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开题报告正文

合集下载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将热量从一个媒介传递到另一个媒介的设备。

在化工、石油、电力、食品等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换热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传热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对换热器的设计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高效、节能且符合工艺要求的换热器。

三、内容和方法1.热力计算:首先需要进行热力计算,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介质和流量,以及换热传递的温度差。

2.换热器选型:根据热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例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等。

3.换热器结构设计:根据选定的换热器类型,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换热面积的确定、管束布局的优化、流体通道的设计等。

4.材料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换热器。

需要考虑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5.流体分配:设计合理的流体分配系统,确保流体能够均匀地通过换热器,充分利用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6.附件设计:包括防腐层的设计、支撑结构的设计、清洗排污装置的设计等。

7.换热器容量计算:根据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进行容量计算,确保换热器在工作条件下能够满足热负荷要求。

8.性能预测:利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对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压力损失等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1.具备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换热器原理、传热机制和流体力学的学习,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具备热力计算和选型的能力: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热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3.具备换热器结构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和换热器类型,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4.具备换热器容量计算和性能预测的能力:能够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换热器容量计算,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进行性能预测和优化。

五、项目计划1.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预计完成时间:1个月。

2.学习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掌握热力计算和流体分配的方法。

换热器开题报告正文

换热器开题报告正文

换热器开题报告正文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换热器的基建投资在一般化工、石化企业中约占设备总投资的20%,其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约占换热器的7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内根据换热器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

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

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本课题所设计的冷却器属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是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通过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产品。

熟悉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区,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2.1换热器的概念及意义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实现物料之间能量传递过程在、需要一种传热设备。

这种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行这些热传递过程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换热器开题报告范文

换热器开题报告范文

换热器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在流体之间传递热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等工业领域。

在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的换热器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次课题的选题背景建立在对换热器性能优化和节能减排的需求之上。

目前,一次能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换热器作为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传导效率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通过改进换热器的结构和优化传热工艺,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和制造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器,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设计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结构:通过改变传热面积、流体流动方式等参数,设计一种能够提高传热效率的换热器结构。

2.优化热交换流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特性,优化热交换流程,提高传热效率。

3.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设计的换热器结构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次研究将综合运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新型换热器的性能。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目前换热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设计和制造新型换热器,考虑其结构、尺寸、材料等因素,并进行必要的模拟和优化设计。

3.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操作条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评估换热器的性能。

4.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新型换热器的传热特性。

5.对比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差异,并对模型进行优化。

6.对优化后的换热器性能进行评估,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器,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其性能。

热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热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热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热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热管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换热装置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热管式换热器以其高效的传热性能、紧凑的结构设计和广泛适用的换热介质等特点,在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热管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热性能的提升、运行稳定性的改善等方面仍有待解决。

因此,通过对热管式换热器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热管式换热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究,揭示其传热机理,深入了解其性能特点,进一步优化其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

通过研究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可以为热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此外,研究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对于提高工业过程中的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研究成果还可为热管式换热器的新型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选题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性能特点和流动性能。

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传热机理,探究其传热性能及影响因素;2.搭建热管式换热器的实验平台,进行温度场和流动场的测试;3.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参数下的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得出结论;4.基于实验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对热管式换热器进行模拟计算,验证实验结果;5.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改善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等。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热管式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理论分析,推导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和性能特点;通过实验研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的测试;通过数值计算,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验证实验结果。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
小组成员:xxx,xxx,xxx
引言
本报告是基于中国海洋大学的换热器设计课题的开题报告。

本报告首
先对换热器的概念和术语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讨论换热器设计的必要性,
强调换热器设计的重要性,最后给出本课题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1.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装置,它能有效地传输热量,使流体在两个循环系统中
的温度不相同的情况下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热传递机制可分为涡流、对流
和辐射三种。

换热器的构建分为内侧封闭层、换热层和外侧封闭层,并由换热模块、管层、温度计、模块间回流系统和接管等组成。

换热器的选型根据流体物
理性质和工况条件决定,它们可以进行预热、冷却、凝结、蒸发和蒸馏等
工艺过程。

2.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和个人投入大量的资源来研发
新型的换热器。

由于换热技术发挥着良好的作用,换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换热器的设计也更加复杂多样了。

