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象分析与论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现象分析与论述
一、关于文化
1、《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即指人类社会的各 种现象)
2、孔颖达:“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 谓”。(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
仪风俗等上层建筑的东西)
文化的涵义
“文化”一词有各种用法。“文化”的定义是 在人的生活方式中,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那 一部分总称为文化。
(一)民俗文化 古语说:“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从文化考察和 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一个民 族的民俗文化最能体现这个民 族的心理、志趣、信仰和历史 发展,因而也是这个民族最有 意义的文化特征。
要关注民俗文化在社会生 活中的体现与渗透,比如民族 节日文化、民俗礼仪文化、曲 艺文化、地域文化、民俗禁忌 文化、婚俗葬俗文化、民俗祥 瑞文化、传统服饰文化、饮食 文化、茶文化等等。
1、近些年来,由国 外移植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 愚人节等“洋节”声势不小, 而我国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 七夕节、端午节、仲秋节等影 响日减,试分析原因并就弘扬 传统节日提出合理建议。
原因分析:
(1)“洋节”的移植并为我所用,总体上 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国外节日较注重 个性化的体验,富有人情味,满足了人们 的精神需求。 (2)“洋节”乍一接触有新鲜感,由此形 成了不小的时尚,自在情理之中。
1871年E.B·太勒百度文库原始文化》 :“知识、信 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 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 总称为文化或文明”。
从而可知所谓“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是指 人在其生存的社会里后天学得的;由社会传续 下来的,也可称之为“社会遗传”的生活方式。
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 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 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 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 想财富。
(2)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 将传统节日与新时期的精神文 明建设结合起来,并为传统节 日制定出合理的假期,预留出 空间,以此形成较合理的忙闲 节奏。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
化存在着矛盾冲突,这就涉及 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遗产 的保护问题。刚刚举行的民俗 学会2006年年会上,重新探讨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内在的自然如人的本能、身体而 言,文化主要指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训练, 尤其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形成、知识的 获得等类的东西。
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是指艺术、 宗教、哲学、道德、文学、科学、法律等 等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
3、文化的四个层次: ①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 ②制度文化层:准则、规范
③行为文化层:约定俗成的习 惯、风俗
必要性: (1)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地 为人们带来精神的富足。传统节 日日渐式微,人们在节日过后总 是体会一种失落,对亲情、友情, 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 (2)重新找回那份渐行渐远的 “传统”,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
共识。
必然性: (1)千百年来,传统节日以其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周期性、群 众性等特点,深深融入民众日 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滋养着 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凝聚力。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历史、艺术和科 学价值的文物,包括 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 动文物。
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 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 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 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器具、 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
2、中国春节在2003年成为纽约市的法定节 日,于2004年成为纽约州的法定节日。试 分析这一文化现象
(1)中国节日得到世界的重视和承认,是 中国节日“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的缩影,是中 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表征。
(2)中国春节逐步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重 视和认同与海外华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分步 开的。
(2)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国的 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 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宝贵 资源。
措施: (1)我们不应满足于对传统节 日的简单回归,而应在深入挖 掘其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创 新其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以增 强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色;内容退化、萎缩,风格单一。
(2)演员敬业精神减弱,不务 正业。 (3)观众缺乏欣赏动机,相声 艺术的观众群匮乏。
建议: (1)融合诸家诸派艺术,创作 应贴近百姓生活,争取稳定的 观众群。 (2)培养内行稳定的观念,增 强演员的敬业精神。
4、2005年11月,中宣 部等五部委发文倡导运用中华 民族的传统节日推动社会主义 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结合 你对传统节日的体验与认识, 联系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试 论述传统节日这一文化资源对 推动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 性并阐述弘扬传统节日的措施。
(3)人类文明含有普遍性的价值,作 为一种具有浓郁本土色彩的民俗文化, 春节的背后有强大的文化合理性基础, 值得其他国家民族予以尊重。 (4)春节得到尊重与欢度春节活动中
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有关。
3、试分析相声艺术处于低迷的 原因及走出低迷的建议。
原因分析:
(1)内容上:缺乏平民体现, 脱离百姓生活;趋向小品化,语言逊
④心态文化层: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学艺术 作品
二、文化现象分析
文化的具体形式,除文学、 戏剧、美术、音乐、历史等之 外,还有民间故事、传说、史 诗、宗教、岁时节日、礼仪、 法律、哲学、伦理等形式。
既有文字的、舞台的、荧
屏的、也有主要靠口头或实际 行为完成的,其中涉及历史社 会、时代风云、民风民俗、社 会百态。凡是对社会造成一定 影响的文化事件,就形成社会 文化现象。
建议:
(1)我国传统节日总体上是在过去 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成型的,较注重活动的集体性 以及吃穿等层面的满足,需要有新的精神文化内 涵注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
(2)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将传统节 日与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并为传 统节日制定出合理的假期,预留出空间,以此 形成较合理的忙闲节奏。
