款后可以直接到茅台酒厂提货”,但表示一下子买太多有难度,只能尽力争取。

为方便汇款,吴磊向宗况提供了其工商银行账号。

宗况挂断电话后欣喜若狂,将该消息与自己的朋友申轲分享。

申轲听了信以为真,想都没想就同意汇款进货。

10月16日,申轲通过其手机银行向吴磊的银行账户汇款90万元,用于购买茅台酒。

然而,吴磊收到该款后并未用于购买茅台酒,而是将该款项用于自己的日常消费,以及转账给他人。

由于吴磊收款后未按时向申轲交付茅台酒,申轲和宗况多次向吴磊催要。

吴磊则以酒厂生产出问题、运货车辆出事故、自己在开会等种种理由搪塞。

后在申轲、宗况的一再追讨下,吴磊被迫于2019年1月和8月向申轲提供两批飞天茅台酒(按照每瓶1499元计算,共计价贵州药监系统一名干部,演绎另类“靠山吃山”,频频以代购名酒为幌子实施诈骗,两年间进账220余万元。

山西汾酒:跟风涨价产品提价两成

山西汾酒:跟风涨价产品提价两成

山西汾酒:跟风涨价产品提价两成徐杰【期刊名称】《股市动态分析》【年(卷),期】2012(000)040【总页数】1页(P52-52)【作者】徐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动态》:9月初茅台提价,你在栏目点评就说过“茅台提价必定带动全行业的价格带整体上移过程。

茅台涨价将为其他一线酒打开涨价空间,进而为其他二、三线酒提价创造机会”。

仅隔一个月,果然有跟进者出现,山西汾酒周一(10月8日)晚间公告称,从2012年10月9日起上调部分汾酒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

白酒的提价风是否就此刮起?孔铭:在茅台刚刚提价的时候,白酒品牌均未表态跟进提价。

包括洋河股份、沱牌舍得、泸州老窖、水井坊和山西汾酒等白酒企业均表示静观市场反应。

而根据以往惯例,如果茅台、五粮液等一线白酒品牌提价后销售依然火爆,其他白酒企业往往会选择跟进。

至于是谁,这取决与企业的决策,事前无法预知,但总体方向是不会变的。

白酒行业是为数不多能取得稳定增长的行业,相关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依旧靓丽。

叠加上涨价潮,真可谓有酒需尽欢。

长远来看,上市公司一方面要为实现业绩持续增长而“蓄水”,另一方面公司也承受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地方政府压力。

为确保高增长,在政务消费向下平移、居民消费逐步上移、中高端白酒的需求在持续扩容的情况下,白酒上市公司都在积极扩充产能,以培育新的增长点。

而提价是更简单更快捷增添公司业绩的方式。

如今,山西汾酒在茅台高调提高200元/瓶之后跟随提价,先不说对经销商影响多大,但是对公司来说增加的是真金白银。

《动态》:白酒企业提价的直接后果就是销售收入的增加。

对于山西汾酒来说,提价对业绩有多大的提升作用?孔铭: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山西汾酒营收业绩已经不俗:实现营业收入38.16亿元,同比增长31.8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87亿元,同比增长19.47%。

其中省外市场增长态势良好,定位中高端的老白汾系列产品增量显著。

为什么白酒价格大面积倒挂(原因)

为什么白酒价格大面积倒挂(原因)

为什么白酒价格大面积倒挂(原因)白酒价格大面积倒挂即实际售价远低于进货价。

“白酒价格倒挂比较普遍,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投放量远远超过了市场消费能力。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接下来白酒去库存将是主要任务,酒企或采取控价停货,给予经销商补贴等方式让社会库存回到正常水平。

千元区间白酒普遍“价格倒挂”线上倒挂趋势明显“除茅台外,大部分白酒产品几乎都存在‘价格倒挂’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2023年,五粮液的大单品“普五”坚守千元价格带,但是今年“普五”的价格走低,湖北区域“普五”的实际销售价一度价格跳水到920元/瓶,现在为950元/瓶左右,记者在京东看到,“普五”的销售价为959元/瓶。

五粮液副总经理刘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受多因素影响,今年“普五”价格确实有所倒挂,但今年有信心实现顺价。

习酒也是价格倒挂的代表。

从占习酒销售大半的大单品来看,其以君品习酒和窖藏1988为代表的高端系列,建议终端零售价分别为1498元/瓶和898元/瓶,出厂价分别为935元/瓶和568元/瓶。

然而,目前京东平台的君品习酒到手价932元/瓶,窖藏1988到手价已为555元/瓶,均低于出厂价。

一位习酒代理商无奈表示:“没办法,现在货压得太多了,占用大量资金,只能降价清库存。

”另外一家有8年代理经验的酱酒经销商称:“现在价格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去年最严重的时候一件亏快500。

