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名词解释
园林遗传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学部分1、选种:在自然界或人工栽培的植物群体中发现可遗传的变异,按特殊园林用途进行选择出来的植株进行定型,繁殖,以达到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目的。
2、选择育种:简称选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3、引种:将外地种质资源经过选择实验及驯化栽培,引到本地的措施。
途径花钱多,但是最快的一种育种途径。
4、品种:指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具有相对一致的观赏特性和经济价值,遗传特性稳定的栽培植物的特定类别。
5、良种:具有若干优良性状的品种。
6、种质资源:是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7、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观赏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
(98) (998、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与原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能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98) (99)9、规化:把不同种质资源的植物材料规划到相应的区系。
10、引种驯化: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自然分布地区或栽培区域引入新的地区栽培。
11、生态型:指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12、近区采种:是从离引入地区最近的分布边缘区采种,这种种子更易于通过驯化过程。
13、选择育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表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14、选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园林植物品种和创造新类型,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15、实生选种:是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育种的名词解释
育种的名词解释育种是一种涉及生物遗传学的科学和实践,旨在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培育,改变生物物种的性状和特征,以获得更优良的基因组合。
育种在农业、园艺、养殖业和种植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对提高产量、适应环境和改良性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育种的基本原理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遗传学的知识,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有利遗传特征的个体,逐渐改善和改变物种的性状。
在育种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
选择育种是通过连续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使其后代逐步具有更优良的特性。
杂交育种则是通过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优势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获得后代具有两者优势的优良特性。
基因工程则是通过转移外源基因,增加或改变物种的性状。
2. 经典育种与分子育种在育种的发展历程中,经典育种和分子育种是两个重要的阶段。
经典育种是以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为主要手段,注重个体性状的表现和选择。
通过长时间的选择和培育,经典育种在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受限于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而分子育种则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方法,以分子标记为工具,对物种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子育种具有高效、准确和精细的特点,加速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成功率。
3. 育种对于农业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育种在农业和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育种可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供食用和经济作物。
育种还可以改良物种的适应性和耐旱、抗寒等特性,提高农作物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在食品安全方面,育种可以改善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育种还可以改善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提供更多种类的食品选择。
4. 育种的挑战和前景尽管育种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育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和培育需要经过多代的繁殖。
其次,育种涉及到基因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完全掌握所有的遗传变异。
育种名词解释
1.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2.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3.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4.单倍体:是指由未受精配子发育而成的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
5.综合品种:是由异花授粉植物的若干个经济性状配合力良好、彼此相似的家系或自交系在隔离条件下随机交配组成的复杂群体。
6.单株选择法: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个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然后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好坏的方法。
7.诱变育种:利用人工诱发的遗传物质变异以育成新品种的途径称为诱变育种。
8.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9.一般配合力:又称普通配合力,指一个亲本品种或品系与其他品种(系)杂交所得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
10.特殊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形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11.远缘杂交:指分类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间的杂交,所以又叫分类学杂交。
12.轮回选择:即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表现,达到生产的要求。
13.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14.雄性不育性:指两性花植物,雄性器官发生退化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15.内照射:是把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引入被处理的植物体内进行内部照射。
育种学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培育植物优新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分子育种: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3.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4.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5.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6.简单引种: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简单引种)7.引种:引种驯化简称引种,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8.驯化引种: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驯化引种)。
9.单株选择法: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收获、保存、繁殖的方法。
10.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或品种中,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种植材料混合收取、混合保存、混合繁殖,然后与标准品种比较、鉴定,从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1.芽变:一种体细胞突变,即植物芽的分生组织细胞自然发生遗传物质变异,当芽萌发成枝条时,在性状上的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12.芽变选种:将具有特殊优良性状变异的枝条进行选择、鉴定,从而培养出新品种的方法。
