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脱硫塔内除雾器运行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淋脱硫塔内除雾器运行特性

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烟道腐蚀及烟气排放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空塔流速及组合条件下除雾器的除雾性能很有必要。为此,建立了接近实际工程的喷淋脱硫塔实验台,研究了空塔流速、喷淋层与除雾器距离、不同雾化喷嘴等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粒径分布的影响,以及管式除雾器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空塔流速对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影响较大,对二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有一定影响;除雾器出口液滴粒径随空塔流速提高而减小;喷嘴雾化粒径变小后,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明显增加;喷淋层与除雾器间距对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有较大影响;管式除雾器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影

响不大。

关键词:烟气脱硫;喷淋塔;除雾器;氧化镁撞击法;液滴粒径

国家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要求日益严格,这对燃煤电厂的脱硫装置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WFGD)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又分为喷淋塔、液柱塔、鼓泡塔等不同型式,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喷淋塔型式[1-4]。

当烟气通过脱硫塔喷淋洗涤脱除二氧化硫时,会携带出大量以硫酸盐、亚硫酸盐、碳酸盐及灰分为主的酸性液滴。若不去除这些液滴,不但会造成下游烟道及设备的堵塞、腐蚀以及烟囱雨等问题,还会使烟气粉尘排放增加[5-8]。

除雾器是脱硫塔内去除液滴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特性引起广泛关注。文献[9-13]通过改变流速、除雾器叶片间距、除雾器板型等因素对除雾器性能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基于的实验台均与实际工程脱硫塔差异较大,需要对接近实际工程的脱硫塔内除雾器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搭建了冷态喷淋脱硫塔实验台,内设喷淋层及屋脊式除雾器,模拟实际脱硫塔内除雾器入口条件,使得实验台除雾器入口液滴及流场分布与实际脱硫塔内相似。在该实验台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影响;(2)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粒径分布的影响;(3)喷淋层与除雾器距离对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影响;(4)喷淋层喷嘴雾化粒径分布对除雾器液滴排放的影响;(5)

管式除雾器的除雾效果。所得结果为喷淋塔内除雾器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1实验装置

所建立的冷态喷淋脱硫塔实验台如图1所示。

图1冷态喷淋脱硫塔实验台示意

实验台由脱硫塔模型、辅助风机、水泵以及相应电气热控设备组成。脱硫塔模型内径2.65m,高10.00m,其中入口风道距离喷淋层2.5m,喷淋层距离一级除雾器2.5m,一级除雾器距离二级除雾器2.0m,二级除雾器距离脱硫塔出口3.0m。喷淋层雾化喷嘴分别采用SPRAY公司螺旋喷嘴和空心锥喷嘴,雾化粒径与实际脱硫塔内相近。风机与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以满足实验中不同工况的需要。

2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测试方法及过程

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测试采用氧化镁膜片撞击法[14-15],其具体做法为:在载玻片上覆盖一层氧化镁薄膜,将氧化镁膜片固定于采样器上,采样器迎面垂直于气流方向,当含有液滴的气体流过时,氧化镁膜片由于雾滴的撞击而留下圆形印记,取下氧化镁膜片,采用显微镜和软件分析系统来测量和统计印记数

量及尺寸信息,测得的印记尺寸经过修正后即得到雾滴的真实尺寸,通过有关计算得到气流中液滴的质量。

显微镜粒径分析系统由正置显微镜、数字摄像头、自动载物台和显微粒度分析软件等组成。氧化镁膜片被液滴撞击后的典型显微图如图2所示。

图2典型氧化镁撞击膜片显微图

测试时,启动风机,调节风机电机变频器,使用微压计、毕托管在入口风道标定气流速度和气流量;开启水泵调节变频器,使得喷嘴入口压力达到设计值,从而产生所需的液滴。将液滴采样器伸入除雾器后的测量口采样并计时。对已采样的氧化镁膜片进行分析,最终获得气流中的液滴含量,通过除雾器前后气

流中液滴含量,得到除雾器除雾效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空塔流速、除雾器布置及组合方式、除雾器与喷淋层间距等因素对除雾器除雾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实验台模拟实际喷淋塔内除雾器的运行工况,空塔流速分别设定为2.4m/s,3.1m/s,4.0m/s,4.7m/s,5.2m/s;一级除雾器为屋脊式弧形板式,板间距30mm;二级除雾器为屋脊式带钩弧形板式,板间距

23mm;管式除雾器为2层平行圆形管排错列布置,管径d75mm,2排圆管中心垂直间距85mm,横向间距149mm。

3.1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影响

随着空塔流速提高,气体携带进入除雾器的液滴粒径增大,数量增多,导致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发生变化,对除雾器的液滴脱除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

(1)塔内气流速度小于4.1m/s时,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当流速增加到4.7m/s时,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急剧下降,直到空塔流速增加到5.2m/s时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大幅增加,此时在一级除雾器出口可观察到有大颗粒液滴从除雾器飞溅出来。

这是由于流速低于5.2m/s时,随着气体流速增大,除雾器入口液滴含量增加,而流速的增大也会增强除雾器脱除效果,综合作用使一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降低。当气流速度达到5.2m/s时,气流携带进入除雾器的液滴量进一步增加,除雾器脱除的液滴量过大,积液无法顺利排出,液滴被气流二次携带,造成一

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大幅增加。

(2)随着入口气流速度增加,二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有所增加,空塔流速达到4.1m/s后除雾器的脱除效率增加,二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流速度达到5.2m/s后,二级除雾器出口液滴含量仍然下降,说明在该气流速度下除雾器仍然没有发生气流对液滴二次夹带,除雾器出口的液滴含量没有出

现突然增大的现象,但从整个实验过程看,气流速度对除雾器出口的液滴含量还是有较大影响。

3.2空塔流速对除雾器出口粒径分布的影响

由于一级除雾器入口液滴含量非常大,无法用氧化镁膜片撞击法测量粒径分布规律,本文暂不讨论。液滴粒径统计的原则为:小于10μm的点不统计;每个粒径值表示1个粒度区间,如20μm表示的粒径(d)是10μm≤d<20μm区间内的所有液滴。不同空塔流速条件下,一、二级除雾器出口液滴粒径分布如图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