一、关于文化
1、《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即指人类社会的各 种现象)
2、孔颖达:“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 谓”。(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
仪风俗等上层建筑的东西)
文化的涵义
“文化”一词有各种用法。“文化”的定义是 在人的生活方式中,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那 一部分总称为文化。
(一)民俗文化 古语说:“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从文化考察和 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看,一个民 族的民俗文化最能体现这个民 族的心理、志趣、信仰和历史 发展,因而也是这个民族最有 意义的文化特征。
要关注民俗文化在社会生 活中的体现与渗透,比如民族 节日文化、民俗礼仪文化、曲 艺文化、地域文化、民俗禁忌 文化、婚俗葬俗文化、民俗祥 瑞文化、传统服饰文化、饮食 文化、茶文化等等。
1、近些年来,由国 外移植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 愚人节等“洋节”声势不小, 而我国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 七夕节、端午节、仲秋节等影 响日减,试分析原因并就弘扬 传统节日提出合理建议。
原因分析:
(1)“洋节”的移植并为我所用,总体上 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国外节日较注重 个性化的体验,富有人情味,满足了人们 的精神需求。 (2)“洋节”乍一接触有新鲜感,由此形 成了不小的时尚,自在情理之中。
1871年E.B·太勒百度文库原始文化》 :“知识、信 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 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 总称为文化或文明”。
从而可知所谓“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是指 人在其生存的社会里后天学得的;由社会传续 下来的,也可称之为“社会遗传”的生活方式。
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 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 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 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 想财富。
(2)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 将传统节日与新时期的精神文 明建设结合起来,并为传统节 日制定出合理的假期,预留出 空间,以此形成较合理的忙闲 节奏。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
化存在着矛盾冲突,这就涉及 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遗产 的保护问题。刚刚举行的民俗 学会2006年年会上,重新探讨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内在的自然如人的本能、身体而 言,文化主要指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训练, 尤其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形成、知识的 获得等类的东西。
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是指艺术、 宗教、哲学、道德、文学、科学、法律等 等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
3、文化的四个层次: ①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 ②制度文化层:准则、规范
③行为文化层:约定俗成的习 惯、风俗
必要性: (1)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地 为人们带来精神的富足。传统节 日日渐式微,人们在节日过后总 是体会一种失落,对亲情、友情, 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 (2)重新找回那份渐行渐远的 “传统”,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
共识。
必然性: (1)千百年来,传统节日以其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周期性、群 众性等特点,深深融入民众日 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滋养着 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凝聚力。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历史、艺术和科 学价值的文物,包括 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 动文物。
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 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 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 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器具、 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
2、中国春节在2003年成为纽约市的法定节 日,于2004年成为纽约州的法定节日。试 分析这一文化现象
(1)中国节日得到世界的重视和承认,是 中国节日“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的缩影,是中 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表征。
(2)中国春节逐步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重 视和认同与海外华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分步 开的。
(2)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国的 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 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宝贵 资源。
措施: (1)我们不应满足于对传统节 日的简单回归,而应在深入挖 掘其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创 新其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 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以增 强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色;内容退化、萎缩,风格单一。
(2)演员敬业精神减弱,不务 正业。 (3)观众缺乏欣赏动机,相声 艺术的观众群匮乏。
建议: (1)融合诸家诸派艺术,创作 应贴近百姓生活,争取稳定的 观众群。 (2)培养内行稳定的观念,增 强演员的敬业精神。
4、2005年11月,中宣 部等五部委发文倡导运用中华 民族的传统节日推动社会主义 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结合 你对传统节日的体验与认识, 联系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试 论述传统节日这一文化资源对 推动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 性并阐述弘扬传统节日的措施。
(3)人类文明含有普遍性的价值,作 为一种具有浓郁本土色彩的民俗文化, 春节的背后有强大的文化合理性基础, 值得其他国家民族予以尊重。 (4)春节得到尊重与欢度春节活动中
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有关。
3、试分析相声艺术处于低迷的 原因及走出低迷的建议。
原因分析:
(1)内容上:缺乏平民体现, 脱离百姓生活;趋向小品化,语言逊
④心态文化层: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学艺术 作品
二、文化现象分析
文化的具体形式,除文学、 戏剧、美术、音乐、历史等之 外,还有民间故事、传说、史 诗、宗教、岁时节日、礼仪、 法律、哲学、伦理等形式。
既有文字的、舞台的、荧
屏的、也有主要靠口头或实际 行为完成的,其中涉及历史社 会、时代风云、民风民俗、社 会百态。凡是对社会造成一定 影响的文化事件,就形成社会 文化现象。
建议:
(1)我国传统节日总体上是在过去 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成型的,较注重活动的集体性 以及吃穿等层面的满足,需要有新的精神文化内 涵注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
(2)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将传统节 日与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并为传 统节日制定出合理的假期,预留出空间,以此 形成较合理的忙闲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