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下游赤眼鳟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江下游赤眼鳟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的研究
林小植;陈蔚辉;范汉金;罗毅平;查广才
【摘要】2010年6月在潮州江段采集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幼鱼36尾,按体长范围(68~175 mm)分为5个组,测定鱼体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结果显示:赤眼鳟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占鲜重的百分比范围为72.79%~75.54%、12.99%~17.06%、8.18%~12.88%和2.35%~3.38%,能量密度范围为6.29~9.11kJ/g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随体长增加而增加,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而与含水量呈负线性相关关系(P<0.05);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5).结果表明可以用赤眼鳟的含水量及体长估计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赤眼鳟较高的脂肪含量与韩江中丰富的食物资源及赤眼鳟适应缓流水生活的习性有关.%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 of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36 specimens with body length of 68 ~175 mm and body weight of 4. 78 ~104. 88 g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in June, 2010, and divided into 5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body length(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nergy density were measured. The resui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water( WAT), protein( PRO), lipid(FAT) and ash ( represented by percentages of them in fresh body weight of fish, respectively) ranged 72. 79% ~ 75.54% , 12. 99%~ 17.06%, 8. 18% ~ 12. 88% and 2. 35% ~3.38%respectively. The energy density (E) ranged 6. 29 ~9. 11 kJ/g. With the increase of L, PRO, FAT and E, WAT decreased. PRO, FAT and E were all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 while WA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 (P
< 0. 05 ). The contents of PRO, FAT and E were all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WAT ( P < 0. 05 ).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RO, FAT and E of S. curriculus could be estimated by the content of water or body size. The high content of lipid with the increasing body size in this species may be resulted from its acclimation to the slow flow water environment and abundant food resources.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2011(041)002
【总页数】5页(P25-29)
【关键词】韩江;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体长;化学组成;能量密度【作者】林小植;陈蔚辉;范汉金;罗毅平;查广才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潮州,52104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潮州,52104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潮州,52104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生物生殖与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潮
州,52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13
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是鱼类营养学、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

鱼体化学组成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2-4],它们往往是衡量鱼体能量储备水平、评价鱼类营养及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为研究水体生态系统的能流
过程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5,6]。

已有研究探讨了营养状况、水温、季节、繁殖活动、洄游、鱼体大小和生长时期等对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的影响[7-9]。

随着
鱼类生长发育,鱼体对各器官功能及相关代谢底物需求状况不同,而蛋白质和脂肪是鱼类的主要能源底物,这些化学组成可能随生长过程而产生适应性变化,但该方面的研究资料尚比较缺乏。

有研究者发现,鱼体蛋白质、脂肪、能量密度随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其物质组成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其含水量与鱼体能量密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提出可以采用鱼体水分含量预测能量密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但该方法的普遍性尚待进一步实验资料验证[10,11]。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赤眼鳟属(Squaliobarbus),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是韩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一般性成
熟在3~5龄,体重300 g以上[12,13]。

目前赤眼鳟在粤东一带售价30~40元/
公斤,市场开发前景好。

已有学者对该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13,14]。

本研究以韩江下游潮州江段野生赤眼鳟幼鱼为对象,探讨该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及其与生长的关系,旨在为该鱼的营养组成及能量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丰富我国淡水鱼类生物能量学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采集及测定方法
2010年6月于韩江下游潮州江段采集赤眼鳟幼鱼36尾,测定其常规生物学指标,体长精确到1 mm,体重精确到0.01 g。

按体长分为5组,依次为66~85、
86~105、106~125、126~145和146~165 mm。

由于部分个体过小,因此
组内体长接近的1~3尾鱼合为一个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各组样品数分别为4、6、6、4和5。

在70 ℃下烘至恒重,求得其含水量(WAT,以其占鲜重的百分比
表示),然后研磨成细末,放入小瓶中,保存于-20 ℃下待测。

采用国标GB/T 5009.5-2003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的蛋白质含量;采用国标GB/T 5009.6-2003索氏提取法(乙醚为提取液)测定脂肪含量;采用马福炉焚烧法,测定其灰分含量。

脂肪含量(FAT)、蛋白质含量(PRO)和灰分含量(均以其占鲜重的百分比表示),鱼体能量密度(E)采用文献[15]的公式推算。

1.2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采用Statistica 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重比较(Fisher-LSD法)、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

用Pauly的t
检验法检验体长与体重回归方程的幂指数“b”与“3”之间的差异,检验公式为:
式中:SD(L)、SD(W)分别为体长、体重对数值的标准差,n、r分别为标本数和相
关系数。

2 结果
2.1 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体长组1、2、3、4和5的体长平均值分别为78.0、93.2、112.0、131.3和154.6 mm,体重随体长增加而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7.81、13.74、24.53、43.72和63.54 g (表1)。

以体长(L) 为自变量,体重(W)为因变量,采用公式
W=a·Lb 进行回归运算[16],结果为:W=1.9×10-5L2.98 (r=0.99,P<0.01)(图1)。

