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二章 油气水层的测井解释与测试评价
测井资料判断油水层
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岩性及油气水层一、普遍电阻率测井(双侧向、三侧向、2.5m、4.0m、七侧向、微电极)1、基本原理:电阻率测井是由一个供电电极或多个供电电极供给低频或较低频电流I,当电流通过地层时,用另外的测量电极测量电位U,利用Ra=K U/IK:电极系数Ra:视电阻率U:电位I:电流2、应用(1)求地层电阻率利用微球形聚焦、微电极,求取冲洗带电阻率。
利用浅侧向、2.5m求取侵入带电阻率。
利用深侧向、4.0m求取原状地层电阻率。
(2)确定岩性界面:利用微球形聚焦、微电极划分界面,界面划在曲线最陡或半幅点处。
利用侧向划分界面,界面可划在曲线半幅点处。
利用2.5m划分界面,顶界划在极小值,底界划在极大值。
(3)判断岩性泥岩:低电阻,微球形聚焦、微电极、双侧向基本重合,2.5m、4.0m平直。
灰质岩:高阻,微球形聚焦,微电极、双侧向基本重合,2.5m、4.0m都高。
盐膏岩:电阻特别高,井径规则时深侧向>浅侧向>微球聚焦。
4.0m>2.5m>微电极。
页岩、油页岩:高阻,井径规则时微球、双侧向基本重合,4.0m、2.5m、微电极基本重合。
(4)判断油气水层①油气层:高阻,A、Rmf>Rw ,增阻侵入,随探测深度增加电阻率降低。
Rmf――泥浆滤液电阻率,Rw――地层水电阻率。
B、Rmf<Rw ,减阻侵入,随电探测深度增加电阻率增加。
②水层:低阻A、Rmf>Rw,增阻侵入,R深<R浅。
B、Rmf<Rw,减阻侵入,R深>R浅。
C、Rmf≈Rw,则R深≈R浅。
R深――深电极R浅――浅电极(5)识别裂缝发育带碳酸盐岩剖面裂缝发育带,在高阻中找低阻。
二、感应测井1、基本原理感应测井是测量地层的电导率。
它是由若干个同轴线围组成的-组发射线圈和一组接受线围的复合线圈系。
当发射线圈发出恒定强度为20000周的高频率交变电流时,由此产生的交变磁场则在地层中感应次生电流,而次生电流在与发射线圈同轴的环形地层回路中流动,又形成了次生磁场,这样使在接受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测井解释识别油、水、气层
用测井曲线判断划分油、气、水层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 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 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lgK=C+xlg Φ+ylgSwi
B、RFT测试 压降和压力恢复均提供渗透率值,常反映井眼附近的渗透特 征,该法仅在低渗透地层适用。(<50mD)
C、核磁测井法(不适用碳酸盐岩)
利用核磁提供的自由流体指数Iff和旋转格子弛豫时间t1。 K=1.6×10-9t12.3 Φ4.3 D、地球化学测量法 矿物学的任何变化都伴有岩石颗粒大小、种类和外形变 化,并影响孔隙系统的几何形态,进而影响渗透率。 lgK=Tm+alg Φ-blg(1- Φ)+∑ Bifi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徐守余 石油大学
2003年7月
随着测井采集信息及测井数字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井解释技术逐渐由单井解释向多井解释的研究方向 发展,由单纯划分油气水层发展为研究整个油田的油 气水在平面和空间的分布研究,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料 求出油气层的基本参数,并对油气藏的基本形态、几 何特征、油气水的空间分布等进行详细描述。 测井评价技术是一项综合解释方法,是油藏描述的重 要研究内容之一,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测井信息,而 且结合地质、地层测试等资料,分析各种岩电关系, 准确求取地质参数。
研究“四性”关系的方 法 研究“四性”关系实质是研究岩性、物性、电 性、含油性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的方 法大都是数理统计的方法。 1.一元回归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 3.多元逐步回归 4.均值—方差法
第四节 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
