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后理论'时代下的理论与文学—— 浅析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进入 20 世纪后,文学理论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形形 得不再重要 ;其次,原本属于文学的特性在非文学话语实践
色色的理论流派连接登场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 中也已经具备,文学的概念依然在起作用,而“文学是什么”
和批评责任,基于这样的背景,卡勒指出“理论”这个词被 需要的不是界定,而是要做出分析。卡勒由此提出了他的“文
关键词 :乔纳森 • 卡勒 ;理论 ;文学 ;“后理论”
义等历史力量和个人经验的关系时提供借鉴和分析推测,即 从理论中得出“理论”;第三,理论是对于常识的批评,比 如说对于意义、作品、文学和经验的批评,是我们认识到观
[ 中图分类号 ] :I106 [ 文献标识码 ] :A
念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建构而已 ;第四,理论具有自反性,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7)-12-086-02
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
义的范畴提出质疑。显然,卡勒对文学理论的定义并非给出
乔纳森 • 卡勒(JonathanCuller,1944—)是美国当代 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意义,而是一种对“终极意义”的
著名文学理论家,被誉为“对康奈尔大学人文学科研究影响 结构,对其唯一性提出质疑。“结构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激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6
文学评论·外 国 文 学
漫长思索后的一个产物,“文学性”集中彰显于他的《文学 理论入门》一书中,卡勒借此探索“后理论”时期理论的出 路和未来。
一关于文学理论入门进入20世纪后文学理论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形形色色的理论流派连接登场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和批评责任基于这样的背景卡勒指出理论这个词被赋予了综合性的意义人们谈论的大多也是关于综合性问题的争辩包括心理分析政治哲学等等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是一种不显而易见的解释。
作为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种常识性的东西,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似乎它的意义就是在质疑常识的同时提供“非同寻常”的另类思路和选择,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错综性。
因为它必须不显而易见,所以它必须需要质疑,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需要对一切被视为合理和惯常的的东西提出挑战。
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的某种永恒的“普遍大法”,放之四海皆准,它的理论是鼓励持疑和批判,这其实是鼓励读者参与理论建构,倡导在理论中展开对话并以此来构建新理论的独创精神。
然而一方面质疑的学术精神是必须的,然而又得把握好度,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性,需要辩证的质疑,辩证的否定。
另一方面由于卡勒过于强调理论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在读者心中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理论是复杂的,是他们所不能够轻易触及的,这有决定了读者参与理论建构效能发挥的的有限性。
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所谓的常识是一种历史的建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理论。
这样看来理论似乎是根据其效果定义的,帮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法考虑。
而福柯的理论似乎又只是说由于人们多以那些被视为疯狂的东西中期待可知性,并且从一直不知被视为何物的欲望中期待自己的身份,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它如此重要。
因为我们心中的敬畏感所以它才会成为话语的聚焦点,因而怀疑理论是是一个议题在历史背景下如何被话语构建起来的,当这种话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者成为指责和争议的焦点时,理论也慢慢完成了它的建构。
福柯其实是在强调知识话语巨大的创造性。
而德里达似乎是在强调写作是言语的补充而写作中的言语则是一种中介而言语也因写作的补充性而完善,事物也因言语的补充性而新生。
对符号再现的是先于其存在的真实提出了挑战。
其实对于作者提供的这两个例子,我个人更觉得他只不过是在过分强调一种质疑精神,多一切合理之处提出质疑,以此来说明那些看似自然的东西其实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
那么理论究竟是什么,作者说:“理论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是分析和推测,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理论具有自反性。
文学理论入门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入门重点整理《文学理论入门》总结第一章理论是什么?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是一种不显而易见的解释. 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是先天给定的事物。
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1. 理论是跨学科的 -- 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2.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 -- 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些什么。
3.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 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4. 理论具有自反性 -- 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h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驳“常识”,即对于意义、作品、文学、经验的常识.第二章文学是什么?它有关系吗?“文学是什么”不重要,对“文学性”的理解才是关键.文学是一种可以引发某种关注的言语行为,或者叫文本的活动.它与其它种类的言语行为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是那种可以把一些文字定义为文学的语境使读者把这些文字看作文学的.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把文学看作程式的创造,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哪一种视角也无法成功地把另一种全部包含进去.所以必须在二者之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不同理论下文学的本质:1.文学是语言的“突出”.(语言形式)文学是一种把语言本身置于“突出地位”的语言.2.文学是语言的综合.(语言结构)文学是把文本中各种要素和成分都组合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语言.3.文学是虚构.(表现对象)文学的虚构性使其语言区别于其他语境中的语言,并且使作品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留待解读的问题。