13.杂交:基因型不同的配子间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
14.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育种学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培育植物优新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分子育种: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3.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4.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5.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6.简单引种: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简单引种)7.引种:引种驯化简称引种,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8.驯化引种: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驯化引种)。
9.单株选择法: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收获、保存、繁殖的方法。
10.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或品种中,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种植材料混合收取、混合保存、混合繁殖,然后与标准品种比较、鉴定,从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1.芽变:一种体细胞突变,即植物芽的分生组织细胞自然发生遗传物质变异,当芽萌发成枝条时,在性状上的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12.芽变选种:将具有特殊优良性状变异的枝条进行选择、鉴定,从而培养出新品种的方法。
13.杂交:基因型不同的配子间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
14.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绪论1.作物育种:是利用或者创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有利的变异固定下来,培育成作物新品种的过程2.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求,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相对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3.品种的特点:(1)必须具有一定的优良性状(2)是经济上的类别(3)品种群体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主要性状相对一致(4)品种在利用上有地区性和时间性或品种三特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简称DUS)4.生物进化的三要素为遗传、变异、选择5.常规育种的特点:(1)综合多个优良性状,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2)盲目性较大(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6.育种的任务:(1)选育优良品种(2)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7.优良品种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第一章作物育种的方式及品种类型1.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2.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及代表作物:自花授粉(小麦、大麦、水稻、大豆)、异化授粉(玉米、黑麦、甘蔗、甜菜)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3.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4.自交不亲和: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5.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雄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6.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7.杂交系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群体品种:遗传基础较复杂,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和/或异质性的群体。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绪论1.作物育种:是利用或者创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有利的变异固定下来,培育成作物新品种的过程2.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求,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相对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3.品种的特点:(1)必须具有一定的优良性状(2)是经济上的类别(3)品种群体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主要性状相对一致(4)品种在利用上有地区性和时间性或品种三特点: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简称DUS)4.生物进化的三要素为遗传、变异、选择5.常规育种的特点:(1)综合多个优良性状,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2)盲目性较大(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6.育种的任务:(1)选育优良品种(2)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7.优良品种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第一章作物育种的方式及品种类型1.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2.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及代表作物:自花授粉(小麦、大麦、水稻、大豆)、异化授粉(玉米、黑麦、甘蔗、甜菜)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3.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4.自交不亲和: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5.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雄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6.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7.杂交系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群体品种:遗传基础较复杂,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和/或异质性的群体。
育种学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培养和改良植物或动物的遗传资源,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和繁殖能力的品种的过程。
育种是农业和园艺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的是提高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产量、品质、抗逆性和营养价值,并改善它们的外观和性能。
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选择和改良遗传资源。
在选择时,育种者利用已知性状和表现的遗传材料,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过程,选择出具有良好表现的材料进行培养和繁殖。
在改良遗传资源时,育种者利用这些选择出来的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基因工程等技术,进一步改良和纯合化,以达到所需要的性状和繁殖能力。
育种的过程包括遗传资源的获取、选择、培养和繁殖,以及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
在育种过程中,育种者需要不断观察、分析和总结,以发现新的性状和表现,并根据这些性状和表现来选择和改良遗传资源,不断推动育种技术的发展。
育种技术种类繁多,包括杂交育种、遗传变异育种、自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技术之一,它利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的遗传资源进行杂交,产生新的品种。
遗传变异育种则是通过人工处理或干预,改变遗传资源的遗传特性,使其表现更好的性状和表现。
自交育种则是通过自交的方式,选择出表现良好的遗传资源进行培养和繁殖。
基因工程育种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遗传资源进行改造和纯合化,以获得新的性状和表现。
除了在农业和园艺业中应用广泛外,育种技术还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育种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育种值名词解释
育种值名词解释育种是指通过选择适应性强、表现良好或带有特殊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以达到改良或选育品种的目的的过程。
