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习题汇总
大学物理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部分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案:一热力学系统开始时处于某一平衡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到达另一平衡态,若中间过程进行是无限缓慢的,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近似看作是平衡态,那么系统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2、什么是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答案: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且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不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重复正过程时必然引起其它变化。
3、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仅使其内能变化? 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而不使其内能变化?答:可以吸热仅使其内能变化,只要不对外做功。
比如加热固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换为内能升高温度;4、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答案: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5、什么是熵增加原理?答:一切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的熵总是增加的,可逆绝热过程中的熵是不变的。
把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就得到一个利用熵来判别过程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判据——熵增加原理。
6、什么是卡诺循环? 简述卡诺定理?答案:卡诺循环有4个准静态过程组成,其中两个是等温线,两个是绝热线。
卡诺提出在稳度为T1的热源和稳度为T2的热源之间工作的机器,遵守两条一下结论:(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工作物质的可逆机,都具有相同的效率。
(2)工作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一切不可逆机的效率都不可能大于可逆机的效率。
7、可逆过程必须同时满足哪些条件?答:系统的状态变化是无限缓慢进行的准静态过程,而且在过程进行中没有能量耗散效应。
二、选择题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 理想气体的内能可以直接测量的。
(B) 理想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就有一定的内能。
第13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营销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所发生的费用,该营销人员( )。
A.不缴纳个人所得税B.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C.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D.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以下项目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人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B.兼职收入C.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D.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3.王某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0000股,该上市公司2010年度的利润方案为每10股送3股,并于2010年6月份实施,该股票的面值为每股2元。
上市公司应扣缴王某的个人所得税()元。
A.300B.600C.1500D.30004.下列各项中对稿酬所得“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征税B.同一作品先在报刊连载后出版(或相反),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C.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连载完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征税D.预付或分次支付稿酬,应分次计算征税5.某工程师(中国公民)2010年5月被派遣到某外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当月外资企业支付其工资7000元(需上交派遣单位40%,有合同证明),原派遣单位支付其工资880元,已知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均扣缴了个人所得税,则当月该工程师应补缴个人所得税是()元。
A.337B.205C.69D.636.个人在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应按照()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财产转让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C.股息、红利所得D.劳务报酬所得7.下列各项中,应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是()。
初三第十三章练习题
初三第十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正确描述了质子和中子的关系?A. 质子和中子都存在于原子核中。
B. 质子存在于原子核中,中子存在于电子轨道上。
C. 质子和中子都存在于电子轨道上。
D. 质子和中子均不存在于原子内部。
2. 现代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什么顺序排列?A. 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
B. 原子量的升序排列。
C. 元素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
D. 元素发现的时间先后排列。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电子云模型的特点?A.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B. 电子存在于特定的轨道上。
C. 电子在轨道间跃迁。
D. 电子在轨道上存在于确定的位置。
4.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目为:A. 2B. 8C. 18D. 325. 下列哪个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A. 沙砾B. 空气C. 铜D. 水二、填空题1. 同一元素的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可能不同。
2.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Mg 12代表原子的质量数,Mg代表元素符号。
3.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叫做同位素。
4. 具有不同原子序数的两种不同元素叫做同一族元素。
三、解答题1. 什么是同位素?请举例并解释其原子结构。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和氢-2。
氢-1的原子结构为一个质子和没有中子的核外电子层,而氢-2的原子结构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层和氢-1一样。
2.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它有哪些基本特点?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的表格,旨在展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相似性。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包括:-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原子量越大。
- 元素周期表分为若干个周期,每个周期表示一种元素的特性和规律。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和族的分组方式排列,周期指的是元素所在的横行,族指的是元素所在的竖列。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名称和符号都有特定的规则。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
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发生时,经济将衰退。
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课后习题题目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 )。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7.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 y=c+i+g+(x-m)而不是y=c+i+g+tr+(x-m)?8.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9.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10.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11.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些?12.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13.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14.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1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求:(1)均衡收入;(2) 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习题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疾病一、单选题1. 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变中没有A.黏膜鳞状上皮化生B.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C.支气管壁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D.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细胞E.支气管软骨变性、萎缩2.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咳痰的病变基础是A.粘膜上皮纤毛粘连、倒伏、脱失B.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C.