储集层是岩石与所含流体(油、气、水)以彼此间的物理、化 学作用相联系所形成的统一体。有两特性:一是岩石本身的骨 架特性,如Φ、K、Md和孔隙分布等。二是流体与岩石间的 综合特性,如毛细管力、润湿性和相对渗透率,它们规定了油、 气、水在储集层内部的分布和流动特点。以它们为依据,以测 井多井解释为手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性。 ①岩性:指组成岩石骨架的矿物成分及含量,杂基与胶结物成 分的类型与含量以及它们间的组合关系,岩石颗粒的尺寸及分 布关系等。 ②物性:指岩石的储渗特性,包括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分布状态, 孔隙结构、渗流特性及它们的度量参数,如Φ、K、孔隙喉道 半径、相对渗透率等,及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参数。 ③含油性:指油气在储集层内部的物理分布与饱和状态、油气 性质及度量这些特性的有关参数:So、Swi和原油粘度等。
《油气水层的综合判断》课件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4)油层-低产油层-干层与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变化分析模式 油层→低产油层→干层变化分析模式:随着渗透性变差,产 层含油饱和度呈规律性减小。
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变化分析模式:含油饱和度的降低主要不 受渗透率变化控制,而是自 由水增加的结果。
③水层:Sw Sor Swm Swi Sor 1 Sor S0 Som 0
表明储层孔隙空间不含油或只含残余油,主要被 水所饱和。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2)分析方法 “可动水分析法”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做出完整的
解释。通常,采用交会法和重叠法进行分析。
3.地层不同性质产液的定量描述 利用测井信息直接计算产层的油气、水相对渗透率与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水对岩石润湿性的差异以及 发生在孔隙内的毛细现象,决定了油、气、水在孔隙空间内 独特的分布方式与流动特点。油气由生油层向储层运移的过 程就发生了油、气驱水的过程。但是,油气最终不可能把产 层孔隙内的水完全排出,总有一部分原生水由于毛细管阻力 而滞留在油气层的微小毛细管内,或者被亲水岩石颗粒表面 所吸附。因此,这部分水的相对渗透率极小,不能流动,称 为“不动水”。此时,水主要占据在微小毛细管孔隙中或被岩 石颗粒表面所吸附,不易流动;油气则主要分布于较大的孔 道或孔隙内,形成只有油气流动而水不能流动的状态。
L
Qg KgA • p
g L
式中:Q0、Qr、Qw——储集层油气水的分流量;
K0、Kg、Kw——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μo、μg、μw——油气水的粘度; A——渗流截面; p ——压力梯度。
L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用测井曲线判别油气水层
五、声波速度测井
它就是测量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或传 播时间。
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性质、 孔隙度以及孔隙中所充填的流体性质有关。 在砂泥岩剖面中,声波在砂岩中的传播时 间比在泥岩中传播时间短。
在油、气、水流体中的传播时间,由长到 短的顺序是:气---油---水。因为它们的密 度决定了它们的传播速度。
一. 自然电位
原理: 由于泥浆和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在钻开岩层后,在井碧附近两种 不同矿化度的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过程,结果产生电动势造成自 然电场,沿井轴测量记录自然电位变化曲线,用以区别岩性,这种测 井方法叫自然电位测井. 用途: 由于自然电位曲线在渗透层处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因此它是划分 和研究储集层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判断水淹层的重要曲线. 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受渗透压的作用要迁移到低浓度溶液中,叫 离子扩散. 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大于正离子的迁移速度. 在砂泥岩剖面中,以泥岩为基线,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 化度时,在自然电位曲线想砂岩层段则出现负异常.反之,砂岩层段 则出现正异常. 判断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泥岩基线发生偏移,上部基线偏移 说明顶部水淹,下部基线偏移说明底部水淹,自然电位幅度比正常 的要偏大.