采用Pauly的t检验法检验体长与体重回归方程的幂指数“b”与“3”之间的差异,表明b值与“3”没有显著差异(t=1.88<t0.05=2.04)。

图1 赤眼鳟鱼体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length and the weight of S.curriculus
2.2 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体长组1、2、3、4和5的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75.54%、74.93%、74.45%、
73.34%和72.79%;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99%、13.64%、14.31%、
16.10%和17.06%;脂肪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18%、8.29%、9.87%、10.42%和12.88%;灰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38%、2.60%、2.49%、2.35%和2.48%;能量密度平均值分别为6.29、6.49、7.28、7.91和9.11 kJ/g。

其中,含水量随
体长的增加而降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1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表1)。

表1 赤眼鳟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Tab.1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nergy density in S.curriculus指标分组12345体长变幅(mm)66~8586~105106~125126~145146~165样本数46645体长
(mm)78.0±2.893.2±2.3112.0±2.3131.3±2.8154.6±2.5体重
(g)7.81±3.02a13.74±3.12a24.53±3.12b43.72±3.74c63.54±3.42d含水量(%)75.54±0.23c74.93±0.18b74.45±0.18b73.34±0.22a72.79±0.20a蛋白质含
量(%)12.99±0.37a13.64±0.30a14.31±0.30b16.10±0.36b17.06±0.33c脂肪含
量(%)8.18±0.41a8.29±0.34a9.87±0.34b10.42±0.41b12.88±0.37c灰分含量(%)3.38±0.20b2.60±0.17a2.49±0.17a2.35±0.20a2.48±0.18a能量密度
(%)6.29±0.22a6.49±0.18a7.28±0.18b7.91±0.22c9.11±0.19d
注:同行中肩标字母不同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体长与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的关系
体长分别与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P<0.05),而与灰分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以体长为自变量,分别以
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和能量密度(E)为因变量,进行
线性回归,得到方程:
WAT=78.26-0.035L
(r=-0.93,P<0.01,n=25)
PRO=8.47+0.055L
(r= 0.94,P<0.01,n=25)
FAT=2.7+0.064L
(r=0.94,P<0.01,n=25)
E=3.06+0.038L
(r=0.96,P<0.01,n=25)
2.4 含水量与其它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的关系
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而与灰分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

以含水量为自变量(WAT),分别以脂肪含量(FAT)、蛋白质含量(PRO)和能量密度(E)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方程:FAT=123.42-1.53WAT
(r=-0.86,P<0.01,n=25)
PRO=115.05-1.35WAT
(r=-0.88,P<0.01,n=25)
E=75.92-0.92WAT
(r=-0.88,P<0.01,n=25)
3 讨论
鱼类体长(L)和体重(W )关系是鱼类生物学研究中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17],通常描述为W =a·Lb。

其中a表示单位体长的体重,b值反映鱼类生长的生理学方面的特殊性。

b等于3,表示等速生长,即在生长过程中体形和比重保持不变;b值大于或小于3则表示异速生长[18]。

在本研究中,赤眼鳟的b值为2.98,与“3”进行Pauly的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赤眼鳟为等速生长。

多数鱼类的指数b值介于2.37~3.07[11],本研究结果在其范围之内。

有研究表明,鱼体的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值随体重或体长的增加而增加,蛋
白质和灰分与体重或体长之间的关系则不确定,不同鱼类其变化不同[19-22]。


研究中,赤眼鳟鱼体蛋白质含量随着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与有关野生淡水鱼类鱼体组分的研究结果[4,11,21-22]一致。

但有关人工养殖淡水鱼类,其蛋白质含量往往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表现为蛋白质不变,甚至蛋白质含量降低,而脂肪含量的比率显著增加[23,24]。

由于对不同年龄、大小的人工养殖鱼类鱼体
生化组成的研究资料比较欠缺,是否存在野生鱼类的蛋白质含量随着体重或体长的增加而增加,养殖鱼类蛋白质含量则不变或者降低的推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鱼类营养能量学研究中,常需要测定鱼体的生化组成和能值。

有研究发现鱼体含水量通常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并提出了可采用鱼体含水量预测其能量密度的观点[11,25],因此建议采用鱼体的含水量间
接估测这些指标,从而省略直接测定的工作。

本研究中含水量与体重、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同时赤眼鳟鱼体长与蛋
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也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1),而与含水量
呈负线性相关关系(P<0.01)。

提示野生赤眼鳟的含水量或体长均可以用来预测其
能量密度,但不能估算灰分的含量。

脂肪是鱼体主要的含能物质之一,是鱼类繁殖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含量对繁殖力有重要的影响[26]。

同时,脂肪是鱼类在食物资源缺乏时抵御不良环境胁迫的重要代谢底物[27]。

王军辉等[28]以及吴斌等[11]各统计了10种鱼的脂肪含量资料,发现鱼体中的脂肪含量占体重百分比的变幅为0.74%~ 11.31%,大多数鱼类脂肪含量小于8.72%。