支气管壁充血水肿D.粘膜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增生E.支气管壁软骨萎缩3.慢性支气管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B.肺肉质变C.肺源性心脏病D.肺脓肿E.支气管扩张症4. 引起肺气肿的原因除阻塞性通气障碍及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外,还有A.黏液腺肥大、增生B.肺组织化脓性炎C.肺组织淤血D.α1-抗胰蛋白酶缺乏E.中、小型支气管软骨变性、萎缩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B.肺肉质变C.慢性肺脓肿D.肺不张E.肺萎陷6.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A.化脓性炎症B.纤维蛋白性炎症C.卡他性炎症D.出血性炎症E. 浆液性炎症7.大叶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渗出主要是A.纤维蛋白和红细胞B.浆液和红细胞C.纤维蛋白和巨噬CD.浆液和中性粒细胞E.纤维蛋白和中性粒细胞8. 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周围肺泡腔内也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A.病毒性肺炎B.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C.大叶性肺炎溶解消散期D.小叶性肺炎E.肺结核变质渗出期9.小叶性肺炎的病变为A.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B.肺间质的化脓性炎C.肺泡的纤维素性炎D.肺间质的出血性炎E.肺泡的急性卡他性炎10. 肺部疾病痊愈时,容易完全恢复组织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大叶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SARSE.肺气肿11.鼻咽癌常发生在A.鼻咽后部B.鼻咽顶部C.鼻咽侧壁D.鼻咽前壁E.鼻咽底部12.某男,55岁、胸痛、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胸片见左上肺周边部一直径为5cm的结节状阴影,边缘呈毛刺状。
习题集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学习要求掌握:1、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2、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评价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指标和方法。
4、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熟悉:1、各种身体素质的分类。
2、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3、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4、柔韧、灵敏素质和平衡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1、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2、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
3、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4、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的测定方法。
内容精要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
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
第一节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活动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人体的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因此,力量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
一、力量素质的分类(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
(二)按照肌肉力量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划分为最大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
(三)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示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
(四)根据力量与运动项目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辅助性力量、专项力量。
二、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生理横断面积是指垂直通过某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它是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
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肌纤维的数量、肌纤维的直径和肌纤维的排列方向。
通常情况下,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产生的力量也越大。
2.肌肉结缔组织:肌肉结缔组织是肌肉的弹性成分,主要包括肌纤维膜、韧带和肌腱三个部分。
结缔组织不仅能产生一定的弹力,而且具有传递肌肉收缩力量的作用。
3.肌肉长度:肌肉长度是指肌肉两端肌腱之间的长度。
在自然状态下肌肉的长度越长,所含的肌小节越多,故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
此外,肌纤维的初长度也影响着肌肉的最大肌力。
通常肌肉在收缩前先做离心收缩而使其初长度增加,从而产生较大的肌肉收缩力量。
第13章 公共债务 习题
第十三章公共债务一、填空题1、凡属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
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2、公债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和。
3、公债以举债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和。
4、公债的特点有、、。
5、政府信誉良好,公债利率可相应较;如果政府信誉不佳,公债利率只能较6、公债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和7、公债以其流动性为标准,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B.规费收入C.国有资产收益D.公债收入2、公债的发行主体是()。
A.银行B.国家C.企业D.认购人3、将公债划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其划分标准是按照()。
A.举债方法不同B.举债主体不同C.流通与否D.发行区域不同4、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
A.公债B.国债C.内债D.外债5、由财政部门直接与公债认购者举行一对一谈判出售公债的发行方式,称为()。
A.委托出售方式B.公募招标方式C.承购包销方式D.直接出售方式6、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是()。
A.设立偿债基金B.依赖财政盈余C.通过预算列支D.借新债还旧债7、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公债券,其划分标准是()。
A.按举债形式B.按期限长短C.按发行主体D.按公债用途8、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年之内的债券看作短期债券。
()A.一B.二C.三D.十9、国家将发行的债券统一售与银行,再由银行自行发售的方法,称为()。
A.公募招标方式B.委托出售方式C.行政分配方式D.承购包销方式10、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于()。
A.承购包销方式B.委托出售方式C.公募招标方式D.行政分配方式11、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是()。
A.地方承购包销B.委托出售C.行政分配D.中央银行承购包销12、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X100%=()。
A.公债负担率B.偿债率C.公债依存度D.借债率三、多项选择题1、偿还公债的资金来源包括()A.经常性预算收入B.预算盈余C.举借新债D.偿债基金E.公司债券2、公债的特点有()A.稳定性B.有偿性C后愿性D.强制性E.灵活性3、按照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可将公债分为()A.中央公债B.地方公债C.公债券D.国内公债E.契约性借款4、按偿还期限不同,公债可分为()A.短期公债B.长期公债C.中期公债D.国库券E.无限期公债5、世界各国发行公债的方式大体有()A.行政分配方式B.直接出售方式C.委托出售方式D.承购包销方式E.公募招标方式6、偿还公债的资金来源通常有()A.经常性财政收入B.预算结余C.借新债还旧债D.偿债基金E.公债投资收益7、政府可选择使用的公债偿还方式主要有()A.一次清偿法B.抽签偿还法C.市场购销法D.以旧替新法E.公募招标方式8、公债的效应主要包括()A.挤出效应B.引致效应C.外部效应D.财政效应E.货币信用效应9、按举债形式划分,公债可以分为()A.契约借款B.不可转让公债C.可转让公债D.建设性公债E.公债券四、判断题1、公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1,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A.2:1B.1:2C.3:2D.2:3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3.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可能会出现()A.同体积的水质量会减半B.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更凉爽C.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会变大D.水的沸点会升高超过100摄氏度4.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B.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C.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6.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得知()mΔt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7.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