自然伽马------实际测的是地层中泥质含量的多少
三、普通电阻率
电阻率测井:是测岩石的电阻 率和岩石中流体的电阻率高低 的曲线。
用来区分岩性、划分油水层、 进行地层对比。 在砂泥岩剖面中,砂岩电阻比 泥岩电阻高。砂岩中装油呈现 高电阻值,装水呈现低电阻。
四、感应电导率
感应电导率测井也是电阻率,只是 是一种特殊的电阻率测井。它的测 量半径大,对薄层的反应灵敏度比 普通电阻率高。它也是判别油水层 的非常重要的曲线。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第二章油、气、水的综合识别
总之,含油性和不含可动水是油、气 层的两个重要特征,并在事实上构成了判 断油、气、水层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中含 油性是评价油、气层的依据,分析产层的 可动水则能把握油、气层的变化和界限, 而对油、气层的最终评价则取决于对地层 油、气、水相渗透率的分析.★★
1、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原则
➢ 能够确定岩性的成分、清楚的划分渗透层; ➢ 至少能够比较完整的提供下列主要参数:孔隙度、含油饱和 度、束缚水饱和度、可动油量和残余油饱和度、泥质含量以及 渗透率的近似值等;
➢ 能够比较清楚的区分油层、气层、水层,确定有效厚度和计 算地质储量;
➢ 能够尽量的较少和克服井眼、围岩和钻井液侵入的影响,至 少在通常情况下,不使测井信息失真;
只含“不动水” 不含“可动水”
油、气层
(三)储集层的产流体性质主要取决于油、气、水 各项的相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当单向流体充满岩石孔隙,流体不 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符合 达西直线渗滤定律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
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2 bt a / bQ K (P1 P2 )F L
短电极视电阻率为高阻,长
电极为低阻;
感应曲线为高电导值;
水 层
声波时差中等,呈平台状。
4、快速直观显示油、气、水层的方法
A、声波时差-中子伽马曲线重叠
一、评价油、气层的地质依据
(一)含油性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依据
习惯概念:以含油饱和度的大小作为划分油、气、 水层的主要标准
特殊情况: 1、低渗透砂岩油气层含油性普遍解释偏低 2、高渗透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
1、低渗透率砂岩油气层
低渗透产层的特点: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综合解释技术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油气勘探测试选层设计、储量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油田开发调整井投产射孔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新钻一口井,地质家们就想知道,它有多少个含油气储层,含油气性怎么样,产油产气性怎么样,能产出多少液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什么,有多少,产液性,产出量”,油气水层解释工作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
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石油钻井的最直接的地质目的。
油气水层解释又可分为测井解释、录井解释、综合解释等,国际上的惯例是以测井解释为核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解释中参考和应用录井现场资料,也称之为测井综合解释或综合解释。
目前,国际上以及国内大多数油田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是有的油田由甲方项目经理部或研究院成立专门的综合解释部门承担该项工作,有的油田没有专门的综合解释机构,则委托测井公司代行其职能。
大多数油田只要求录井公司提交录井现场资料,录井解释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综合录井、地化录井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录井解释技术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得以展现,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各家录井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其取得的优异成果也得到油田的广泛关注。
2001年海拉尔盆地B302井的重大发现,对录井解释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该井测井解释和研究院综合解释都是水层,而录井解释出了17层油层,试油获得了日产百吨以上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一个整装的百万吨级产能的高丰度高产油田,揭开了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新篇章!这口井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录井解释第一次受到如此关注,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较好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同样拥有测井和录井资料,同样拥有在该区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和认识的反差却如此之大?非录井专业人员能否从录井资料的细微差别中真正认识其反映地下地质现象的本质,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录井解释凭借其特色优势能否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回顾油气勘探开发史,从任丘油田到南堡油田的发现,录井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测井曲线识别油气水层概要