4.文学是美学对象.(表达方式)5.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叫自反性的建构.(表达内容)作品是由其他作品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先前的作品使它们的存在成为可能,它们重复先前的作品,对它们进行质疑或改造。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篇一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厉害的书——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
哇塞,这可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这能有多有趣?结果一读进去,我发现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奇妙的文学世界。
卡勒在书里讲的那些理论,一开始我觉得有点晕乎,什么“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感觉像是一堆绕来绕去的线团。
但也许正是这种一开始的困惑,让我更想要去弄明白。
书里提到的各种文学分析方法,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就想啊,以前读那些文学作品,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故事,却没深挖背后的门道。
比如说,通过结构主义的视角去看,作品的结构和框架就变得超级重要,这可能会完全改变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不过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时候会想,这些理论是不是有点太复杂啦?难道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享受文学的美吗?但反过来又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理论,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地方看文学,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
但我也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可能我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
你们说,文学理论这东西,到底是让我们更懂文学,还是有时候反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呢?篇二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哎呀妈呀,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这书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那叫一个懵圈,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理论和概念。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都是啥呀?能有用不?可是,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摸到门道了。
比如说那个“读者反应批评”,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那么重大!以前我总觉得作者写啥就是啥,现在才知道,我们读者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不过呢,有时候我又觉得这些理论有点玄乎。
就像那个“解构主义”,把作品拆得七零八落的,难道这样就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了?我觉得可能有点过头了。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5篇可选)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5篇可选)第一篇: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叙述问题之焦距本学期的文学概论课,常老师让我们阅读了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并试图给我们信心去阅读:“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其实我觉得大多的理论书对我而言都差不多,有趣不有趣取决于我能够从其中的理论部分所联想到的感性部分的多少。
读完这本小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作者对于讲述故事的聚焦的分析。
可能是与我们的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关系比较近的缘故吧,我看到这部分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东西。
【聚焦】关于聚焦,无非是谁再看?关于叙述的论述经常提到“一个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讲述的”,而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或者做阅读题的时候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那我们就会说,这篇xx是从一个小孩儿或者一个成人的角度论述的,这就够了。
但其实这是两个问题:谁在讲话?所表述的是谁的看法?通常而言,应该是作者通过某个笔下的某个角色进行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者代表一个阶层的看法。
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用了一个叙述者,他不是一个儿童,但他却是通过一个儿童的感觉来讲述故事的。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梅西不是叙述者,叙述者是作者,是亨利·詹姆斯,梅西只是他选择的一个角度,以此来讲述书中的许多事情。
而在对梅西的描写时,作者也用了第三人称“她”。
举例说来,梅西并不完全懂的她身边的那些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
这个故事通过她来聚焦,这是两位叙述理论家米克·巴尔和热拉尔·热内特发明的术语。
通过梅西的意识或者位置对事件进行聚焦。
日本小说《恋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这部小说分为两部,一本是从女孩子的角度写的,一本则是从男孩子的角度。
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者对此的不同的或相同的感觉和反应。
但是这两本书都是作者美嘉,美嘉才是叙述者。
不过这部作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这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
我们可以说,美嘉既是他们的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们的故事的聚焦人。
对常识的阐释和消解——读《文学理论入门》
对常识的阐释和消解——读《文学理论入门》作者:任柯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10期任柯颐《文学理论入门》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 )的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通识类“小书”。
它和一般的理论类煌煌巨著不同,如封面上所写的“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一本简洁、宏观性的扫盲读本。
值得注意的是,卡勒将怎样以短小的篇幅,引导读者入门文学理论?作为一名解构主义大师,他在文中又是以什么立场来看待西方的文学理论发展历程的?除了帮助读者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本书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一、逻辑、例证兼备的阐释文学理论是一门百家争鸣的学问,众多理论批评你方唱罢我登场,宛如一团毛线球,难以找到线头的所在。
在卡勒眼里,线头就是最平常、最普适的“常识”——某个词语的概念,某个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传统观念,某种现实现象。
从最平易的起点开始,像是剥洋葱一般,层层递进,最终获得核心——达到解释的目的。
卡勒的书写便是如此:找到一个恰当的起点,接着进行顺藤摸瓜式的阐释和解读。
富有逻辑,显得简洁而井井有条。
以第八章“身份,认同和主体”为例。