在育种过程中,育种者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优胜劣汰的交配实施,使目标性状在群体中集中积累并遗传下去,从而实现对品种特性的改进。
育种的目的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改良品种,即使原有品种性状更好,提高生产,改善经济性状,调整适应性;二是选育新品种,即培育出尚未存在的具有经济或其他重要价值的新品种;三是进化、修复和保护物种,即改善基因库存,修正意外的自然或人因遭遇;四是研究生物和生态过程,针对基本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育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目标设定和选择亲本,通过对目标性状的理解,确定要改良或选育的性状,并选择具有良好基因型的亲本;其次是亲本的杂交和组合,根据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配对和杂交;然后是杂交后代的选择和推广,通过对杂交后代的表现进行评估和筛选,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进行后续繁殖和推广;最后是品种的选择和种子繁殖,选择具有良好表现的个体作为种源,通过大规模种子繁殖和管理,将新品种投放市场或推广。
育种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法、杂交法和突变法。
选择法是通过对目标性状的选择,将符合要求的个体进行交配和繁殖,最终使目标性状在群体中积累和遗传。
杂交法是将不同种质间的优良特性进行组合,通过杂交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品种。
突变法是利用自然或诱发的突变来产生新的变异体,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育种的成果通常表现在培育出表现良好的新品种、改良品种和遗传纯净的材料库;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风味;改善了作物的耐旱、耐盐碱、抗虫、抗病等性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总之,育种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活动,通过选择和配对具有共同遗传优势的个体,强化目标性状的表达和遗传,从而改良或选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决定生物遗传性状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5.核心种质:选择全部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份数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地代表全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6.种质库: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
适合种子繁殖的园艺作物。
7.品种:经过人工选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和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上相对一致,并将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8.多系品种:是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的混合体。
9.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10.种质保存:利用人工或天然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11.种质资源同: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的苗网或者园地。
适合于无性繁殖的园艺作物。
12.种质创新: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含有特定有益基因或基因组合,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新材料的过程。
所得到的目标材料称为创新种质。
13.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14.简单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5,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正常开花结实。
16.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设计育种的名词解释
设计育种的名词解释育种,指的是改良和培育植物或动物的品种,以获得理想的特征和性状。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育种一直是农业和畜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追求更高产量、更强抗病性和更好适应环境的生物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传统的育种方法通常是漫长而费力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计育种这一创新方法逐渐崭露头角。
设计育种利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技术,以更精确且高效的方式来改良植物和动物品种。
设计育种的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遗传学研究。
著名的奥地利生物学家门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深入探索了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这为设计育种提供了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
设计育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因组学。
通过对作物和动物的基因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解读,科学家们可以识别出与特定特征和性状相关的基因。
这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良育种提供了基础。
通过选择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进行育种,设计育种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理想品种,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配过程。
这在提高育种效率和减少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设计育种的关键技术是基因编辑。
利用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科学家们可以直接干预生物的基因组,删除或插入特定基因序列。
这使得育种的目标更加准确和精细。
例如,通过编辑作物的基因组,科学家们可以增加其对抗虫害、抗病性和耐旱性等性状的表达。
这使得作物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进而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除了基因编辑,设计育种还可以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加速育种过程。
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分析,可以预测特定基因型与表型性状之间的关系。
这为育种工作的选择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通过计算模型和预测算法,科学家们可以准确预测作物或动物的某些性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这使得选择适宜的品种更加可行,提高了育种的成功率。
(完整版)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名词解释[1]家畜育种学: 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
育种学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2]家畜育种:通过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求得当前和未来更高的生产效率的全部活动[3]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4]品种: 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5]品系: 是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6]选择:是手段,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群体中的遗传物质重新进行安排,以期达到某种目的。
选择是一个过程,给予不同个体以不同的繁殖机会,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占有明显优势。
[7]留种率:留种个体数与同期全群总数之比。
[8]选择差: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亦即被选留种畜所具有的表型优势。
[9]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的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10]遗传进展:平均每年选择反应,即选择反应除以平均世代间隔。
[11]选择强度:标准化的选择差。
[12]世代间隔:一代与一代之间相隔的时间,即后代出生时双亲的平均年龄。
[13]年改进量:代表育种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选择效果。
[14]间接选择反应:指由于对X性状选择而使与X性状有遗传相关的y性状在一代里所发生的变化,就叫做y性状的间接选择反应。
[15]家系内选择: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进行选择,即利用家系内偏差进行选择,忽视了家系均值。