开题报告(换热器)

开题报告(换热器)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设计类不需填写)
2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 6 个)
[1] GB150-2012《压力容器》 ; [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3] SH3074-2007《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 [4] SH3075-2009《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标准》 [5]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 JB4700~4707-2000《压力容器法兰》 [7]郑津洋.《过程设备设计》 (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可靠性高易于制造处理能力大造价低选用的材料范围广管程清洗方便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管子损坏时易于堵管或更换等优点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占有绝对优势研究与开发此类新型的换热器对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辽 宁 石 油 化 工 大 学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所属系(部)意见:
20 年


主任签字:
20 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
学 班 姓 学
院 : 级 : 名 : 号 :
指 导 教 师 :
2013 年 3 月
一、选题背景(含题目来源、选题目的、应用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设计(研究)方案简述
1
三、进程安排
第 1,2 周:结合课题或者所学专业查阅和收集有关英文资料,查阅设计参考文献;结合课 题或者所学专业选择英文资料并进行翻译,撰写开题报告; 第 3 周:了解和掌握毕业设计课题内容及要求,初步确定设备的结构形式,确定设计方案; 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资料翻译; 第 4—8 周:确定设备各元件的基本尺寸、强度计算方法,确定各元件强度设计参数及设计 数据;确定设备结构尺寸和设备的强度计算;确定设备的最终尺寸; 第 9—12 周:计算机绘制总装配图、零件图; 第 13、14 周:修改、整理基本完成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交指导教师初步审查;打印图 纸、设计说明书,撰写答辩自述材料;准备答辩; 第 15 周:答辩,整理全部设计文件。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的开题报告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的开题报告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工业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将热量从一个介质转移到另一个介质中。

然而,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热效率低、压力损失大等。

因此,通过对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优化的列管式换热器,使其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较低的压力损失。

具体目标包括:1.通过改变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参数,提高其传热效率;2.设计一种新的流体流动方式,减小流体的压力损失;3.借助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性验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对传热效率的影响,包括管道间距、列管数目等。

此外,还将研究流体流动方式对压力损失的影响,包括并行流、逆流等。

2.研究方法:a.文献调研:对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参数、流体流动方式等进行系统的文献调研和阅读,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b.数值模拟: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改变结构参数和流体流动方式,得出不同设计方案的传热效率和压力损失。

c.实验验证:设计并制作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测量不同设计方案下的传热效率和压力损失,对比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改进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案,提高其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

设计出的列管式换热器将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较低的压力损失。

2.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流体流动方式,以及借助实验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五、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完成文献调研,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确定研究方法和计划。

2.第二阶段:进行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

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造、能源电力等行业。

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等优点。

本文将研究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探讨其传热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1.理论分析空气-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状态和传热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传热机理。

2.设计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实验装置,探究不同工况下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参数对传热效果的影响。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讨论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特点。

三、研究意义1.该研究可以为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为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2.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空气-水介质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特性和传热机理,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3.该研究可以为未来的换热器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数学方法和理论推导,分析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特性和传热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2.实验研究:设计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实验装置,对不同工况下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并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讨论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特点。

五、预期结果1.建立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流动和传热的理论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动状态和传热数据,并分析影响因素。

3.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未来的设备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六、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时限为一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理论研究。

时限:4个月。

第二阶段: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

时限:4个月。

第三阶段:数据处理和分析,论文撰写。

时限:4个月。

七、参考文献1. 段萍, 吴建新, 沈志峰,等. 空气-水板式换热器实验研究[J]. 国际制冷空调会议论文集, 2010(1):1-7.2. 肖轶轩, 张互军, 付乃珂. 空气/水壳管式热交换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J]. 农业机械学报, 2003(3):39-43.3. 刘文宇, 彭晖. 用于电池空调系统的空气-水换热器研究现状[J]. 中国机械工程, 2020, 31(1):57-64.4. 朱勇飞, 李树开, 马瑞新,等. 空气-水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06, 35(3):59-62.。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传递热量的过程。

它在化工、能源、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换热器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换热器的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方向。

二、换热器原理换热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实现能量转移。

常见的换热方式有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传导换热。

对流换热是指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来实现能量转移;辐射换热是指通过热辐射来传递热量;传导换热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传递热量。