开头即抛出现代理论中关于主体的争论:如何理解“主体”(“自我”)的形成?接着将理论界已有的相关理论搬上台面,核心观点有四,其根本分歧在:先天还是后天形成,个人还是社会主导。
此外还有关于主体优先性的争论。
至此关于身份问题的争论的情况已经交代完毕。
接着则将文学拉入讨论:它怎样与身份问题相联系?这又不得不涉及到怎样塑造处理人物身份、建构读者身份等问题。
横向发散,话语与身份是何关系?是再现,还是创造?此外,身份问题又常常与心理分析相结合。
纵向挖掘,身份问题又涉及群体身份的塑造和认同。
最后,将所有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构——“各个领域的研究似乎都在探讨主体是如何通过不可避免,也无法为之辩解的统一和身份的假设形成的。
文学理论笔记
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一讲一、什么是文学理论1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刘勰的《文心雕龙》、严羽的《沧浪诗话》、叶燮的《原诗》、朱光潜的《诗论》和《文艺心理学》等正是文学理论著作。
二、文学理论的普遍性1、文学理论涉及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性别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科学研究、社会理智史和社会学等广泛种类。
2、美国学者卡勒归纳出当今理论的四种特征:①、理论是跨学科的②、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③、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④、理论是反思性的。
三、当代批评与传统批评1、罗伯特·艾伦论当代批评与传统批评的差异2、个案分析:《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对比阅读: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
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几米《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希望井》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里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
~几米《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缺口》四、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表现活动的产物:✧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六、作品与形式的关系李商隐《夜雨寄北》在形式上体现出语词重复的特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二章、文学与语言第一讲、文学与话语一、何谓话语: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打鼓,想着文学理论这东西是不是又高深又枯燥,像那种老学究在书斋里鼓捣出来专门折磨人的玩意儿。
可是读着读着,就发现卡勒这个家伙还挺有趣的。
他就像是一个特别耐心的导游,带着我在文学理论的大花园里溜达。
这个花园里各种奇花异草,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文学理论。
比如说,他讲结构主义的时候,就好像是在介绍花园里一种造型特别奇特的植物。
我开始理解到原来文学作品就像是一个有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建筑物里的柱子和横梁,相互支撑着。
这让我再去看那些经典的小说、诗歌的时候,就忍不住想找找里面的结构框架,就像个好奇的小侦探。
书里还提到了读者反应理论,这可太有意思了。
以前我觉得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写出来放在那里,我们读者就只是接受者。
但卡勒告诉我,读者可不是那么被动的。
读者就像是一群厨师,拿到作家提供的食材(作品),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经验去烹饪出不同的菜肴(解读)。
我突然就想起以前和朋友们一起读同一本书,结果大家的看法五花八门,当时还觉得奇怪,现在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读者反应理论在生活中的体现啊。
这本书也不是一路平坦的大道,有些地方确实有点难懂。
就像花园里有些小路七拐八拐的,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有时候卡勒阐述一些比较复杂的理论概念时,我得停下来反复读几遍才能有点感觉。
但这种挑战也有一种别样的乐趣,就像是攻克一道道谜题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武林小菜鸟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虽然还没有完全参透其中的奥秘,但已经学会了不少新招式。
再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再是只看表面的故事,而是能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说看到一首诗,我可能会先从它的结构看起,然后再想想诗人这么写可能是想引起读者什么样的反应。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文学理论,这得多枯燥啊!”可卡勒就像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文学理论的奇妙世界。
书里的内容就像是一把把小钥匙,每一把都能打开一扇通往不同文学天地的门。
比如说,关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以前觉得不就是那些写故事、写诗的东西嘛。
但卡勒可不会这么简单地放过这个问题,他从各种角度去剖析,一会儿从文本结构,一会儿从读者反应,一会儿又从历史文化背景。
就像他拿着一个放大镜,把文学这个概念放大了无数倍,让我看到了里面密密麻麻的构造。
这让我意识到,文学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它像是一个有着无数个小机关的魔方,每个面都有不同的花样。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种让你一路顺顺当当就能读懂的。
有些地方就像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
比如说那些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部分,我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文字迷宫里,那些概念绕来绕去的。
但是,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有点艰难,但当你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小山头,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读完这本书,我再看周围的文学作品,就感觉像是戴上了一副神奇的眼镜。
以前看小说就是看个热闹,看诗歌就是看些优美的词句。
现在呢,我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作品背后的那些理论元素,像是作者是怎么构建人物关系来体现某种意识形态的,或者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怎么和它要表达的情感相呼应的。
这就像是从一个只看表面的游客,变成了一个想要探究每个角落秘密的探险家。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篇一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在文学的神秘花园里转了一圈,又迷了路,然后又突然找到了出口。
一开始,我觉得这书肯定超级枯燥,什么理论啊、概念啊,想想都头疼。
但真读进去了,我发现它就像一个宝藏盒子,每翻开一页都能找到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
比如说,卡勒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探讨,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文学不就是那些诗歌、小说、散文嘛。