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C。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8.铜的比热容是铅比热容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2:3B.3:2C.6:1D.1:69.已知初温都是18∘C的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了20∘C,则煤油的温度能升高到()A.68∘C B.50∘C C.40∘C D.23∘C10.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个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温度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之分子热运动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习题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2.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5.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B.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C.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D.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6.放射性现象揭示了()A.原子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B.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C.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内存在电子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是________态,乙是________态,丙是________态.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________________,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将糖加入水中,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_,直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______(大/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______(大/小).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______(大/小).10.水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如图所示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相互接近后,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1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_.12.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 m.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13.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1)布朗运动________分子运动.A.是 B.不是(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A.水 B.花粉 C.空气(3)请设计出使布朗运动加快的一种方法.________.三、实验题14.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 100 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直接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_______%;(酒精密度 0.8 g/cm3)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右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Δ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5.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但力一直存在.此A、B两选项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2.【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答案】A【解析】微观粒子无法直接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分子对外表现的宏观现象来感知微观规律,再利用此物理规律解释实际中的现象.本题中涉及的几个现象及推测中,A选项中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在解释固体扩散时,固体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分子就无法彼此进入对方.所以由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无法解释扩散现象,所以推测不合理.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5.【答案】A【解析】A项,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是扩散现象造成的,故A正确;B项,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C项,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这是对流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D项,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这是沸腾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D错误.6.【答案】B【解析】放射性元素放射后质量数减小,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原子核还可再分.7.【答案】液态固态气态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解析】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8.【答案】10-10m引力斥力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变小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等工具才可以观察;(2)两滴水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物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把糖加入到水中后,糖分子就会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水和酒精混合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的缘故.9.【答案】小大小【解析】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大,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小.10.【答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解析】两滴露珠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力,将两滴露珠合成了一滴.11.【答案】远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作用力【解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12.【答案】分子10-10间隙【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十分微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13.【答案】(1)B(2)A(3)对液体加热【解析】(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选A;(3)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可以对液体加热.14.【答案】(1)C(2)① 50% ②如下图所示先增大后减小【解析】(1)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选项C正确.(2)①横截面积为S,则第三次实验时水的体积为44.0 S,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44.0 S=44.0 S酒精的体积为96.4 S+3.6 S-44.0 S=56.0 S,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56.0 S=44.8 S酒精质量的含量为==≈50%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如下:由图像可以看出,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15.【答案】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解析】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
人教版物理十三章练习题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综合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之内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刻度确定准确值与估计值C .实际测量力时,弹簧的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D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钩码时,钩码对测力计有拉力作用,测力计对钩码也有拉力作用 2、用一个重为10 N 的动滑轮来提升重为100 N 的重物,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力,则实际工作时的最小拉力是 ( )A .正好是60 NB .正好是55 NC .可能是40 ND .可能是60 N 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都是有害的D .轮胎上做成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4、若不计空气的阻力,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 A .空气和手的推力 B .手的推力 C .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 D .重力5、宇宙飞船在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
