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结果: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校。
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戊戌变法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辛亥革命意义: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结果: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结束。
7.五四运动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北伐胜利:推动了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9.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胜利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10.解放战争胜利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中国现代史部分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一五计划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重工业项目建成,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武汉3.长江大桥建成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三大改造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五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铁人”王进喜1、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十年(1956年—1966年)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良好开端。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十年: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渴望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众多先进代表。
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3、石油大会战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继发现大庆油田之后,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大地展开。
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中国石油终于能够基本自给。
4、王进喜的主要事迹王进喜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5、王进喜主要事迹的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6、王进喜的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元勋”邓稼先1、我国为什么研制原子弹和氢弹?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中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制造原子弹。
2、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两弹成功爆炸的意两弹成功的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4、邓稼先的主要事迹作为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战国时期
1、战国时期的时间: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中国历史上有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3、战国时期的重要文学:《论语》、《墨子》、《孟子》等。
4、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
子等。
二、秦朝建立
1、秦朝的开国皇帝:嬴政。
2、秦朝的政治改革:采取统一政策,实行一统天下,统一诸侯,兴
修郡县,注重修筑陆地和水利工程,建立了汉制、秤称、钱称,建立了历法、度量衡制度等。
3、秦朝的统一造诣:设置九郡十六地,设立国家机构,设置国家机关,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三、汉代
1、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2、汉朝的政治改革:恢复百家争鸣,实行分封制,统一货币,改革
户口制度,实行把握地方的制度,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
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3、汉朝的文化贡献:演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
著作,李斯的《孝经》、佚名的《仪礼》等儒家思想作品,班固的《汉书》等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堂知识点笔记第2课抗美援朝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学习任务课时课标: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必背重点原因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司令员彭德怀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侵略者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宁可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是黄继光,不是邱少云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结果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意义(1)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拓展提升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2)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3)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战斗;(4)中朝军民的团结作战;(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等。
教材问题解答【P9材料研读】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P12课后活动】1. A2.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mdash;mdash;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mdash;mdash;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mdash;mdash;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本文为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提纲内容主要以人教版为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生产变革与工业革命•第五章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第一章中古时期的世界1.1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产生罗马帝国的兴衰可分为三个阶段:共和时期、尼禄时期和帝国扩张时期。
而基督教的产生则依托于罗马帝国自身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1.2 玄奘西游记玄奘西游记是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出发,穿越珍珠鸟国、毘尼奥国、龙泉寺、那烂陀寺、罗浮山等几十个孤岛国家,到达印度迦毗罗卫国求取佛经的故事。
1.3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始于先知穆罕默德,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与穆罕默德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融合了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文化和政治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宽广影响力的整体。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家的统一与繁荣2.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秦朝的统一得益于苟裕的立志之人,乘势而上地征服了其他六国。
秦始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治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崛起,这其中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氐和南方的百越、南蛮等。
2.3 唐朝的繁荣与走向衰亡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唐太宗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睿智决策,使之达到了顶峰。
但自安禄山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国力逐渐衰退,经济状况出现了恶化,加之士族之间日益激烈的斗争,使得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帝国与民族大融合3.1 元朝的兴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元朝的兴盛得益于蒙古族的统治,其文化和社会制度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含古代文明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
(含古代文明大全)
1. 古代文明
- 亚洲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等。
- 非洲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卡达巴文明等。
- 欧洲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 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
2. 中国古代文明
-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燕赵之战、楚汉之争、汉朝的辉煌时期等。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兴衰变迁。
- 隋唐时期:隋唐帝国的统一、唐朝的辉煌时期等。
-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政治文化、元朝的统一、明朝的规模扩张和文化繁荣、清朝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等。
3. 古代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 社会结构:君主制、奴隶制、封建制等社会制度。
- 文化特点:宗教、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社会风俗等方面的
特点和成就。
4.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文化交流: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5.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启示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古代文明的遗产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对我们的启示:古代文明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智慧等对我
们的研究和借鉴。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含古代文明大全)的简要内容。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相关资源。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挂图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挂图近年来,挂图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其中历史知识点挂图更是备受欢迎。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我整理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挂图,以供大家参考。
一、中世纪欧洲1. 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2. 拜占庭与阿拉伯帝国3. 封建制度的形成4. 欧洲上升期的文化二、中国古代文化1. 秦汉之际的政治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文化3. 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4. 中国的科技文化三、中世纪欧洲经济发展1. 远征与殖民2. 商业繁荣时期的文化3. 意大利文艺复兴4. 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四、中国古代社会制度1. 封建社会的政治2. 社会经济状况3. 中国文化的其他社会状况4. 中国的科技文化五、中世纪欧洲宗教1. 宗教的兴起2. 修士与修女的日常生活3. 汉语全称: 中级概率与统计4. 宗教战争与反宗教运动六、中国的人际关系1. 贵族与政治2. 社会经济状况3. 人际关系中的父母子女4. 周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七、中世纪欧洲旅行家和探险家1. 强扭的瓜不甜2. 商业繁荣时期的文化3. 意大利文艺复兴4. 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八、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1. 秦汉之际的政治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文化3. 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4. 中国的科技文化以上为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挂图,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能够对照挂图,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当然,挂图并不是唯一的学习工具,还需要课堂讲解和自己的努力,只有在多方面努力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北平)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⑵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⒈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入侵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了解)。
