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

生物这门课程对于刚升上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很新鲜的课程,在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将会认识生物,了解生物的特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1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需要营养

(2)能呼吸

(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能生长和繁殖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常见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等。

3.科学家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4.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

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5.对照组指两个条件因素都处于自然状态;实验组指人为改变了某个条件因素。

6.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关系:

(1)生产者、消费者都指向分解者;

(2)生产者、分解者相互指向;

(3)消费者不指向生产者。

4.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5.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其他都是消费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6.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差。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2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调节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

3.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看完低倍传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5.高倍镜的使用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移——移动玻片,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3)调——选用大光圈,凹面镜,调亮视野

(4)转——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6.高倍镜下视野更暗;细胞数量更少;细胞体积更大;物镜与标本距离更近。

7.显微镜下成倒像,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8.如何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边,玻片标本就朝哪边移,即同向法。

9.要亮视野:选择大光圈、凹面镜;要暗视野:选择小光圈、平面镜。

10.显微镜光线通道: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第二节植物细胞

第三节动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类型:切片、涂片、装片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制作过程:①擦→②滴→③撕→④展→⑤盖→⑥染

3.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①擦→②滴→③刮→④涂

→⑤盖→⑥染

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是凉开水,载玻片上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5.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的是清水,取细胞的方法是撕取,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是展平;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取细胞的方法是刮取,防止细胞重置的方法是涂抹均匀。

6.生物绘图:

①图稍偏左上方

②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

7.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能随意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否则要重新对光。

8.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3)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中心;

(4)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包括色、味、毒等;

(5)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被称为动力车间;

(6)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分;植物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7)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

9.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

2.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包括水,无机盐,氧,二氧化碳等。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功能相关病症

红细胞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L)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

血小板(1—3)个ⅹ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

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

理?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4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

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 生物这门课程对于刚升上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很新鲜的课程,在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将会认识生物,了解生物的特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1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需要营养 (2)能呼吸 (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能生长和繁殖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常见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等。 3.科学家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4.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

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5.对照组指两个条件因素都处于自然状态;实验组指人为改变了某个条件因素。 6.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关系: (1)生产者、消费者都指向分解者; (2)生产者、分解者相互指向; (3)消费者不指向生产者。 4.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5.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其他都是消费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6.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差。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篇2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 物 学 七 年 级 上 册 知 识 点 总 结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大猫生小猫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1、直接用肉眼,有时还需要测量。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1、调查的方法 (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调查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 (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2、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 (5)归类 (6)整理 二、生物归类 1、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归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1、生物圈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4、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①实验思路 ②设置相同点 ③设置对照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影响其他生物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 (1)生物部分 ①生产者植物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②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01第一章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4、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02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展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与变异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认识生物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 三、生物分类 按照形态构造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总称 二、生物与环境关系 1、生态因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与分布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与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其他生物〕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P13 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分布。

5、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6、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展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一样实验 7、生物对环境适应与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与改变着环境。P17 三、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与生物局部组成,其中生物局部包括有生产者〔如植物〕、消费者〔如动物〕与分解者〔如细菌、真菌〕 3、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链状构造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一般为植物。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与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那么会遭到破坏。 四、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 1、生物圈范围:①大气圈底部;②水圈大部;③岩石圈外表 生物圈厚度为20千米左右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知识归纳