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些实验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 )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 C .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D .用弹簧秤测物重6、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被推动,是因为( )A .推力比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小B .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 .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推力与汽车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图1所示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8、如图10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9、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C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10、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B.减小了列车的重力C.减小了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D.减小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 二、填空题11、如图3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 ,用它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精确到 N ,图中所挂物体的质量约为 kg 。
《管理学》习题第十三章控制(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十三章控制(参考答案)第十三章控制(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最重要?( )。
A. 直接控制B. 反馈控制C. 前馈控制D. 同期控制2. 具有监督和指导两方面作用的是( )。
A. 前馈控制B. 反馈控制C. 同期控制D. 直接控制3. 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其控制主体应该是( )。
A. 各级管理者B. 全体员工C. 监督机构D. 上级机关4. 一个工人每天或每周必须完成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不超过1%的废品率,他必须在指定的6个月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料消耗。
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 )。
A. 衡量实际绩效B. 进行差异分析C. 采取纠偏措施D. 明确控制标准5. 某企业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 )A. 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该选择最先进的标准B. 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C. 为使绝大多数员工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D. 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6. 小李是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助理,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经理要求他研究提出一套加强企业的管理控制、建立企业有效管理控制系统的可行方案。
总经理在提出工作要求时提醒他一定要做到“牵牛要牵牛鼻子”。
小李分析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牵“牛鼻子”和什么是“牛鼻子”。
你认为下面哪一条是总经理所说的“牛鼻子?”( )A. 确定控制对象B. 选择关键控制点C. 制定标准D. 采取纠偏措施参考答案:1.C; 2. C; 3.A; 4.D; 5.B; 6.B;二、多项选择题1. 下面哪些可以成为关键控制点?( )。
A. 实物标准B. 成本标准C. 计划标准D. 收益标准E. 无形标准2. 关于文化控制,以下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第13章 或有事项习题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或有事项的特征不包括( )。
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B.结果具有不确定性C.由未来事项决定D.可以确认为资产或负债2.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是指或有事项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B.或有事项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该不确定性能由企业控制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涉及到对其残值和使用年限的分析和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与或有事项具有的不确定性是完全相同的D.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者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3.根据相关的规定,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由于担保引起的或有事项随着被担保人债务的全部清偿而消失B.只有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的事项,才能作为或有事项C.或有负债与或有事项相联系,有或有事项就有或有负债D.对于或有事项既要确认或有负债,也要确认或有资产4.下列对或有资产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或有资产,是指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过去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B.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过去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C.或有资产,是指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D.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确定”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B.“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或等于50%但小于95%C.“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或等于5%但小于50%D.“极小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但小于5%6.M公司为2007年新成立的企业。
2007年该公司分别销售A、B产品l万件和2万件,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和50元。
公司向购买者承诺提供产品售后2年内免费保修服务,预计保修期内将发生的保修费在销售额的2%~8%之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习题练习(附答案)一、单选题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下列粒子最小的是()A.分子B.电子 C.花粉D.飞尘3.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4.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6.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A.几个埃B.几个微米 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8.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 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若c1>c2;则m1>m2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D.若m1<m2;则c1>c29.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温度升高Δt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比热容关系应满足()A.C甲>C乙>C丙B.C甲<C乙<C丙C.C乙>C甲>C丙D.C丙>C甲>C乙1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图(b)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二、多选题11.(多选题)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三、填空题1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加热到60 ℃内能________,由60 ℃降低到30 ℃内能________.13.在改变内能的实验中(1)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________,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瓶内水蒸汽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这是物理学的一种________现象.15.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材料表面的STM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的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16.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17.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得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______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吸热________(多/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1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19.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少.20.如图所示,在金属桶中滴入数滴汽油(或酒精),形成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利用电火花点火后,可以看到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这是因为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四、计算题21.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五、阅读理解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花粉的 B.