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适用检测的方法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用水要求

实验室用水要求

实验室用水要求
二、实验室常见用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

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

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转载只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摘要:1.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简介2.一级水标准3.二级水标准4.三级水标准5.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正文: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简介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是根据水中杂质、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对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进行分类和要求的标准。

实验室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实验室水质的分级十分重要。

根据我国《实验室用水标准》(GB/T 6682-2008),实验室水质分为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标准一级水是实验室水质的最高级别,其主要适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一级水的主要特点是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其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均达到很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一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多种预处理技术,如反渗透、离子交换、紫外线灭菌等。

二级水标准二级水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相较于一级水,二级水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有所增加,但其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了达到二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等预处理技术,并进行适当的后续处理。

三级水标准三级水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一般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其主要特点是水中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较高,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相对较低。

为了达到三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如砂滤、活性炭吸附等。

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

在选择实验室用水时,应根据实验的准确性要求、实验设备的敏感性以及实验方法的特殊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水质级别。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实验用水质量的稳定性。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选择

水环境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选择
(5)无砷水:一般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均能达到基本无砷的要求。 应避免使用软质玻璃制成的蒸馏器、贮水瓶和树脂管。进行痕量 砷分析时,必须使用石英蒸馏器、石英贮水瓶、聚乙烯的树脂管。 (6)无有机物水: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碱性溶液,使水呈紫红色, 进行蒸馏即得。若蒸馏过程中红色褪去应补加高锰酸钾。
15
(7)无酚水:
9
4.2 蒸馏水
(2)玻璃蒸馏器:其内壁所用材料一般是含80 %二氧化硅的低碱高硅硼酸盐硬质玻璃。其蒸 馏的纯水,一般会含有Cu2+等痕量金属和B等微 量的玻璃溶出物,其电导率约为2.0 μS/cm (25℃)。适用于配制一般定量分析试液,不 宜用于配制分析重金属或痕量非金属试液。
10
4.2 蒸馏水
实验室用水的选择
一、
1.实验用水
在检测分析工作中,洗涤器皿、溶解样品和配制溶液均需要用水, 但不同工作对所需水的纯度要求不同。用低纯度水配制精确浓度溶液 会影响其准确度,用高纯度水洗涤普通器皿是巨大的浪费。可见,实 验室用水规格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精度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已建立了实验室用水规格的国家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规 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92)》,该标准中规定了实验室用水的技术 指标、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
13
5.特殊要求的纯水
(4)无二氧化碳水
• ①煮沸法是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10 min以上(需水多 时),或使水量蒸发10%以上(需水少时),加盖,冷却至室 温即得;
• ②曝气法是将惰性气体或纯氮气通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至饱
和后即得。无二氧化碳水应贮于附带有碱石灰管的可密封玻璃
瓶中。
14
5.特殊要求的纯水
12
5.特殊要求的纯水
(1)无氯水:加入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将水中余氯还原为氯离子, 以联邻甲苯胺检查不显黄色。用带缓冲球的全玻璃蒸馏器(以 下各项的蒸馏同此)蒸馏制得。 (2)无氨水:加入硫酸至pH<2,使水中各种形态的氨(或胺) 均转变为不挥发的盐类,收集馏出液即得,但应注意避免实验 室空气中氨对纯水的污染。 (3)无铅(重金属)水: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 理原水即得。其贮水器使用前,先要用6 mol/L硝酸溶液浸泡过 夜,再用无铅水洗净。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和验收,以确保实验室用水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职责者:本文的职责者为化验员。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实验室用水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其中,一级水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液质分析检验等严格要求的检验;二级水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检验等无机痕量分析;三级水则主要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分析实验室用水时,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此外,理化及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表1所列规格。

表1中列出了理化检验用水质量要求的具体指标,包括pH值范围、电导率、可氧化物质含量、吸光度、蒸发残渣含量和可溶性硅含量等。

试验频次:理化检验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检验验收。

一、二级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全检验收,中间每周进行一次电导率检测。

试验方法:在试验方法中,各项试验必须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并采用适当措施,避免试样的沾污。

水样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试验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相应级别的水。

具体试验方法包括pH值的测定和电导率的测定。

其中,电导率测定需要使用不同的电导仪,并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测量。

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经过规范的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和验收,可以有效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6.2.2.2 一、二级水的测量:将电导池安装在水处理装置流出水口处,调节水流速,排除管道和电导池内的气泡,即可进行测量。