”从渠道价格倒挂情况来看,线上白酒价格普遍比线下倒挂得厉害。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白酒市场一直存在着线上线下双渠道的问题,线上渠道由于一竿子插到底,互联网电商货架又基本上没有成本,本身成本较低,往往容易形成低价。

而线下渠道由于市场本身成本较高,环节较多,很容易出现价格较高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电商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明显,因为线下实体店需要支付房租、人工等费用,而线上平台则没有这些成本压力,因此价格差异较大。

”江瀚称:“原先线上线下的渠道矛盾其实并没有这么大,但是现在大量的电商企业都在大规模的内卷价格,这导致线上渠道价格被进一步压缩,显得线下渠道的价格过高,两者倒挂就显得非常显著。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以山西汾酒为例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以山西汾酒为例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以山西汾酒为例白酒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以山西汾酒为例近年来,白酒行业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增长的利润空间在投资界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代表,山西汾酒作为上市公司无疑是投资者着眼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行业背景、公司概况、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山西汾酒的投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一、行业背景白酒是中国传统酿造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占据着中国酒类市场的重要地位。

与其他酒类相比,白酒具有传统的酿造工艺、独特的风味和较长的存储周期,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提升,使得白酒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白酒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近年来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导致市场份额分散。

其次,消费者口味多样化,对于不同风味的白酒需求差异明显,这也给企业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研发带来一定挑战。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白酒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上做出更多努力。

二、公司概况山西汾酒是中国知名的白酒品牌,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山西汾酒秉承着“白酒之乡”的传统工艺和独特的酿造技术,生产出了多个系列的高端白酒产品,如汾酒28年陈酿、原浆酒等。

公司今年的营业收入为100亿元,营业利润为20亿元,净利润为15亿元,总资产为80亿元,总市值为150亿元。

山西汾酒在白酒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较强的品牌溢价能力。

三、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增长迅猛山西汾酒的营业收入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公司通过积极开拓市场、加强营销渠道建设等手段,不断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还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拓展了海外市场,实现了国际化战略布局。

这些举措使得山西汾酒的销售额得到了有效推动。

2. 利润增长稳定山西汾酒近年来的利润增长较为稳定。

公司在产品品质上严格把控,加强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

同时,公司还在生产成本控制、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600809山西汾酒2023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600809山西汾酒2023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

山西汾酒2023年三季度经营风险报告一、经营风险分析1、经营风险山西汾酒2023年三季度盈亏平衡点的营业收入为188,863.28万元,表示当企业该期营业收入超过这一数值时企业会有盈利,低于这一数值时企业会亏损。

营业安全水平为75.58%,表示企业当期经营业务收入下降只要不超过584,468.02万元,企业仍然会有盈利。

从营业安全水平来看,企业承受销售下降打击的能力较强,经营业务的安全水平较高。

2、财务风险从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来看,山西汾酒2023年三季度的带息负债为16,500.49万元,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为1。

经营风险指标表二、经营协调性分析1、投融资活动的协调情况从长期投资和融资情况来看,企业长期投融资活动能为企业提供1,930,526.88万元的营运资本,投融资活动是协调的。

营运资本增减变化表(万元)1,490,855.87 2,061,151.872,719,110.82非流动负债7,902.32 11.91 10,234.6 29.51 95,971.93 837.72 固定资产0 - 0 - 0 - 长期投资5,415.12 17.05 9,328.4 72.27 10,453.42 12.062、营运资本变化情况2023年三季度营运资本为1,930,526.8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505,757.2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8.21%。

3、经营协调性及现金支付能力从企业经营业务的资金协调情况来看,企业经营业务正常开展,需要企业提供1,594,226.9万元的流动资金。

而企业投融资活动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经营业务是协调的。

经营性资产增减变化表(万元)项目名称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2023年三季度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存货660,422.77 17.08 864,576.49 30.91 1,027,594.9418.86 应收账款133.29 -55.46 207.67 55.8 150.13 -27.71经营性负债增减变化表(万元)4、营运资金需求的变化2022年三季度营运资金需求为负174,527.45万元,2023年三季度营运资金需求1,594,226.9万元。

汾酒案件交流材料

汾酒案件交流材料

汾酒案件交流材料*** 案件详情 ***案件名称:汾酒案件案件编号:2021-00789案件日期:2021年10月15日地点:山西省晋中市涉案方:汾酒集团、涉案人员A、B*** 案件背景 ***2021年10月15日晚,山西省晋中市汾酒集团发生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据初步调查,该事故是由涉案人员A和B的违规操作导致。

事故发生后,导致工厂某酒精储罐冒出火焰,后引发爆炸,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 涉案人员A的供述 ***涉案人员A表示,当晚他和B想迅速清理储罐内部,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他们两人偷偷地绕过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将易燃物质直接倒入储罐内。