但卡勒可不这么简单地认为,他让我开始思考,文学是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运用?是不是一种文化的表达?这让我脑袋里的问号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我觉得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候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可能我理解错了一些观点,也可能我走偏了方向。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对文学理论更加好奇吗?就像我们平时看小说,有时候会想,作者到底想表达啥?是爱情的美好,还是人性的复杂?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这种思考不仅仅是我们的随意猜测,而是有一套理论在背后支撑着。
不过,说实在的,有些地方我真的读得云里雾里,心里就想:“这到底是啥意思啊?” 但我又告诉自己,慢慢来,也许再读一遍就能懂了。
这书啊,就像一座高山,我才刚刚开始攀爬,不知道上面还有多少风景等着我呢!你们说,文学理论到底是让我们更懂文学,还是把文学变得更复杂了呢?篇二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这书有多厉害”的心态去读的,结果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卡勒提出的那些理论,一会儿让我觉得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一会儿又让我眉头紧皱,“这啥呀?怎么这么难懂!”比如说他讲到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我就在想,难道我们读的每一本书都带着深深的文化烙印?那我们读的时候是不是得像考古一样去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许是吧,可这也太累了吧!还有啊,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文学理论入门卡勒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卡勒读书笔记卡勒是美国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和语言学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文学理论著作就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文学理论入门》正是这一时期卡勒最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
它运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了文学作品的结构问题、形式问题和文学作品的内容问题。
本书通过四个方面: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诗歌与散文;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性;从自然语言向人工语言转换。
并且提出了几个新的概念,如“巴赫金”式的理论建构。
这一系列的“巴赫金式”的理论主张在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
卡勒曾经认为:“巴赫金思想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还有些陌生。
但是,一旦你读到这本书,读懂了他的著作,你也会发现,巴赫金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家,而且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加丰富和深刻。
”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重视。
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有多少次人们曾经重复讲过的事情,在新的听众来说总是新的。
”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可能并不算什么新见解。
但是,在当时却很少有人敢于挑战,而卡勒是第一个将其推广到世界范围的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类社会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整个世界的人们都被这场灾难所震惊,整个人类似乎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多数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似乎都已经沉默了。
但卡勒却不同。
在卡勒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了20世纪60年代时,“欧洲的文学批评家是沉默的一群,只有两位敢公开表示惊讶”。
由此,卡勒开始了自己的新探索,开始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创新。
正如他在其晚期的《声音与现实》一书中所说:“最早出现的惊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有些人天生愚蠢。
在1960年代,大多数的批评家被占领运动吓得噤若寒蝉。
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学者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失踪的文学批评家。
”但是,这些风暴却在此时开始慢慢地平静下来,人们也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疯狂”的岁月,重新思考“疯狂”的人。
第二个“巴赫金”式的理论建构。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
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第二章读后感这一章一开始就给我一种感觉,像是要把文学从我们平时那种想当然的理解里拽出来,然后好好地审视一番。
卡勒提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的基本属性的探讨,比如说文学与虚构的关系。
以前我就觉得,虚构嘛,那就是文学的一个大特点,写小说的人可以天马行空,创造出各种不存在的世界和人物。
但是卡勒这么一分析,我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他让我意识到,不是所有虚构的东西都是文学,新闻报道有时候也会有虚构的成分(当然这是不应该的啦),可我们不会把新闻报道当成文学作品。
这就好比,不能因为一个东西有四条腿就说它是桌子,还有可能是椅子或者狗呢!然后,关于文学的语言,卡勒的讲述也让我耳目一新。
文学语言好像有一种魔力,它和我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不太一样。
日常语言就像是白开水,解渴就行,但是文学语言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有各种味道在里面。
它可能会用一些奇特的修辞手法,让我们的思维像坐上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我就想起那些经典文学作品里的描写,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你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或者让你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那种复杂情感,就像有个小钩子,一下子就把你的心给钩住了。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对文学的理解真是太狭隘了。
我总是单纯地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这些表面的东西去看文学作品,就像只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
卡勒让我明白,文学背后的那些规则、结构以及它在整个文化语境里的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好比我们看一场魔术表演,不能只看魔术师变出来的兔子或者鸽子,还要去琢磨他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技巧和机关。
不过呢,这一章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概念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的脑海里跳来跳去,我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抓住它们的尾巴。
但是一旦抓住了,就有一种成就感,就好像我在和卡勒这个文学大佬进行一场深度的思想拔河比赛,当我理解了他的某个观点时,就好像我在这场拔河中赢了一小局。