6.2.2.3 三级水的测量:取400mL水样放入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进行测量。

6.2.3 注意事项:测量用的电导仪和电导池应定期进行检定。

6.3 可氧化物质6.3.1 制剂的制备6.3.1.1 硫酸溶液(20%):取128ml硫酸,缓慢加入约7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实验室用水的等级和使用范围

实验室用水的等级和使用范围

实验室用水的等级和使用范围一、实验室用水的等级及其定义实验室用水的等级是指根据水质要求和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不同等级,以确保实验室实验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等级及其定义。

1. 一级实验室用水:一级实验室用水是指用于高级实验室的水源,具备较高的纯净度要求。

一级实验室用水主要用于高精密度的实验和分析测试,对水质要求非常严格。

一级实验室用水通常需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杂质,其纯度要求较高。

2. 二级实验室用水:二级实验室用水是指用于一般实验室的水源,具备一定的纯净度要求。

二级实验室用水主要用于一般实验和日常分析测试,对水质要求适中。

二级实验室用水通常需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杂质,其纯度要求较一级实验室用水略低。

3. 三级实验室用水:三级实验室用水是指用于一般实验室的自来水或经简单处理后的水源,纯净度要求较低。

三级实验室用水主要用于一般实验和常规分析测试,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

三级实验室用水通常需要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可溶性固体等物质,其纯度要求较二级实验室用水略低。

二、实验室用水的使用范围及其特点实验室用水的使用范围根据实验和研究的需要,可以分为不同的用途。

下面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使用范围及其特点。

1. 实验室用水的常规用途:实验室用水的常规用途包括实验设备清洗、试剂配置、实验容器清洗等。

这些用途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使用三级实验室用水即可满足需求。

2. 实验室用水的实验分析用途:实验室用水在实验分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用于样品稀释、溶解试剂、洗涤实验仪器等。

这些用途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使用二级实验室用水。

3. 实验室用水的仪器设备用途:实验室中的一些仪器设备,如离心机、超净台等,需要使用纯净水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用途对水质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需要使用一级实验室用水。

4. 实验室用水的生物实验用途: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实验时,需要使用无菌水源,以防止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摘要:一、一级水标准概述二、二级水标准概述三、三级水标准概述四、实验室用水应用场景及选择方法五、水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六、提高实验室用水质量的策略正文: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标准是对实验室用水质量的不同要求。

了解这些标准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级、二级和三级水标准,并探讨如何在实验室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水质。

一、一级水标准概述一级水,又称超纯水,是指水中杂质含量极低的水。

一级水主要用于高度敏感的实验,如蛋白质纯化、高精度分析仪器和半导体制造等。

一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蒸馏等。

二、二级水标准概述二级水,又称纯水,是指水中杂质含量较低的水。

二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实验,如普通化学分析、生物学实验和药品生产等。

二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反渗透和蒸馏等。

三、三级水标准概述三级水,又称去离子水,是指水中主要离子含量较低的水。

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如水质分析、电化学实验和实验室清洁等。

三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

四、实验室用水应用场景及选择方法在实验室中,根据实验需求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质至关重要。

一级水适用于高精度分析和高度敏感实验;二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实验;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和清洁。

在选择实验室用水时,应根据实验要求、设备性能和水资源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五、水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水质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低质量的水可能导致实验误差增大、仪器损坏和实验失败等问题。

因此,实验室应重视用水质量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提高实验室用水质量的策略提高实验室用水质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净水设备,如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和蒸馏器等。