墨汁的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B项,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高低和质量有关,冰山的质量远大于企鹅的质量,所含分子数量多,内能应大于企鹅的内能,故B错误;C项,企鹅行动迟缓,可减少消耗生物质能,可维持维持体能,但企鹅的运动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内能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可以得到: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 正确.2.【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所以最小的粒子是电子.3.【答案】B【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4.【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5.【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6.【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7.【答案】A【解析】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几个埃,(1埃=0.1纳米=10-10米)8.【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物质A、B吸收的热量相同时,B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根据Q吸=CmΔt得cm=知:c1m1>c2m2,即:A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大于B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A项,若c1>c2,不能判断得出m1<m2,所以A错;B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B错;C项,若c1=c2,可以得到m1>m2,所以C是错;D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D正确.9.【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最多,其次是乙,吸收热量最小的是丙;已知质量相等,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甲的比热容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10.【答案】C【解析】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右边,右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故C正确;该实验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及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和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1.【答案】BD【解析】A、B项,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 正确、B错误;C、D项,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D错误.12.【答案】温度增加减少【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升高到60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增加;60 ℃降低到30 ℃内能减少.13.【答案】(1)做功内能热传递(2)白雾做功减小降低液化做功【解析】(1)甲图中,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中,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中,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答案】无规则运动升高扩散【解析】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15.【答案】(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3)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解析】从图片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原子的排列规律不同,但对于同一种原子来说,排列的方式都可以重复,即有对称性.从左侧图上可以得出晶体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右侧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子分布的规律完全不同.16.【答案】6090【解析】(1)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温度之比:====,已知:Δt甲=10 ℃,所以Δt乙=60 ℃;(2)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Δt水===100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17.【答案】(1)市中心(2)热量比热容少(3)增大绿化面积【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高的是市中心;(2)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量;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因此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可以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18.【答案】做功能量的转化热传递能量的转移【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前者实际上是能的转化过程,后者实际上是能的转移过程19.【答案】比热容海水【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20.【答案】减少【解析】在金属桶中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火后,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此时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1.【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cmΔt,吸∴Q=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吸∴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22.【答案】(1)C(2)永不停息地(3)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解析】(1)图象反映了固体小颗粒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导致微粒运动越明显,即布朗运动加快.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即布朗运动加快.。
第十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时序逻辑电路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数字逻辑电路常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两种类型。
2、时序逻辑电路是指任何时刻电路的稳定输出信号不仅与当时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且与有关。
3、时序逻辑电路由两大部分组成。
4、时序逻辑电路按状态转换来分,可分为两大类。
5、时序逻辑电路按输出的依从关系来分,可分为两种类型。
6、同步时序电路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7、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过程,实为同步时序电路分析过程的过程。
8、计数器种类繁多,若按计数脉冲的输入方式不同,可分两大类。
9、按计数器进制不同,可将计数器分为。
10、按计数器增减情况不同,可将计数器分。
11、二进制计数器是逢二进一的,如果把n个触发器按一定的方式链接起来,可枸成。
12、一个十进制加法计数器需要由 J-K触发器组成。
13、三个二进制计数器累计脉冲个数为;四个二进制计数器累计脉冲个数为。
14、寄存器可暂存各种数据和信息,从功能分类,通常将寄存器分为。
15、数码输入寄存器的方式有;从寄存器输出数码的方式有。
16、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可分为和。
17、移位寄存器中,数码逐位输入的方式称为。
18、计数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按__ _ _方式,按_________________方式,按______________方式。
19、三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最多能累计__个脉冲。
若要记录12个脉冲需要___个触发器。
20、一个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若输入的频率为6400H Z,在3200个计数脉冲到来后,并行输出的频率分别为______H Z,_____ H Z,____ H Z,_____ H Z。
一个四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起始状态为1001,当最低位接收到4个脉冲时,各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是:Q0为__;Q1为__;Q2为__;Q3为__。
2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______________,而且与电路的______有关。
22、寄存器一般都是借助有________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一个触发器存储____二进制信号,寄存N位二进制数码,就需要__个触发器。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3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描述 (4)
第十三章交变电流传感器第1讲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描述基础对点练题组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1.(浙江嘉兴模拟)交流发电机发电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可近似为匀强磁场,为了便于观察,图中只画了一匝线圈,线圈的AB边和CD边分别连接在滑环上,线圈在匀速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到图甲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此位置为中性面B.转到图乙位置时,线圈中电流方向发生改变C.转到图丙位置时,CD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为D→CD.转到图丁位置时,线圈中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2.(湖南长沙二模)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匀速转动。
若轴线右侧没有磁场(磁场具有理想边界),如图所示。
设abcda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