总的来说,第二章读完,我感觉自己像是刚刚拿到了一把打开文学更深层次大门的钥匙,虽然我还不能熟练地用这把钥匙去开启所有的锁,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门后面的世界了。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卡勒这本书,不像那些故作高深、一上来就把人绕晕的理论书籍。
他的文字像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说:“文学理论这玩意儿没那么可怕。
”从最基础的“什么是文学”开始讲起,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情况。
以前我觉得文学嘛,就是那些写得很美的文字,什么诗歌、小说之类的。
但卡勒告诉我,这可不一定。
有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文字,比如大街上的广告语,要是从某个特殊的角度去看,也能有文学性呢。
这就好比是突然发现,你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爷要是把做煎饼的过程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写下来,也许就是一篇充满文学韵味的小短文。
书里讲到的各种理论,像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这些,一开始我真是觉得像看天书。
但是卡勒总能找到特别巧妙的例子来解释。
比如说结构主义,他用搭积木的方式来类比,说文学作品就像是用各种元素搭起来的积木建筑,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特定的关系。
这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了。
就像我小时候玩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文学作品里的情节、人物、语言这些元素也是如此。
而且这本书让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特别有底气。
以前大家聊到文学作品,我只能说个“好看”或者“不好看”。
现在我能像个小专家一样,把书里学来的理论知识搬出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比如说朋友觉得某部小说的结局很烂,我就可以从叙事结构的角度跟他解释,这个结局也许是作者故意打破常规,为了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呢。
朋友们都对我刮目相看,我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有些地方的理论阐述还是有点绕,就像走在迷宫里,我得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卡勒的意思。
但是这也像是一场挑战,当我最终搞懂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是攻克了一个超级难的游戏关卡。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在阅读文学理论入门的相关书籍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理论的魅力及其重要性。
文学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的知识,更是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学问。
通过理解文学理论的脉络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
这里是我对几本重要书籍的读书笔记。
1.《文学理论入门》 by 乔纳森·卡勒这本书是文学理论入门的经典之作,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方法和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
卡勒运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实例,使得理论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他强调了文学理论的核心是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而这种理解和解释又受到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文学理论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启发我思考如何以理论为工具,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意义。
2.《文学理论》 by 韦勒克和沃伦这本书被认为是文学理论领域的经典教材,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的本质、功能、意义、价值等。
作者们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同时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多样性,也让我明白了理论和批评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3.《当代文学理论》 by 拉尔夫·科恩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当代文学理论的著作,它展示了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方法和思想。
科恩以清晰、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观念,例如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等。
这本书让我对当代文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运用这些理论。
4.《如何阅读文学》 by 哈罗德·布鲁姆布鲁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的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布鲁姆认为,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具备一种“审美同情”,即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和理解。
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超越个人的审美经验,成为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文艺学系列课程(2.1.32)--《文学理论》参考读物4
读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出版于1997年,翌年就有了中译本,即使对中国读者来讲也是将近二十年前的旧作了。
此书在研究文学理论问题的著述中有着比较高的引用率,也是讨论各种文学研究“转向”话题——如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转向——往往都会涉及的一本书;许多文艺学的研究生更是将其作为专业基础书列入学位论文的参考书目中……凡此种种,都表明这本书在圈内已经相当熟识,今天再拿来作为谈资,又有多少可说的东西能让人不至落入过时的老生常谈。
其实,一本理论书能给人带来多少新意,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该书本身,和出版时间的长短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倒是读者自身的知识状况和阅读取向会起更大的作用;当书中涉及的思想来自域外文化,又与别样的知识系统相关联时,尤其如此。
就像萨义德说的,旅行中的理论若要找到归宿,“接受条件”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1]。
回顾几次翻阅《文学理论入门》留下的不同印象,不由想起清人孙宝瑄曾经言及的读书心得,他说:“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
”[2] 细细想来,此书给予我的感受所以会有前后不同的变化,应该说都和读书的眼界有点关系。
一、注重不同文论“共识”的梳理第一次阅读《文学理论入门》是在中译本刚刚面世的1998年[3]。