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多学点,没坏处)分享作者:Rimy已被分享22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第2章油气水层的判断
1.储层岩性细、比面大是导致高束缚水饱 和度的重要原因。 低阻油(气)层的岩性有三类: ①粘土矿物含量少,岩性极细的粉砂岩; ②胶结物为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且呈分 散状分布的砂岩; ③薄层砂岩与泥岩的互层。
无论这三种岩性中的任何一种,其组 成岩石的骨架颗粒都比较细,岩石的 比较面较大,是形成大量微毛细管孔 隙的条件之一。在微毛细管中,存在 两种水,即在油气运移中未被驱替的 原生水和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岩 石的粒度越小,束缚水饱和度越高。
SP曲线:以泥岩为基线,当泥浆电阻 率(Rmf)大于地层水电阻率(Rw)时, 渗透层在SP曲线上为负异常。反之, 为正异常。异常幅度大小取决于储层 的致密程度,泥质含量和地层水与泥 浆电阻率差别,泥质含量越多,岩石 越致密,幅度越小,Rmf与Rw相差越大, 异常幅度也就越大。
微电极曲线: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反映 为正幅度差(即微电位大于微梯度的视电 阻率值),且微电位的视电阻率(Ra)为 中等数值,一般约为泥浆电阻率(Rm)的 2~10倍。泥岩的Ra为低值且无幅度差。在 侵入很浅或泥饼很薄的情况下,Ra反映的 是非侵入带原始地层状态,故可能出现负 的幅度差(即微梯度大于微电位电阻率)。 由于微电极具有很好的纵向分辨率,可以 用来划分薄层或确定薄层砂岩的总厚度。
判断油、气、水层的内容
1. 从地层剖面中划分出渗透层; 2.确定渗透层的产液性质及生产 能力:
各种录井方法及钻井过程中的油气显示, 是判断渗透层和划分油、气、水层的 第一性资料,是测井解释的基础。而 各种测井方法是准确划分岩性界面、 反映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重要手段。 因此,常用的判断油、气、水层的方 法, 是以地质录井和测井资料相结合 的综合分析方法。
d. Sw与Swi重叠分析:
见教材P43。
油气水层测井解释与地层测试
考研,消防,资格考试,等资料请百度搜索-学资学习网第二章油气水层测井解释与地层测试(Chapter2 reservoir well logging identifying and well testing )学时:6 学时教学安排: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基本内容:①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解释,包括测井系列的选取及确定、地层、储层、油气测井响应特征、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储层和油层测井参数定量解释及评价、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②油气层测试,试井原理、稳定定试井和不稳定定试井、抽油井试井(示功图)分析教学重点: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教学目标:掌握测井油气层识别方法,了解油气井测试资料的获取方法及应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本章重点)一、测井响应与测井系列(本节重点)1.地层测井响应原理地层的构成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18501900Nm2Nm323121400145015001550(3)测井组合选取二、测井解释方法与流程(本节重点) 1.储层及油气水层的识别 常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特殊储层测井识别 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2.储层测井定量解释及综合评价储层测井解释的基本流程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三、油气层定性解释 1.储层特征: 2.油气层特征 3.重叠法评价含油性⑴ 视地层水电阻率和钻井液滤液电阻率重叠 ⑵ 双孔隙度法⑶ 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2480⑷可动水法4.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5.气层识别方法⑴天然气对孔隙度测井的影响⑵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气层⑶冲洗带残余油气体积和残余油气重量曲线重叠四、低阻油藏成因及识别(本节重点)1.低阻油藏的特征(1) 骨架的粒度分布(2) 粘土性质(3) 润湿性(4) 孔隙结构(5) 毛管压力2.低阻油藏的成因机理3.低阻油藏的识别4.低阻油藏的分布及开发特征五、水淹层测井评价1. 水淹特征2. 有常规测井方法评价水淹层3. 水淹层的分类4. 水淹级别的划分5. 水淹层的识别淡水水淹层的识别污水水淹层的识别正常基线下基线偏移指示用交会图和电阻率比值定性识别水淹层第二节 油气水层测试一、试井概念及基本原理(本节重点) 不稳定试井 压力卡片 稳定试井 油层流动压力生产压差 油井系统试井曲线污水(矿化度高)水淹•自然电位基线偏移一般不明显•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增加 •视电阻率下降 •感应电导率增高•微电极电阻率曲线幅度变小(相对水淹层位)。
2.6第二章 油气水层的测井解释与测试评价第6节
也上升。
油 嘴
1 2 3
稳定试井过程
环 形 空 间
