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要怎么审题作文审题的五种方法
![命题作文要怎么审题作文审题的五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f7cf3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1.png)
命题作文要怎么审题作文审题的五种方法审类别1、注意题目所揭示的中心词和时间范围。
如:《初冬的早晨》要求写出初冬早晨的一些自然景象,也可以写人们在这寒冷的时间里干些什么。
如顶风冒雪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等等。
2、注意题目暗示的体裁。
如:《记一件小事》,是记叙文,要求写出小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3、注意题目揭示的数目,如:《我和我的伙伴们》一个“们”字暗示最少写三个人以上,如果写成二个人,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4、注意题目揭示的季节和时间。
5、注意题目的象征意义。
6、注意作文题目上的人称。
审范围:审范围就是要认真想一想这个题目对文章内容都限制了哪些特定的范围。
这包括:1、时间范围;2、地点范围;3、内容范围。
审中心:审中心就是要认真地想一想题目对文章中心有没有限制,有的题目对中心没有限定,作文时要仔细根据题目审定文章中心。
如果题目对文章有限定,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进行作文。
审情味:审情味就是根据文题品情味,确定文章的感情色彩。
例如:《一个勤劳的人》通过记叙那个人的勤劳事迹,字里行间应该抒发出佩服与赞美的感情;《我们的老师》“老师”的前边为什么加上“我们的”三个字?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文题?从而体会出暗含的敬爱与自豪的感情,作文时,应该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
审题眼:题眼就是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情色彩的词,也就是关键性的词。
抓住了重点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抓题眼要做到四抓。
一抓:谓语部分。
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常在谓语部分。
例如:《家乡变了样》谓语部分“变了样”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作文的重点在于写家乡的变化二抓:修饰词。
如果题目是个词组,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
例如:《童年趣事》的题眼是“趣”文章重点是写这件事如何有趣。
三抓:物体的象征。
如果题目只是有一个词如:《青松,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应该是描绘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的适当联想。
四抓:联系。
如果文题是一个联合词组,审题时,就要抓住为个联合词组的两个词之间的联系。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f20168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3.png)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技巧指导命题作文,是我们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
这类作文写作时只能按照要求题目写作,不能另取题目。
所以,为了防止作文写跑题、偏题,就需要我们学会审题,做到中心明确。
审导语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隽永,或含蓄深刻。
它们是作文题目的组成部分,大多有引出题目、阐释主题、提示写作范围和人称、引导选材范围和角度、凸显写作重心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审读导语,可以有效避免跑题。
作文题目有导语时,首先要审清导语,紧抓导语中的关键字词,把握题目内涵。
如:陕西《做个诚实的人》的导语“诚实/这美德/要用行动诠释”,从这一句可知,要写能够体现“用行动诠释” 诚实这一美德的事件;陕西《会玩,才好!》的导语“玩,是人的天性。
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
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从最后一句可知,这里的“会玩”指的不是彻夜打游戏、沉迷网络等消极的“玩”,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是对个人成长有所帮助的“玩”。
审题目关注对题目起到限制性作用的部分:范围、对象、修饰词、人称等。
如:陕西《这,是我的节奏》中“我” 限制了写作的人称,即要写自己的节奏。
“节奏”限制了写作对象,“节奏”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也泛指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
“节奏”既在校园,又在社会,写作时注意要写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会感悟。
关注题眼。
题眼是指题目中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题目是一个句子时,“题眼”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句子的宾语。
如:陕西《做个诚实的人》题眼:诚实;陕西《会玩,才好!》题眼:会玩。
题目是一个短语时,往往其修饰或点明重点的词语是“题眼”;如:陕西《我的老师》题眼:老师。
题目是一个词时,它本身便是题眼。
如:陕西《合唱》题眼:合唱。
审要求以 2021陕西中考作文要求为例:(2021 陕西 23 题 50 分)题目:这,是我的节奏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 字。
中考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中考命题作文如何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e8b42aa5e9856a561260e0.png)
中考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写作佳苑2011-11-15 0520中考命题作文如何审题考场作文的首要条件是内容切合题意。
要做到“切合题意”,就应在审题上苦心经营。
作文的范围、角度、中心、材料、文体、表达,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与审题不准确、不全面有关。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命题作文的审题技法。
全命题作文:读透吃透文题1.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如2008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偶然的发现》、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
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在不同的短语中,题眼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着的。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
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
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
①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
