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系统

1 概述

●作用:就是接收辐射能量,并把它传送给探测器。

●特点:

1.多采用反射式和折反式系统

光学玻璃的透光特性及机械性能,限制了透镜系统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

用。

2.性能评定是以与探测器匹配的灵敏度、信噪比为主

红外系统属光电子系统,接收器是光电器件,分辨率受到光电器件尺寸的

限制,对光学系统的要求有所降低。

3.视场小,孔径大

探测器接收面积较小、反射系统没有色差、系统对象质要求不高。

4.采用扫描器

当探测器阵列为线列时,为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扫描成像,常采用扫描器。

5.波长的特殊性使得系统的重量重、成本高

常用红外波段的波长约为可见光的5~20倍,要得到高分辨率的系统,必

须有大的孔径。

●设计光学系统时应遵循的原则:

1.光学系统与目标、大气窗口、探测器之间的光谱匹配。

2.接收口径、相对孔径尽可能大,以保证系统有高的灵敏度。

3.系统应对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4.系统的形式和组成应有利于发挥探测器的效能。

5.系统和组成元件力求简单,减少能量损失。

6.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组成所需的系统。

2 光学系统的主要参数

2.1光阑、入瞳

●在光学系统中起拦光作用的透镜和屏孔统称为光阑。

孔径光阑:决定最小入射光束截面积的光阑,如透镜的边框MN和特加的圆孔

光阑I。

视场光阑:限制物空间的被成像范围,如光阑II。

●入射光瞳: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的最大孔径角,描述目标辐射能量有多少为光

学系统接收。

AB是系统的孔径光阑。从F点来看,AB的大小相当于以孔径光阑为物,通过透

镜L在物空间所成的像A,B,,这个像的边缘对物点F所作的张角,就是通过光

学系统的光束的最大孔径角。光阑AB的像A,B,就称为系统的入射光瞳。

2.2相对孔径、F/数

1、焦距

●F,点为像方焦点,F点为物方焦点;

●过F,点且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面;

●H,为象方主点,H为物方主点;

● 象方主点与像方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后焦距f ,一般称焦距。

2、相对孔径

● 入瞳直径0D 与焦距f 之比,即f D 0。

像面上的辐照度与光学系统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要增加像面的辐照度,必须增加相对孔径。

3、F/数

● 相对孔径的倒数0D f ,读为F 数(也就是相机的光圈数)。

F /8表示系统的焦距为入瞳直径的8倍。

● 相对孔径或F/数是衡量光学系统聚光能力的一个参数。

像面上的辐照度为

200)/(4f D L E τπ=

'

4、F/数与数值孔径 ● 光学系统在空气中使用时,数值孔径NA 与F/数的关系为

NA

D f F 21== ● 数值孔径和F 数都可用来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物在有限远时,如显微系统,

较多用数值孔径;物在无穷远时,如望远系统,较多用F 数。

2.3视场(FOV)、瞬时视场(IFOV)

● 视场是探测器通过光学系统能感知目标存在的空间范围。

度量视场的立体角称为视场角,习惯上常用平面角表示。

● 大多数红外系统的探测器放在光学系统的焦面上,探测器本身就是视场光阑,

垂直和水平视场角可分别表达为:

f l t

g W V 21-=,f

d tg W H 21-= ● 由多个探测元组成线阵或面阵探测器时,将单个探测元所对应的视场称为瞬时

视场(IFOV),而将线阵或面阵探测器所对应的视场称为光学视场(FOV):

f a

IFOV V '==α,f b

IFOV H '==β

● 单元探测器的红外系统,其光学视场和瞬时视场是一致的;线阵或面阵探测器

的瞬时视场角与单元探测器相同,光学视场则与具体的光机扫描方式和面阵大小有关。

2.4焦深、景深

● 会聚到焦点的光束,在焦点处光束的截面积最小;在焦点两侧的一个短距离

内,光束的截面积近似相等,这一距离称为焦深。

根据波像差理论,焦深d 为:

24F d λ=

● 当物距变化时,只要像面位置与理想像面轴向位置的偏差不超过焦深,像点的

亮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 将像的移动等于焦深的物距变化称为景深。

● 如光照足够,可以减小光圈,即增加F 数来增加景深。

2.5光学增益

● 一束辐射能经过光学系统聚集后落到探测器(面积为d A )上的辐射能强度,与未经光学系统时直接落在它的入瞳处(假如此处有一探测器,其面积等于入瞳面积c A )的辐射能强度之比称为光学增益。

● 点源系统光学增益

d

c A A G τ= 式中,τ为光学系统的透过率;c A 为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面积;

d A 探测器光敏面面积。

● 扩展源系统光学增益

2)sin /'(sin βθτ=G

式中,'θ为光学系统像方孔径角的半角;β为物体对入瞳中心张角的半角。由于F 数变小时'θ变大,那么光学增益会增大。

总 结:

● 小F 数的光学系统具有较强的聚光能力,设计中应尽量减小F 数;但大F 数有助于增加景深;小F 数、大孔径红外系统的重量重、成本高,会带来象差方面的其它影响。

● 实际应用中,有两类典型的光学结构,一类是

F 数较小、视场较大的折射式系统;另一类是F 数较大、视场较小的反射式或折反射式系统。

3影响光学系统像质的主要因素

●物空间的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实际光学系统后,不再会聚于像空间的一点,

而是形成一个弥散斑。一是由于光的波动本性产生的衍射;二是由于光学表面

几何形状和光学材料色散产生的像差。

●象差是由光学系统的物理条件所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光学系统都存

在有一定程度的象差。

单色光成像会产生性质不同的五种像差:影响成像清晰度的球差、彗差、象

散、场曲;影响物象相似程度的畸变。

不同色光通过光学系统时,成像差异称为色差:位置色差(纵向色差)和倍率

色差(横向色差)。

●系统通光口径确定后衍射是无法控制的。即使无任何像差,理想像点也不是一

个几何点,而是一个弥散斑。当光学系统的性能仅受到衍射限制时,该光学系

统的性能已达到了极限,称为衍射限制。

4 红外物镜

反射式系统没有色差,工作波段很宽;对反射镜的材料要求不高,口径可以做得较大。缺点:如视场小、体积大、成本高、中心有遮拦等。

硫化锌、硒化锌、硅、锗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晶体材料可制作成各类折射物镜。折射式物镜可有效弥地补反射式和折反式光学系统的缺点。

4.1 反射镜

一、球面反射镜

●最简单的反射镜是单个球面反射镜。其像质接近单透镜,但没有色差。

●球面反射镜是一种实用的红外物镜,在小孔径时能得到优良的图像。但随着视

场和孔径的增大,其像质迅速恶化。

二、非球面反射镜

非球面反射镜,通常是轴对称的二次曲面镜,面型由两个参数决定,便于通过选择面型来达到消除象差的目的。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难度要大的多。

1)抛物面反射镜

●概念:抛物面反射镜由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一周而成:

●特点:所有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均会相交于焦点处。抛物面反射镜对无限远

轴上物点是等光程的,没有像差,像质仅受衍射限制,弥散圆的大小为艾里

斑。抛物面反射镜是小视场运用的优良物镜。

●几种常见的使用抛物面反射镜

a)的光阑位于焦面上,球差和像差均为零,像质较好,但探测器必须放在入射光束中,要档掉一部分中心光束。

b)为离轴抛物面反射镜,焦点在入射光束之外,但光学装校比较麻烦,非对称的抛物面加工也比较困难。

c)在光路中加了一块平面反射镜,与光轴成45o安装。可容易把焦点引出入射光束外,并用一目镜在垂直光轴的方向观察,不影响入射光束。但入射光束的中心部分会被次镜档掉。