⒉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用生命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范文三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范文三篇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朝代与历史事件1.三国:(1)建安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2)三国时期:魏国曹丕称帝,开创晋朝;蜀国刘备称帝,推行政治制度新法;吴国孙权称帝,兴修巨型水利工程葭草渡。
2.南北朝:(1)南朝:刘宋时期,作者刘向、文学泰斗谢灵运、诗人谢安等人诞生;南朝陈朝时期,僧人法显东传佛教,南朝菩提寺、长福寺和东方太一碑等建筑、文物流传至今,古代婚礼习俗新娘头上插鸟羽,取自陈慧聪的赞歌。
(2)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刻画丰富多彩,代表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传世至今。
3.唐朝:西域和海外文化交流兴起;唐朝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唐玄宗时期开启了盛世,如开元盛世、花果山之变、安禄山之乱等历史事件都是唐朝著名的历史场景。
4.五代十国:五代时期:李克用领导抗御契丹女真,开创宋朝。
五代文化成果:创作了五言绝句等多种文学风格,下关中草野龟蒙图,上海博物馆所藏越王勾践剑,传承至今。
历史人物与思想1.孟轲:被誉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性思想家之一,孟子学派于在战国时代兴起,其思想体现了中庸之道、仁义道德、言辞斯教等多重特点。
2.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主张“文章可娱志,亦可养正”,提倡文章独成一体,以辨正治世。
3.司马迁:《史记》的撰写者,尤善史料的搜集整理,成为中国历史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之一。
4.杜甫:唐朝著名诗人之一,尤以抒情诗擅长,创作了很多表达社会、民生疾苦、为民立言的佳作。
5.儒家学派: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的文化名人如孟子、韩愈、朱熹、苏洵等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6.道家学派:道教较早成立,主要强调“道”是宇宙的本源,强调自然、自由等观念。
7.佛家学派:佛教兴起于唐朝时期,其学说强调“无为而治”。
古代科技1.造纸术:在东汉时期成为官方制度,后传入世界各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全套)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香港被割占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地区;1898年租借新界。
澳门被割占史实: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进入;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居住权;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侵占凼仔岛、路环岛。
2.“一国两制”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政策合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地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党、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武装解放——→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2.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割让给日本,1945年回归祖国。
3.两岸关系的改善:①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们对过去的时间、事物、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而历史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汇编。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深刻影响;2.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时间、背景、目的和影响;3.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及背景、主要领导人物、斗争的过程和结果;4.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领导人物、运动内容和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间、地点、创建者和宣言。
二、世界两次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2. 战争期间英美法的对华政策变化:从殖民地扩张到协助抗日;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参战国家、主战场以及结果;4. 日本入侵中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5. 联合国的组建:时间、地点、目的及组织方式。
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长城修筑、两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制定武则天为女皇、铁骨柔情的唐朝女皇武则天;3.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水浒英雄等文化达到巅峰;4. 唐宋元明清:唐朝盛唐文化、宋朝科技文化、元朝东西方文化交流、明朝家风清新、清朝科举制度。
四、世界思想文化1.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及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2.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结果以及对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五、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领导人、运动内容以及结果;2.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3. 孙中山、蒋介石、宋庆龄等人:现代中国先后的国父、领袖和代表人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考点知识归纳兴十四镇中学张德玉考点一:1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方式:采取和平方式;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近几年来,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有所抬头,对此,你有何看法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鼓吹西藏独立的反动势力是不得人心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3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上甘岭战役;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志愿军战士体现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间、法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考点二: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1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 1“一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三厂”: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五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4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5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意义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考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时间、地点:1978年、北京.3、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开放与封闭是两种治国形式,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考点四: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经济特区: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理论: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提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⑦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考点五:(1)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香港回归时间: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时间: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邓小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考点六: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史实1、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4、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就“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6、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7、1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3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4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考点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提出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的作用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6、在新时代仍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50年的实践证明,五项原则的应用日益扩大,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新时代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考点八:(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时间:2001年10月21日地点:上海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考点九: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意义: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因此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863”计划:1986年3月,我国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内容主要历史认识及启示:1、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2、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3、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4、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事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5、今天祖国对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1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2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7、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8、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成就说明:1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善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等.认识:实力是外交的基石.1中国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实施863计划,发展高新技术:4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等.重要会议:(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2)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3)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中共十三大(4)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目标的会议:中共十二大(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7)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8)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9)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11)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12)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本知识点总结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编写,整理了2024年八年级下册的重要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课时1-2: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 明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明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内阁、六部、监察院、都察院等。
- 明代社会变革:海禁放宽、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调动的加剧等。
2. 清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清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内廷、外廷、内阁、都察院、八旗、理藩院等。