②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色彩留给明天”、“把记忆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遗憾留给过去,把梦想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的子孙后代”……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2161730ccbff121dd3683c0.png)
题目:境 界
1、无私无欲是最高境界 2、修养出境界 3、学习三境界 4、高境界才能出大成果 5、为人民服务是最高境界 6、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
题目:在路上
1、人生路上要面对坎坷 2、前路漫漫,信心引路 3、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4、脚踏实地,勇奔前路 5、一路平安 6、走自己的路
题目:位 置
1、紧扣题目提出一个观点,表达一种思想。 (1)这个观点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2)题目是这个观点的核心。
2、从某一个角度(侧面)立意 (作用、范围、怎样做、对立等角度)
3、议论文:论点放在首段段末; 散 文:结尾点出主题,卒章显志。
自主训练
题目:平 衡
1、平衡发展就是科学发展 2、平衡就是和谐 3、保持心理平衡,应对各种矛盾 4、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5、打破平衡求平衡 6、平衡莫过于三角
1、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2、据其才定其位 3、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4、身居高位要忧其民 5、位置没有贵贱之分,做好每一份工作 6、换位思考,问题就迎难而解
合作探究
题目:生命的养分
1、母爱滋养了我 2、爱,生命中最好的养分 3、艺术的养分就是创新 4、坚强使生命绽开奇葩 5、自信,滋养了生命的顽强 6、缺乏自尊的“钙”,生命就没有生气 7、上进的养分不足,生命就会萎缩 8、写作的养分在于积累 9、生活是写作的必要养分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知识导引
一、审题
审题: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包括 题目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 和比喻意义。
早:早晨,早期(早熟,早恋) 青春年少,希望,美好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 在路上:在人生的旅途中 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 等或相抵
二、立意:确立作者写的文章的中心 (主题或中心论点)
高考命题作文怎么审题
![高考命题作文怎么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7675a7680203d8ce2f24c5.png)
高考命题作文怎么审题导读:本文高考命题作文怎么审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命题类型】(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纪念》《支撑》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不要轻易说不》《倾听自然的声音》、《坚守与调整》。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一叶落知天下秋?》。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五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一叶落知天下秋?》。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森林?气候》、《坚守与调整》。
5、场景联想型命题作文:题目给出一个场景或对象作为触发感想的切入点,要求我们触类旁通,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2002年上海卷作文题《面对大海》、2007年江苏卷作文题《怀想天空》都属于此类。
当我们面对广阔的大海,仰望深邃的天空,定然有许多遐思,由“大海”、“天空”引发种种联想,从自然到社会,到人生的哲理,都是笔下的千言万语。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5efa5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0.png)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正确地理解题目意思,并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更好地满足评分要求。
下面是一些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仔细阅读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理解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提示词。
有时候,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可能比较简单,但其中含义可能比较深远。
“我的家乡”就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而是在谈论一种情感、一种记忆。
2. 分析题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核心词和关键词,明确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可以通过标注、划线等方式进行分析,确保自己对题目要求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3. 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在审题时,要考虑到题目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
有时候,题目可能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
“幸福”这个主题就可以从亲情、友情、爱情、成就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写作。
4. 借助关联词扩展作文思路如果题目比较狭窄,难以展开,可以借助一些关联词进行扩展,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有深度。
如果题目是“我的梦想”,可以从“我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方法”、“梦想对我意味着什么”等方面展开写作,通过关联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框架。
5. 融入个人经历和感受在写作中,可以融入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作文更加真实、有血有肉。
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进行写作,增加情感共鸣和感染力。
6. 避免刻意迎合和教条式写作审题时,不要刻意迎合考生主观臆造的预设答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也要避免教条式的写作,不要机械地堆砌一些固定的表达和观点,而是要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深入思考。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对题目的仔细理解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展开有深度、有思考的写作。
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采,做到扣题、得分、有个人特色。
命题、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ddaffc553b3567ec102d8aeb.png)