[16]合并选择:根据家系均值和家系内偏差分别以各自的遗传力进行加权,合并成选择指数,按照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称为合并选择法。
育种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蔬菜育种:通过对蔬菜作物遗传组成改良,以选育更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优良新品种,同时进行良种种子繁殖的一门技术。
2、生物产量: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全部的光合产物收获量。
3、选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改良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简便而有效的育种途径。
4、自交不亲和性:雌雄二性的配子都有正常的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5、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6、植物种质资源:凡携带有不同种质(基因)的各种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和野生种。
7、选择:使群体内的一部分个体能产生后代,其余的个体产生较少的后代或不产生后代,从而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
8、雄性不育:两性花作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9、化学诱变育种:指采用某些特殊的“化学诱变剂”处理植物材料,以诱发植物遗传物质突变,通过鉴定、培育和选择育成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0、良种繁育:迅速扩大新品种种子的数量和提高种子质量以满足生产需要的过程。
11、种质:决定生物“种性”(遗传性),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
12、经济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生产的可以作为商品利用的部分收获量。
13、单交:两个亲本的杂交。
14、苗期标记性状:在植株苗期能识别的、性状的遗传表现稳定、可用于标记的植物学性状,如叶片颜色、形状、叶缘缺刻有无等。
15、机械混杂: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种子混杂,与生物学混杂相对应。
16、雄性不育系:经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育出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的雄性不育体系(系统或群体)。
17、多系杂交:两个以上亲本间的杂交。
主要分为添加杂交和合成杂交两类。
18、远缘杂交:彼此有生殖隔离的类型(种、属)间的杂交。
其杂交存在杂交不亲和性、杂交不育、杂种不稔和后代变异复杂等现象。
19、杂种优势:不同品种(亲本或自交系)杂交后,杂种一代的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商品性和经济性状等明显优于亲本的现象。
育种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作物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纯系育种:根据纯系学说,对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群体,进行单株选择,单株脱粒种成株系,然后经过一系列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实验选育品种的方法多系品种:由若干纯系品种或品系、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播种材料种质资源:指可为育种利用和遗传研究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
或: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下和经济条件下,要求选育的品种应该具有那些优良的特征特性。
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远缘杂交: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 称为远缘杂交。
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一环系: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初生中心: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又称原生起源中心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组合在一起,经过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和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引种:狭义引种指引进作物的新品种。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或作物的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在本地区通过试种鉴定,从中选出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间接的利用。
生物育种名词解释
生物育种名词解释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生物学技术。
生物育种是利用优良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将其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并能遗传给后代的生物新品种。
具体来说,生物育种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开展高效、精准、定向改良和品种培育。
基因工程是直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细胞工程则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在农业领域,加快生物育种创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是促进种业振兴、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根本路径。
如需更多关于生物育种的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系统育种的名词解释
系统育种的名词解释育种是指通过选配、培育和推广繁殖具有理想性状的植物或动物品种。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依赖自然交配和选择,但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系统育种。
系统育种(Systematic breeding)是一种结合了多种遗传学、生态学和统计学原理的育种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选配和筛选,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准确地培育出具有理想性状的新品种。
系统育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遗传资源的采集:系统育种需要广泛收集和保护遗传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品种或野生近缘种。
这些遗传资源将成为育种过程中的基础材料。
2. 遗传和生理特性的研究:通过遗传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揭示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与环境互作的关系。
这将有助于找到潜在的优质基因或特性,并为后续的选配提供指导。
3. 选择性交配:系统育种利用了人工选择的原理,将具有理想性状的亲本进行有选择性的交配。
通过交配组合,选择出更具有表现力和稳定性的基因型。
4. 大规模筛选:在交配后的群体中,进行大规模筛选以评估目标性状的表现,并选出表现突出的个体或家系。
这一步骤需要结合统计学的方法来确定选配标准和评价选择结果的可靠性。
5. 遗传改良的推广:选定的优良个体或家系被用作后代,进行定向繁殖和推广。
这一步骤需要结合种子繁育技术和扩繁技术,以确保新品种的良好传承和推广。
系统育种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
首先,系统育种更有针对性和效率,能够更快地筛选出理想性状,并减轻繁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其次,系统育种能够提高育种的成功率和质量,减少繁育中的资金和资源浪费。
另外,系统育种还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然而,系统育种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系统育种需要大量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不够可行。
其次,系统育种需要长时间的实施和推广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育种名词解释复习题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水产动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复习题1. 育种: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动植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2. 品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3. 品系:指来源于共同祖先或一个亲本对,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一群个体。