2.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3.建立实验室用水管理体系,加强用水管理和监督。

4.培训实验室人员,提高用水知识和技能。

5.选择正规的水源供应商,确保水质稳定。

1实验室用水检测

1实验室用水检测

【例1】配制500mL 2mol/L NaOH溶液所需NaOH的质量为
(D) A.80g B.20g
C.50g D.40g
【 例 2】300mL 某 浓 度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要 配制1 mol/L NaOH溶液,应 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 约为 ( A )
A. 1∶4
B. 1∶5
无机物定性分析
项目一:一般无机盐等鉴别 任务一:实验室用水检验 3.实验室用水可氧化物的限 度测定
分析实验室用水技术要求
实验室用水可氧化物的限度测定
• 1、将100mL三级水注入烧杯中,然后加入 10.0mL浓度约为98g/L硫酸溶液和1.0mL浓度 为0.002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盖上表面皿。
C. 2∶1
D. 2∶3
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试剂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密度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W/W)
mol/L
盐酸 硫酸 硝酸 冰醋酸
HCl H2SO4 HNO3 CH3COOH
36.46 98.08 63.01 60.05
醋酸
CH3COOH 60.05
磷酸 浓氨水
H3PO4 NH3H2O
3.测量完毕,不用时应将电极保护 帽套上,帽内应放少量补充液,以保持 电极球泡的湿润。
电极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
4.复合电极的外参比补充液为3M 氯化钾溶液(附件有:内装3M氯化钾小 瓶一只,用户只需加入60ml蒸馏水摇匀, 此溶液即为外参比补充液),补充液可 以从上端小孔加入。
5.电极的引出端,必须保持清洁 和干燥,绝对防止输出两端短路,否则 将导致测量结果失准或失效。
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超过0.1 pH单位)。提起 电极,移开待测试样,用蒸馏水冲洗电极。 • 2)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开关。取下电极,套 上下端的套,将电极浸入饱和KCl溶液中。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检验规程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检验规程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检验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实验室中用水的级别、规格、取样、贮存和检验方法
1.外观
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2.级别
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3.规格
名称一级二级三级
PH范围(25℃)———— 5.0-7.5
电导率(25℃)/(mg/L)≤0.01 ≤0.10 ≤0.50
可氧化物质含量(以O计)/(mg/L)——≤0.08 ≤0.4
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 ≤0.01 ——
蒸发残渣(105℃±2℃)含量/(mg/L)——≤1.0 ≤2.0
可溶性硅(以SiO2计)含量/(mg/L) ≤0.01 ≤0.02 ——
4.PH值
量取100ml水样,使用校正过的PH计进行测量。

5.电导率
用于一二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01cm-1 ~0.1cm-1的在线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1cm-1~1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实验用水的三个级别标准

实验用水的三个级别标准

实验用水的三个级别标准一、一级水标准。

一级水那可算是实验用水里的“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啦。

它的纯度超级高呢。

在电阻率方面,要达到18.2 MΩ·cm(25℃),这个数值就像是它的身份标识一样,表明它纯净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

杂质含量方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是在一群人中找一个超级干净、完美无瑕的小天使一样,一级水就是这么纯净。

它里面的颗粒物质、有机物、微生物啥的都少得可怜。

对于那些对实验用水要求极为苛刻的实验,像超痕量分析之类的,一级水就是不二之选。

比如说在一些研究超级微量的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或者在细胞内部超微量反应的实验中,如果用水不纯净,就像在一杯牛奶里加了一滴墨汁,那整个实验结果可能就全乱套了。

所以一级水就像实验的忠诚卫士,保障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二级水标准。

二级水呢,就像是一级水的小跟班,但也很厉害哦。

它的电阻率是≥1 MΩ·cm (25℃)。

虽然没有一级水那么夸张的高电阻率,但也相当不错啦。

它里面的杂质比一级水会多那么一丢丢,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哦。

在一些常规的精确分析实验中,二级水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比如说在化学分析实验里,要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类的,二级水就完全可以胜任。

它就像一个踏实可靠的小伙伴,虽然没有一级水那么耀眼,但默默地为很多实验提供着稳定的支持。

就像在一个团队里,虽然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三、三级水标准。

三级水呢,就像是实验用水里的平民百姓,但可别小瞧它哦。

它的电阻率≥0.05 MΩ·cm(25℃)。

它的纯度相对前面两级是低一些啦,杂质也会多一点。

不过在一些对实验用水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实验中,它可是主角呢。

比如说在一些普通的化学教学实验中,学生们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观察现象,三级水就完全够用了。

它就像是一个大众朋友,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很亲民,能满足很多一般性的需求。

这三个级别的实验用水标准,就像不同等级的工具一样,各有各的用处。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在实验室工作中,水质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实验室通常将水分为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的标准。