钻 井 液 封隔器
油 层
压力计
开井
流动压力跟油嘴的直径有很大关系
产量
油嘴放大,流动 压力降低,地层 能量损失大。 油嘴半径
流压上升意味着油井自喷能力增强。它的降低, 反映了油藏能量的消耗。为了保持流压,可以调整 油嘴的直径。 生产压差:油层静止压力与井底流动压力之差。 生产压差越大流量也越大。压差等于零时,表示没 有产油能力。
3
电缆式地层测试技术
广义的试井,包括从压力 、温度的测量,到取高压 物性样品,测量不同工作 制度下的油、气、水流量 ,测压力、温度梯度以研 究井筒内的流动等。 狭义的试井,则仅指井底 压力的测量和分析,以及 为了进行压力校正而进行 的温度测量和为了分析压 力而进行的产量计量。
4
油气井测试
油气井作业
产油指示 油层渗透率 产油同压差的关系
油气井测试
电缆重复测试
开钻
钻杆测试
油田有试油处或公司,专门 负责完井后的试油。资工、 油工专业的学生可以去。
钻进期间
完井期间
现代试井分两种情况
不稳定试井 改变油井的工 作制度,以引起 地层压力重析分 布,测量井底压 力随时间的变化
系统试井
稳定试井 逐步改变油井 工作制度,系统 测量每一个工作 制度下的产油量、 流压--等。
产油比GOR
产量
流压pwf
流压
产 量 油嘴
产油量qo
油层流动压力,简称流压。是油层生产时用压
力计测得的油层中部的压力。流压等于井内液柱、
井口压力(油管压力)与井内液体流动所损失的压力 之和。流动压力是随着静压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没 有能量补充的情况下,随生产时间的增长流压也随 之降低。经过注水、注气后,静压恢复上升,流压
测井曲线划分油水层知识讲解
测井曲线划分油水层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多学点,没坏处)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
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油、气、水层的测井曲线特征
用测井曲线判断划分油、气、水层作者:杨登科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如下图所示(1)、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ﻫ(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ﻫ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ﻫ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ﻫ(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ﻫ(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电阻增大系数I:含油岩石的电阻率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的比值。即
概述 分类 主要方法 应用" alt="地球物理测井 概述 分类 主要方法 应用" src="" width=1 height=1 real_src="" eventslistuid="e4">
第一节:概述
普通电阻率测井就是把一个电极系放入井内,测量井内岩层电阻率变化,用以研究地质剖面、判断油气水层。又称视电阻率测井。
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孔隙中的地层水的性质—地层水电阻率。
测井解释油气层-图文
测井解释油气层-图文第二章测井解释油气层在世界性油气需求的推动和高技术群体崛起的支持下,测井学科已成为石油工业上游领域技术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面对油气勘探、开发提出的一系列课题,以及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标,已经全方位地提高了测井技术解决地质与工程问题的能力。
然而,即使如此,作为测井解释最常规的技术——油气层评价,不仅没有因此受到削弱而失去它具有的作用和地位,反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使其内容日趋丰富,技术日趋完备与成熟,依然是测井地质应用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技术。
更确切地说,它是油藏描述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众所周知,测井解释油气层是一个复杂、带有实践性与经验性的技术分析过程。
它是对来自于测井与非测井两大系统的信息,及其数据处理成果的分析与综合,当通过手工解释与计算机处理,把采集的测井信息还原为地质信息之后,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1)分析地层的储集特性,找出有意义的产层。
特别注意,不要漏掉裂缝性及其它次生作用形成的产层。
(2)根据地区经验和人一机联作方式,把测井信息还原为地质信息,计算反映地层特性的主要地质参数,并分析其可信度。
重点在于评价产层的储渗性能、含油性及可动油量。
(3)分析产层的束缚水含量,揭示油气层的特性及含油(气)饱和度界限的变化,把握判断油气层的趋势。
尤其要特别注意分析是否有低电阻率油气层存在的可能性。
(5)评价油气层丰度和产能,预测产层的含水率。
显然,采用计算机分析程序,很难全面完成上述任务。
在这里,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能,而且在于充分发挥测井分析家的经验和判断力。
第一节测井解释油气层的基本原理一、束缚水含量与油气层总之,含油性毕竟只是产层静态特性的反映,它只是描述和判别油气层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油气层饱和度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产层的束缚水含量,以致单纯依据油(气)饱和度的数值,很难对储层所产流体的性质作符合实际的描述和解释。
