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课程规划

合集下载

苏教高中高一数学教学

苏教高中高一数学教学

苏教高中高一数学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苏教版高中数学课程,针对高一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一数学的基础知识,如函数、几何、代数等,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刚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对高中数学的深度和广度可能还不太适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一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几何图形的构造和性质,代数式的变形和运算等。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3)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方面。

(4)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启发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克服数学学习的恐惧感。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3)弘扬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感受数学的魅力,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一起看看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4.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二.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__.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2.学习方法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四.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一)问题情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__,为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祥见课件)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_+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_.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从在某一区间内当_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_与f(_)来描述上升的图象?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_+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_.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定义中的〝当_1_2时,都有f(_1)注意:(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_1,_2的任意性;(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四)例题分析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2.例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变式一:函数f(_)=-3_+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变式二:函数f(_)=k_+b(k 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变式三:函数f(_)=k_+b(k 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习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五)巩固与探究1.教材p36练习2,3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习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六)回顾总结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七)课外作业1.教材p43习题1.3A组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七)板书设计(见ppt)五.评价分析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近发展区〞;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__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2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学科.本课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知函数概念,并且已经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对数运算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类具体函数——对数函数,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通过对对数函数图像的的探究,得出的对数函数图像及其性质,以及图像和性质的简单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1.底数a的变化对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的有较大的影响,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2.底数不同时,如何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教学准备1.认真研究教材,与同课头老师探讨教学思路,听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2.精心制作PPT课件和几何画板课件辅助教学.3.安排学生预习.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对数函数的概念?定义域是什么?生:一般地,函数,(a 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定义域是(0,+∞)师:对数的运算性质有哪些?生:(1);(2);(3).(4)对数的换底公式(,且,,且,)设计思路:从对数函数概念以及对运算性质引出课题,寻找学习最近发展区,为后面研究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二.性质探究1.探究一:对数函数的图像操作1: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和的图象.师:画函数都有哪些步骤呢?生:列表.描点.连线.(学生动手画图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操作2:继续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图像设计思路:通过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画出不同底数函数的图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感知对数函数的图像的变化规律.2.探究二师: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和组织学生探究:请各小组根据同一坐标系中所画底数不同时对数函数的图像,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具有哪些性质?最终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本小组的探究结果.生:各小组积极探讨,把发现的性质归纳总结,记录下来.其中重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v定义域与值域分别是什么v当底数a变化时,对数函数图像如何变化?v经过哪个定点?vy=loga_与y=图像有什么关系v函数的单调性?v函数的奇偶性?v函数值何时取正值,何时取负值?设计思路:小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放式的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三.成果展示师:教师轮流要求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发现对数函数的所有性质,其它队员可以补充,并对学生的精彩回答加以肯定;如果发现了新问题,鼓励学生继续讨论.生: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发现,以及各组的成果展示,将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归结总结如下(各性质尽可能由学生总结):图象a 10 a 1 p=(1,0)性质特征定义域(0,+∞);值域R渐近线图象都在y轴的右方,以作为渐近线定点图象都经过(1,0)点,即_=1时,y=0底数变化规律在第一象限,图像从左向右,底数a增大底数a逆时针增大奇偶性对数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对称性y=loga_与y=log1/a_图像关于_轴对称单调性当a 1时,图象呈上升趋势,为增函数当0 a 1时,图像呈下降趋势,为减函数 p= 正负性当a 1时,若0 _ 1,则y1,则y当0 a 1时,若0 _ 1, p=则y 0,若_ 1,则y 0师: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对部分性质进行验证.设计思路: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辐射能和口头表达能力!探究三:判断下列各对数值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值为正的有:(1)(2)(3)(4)值为负的有:(5)(6)(7)(8)师:根据上述探究,请学生总结规律!规律总结:设a,b∈(0,1)∪(1,+∞),则logab与0的大小规律是:(1)当a,b同时大于1或同小于1时,logab(2)当a,b一个大于1另一个小于1时,logab 0.设计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四.性质应用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0,+∞)求解.解:(1)由 0得,∴函数的定义域是;(2)由得,∴函数的定义域是;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定义域的理解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1);;..解:考查对数函数,因为它的底数2 1,所以它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考查对数函数,因为它的底数0 0.3 1,所以它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当时,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当时,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练习1:比较下列各组对数的大小(1)log27与log37;(2)(3)(4)log3π与log20.8解:(1).(2)如图log27 log37,(3)log67 log66=1log76 log77=1 p=∴log67 log76(4)log3π log31=0log20.8 log_=0 p=∴log3π log20.归纳总结:比较两个对数式的大小的方法a)底数相同:可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进行判断.b)底数不同,真数相同:可用不同底时图像的高低性判断.(也可用换底公式)c)底数.真数都不相同:常借助1.0.-1等中间量进行比较d)底数不确定时,必须讨论e)灵活运用公式,将等价转化后再比较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的理解,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五.拓展提高思考:在同一个坐标内分别作出下列函数图象(1)y=2_和y=log2_(2)y=0.5_和y=log0.5_师:从图象中你能发现两个函数的图象间有什么关系?生:函数y=a_与y=loga_图象关于y=_对称师:推广,函数y=f(_)与反函数y=f-1(_)图象关于y=_对称设计意图:拓展知识,进一步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六.课堂小结1.正确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能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4.比较两个对数式的大小关系的哪些方法.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教材中例子(P4)二.讲解新课: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1.集合的概念(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常用数集及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_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_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__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三.练习题:1.教材P5练习1.2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2)好心的人(不确定)(3)1,2,2,3,4,5.(有重复)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4.由实数_,-_,|_|,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1)当_∈N时,_∈G;(2)若_∈G,y∈G,则_+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证明(1):在a+b(a∈Z,b∈Z)中,令a=_∈N,b=0,则_=_+0__=a+b∈G,即_∈G证明(2):∵_∈G,y∈G,∴_=a+b(a∈Z,b∈Z),y=c+d(c∈Z,d∈Z)∴_+y=(a+b)+(c+d)=(a+c)+(b+d)∵a∈Z,b∈Z,c∈Z,d∈Z∴(a+c)∈Z,(b+d)∈Z∴_+y=(a+c)+(b+d)∈G,又∵=且不一定都是整数,∴=不一定属于集合G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五.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记:苏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5篇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5篇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5篇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5篇语文教案数学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生物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推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案模板 > 数学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2023-10-13 10:03:45|思敏推荐文章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教案热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热度:2023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热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023热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度: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5篇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方便大家学习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1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2)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 ;和 ;不属于 ;关系;(3)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 我国的小河流;(3) 非负奇数;(4) 方程的解;(5) 某校2007级新生;(6) 血压很高的人;(7) 著名的数学家;(8)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9) 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幂函数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幂函数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幂函数尽快地掌握学习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为您提供的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希望给您带来启发!一、设计构思1、设计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相互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注重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主阵地。