---- ----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生物的共同特征: ①需要营养 ②能呼吸 ③能排泄 ④有应激性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⑤能生长和繁殖 ⑥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⑦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环境因素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等。 5、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影响生物。 ②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③生物还能影响环境。 8、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9、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生物局部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 分解者 --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局部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动物,10、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场,到X 围内不再被捕食的消费者完毕。 (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 3〕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11、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织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1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沿食物链越来越少。 13、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的积累: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 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1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5、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 → ②作出假设 → ③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 ④实施方案 →⑤得出结论 → ⑥表达交 流 16、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展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一样的实验。 17、对照实验设计的关键:唯一变量,其他条件一样。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而其他生物则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或者无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够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 做出相应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通过生长和繁殖维持种群 的生存和发展。 6.生物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观察。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仪器,也可以利用工具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的方法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等。 生物归类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态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则是指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食物链、竞争和共生等。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展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一样)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知识点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响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构造,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背初中生物的最快方法初中生物记忆小妙招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络。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构造与功能相适应,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构造与功能相适应 打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拟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打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络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好的知识构造,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快速背诵初中生物的小妙招 要字精简法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根本上没有分化“光合”意味着什么?(有叶绿素,自养“水”是指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2.鱼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水鳞鳃鳍,一(心)房一(心)室”。 兴趣联想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3、“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若用生物圈的概念来衡量:部分符合生物圈的范围。 4、生物圈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这里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5、生物的家族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6、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基中70%以上是动物,约22%是植物和真菌。 7、在生物圈中,物种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是昆虫。 8、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遗传多样性决定物种多样性。 9、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1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2、菊花是我国广为栽培的观赏花卉,共有两万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基因)多样性。 13、南沙群岛是我国传统渔场。这里的珊瑚礁里生活着许多品种的珊瑚虫,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遗传(基因)多样性。 14、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78种,鸟类205种,湖 中还有维管植物239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 .....或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5、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 ..(基 因)多样性 ...。 16、表格中的资料信息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或物种多样性 。 .... 系统 ..。 18、素有“地球之肺 ......。 ....”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和“绿色水库 19、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 ....”的生态系统是 湿地生态系统 ......。 20、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热带雨林 ....。 2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否有生命 .....。 22、生物的特征: 1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动物的取食。 举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兔子吃草;蘑菇培养时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举例: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等;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举例:植物落花、落叶;人体排汗、动物排尿、呼气等。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举例:葵花朵朵向太阳;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举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繁殖的例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孔雀开屏;家鸡产卵;蜻蜓点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举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电脑病毒是程序不是生物。 口诀:需营养,要呼吸,代谢废物要排出;能生长,可繁殖,外界刺激反应急;能遗传,能变异,病毒特殊要牢记。 二、常见的生物: 生石花,珊瑚虫。 易错点点拨: 1、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例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 2、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生物。例如酵母菌及破伤风杆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三、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限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考点1 生物的共同特征 考点梳理 ● 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考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点梳理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改变环境: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增加空气湿度、蚯蚓改变土壤的肥力、大树下好乘凉等。 破坏环境: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考点3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梳理 1.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⑴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 ⑵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⑷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类型森林生态系 统 草原生态系 统 海洋生态系 统 湿地生态系 统 农田生态系统 物种繁多较多繁多较多农作物为主 功能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有 “绿色水库” “地球之 肾”之称 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维持碳-氧平 衡,调节全球 气候 净化水源,蓄 洪抗旱,有 “地球之 肺”之称 提供农产品 保护措施退耕还林,合 理采伐,防虫 防火 防过度放牧, 防虫防鼠 防止过度捕 捞及环境污 染 加入“湿地公 约”建立重要 湿地 合理耕种,防止 污染 2.食物链与食物网 ①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例如:树叶→虫子→鸟。 a.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b.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c.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①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

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如:草→兔→狐)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

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背初中生物的最快方法初中生物记忆小妙招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学问点汇总 一、相识生物 1生物的生活须要养分。 2生物能进展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调查时应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展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照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展整理和分析。 二、生物圈 1概念: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薄层和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圈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2 范围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外表 供应的根本条件:养分物质、阳光、空气、水、相宜的温度、生存空间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一)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使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 合作、寄生等关系的生物 (二)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并施行方案】制订方案包括确定试验目的、材料、步骤,然后按步骤施行方案。 (1)将铁盘内放一薄层湿土,以中轴为界,一边遮光,一边见光; (2)在铁盘两侧中央分别放5只鼠妇〔也可以将1 0只鼠妇放入铁盘中轴中央〕: (3)每分钟统计光明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1次,统计l0次。 【试验结果】鼠妇大部分移到无光的一边。 【试验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关注试验胜利的几个关键点: ●关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方案4.施行方案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沟通。 ●设置比照试验。在探讨一种条件对探讨对象的影响时,所进展的试验除了要探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一样的试验,叫比照试验。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变量,通常变量只有一个。 ●限制变量唯一。为了更好地说明试验结果仅仅由试验变量确定,因此在设置比照试验时,除了试验变量外,其他条件试验组及比照组应完全一样,如除了光不同外,土壤的潮湿度、温度都应当一样。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

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突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知识点总结篇1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识点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背初中生物的最快方法初中生物记忆小妙招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突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快速背诵初中生物的小妙招 要字精简法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克隆技术; 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X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与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X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根本特征 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微生 物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无细胞构造,但是是生物,病毒。 因为可以繁殖后代〕 2.生物的根本特征: 〔 1〕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新陈代谢包括三方面:摄取营养物质、呼吸、排汗。〔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能 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7〕除病毒外,几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10 千米、海平面以下 10千米。而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外表以下各约100 米的范围内。 2.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根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不同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土壤类型、 温度和湿度。 4.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探究的根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制定方案。 2.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3.设计对照实验的原那么控制单一变量。 4.巴斯德的实验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么。 做出了怎样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的妙处在于用了曲颈瓶,曲颈瓶的妙处在于:空气可以进入,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