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56e29f6bec0975f465e21a.png)
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从古至今坚持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推动者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
而如今,伴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考研、考公务员更是众多大学生避开找工作这一难题的佳径。
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40余万人报考,国家提供有1.6万个岗位,根据此来计算的话,考录比为87.5:1。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通过最后审核人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现象,而其中隐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对此展开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是国家公务员职位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还是社会的过大的就业压力让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一、调查内容与调查数据分析1、造成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原因分析1.1、公务员职位的优越性公务员作为社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其职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优越性。
首先,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
公务员职位被人们称为“金饭碗”“铁饭碗”,这是因为其工作的稳定性才被大家这样称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民营、私营企业不断增多,造成了人才、岗位竞争的不断加剧。
是许许多多的职工存在着失业的危机感,而公务员则较为稳定,不必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公司辞退。
其次,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高。
公务员的福利、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各样的补贴为主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此外,公务员的薪酬在不断增加,虽然涨幅不大,但其增长频率很高。
现在,各地的公务员薪酬在其本地各行业中都处于中等水平。
再次,公务员职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在他们眼中,公务员是一种非常体面、非常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
Djrpvdn_a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Djrpvdn_a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e0f582e53a580217fcfe04.png)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观察近几年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而且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居多。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考区一共有11万4千多名考生参加了考试,由此可见,全国报考的人数是多么巨大。
针对这种现象,我通过网络媒体的调查和在现实中身边人的了解,对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和说明:针对社会热议的“公务员报考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表示,公务员报考热有四个原因:一是当前就业压力大。
二是公务员考试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在这样一种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下,只要有真本事,就能考上公务员。
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还有职业声誉较高,能够给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是公务员的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福利。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巨大发展。
但随着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接轨,高素质且有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理想职工”。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大了高等院校招生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事实证明,这种措施已经有效的解决了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问题。
然而,各高校持续的扩招也逐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显现出“过剩”的趋势。
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量人才积累,通常会出现一个工作职务几十上百人竞争的局面,而这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
因此,就有人认为当前就业压力的加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实,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6f6fd6804d2b160b4ec0d4.png)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
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
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一)调查背景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
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
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一)调查数据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精品】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精品】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05eb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8.png)
【精品】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为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和态度,本文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5份。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公务员的认知、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和态度等。
二、调查结果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被调查者中,男性47人,女性38人;受访者年龄在20岁到25岁之间,占比70%;受访者的家庭所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小城镇,占比分别为60%和30%;大多数被调查者家庭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属于中等或偏上,占比60%;被调查者的专业分布比较广泛,以文、理、法、政等专业为主,占比分别为40%、30%、15%、5%。
2.对公务员的认知被调查者大多数对公务员的认知较为全面,44人表示了解程度较深,30人表示了解程度比较一般,9人表示了解程度较少。
其中,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稳定性和福利待遇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3.报考公务员的动机和态度(1)报考动机被调查者报考公务员的动机较为复杂。
其中,31人表示主要考虑工作稳定性,24人认为公务员是一份有保障的职业,21人认为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好,9人认为公务员是一种尊贵的职业。
(2)报考态度被调查者报考公务员的态度比较积极,其中有60人表示会报考公务员,20人表示可能会考虑,5人表示不考虑。
其中,有很多人认为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稳定性、有保障的职业和福利待遇等是主要考虑因素。
2.大多数大学生对公务员的总体认知比较全面,并且对公务员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认知程度深。