图3—2—l展示胜坨油田主力含油层系沙二段油层一个完整剖面的岩心实测数据。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法、烃类比值法(3H法)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判别储集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气测仪器的标定、影响因素。
标签: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
应用气体检测仪自动连续地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成分的含量。
它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气显示的因素很多,有地面的,有井下的,有客观的,有人为造成的。
概括起来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两种。
其中地质因素引起的气测显示变化正是气测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 综合录井气测资料的重要性气测录井过程中,全烃曲线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已成为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发现和判断油气异常显示的重要手段。
正常钻进情况下,如果钻遇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中流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录井过程中全烃含量就比较稳定,全烃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受到钻井施工情况、地层流体压力变化以及烃组分总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容易造成全烃曲线出现异常变化。
分清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油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水平。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提高油、气、水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漏掉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田、减少试油层位、节约试油成本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各种录井资料是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油、气、水层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田。
多年来,虽然在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测井解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一些地区、一些层位的油、气、水层性质的判别上仍存在不准确性,对录井资料缺乏深人系统分析及应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章 油气水的综合判断与测试技术汇总
通过小三角形的形状和交点的位置来确定油、 气、水层。
评价准则:
C3/∑C
正三角形:气层 倒三角形:油、气层 大三角形:来自干气或低油气比油层 小三角形:来自湿气或高油气比油层 交点位于椭圆内:有产能。否则无产能
三角形大小划分原则: 大:>外三角形边长的75% 中:外三角形边长的25%—75% 小:<外三角形边长的25%
一、评价油气层的地质依据
(一)含油性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依据
将含油饱和度的大小作为油气水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如某地区S0 达到48%时就产油,则这时48%就作为该地区产层的产油界限。)
油气水层的含油饱和度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经常随储层束缚 水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某油层SW为 60%~70%时,产水或油水同 出,而对其它另外一些油层有时SW 高达80%却依然产油而不产水,这主 要与束缚水含量有关,所谓“束缚水”就是指不能在孔隙中流动的水。 由于这一原因,所以在进行油气水层判断时常出现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
由于油、气、水对岩石润湿性的差异以及发生在孔隙内的毛细现象, 决定了油、气、水在孔隙空间独特的分布形式和流动特点:
在油气层中,水主要分布在流体不易在其中流动的微小毛细管孔隙中 或被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而油气则主要占据在较大的孔道或孔隙内流体 阻力较小的部分,这样油气流动而水不能流动。
所以,在油气层中,由于水的状态主要是束缚水,即使其含水饱和度 很高,由于不能流动,产层仍然只产油气而不产水。
一、评价油气层的地质依据
1、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 岩性: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特点:颗粒粒径小,比表面大,孔隙中粘土含量高,孔隙
喉道窄小,微孔隙发育。 亲水、低渗透性。 SW高,但以束缚水形式存在,S0低。 因此,我们根据S0来判断时,就可能把油层定为水层或油
油气水层测井解释与地层测试
• •
将测井信息还原为地质信息 6个方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岩性识别 储层储、渗性能评价 确定油气层 油气层的丰度和产能 油气层的束缚水含量 油水分布
地球科学学院 3RG 尹太举 2009
一、测井响应与测井系列
岩石基本特征:岩性、矿物、孔隙(裂缝)、流体 岩石派生特征:声学特性、密度、放射性、电性、导电 性、电磁场特征 储渗特性:孔隙性、渗透性 测井曲线系列:岩性、物性、含油性