d)为离轴抛物面牛顿系统,常用于平行光管。离轴是为了避免光源遮掉平行光束中的中心部分。

2)双曲面反射镜

●概念:把双曲线中的一根绕对称轴旋转一周,就得到双曲面。双曲面即可以利

用凸面,也可利用凹面。

●特点:由一个(几何)焦点发出的光线,将严格地会聚于另一个焦点,且没有

像差。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经常使用双曲面反射镜的近轴区。

3)椭球面反射镜和扁球面反射镜

●椭球面反射镜:将椭圆绕其长轴旋转一周,取一部分,即得到旋转椭球面。一

般利用内表面。

●扁球面反射镜:将椭圆绕其短轴旋转一周,取一部分,即得到旋转扁球面。扁

球面反射镜一般利用凸面。

●特点:椭球面没有像差。椭球面反射镜和双曲面反射镜很少单独使用,与其他

反射镜组合的双反射镜系统中使用。

三、双反射镜

●为减少对入射光线的遮拦,便于接收元件的放置,在光学系统中放一块反射

镜,将焦点引导入射光束的外侧或引到主镜之外,这就是双反射系统。

入射光线首先遇到的反射镜常称为主反射镜,简称主镜;第二个反射镜称为次反射镜,简称次镜。

1)牛顿系统

●组成:旋转抛物面做主反射镜,次反射镜是平面镜,位于主镜的焦点附近,且

与光轴成45o角。

●特点:主镜是抛物面镜,对无限远的轴上点没有象差。像质仅受衍射限制;轴

外点象差较大。镜筒长、重量大。常用在像质要求较高的小视场的红外系统。

2)卡塞格林系统

●组成:主镜是抛物面反射镜,次镜是凸双曲面反射镜。双曲面的一个焦点与抛

物面主镜的焦点重合。经过双曲面反射的光线必通过其另一焦点(双曲面反射

镜的特点),且没有象差,此焦点就是整个双反射系统的焦点。

●特点:轴外点象差较小、镜筒短、焦距长;系统焦点位于主反射镜后面,便于

放置红外探测器组件。卡塞格伦系统在导弹红外探测系统中广泛应用。

3)格里高利系统

●组成:由抛物面主镜、凹椭球面次镜组成。主反射镜的焦点与椭球面反射镜的

一个焦点重合,系统的焦点就是椭圆面反射镜的另一个焦点。

●特点:格氏系统无球差,慧差也较小。

4)几种系统的比较

●牛顿系统与卡氏、格氏系统比较,前者的镜筒长,重量大,这是红外装置所不

希望的。

●卡氏和格氏系统多了一个非球面次镜,系统成折迭式,镜筒短,且多一个次

镜,可比牛顿系统更好地校正轴外像差。

●卡氏系统与格氏系统比较,在相同地系统焦距与相对孔径的情况下,卡氏系统

的次镜挡光小,镜筒更短,比格氏系统更优越。像质好,镜筒短,焦点可以在主镜后面这几个优点,使卡氏系统在红外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卡氏系统成倒像、格氏系统成正像。对红外探测器而言,这是无所谓的,因为在瞬时视场内无须区分正像、倒像。

●双反射镜系统次镜把中间一部分光档掉,且一旦视场和相对孔径变大,像质迅

速恶化,这是双反射镜系统最大的缺点。因此,双反射镜系统往往只用在物面扫描的红外装置中,很少用在像面扫描的红外装置中。

5)中心遮挡描述

● 双反射镜系统中心光束被次镜遮挡的程度,可用遮挡系数α表示:

12

D D =α

式中,1D 、2D 为主镜和次镜的直径。

遮挡后,有效通光面的有效直径为

2121211)(

1α-=-=D D D D D e

遮挡后,系统的有效F 数为 211''α-==D f D f F e e e e

式中,e f '为系统有效焦距。当系统没有遮拦时,2D 为0,F 数就是一般的定

义了。

6)消除杂散光

● 使用双反射镜系统应当注意一点:必须防止杂散光直接射到探测器上。为此可

以加杂散光挡板:

4.2折-反系统

为了得到较好的像质,反射式系统可用非球面镜。但非球面镜不易加工、成本高、检验难。于是,在主镜和次镜仍采用球面镜的系统中,加入附加的补偿透镜,校正球面反射镜的像差。出现了折-反式物镜系统,简称折反系统。

红外系统,特别是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广泛应用此类系统。其折射镜往往较薄,目的

是色差尽可能小、减少能量吸收。

一、斯密特系统

●组成:由一块球面反射镜、一块位于球面镜的曲率中心的非球面校正板组成。

校正板的表面做成适合于补偿反射镜球差的形状。

●特点:校正板就是孔径光阑,安装在曲率中心。系统没有慧差、像散和畸变,

球差利用校正板校正。系统在大视场范围内的像质很好。但系统的校正透镜形

状复杂,难于加工,镜筒长度也比较长。

二、曼金折反系统

●组成:系统由一个球面反射镜和一个与它相贴的弯月形折射透镜组成。

●特点:系统的光阑就是它本身,球差是通过加入一个与反射镜相接的负透镜来

校正的。负透镜会带来色差。

●曼金折反系统的球差和慧差比球面反射镜小,但色差较大。常把曼金折反系统

做成胶合消色透镜。曼金折反射镜都是球面镜,造价低,加工、安装容易。

●如图示带有曼金次镜的卡氏系统。曼金折反系统与球面主镜一起来消除剩余球

差。

三、包沃斯-马克苏托夫系统

●组成:把曼金折反射镜的球面反射镜和负透镜分开,就构成基本的包沃斯-马

克苏托夫系统。它利用两个自由度(形状和位置),可以使成像质量比曼金镜有很大的提高。

●特点:三个面的曲率中心都取同一点O,并在此处放置孔径光阑。系统没有慧

差、像差和畸变。校正透镜与斯密特校正板一样,主要用来校正球面反射镜的球差,但引进一些残余色差。

●普遍采用。除性能优良,设计容易外,因为它完全由球面组长,加工方便,成

本低。校正板凸面朝向入射光线的包沃斯-马克苏托夫装置,往往用于红外导弹制导系统。由校正透镜构成的整流罩既是系统的窗,本身又是校正板。

●系统变形:为校正剩余球差,在系统共同球心处放置一块斯密特校正板:

●包沃斯-马克托夫-卡塞格林系统:包沃斯-马克苏托夫系统像质好,但焦点

在球面反射镜和校正镜之间,接收器必然造成中心挡光,使用不便。包-马-

卡系统把校正透镜的中心部分镀上反射膜作次镜用,将焦点引出主反射镜之

外。用校正透镜的凸面作反射次镜、或用凹面作反射次镜,都是曼金系统:

●导弹或机载红外用的包-马-卡系统的基本形式:a用曼金主镜和正的小校正透

镜来改善像质;b依靠小校正透镜改善像质;c用曼金次镜和整流罩一起来减小

球差。

这类系统的色差往往比较严重,要求各透镜做得薄一些,且采用色散系数较小

的材料。设认较难。

4.3折射式物镜

反射式物镜和折-反射式物镜虽然在红外系统广泛应用,但往往不能满足大视场、大孔径成像的要求。此外,双反射、折-反射系统体积大、加工难、成本高、中间挡光等缺点不能令人满意。有时不得不使用折射式物镜。

设计折射式物镜时,光学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透镜的球差、色差等像差与折射率、色散系数有关。此外还要考虑使用波段内的材料的透过率。

5 辅助光学系统

● 名称:也称探测器光学系统、或二次聚焦系统。

● 分类:场镜、浸没透镜、光锥。

● 作用:提高光学系统的聚焦能力、增大系统的光学增益,提高信噪比。 当光学系统的焦距、通光孔径和半视场角确定后,红外探测器的尺寸也就确定了:

FD d D f D d f d 2/2/2''===ω,D

d F ω2= 根据数值孔径与相对孔径之间的关系,F 数的取值范围为:

211212sin ''≥⇒≤===F F

f D u NA 在实际应用中,F 数为1/2的系统像差非常大,很少采用。实际应用中F 数为:

'1n F ≥

实际应用中探测器尺寸的设计原则为: '2n D d ω≥

当物体在无限远处时,'2f d ω≥。 当光学系统的D f 、、'ω比较大时,探测器的尺寸也就比较大,噪声也相应的增大(噪声与探测单元的线性尺寸成正比),系统的信噪比降低。场镜,浸没透镜和光锥的设计就是为了在保持D f 、、'ω不变的情况下,尽量缩小探测器的尺寸,这些光学元件放在物镜之后焦面附近,与探测器相连,故称之为探测器光学系统。

5.1场镜

1、概念:在焦平面后安放一块正薄透镜,叫场镜。

2、作用:

● 减小探测器尺寸、增加系统信噪比

在点源红外光学系统中,探测器通常不能放在焦平面上,向后放。需要加大探测器的尺寸才能接收到全部的辐射能量,使探测器的噪声增大。在焦平面后安放场镜后,边缘光线折向光轴,减小光束面积,用较小面积可接收全部光束,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

● 避免探测器光敏面响应不均匀性产生假信号

探测器后置,添加场镜,场镜把边缘光线折向光轴,使焦平面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都充满探测器,在探测器上均匀照度。

● 校正像面

使用场镜,可将曲像面校正为平面,可使用平面探测器。

● 增强系统的光学增益

加场镜后,探测器尺寸变小,但视场保持不变,整个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 f (ω

2'd f e =

)缩短,系统的F 数减小、相对孔径增加、聚光能力增强,系统的光学增益增大。 ● 减小目镜的通光口径

普通光学系统中,如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时,使用场镜,场镜置于物镜的象平面上,可减小目镜的通光口径。

5.2浸没透镜

1、概念:在红外探测器光学系统中,把探测器和透镜后表面用浸没介质浸没起来,以缩小探测器尺寸,提高接收灵敏度。如显微镜中的油浸透镜等称为浸没透镜。

2、作用:可以在保持视场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系统焦距,增大系统的数值孔径,增加探测器上的照度,提高信噪比。

单个折射球面是有像差的。通常有以下两种浸没透镜,可满足任意宽光束成完善象。

3、半球浸没透镜

● 概念:当物和像都在折射面曲率中心,这种浸没透镜叫半球浸没透镜。

● 特性:垂轴放大率:'/n n =β,当镜前的介质为空气时,1=n ,则'/1n =β,半

球浸没透镜可使像(或探测器尺寸)缩小到'/1n ,面积缩小2

'n 倍,信噪比提高'n 倍。光学系统的焦距缩小到原来的'/1n ,数值孔径增加,系统的聚光能力增强。例如Ge 半球浸没透镜,4'=n ,可是探测器尺寸缩小4倍,面积缩小16倍,信噪比由此提高4倍。

4、超半球浸没透镜

● 概念 :探测器放在比浸没透镜的球心更远的地方,透镜的厚度r d >,这样的透

镜叫超半球浸没透镜。

特性:垂轴放大率:22'/n n =β,当浸没透镜前的介质为空气时,1=n ,则2'/1n =β,也就是说半球浸没透镜可使像(或探测器尺寸)缩小2'n 倍,面积缩小4'n 倍,信噪比由此提高2'n 倍。

5.3光锥

1、概念:光锥为一锥形空腔(或实体),具有高反射率的壁,它在接收端收集光,光经多次反射到达另一端,该处常放着探测器。光锥和场镜、浸没透镜一样能缩小探测器尺寸,增加系统灵敏度,是一个聚能元件。

2、分类:空心光锥和实心光锥

3、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中,往往把场镜和光锥组合使用。当尺寸不大时,还把它们一起封装在探测器内。光锥还很好地起到了冷屏的作用,大大降低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