一级水是实验室中最纯净的水质标准,也称为超纯水。

一级水的电导率通常低于0.1 μS/cm,总溶解固体(TDS)小于0.1 mg/L,总有机碳(TOC)小于1 μg/L。

一级水的PH值通常为7,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也非常低。

一级水通常用于制备高灵敏度实验和仪器的标定,如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二级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水质标准,也称为分析纯水。

二级水的电导率通常在1-5 μS/cm之间,TDS小于5 mg/L,TOC小于50 μg/L。

二级水的PH值通常在6.5-7.5之间,微生物的数量也要低于一级水。

二级水通常用于一般实验室分析、溶液配制等常规实验。

三级水是实验室中的基础水质标准,也称为实验室纯水。

三级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10 μS/cm之间,TDS小于10 mg/L,TOC小于200 μg/L。

三级水的PH值通常在6-8之间,微生物的数量要低于二级水。

三级水通常用于一般的实验室清洗、设备冲洗等基础实验。

实验室水质标准的严格要求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室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水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科学家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水质标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只有水质标准符合实验要求,实验数据才能得到准确的反映,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水质标准、水质检测方法和水质控制措施等。

二、水质标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纯水质量标准纯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水质要求较高的水源。

根据实验室需要,纯水的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级别,如超纯水、高纯水、纯水等级等。

常见的纯水质量标准包括电导率、溶解氧、总溶解固体、微生物菌落总数等指标。

2. 自来水质量标准自来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水源,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常见的自来水质量标准包括总大肠菌群、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铁、锰等指标。

3. 试剂用水质量标准试剂用水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备试剂和稀释试剂的水源,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实验要求。

常见的试剂用水质量标准包括电导率、溶解氧、总溶解固体、微生物菌落总数等指标。

三、水质检测方法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水质检测。

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电导率测定法电导率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浓度。

电导率测定法是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2. 溶解氧测定法溶解氧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中溶解氧气体的含量。

溶解氧测定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3. 总溶解固体测定法总溶解固体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量。

总溶解固体测定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4. 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法微生物菌落总数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中微生物的数量。

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法是通过培养水样中的微生物,并计算菌落总数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四、水质控制措施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采取一系列水质控制措施。

常见的水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水源选择选择适合实验室用水的水源,如自来水、纯水等,并确保水源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等活动进行的场所,其中涉及到实验和研究中使用的水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实验室在水质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立合适的水质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的标准。

一级水是指最纯净的水质,主要用于高精度的实验和分析。

其主要特点是纯净度高,可达到超过18.2兆欧的电阻率。

一级水需要经过多重的处理和纯化,包括去离子、反渗透、纯化等工艺。

此外,还要求水样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浓度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一级水主要用于分析测试、制备标准溶液和高灵敏度实验,例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

二级水是指相对较纯的水质,适用于一般的实验和日常使用。

二级水的电阻率要求在5-10兆欧之间。

二级水主要通过去离子处理得到,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但无法彻底去除。

因此,二级水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杂质,但对大部分实验来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级水主要用于一般实验、培养基配制、仪器清洗等。

三级水是相对较常见的普通自来水,经过初步处理和过滤。

三级水的电阻率较低,一般在1-5兆欧之间。

三级水中仍然可能存在较高浓度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但通常对一般实验而言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级水主要用于一般清洗、常规实验和仪器冲洗等非特殊要求的实验。

在实验室中,水质的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

有些实验对水质要求更高,这时候需要使用更纯净的水,而有些实验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则可以使用一般的自来水。

因此,在实验室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选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之,实验室水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主要根据水质的纯净程度和电阻率来划分,以满足实验需求的不同要求。

适当选用合适的水质标准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和结果的可靠性,为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和验收,使实验室用水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3. 职责者化验员4.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理化检验用水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严格要求的检验,如高效液相色谱、液质分析检验;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检验;三级水主要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理化及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表1所列规格。

表1 理化检验用水质量要求5. 试验频次理化检验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检验验收。

一二级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全检验收,中间每周进行一次电导率检测。

6. 试验方法在试验方法中,各项试验必须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并采用适当措施,避免试样的沾污。

水样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试验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相应级别的水。

6.1 pH值量取100mL水样,用pH计进行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

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6.2电导率6.2.1仪器6.2.1.1用于一、二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01cm-1~0.1cm-1的“在线”电导池。