虽然用“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来描述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说法未必确切,因为关注思想和研究学术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两件事,有时候转向学问其实是深究思想的另一种方式和选择;不过专注于消化八十年代接受的各种域外知识,在追求学问的层面上反思和梳理当年匆匆读过的文字,倒真是许多学人在进入九十年之后都有的选择。
在这样的状态中接触卡勒的新作,关注点自然会落在他以解构思想对文学理论的重新阐释上。
书中围绕“理论”反复阐发的那些观点,如“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理论的本质是通过对那些前提和假设提出挑战来推翻你认为自己早就明白了的东西”,“激励你重新思考你用以研究文学的那些范畴”;以及“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解构“已经使文学研究的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4]等等,都让阅读一直游走在“新知”与“旧说”尖锐冲突的语境中,不断激起你企图弄懂解构主义文学思想的欲望。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
毕竟“文学理论”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很唬人,感觉像是那种让人读得云里雾里,满是高深莫测术语的书。
但卡勒就像是个贴心的朋友,他没有上来就把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一股脑儿地砸向你。
他从一些很基础、很有趣的问题开始,比如说“什么是文学?”这问题看似简单,就像问“什么是苹果”一样,但真要回答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卡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把那些传统的、我们想当然的答案一个个地拿出来调侃。
他告诉我们,光说文学是有想象力的作品可不行,那童话故事算,可科学幻想小说也算,这样定义就太宽泛了。
然后他又举了好多例子,像广告文案有时候也很有文学性,这就把我们原本清晰的概念搅得一团乱,可这种乱又特别有趣,让你忍不住跟着他的思路继续走下去,想要找到那个真正能定义文学的答案,哪怕最后发现这个答案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复杂。
书里讲到的各种文学理论也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阐述。
他说结构主义的时候,就像在讲一个神秘的侦探故事。
结构主义者就像是那些寻找隐藏线索的侦探,他们在文学作品里找那些深层次的结构,就像在找犯罪团伙的作案规律一样。
而读者呢,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被赋予了特殊能力的助手,不再是单纯地看故事,而是要和这些侦探(理论家)一起去挖掘作品背后的那些秘密代码。
这种解读方式让我对那些以前读过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看法,就好像突然戴上了一副特殊的眼镜,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还有他讲读者反应批评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开一场读者的狂欢派对。
以前我总是觉得作品是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的,就像蛋糕只有一种正确的吃法。
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告诉我,每个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经历、喜好和价值观去读作品的,所以就像蛋糕可以被不同的人吃出不同的味道一样,作品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让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突然变得很重要,我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和那些大作家、大理论家们平起平坐的。
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完全消化的。
文学理论入门第一章读后感
文学理论入门第一章读后感
这第一章啊,就像是一场和文学概念的小约会,它没有一上来就给你那些干巴巴、硬邦邦的定义,而是像个风趣的老朋友在跟你唠嗑。
它告诉我,文学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被定义得死死的东西呢。
就好比你想抓住一团雾,你觉得你抓住了,可仔细一看,它又从你指缝间溜走了。
文学也是这样,一会儿在诗歌里跟你玩含蓄,一会儿在小说里跟你大讲人间百态。
以前我就觉得文学嘛,不就是那些写得特优美的文章、故事之类的。
但看了这一章才知道,这想法就像把大海当成一个小水坑那么幼稚。
文学的范围可广啦,那些古老部落里口口相传的传说,甚至街头巷尾有些俏皮的顺口溜,都可能藏着文学的影子。
而且它还和文化啊、社会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像文学是棵大树,文化和社会就是那肥沃的土壤,要是没有这土壤,文学这树估计也长不好。
这章里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文学理论的历史啥的,虽然有些名字和概念对我来说就像一群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但是我能感觉到它们就像接力赛的选手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把对文学的理解不断地传递、更新。
这就像是一场超大型的知识派对,每个学者都带来自己的独特见解,让这个关于文学理论的派对越来越热闹。
不过呢,读这章也有点像在走一条有点崎岖的小路,有些地方还得停下来好好琢磨琢磨。
比如说关于文学的价值判断这一块,到底是谁来决定哪本小说是伟大的,哪首诗是平庸的呢?是那些专家学者,还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这就像一场没有裁判规则的比赛,大家似乎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也正是这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让我对后面的章节更加好奇了,就想继续跟着作者这个导游,在文学理论这个神秘又有趣的大花园里继续探索,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好玩的东西。
文学理论入门第一章读后感
文学理论入门第一章读后感第一章就像是文学世界的一张大地图的小小一角,它没有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路都指给你看,而是先给你几个超级有趣的地标,让你对这个地方开始好奇起来。
作者上来就开始对文学理论这玩意儿进行解释,感觉就像是在介绍一个神秘社团的入门规则。
他告诉我们,文学理论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东西,不是只用来把文学作品剖析得支离破碎的“凶器”。
我之前一直觉得文学理论是那种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学究在昏暗灯光下琢磨的东西,离我们这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很远。
但这第一章读完,我就像是被点醒了,原来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文学作品里一扇扇隐藏的小密室。
在这章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文学定义的那些讨论。
他不是简单地说,文学就是那些写在书本上的故事、诗歌啥的。
而是像个调皮的孩子,把这个定义的“皮球”踢来踢去。
他列举了好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说文学是高雅的文字艺术,可又有人觉得那些街头巷尾的民谣也充满了文学性。
这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每个人都在努力捍卫自己心中对于文学的定义。
我坐在旁边,就像个吃瓜群众,一会儿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一会儿又被另一个观点说服。
这让我意识到,文学就像一个有着无数面的水晶球,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就会有不同的色彩和形状。
而且,作者还提到了文学和文化之间那种扯不清的关系。
文学就像是文化这个大花园里开得最艳丽的花,它吸收着文化土壤里的养分,同时又把这个花园的香气散发出去。
比如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既是文学作品,又包含了当时人们的信仰、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
