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_第一节 认识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系统》教学设计
《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课的学情分析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是高二第二学期学生所上通用技术课的第一节内容。
所授班级高二(38)班是我校初高中六年一贯制的直升部班,本班共计50名学生,男生居绝大多数,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纪律性、认知性、能动性以及积极性都表现优良。少数学生也会游离于班级学习氛围之外,上课不能专心致志。这一点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加强教育。
本班学生共分为8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还是不错的。他们求知探索的劲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稍稍高于其他平行班级,这一点在教学组织上对教师而言要稍显轻松,但在教师备课的要求上却又增加了深度和广度。教师的课前付出和课堂内应变明显要加深一些。
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通过近一年半的通用技术课的学习,他们基本对通用技术课有了全新的认知,也学到和掌握了通用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对于新授课《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这一节而言,接受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师主要起到引领学生学习节奏的作
用。同时,教师对涉及到的一些重难点加以简单的精讲和点拨,从而让学生全面接受,提升整体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不管,所以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设定上要加以研究,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本班学生,思维敏悦,活泼好动,要求教师的课堂把控上要做到松弛有度。
最后,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是完全有信心的。
《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课的效果分析本节课授课教师首先以丁谓修复皇宫的小故事作为引课,过渡到学习目标解读上,然后就是教师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加以对自主学习效率的检测,小组合作探究的提升、最后进行了课堂检测,逐步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从整堂课师生的表现上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鼓励到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学情基础上,科学、精准的定位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可观测,可评价;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教学目标具体、可测、针对性强,达成度高。
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如对苏教版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上,合理开发,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实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性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本课在教学方法策略上,坚持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采用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高度融合。
在教学效果上,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
有认知冲突,有精彩观念,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反映出浓厚的课堂文化等。
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了教育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在教师素质与能力方面表现出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
整堂课,教学效果显著。
《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的教材分析广东科技出版社技术与设计二第三章《系统与设计》第一节《认识系统》首先提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列举了大量学生所熟知的例子,从食物链系统、汽车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框图、都江堰水里灌溉系统、太阳系等。一下把抽象生涩的系统问题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并配以大量生动鲜活的图片、图表来直观阐述。
接着提出了,什么是系统的问题。以人体系统为例,给出了让学生讨论分析的小环节,提出了学生耳熟能详易于回答的几个小问题,紧接着给出了“系统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概念。
整个认知过程自然顺畅、合情合理。
接下来还是以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为例,提出了“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从而引出了系统与子系统以及组成系统的最基本单元是元素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对系统加深了认知。
最后,对系统的分类给出了划定依据以及不同系统类型的简单介绍。
整节内容由于是系统认知的第一节,所以内容由易到难,知识含量由浅入深。就教材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内容编排上来说,还是比较切合学生认知过程实际的。
《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课的评测练习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校联系题目,分别涉及到系统概念的理解、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分类的相关知识点。
1.以下事物不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是:( )
A、西湖公园
B、一件工艺品
C、两只支粉笔
D、三个和尚的故事
2.关于对系统的认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的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获得最佳功能或效益的过程
B、从不同角度系统可被划分为不同类型。如钢笔既是人造系统又属于实体系统
C、子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最小元素,不可再分
D、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系统各个元素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合理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3.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窗外的大树属于静态系统
B、教室多媒体系统是人造系统
C、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实体系统 D 、我们人体是个开放的系统
参考答案:1.C 2.C 3.C
《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课后反思《系统与设计——认识系统》这一节课,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分别是对系统概念的认知、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的一般分类。
整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有效的掌握了相关知识。但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师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