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所设计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伴随新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后成功感的满足,由此刺激学生非认知深层系统的良性运行,使其产生“乐学”的余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便自发生成。

本节主要安排应用类比法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类比法的体会与应用。

注重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是多层次的,所以设计的问题也应有层次性,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尽量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适度的形式化,较好的理解和使用数学概念、性质。

2、教材分析幂函数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该教学内容在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已被删去。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苏教版高一数学课程,主要围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理解数学理论体系、培养逻辑思维与解题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具体涵盖的内容有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导数应用、空间几何、数列等,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上达到高中阶段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解题能力。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初中数学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面对高中数学的深度和广度,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函数、导数、积分等,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

(2)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答案等。

(3)熟练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表达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学习后续数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认识到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一数学苏教版教学

高一数学苏教版教学

高一数学苏教版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数学苏教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高中一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如函数、几何、代数等。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任务还包括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经过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他们在数学知识掌握、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一数学苏教版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如函数的定义、性质,几何图形的判定与计算,代数式的变形与求解等。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技巧。

(3)发展空间想象力,能够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几何原型。

(4)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掌握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如统计学、概率论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与方程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与方程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与方程
提前做好计划安排,有利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

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 必修本(A 版)》第94-95 页的第二章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

苏版高一一数学全年教学计划

苏版高一一数学全年教学计划

苏版高一一数学全年教学计划假如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打算开始。

有了打算,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

下文为您预备了高一必修一数学全年教学打算。

一、指点思想: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根底上,进一步领会数学对开展本身思想才能的作用,领会数学对推进社会提高和迷信开展的意义以及数学的文明价值,进步做为今后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本人开展与社会提高的需求。

二、教学详细目的1、取得必要的数学根底知识和全然技艺,了解全然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实质,明白得概念、结论等发生的背景、使用,领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方式的自主学习、探求活动,体会数学发觉和缔造的历程。

2、进步空间想像、笼统概括、推实际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置等全然才能。

3、进步数学地提出、剖析和处理Issue(问题)(包括容易的实践Issue(问题))的才能,数学表达和交流的才能,开展独立获得数学知识的才能。

4、开展数学使用认识和创新认识,力争对理想世界中蕴涵的少许数学形式实行摸索和作出判别。

5、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致,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构成锲而不舍的研究肉体和迷信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得数学的迷信价值、使用价值和文明价值,构成批判性的思想习气,崇尚数学的感性肉体,领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