本研究中,赤眼鳟鱼体中脂肪含量占湿重百分比的变幅为
6.93%~14.41%,平均值为10.06%,脂肪含量高于多数鱼类。

这说明野生赤眼
鳟有较高的能量储备能力。

韩江地处亚热带,常年水温较高,水中食物资源丰富[29]。

赤眼鳟是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主要摄食小鱼虾、有机碎屑、腐殖质、线状藻、水草等[13],其相对食物丰度在各季节间的变化较小,这为其周年保持较
高的脂肪含量及能量储备水平提供了条件。

另外,赤眼鳟一般生活于水流较缓的表层水,用于游泳耗能相对较少,因此在赤眼鳟能量收支中有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使其有更多的能量储备以满足其繁殖需要。

参考文献:
[1]Halver J E,Hardy R W.Fish Nutrition (Third Edition)[M].2002,Elsevier Inc.
[2]Jonsson N,Jonsson B.Body composition and energy allocation in life history stages of brown trout[J].J Fish Biol,1998,53:1306-1316.
[3]Richardson A H,Elliott J M.Variations in juvenile growth,energy allocation and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of two populations of arctic charr in north norway[J].J Fish Biol,2000,56:328-346.
[4]Cui Y B.The theory and method on bioenergetics[J].Acta Hydrobiol Sin.,1989,13:377-383.
[5]Fuentes A,Ferndez-Segovia I,Escriche I,et parison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omposition of mussels from different Spanish origins[J].Food Chemistry,2009,112:295-302.
[6]Higgs D A,Sutton J N,Kim H,et al.Influence of dietary concentrations of protein,lipid and carbohydrate on growth,protein and energy utilization,body composition,and plasma titres of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 non-transgenic and growth hormone transgenic coho salmon,Oncorhynchus kisutch
(Walbaum)[J].Aquaculture,2009,286:127-137.
[7]王军辉,谢小军.瓦氏黄颡鱼不同季节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预测模型[J].生
态学报,2003,23:122-129.
[8]López L M,Durazo E,Viana M T,et al.Effec t of dietary lipid levels on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 and fatty acid profile of juvenile white seabass,Atractoscion nobilis[J].Aquaculture,2009,289:101-105.
[9]Singh R K,Desai A S,Chavan S L,et al.Effect of water temperature on dietary protein requirement,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Asian catfish,Clarias batrachus fry[J].J Therm Biol,2009,34:8-13.
[10]Falth L E,Diana J S.Seasonal energy dynamics of the ale-wife in southeastern lake michigan[J].T am fish soc,1985,114:328-337.
[11]吴斌,罗毅平,谢小军.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2-67.
[12]杨明生,陈金安,黄孝湘,等.赤眼鳟繁殖生物学研究[J].淡水渔业,2005,35(3):38-40.
[13]向建国,何福林.赤眼鳟生物学特性研究[J].淡水渔业,2004,36(3):38-40.
[14]郑闽泉,袁定清,刘伯仁,等.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淡水渔业,34(3):33-35.
[15]Brett J R,Groves T D D.Physiological energetics
in“Fishphysiology”[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8:279-352. [16]Von B L.Aquantitative theory of organic growth[J].Hum Biol,1938,10:181-213.
[17]黄真理,常剑波.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中的分形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330-335.
[18]Ricker W pu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iological statistics of fish populations[J].J Fish Res Board Can,1975,191:1-382.
[19]Degani G,Gallagher M L.The relationship of eel Anguilla anguilla(L.) body size,lipid,protein,glucose,ash,moisture composi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aldolase)[J].Comp Biochem Physiol A,1985,84:739-745.
[20]陈少莲.我国淡水优质草食性鱼类的营养和能学研究Ⅰ——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的生化成分和能值[J].海洋与湖沼,1992,23:193-205.
[21]刘家寿,崔奕波,杨云霞.体重和摄食水平对鳜和乌鳢身体的化学组成和能值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0,24:19-23.
[22]罗毅平,陈谊谊.不同大小黑尾鲹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2-16.
[23]沈美芳,吴光红,殷悦,等.塘养一龄与二龄暗纹东方魨鱼体的生化组成[J].水产学报,2000,24:432-437.
[24]钱云霞,杨文鸽.不同龄期养殖鲈鱼的生化组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
版),2002,15:202-206.
[25]谢小军,孙儒泳.南方鲇幼鱼鱼体的含能量及生化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3):83-88.
[26]Xie X J,Long T C,Zhang Y G.Reproduction Investiment in the Southern Catfish (Silurus meridionalis)[J].J Fish Biol,1998,53:259-271.
[27]谢小军,邓利,张波.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1998,22:181-189.
[28]王军辉,谢小军.瓦氏黄颡鱼不同季节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预测模型[J].生态学报,2003,23:122-129.
[29]蓝宗辉,杜联穆.韩江浮游动物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3:97-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