由于过量倒入以及没有必要的操作,导致储罐内压力骤增,从而引起了火灾和爆炸。

*** 涉案人员B的供述 ***涉案人员B承认与A一起实施了违规操作,但他声称自己并不是主谋。

据他所述,A曾多次催促他加快清理工作,并且威胁如果不迅速完成,将面临不利后果。

由于害怕失去工作,B 不得不配合A的行动,结果导致了这场悲剧。

*** 汾酒集团的声明 ***汾酒集团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放在首位。

对于此次事故,公司深表痛惜,并表示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并承担起对受害员工的责任。

公司将严肃处理涉案人员,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 目击证人的证言 ***多位目击证人称,当晚他们听到储罐发出异常的声响,并看到大量的浓烟升腾。

随后,爆炸发生,导致附近区域房屋燃烧。

他们迅速报警并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抢救和疏散工作。

*** 警方调查进展 ***当地警方已经展开调查工作,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传唤。

调查人员表示,他们将全力以赴查清事故的责任归属,并依法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 后续处理措施 ***汾酒集团已经组织了专家团队,对工厂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公司表示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操作规程的遵守度。

此外,公司将积极为受害员工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

52亿元入股汾酒如此高位业界却都说华润赚大了|刘兴亮

52亿元入股汾酒如此高位业界却都说华润赚大了|刘兴亮

山西汾酒2月4日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汾酒集团公司于2月3日与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华创鑫睿”)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99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45%)A股股份转让给华创鑫睿,总价款为51.60亿元。

转让完成后,华创鑫睿将成为山西汾酒的第二大股东。

根据公告,华创鑫睿间接控股股东为华润创业有限公司(香港)(下称“华润创业”),持股占80.62%,其另一间接持股股东为联合一期基金(开曼)(下称“联合基金”)。

这一闪电联姻让业界一片震惊,华润在汾酒股票创历史新高时果断入手,足以彰显其投资魄力和汾酒的市场价值。

业界在分析这一股权转让时普遍认为:华润赚大了!▎如此闪婚,只因业绩太动人华润与汾酒的此次联姻,不可谓不迅速、不可谓不果断。

除了华润自身的眼光够“狠”之外,更关键的是汾酒自身业绩实在太动人!自年初施行混改以来,截至2017年底,汾酒集团已实现酒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6%以上,高于签订的30%年度考核目标;实现酒类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0%以上,远高于25%的年度考核目标。

自被确定为山西省目标责任书改革试点以来,汾酒上市子公司山西汾酒市值累计增长了280亿元,增幅达到130%。

2016年山西汾酒实现净利润6.05亿元,2017年将增加约2.42亿元到3.63亿元,同比增加40%-60%。

这样的经营表现怎能不令业界震惊,令华润心动呢?目前,华润创业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集团”)旗下综合消费品及零售服务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啤酒、食品、饮料三大板块,拥有港交所上市公司华润啤酒,旗下附属雪花啤酒、五丰综合食品、怡宝饮料等多个知名品牌。

但其白酒业务尚是空白。

近两年白酒行业再度进入上升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对于此前只有啤酒业务的华润而言,参股地域知名酒企,逐步形成全国性白酒阵营,或是其拓展白酒业务的重要战略。

而华润覆盖全国的商超布局,也为酒企搭建了可靠的铺货渠道。

▎高位出手,都说华润赚大了2017年白酒类上市企业成为A股的一股“红”流,其稳健的增长趋势令很多人大呼意外,汾酒作为其中黑马成色最足一支股票,一年翻了一番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交所也看不懂,山西汾酒为什么要多付
4798万元
“11月26日晚,山西汾酒近日集中收购关联资产一事,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山西汾酒发函问询,要求其说明汾酒集团先行取得土地、房屋建筑物再转让给上市公司的主要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先买后卖”中间相差4798万元,山西汾酒如何回应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山西汾酒还面对着增速趋缓,省外业务拓展不利等诸多问题。

收购关联资产,遭监管部门问询为何“先买后卖”
11月26日,山西披露了关于支付现金向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方购买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汾青酒厂100%股权、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10%股权、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10%股权,以及部分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及机器设备的事项。

山西汾酒公告称,公司支付现金收购汾酒集团90042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建筑物,其中,土地使用权系2019年9月30日汾酒集团缴纳3,494.68万元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取得,本次评估作价8,292.87万元;房屋建筑物系2019年7月29日汾酒集团从汾青酒厂受让取得,本次评估作价3,731.6万元。

随即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汾
酒集团先行取得土地、房屋建筑物,又将其转让给上市公司的主要考虑。