从图示位置开始一个周期内线圈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题组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多选)如图甲所示,标有“220 V40 W”的电灯和标有“20 μF300 V”的电容器并联接到交流电源上,V为交流电压表。
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T时刻,V的示数为零2B.电灯恰正常发光C.电容器有可能被击穿D.交流电压表V的示数保持110√2 V不变4.(浙江卷)如图所示,虚线是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图像,实线是另一交变电流的图像,它们的周期T和最大值U m相同,则实线所对应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U满足( )A.U=U m2B.U=√2U m2C.U>√2U m2D.U<√2U m25.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接在交变电源上,且R1=R2=10 Ω,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表达式为u=20√2sin 100πt V,R1和理想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并联,则R2的电功率为( )A.10 WB.15 WC.25 WD.30 W综合提升练6.(广东卷)下图是简化的某种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原理图。
(完整版)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选择题: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
消费支出可能(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 )A.可能大于零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4.在短期内,居民的( )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5.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假定净出口函数是X=X-mY,净出口余额为零,则增加投资支出将( )。
A.使净出口余额和收入增加B.收入增加,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C.收入增加,净出口余额不受影响D.收入不受影响,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7. 引致消费取决于:()。
A. 自发消费B. 边际储蓄倾向C.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8.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主要是:()。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增加C. 储蓄增加9. 根据凯恩斯的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 收入增加B. 利息率提高C. 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10. 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增加100万元时,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00%B.10%C.90%D.20%11.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是:()A.4B.5C.6D.812.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 0.8 (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 0.8B. 1.25C.4D.513. 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由增加的税收支付14.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第十三章(1)
第十三章氮族元素一、选择题1.下列单质中与CO是等电子体的是( )A. NOB. O2 C, N2D. NaH2.下面关于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 制化肥B. 制硝酸C. 作灭火剂D. 作制冷剂3.液氨溶解少量的金属钠,得到溶液的颜色为( )A. 银白色B. 红棕色C. 深蓝色D. 黄色4.室温下,下列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H2S B.HCl C. NH3D. SO25.高温下,氨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A. NOB. NO2 C. N2D. N2H46.对于合成氨反应,下列哪种条件可提高转化率( )A.升高温度B. 增大压力C. 使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D. 降低压力7.下列哪种物质沸点最低( )A. AsH3 B, PH3C. NH3D. SbH38.对于氨气和水1. 都能自偶电离2. 氨的还原性比水强3. 都可以和其它分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4. 都存在分子间氢键.判断下列哪个正确 ( )A. 除1外都正确B. 除4外都正确C. 除2外都正确D. 全都正确9.N2O4的颜色为( )A. 黄色B. 棕色C. 绿色D. 无色10.将NO2气体降温,其颜色将( )A. 不变B. 变深C. 变浅D. 变成淡蓝色11.NO2通入NaOH溶液,结果为( )A. 生成NaNO3 B. 生成NaNO2C. 生成NaNO3和NaMO2的混合物D. 二者不发生反应12.对NO2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NO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B. N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作还原剂 C. 硫在NO2中易起火D. 易压缩成红棕色液体E. 与硫酸铁溶液形成棕色化合物13.112CA03某金属R的硝酸盐水溶液用Pt电极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A. O2 B. NO C. NO2D. N214.NO2同下列哪种物质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 )A. COB. Cl2 C. Cu D. O3E. SO215.对于亚硝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亚硝酸盐都有毒B.N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C. 亚硝酸及其盐都很不稳定D. 亚硝酸是一元弱酸1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生成亚硝酸盐( )A. 加热Pb(NO3)2固体 B. Pb和KNO3共热C. 加热AgNO3 D. 加热KNO3固体 E. 酸性溶液中Mn2+还原KNO31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溶解性AgNO2>AgNO3B. 酸性HNO2>HNO3C. 热稳定性NaNO2>NaNO3D. 热稳定性AgNO3>NaNO3E. 氧化性浓硝酸大于稀硝酸18.下列哪一组的两种金属遇到冷,浓硝酸都不发生反应(包括钝态)( )A. Au AgB. Ag CuC. Cu FeD. Fe Al19.对下列各组物质加热,同组的两种物质均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A. NH4NO3NaNO3B. NaNO3HNO3C. AgNO3 Pb(NO3)2D. Pb(NO3)2NH4NO2E. Cu(NO3)2HNO320.对于白磷和红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有毒B. 它们都易被硝酸氧化成磷酸C, 红磷不溶于水而白磷溶于水D. 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红磷不能E. 它们都溶于CS221.可与热的浓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磷的哪种同素异形体( )A. 黄磷B. 红磷C. 黑磷D. 都不能22.在P4中,P—P—P的键角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A. 180°B. 120°C. 108.5°D. 60°23.在实验室中,如何存放白磷( )A. 放在水中B. 放在CS2中 C. 放入棕色玻璃瓶D. 放入棕色塑料瓶24.黄磷与KOH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为( )A. K3PO4和K3P B. KH2PO4和PH3C. KH2PO3和K3P D. KH2PO2和PH325.下列氯化物中,氮族元素电正性最大的是( )A. NCl3 B. PCl3C. AsCl3D. BiCl326.等摩尔下列卤化物完全水解后,酸性最强的是( )A. PCl3 B. PCl5C. AsCl3D. SbCl327.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析出白色AgH2PO4B. 析出黄色Ag2HPO4沉淀C. 析出黄色Ag3PO4沉淀 D. 不析出沉淀28.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3PO2B. H3PO4C. H3PO3D. H4P2O72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s2O3为酸性氧化物 B. 铋酸钠是强氧化剂C. Sb2O3为两性氧化物 D. Bi2O3为碱性氧化物30.氧化数为+5的As、Sb、Bi化合物,氧化强度不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3AsO4可将盐酸氧化成氯气B. H3SbO4可将盐酸氧化成氯气C.NaBiO3不能将盐酸氧化成氯气D. H3AsO4可将Mn2+氧化成MnO4-E. NaBiO3可将Mn2+氧化成MnO4-31.As2S5和Sb2S5的酸性分别比相应的M2S3( )A. 强B. 弱C. 相同D. As2S5的酸性强于As2S3,Sb2S5的酸性弱于Sb2S332.下列化合物中,既溶于浓盐酸,又溶于硫化钠的是( )A. Sb2S5B. As2S3C. Bi2S3D, As2S5E. Sb2S333.下列硫化物中,不溶于碱的是( )A. As2S3B. As2S5C. Sb2S3D. Bi2S334.Bi2S3的颜色是( )A. 黑色B. 棕黑C. 棕色D. 红色35.下列化合物中,不溶于水的橙红色物质是( )A. As2O3B. K2Cr2O7C. K2CrO4D. Sb2S336.AsS33-和酸反应的产物是( )A. As2S3B. As2S5C. As2S3和S D. As2S3和H2S37.As2S3和S22-反应的产物是( )A. AsS33- B. AsS43- C, AsS43-和S D. AsS32-和S38.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碱性Sb(OH)3>Bi(OH)3B. 酸性 As2O3<As2O5C. 氧化性Na3AsO4>NaBiO3D. 还原性 As2O3>Bi2O3E. 热稳定性 Bi2O5>Bi2O339.用FeSO4鉴定NO3-和NO2-,其反应条件不同的是( )A. 前者用强酸性,后者弱酸性溶液B. 前者用中性,后者用碱性溶液C. 鉴定NO2-时要通入空气 D. 鉴定NO3-时要加热40.可用来区分NO3-和NO2-的有( )A.NaOHB. KMnO4 C. AgNO3D. Pb(NO3)2E. BaCl241.黑火药的主要成份( )A. KNO3 S C B. NaNO3S CC. KNO3 P C D. KNO3S P42.下列物质中极性最强的是( )A. NH3 B. PH3C. AsH3D. SbH343.