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重症病房抽取需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进行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治疗组实施PDT,对照组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OT),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少,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P<0.05);结论: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缩小切口范围,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标签::纤支镜;经皮气管切开术;重症医学科;临床效果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49-02
在重症医学科为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可为他们建立有效、安全的人工气道,便于管理气道,可长时间使用,让人工气道死腔大大减少。
同时它还可作为长期机械通气人机连接的一种途径,有效防止气管插管而引发并发症,对救治重症患者具有理想的效果[1]。
以往在重症医学科所实施的传统气管切开术(OT),由于所需时间较长,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较大;当前采取的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方便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缩小切口,减少出血量。
本研究对一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观察对象及方法
1.1观察对象:抽取重症医学科需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他们的年龄为28-80岁,平均年龄为(48.6±11.2)岁。
排除了曾有过气管切开史患者,以及颈部解剖不正常患者。
其中38例患者为重度颅脑损伤、22例为脑出血、13例为慢阻塞肺疾病、5例为脑梗死、2例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气道存在较多的分泌物、呼吸困难等。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OT);治疗组采取在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下,由一位专业操作人员在旁负责纤支镜操作,让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及肩部撑起,头部后仰。
穿刺点取第2、3或第3、4气管环节间正中线的交点,2%利多卡因作为局部浸润麻醉。
在穿刺点横行做切口,切口大小以可容纳气切套管即可,借助纤支镜,穿刺针接上注射器,在穿刺点往下方垂直方向刺入气管,若回抽出现气泡说明刺入成功。
将穿刺针退出,导引钢丝置入,把扩张器套在导丝上面,刺入皮内转动扩张器,让扩张器穿过气管前壁为止,再将扩张器取出。
在扩张钳的尖端把导引钢丝穿入,让扩张钳沿着导引钢丝往下
扩张,将软组织进行钝性分离,把扩张钳张开并拔除。
沿着导引钢丝在气管内将气管导管和管芯插入,把导引钢丝及管芯拔出,再对气管导管加以牢固,气囊充气[2]。
1.3观察指标:采取不同的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2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9.5±4.2)分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8-4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3
3.5±10.5)分钟,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
2.2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5-22毫升,平均出血量为(9±
3.2)毫升,将气管套管置入后出血都得到控制;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1-55)毫升,平均出血量为(23.6±5)毫升,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
2.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术中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食管损伤、血管损伤及气管撕裂等,术后治疗组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还有1例发生术后出血,治疗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中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容易发生并发症,而且术中所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大。
因此,重症医学科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是采取一种更简便、有效、安全的气管切开术。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PDT就是一种微创气管切开新技术,越来越被广大临床医生所应用。
此技术采用扩张钳对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专用钳让外力可沿着钳头表面平均分配,在扩张时,气管周围的组织所需切口不必太大,也不用完全暴露气管周围组织,有的还无需将气管暴露出来。
在危急情况时,快速穿刺进入气管后开放气道,可马上让低氧血症得到改善。
PDT操作范围较小,所涉及到的组织少,出血量也较少,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的创伤。
但是,PDT手术术野所处的是较为盲区状态,因此,在术中容易给气管周围组织、食管或者气管后壁带来损伤,在扩张时如果深度较深或者偏离正常途径,那么导引钢丝就不易抽动。
因此,在操作时要反复抽动导引钢丝,避免损害到上述这些部位。
因为PDT切口小,而且切口和皮肤纹理保持平行,患者愈合后皮肤瘢痕不会很明显,对美观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因此,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比较,PDT主要优势体现在: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范围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皮肤瘢痕不明显等[3]。
从本研究可见,观察组
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也明显比对照组少,且观察组在术中、术后均没有发生并发症,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总而言之,在重症学科借助纤支镜引导,实施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可避免损伤到气管后壁或者食管,可缩短手术时间、所需切口范围小,出血量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适宜在重症医学科及急诊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志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46-147
[2] 王小文,赵松,陈秀凯,等.重新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9(2):107—108.
[3]陆赛男,陈丽.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J].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29(4):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