三、换热器设计方法换热器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设备的体积和能耗。

设计换热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热传导问题:换热器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热传导的特性,以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

2. 流体流动问题: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状态对换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方式等因素。

3. 热阻和压降问题:换热器中存在热阻和压降,设计时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4. 温度分布问题:换热器中的温度分布对换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和温度梯度等因素。

四、换热器设计优化方向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1. 材料选择优化:选择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2. 流体流动优化:通过优化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方式等参数,以提高流体在换热器中的传热效果。

3. 结构优化:通过改变换热器的结构,如增加换热面积、改变管道布局等,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4. 温度控制优化:通过控制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和温度梯度等参数,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五、结论换热器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问题。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流体流动、改进结构和控制温度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更加精确的换热器模型建立、更加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和更加环保的材料应用等。

热管式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书

热管式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书

热管式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书一、选题背景传统的换热设备在高温、高压以及特殊环境下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传热效率低、体积大、存在温度不均匀等。

针对这些问题,热管式换热器应运而生。

热管式换热器通过利用工质在内部循环的特性,实现了高效换热。

因此,对热管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1.研究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其与传统换热器的差异和优势;2.分析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并与传统换热器进行比较,评价其换热效率;3.探索热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收集热管式换热器的相关文献,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2.对热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机制进行分析和建模,揭示其换热特性;3.设计并搭建热管式换热器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收集;4.对比传统换热器和热管式换热器的实验数据,分析其性能优势和不足;5.结合实验结果和文献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1.完善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研究,为其应用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2.提高对热管式换热器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在热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3.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和节能降耗;4.推动热管式换热器的技术创新,为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五、可行性分析1.热管式换热器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大量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供参考;2.具备搭建实验平台和进行性能测试的实验条件;3.设计合理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2.李教授等.热管式换热器换热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24(6):70-73.。

以上为我对热管式换热器论文开题报告书的拟定,预计1200字以上,报告书将详细介绍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评价和应用前景,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旨在完善此领域的理论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

换热器的开题报告

换热器的开题报告

换热器的开题报告换热器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换热器的研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换热器的定义开始,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分类,然后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1. 引言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通过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换热器的性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作原理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传热过程。

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通过流体的流动实现热量的交换。

换热器通常由两个流体流经的管道组成,分别为热源流体和被加热流体。

热源流体通过管道,将热量传递给被加热流体,使其升温。

3. 换热器的分类根据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况,而板式换热器则适用于对换热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4. 应用领域换热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被用于冷却和加热各种介质,如石油、化工品和食品。

在能源利用方面,换热器被应用于核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领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换热器还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用于废气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过程。

5.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换热器在未来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提高换热效率和传热面积。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换热器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

此外,还可以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换热器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6. 结论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设备,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换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实现热能的转换和利用。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换热器被广泛运用于锅炉、空调、冷却系统等设备中,起到调节温度和保持设备正常运作的关键作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换热效率低、能耗高、维护成本大等问题。

因此,对于换热器的设计和改进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换热器的结构、材料等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其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设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高效、节能、可靠的换热器,提高其换热效率,并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换热器的制作;2.分析不同结构对换热效率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换热器结构;3.研究对流传热的机理,提高对流传热效率;4.优化换热器的工艺参数,提高其热交换效率;5.建立换热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设计研究采用综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

具体的技术路线包括:1.调研前期相关文献,了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常用材料和结构,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设计实验方案,选取相应的材料和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3.建立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4.对实验结果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换热器设计方案;5.撰写设计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预期成果本次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预期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器,提高其换热效率;2.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换热器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3.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换热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换热器开题报告