- 清代社会变革:农民起义、海外贸易、农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的巩固等。
二、课时3-5: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近代中国的落后:外国侵略、不平等条约、农业经济、手工业生产模式等。
- 萌芽与启蒙:西方科学思想传入中国、洋务运动等。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改革军队、洋务学堂、求援西方等。
- “自强”与学习:改革官制、改革教育、开设新式学堂等。
三、课时6-7: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1. 中法战争与中英战争- 中法战争:鸦片战争后法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
- 中英战争:中国与英国发生的一场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
2. 辛亥革命与共和政府的建立-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
- 共和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四、课时8-10: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民主革命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导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海禁的撤销,西方思想的传播,启蒙书刊的出版等。
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改革军事,洋务学堂等。
- 戊戌变法:清政府在戊戌政变后的改革,总的失败,但对近代化进程有一定推动。
3. 辛亥革命与共和政府的建立- 辛亥革命: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
- 共和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不含世界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2年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识的标志。
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1950年10月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必背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必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程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多个重要时期。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的必背内容:1. 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各个朝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朝的灭亡。
- 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和文化繁荣。
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主要事件。
-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4. 隋唐时期:- 隋朝的建立和大运河的开凿,隋朝的短暂和灭亡。
- 唐朝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唐朝的文化成就。
5. 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各个政权的兴衰。
- 宋朝的建立和发展,宋朝的科技、经济和文化成就。
- 元朝的建立,蒙古族的统治和对汉族文化的影响。
6.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和海禁政策,明朝的对外关系和内政。
- 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以及晚清的衰落和列强的侵略。
7. 近代史:-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民族抗争。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
8. 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 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和胜利。
- 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 重要历史人物:- 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朱元璋、康熙帝等。
10. 重要历史事件:- 重大的历史事件,如焚书坑儒、王莽改制、安史之乱、靖康之变、土木堡之变等。
11. 重要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12. 历史思想和哲学:- 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八年级历史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记忆和理解来掌握这些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筹建新中国)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国徽没有确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1年10月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设宣政院③清朝设驻藏大臣)第2课“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结果:1953年7月美国克拉克将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会议还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此外,会议决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纪念碑的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意义重大,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的指挥下,与美国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壮烈牺牲,邱少云也是这场战争的英雄人物。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第3课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2年,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在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此外,还需要培养建设人才。
在此计划中,我国取得了许多成就。
例如,建立了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等。
此外,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颁布。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5课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方面,我国进行了改造。
在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因此,建立了生产合作社。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面,我国采取了进行公私合营的方式。
这一过程中,采用了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完成这一任务的意义在于,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共八大(1956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会议中,中共正确地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并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然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和发展1979年,中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2对外开放的成果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对外开放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走向了现代化和强国之路。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也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
规定,我国各少数民族都享有自治权利。
2、优惠政策的实施:我国政府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3、民族团结的加强: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各族人民要加强团结,共同推动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建立了多支海军部队,包括华东军区海军、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先后自主研制出和核潜艇等现代化舰艇。
意义:建立强大的海军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也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钢铁长城的建设:提出:1970年代初,中国面临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提出了“钢铁长城”这一伟大构想。
含义:钢铁长城是指在国土边境地区建设一道坚固的防线,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
实施:从197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在边境地区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设施,如地下工事、堡垒、隧道等。
同时,还加强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钢铁长城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
同时,也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钢铁长城的建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举措,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建国后迅速建立了空军,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了国产化和自主研制的过程。
部队于1957年开始组建,担负着核反击的特殊任务,并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核武器以及其他多种型号的。
我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由周恩来首次提出的。
这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
这一理念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这种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是中国外交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中美建交是1971年7月由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的,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这表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和卫星)计划。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成为了“两弹元勋”。
这一成就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核武器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会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
在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飞行试验成功,并在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实现了核爆炸。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随后在1999年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和2003年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袁隆平是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63计划是研究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及海洋高技术等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中国应积极吸收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成就,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促进科技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等。
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56年,我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我国首次举办亚运会是在1990年,而2008年则举办了奥运会。
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方面,衣食住行的变迁是显著的。
就业和生活保障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历史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困难和挑战。
2.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互利互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土改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6.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并根据主席的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8.从文革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包括: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反对人为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保持稳定,反对动乱。
9.十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12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行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1.港、澳回归的意义在于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