3.大多数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公务员职业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于近年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近年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950adab14e852458fb5750.png)
关于近年报考公务员热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1999年来大学生扩招,大学生就业高峰已经到来。
其中,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持续升温,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从2003年至今,报考人数增加了16倍左右。
报考公务员大军的不断扩大对改变公务员年龄结构,增加朝气,提高行政效率,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固然有利,但这种过热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制度等问题,以及我国长期发展的制约都必须做出思考。
本文就是对应届毕业生过热报考公务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概况调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调查对象:应届毕业生调查方式:xxxxxx三、调查报考“过热”现状国家公务员招考总量和提供岗位都有所增加,但报考人数确是成倍增长,导致平均每个岗位招考人数大幅下降,例如2012年国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岗位中的宁波海关竞争比例达到2042.3:1,上海海关竞争比例也达到了1443.3:1;公务员报考选岗冷热不均现象也颇为严重,例如上海海关,宁波海关,黄埔海关,商务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都属于报考人数最多的职位,而2012国考报名最冷门的职位有贵阳海关,西安海关,青海省气象局等。
条件要求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实权职务部门的报考人数比贫困地区,门槛高的职务的人数多出许多;政治面貌的要求有所放松,限制政治面貌的岗位在总招人数中比例下降;即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尝试报考。
四、调查报考“过热”原因(一)对国家而言导致“过热”的因素1、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并且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这就使得每个职位,尤其是高风险职位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而公务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2、缺乏淘汰机制公务员考核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力等使得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形同虚设,每年退出公务员体系的人员甚少,而进入的人员颇多,形成了庞大的公务员体系,这一职位被称为“铁饭碗”。
公务员热的原因(2024)
![公务员热的原因(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34210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b.png)
公务员热的原因引言概述:公务员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丰厚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本文将探讨公务员职位热门的原因,从社会需求、就业稳定性、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和社会认可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社会需求1.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信任和依赖程度高。
2.公务员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公务员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社会平稳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就业稳定性1.公务员职位往往具有稳定的岗位、养老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
2.公务员职位的合同性质使得员工在经济衰退时也能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3.公务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不易受到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三、福利待遇1.公务员享受丰厚的薪资福利,相对于其他职业薪资待遇较高。
2.公务员具备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制度。
3.公务员还享受带薪休假、节假日福利和额外的保险保障。
四、职业发展1.公务员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可以通过晋升和调岗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公务员在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事务。
3.公务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社会认可1.公务员职位被认为是一种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2.社会对公务员的崇尚和尊重,使得该职业备受社会认可。
3.公务员在社会中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总结:公务员职位热门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包括社会需求、就业稳定性、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和社会认可等。
人们对公务员职位的信任和依赖、职业稳定性、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地位都是吸引人们投身公务员队伍的关键因素。
也需要意识到公务员职位的竞争激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5c1433b84ae45c3b358cad.png)
关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目录引言: (1)调查背景 (1)调查目的 (1)调查地点 (1)调查对象 (1)调查时间 (1)调查方法 (1)正文: (2)一、对我省公务员国考现状的分析 (2)二、曲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问卷分析 (2)三、报考公务员热的几个因素 (4)1、人们的从众心理 (4)2、官本位思想 (4)3、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5)4、公务员的工作稳定 (5)5、公务员考试公平 (5)6、公务员报考的门槛低 (5)四、对大学生公务员考试热的几点思考 (5)附件:调查问卷 (6)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
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高温不退,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
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七年超过100万人。
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调查背景:从2000年出头到现在为止,公务员考试一直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众多考生所期望能够通过的一个考试。
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2013年150万,2014年136万,2015年129万。
报名人数13年狂翻10倍多。
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数据可以看出从2003年开始公务员报名人数持续增加,虽然到了最近几年报名人数以及审核通过人数稍有减少,但仍然是“中国第一考”热度仍然很高,这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考。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9eee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人才流失问题
一些原本在其他领域有才华的人才可 能因为追求稳定而选择报考公务员, 导致其他行业人才流失。
官僚主义倾向
公务员热可能导致一些人过于追求稳 定和权力,助长官僚主义倾向。
04
对策与建议
优化公务员招聘制度
建立科学的招聘标准
完善招聘程序
制定更加科学、客观的招聘标准,注 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避 免单一的学历和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 价标准。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培养 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责任感。