这就好比我们吃的饺子,皮儿和馅儿紧紧地包在一起,你很难说清楚哪个是皮儿的功劳,哪个是馅儿的作用。
这一章也有点像一个爱卖关子的魔术师。
它虽然给了我很多新的想法,但也留下了好多小问号在我脑袋里。
就像它刚刚揭开了文学理论这个神秘宝藏的一角,让我看到了里面闪闪发光的东西,却又突然把布盖上了,让我急切地想要翻开下一章去寻找更多的惊喜。
总的来说,第一章就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开场白,让我这个原本对文学理论有点望而却步的人,现在就像被勾了魂儿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这个奇妙的世界,看看后面还藏着多少有趣的秘密。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
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有点打鼓,“文学理论”这四个字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感觉像是那种只有戴着厚厚的眼镜、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老学究才能搞懂的东西。
但是呢,卡勒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师,他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比如说,书里谈到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
以前我觉得文学嘛,不就是那些写得特别美的故事、诗歌之类的。
可是卡勒却像个调皮的小孩,把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翻来覆去地摆弄。
他给我展示了好多不同的角度去看文学,就好像把一个普通的魔方转了又转,每一转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色彩。
原来文学不仅仅是那些文字本身,还和社会、文化、历史甚至读者的反应都有关系。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部小说,以前我只关注故事里的主角在干什么,但是现在我会想,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时代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这个故事有什么影响?而我作为一个读者,我的生活经历又会让我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样特别的理解呢?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面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文学世界。
再说说书里提到的各种文学理论流派,像什么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之类的。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这些名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些神秘的外星符号。
可是卡勒呢,他就像是一个耐心的翻译官,把这些难懂的理论用特别通俗易懂的例子给解释出来。
他讲结构主义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在看一个侦探破案。
结构主义就像是那个聪明的侦探,在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学现象里寻找隐藏的规律和结构。
而解构主义呢,又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鬼,专门去破坏结构主义找到的那些规律,把原本看起来整整齐齐的东西搅得乱七八糟。
不过这种“捣乱”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让我看到了文学的另一种魅力,那就是文学其实是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经常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卡勒的文笔特别风趣,他就像是在和你聊天一样,而不是在给你上课。
他会在书里讲一些小笑话,或者用一些特别幽默的比喻。
这就使得那些本来很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像美味的小点心,一口一个,轻松愉快地就被我“吃”进了脑袋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入门》读书笔记——叙述问题之焦距本学期的文学概论课,常老师让我们阅读了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并试图给我们信心去阅读:“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其实我觉得大多的理论书对我而言都差不多,有趣不有趣取决于我能够从其中的理论部分所联想到的感性部分的多少。
读完这本小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作者对于讲述故事的聚焦的分析。
可能是与我们的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关系比较近的缘故吧,我看到这部分的时候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东西。
【聚焦】关于聚焦,无非是谁再看?关于叙述的论述经常提到“一个故事是从什么视角讲述的”,而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或者做阅读题的时候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
那我们就会说,这篇xx是从一个小孩儿或者一个成人的角度论述的,这就够了。
但其实这是两个问题:谁在讲话?所表述的是谁的看法?通常而言,应该是作者通过某个笔下的某个角色进行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者代表一个阶层的看法。
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用了一个叙述者,他不是一个儿童,但他却是通过一个儿童的感觉来讲述故事的。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梅西不是叙述者,叙述者是作者,是亨利·詹姆斯,梅西只是他选择的一个角度,以此来讲述书中的许多事情。
而在对梅西的描写时,作者也用了第三人称“她”。
举例说来,梅西并不完全懂的她身边的那些成年人之间的性关系。
这个故事通过她来聚焦,这是两位叙述理论家米克·巴尔和热拉尔·热内特发明的术语。
通过梅西的意识或者位置对事件进行聚焦。
日本小说《恋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这部小说分为两部,一本是从女孩子的角度写的,一本则是从男孩子的角度。
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者对此的不同的或相同的感觉和反应。
但是这两本书都是作者美嘉,美嘉才是叙述者。
不过这部作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这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
我们可以说,美嘉既是他们的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他们的故事的聚焦人。
讲这么多,这个问题就可以简化为“谁说”“谁看”两个独立存在的问题。
那么事情通过谁的看法聚焦并得以表述的?聚焦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叙述者。
这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化因素。
【时间的因素】叙述可以是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聚焦这些事件,可以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也可以是时间过后很久。
它可以集中在聚焦人在事件发生时知道些什么、想些什么,也可以集中在时间过后他们如何看待那些事情,事后总会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还是《梅西所知道的》,梅西是个孩子,在描述那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时,叙述者可以根据她这个孩子的角度去看事件,把叙述限制在她当时的想法和感觉上,或者由她自己根据在叙述当时她的只是和理解去看事件。