下列物质按氧化性增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H3PO4HNO3H4AsO4HNO2B. H3PO4H4AsO4HNO2HNO3C. H3PO4H4AsO4HNO3HNO2D. H4AsO4H3PO4HNO3HNO244.在磷的含氧酸中,可作为还原剂使用的是( )A. H3PO4B. H3PO3C. H3PO2D. H4P2O7E. (HPO3)n45.利用惰性电子对效应可解释下列哪些事实( )A. 酸性硝酸大于磷酸B. 热稳定性硝酸钠大于硝酸C. 热稳定性: P4O10>Bi2O5D. 单质汞的活泼性低E. 氧化性硝酸大于磷酸46.下列热分解产物中没有亚硝酸盐的有( )A. Ca(NO3)2B. NaNO3C. Ba(NO3)2D. AgNO3 E. Pb(NO3)247.已知E°(AsO43-/AsO33-)=0.58V E°(I2/I-)=0.54V 下述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的平衡常数为 ( )A. 1.15B. 11.4C. 22.7D. 1.3648.AsS43-和酸反应的产物是( )A. As2S3B. As2S5C. As2S5和H2S D. H3AsS4和 As2S549.能鉴别NO2-离子的试剂是( )A. 柰斯勒试剂B. α—柰胺C. CS2D. 对-氨基苯磺酸和α—柰胺50.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金属钠可取代干燥氨气中的氢原子,放出氢气B. 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C. 氨以NH2—取代COCl2中的氯原子,生成CO(NH2)2D. 氨气与氯化氢气相遇,可生成白烟E. 液氨可以导电,因为它有比水大的离子积常数51.NO中含有微量NO2,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 )A. 用浓硫酸吸收B. 用P2O5吸收C. 用NaOH溶液吸收D. 进行蒸馏52.实验室配制SnCl2 SbCl3BiCl3等溶液必须事先加入少量浓盐酸,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这是由于( )A. 同离子效应B. 盐效应C. 缓冲溶液D. 盐类水解的原因53.以下几种常见干燥剂中,干燥效率最高的是( )A. CaCl2 B. NaOH C. 浓H2SO4D.P4O1054.有一能溶于水的混合物,已检出有Ag+和Ba2+存在,则在阴离中可能存在的是( )A. PO43- B. NO3- C. PO3- D. I-55.下列物质酸性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HN3>HNO2>H4P2O7>H3PO4B. HNO2>H4P2O7>HN3>H3PO4C. H4P2O7>H3PO4>HNO2>HN3D. H3PO4>HN3>HNO2>H4P2O756.下列关于酸碱性叙述正确的是( )A. NH2-的碱性比OH-小 B. NH4+的酸性比H3O+小C. NH3的酸性比NH4+的大 D. 氨和水都是两性物质E. 氨和水中.只有水是两性物质57.NH4NO3热分解制得的N2O中,混有少量NO,如何除去( )A. 用浓硫酸吸收B. 用FeSO4溶液吸收 C. 用生石灰吸收D. 用CaCl2溶液吸收二、填空题1. 磷酸水溶液中,含有H3PO4H2PO4- HPO42- PO43-按酸碱质子理论,只有碱行为的是_______.既是酸又是碱的是_______,________2. As2O3俗称______,As2O3溶于NaOH溶液生成____________. 3. 3. 氮气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可以同氢化合,在_______的条件下,可同氧化合4. 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制备少量氨气,用____法收集氨气5. 在Ⅴ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氨气具有相对最高的沸点,这种反常行为是由于它在_____态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6. NO和FeSO4反应,产物为_____________呈棕色,将其隔绝空气加热,则生成______气体7. 硝化反应是指硝酸以其所含的_______,取代有机物分子中1个或多个_____ 的反应.8. 王水是用_____和____按体积比1:3配成的.9. 浓硝酸见光后,会逐渐变黄,这是基于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10. AgNO3热分解生成的固体是________,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11. 硝酸铜热分解的固体产物是______,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12. 现有127克铜,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375g Cu(NO3)2,与稀硝酸生成_______ g Cu(NO3)2.但两种情况耗酸量不同,工业上采用___硝酸成本合算13. PH3有较强的______.它能与Ag+ Cu2+ Hg2+反应,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 ________14. 马氏试砷法是把砷的化合物与锌和盐酸作用,产生分子式为________的气体,气体导入玻璃管中,在管中加热的部位呈现_________.15. 配制SbCl3溶液时,为阻止溶液变混浊,应加入_______.否则SbCl3在水中的反应将这样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若As---Sb---Bi的顺序,三种元素的三氯化物的水解程度逐渐_____因为它们+Ⅲ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碱性逐渐______.17. 磷酸铵盐热分解得到_______和_________18. 三氧化二锑与浓硫酸形成_______.与NaOH生成________.19. 砷分族按As---Sb---Bi的顺序,氧化态(+3)的化合物的还原性______.氧化态(+5)的化合物的氧化性______.20. As2S3和Sb2S3都具有还原性,与多硫化物生成______,而Bi2S3的还原性极弱,____与多硫化物作用21. As2S3溶于碱生成_______和_________.22. 将红磷燃烧,产物溶于水后加蛋白质溶液,现象为______.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23. 按Bi(OH)3 Sb(OH)3H3AsO3的顺序,碱性依次___________,还原性依次_____.24. NaBiO3和氯化锰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其现象为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在NaOH溶液中,Cl2和Bi3+反应,产物中有一黄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黄色沉淀是一种_____剂26. 硝酸只能将Bi氧化成Bi(NO3)3,而得不到+5价Bi+5的化合物.因为Bi+5的 ______性极强.因此Bi2O5的稳定性_______.27. PCl5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形,磷原子以__________杂化轨道成键28. 硝酸分子中氮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氮与氧之间除有三条σ键外还有一个 _____.29. 次磷酸的结构式为______.它是___元酸30. 焦磷酸的酸性比正磷酸_____,在冷水中会慢慢变为__________.31.氮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在价电子中两个S电子的稳定性增大,难于失去,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这就使得氮族元素的氧化数从上到下___氧化态趋于稳定。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
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发生时,经济将衰退。
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第13章 习题(作业成本法)
第十三章作业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的集合。
A 契约B 作业C 产品D 生产线2.在现代制造企业中( )的比重加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C 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3.作业消耗一定的( )。
A成本 B时间C费用 D资源4.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 )。
A可靠性 B有用性C可比性 D一致性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成本动因 B产品级作业C批次级作业 D单位级作业6.( )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A产品 B 作业链C 作业D 价值链7.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将(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的价值 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 D价值管理工作8.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采购次数()。
A采购次数 B采购数量C采购人员 D采购价格9.()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者服务中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成本标的相联结的因子。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10.()它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反映了作业与资源的关系。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成本动因 D价值动因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它包括()。
A货币资源 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 D动力资源2.成本动因的分类有很多依据,其中根据一般的分类,即将成本动因分为()。
A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C人工费用 D直接材料3.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上转移到()上。
A产品 B间接费用C人工费用 D作业4.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它包括()。
A订单处理 B材料处理C机器调试 D质量检查5.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的标准,它可以是()。
A机器小时 B机器准备次数C产品批数 D收料次数6.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常用的政策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供给管理的主要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6.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7.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8.财政支出按支出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财政收入主要由各项税收构成,税收按纳税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财政政策来刺激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充分就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财政政策,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物价稳定。