换热器开题报告
三、参考文献
[1] 余国棕, 化工机械工程手册(下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 吴金星, 高效换热器及其节能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马晓驰。国内外新型高效换热器[J]。化工进展, 2001,(01): 49-51
[4]李世玉.压力容器工程师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 它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 而且其类型、结构和使用范围还在不断发展。近年来, 各种新型换热器的紧凑性、制冷性能好、运行成本低等优越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换热器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各种大型的工业制冷装置和空调用制冷装置发展迅速, 这为各种换热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管壳式换热器占64%。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将占主导地位。随着动力、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其设备也继续向着高温、高压、大型化方向发展。而换热器在结构方面也有不少新的发展。对传统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研究逐渐兴起,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上: 一是开发新品种的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振动盘式、板翅式等,这些换热器的设计思想都是尽可能地提高换热器的紧凑度和换热效率;二是对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采取各种有效的强化传热措施。
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结构设计、机械设计计算、应用计算机CAD、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和造型。利用图书馆及网上资源获取设计所需参考资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毕业设计。
五、指导教师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六、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最新换热器开题报告

最新换热器开题报告

最新换热器开题报告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换热器开题报告。

一 .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器的混
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
患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C进一步冷却至60C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

已知混和气体的流量为227301 kg/h,压
力为6.9MPa,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29C, 出口温度为39C,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物性特征:
混和气体在35C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定压比热容=3.297kj/kg C
热导率 =0.0279w/m
粘度
循环水在34C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994.3 k /m3
定压比热容=4.174kj/kg °C
热导率=0.624w/m C
二 . 确定设计方案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 110C出口温度60C ; 冷流体进口温度29C,出口温度为39C,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 管程安排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混合气体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

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贱,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和气体走壳程。

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传统的热管换热器常常利用毛细管力作用使得热管中的工作流体能够在管内自由流动,从而将热量进行传递,它具有高热传递效率、结构紧凑等特点。

近年来,冷凝式热管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与传统的热管换热器相比,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特殊工况下的热传递难题,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传递、闪蒸器中的热传递等。

冷凝式热管换热器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受到广泛关注,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在冷凝式换热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首先,对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热传递特性等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探究其热传递机理。

其次,借助实验数据,探究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热传递特性,如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规律等,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其性能参数。

最后,本文将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案例来展现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意义本文开展冷凝式热管换热器实验研究,将对现有的热传递机理、流体力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加深对热管换热器的理解。

研究结果将能够为下一步的热管换热器设计、优化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参考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的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将利用水和传热油作为工作流体,构建实验室实验平台,对冷凝式热管的热传递特性和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研究。

同时,借助流体力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五、预期成果本文将尝试对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在冷凝式换热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诠释其传热机理和流体力学基本特性,探索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实际价值,目前预期成果如下:1. 系统介绍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等。

2. 通过实验研究,探究冷凝式热管换热器的温度场、压力场和热传递特性,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研究。

换热器开题报告

换热器开题报告

换热器开题报告换热器开题报告引言:换热器作为热力工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工、能源、制药等。

它的作用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本文将对换热器的原理、分类、设计和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这一关键设备。

1. 换热器的原理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即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换热器通过将两个介质分别流经不同的管道或表面,使它们之间产生热量交换。

这种热量交换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来实现。

2. 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传导换热器、对流换热器和辐射换热器。

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

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换热器和间接换热器。

3. 换热器的设计换热器的设计是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热力参数进行的。

设计时需要考虑换热面积、传热系数、流体速度、管道直径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介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换热器的可维护性和清洁性。

4. 换热器的优化换热器的优化是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优化的方法包括改进换热器的结构、提高传热系数、优化流体流动方式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换热器的工艺参数,如流体流速和流量,来实现优化。

5. 换热器的应用换热器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行业中,换热器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和浓缩等过程。

在能源领域,换热器用于发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中。

在制药行业,换热器用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结论:换热器作为热力工程中的重要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换热器的原理、分类、设计和优化等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换热器的新型结构和材料,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推动热力工程的发展。

开题报告U形管换热器

开题报告U形管换热器

开题报告U形管换热器开题报告题目: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一、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冶金等领域。

U形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提高其传热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研究U形管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2.了解U形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评价指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经典设计理论。

3.设计一种新的U形管换热器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优化其传热性能。

4.研究U形管换热器的运行稳定性,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和适应性。

5.提出U形管换热器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提高其传热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U形管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传热性能评价和优化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利资料,了解U形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其传热性能评价指标和现有优化方法。

2.数值模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U形管换热器的数值模型,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工况下的传热特性。

3.实验验证:设计并制作U形管换热器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U形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参数,评价其传热效果。