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张景义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一)命题作文从结构上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如《包容》《肩膀》《愿景》等。
2.短语式命题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地生活》《找回童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
3.句子式命题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
(二)命题作文从内涵上来看,有四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战胜脆弱》《人生处处是考场》《驳“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2.论题型命题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入。
如《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
3.寓意型命题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路》《找回童年》《清流与活源》《小草的风格》。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审题思路思路A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丰满所给的词语。
例如《找回童年》,可以在短语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具体,如我、父辈们、儿童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具体,如找回快乐、找回纯真、找回梦想等。
思路B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和他沟通对话,抒写感动人的亲情、友情等。
也可以实写努力能握到的人,需要我们关注、帮助的人们,如失学儿童。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何写好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如何写好命题作文审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d4be6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4.png)
2、分析文题结构,把握写作重点。
从文题结构看,命题作文一般有独词式、 短语式和句子式,审题时要善于分析文题结 构,寻找“题眼”,把握写作重点,从而为 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
(1)独词类文题。文题仅是一个词语,少了修饰限制 性成分,因而带有很大的宽泛性,但也使文题具有 很强的迷惑性,它着重考察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 捷性。审题时可对题目进行适当扩展,快速破题, 确立中心。如“告别”,可以扩展为“学会告别, 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再如“惜”,可扩展 为“只因爱之深,才会惜之切”。
如撇和捺互相支撑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 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 常需要向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 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 的。
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 文章。
(08年江苏无锡卷)
统观整个文题,如何正确理解“依 靠”的深刻内涵和确定文章的中心人 物“你”,是审题的重中之重。
那一道用“大爱”筑成的义举,是我 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叙文
选取汶川地震中的三个镜头,用爱 心统摄三个素材,形成一个统一的 中心。
(4)题目中带有副词,要弄清隐含的 要求。
“最”、“也”、“还”、“更”、 “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不是可有可 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 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 “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其中的“总”字,有着丰富的潜台词。 它暗含曾有过 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把“钥匙” 的经理,写作时要体现一个变化的过程,即 从许多“钥匙”中进行挑选的过程,最终在 多种方法中必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仙李 白的名言。他曾经多次被贬,但他仍然对生活怀有 信心,仍然笑对生活中的一切失败和痛苦。他坚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了而乐”是范仲淹所写,他自 己虽遭受贬谪,但仍然保持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报效祖国。 (2008年江苏南京市作文题《寻》)
命题作文审题三问法
![命题作文审题三问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98b73f10661ed9ad51f3c5.png)
固日
与材料作 文相较 而言 ,命 题
作 文 审题 难 度 不 大 ,偏 题 的 可 能 性 较 小 。 虽 然 如 此 ,但 是 命 题 作 以 是 社 会 的楷 模 ,包 括 践 行 大 爱
大善者 、坚强抗 争者 、作 卓越 贡献者等 。这样 分析之后 ,我们
字 楼 的 层数 : 繁 华 的 现 代 文 明 不
曾 给 他 们 带 来 任 何 快 乐 ,这 一
市 的 尽 头 ,有 他 们 这 样 一 群 人 ” “ 来 务 T 人 员 子 女 ? 农 民子 弟 ? 外
次 , 却 在 心 上 烙 下 了 深 深 的 痕
迹。
亦 或是 农 民丁二代 ? ”这 些句 子 明确界定了写作范 围 ,确 定了写
洗 去 空 泛 得 高分 。 那 么 怎 样 将 题 意 、重 点 以及 命 题 人 的用 意 审 透 呢 ? 可 以采 用 答 问 的 方 式 ,通 过
二 、 用 “ 什 么 ” 提 问 。领 为
悟 命题 用 意 明 确 重 点 。 以充 实 写
作 内容 。
“ 是什 么”、 “ 为什 么 ” “ 、 怎么 样”三次提 问启 发思维 ,一 步一
以 确 定 写作 角 度 。
者 ,他们无怨无悔地 付 …,不求
回 报 ,容 忍 我 们 的 不 理 解 和 小 脾
拿 到 题 目 , 我 们 不 妨 问 一
下 :什么 是 “ 他们 ” “ ? 他们 ”
是 谁 ? 通 过 与 “ 们 ” 对 照 分 我
气 ,对我们始终 不离不弃 ,我们 应该感 激 、回报他 们。论社会 的
就 可 以从 中选 择 一 个 自 己 最 有 感 触 的 、最 好 把 握 的 角 度 来 写 。 而 有 的 同 学 疏 于 分 析 ,把 “ 们 ” 他 狭 隘 地 理 解 成一 个 人 以上 的 集 合 名 词 ,写 成 自己 的 两 个 亲 人 如 父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2a37345fbfc77da369b1bd.png)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篇一: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梅梅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审题病因诊断:一、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全命题作文《我有出息了》,相当多的作文的失误原因是片面理解“出息”的意思。
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大意):我的英语成绩老是上不去,爸爸说我没出息。
于是我下决心多读多练。