强化绩效管理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工作绩效与个人发展、薪酬待遇等挂 钩,激励公务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公务员待遇与福利
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合理 调整公务员的薪酬结构,确保公 务员的收入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整理、分类和筛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 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调查结果和结论。
报告撰写
根据调查结果和结论 撰写调查报告,提出 相关建议和对策。
03
调查结果与分析
公务员热现象分析
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逐年攀升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竞争愈发激烈。
公务员岗位受追捧
公务员岗位因其稳定性、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而备受追捧。
公务员热现象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普遍存在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学生还是社会在职人员,都有很多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热原因分析
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形 势的变化,许多毕业生 将公务员作为相对稳定
的就业选择。
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6c852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1.png)
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调查报告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调查报告导语: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公务员考试正在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录取的比例也越来越小。
录取比例由最初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其难度之高堪称中国第一考。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还是钟情于此,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上面,想考个一官半职,拿个饭碗。
那么公务员考试到底是社会的流行病,还是一种非理性的”唯考是利”,还是受教育者本身的问题。
对于这一股“报考公务员热”风,我们需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
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个性。
正文:据京华时报报导:截止2009年10月26日18:0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工作宣告结束。
就报名结束时的统计结果来看,经统计总报考人数达到146万余人,较报名截止时的统计数据又增加了10万余人,最终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40余万,再创历史新高。
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
通过最近三年数据分析,报考比例持续走高。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最后数据显示:九成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近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应往届毕业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考试难度也在逐年升级。
89%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
认为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平的占50%。
随着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不断增多,众多学子纷纷把公务员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了解,9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考试的内容有所了解。
八成多被调查者认为报考热应降温针对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8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降温,应该保持在一定规模与合理的水平范围内。
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存在,易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
存在严重功利主义,不同岗位、不同地区报考比例严重失衡,提及率达到了78%,公务员的“热”也只是热在“热门”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造成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失,提及率为60%;开拓创新精神缺失,提及率为44%。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125c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c.png)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公务员热现象是指市场上对公务员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出现大批人员参加公务员考试,远远超过职位需求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常见,那么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进行对策分析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公务员热的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剖析。
1.社会大环境因素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很多人希望通过进入公务员队伍来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公务员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薪水,这也是吸引大量人员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原因。
2.职业前景因素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权力和社会地位,这些因素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职业前景优渥也是导致公务员热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3.考试制度因素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竞争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热门岗位,考生数量远远超过职位需求量。
这也导致了公务员热的产生,考生参加考试的压力也日益增大。
4.就业机会不足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人才供大于求,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很多人希望通过公务员岗位来获取稳定的就业机会。
5.个人发展因素一些求职者希望通过公务员工作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或者通过这一职业来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二、公务员热对策分析1.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和求职者的职业规划指导,使他们更加理性的对待公务员职位,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道路。
2.改善职业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公务员工作的吸引力,创造更好的职业环境。
3.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应当扩大公共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公平性。
4.优化考试制度加强对公务员考试的管理,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考试制度的滥用和失衡。