当然她还可以把这些感觉看法结合起来,在她当时的所知所感和现在的认识之间转换。
当第三人称叙述是通过某个具体任务看待事件时,它可以运用类似的变换手法,描述对这个人物来说,事情当时是怎样的,之后他又是如何理解这些事情的。
聚焦时间的选择可以创造出极为不同的叙述效果。
作者举例说侦探故事就是只描述聚焦人在每一个调查阶段所了解的事情,而把所知的结果留到高潮时托出。
电影《赎罪》中也是从一个小女孩Briony的角度进行叙述的。
小时候是个喜欢生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小女孩,看到自己暗恋的人和自己的姐姐在一起,心生嫉妒,说了一句颠覆姐姐和那个男人命运话。
长大的过程中,她开始知道自己的嫉妒心及其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便开始赎罪。
这是一个由心理和认知的成熟所带来的同一个叙述者的不同的时间段对事物的认识。
另外在叙述的手法上,在《赎罪》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闪回镜头,每一次的闪回镜头都对前面的镜头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导演通过正叙来设置悬念,随后通过闪回来给出答案,从而推动着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
但是这种叙事方式在开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极不自然,前20分钟里,剧情具体要讲的是什么完全不知所云。
随着剧情的发展,谜题开始不断地被揭开,对剧情的了解也就更加地深入起来。
在结尾的时候却又给了观众当头一棒,原来前面两人团聚的剧情完全是Briony所杜撰的,故事瞬间变成了凄美的爱情悲剧。
这就是时间因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距离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故事可以用显微镜来看,也可以从望远镜来看,可以缓缓地详细道来,也可以很快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书中举例说“感激万分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王子,国王去世后,王子继承了王位,统治着这个国家,幸福地过了许多年”。
而我所理解的这段大概就是我们在写作中所指的详略问题吧。
讲述一个故事,不需要每个细节都讲得那么详尽,太过详尽让人觉得流水账或者无重点,那样不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那种起伏跌宕的感觉而觉得索然无味。
你可以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以缓慢细腻的笔调去描写前往看社戏的路途中的风景和伙伴们的言谈,你也可以选择用戛然而止的方式去结束一个故事。
在电影《霸王别姬》(啊啊啊啊啊,我又提到霸王别姬了,怎么办!我摆脱不掉程蝶衣啊摆脱不掉张国荣啊!)的结尾,陈凯歌就是以段小楼的面部表情的定格结束了整个故事,其后的发展由我们自行想象。
这种空间让人十分留恋,有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
但千万不要乱了对节奏的把握。
不要在该慢的时候快,而在该略写的地方流连许久。
那样整个故事的叙述会让人觉得很软很无力。
与速度有关的是各种不同的频率:比如可以告诉我们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什么,或者每个星期二发生了什么。
最独特的是热拉尔·热内特称之为“伪重复”的频率,某些事情非常特殊,以至于不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这种事却被描述成定期发生的。
【知识的局限】卡勒说,在一个极端,一次叙述可能会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调节故事的视点——从“摄像机镜头”或者是从一只“墙头上的苍蝇”的角度,只描述行为,而不向我们提供任何可以接近人物思想的机会。
即使这样,仍然可以根据“客观”或者“外部”描述按时的理解程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变化。
因此,“那个老人点燃了一支烟”这句话,看来是根据一个熟知人类活动的旁观者的视点,而“那个头上顶着花白头发的人把一只燃烧的小棍拿近他自己,然后一股烟雾便开始从一个和他的身体贴在一起的白色的管状物中飘散开来”这样的描写看来就是根据一个外星人或者是根据一个“相隔甚远”的人的视点。
后者的描写让我阅读理解的时候感觉很无力很脱离常态。
此外,写作课的许金林老师曾经让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朋友在何处》,其中所用的手法便是尽情给我们镜头给我们画面,可是就仅仅是用镜头和画面讲述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没有给出多少人物的特写。
可是我们在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觉得内心充斥着某种感觉。
你可能觉得小男主角好傻,何必要那么让自己那么累去给伙伴送作业;你也可能觉得小男主太可爱了,为了伙伴不受老师的批评,来来去去走了那么多路也觉得很值得。
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可是我们就是在这种纯讲述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并且能够对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做出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另一个极端,是所谓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聚焦人是像上帝一样的人物,他掌握着了解所有角色内心世界和隐秘欲望的方法,“国王看到这一切喜出望外,但他想要金子的贪婪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满足”。
在无所不知的叙述中,从原则上说可以知道和可以讲述的东西似乎没有止境,这种叙述不仅在传统故事中很常见,在现代小说中也很普遍。
在现代小说中,选择要切实际讲述的内容是很关键的。
关于这一点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大多数小说采取的都是第三人称,从第三方的视角讲整个故事叙述开来。
你可以在叙述中看到所有人的行动,他们的内心活动。
这样的阅读一般来说难度不大,因为你可以有很多角色去选择切入文章中心。
比如说《红楼梦》。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
纵观整部著作,作者就是以第三方的视角给我们画面,我们可以知道宝玉看到黛玉的时候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到黛玉那小心翼翼地言行举止及内心矛盾,也可以看到刘姥姥在憨厚老实的表面下存在的为了生存的私心。
这些东西,也许故事中的人物彼此间不甚了解,可是作为读者,就是在笔者的这样的一种描述下看得清清楚楚。
而在以单一角色的意识进行聚焦的故事中,我们按人称又可以分开来看,一种是第一人称,一种是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讲述他想些什么,看到些什么,做了写什么;而第三人称叙述,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够说的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
作者举例:像小说《梅西所知道的》里的情景一样。
视角的局限可能会产生靠不住的叙述,也就是我们有一种感觉,即据以聚焦的认识不能或不愿像老练的故事读者们那样去理解事件。
在《赎罪》中的而一个画面,Briony从窗户看到姐姐和自己暗恋的那个仆人的儿子,姐姐在对方面前开始脱衣服,然后画面转为对Briony 的面部表情特写,等再转向窗外的时候,已经是姐姐浑身湿漉漉得从男子身边走过去了。
对于Briony和观众,我们都会觉得那在那个画面转换的过程里。
姐姐与男子之间有了身体接触或者其他亲密动作。
我们会和小女主一样觉得气愤,甚至一个暗恋者的嫉妒和愤怒。
而事实上,姐姐只是跳入水池中拿不小心丢入里面的花瓶的碎片,然后上岸穿好衣服离开。
多有趣的切入视角!【最后小小的总结一下吧】作者可以用不同的聚焦点写故事,而读者们可以通过一位作者的聚焦点了解这位作者的写作习惯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同时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不同的聚焦点可以让同一个故事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们在欣赏阅读的时候也必然会觉得十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