开运动会,我推说身体不好,躲在宿舍读单词;元旦联欢晚会,教室没电,我点了蜡烛背英语;班级召开“我爱校园”主题班会,我还是低着头看英语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终于上升到全班第三名,听着爸爸“你有出息了”的夸奖,我乐滋滋的??很显然,这位考生把“有出息”理解成文化成绩好,这是很片面的。
“出息”应是指德智体美的综合协调发展。
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你可以说谎不参加集体活动,你可以违反学校规定点蜡烛??你的英语成绩是上去了,但你的思想素质却下降了,这能说“有出息”吗?出现这种失误,是偏离甚至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果。
由此可见,要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内涵,不仅要掌握审题方法,更要加强平时的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二、不能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题目,有多个概念,多个概念之间往往有着修饰、限制等关系,有的考生一看题目,往往只注意所谓的“中心词”,而置其它概念于不顾,结果偏离题意。
江苏南通和黑龙江大庆的全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微笑”一词:前者为《带着微笑出发》,后者为《互相微笑》。
南通题目中有一个概念“出发”,相当多的考生忽略了这一信息。
“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
“带着微笑” 是“出发”的一种姿态、精神、心情,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出发”孤立存在。
可是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微笑”,就是没有写到“出发”,结果把全命题《带着微笑出发》等同于话题作文《微笑》。
大庆题中的限制词“互相”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同样不能忽视。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https://img.taocdn.com/s3/m/0da6c5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4.png)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 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学校、家里或街头写上好几幕。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刹那间,我发现了 自我”,也是如此。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那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我依然——”。
明确范围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门其实开着” “ 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 ” “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 “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如:触动我心灵的那一幕 如:学海拾贝
如:“我参与,我快乐”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你行文时,就需要注意两方面的联系,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24f459be1e650e52ea9945.png)
2)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 • 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 可以想到本义的“人的脸面”。 可以想到延伸义的“表情或一 种情感”等。如“微笑的脸”、 “害羞的脸”、“丑陋的脸”、 “可爱的脸”…… 同时也可以想到其比喻义,如 “表面的”、“一种面貌”,然后 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虚伪 的脸”、“城市的脸”
学习目标
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审 题
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 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 1:了解命题者的意图; 2: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3:明确立意; 4:确定文章的体裁。
命 题
2006年 一起走过的日子
半命题
材 料
话题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生活需要梦
•
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文明: 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 的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等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感 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 空气和泥土的气息等都让我们流连忘 返。
2、动宾
• 例题2《 战胜诱惑 》,文章重心应是什么? ——“诱惑”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
3、主谓
• 例《我能》,文章中心应该是什么? • 主谓结构的短语题目题目的主旨、精神 或题眼往往在谓语动词上。 • ——把握住“能”,“我”只是说明必 须从自身出发,但是在文中一定要体现 能做的事,或者说通过写你是如何地做 的,如何冲破重重的困难,最终体现我 能的。
感谢_
_
在一起 四句材料
2010年 2011年
2012我不再_
_
_ 和我的对话
_ 的道歉
命题作文的类型[考点扫描]
标 题 类 型
词语式 《另一个我 》 标题
03 全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初中语文写作
![03 全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初中语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bb83513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3.png)
二、命题作文的类型
按照结构分∶ (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如《见证》《熟悉》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 式、并列式等等,如《踮起脚尖》《对常识的认识》。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 花胜去年红》。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4、把握内在关系 【示例】
《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 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因 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 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
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把握住关键词 【案例1】《偶然的发现》一位同学审题∶有一次,我“发现”母亲用笨拙的
指法在电脑前认真练习打字,原来是为了帮我在网上找资料还有一次,我“发现” 连汉语拼音都没弄懂的母亲竟然在学英语的音标,原来母亲看我的英语单词不会 拼,想帮我一起拼。 【交流】 你觉得以上案例有把握住关键词吗?