5.提高对公务员队伍的社会认知度加大对公务员队伍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公务员工作的认知度,减少一些人对公务员岗位的盲目追逐。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340b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9.png)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务员职业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之一,公务员考试也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公务员热一时间席卷整个社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务员热的产生呢?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对策分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1. 稳定的职业前景2. 较高的社会地位在中国社会中,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高。
他们在社会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威望,这也吸引了不少人向他们看齐。
3. 高薪酬相比于普通人群,公务员的薪水也是相对较高的。
尤其是一些权属单位的公务员,他们的薪资待遇更是令人艳羡。
这也让不少人向往这一职业。
4. 安逸的工作环境相比于民营企业等,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要舒适得多。
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相对轻松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对良好的工作条件都是吸引人们投身公务员行业的原因。
二、对公务员热的对策分析1. 明确招考标准政府应该合理设置公务员招考的标准,同时对招考程序进行透明化和公开化。
这样既可以加强对公务员的选拔审查,又可以降低公民报名的透明度,降低社会不良心态引起的矛盾。
2. 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公务员招录应该根据其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健全用人单位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公务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化和素质化,减少公务员队伍的质量溶剂。
3. 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公务员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使优秀公务员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
同时逐步建立公务员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工作业绩和表现来确定公务员的薪酬。
4. 对公务员的规范化管理针对当前公务员队伍的生态问题,应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滥用职权、腐败行为,应依法进行严惩。
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在岗配型方面表现的公务员给予相应的肯定和激励。
5. 加强对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公民正确了解公务员职业,避免一些不理性的前提下对公务员职业的理解。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同名42307)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同名42307)](https://img.taocdn.com/s3/m/3da8958e312b3169a551a455.png)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同名42307)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一、引言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火爆今年将近150万人报考,提供2万余个岗位来计算,有专家预测考录比或达为90:1。
公务员考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各方面人才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大家都相信和支持这个制度,积极参与考录选拔,希望通过考录实现理想。
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
如今被称为“国字号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真可谓火爆,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
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务员考试热呢?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作为青年人是只求稳定还是敢于接受挑战呢?二、调查概况调查时间:历时11天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毕业大学生调查方式: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具体问卷问题见附页三、调查内容及调查数据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图1图2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好处进行了调查。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多数人因为公务员具有以下好处而愿意参加公务员考试,主要原因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此外,能够成为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从图2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参加公务员考试除了因为自己个人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稳定的看法之外,仍有少数人是为了接受家长的建议或增加就业渠道而参加公务员考试。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四原因导致公务员考试热。
首要原因是水涨船高,公务员招录职位多了,报考人数自然增加;其次,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来看,这也是一个必然现象。
目前正处经济危机起暖回稳阶段,这个阶段就业压力比较大,公务员就业的待遇、旱涝保收以及社会地位相对比较高,所以吸引了很多的人报考;再者,由于公务员考试的诚信度越来越高,对人才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使许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把公务员考试当成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渠道,为学生创造了很多条件;最后,就中国而言,还是一个传统思想比较重的国家,人们对公务员有种传统的向往,这也是促使大家报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对公务员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8d78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0.png)
02
公务员热的成因分析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传统文化影响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公务员被视为一种体面的、 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容易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
经济发展不平衡
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福利和待遇较高,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
就业压力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公务员成为一种相对容易就业的职业 选择。
调查表明,公务员职业稳定、福利好、社会地位高等因素是导致“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
公务员热的负面影响
公务员热现象可能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人才资源浪费等问题。
具体建议和展望
改善公务员福利待遇
加强公务员职业培训
通过提高公务员薪资、福利待遇,降低公务 员热的程度。
通过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 平,使公共服务更高效。
招聘制度
公务员招聘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招聘标准不透明、招聘程序不规范等,导 致一些人将考公务员作为进入体制内的捷径。
03
公务员热的社会影响
对社会就业的影响
挤占私企就业空间
公务员热导致大量人才竞争公务员职位,私营企业招聘人才相对困难,影响了私 企的创新和发展。
降低整体就业质量
由于公务员的稳定性,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而非选择其他就业岗位,导致整体就 业质量下降。
对社会不公的加剧
机会不公平
公务员考试对于部分群体来说,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公务员 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机会不公平。
待遇不公平
由于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使得公务员的薪酬待遇普遍高于 其他职业,这种待遇上的不公平会加剧社会不公。
