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13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心理学领域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阐述。
1. 自我意识的建立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之一就是自我意识的建立。
在幼儿期,孩子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偏向自我中心,孩子往往会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为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在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2. 语言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还表现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能够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掌握语言,建立起自己的语言系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能够用语言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3. 社交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还包括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逐渐融入社会集体,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他们能够通过模仿和互动,逐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其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4. 感知能力的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还表现在感知能力的提升上。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以促进其感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结回顾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复杂课题。
从自我意识的建立到语言能力的提高,再到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感知能力的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维度的特征。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些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笔记
《学前心理学》学习笔记第1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定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
研究对象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1.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
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学前儿童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①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均衡②不同方面心里发展的不均衡③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一】心理发展规律的概念:是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1.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发展趋势2.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3.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探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或7岁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一.研究的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1.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家长更好的养育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幼教及其有关工作者更好的完成任务;3.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利于为幼教学习者和研究者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任务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2.科学地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1.纵向研究: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进行长期系统的跟踪研究,以探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2.横断研究:在同一时期内,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比较,以了解儿童的各种心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表现为简单的条件反射活动,随着生理的成熟,儿童之后的心理活动会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由不齐全到齐全,由笼统到分化。
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
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从被动到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儿童的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活动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从零乱到成体系: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ppt课件
这在智力障碍儿童身上便显得最为明显; 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儿童的特殊能力和一般智力
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个性的形成。
LOGO
Page 13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 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 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 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 (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LOGO
Page 24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LOGO
Page 12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 是不完全相同的。
LOGO
Page 11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一)遗传因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规律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 连续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例如,儿童的语言发展从简单的发音到单词句,再到简单句、复合句,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从出生后的咿呀学语开始,他们不断地模仿和学习周围人的语音、语调,逐渐增加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明显的跳跃。
- 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儿童在感知觉方面,从对简单的形状、颜色的感知,逐渐发展到对复杂的空间关系、物体特征的辨别。
他们的注意力从最初的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慢慢发展起来,这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
2. 阶段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在0 - 1岁是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被称为感知运动阶段。
他们在这个阶段会经历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等)、初级循环反应(重复偶然发现的有趣动作,如偶然用手碰到玩具并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二级循环反应(对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产生兴趣并进行有目的的动作,如为了听拨浪鼓的声音而摇晃它)等发展过程。
- 2 - 3岁是幼儿早期,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掌握简单的口语,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说“我”“我的”等词汇,开始区分自己和他人。
在思维方面,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活动往往依赖于具体的动作,比如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 3 - 6岁是幼儿期,儿童的思维从直观动作思维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他们在这个阶段能够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思维,例如在计算3 + 2时,可能会通过数手指或者脑海中想象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的形象来得出答案。
同时,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开始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能够理解并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 方向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总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从认知能力来看,他们的感知觉越来越敏锐,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不断提高,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是指3-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发育,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世界,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 感知与认知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味道等,并能够将这些感知整合成一种认知。
例如,他们能够认出不同的动物和物品,并开始学习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2. 自我意识的形成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
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身体、性别和特点,并开始探索自己的个性和身份。
例如,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行为,如“我是一个男孩”或“我喜欢这个颜色”。
3. 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并开始形成情感上的联系。
例如,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友好、合作和分享的行为,并学习如何解决冲突。
4.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学习语言和语法,并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例如,他们能够说出简单的句子,用词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5. 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学习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任务,如穿衣服、洗手和上厕所。
同时,他们也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开始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感知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形成、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这些规律为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
学前心理学专业课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专业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 直线上升B. 波动发展B. 螺旋上升D. 随机发展答案:C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2-7岁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模仿性强B. 好奇心强C. 自我中心D. 逻辑思维成熟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特定年龄阶段,对某种能力或行为的________特别敏感。
答案:发展2. 学前儿童的__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与他人交往的基础。
答案:语言3. 学前儿童的________能力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
答案:社会性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符号,但思维仍以直观为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思考,但抽象思维尚未成熟。
2. 描述学前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特点。
答案:自我中心思维是指儿童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这种思维特点在前运算阶段尤为明显,儿童往往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是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启示主要包括:一是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避免超前教育;二是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三是要关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四是要重视儿童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度却往往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孩子刚刚1岁零2 个月就会说话,有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还没有开 口。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 发展有先有后,但是,从横的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段中, 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 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 展与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趋势?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
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 到分化和明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 象和概括化。从思维的发展来看,幼儿的思维最初 是直觉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 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的客观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生理成熟 (二)社会因素 (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主观因素 三、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 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 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从简单到复杂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从不齐全到齐全: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 在初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 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其一般规律,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这些规律,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成长。