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在线”热交换器,使测定时水温控制在25℃±1℃。

或记录水温度,进行换算。

6.2.1.2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1cm-1~1cm-1的电导池。

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

或记录水温度,进行换算。

6.2.2测定步骤6.2.2.1按电导仪说明书安装调试仪器。

6.2.2.2一、二级水的测量:将电导池装在水处理装置流动出水口处,调节水流速,赶净管道及电导池内的气泡,即可进行测量。

6.2.2.3三级水的测量: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进行测量。

实验室用水注意事项、等级划分和种类

实验室用水注意事项、等级划分和种类

随着科学的发展,实验室各类仪器越来越精密,对于测试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无处不用的实验室用水,更是重要。

那么,关于实验室用水小常识,你知道多少呢?实验室用水等级划分根据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的规定,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并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混合窗处理后,再0.2纳米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人系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制取。

三级水用于一般的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取。

实验室最常使用的水的种类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蒸馏水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

蒸馏水能够去除自来水里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是无法去除挥发性的杂质,如二氧化硅、氨、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经过储存后细菌易繁殖,因此建议不要长时间存放。

另外,储存蒸馏水的容器也很讲究,需要尽量选择非惰性物质制造的容器,不然,容器中的离子和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蒸馏水的二次污染,无法使用。

在早期实验室中,由于蒸馏水制备方便,因而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蒸馏水设备虽然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费水并且制水速度慢,近年来实验室应用逐渐减少。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去离子水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而得到的。

去离子水中还是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影响水质。

如同蒸馏水一样,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因此要现取先用,减少储存时间。

3、反渗透水(Reverse osmosis Water)反渗透水是目前实验室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实验室用水。

反渗透水的生成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制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摘要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的标准。

在实验室中,不同级别的水质要求不同,用途也有所区别。

了解并遵循实验室水质标准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1.引言在实验室中,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试剂和溶剂。

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实验室通常会采用不同级别的水,以满足特定的纯度和质量要求。

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是常见的实验室用水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定义和标准要求。

2.一级水一级水是实验室中最高纯度的水,也被称为超纯水或超纯水。

它主要用于高灵敏度的分析实验和仪器的操作,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一级水的标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菌和微生物:一级水应无细菌和微生物污染,通常要求其菌落总数小于10个CFU/mL。

有机污染物:一级水应几乎不含任何有机污染物,如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小于1μg/L。

离子和盐类:一级水中离子和盐类的浓度非常低,要求符合特定标准,如阴离子(Cl,SO42,NO3等)和阳离子(Na+,K+,Ca2+,Mg2+等)浓度都要控制在ppb或更低的水平。

3.二级水二级水是实验室中次高纯度的水,也称为分析纯水。

它主要用于一般的化学分析、生物学试验和实验操作。

相对于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要求稍低。

以下是二级水的标准要求:细菌和微生物:二级水要求较低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水平,通常要求其菌落总数小于100个CFU/mL。

有机污染物:二级水对有机污染物的要求相对宽松,但仍需要保持较低的浓度水平,如DOC浓度小于10μg/L。

离子和盐类:二级水中的离子和盐类浓度要求较低,但相对于一级水来说可以容忍更高的水平。

4.三级水三级水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普通实验用水,也称为实验室纯水或去离子水。

它主要用于基本实验操作、玻璃器皿清洗、制备实验溶液等。

以下是三级水的标准要求:细菌和微生物:三级水要求较低的细菌和微生物污染水平,通常要求其菌落总数小于1000个CFU/mL。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6682—92 代替 GB6682-86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3696(1987)《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级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

2 饮用标准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9724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GB 9740 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3 外观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 级别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4.1 一级水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

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过0.2μ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4.2 二级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3 三级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5 技术要求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下表所列规格:名称一级二级三级pH 值范围(25℃) - - 5.0-7.5电导率(25℃),mS/m ≦ 0.01 0.10 0.50可氧化物质[以(O)计],mg/L 《 - 0.08 0.4吸光度(254nm,1cm光程)≦ 0.001 0.01蒸发残渣(105℃±2℃),mg/L ≦ - 1.0 2.0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 《 0.01 0.02注:①由于在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 值范围不做规定。

环境监测之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环境监测之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环境监测之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级别、规格、取样及贮存、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9721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GB/T9740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3外观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4级别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

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4.1一级水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

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p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4.2二级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二级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3三级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5规格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见表1。