5.优化方案设计:根据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提出U形管换热器的优化方案,包括结构参数的优化和流体参数的调整。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通过对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建立了U形管换热器的数值模型,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模拟计算,推导出传热性能评价指标。

2.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验证了U形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3.提出了一种新的U形管换热器结构,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其传热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将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的设备,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板翅式换热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其具有紧凑结构、高效传热和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处理、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基于板翅式换热器的特点,探讨其设计和优化问题,并提出一个新的设计方案。

2. 问题陈述目前,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有的设计在流体动力学效应和热传导效应方面尚有改进空间。

其次,换热器的性能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成本,在优化设计方面有待提高。

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具有更高换热效率和更低压降的板翅式换热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3.1 流体动力学模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流体在板翅式换热器内的流动规律。

通过调整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如板间距、板高度等,优化换热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

3.2 热传导模拟使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换热器内的热传导效应。

通过优化换热器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3.3 设计参数优化结合流体动力学模拟和热传导模拟的结果,通过设计参数优化,得到最佳的板翅式换热器结构。

可以考虑使用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4.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4.1 流体动力学性能优化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换热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并找到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从而改善换热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

4.2 热传导性能优化通过热传导模拟,可以得到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找到优化材料和几何形状的方法,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4.3 设计参数优化结果通过设计参数的优化,可以得到最佳的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该结构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和更低的压降。

5. 计划安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收集并分析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和优化方法。

2.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通过调整结构参数,优化换热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

开题报告-模板管壳式换热器-论文

开题报告-模板管壳式换热器-论文

开题报告-模板管壳式换热器-论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管壳式换热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换热设备。

它以其高效的换热性能和广泛适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问题也已暴露出来,如容易发生结垢、传热不均匀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本论文旨在对模板管壳式换热器进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其换热效率。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其换热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探讨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4.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如结垢、传热不均匀等;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4.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管束结构、增加清洁装置等,以提高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与原始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性能比较。

四、预期结果及创新点本论文的预期结果如下:1.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2.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3.探讨了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4.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与原始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性能比较。

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针对管壳式换热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2.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五、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将分为以下章节进行阐述:1.绪论: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3.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4.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5.改进方案的提出和实验验证;6.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ael900换热器开题报告

ael900换热器开题报告

ael900换热器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指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能源利用率的一系列行为。

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换热器受到普遍的重视,而换热器的广泛应用性,决定了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改善设计理论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的收益和工业的飞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显著的贡献。

本课题所设计的冷却器,是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通过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等,设计换热器产品。

熟悉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换热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1国内情况管壳式换热器是一个量大而品种繁多的产品,由于国防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换热器操作条件日趋苛刻,迫切需要新的耐磨损、耐腐蚀、高强度材料。

[5]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及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尤以钛材发展较快。

钛对海水、氯碱、醋酸等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如再强化传热,效果将更好,目前一些制造单位已较好的掌握了钛材的加工制造技术。

对材料的喷涂,我国已从国外引进生产线。

铝镁合金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价格比钛材便宜,应予注意。

近年来国内在节能增效等方面改进换热器性能,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换热器的大量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年均7.5%的速度。

而石化及钢铁作为支柱型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20xx年钢铁工业总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化工行业总产值将突破400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换热器的基建投资在一般化工、石化企业中约占设备总投资的20%,其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约占换热器的7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内根据换热器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

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

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本课题所设计的冷却器属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是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通过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产品。

熟悉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区,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2.1换热器的概念及意义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实现物料之间能量传递过程在、需要一种传热设备。

这种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行这些热传递过程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它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

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有时作为一个单独的化工设备,有时作为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因此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任何化工生产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它在生产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2.2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

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

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

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的管壳式换热器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

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

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

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

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

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

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

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

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2)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

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3) U型管换热器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

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非金属材料换热器化工生产中强腐蚀性流体的换热,需采用陶瓷、玻璃、聚四氟乙烯、石墨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管壳式换热器。

其中以碳化硅为主要材质的陶瓷换热器具有以下特点:陶瓷换热器的生产工艺与窑具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导热性与抗氧化性能是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