三、教材特点:我们所运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般高中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1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秀保守的前提下,认真处置承继,借签,开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Issue(问题)提出,笼统概括,剖析了解,摸索交流等探讨性学习进程。

详细特点如下:1、“亲和力”:以生动生动的展现方式,激起兴致和美感,引发学习热情。

2、“Issue(问题)性”:专门布置了“课题学习”和“探求活动”,培养I ssue(问题)认识,孕育创新肉体。

3、“迷信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络与启发,强调类比,推行,专门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摸索Issue(问题)的方式,进步数学思想才能,培养感性肉体。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程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程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苏教版高一数学教程。

教学内容涵盖高中一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如函数、几何、代数等核心概念,以及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教学对象本教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函数、几何、代数等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如运算、推导、证明等,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4)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优美和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面对挑战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认识到数学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苏教版高一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高一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高一上教学计划苏教版高一上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抽象思维等方面,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必修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2、必修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3、必修三:统计与概率、算法初步、矩阵与变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4、必修四:不等式、直线与圆、圆锥曲线、复数。

三、教学方法1、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注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2、教学资源:利用苏教版教材和相关教辅书籍,结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测试、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堂展示1、通过课堂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掌握解题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作业布置1、针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布置拓展性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1、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学生反馈和考试成绩等数据,评估教学效果,寻找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与其他数学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苏教版高一上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课计划模板:函数的看法和图象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查词典数学网为大家编辑了高一数学教课计划模板,供大家参照,希望能帮助大家 . 教课剖析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看法之一.在中学,函数的学习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绘性看法,接触了正比率函数、反比率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认识了它们的图象、性质等 .本节学习的函数看法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天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 )和基本初等函数(Ⅱ )是学习函数的第二阶段,这是对函数看法的再认识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选修系列的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这是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和提升 . 在学生学惯用会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以前,学生已经把函数当作变量之间的依靠关系;同时,固然函数看法比较抽象,但函数现象大批存在于学生四周.所以,课本采纳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出用会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看法 .[ 根源 :]三维目标1.会用会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 ;经过学习函数的看法,培育学生察看问题、提出问题的研究能力,进一步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抽象归纳能力;启迪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虑和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渐渐形成擅长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沟通,发展数学应意图识.2.掌握组成函数的三因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看法中的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函数的必需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会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课难点:符号“y=f(x) 的”含义,不简单认识到函数看法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调地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以为函数就是函数值 .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1课时作者:高建勇导入新课问题:已知函数y= 请用初中所学函数的定义来解说y 与 x 的函数关系 ?先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样解说会显得十分牵强,本节将用新的看法来解说,引出课题.推动新课新知研究提出问题(1)给出以下三种对应:( 幻灯片 )①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 26 s 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 845 m,且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 m)随时间 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时间 t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 A={t |0 ≤t ≤26},h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h|0 ≤ h≤ 845}. 则有对应 f : t → h=130t-5t2, t∈ A , h∈B.②近几十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快速减少,因此出现了臭氧层空洞问题 .图 1 中的曲线显示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面积 S(单位: 106 km2) 随时间 t(单位:年 )从 1979~ 2019 年的变化状况 .图 1依据图 1 中的曲线,可知时间t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 ={t|1979≤ t≤ 2019},臭氧层空洞面积S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S|0 ≤ S≤ 26},则有对应:f : t →S, t∈ A , S∈ B.③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反应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下表中的恩格尔系数y 随时间 t(年 )变化的状况表示,“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状况时间 (t) 1991 1992 1993 1994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恩格尔系数 (y) 53.8 52.9 50.1 49.9 49.9 48.6 46.4 44.5 41.9 39.2 37.9依据上表,可知时间 t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 A={t|1991 ≤t ≤2019},恩格尔系数 y 的变化范围是数集 B={y| 37.9 ≤y≤53.则8}有.对应:f :t →y, t∈ A , y∈ B.以上三个对应有什么共同特色?(2)我们把这样的对应称为函数,请用会合的看法给出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取值范围”的?(4)函数存心义又指什么?(5)函数 f :A→B的值域为C,那么会合B=C 吗?活动:让学生认真思虑以上三个对应,也能够分组议论沟通,指引学生找出这三个对应的实质共性.解: (1)共同特色是:会合 A ,B 都是数集,而且关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对应关系f:A→B下,在数集 B 中都有独一确立的元素y 与之对应 .(2)一般地,设 A ,B 都是非空的数集,假如依据某种确立的对应关系 f ,使关于会合 A 中的随意一个数 x,在会合 B 中都有独一确立的数 f(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 : A→B为从集合 A 到会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 ,x∈ A ,此中 x 叫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会合{f(x)|x ∈ A} 叫做函数的值域.在研究函数经常会用到区间的看法,设 a,b 是两个实数,且a定义名称[根源:Z,xx,k]符号数轴表示{x|a ≤ x≤闭b}区间[a, b]{x|a{x|a ≤x{x|a{x|x≥ a},[a+∞){x|x>a} (a ,+∞){x|x≤ a}-∞(,a]{x|xR(-∞, +∞)(3)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使函数存心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函数存心义是指:自变量的取值使分母不为0;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假如函数有实质意义时,那么还要知足实质取值等等.(5)C?B.要练说,得练听。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幂函数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幂函数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课计划模板:幂函数赶快地掌握学习知识快速提升学习能力,由查词典数学网高中频道为您供给的高一数学教课计划模板,希望给您带来启迪 !一、设计构想1、设计理念着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拟和练习,倡议学生踊跃主动研究、着手实践与互相合作沟通的数学学习方式。