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政府负担加重
大量招聘公务员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影响政府治理效果。
政策制定不合理
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
![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bbd735af45b307e87197ed.png)
公务员报考不断升温,成为“中国第一考”今年最高的录考比例为1:500如何保证公务员招录工作的公平公正?纵观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
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当官出仕,历来是个人翻身的主要而且是重要的出路。
当官出仕意味高居人上,意味有权有钱财源广进。
从当前来看还意味获得一个不错的金饭碗。
对于考取者,他首先意识到的是即使最差也有一个稳定的不错的收入,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有个一官半职,那将来更有可能辉煌腾达。
真有多少录取者是意识到这是一个艰巨的责任在身,树立服务一方黎民百姓的理想。
当然我们不能去指责这种思想,当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我看关键还是对公务员的管理和考核办法。
公务员,公务员,顾名思义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人员。
既然是服务人员就应该意识到服务公众才是根本。
就应该想其它服务领域工作人员一样有强烈的竞争,有进有出。
通过严格、科学管理和考核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其充分意识到成为公务员不是进入旱涝保收的保险柜,不是加官进爵的门槛。
“官”者不是管人,而是管事,是受托代管。
是受谁之托?是人民,是老百姓。
其实,众多人争相报考公务员,我看不是喜事,而十足是件坏事。
怎么说呢?你想啊,其一,人多趋于利,这么多人报考就肯定意味着此处有优于他处的地方。
优在哪?最起码旱涝保收啊,即使将来做个最差的办事人员,也是日子逍遥,有事没事看看报上上网,没有都市其它领域激烈竞争,人家来办事还多给自己一堆笑脸,人家说话也轻声细语,十足一个高高在上感觉,再说工资待遇也优于其它地方,不说超过,在本地区只是是中等了,加上其它灰色收入,日子当然自在了。
事情没有办好,挨挨领导骂也就是了,失业的情况只要不犯大错误,几乎概率为零。
所以这是否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革一下公务员的管理办法,并在公务员中引入类似市场竞争似的竞争机制,使庸者、平者、贪者都会立马淘汰,在公务员中引入危机意识,使每个公务员都正确认识公务员的本质。
《学生实践课程报告: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2700字》
![《学生实践课程报告: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2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5e9a3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6.png)
学生实践课程报告:当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剖析目录一、引言 (1)(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1)二、调查的内容 (1)三、调查结论 (2)(一)从行动者的目标看,大学生考公务员的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 (2)(二)从行动者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考公务员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2)四、思考与建议 (3)(一)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 (3)(二)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内部流动机制 (3)五、参考文献 (4)一、引言(一)调查的目的意义国家需要从人民群众中选择优秀的人,这类人通过重重考核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官员,而这种选拔制度被现代人称为公务员考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一般都是大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才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一般的大学生都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以后的工作方向偏向于政治行业,并且大学生都具备着许多良好的品质,譬如热情、积极向上、有创造力,大学生公务员为国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但是当所有的大学生都报考公务员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本篇文章分析了众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现象,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建议。
(二)调查对象:某高校的学生。
(三)调查时间:2022年5月。
(四)调查方式: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
二、调查的内容本篇文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访谈法,在进行访谈之前,要先把问题准备好,这种方式被称为半结构式。
将在校的大学生作为本次的访谈对象,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是否愿意报考公务员,明白大学生对考公务员的意愿。
提前准备好访谈时需要用到的问题,方便在访谈过程中使用,但实际在访谈时并不会遵循制定好的问题,1按部就班的进行提问,会根据实际情况而随机应变,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真实。
三、调查结论(一)从行动者的目标看,大学生考公务员的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大部分人在选择工作时,都想找一个工作时间轻松、薪酬待遇好的工作,如果这份工作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考公务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报考人数不断刷新纪录,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成为广大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厉兵秣马的首选阵地,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公务员热”。
从国家到地方,公务员考生除参加“国考”外,为增加考上的几率,考生还会辗转于各地参加考试,这群“专注”的求职者被人们起了个时尚的称谓——“考碗族”,成为大学校园内继“考证族”、“考研族”
后的新一代考试族。
摘要:本次调查从多重角度探讨了当前“考公务员热”这一被理论受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见解以求给这一现象降温。
关键词:考公务员热;就业压力;职业平等观
据调查:2013年与2014年的岗位表放到一起不难发现,2014年的招考职位和人数皆有所下降,这是自2008年以来,招考职位总数的首次缩减,下降率为9.08%;招考人数总数的首次大幅下降,下降率达6.24%。
然而二者的下降不会影响2014国考考生的报考热情,因此,本次国考的总报考人数预计依旧会稳中上升
从2011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激增,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
根据数据显示:九成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近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并且难度在逐年升级。
八成多被调查者认为报考热应降温针对目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8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降温,应该保持在一定规模与合理的水平范围内。
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易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和人力资源浪费,官本位主义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七成多被调查者认为存在“报考热”。
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好、上升空间大,工作稳定,还有一些是因为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
2014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依旧不减。
应届毕业生是国考大军中的核心力量之一,以今年为例,工作经验为限制的岗位达70%以上。
而2014年应届毕业生预计可达70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样一个刚性背景下,考公务员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优先”选择。