6取样及贮存6.1容器6.1.1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

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璃容器。

6.1.2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d~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6.2取样按本标准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

实验用水分级

实验用水分级

蒸馏水,RO水, 最高双蒸水 双蒸水, 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 最高去离子水 最高超纯水 最高超纯水
纯度排名
超纯水是时下纯度最高的水,其次是去离子 水,双级反渗透水(双级RO水)、双蒸水 (ddH2O)、纯水(RO水)、蒸馏水
使用指南
用途 LB等细菌培养基 用水等级 自来水, RO水 最高蒸馏水
TAE TBE SDS-PAGE running buffer, Transfer buffer等
一般分子生物学试剂, 细胞实验用缓冲液 PCR用水
• 蒸馏水:Distillation H2O(dH2O),利用液体混 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H2O汽化并随之 使蒸气部分冷凝分离而得的水,电阻率 =0.35MΩ*cm。相当于三级水 • 双蒸水:Distillation-Distillation H2O(ddH2O), 经过2次蒸馏而得的水,电阻率=1MΩ*cm。相当 于二级水 • 三蒸水: 经过3次蒸馏而得的水,电阻率 =1.5MΩ*cm。相当于二级水。 • 28次蒸馏水:经过28次蒸馏的得到的水,电阻率 =16MΩ*cm 。相当于一级水。
实验用水规格
导电率=1/电阻率
电阻率1Ω•m=电导率1/1s/m
即Ω*s =1
电阻率: 1级大于10MΩ•cm 二级大于1MΩ•cm 三级大于0.2MΩ•cm
~0.5 MΩ•cm
美国标准
• 超纯水:Ultrapure水 (UP水),既将水中的导 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பைடு நூலகம்物 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电阻 率大于18MΩ*cm,或接近18.3MΩ*cm极限值。 • RO水:也称纯水。即通过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水, 反渗透膜的孔径一般为10A到100A之间,所以它 能够去除95%以上的离子态杂质。不同公司的膜, 水质不一样。 • 去离子水:DIH2O,把水里的阴阳离子都除掉的 水。主要通过RO膜和混床树脂来把水中的离子除 掉。但,现在也有不少人把RO水也叫去离子水, 这是不准确的。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用水质量要求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和验收,使实验室用水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3. 职责者化验员4.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理化检验用水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用于严格要求的检验,如高效液相色谱、液质分析检验;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检验;三级水主要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分析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理化及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表1所列规格。

表1 理化检验用水质量要求理化检验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检验验收。

一二级用水每批次进行一次全检验收,中间每周进行一次电导率检测。

6. 试验方法在试验方法中,各项试验必须在洁净环境中进行,并采用适当措施,避免试样的沾污。

水样均按精确至0.1mL量取,所用溶液以“%”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

试验中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相应级别的水。

6.1 pH值量取100mL水样,用pH计进行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

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6.2电导率6.2.1仪器6.2.1.1用于一、二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01cm-1~0.1cm-1的“在线”电导池。

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在线”热交换器,使测定时水温控制在25℃±1℃。

或记录水温度,进行换算。

6.2.1.2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配备电极常数为0.1cm-1~1cm-1的电导池。

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

或记录水温度,进行换算。

6.2.2测定步骤6.2.2.1按电导仪说明书安装调试仪器。

6.2.2.2一、二级水的测量:将电导池装在水处理装置流动出水口处,调节水流速,赶净管道及电导池内的气泡,即可进行测量。

6.2.2.3三级水的测量: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进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适用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是确保科学实验、研究和分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
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分析。

根据实验室用水的级别,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实验室用水是最高级别的,用于高要求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它需要经过
高级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证其纯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一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超纯水系统。

对于一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确定其纯度和符合性,如电导率测量、溶解物测定和微生物检测等。

二级实验室用水适用于一般的科研实验和常规分析。

它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处
理来满足实验要求,但对纯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相对较低。

常见的二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等。

对于二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通常可以进行物理性质测试比如总溶解固体测定、溶解氧测定和pH值测定等。

三级实验室用水适用于一般的清洗和冲洗作业。

它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需要
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相应实验的需求。

常见的三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砂滤和消毒等。

对于三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主要关注其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例如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的检测等。

总之,在实验室中使用合适级别的用水并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能够确保实验
室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定期的水质检测和分析对于实验室用水的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以确保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