这类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引下的“再创建”过程。

我们应踊跃创建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建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着重提升学生数学思想能力。

讲堂教课是促使学生数学思想能力发展的主阵地。

问题解决是培育学生思想能力的主要门路。

所设计的问题应有益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察看、实验、猜想、考证、推理与沟通等教课活动。

内容的表现应采纳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以知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陪伴新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后成功感的知足,由此刺激学生非认知深层系统的良性运转,使其产生“乐学”的余味,学生学习的踊跃性与主动性在教课中便自觉生成。

本节主要安排应用类比法进行商讨,加深学生对类比法的领会与应用。

着重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在问题解决的研究过程中应表现“以人为本”,充足表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获取不一样的发展”的教课理念。

存心义的数学学习一定成立在学生的主观梦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是多层次的,所以设计的问题也应有层次性,使各层次学生都获取发展。

着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尽量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样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增强数学教课与信息技术的联合,鼓舞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研究和发现。

此外,在数学教课中,重申数学实质的同时,也让学生经过适量的形式化,较好的理解和使用数学看法、性质。

2、教材剖析幂函数是江苏教育第一版社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该教课内容在人教版试验订正本 (必修 )中已被删去。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6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

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全集的意义.2.理解补集的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概念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渗透相对的观点.●教学重点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补集的有关运算.●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进而对实例的分析,发现寻找其一般结果,归纳其普遍规律.●教具准备第一张:(记作1.2.2 A)●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1.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如何寻求?其个数分别是多少?2.两个集合相等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Ⅱ.讲授新课[师]事物都是相对的,集合中的部分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请同学们由下面的例子回答问题:投影片:(1.2.2 A) [生]集合B就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即为如图阴影部分由此借助上图总结规律如下:投影片:(1.2.2 B)Ⅳ.课时小结1.能熟练求解一个给定集合的补集.2.注意一些特殊结论在以后解题中的应用. Ⅴ.课后作业苏教版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本学期担任高一xx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必修一(30课时)
知识点
预计课时
预计效果
第一章 集合
总6课时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2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1.2子集、全集、补集
2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1.3交集、并集
2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章节测试
查漏补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第二章 函数
总10课时
2.1函数的概念
4
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2函数的简单性质
4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函数了解奇偶性
2.3映射的概念
2
进一步理解映射的概念以及映射和函数的关系
章节测试
查漏补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第三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2.4向量的数量积
2
通过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向量的关系
2.5向量的应用
2
通过实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章节测试
查漏补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总10课时
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
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3.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4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3三角恒等式
2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恒等变换(导出积化和差问题及时调整
学末总测试
对整个必修一以及必修四教学内容回顾测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漏补缺
学习中期测试
对整个必修一内容回顾测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漏补缺
数学必修四(30课时)
预计效果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总10课时
1.1任意角、弧度
2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
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1.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
借助函数图象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像与x轴交点等)
章节测试
查漏补缺,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总10课时
2.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2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的含义以及向量的几何表示
2.2向量的线性运算
2
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3向量的坐标表示
2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理解坐标表示向量共线的条件
总14课时
3.1指数函数
4
通过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3.2对数函数
4
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3幂函数
2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图像了解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3.4函数的应用
4
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差异,结合实例体会不同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