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 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如何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一只小猴分1个,另一只小猴分5个;
(2)一只小猴分2个,另一只小猴分4个;
(3)每只小猴分3个。
2. 依照学生的回答,引导: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什么缘故?
3. 小结:每只小猴都分3个,也能够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同样多、平均分)
[说明:通过富有乐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推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两幅图:第一幅图9颗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3颗;第二幅图10颗草莓放在2个盘子里,一盘放6颗,另一盘放4颗。
2. 提问:第一幅图什么缘故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3. 第二幅图什么缘故不是平均分?如何样改变能够使它变成平均分?
[说明: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课件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我能够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1)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2)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汇报:你们小组是如何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每次2个,搬4次。
②每次1个,搬8次。
③每次4个,搬2次。
(4)教师依照学生汇报情形整理并板书:
师:同学们真聪慧!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伙儿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说明: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明白得,使学生通过操作、观看、摸索,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确实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明白得
1. 按要求分小棒。
(1)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
(2)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能够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3)启发:像刚才如此,还能够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
2.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出示10个苹果图(每组1张),要求:把10个苹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2)出示15个青椒图(每组1张),要求:15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3. 归纳总结。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看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说说这节课你明白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中意吗?
[说明:通过不同形式的差不多题与提高题的练习,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的明白得。]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看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