它的原理是把陶瓷换热器放置在烟道出口较近,温度较高的地方,不需要掺冷风及高温保护,当窑炉温度1250-1450℃时,烟道出口的温度应是1000-1300℃,陶瓷换热器回收余热可达到450-750℃,将回收到的的热空气送进窑炉与燃气形成混合气进行燃烧,可节约能源25%-45%,这样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陶瓷换热器在金属换热器的使用局限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它较好地解决了耐腐蚀,耐高温等课题,成为了回收高温余热的最佳换热器。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表明陶瓷换热器效果很好。

它的主要优点是:导热性能好,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抗热震性能好。

寿命长,维修量小,性能可靠稳定,操作简便。

是目前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的最佳装置。

目前,陶瓷换热器可以用于冶金、有色、耐材、化工、建材等行业主要热工窑炉,正在为世界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道的选择:进行换热的冷热两流体,按以下原则选择流道:①不洁净和易结垢流体宜走管程,因管内清洗较方便;②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与壳体同时受腐蚀;③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承受压力;④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蒸汽冷凝传热分系数与流速无关,且冷凝液容易排出;⑤若两流体温度差较大,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宜使传热分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以减小热应力。

操作强化:当管壁两侧传热分系数相差很大时(如粘度小的液体与气体间的换热),应设法减小传热分系数低的一侧的热阻。

如果管外传热分系数小,可采用外螺纹管(低翅片管),以增大管外一侧的传热面积和流体湍动,减小热阻。

如果管内传热分系数小,可在管内设置麻花铁,螺旋圈等添加物,以增强管内扰动,强化换热,当然这时流体的流动阻力也将增大。

1、主要控制参数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

2、选用要点1)、根据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初、终温度及流体的比热容决定所需的换热面积。

初步估计换热面积,一般先假定传热系数,确定换热器构造,再校核传热系数K值。

2)、选用换热器时应注意压力等级,使用温度,接口的连接条件。

在压力降,安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管壳式换热器以选用直径小的加长型,有利于提高换热量。

3)、换热器的压力降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01~0.05MPa之间;4)、流速大小应考虑流体黏度,黏度大的流速应小于0.5~1.0m/s;一般流体管内的流速宜取0.4~1.0m/s;易结垢的流体宜取0.8~1.2m/s。

5)、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前宜设过滤器。

6)、热交换站中热交换器的单台处理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满足热交换站的总供热负荷及调节的要求。

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数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5台。

2.3换热器的发展历史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

以板式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各种形式。

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

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翘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

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从此,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三类。

混合式换热器是通过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接触式换热器。

由于两流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这类换热器适合于气、液两流体之间的换热。

例如,化工厂和发电厂所用的凉水塔中,热水由上往下喷淋,而冷空气自下而上吸入,在填充物的水膜表面或飞沫及水滴表面,热水和冷空气相互接触进行换热,热水被冷却,冷空气被加热,然后依靠两流体本身的密度差得以及时分离。

蓄热式换热器是利用冷、热流体交替经蓄热室中的蓄热体(填料)表面,从而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如炼焦炉下方预热空气的蓄热室。

这类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

以回收冷量为目的的同类设备称蓄冷器,多用于空气分离装置中。

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翘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其他型式换热器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面设计的换热器,如刮面式换热器、转盘式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

换热器中流体的相对流向一般有顺流和逆流两种。

顺流时,入口处两流体的温差最大,并沿传热表面逐渐减小,至出口处温差为最小。

逆流时,沿传热表面两流体的温度分布较均匀。

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当两种流体都无相变时,以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最小。

在完成同样传热量的条件下,采用逆流可使平均温差增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减小;若传热面积不变,采用逆流时可使加热或冷却流体的消耗量降低。

前者可节省设备费,后者可节省操作费,故在设计或生产使用中应尽量采用逆流换热。

当冷、热流体两者或其中一种有物相变化(沸腾或冷凝)时,由于相变时只放出或吸收气化潜热,流体本身的温度并无变化,因此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等,这时两流体的温差就与流体的流向选择无关了。

除顺流和逆流这两种流向外,还有错流和折流等流向。

在传热过程中,降低间壁式换热器中的热阻,以提高传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热阻主要来源于间壁两侧粘滞于传热面上的流体薄层(称为边界层),和换热器使用中在壁两侧形成的污垢层,金属壁的热阻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