【课堂练习】说说下列题目的内在关系。 《那一年,那一天》 《我与路》 《我成长,我快乐》
【参考答案】 1.《那一年,那一天》可以是“那一天”在“那年”中,构成反复、强调,也可 以是并列关系“那一年”与“那一天”在写作时都要突出。 2.《我与路》题目点明了并列关系。 3.《我成长,我快乐》可以是伴随关系,“我成长”的同时“我快乐”也可以是 因果关系,因为“我成长”所以“我快乐”。
【点评2】第二个案例的思路非常不具体、不是“生活”中的例子。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64890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7.png)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是考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除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外,也需要考生具备审题能力和立意能力。
以下是一些指导,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命题作文。
一、审题审题是写好中考作文的前提,必须在开头就做到。
考生在阅读题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题意:首先要读懂题目表达的意思,不要模糊或曲解。
要注意查询一些生词,确保自己的理解正确。
2.考虑写作要求:通常中考作文的题目会给出一些指导性的要求,如文章格式、字数限制、主题平和度等。
考生必须在文中遵守这些要求。
3.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审题,考生应开始思考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是否要根据主题撰写叙事、议论、说明、描述等类型的文章。
二、立意立意是指根据审题的内容,确定要表达的观点和主旨。
考生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主题或问题,理清思绪,构思文章的内容和要点。
具体而言,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根据题目的主题和要求,考生应该有选择具体内容的自由。
这些内容必须与题目紧密联系,且符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
2.确定观点和立场: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是文章的核心。
他们应该在前几行文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题或立场,使读者在文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合适的写作风格:通过审题正确地立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后,考生应该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包括语气、文体、用词等。
这些因素对文章的效果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总之,审题和立意是中考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考生必须准确理解题目的主题和要求,同时,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通过合适的写作风格,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也更有吸引力。
2024年小考命题作文审题三步法
![2024年小考命题作文审题三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98de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a.png)
2024年小考命题作文审题三步法
2024年小考命题作文审题三步法:
第一步:理解题目要求
在审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看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明确题目要求的主旨。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你写一篇描写未来科技的作文,那么你需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未来科技,并在作文中展示出未来科技的发展情况。
第二步:分析题目要求
在分析题目要求时,要考虑题目中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
这包括分析题目要求的主题、论证结构、角度和要求的长度等。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你写一篇关于2024年的学习计划的作文,那么你可以分析出主题是学习计划,论证结构可以是介绍目标、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角度可以是个人经历或者社会背景,长度可能是300字左右。
第三步: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
在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分析结果进行思考,并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
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写作。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你写一篇关于未来家庭生活的作文,你可以选择介绍未来家庭生活的特点和便利之处,并以此为主线展开你的论述。
以上是审题三步法,通过这三步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帮助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记住在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语言要清晰明了,结构要合理,论点要有条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
![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https://img.taocdn.com/s3/m/33eeb891f61fb7360b4c658b.png)
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其一,审题抓“题眼”。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
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文题“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的关键词是“记忆深处”,能让一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游戏或者是一场表演,等等。
其二,立意明“喻义”。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本文题“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中的“花朵”,并非指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朵,而是使用的比喻义,比喻美好的人和事;是一种被喻化了的精神,所以,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花朵”的精神意义加以演绎。
既然是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既然是“花朵”,一定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让自己深深感动、有所触动的。