斜 坡
5500
斜 坡
龙 潭 组
PSQch1
SSQch1
地球科学学院 3RG 尹太举 2009
物性及含油性测井曲线
胜南3井测井曲线组合图
自然伽马
20 150
浅侧向 深度 (m) 取 心 筒 次
0.5 10
砂组
砂体 自然电位
10 100
岩心
岩心描述 深侧向
0.5 10
沉积相
A
分流河道
B1
2450
B2
7
地球科学学院 3RG 尹太举 2009
标准测井曲线
BZ34-1-2
2 N m 2 1 4 0 0
3 1 4 5 0
1 1 5 0 0
1 5 5 0
N m 3 2
地球科学学院 3RG 尹太举 2009
岩性测井曲线
地层 组 段 CNL 0 AC 35 70 30 0 GR
普光6井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地球科学学院 3RG 尹太举 2009
水 层
气
层
① 微电极:幅度中 等,具正幅度 差,与油层相比 幅度相对较低 ② 自然电位:负异 常,异常幅度比 油层大得多 ③ 长电极:低阻 (地层水矿化度 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度增加,其有效 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均增加。
气、油两相时,
随着饱和度的降 低,渗透率降低
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能混合的流体通过岩石时, 由于各相流体之间存在界面及对岩心润湿性的差异, 呈现不同的毛细管力。各相流体也具有不同的物理 化学性质。
因此,多相流体在微观孔隙中流动时,会发生相互 作用,而且一种流体的存在必然会减小另一种流体 的流动通道。 这些都会增加流体各自的流动阻力,其结果造成它 们各自的有效渗透率小于绝对渗透率。
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油
气水分别用Ko、Kg、Kw表示。
•
相对渗透率(相渗透率):对每
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 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 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油气水分 别表示为
•
•
Ko/K
Kg/K
•
Kw/K
• 相对渗透率变化范围在:0~1之间。
• 某相有效渗透率的大小与该相流体的 饱和度(流体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成正相关关系。
划分渗透层(GR曲线中、低值;MLL二级
低值,曲线平直光滑;△ t中等值) 1) GR曲线指示渗透性砂岩的位置
2) 由MLL、 △t曲线核实
3) 由MLL曲线确定界面
碳酸盐岩剖面
录井特征
1)钻具放空,钻时下降 2)岩屑中次生矿物含量增高
3)钻井过程中普遍发生井漏与井喷、或先
漏后喷 4)岩心中缝洞发育
述地层的产液性质。
1、产层Sw与Swc之间的关系
① 解释模型--可动水(Swm)分析法: 油 层 没有可动水
油
Swm=Sw-Swi=0
含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束缚水
水 层 可动油 水 层
=0
油水层 可动油>0;可动水>0 油水同层
油
束缚水 可动水
可动水分析法 基本原理:
Sw=Swi+Swm
产纯油
为了提高应用效果,应注意如下问题:
◎正确划分渗透层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前提。
◎采用中子一密度或声波三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显示,对于
识别岩性、探测气层、划分油气界面等方面,效果好。 ◎对于均质地层 利用深、浅侧向测井电阻率曲线的重叠技术, 在评价地层的产液性质、确定油水界面方面效果好。 ◎对于基块孔隙度小、裂缝呈明显的单向性发育的裂缝性储
评价油气的基本途径
储层产流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油、气、水在地层孔 隙内部的相对流动能力,油气层的最终评价取决于对 产层相对渗透率的分析。因此,从这一原理出发,通 过测井分析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分析产层Sw(含水饱和度)与Swi (束缚水 饱和度)的关系; 二是计算产层的相对渗透率与产水率。定量描
8)声波电视:黑斑(带)显示
9)双 井 径:大于或近于钻头直径
10)自然电位:泥浆漏失形成过滤电势,可
能在裂缝发育段产生异常
11)岩性密度:地 层:Pe=1.81~5.08 ; 12)
双 侧 向:水平裂缝:深侧向下降,浅侧向 影响小,相成负异常。垂直裂缝:深侧影响 小,浅侧向下降,相成正异常
13)井径:裂缝段垮塌,形成明显扩径
A P QK L
渗透率的常用单位: 达西(D) 毫达西(md)
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渗透率的单位达西:当液体粘度为1厘
泊,压差为1大气压,岩石截面积为1平方厘 米,岩石长度为1厘米,此时所通过的液体 体积正好为1厘米3/秒时,该岩石的渗透率 为一个达西。 附粘度的单位泊:1达因的切力作用于液体,使
孔隙度越小,束缚水含量越大
束 缚 水 饱 和 度 100%
孔隙度100%
辫状河砂体 (偏粗) 三角洲河口坝 砂体(偏细)
孔隙分类:
按岩石孔隙大小分三类,
有超毛细管孔隙、 毛细 管孔隙 微毛;0.5mm,相应裂缝宽度 >0.25mm,液体在重力作 用下自由流动。 毛细管孔隙:直径0.5 ~0.0002mm,裂缝宽度 0.25~0.0001mm,由于 毛细管力的作用,液体 不能自由流动。
FW
Kro
Krw
SWI
定量描述
第二节 油气层的定性解释
知识点
1
一般原理
①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②规律性描述
③测井响应特征与油气水层模式描述
3
测井响应特征与油气水 层模式描述
④建立地区性的油气层分析模式 ⑤油气—低产油层—干层的变化过程 ⑥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变化过程
5
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变 化过程