1.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能够进行基本的分类和序列化,能够理解数值概念和简单的计数。
他们还能够开始发展时间和空间概念,能够理解方向和位置的关系。
此外,学前儿童还能够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2.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始具备基本的情感控制能力。
此外,他们还能够开始发展同理心,能够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社交方面,学前儿童开始能够与同龄人进行基本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学习分享和合作,能够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3.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开始能够发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能够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此外,他们还能够开始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开始发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4.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工活动,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能够进行基本的图画创作。
此外,他们还能够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和游戏。
总结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这些规律,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成长。
同时,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详细资料整理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成熟期:0—18岁学前时期:0—6岁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2、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1、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一)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2、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技能的发育的科学。
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2、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是指针对3至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的一些普遍特点和发展规律。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描述,以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的形成:学前儿童开始逐渐认识自己,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例如“我”,并开始对自己的外貌、性别等进行思考。
2. 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急剧提高,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言。
他们开始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 想象力的丰富: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非常活跃,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各种角色和情节。
他们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这有助于他们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并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例如分享和等待轮流。
5. 情绪的表达和调节: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并开始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起伏较大的时期,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支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1. 渐进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逐渐而有序的,不同领域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
他们在语言、认知、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2. 个体差异:每个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有差异,有些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发展较快,而在另一个方面的发展较慢。
这是由于遗传、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3. 学习与发展: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学习经历密切相关。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探索,他们能够积累知识和经验,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支持。
成年人应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经验,以促进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以上就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解释。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共102页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我觉得儿童心理发展可有趣啦!就像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变成大树一样,有它自己的规律呢。
咱们先说说婴儿期吧。
那时候的我们呀,就像个小团子,啥都不懂,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我听妈妈说,我小时候饿了就哭,哭得那叫一个大声,好像在喊“我要吃的,快快快!”这时候的我们呀,对世界的认知就是那些能摸到看到吃到的东西。
比如说,小婴儿看到一个彩色的小铃铛,眼睛就会跟着它转,就像小猫咪看到逗猫棒一样。
这就是婴儿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开始萌芽啦。
再长大一点到幼儿期呢,哎呀,这时候可调皮了。
我有个小伙伴叫小明,他在幼儿期的时候呀,特别喜欢模仿大人。
有一次,他看到爸爸在看报纸,他就拿了一张纸,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坐在小凳子上,假装看得可认真了。
我们幼儿期呀,还开始有自己的小情绪了。
要是别的小朋友抢了自己的玩具,就会特别生气,嘟着嘴,就像个小气球一样,感觉随时要爆炸。
这时候我们的想象力也超级丰富呢。
我记得我那时候会把椅子当成汽车,坐在上面,嘴里还“嘟嘟嘟”地叫着,觉得自己真的在开汽车。
这就像我们的脑袋里有一个魔法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变得不一样。
到了童年期呀,就开始上学啦。
这时候我们就像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知识。
我在学校里就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有个同学叫小红,她特别聪明。
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讲数学题,就像在给我们打开一扇扇神秘的门。
小红总是能很快找到钥匙,打开那些门。
而我有时候就会有点迷糊,不过我可不会放弃。
这个时候呀,我们开始有了竞争意识。
每次考试,大家都暗暗较劲呢。
谁要是考得好,就像个小英雄一样,可骄傲了。
而且我们也开始明白一些道理啦,像要遵守纪律,不能随便在课堂上讲话。
要是违反了纪律,就会像个犯错的小老鼠一样,心里有点害怕。
少年期呢,就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小大人了。
我和我的朋友们呀,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有一次,我们讨论以后想做什么。
我的朋友小刚说他想当科学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我呢,想当一名画家,把我看到的美丽世界都画下来。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关联理论总结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关联理论总结第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顺序和方向。
第二、学前儿童在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思维方面,情绪情感方面,社会性方面,语言方面等。
第三、学前儿童心理的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五、家长和教师根据学校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
第六、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量法,作品分析法等。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就是说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
比如: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从咿咿呀呀、到单字、再到词,再到具体的发展过程。
又比如:儿童思维发展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在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萌芽)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 ◈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在儿童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客观事物 同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一句话,儿童心理 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本身的积极活动中产生的。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 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 ◈ 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 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 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 在较短的时间内,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突然的变化。但是从 较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儿童心理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 度,便发生“质变”,表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 这些差异有显著的变化,使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 主观因素则指儿童心理本身的特点。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 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 儿童心理活动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 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个人所特有的个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的高速度
◈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也是学前儿 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
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和成人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儿童与周围世界的实际联系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在与 成人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形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如使用 工具的动作、言语活动等),逐渐掌握社会历史经验。 ◈ 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对儿童心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亲自 交往。
谢谢观赏!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生物因素 ◈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 神经系统结构+机能特征
基因 影响
幼儿
心理发展
① 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体前提 ②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因素
◈ 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 度和水平。
◈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短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 现象。成人不必过分担心,只要耐心等待就会发现,这是孩子 在前进中的倒退,他再酝酿着新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 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越 来越概括化。
(一)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 ◈ 通过活动,儿童能认识更多更广的事物,掌握某些知识技能, 而且逐步体会到人对事物的态度,使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 征都能得到发展。 ◈ 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如何了解它呢?最普通的办 法就是“察其言观其行”,这是由于人的任何有意行为或活 动,都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而人的心理总是通过他 的言语和行为或活动表现出来的。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 Nhomakorabea势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每一种心理活动,都是已有的心 理对刺激的加工。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 因或动力
第四节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三)从被动到主动 ◈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主动性是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 并逐步提高的。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 无意的心理活动,是指直接受外来影响支配的心理活动。 ◈ 有意的心理活动,是指由自己的意识(目的、动机等)控制 的心理活动。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 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或局限。 随着生理的成熟,它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局限作用渐渐减少, 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
二、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二)发展的整体性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一)发展的连续性
◈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发展的阶段性
(二)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 协作关系。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 ◈ ◈ ◈ 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① 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②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③ 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二)社会因素
◈ 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 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①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 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 和方向 ③ 微观的社会环境使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