所以,所选的题材必须具有积极意义。
其三,选材重“精神”。
所谓“选材”,就是指写作者根据写作的需要,从生活和学习中选取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
就本文来说,写你记忆深处的人和事,也许小到没人知道,独人忧怜;也许大到叱诧风云,众所周知。
但不管材料的大小,都要着意于它所凸显出来的“精神”,当然这是一种喻化的“精神”。
说具体点,就是你既可以写亲人关爱自己的真情往事,又可以写朋友之间的诚挚友情;既可以写令人难忘的博大师爱,又可以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伟大精神。
因为和谐社会需要广泛拥有这种“美好的精神”,它不仅包涵着人间最可宝贵的亲情、真情和友情,而且还蕴含着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爱国精神。
以上三个方面是写好本文的关键。
至于谋篇布局与行文修改,则是写作方法与技巧方面的问题了,这里不再赘述。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913b4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a.png)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审题要点:要做好命题作文,首先要做好审题工作。
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题目有一定的背景信息或者提示,我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题目的要求。
审题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题目背景:了解题目所涉及的背景信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地理背景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并提供相关素材。
2. 题目要求: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例如:要求写感受、描述事物、表达观点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或提问方式,例如:如何、为什么、比较等。
3. 写作立意:确定立意或写作方向,即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和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自己的表达观点、角度、重点等。
二、立意要点:在审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写作立意。
立意是写作的灵魂,是整篇文章的主旨和核心。
立意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点明确:确定自己的表达观点,即明确自己对待该问题的态度、立场等。
可以选择正面、反面或者中立的观点,但要确保观点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2. 角度独特:选择一个特别的、独特的角度来写作,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写作风格。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个人角度、社会角度、历史角度等。
3. 重点突出:确定文章的重点和要点,以便在写作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展开。
可以选择突出某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但要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合理布局:根据立意确定好文章的结构和框架,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确保写作内容有条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三、写作技巧:在确定了立意之后,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以便更好地写好作文。
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准确: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适宜性,避免语句模糊或者表达错误。
要注意词句的选用、语法的使用,并尽量避免重复、啰嗦或者冗长的表达。
2. 表达简洁: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精简语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
作文审题的技巧 写作文应该怎么审题
![作文审题的技巧 写作文应该怎么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499c4df242336c1eb95ea5.png)
作文审题的技巧写作文应该怎么审题1、命题作文的审题(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这些,就好确定选材范围。
例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我班”限制了事情发生的空间,“最近”限制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件”则限制了数量,“新鲜”是指事情的性质。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题眼”,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题目中的定于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
有时,中心词也是题眼,如《妈妈笑了》,“笑”是题眼。
(3)通过题意引申。
有些作文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如《路》、《荷叶》、《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路”可以指人生之路,“荷叶”可以象征奉献精神,而“钥匙”则可以理解为走向成功的方式方法。
2、话题作文的审题(1)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
如:“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波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它其实为“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导语是否点明了立意角度。
如:“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这一话题点明了“精彩”的内涵:美丽、向上、健康等。
(3)看导语中是否出现了题眼。
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
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
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中,“战胜”是题眼,千万不要大写特写“诱惑”。
3、材料作文的审题(1)找出关键词。
如:“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作文如何审题(超级详细)
![作文如何审题(超级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60593bba98271fe910ef9e6.png)
(三)完整句子的审题方法
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就是根据 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
和要求。