1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经济萧条时期,内在稳定器只能__________________经济衰退程度,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下降的趋势。
14.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来进行。
15.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公债时,不能将公债直接卖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债应由财政部发行卖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货币的四种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可将货币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西方国家的银行体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两级银行体系。
19.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过程中,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机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制度相关。
2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的货币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21.某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为100万元,若法定准备率为20%,则该银行可以放款_________________万元,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增加__________________万元存款,货币创造乘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___________________,与利息率的高低成________________。
23.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
24.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则能导致利息率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则能导致利息率___________________。
26.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低,货币乘数则________________,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也就__________________。
27.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运用_________________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上________________有价证券,________________贴现率,_________________法定准备率等,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货币供给量,_________________利息率,__________________总需求。
28.收入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指数化政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30.人力政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1.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单项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A.需求管理;B.供给管理;C.对外经济政策;D.以上全对。
2.根据需求管理原理,应该刺激总需求的情形是()A.总需求大小总供给;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D.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在下列几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A.人力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经济增长政策。
4.在下列几种政策工具中,属于供给管理的是()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收入政策;D.指数化政策。
5.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是()。
A.减少政府支出;B.增加政府支出;C.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D.减少转移支付。
6.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并减税;B.增加政府支出并增税;C.减少政府支出并增税;D.增加政府支出并减税。
7.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社会福利支出;B.政府直接购买;C.货币供给量调整;D.促进技术进步。
8.当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增加基础货币投放;B.降低法定准备率;C.提高贴现率;D.在公开市场买入有价证券。
9.在市场经济国家,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A.财政部;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其他金融机构。
10.如果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则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万元;B.300万元;C.500万元;D.1000万元。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A.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D.财政部所做的社会福利计划。
12.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将导致()A.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及利息率的提高;B.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及利息率的提高;C.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及利息率的降低;D.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及利息率的降低。
13.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将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及利息率提高;B.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及利息率降低;C.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及利息率提高;。
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及利息率降低。
14.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提高;C.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下降;D.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
15.运用收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通货膨胀;B.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C.解决失业问题;D.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1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公开市场业务;B.调整法定准备率;C.调整再贴现率;D.控制低押贷款条件。
17.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A.工资—物价管制;B.工资与物价水平指导线;C.税收刺激计划;D.人力资本投资。
18.在下列政策措施中,属于经济增长政策的是()A.人力资本投资;B.完善劳动力市场;C.协助工人进行合理流动;D.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19.在供给管理中,目的在于消除失业的政策工具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指数化政策;D.经济增长政策。
20.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A.储备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21.如果实际GDP不变,那么,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A.物价水平上升;B.物价水平下降;C.利率上升;D.利率下降。
22.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A.财政部;B.中央银行;C.人民代表大会;D.最高法院。
23.下列哪一项不是央行的职责()A.发行货币;B.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C.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D.向企业提供贷款。
24.如果物价水平为2,实际GDP为1000亿元,货币数量为400亿元,则货币流通速度为()A. 2.5;B. 4;C. 5;D. 10。
25.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量增加将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且()A.对实际GDP或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影响;B.引起实际GDP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C.引起实际GDP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放慢;D.引起实际GDP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三.判断题1.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刺激私人投资。
()2.公司所得税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
()3.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将使经济衰退。
()4.利息率的变动首先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