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城建史

1. 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

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和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影响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在卡纳克与卢克索神庙群体设计中,运用2公里长中轴线布局,两边布置约1000人面狮身像。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2.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

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Hippodamus于希波战争后从事大规模建造活动,采用了一种几何形式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分为三种住宅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城与公职人员住区希波丹姆规划形式在其本人的实践中有所体现,公元前475年希波丹姆主持米利都Miletus重建工作,自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城市大都按希波丹姆模式建造,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普南城

3. 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

古罗马城在公元前4世纪修筑城墙,城市保留空地,作为被围时的粮食供应地。城市中心广场在帕拉丁以北,在这里逐步形成广场群,即著称于世的共和广场和建于帝国时期的帝国广场。

共和时期的罗马广场由广场群组成,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周围的房屋散乱,公共活动性质比较强烈,很像希腊普化时期的城市广场。广场建筑彼此在形式上与整体不甚协调,建筑群体现了政治军事权力的增长,每一建筑群都比之前的大

帝国广场是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端向西北延伸约300m,由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等多个广场组成帝国广场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每个空间都有柱廊连接,端部的主要建筑物起着主要装点作用。广场群的设计手法是每个皇帝所建筑的广场建筑去与另一个皇帝的用地布置上彼此垂直相交,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柱廊把各个空间联系起来,也是各个空间的过渡,这种手法使一些相隔较长的时间修建的建筑物之间建立了内在秩序。

4. 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

5. 阿尔伯蒂、弗拉锐特、斯卡莫齐的城市建设主张

阿尔伯蒂:《论建筑》: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性平面。中心设教堂、宫殿、城堡,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组合

费拉瑞特:《理想的城市》:认为应该有理想的国家、理想的人、理想的城市

斯卡莫齐:理想城市平面:城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

形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和市场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

横穿

帕尔曼-诺伐城:建于1593年,是为防御建造的边境城市,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连接,城中心设棱堡状防御性构筑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1.轴线构图被广泛利用,2,重要的建筑物属于教皇,放在城市广场成为城市中心,3,建筑的体积构图受到强调。4。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的空间模式,具有纪念碑碑的性质

6. 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和园林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

法国广场建设

此时期法国城市建设突出成就是广场。巴黎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的规划。纪念性广场有很大发展,并且开始把绿化布置、喷泉雕像、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整体,以及处理好广场大小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广场与广场之间的联系

巴黎旺道姆广场

平面长方形,四角抹去,短边的正中连接着一条短街,广场上建筑是三层,底层是券廊,廊里设店铺这种做法始于17世纪初,后一直沿用,成为法国商业广场和街道的传统,广场中央有路易十四骑马铜像,与19世纪初被纪念柱代替

巴黎协和广场

原名路易十五广场,位于塞纳河北岸,横轴与爱丽舍田园大道重合,广场的特征是开敞。可能是受英国风景式园林影响。广场东、南、西三面无建筑,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只有壕沟和沟边栏杆标出广场边界平面243x172m,略抹去四角,在八角上各有一座雕像,代表法国八个主要城市,北面有一对古典式建筑,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构成了同爱丽舍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北端底景为后来建造的马德兰教

园林建设:自15世纪末法王查理八世侵入意大利后,各继位国王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包括造园艺术引入法国16世纪中叶,巴黎南郊建设枫丹白露宫:Fontainebleau。位于面积16800公顷森林中17世纪上半叶,巴黎市内建卢森堡宫:Luxambourg。面积25公顷,无强烈轴线,具有法国风格的御苑造园家诺特:Andre Le Notre设计Vauxle-Vicomet和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开始形成法国自己的风格,是巴洛克造园手法

7.英国三代新城的特点、缺点,典型城市

1946年到1950年共规划了14个新城,一般称第一代新城

50年代,英国总结了第一代新城的缺点:密度低、人口规模小、不足提供文娱或其他服务设施以及新城中心不够繁华、缺乏生气和活力等,于1955年决定建设第一个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此新城建设目的是吸收格拉斯哥的人口和工业,规划人口7万,用地1680公顷,改进之处:规划上比较集中紧凑,改变了过去邻里单位的结构形式并努力使新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靠近新城中心地带,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城市的规划结构建立在有效的交通组织的基础上。道路交通的特点是人车分流,一条主干线穿越市中心,一条环路围绕整个山头,对各住宅区提供服务性联系。全市有一条完整的步行道系统,从中心区放射出去,通过各住宅区达到外围开阔绿地。

英国第二代新城指1955年到1966年间建设的新城,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代新城大,功能分区不如第一代严格,密度比第一代新城高,新城中心有似脊椎串联周围各居住区,交通规划比第一代新城先进,这个时期的新城也考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