例如:2015年上海作文题《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这个题目可切 分为“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等三部分。
“尝试”一词是文章的题眼,指的是生活中我们尽自己努力去尝试做 的事情,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 战。行文中,要紧扣这一词语来写。“尝试”是一个动词,可以写作 尝试努力学习等,如学习小提琴、学习围棋等,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 我们耐心去做,确定好目标,努力尝试,最后才能接近成功。同时更 不能忽视的是题中的一个短语:“不止一次”,对比一下“我努力尝 试”和“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就可以发现;这里的“努力尝试” 是我们尝试过做很多事情,但可能就只有一次,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 的限制“不止一次”需要我们的作文当中一定要提及多次尝试去做一
2021/2/5
• 3.推敲写法
• 我们不妨试着给“让”进一步组词。除了提示语提到的 “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我们还可以 组出许多与“让”字相关的词语,如:让座、禅让、当仁 不让等等。有了这样的组词过程,我们就可以把文题化大 为小,化虚为实。当然,我们也可以围绕“让”字展开联 想。如,我们可以联想与“让”相关的故事、典故;孔融 “让梨”、王泰“让枣”、魏武帝曹操“礼让一寸”等, 从而忆古思今,将与“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与我们 的现实生活相对照。从中选准自己最能驾驭的“焦点”, 在“虚”“实”之间,找到最佳的“结点”。审这类题时, 既要弄懂题目词语的本义,还要明白其比喻义、引申义、 象征意义等;既要能够化实为虚,又要能够化虚为实。写 作时要放开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还要力求内容形式的 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一道作文题可以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
但不是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标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你自拟题目,“话题作文”虽然给出了话题,但也提倡考生自拟题目。
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
一个作文题目拟出来,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
标题,通常由词和短语组成,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
标题的含义一般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确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
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一、审作文要求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或显示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
在审题时,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作文题目,捕捉其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
审题中明白了这一点,在作文中我们便有了清晰的作文导向而不至于迷路。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迎着初升的太阳……初升的太阳,光芒洒身上,好温暖……初升的太阳,像一位刚出生的婴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初升的太阳很安静却又充满了活力,相比夕阳的美丽,它便少了一份哀伤,多了一份朝气。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彩霞撒给黎明……”请以“初升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通过研读审查作文要求,我们便可捕捉到其中的信息:1、这篇作文虽为命题作文——以“初升的太阳”为题,但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材的基础上作文。
2、材料中的信息以“初升的太阳”为写作意象,表明了其作本身的作用——新的开始;交待了其特点——温暖;体现了其喻意——像充满好奇的婴儿;写出了其类比意——与夕阳相比初升的太阳安静、充满活力、朝气;展示了其象征意义——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奉献的精神。
3、限制中给出了文体选择的自由:除了不能写诗歌外,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及自己的爱好选择文体。
4、在立意上可充分发挥自主性——立意自定。
通过对作文要求的研读审查,我便明确了作文具体要求我们写什么,也提示我们怎样写,从而把握了作文的导向。
二、审作文题目它是审题中最重要的一步,决定写作的对象、重点、主题、体裁等。
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题目的写作对象和题眼。
首先要从作文题目中确定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如从上例“初升的太阳”从中我们确定写作的意象是“太阳”,确定了写作意象,作文才不至于偏题、离题。
有些题目,我们根据意象,从它的引申意,比喻意,象征意,类比意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初升的太阳”引语材料中,实际上就预示了太阳的引申意,比喻意,象征意,类比意,我们可从中选材一方面来写。
其次,要审清作文题目的题眼是什么,找准了题眼,也就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这才有利于把握作文内容的重心(1).注意“中心词”,明确彼此关系。
作文的题目有很多个要素组成,要考虑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2007年莱芜中考命题作文《其实并不是这样》,题目中“这样”是一个代词,它可以指代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种看法、任何一种体验。
“这样” 表明只是一般的认识和看法,“不是这样”就要求我们通过创新来达到与众不同。
题目中的“其实”是表示转折的意思,所以作文时要用一些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倒叙等方法,使文章写出曲折,引人入胜。
又如2007年南通中考命题作文《带着微笑出发》,题目中的“微笑”不仅指一种看得见的面部表情,更是指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品性,一种信念,一种胸怀。
所以写作时我们不能就“微笑”写微笑,必须“由外见内,寓内于外”,表现“微笑”的深层意义。
题目中还有一个概念“出发”,这给我们什么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
只有这样把握,构思才有了创新的基础,文章才能凸现“微笑”的魅力。
(2).注意“关键词”,明确写作重点。
如2007年南京中考命题作文《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点明“钥匙”的含义。
“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可以说“钥匙”是指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写“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找到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沟通的钥匙”,“找到了克服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困难的钥匙”等等。