因此,只要符合要求,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还是会把握此次机会,假如当今大学生就业都走公务员这一条路,各种人才都集中到国家机关,势必造成人才埋没和智力浪费。
其结果必将影响社会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
说起来,时代变迁总给人一种难以琢磨的轮回之感。
想当年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大学生都梦想“下海”闯荡一番事业,纷纷到企业去跃跃欲试,寻找个人发展机遇。
只有不得已情况下才有人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
而且,当时进政府机关当干部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参加统一考试,要过多道门槛。
可是,时过境迁,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大学生到企业找工作,其经济效益不确定,员工待遇难以确保,员工随时有因企业倒闭而丢失饭碗的可能。
大学生若自我创业更是风险重重。
与之相比,近年来,公务员加薪不断,职位稳定,还享受许多保障待遇。
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公务员岗位越来越诱人,以致大学生纷纷抛弃理想、梦想和幻想,投奔公务员热考大军。
其中,不乏一些诸如学精密仪器等专业的大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专业,也拥到公务员这条窄路上来,使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公务员队伍呈现出趋之若鹜的局面。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热是这几年一直持续的现象,其原因分析如下:
1、岗位设置增多
水涨船高,公务员招录去年有八千多个岗位设置,今年有一万五千岗位设置,录取职位多了,报考人数增加。
2、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诱惑力大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公务员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
况下,一般是不可能被裁,而且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朝九晚五”,除了特殊岗位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加班情况,这点很重要,因为“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
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社会当前严峻就业压力
我们从“公务员热”中也能看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型经济,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自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开始增多。
据统计:2004年全国有240万高校毕业生寻求工作,2005年这一数字上升为340万。
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10万。
这次中央和国家机关集中招考,一次性提供8400余个岗位,这对于正在寻求就业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具有非同寻常的诱惑力。
报考队伍中出现了往年罕见的高学历现象,即“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教堂,本科生一食堂”的情景,促使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不得不同台竞技,就业竞争的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缓解就业压力,可谓任重道远,值得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献计献策。
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4、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定位
不少学生在报考时出于一种“趋同心理",看着周围的同学报考,自己也跟着报,
面对激烈的考试竞争压力,部分考生临阵脱逃。
实际上,并非人人适合从事公务员岗位,在对这一职业向往的同时,应该冷静而又理性地思考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要履行怎样的职责以及自己是否合适。
另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在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是非常受欢迎的。
由于对公务员缺乏认识,盲目报考,有的大学生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发挥不了专业特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施展,反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
二、“考公务员热”现象缓解的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确存在过热现象,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给这种现象降降温,使通过公开考试竞争,选拔录用公务员这种良性用人机制能够理性发展,保持在一定规模和合理的水平范围内。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完善公务员监督制度
加大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监督制度,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避免社会保障之应保未保、覆盖面不广的现象发生。
另外,党和各级政府应不遗余力地、千方百计地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数和规模。
此外,公务员作为其中的一种选择,有职业和收入都相对稳定、握有公共权力的好处。
但是,不能滥用公共权利。
2、树立平等的职业观
当人人以官为荣时,社会的价值观将被扭曲,对于建立创新、科学、积极、平等、公正、奋斗的社会不利。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舆论宣传工具的优势,批判在部分考生心中存在和作祟的封建官本位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在全社会深入持久、轰轰烈烈地开展职业平等观教育,使职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人心中树立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劳动最光荣的良好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正确引导就业观念转变择业观念
鼓励大学生把握身边机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和
自主创业。
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的价值。
只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研究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相信“考公务员热”这一社会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
4、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人才观两大观念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均衡发展为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爱岗敬业,鼓励人才到基层、到农村、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磨砺心志。
重视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摸清考生心里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循序渐进式的诱导,使其思想朝正确方向转化。
树立起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积极应对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困难和考验。
如果公务员队伍要废除岗位终身制,根据个人表现签订续聘合同,以此打破无论公务员业绩表现如何只能调职而难以革职除名的旧框框。
二是,公务员要打破工资待遇的“铁饭碗”,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将个人收入拉开距离,根据个人业绩好坏来评发工资奖金。
三是,要实行公务员的工资调整与企业工资调整同步进行,形成各行各业齐头并进、一碗水端平的社会公平局面。
相信通过对公务员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公务员岗位与企业员工岗位同处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时,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务员爱岗敬业、努力奉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激励更多有学识才干的大学生自愿奔向就业面更为宽广的企业行列,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其结果势必降低不正常的公务员热考温度,促使社会实现均衡、和谐、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