用于测井手工解释阶段
微毛细管孔隙:直径
<0.0002mm,裂缝宽度 <0.0001mm,液体在非 常高的剩余流体压力梯 度下流动。
砂岩的孔隙绝大多数 为毛细管孔隙范围
油气向充滿水的砂岩孔隙运移时,最先占据流动阻 力较小的区域,即大孔隙中,因为这部份水最容易 被油驱替。 在油层内部,束缚水被吸附在亲水的砂岩颗粒的表 面,很难被油气驱替, 因此,水主要分布在液体不易在其中流动的微小毛 细管孔隙中, 油气则主要占据较大的孔隙中流动阻力较小的部位。 形成只有油气流动而水不能动的状态。
相距1厘米、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两液层发生相对恒速流 动,如果流动的速度恰为1厘米/秒,则该液体的粘度 为1泊。1泊等于100泊。
•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 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 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 透率。 •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 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
间的组合形态与岩石的结构等方面,都有独特的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水层的测井解释与测试评价 测井解释油气层的基本原理 油气层的定性解释 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
第六节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测井评价水淹层
油气井测试
龚福华 2007.8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测井解释的目的是将测井信息还原为地质信 息。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盐岩层井径扩大处, “一级低值”显示。实际上 是Rm 3. 感应曲线 对高矿化度水层(高电导率)很敏感, 可划分出明显的水层。
4. 声波时差
(1)计算孔隙度
(2)定性区分砂岩和特殊岩性 5. 4m梯度曲线
能反映岩层电阻率的变化,尤其是当岩层电 阻率很高、厚度很大时,与感应曲线配合能 定性判断储层含油性。
当 Sw= Swi 时, Swm=0 Krw=0 油水同产或产水
Sw> Swi 时, Swm>0 Krw>0
解释方程:
油 层:So +Swi =So+Sw= 1, Sw =Swi 则 Swm =0 油水同层:So +Swm+Swi=So +Sw = 1, Sw >Swi 水
则 Swm >0
层:Sw +Swm+Swi=1, Sw >Swi 则 Swm >0 或 SW +Sor= Swm+Swi +Sor = 1, So=Sor
;
Swm >0
② 分析方法(交会法、重叠法)
有些粉砂岩,孔喉 很小,束缚水含量很 高,没有可动水。即 使含水率很高一样可 出油。
油层
水层
Sw=Swi,Swm=0, 不产水 Sw>Swi,Swm>0, 产水、产油
重叠法
SWi 1 SWi
可 动 水
SW 0
油层
(不含可动水)
SW
含 水 饱 和 度
SWI
岩石,总有少量毛细管水不能被油取代。这部份水的
饱和度一般称做束缚水或原生水饱和度。
束缚水
1)油气层含油(气)饱和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束 缚水含量,随着产层孔隙结构不同,其数值有很大 的变化范围。 2)油气层没有统一的含油(气)饱和度的界限。 3)含油(气)饱和度的大小,并不是产层在生产测试过 程中能否出水的唯一与必然标志。对于高束缚水含 量的产层,即使油(气)饱和度小于50%,仍然可产 无水油气。
油水分布油气产能
第一节
测井解释油气层的基本原理
二、微观孔隙中流体分布与渗流
一、束缚水含量与油气层
①束缚水
基本原理
①油气水在多孔介质中的 分布 ②流体性质的分析
②产油气的必要条件
③评价油气层的基本途径
束缚水: 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可以从100%变化到很 小值,但极少为零。不管是怎样富含油或气的储集层
束缚水
油气则主要占据较大的孔隙中流动阻力较小的部位
储层所产流体性质的分析
地层所产流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油、气、水 在孔隙中各自的流动能力。若储层呈水平状态, 则油、气、水各相的分流量可表示为:
有效渗透率 分流量 渗流截面积 压力梯度 粘度
复习
渗透性: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
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其大 小遵循达西定律:
测井解释的目的,就是要
通过分析电阻率、自然电位、 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体积密 度、含氢量等多种测井物理量 与储层岩心分析的岩性、含油 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形成由测 井信息直接还原为地质信息的
桥梁,使其具有直接求解地下
地质参数的能力。
规律性描述
采用交会图、直方图、群分析或统计回归分析等技 术进行; 砂岩岩性变细的过程,一般可认为是物性变差的过 程;
砂岩粒度变小的过程就是渗透率变小、束缚水饱和 度变大、油层含油饱和度变小的过程;
岩性变细,测井电阻率降低
粒度↗
渗透率↗
二、测井响应特征与油气水层模式描述
1、测井曲线形态及变化规律:
地质剖面上主要岩石矿物的测井响应特征;
孔隙性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油、气、水层的响应特征,
砂岩储层粒度、泥质含量、孔隙性与渗透性变化响应特征; 裂缝发育带及溶洞的响应特征; 特殊地质现象的响应特征; 依据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探索有关地质现象的响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