又如2007年仙桃中考作文《人间何处无风景》,这道全命题的作文,考查考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关键点在“风景”之上。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风景”的解释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显然,如果写成人间何处无美丽的自然景观,就显得肤浅了。
“风景”不仅指自然景观,还可以是象征意义的风景,如美好的人、事或精神风貌、社会风气等。
“风景”很宽泛,写自然之风景,要选取典型的具体的去描绘,如一花一草,如一石一鸟,精致刻画,以小的风景,去影射文题中人间之风景。
写人生、社会之风景,要选择新颖的材料去表现,要善于从生活的见闻中寻找,发现“风景”的细节,写出独特的感受与见解,成就“人人胸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佳作。
(3).注意“修饰语”,明确选择范围。
作文题目中往往对本次作文的选材有一定的限制。
如2007年上海中考命题作文《记住这一天》,“这一天”是对时间的限制;2007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心中的彩虹》,“心中的” 是对范围的限制;2007年安徽中考命题作文《我们的心近了》,“我们的” 是对人称的限制;2007年益阳中考命题作文《那一双忧郁的眼睛》,“一双” 是对数量的限制。
(4).注意“标志词”,明确文章的体裁。
一般地讲,凡是要求写人、事、景、物、时间、地点以及带有“记”、“忆”、“访”、“游”、“传”、“传说”、“故事”、“见闻”等字样的,都是记叙文;另外,带有象征性的和具有抒情色彩的也多属记叙文。
题目中有“说”、“读”、“评”、“议”、“驳”、“批”、“析”、“有感”、“我见”、“启示”、“所想到的”以及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都是议论文。
凡用事物名称做题目以及带有“介绍”、“说明”等字样的,多要求写成说明文。
有的文题允许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属于一题多体,如《水》、《路》、《习惯》、《榜样》等。
又如:“初升的太阳”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题眼是修饰语“初升”,作文的重心在于突出初升的特点或寓意。
但有些命题作文可能只是一个词时,又如何着手寻找题眼呢?如:“路”,对于这类题目,只告诉了写作对象,而且写作范围广阔无边,如果找不到写作题眼,在作文时可能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我们可根据“路”这一意象,从它的本义,喻义,类比义,象征义等方面切入,确定题眼,如你要写的是“成功之路”,它的题眼是“成功”;你要写“人生之路”它的题眼则在于“人生”。
2、审题目中是否蕴含了文章的主题作文题目虽只是文章的名字,但有时它也蕴含了文章的主题,在审题时,我们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确定主题。
如果题目中蕴含了主题,则要以之为中心;如果作文中没有蕴含主题则可自由立意。
这样才不至于在写作时偏离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的文章,即使构思再精巧,语言再有文采,也只不过是一个徒有生命的“植物人”,因此,审准主题成了关键。
例如:“在阳光下成长” 阳光可以从充满温暖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来考虑。
“风景这边独好” 不仅可以写自然景观,还可以写人文景观。
如:友爱向上的班集体3、审题目中的人称要求作文中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用法及作用。
一篇作文,在没有人称限制时,我们可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人称,但,有些题目,对人称的选择作了明确的限制或要求,审题时,必须审清人称才不至于犯错,如《写在我心中的记忆》则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来写;而写《在心中的记忆》则没有人称限制。
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应因题目而定。
一般记事写人的文章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我们”),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他们”)。
议论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有时为表达这种观点不是个人或文章代表集体,则用“我们”。
诗歌、散文,则一般用第一人称。
总之,文章用什么样的人称是很讲究的。
在一篇文章里,人称必须统一,这样才能避免混乱。
4、审作文的体裁现在的作文,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所以淡化了文体的要求,不限制文体。
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考虑文体,任何一篇文章它都有特定的文体因此,在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题目中是否限制要写成什么文体,或根据需要可写什么文体,如果在写作前不思考清楚并确定文体,那么在写作中就容易随心所欲而导致作文失败,如以《路》为题写作文,文体的选择较灵活:可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诗歌等文体,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要容易一些。
总之,在作文时,我们必须在下笔前认真研读审题,审清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内容,只有真正审清了题目具体内容及要求,我们才能在作文中围绕中心选材,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如何从题目中考虑并审定文章的体裁呢?一般来说,题目中有“谈”、“评”、“论”、“议”、“……的看法”、“……的启示”、“从……说起”这一类字眼的,都应写成议论文;题目中有“忆”“记”等字样的,大多是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应写成抒情散文。
但是,有的题目没有明显的标志。
如《立志成才》、《小事不小》、《课间十分钟》、《上学路上》等。
像这类题目,我们一是依据要求的内容去判定体裁,二是试着加“标志”。
例如《立志与成才》、《小事不小》之类题目可加“谈”“说”;《课间十分钟》、《上学路上》之类题目可加“记”“忆”,这类标志加上以后,题目的文体特征就显示出来了。
如果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辅导,学生作文时,就不会因体裁不明而“跑题”。
5、审准范围在确定文章体裁的同时,要审定要求的写作范围。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或说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弄错或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
有些作文题目有多个词组成,各词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审题时要注意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有些什么意义的词限定了它的范围,只有审准了题目的范围,才能做到些准确,不滥写,不漏写。
例如:我在中考的前一天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我的初三生活我的青春岁月因此,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确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