并要求山西汾酒补充披露前次汾酒集团支付的交易对价,并说明与本次评估作价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与合理性。

另外上交所还要求山西汾酒进一步说明上述交易中部分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建筑物尚未取得权属证书的相关原因及影响、收购汾青酒厂100%股权后公司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具体变动情况。

上交所要求山西汾酒于2019年11月30日之前披露对问询函的回复。

“白酒第一股”如今已跌至第6位
汾酒具有4000年历史,早在汉代就因作为宫廷御酒而闻名,明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有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山西汾酒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曾与茅台、国窖、西凤一齐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酒,也是A股上第一家上市的白酒公司。

然而在中国酒业协会统计的2018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排行榜中,山西汾酒仅以94亿元的收入位列第六位,销售收入不足百亿,仅为茅台的十分之一,如今的中国中高端白酒市场大部分已经被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所瓜分。

原本茅台就起源于汾酒,曾经汾酒与茅台还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章引起争执,可惜昔日的中国白酒龙头山西汾酒已经难以赶上白酒第一梯队的步伐。

增速放缓,省外市场难拓展
根据山西汾酒公布的财报分析,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33%和26.28%,山西汾酒的确保持着逐年增长,然而对比前两年财报数据,今年山西汾酒的同比增长速率下降将近一半。

而在2017年,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了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承诺2017年-2019年,汾酒集团酒类收入需连续三年增长30%、30%和20%,同时维持每年25%左右的利润增速,按照今年的上半年半年报来看,2019年能否完成承诺仍是个考验。

按地域来看,半年报显示,省内市场收入31.49亿元,占总收入49.86%;省外市场收入31.67亿元,占比50.14%。

山西汾酒本就将山西省内作为大本营市场,尽管近些年来逐步制定政策拓展省外市场,但也勉强使省外市场营收超过半数而已。

而根据其公布的三季度报告分析,山西汾酒发展尚属稳定,但问题依旧悬而未解。

山西汾酒近年来坚持“13313”格局的市场战略定位,即1个大本营市场(山西);3个大重点板块(京津冀,豫鲁,陕蒙);3个小市场板块(华东,两湖,东南);13个机会型省外市场。

但如今看来,山西汾酒的战略实施成果却并不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渠道方面,众所周知汾酒属
于清香型白酒,而省外市场多是主打浓香型和酱香型,因此当地的渠道商也将浓香型和酱香型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因此独树一帜的清香型汾酒在省外,尤其是南方地区几乎是寸步难行,汾酒目前牵手华润在营销和渠道方面发力,但效果只能拭目以待。

传播力度低,品牌辨识度差,产品集中低价
汾酒原本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然而今天提起,大多数人甚至分不清哪一款是汾酒的旗舰产品,着实令人唏嘘。

汾酒现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品牌,但“汾”系列里既包括了“青花汾酒”为代表的高端酒,也有低价酒,同属汾酒,价格参差不齐,消费者容易混淆。

并且汾酒在品牌传播推广上也稍显薄弱,与人尽皆知的“梦之蓝”,“国窖1573”等等相比,汾酒的广告实在是少之又少,传播力度低便造成难以在高端白酒市场中见到汾酒的身影,只能凭借在“大本营”山西的口碑和资源维持发展。

根据山西汾酒近两年的财报显示,汾酒系列的低价产品产量和销量均超过了中高价产品,即汾酒的产能过度集中于低价酒之上,然而目前的中国白酒市场趋势就是逐渐走向高端化,而且从中高端产品的均价上看,山西汾酒中高端产品每升售价仅为300元左右,与数千元的飞天茅台,一千元左右的五粮液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如今的汾酒既没有广泛进行传播,也没有合理规划产品
线,再加上违背市场趋势,无疑成为了阻碍山西汾酒高速发展的一块块绊脚石。

雪上加霜,“开发酒”乱象遭曝光
今年五月汾酒曾今曝出“开发酒”乱象,市场上在售的汾酒分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汾酒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汾酒产品,也称“开发酒”,前者是汾酒老厂,产品品质较好,价格也比较稳定;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除了价格,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汾酒集团贴牌产品泛滥,产品价格混乱不堪,如今更是曝出有三无散酒冒充汾酒的严重问题,无疑对于山西汾酒来说是雪上加霜,众多贴牌严重消耗了主品牌价值,不难理解汾酒为何掉队。

白酒营销专家、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表示:“开发、贴牌模式对酒厂贡献很大,放大了品牌的声音,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稀释品牌含金量。

”肖竹青强调,如今很多一线酒品牌都在大力削减甚至砍掉贴牌模式,例如泸州老窖等,因此谨慎开放贴牌,转变
增长模式才是汾酒的发展之道,应当由如今的以代理商,贴牌商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消费者推广的模式,让消费者主导产品和品牌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