4. 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5. 家系:一般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6. 近亲交配系(近交系):通过近亲交配或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7. 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8. 良种:通常指生长较快、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状,且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
9.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动植物类型)。
10. 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即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
11. 人工种质资源:指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引变的多倍体材料、非整倍体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一切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12. 引种:指将外地(国)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过试验,作为推广品种而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13. 移植:通常指将其他水域中更优良、又适于这一水域繁殖生长的种类移植进来,使其迅速形成自然种群的过程。
14. 驯化:指引入种或移入种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固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或发展了某些适应性性状,能在新环境中生活、生长,而且能繁殖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的过程。
15. 选择育种:简称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群体中,通过个体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选出若干自然变异的优良个体,经过后代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育种学名词解释
育种学名词解释育种学(Breeding)是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期获得更好的品种。
通过选择和交配等手段,育种学家可以在受控环境中操纵基因组,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耐逆性、品质、味觉等特性,或者改良畜禽的肉质、产蛋量、抗病性等特性。
下面是一些育种学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1. 品种(Variety):指同一物种内,具备一定特点或特征的一群个体。
品种是由交配或自交等方式获得的,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繁殖,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产量、性状和耐受性等特性。
2. 基因(Gene):指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功能。
3. 杂交(Hybridization):指不同品种或个体之间进行交配,产生混合后代的过程。
杂交可以充分利用亲本间的优势互补效应,得到优良的后代。
4. 自交(Self-pollination):指同一品种或个体自身进行的交配过程,也可称为自交。
自交可使基因组中的隐性特征显现出来,并有利于纯合系的选育。
5. 纯合系(Pure line):经过多代自交或系谱选育得到的个体,各代间性状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稳定性。
纯合系可作为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的亲本。
6. 选择(Selection):指通过对个体进行评价,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交配,以获得后代中更好性状的遗传变异。
7. 突变(Mutation):指基因发生变异或突变,导致个体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突变可以是有利的或不利的,有利的突变可被采用以改良品种。
8. 遗传(Heritability):指性状在群体中表现出遗传差异的程度。
遗传性状主要由基因决定,在育种过程中,遗传性状具有可预测性,通过选择具有高遗传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可增加高遗传性状在后代中的频率。
9. 多倍体(Polyploidy):指细胞染色体数量超过二倍体的状态。
多倍体可通过杂交和人工诱导等方式获得,对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可增加遗传变异,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作物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纯系育种:根据纯系学说,对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群体,进行单株选择,单株脱粒种成株系,然后经过一系列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实验选育品种的方法
多系品种:由若干纯系品种或品系、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播种材料
种质资源:指可为育种利用和遗传研究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
或: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下和经济条件下,要求选育的品种应该具有那些优良的特征特性。
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远缘杂交: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 称为远缘杂交。
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初生中心: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又称原生起源中心
杂交育种:用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组合在一起,经过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和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引种:狭义引种指引进作物的新品种。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或作物的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在本地区通过试种鉴定,从中选出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间接的利用。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或亲本与其他亲本结合时产生优良后代的能力。
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和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
状上表现的平均值
特殊配合力: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 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或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生理小种:一种病原菌中,分化出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类型,按病原菌致病性划分出的类型称生理小种。
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交系: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垂直抗性: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
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近等基因系:指一组遗传背景相同或相近,只在个别染色体存在差异的品系。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异附加系:在一个物种正常染色体组的基因上添加另一个物种的一对或两对染色体而形成一种新类型。
轮回选择:指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原原种:是由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优良品种是指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在生产上有其推广利用价值,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品种。
雄性不育性:当不育性是由于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时,就称为雄性不育性
高不育系:在雄性不育系中,有少量花粉可育,可自交产生少量自交后代,用以繁殖不育系
特异性:某生物存在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某些特征的现象。
选择育种:从现有的种质资源群体中,选出优良的自然变异个体,使其繁殖后代来培育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显性假说:多数显性基因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和发育,相对的隐性基因不利于生长和发育。
侵袭力:在能够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生生活中的生长繁殖的速率和强度
异附加系:在某种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