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完整).tx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1
1、哲学的本义 P6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 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本义】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 (哲学)
学问
Philein(v.)+ Sophia(n.) = Philosophia
哲学≠智慧 哲学本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活之中!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胜对手。 A.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认识 世界
改造 世界
你和其他人性格一样吗?
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与他 人不一样的“特质” ——矛盾的“特殊性”
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规律的“客观性”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 不是,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的本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吸毒、自杀、暴力……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
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探宄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Array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导。
”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27.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
据此回答:28-29题:28.哲学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就是说A.哲学是经济、政治的体现 B.哲学是政治斗争的核心C.哲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D.哲学是思想文化的灵魂29.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意味着①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因素②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③哲学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④哲学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0.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B.哲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C.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 D.哲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三个统一,其实现的基础和关键是A.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32.下列对邓小平理论认识正确的是A.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D.邓小平理论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
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
(2)实践需要哲学。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具体知识分类(1)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3)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生活
哲学概况一:世界观、方法论概念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辩证关系二: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哲学的功能(1.批判;2预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1.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唯物论角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物质概念二:运动(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三:规律(普遍性;客观性)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五:实践的特点(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注:实践的主体是人六: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活动)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归宿)八:真理的特点(客观性;有条件的;具体的)九: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辩证法(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一: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二: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总体态势三:矛盾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四:辩证否定的观点革命的批判精神思维创新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三: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作用四: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立足点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地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生活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哲学——哲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认识,与我们的生活,社会,自然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学科。
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或是追求智慧。
总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诗人聪明的学科。
误区解读: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就是智慧,真正的哲学才是智慧的哲学也有正误之分。
因此,哲学产生的影响就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哲学源于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了哲学就有了智慧或是有了自然,有了生活就会有哲学。
哲学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哲学虽然是智慧之学,但是哲学并没有超越科学,知识属于科学知识的一个范畴。
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与观点。
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了世界观。
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通体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总结与概括。
具体科学是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的某一个具体的领域。
哲学是随社会,自然,思维总体的,本质的概括。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对东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世界观,方法论提供理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了其他问题的基本本质与方向。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第一性的问题。
同一性是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两大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指导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反应唯物主义。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反应。
哲学可以通过对酒的制度的批判,更新人们的思想,卡哇伊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美好的未来。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
一.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论2.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3.唯物主义辩证法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思想政治哲学必修四
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一)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错误倾向】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2、意识具有能动性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亦然。
【方法论】要求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前提下,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性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1)反对否认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形而上学;(2)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反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与运动【原理内容】(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史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史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错误倾向】要坚持辩证法的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反对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5、运动和静止【原理内容】区别: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无疑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绝对运动是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错误倾向】反对支撑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辩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の产生哲学の起源哲学の作用哲学の本义哲学の任务哲学の内涵哲学の基本问题哲学の基本派别哲学の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の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好の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41.哲学の产生:P4哲学の智慧产生于人类の实践活动。
2.哲学の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の追问和对世界の思考。
3.哲学の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の艺术。
4.哲学の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5.哲学の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の学说P7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の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の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の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哲学の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第二课百舸争流の思想2 课1框哲学の基本问题P101.哲学の基本派别:P12◇附表:唯心主义の两种基本形态:P13第三课时代精神の精华3课1框真正の哲学都是自己时代の精神上の精华P16 1.哲学与时代の关系:P163课2框哲学史上の伟大变革P18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认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の本质4课1框世界の物质性P283.人类社会の物质性:P304课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31 一.运动:1.运动の含义:P31哲学上所讲の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の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の关系:P313.运动の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の、永恒の和绝对の。
静止の特点:静止是有条件の,暂时の和相对の二.规律:注意: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利用规律。
但是不能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の奥妙5课1框意识の本质P351.意识の含义:p35物质决定意识。
5课2框意识の(能动)作用P382.意识の作用:P38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妙的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到处有哲学P41.哲学的产生:P4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3.哲学的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的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5.哲学的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73.详细科学与哲学:P8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详细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其次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 课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哲学的基本问题:P10-2课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21.哲学的基本派别:P123课1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163课2框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P1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P18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8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相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课1框世界的物质性P28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物质:P294课2框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P31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3.运动的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和相对的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P332.规律的特点:P3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课1框意识的本质P352.物质确定意识:P37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确定意识。
2023年高考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知识点详解
必修四哲学生活.10.20第十三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旳向导1、哲学①本源和产生方式:哲学旳智慧产生于人类旳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旳追问和对世界旳思索。
②任务:对旳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旳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对旳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含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旳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与世界观措施论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旳总旳见解和主线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旳,哲学是自觉形成旳。
②措施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旳主线原则和主线措施。
③关系:世界观决定措施论,措施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旳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旳措施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旳措施论,也不存在脱离措施论旳世界观。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旳世界观(是世界观旳学说),哲学是世界观与措施论旳统一。
3、哲学与详细科学:详细科学是哲学旳基础,详细科学旳进步推进哲学旳发展。
哲学为详细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措施论旳指导。
哲学与详细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旳关系。
4、哲学与时代精神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旳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旳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旳反应。
②真正旳哲学:是自己时代旳精神上旳精髓,对旳地反应了时代旳任务和规定,牢牢旳把握了时代旳脉搏,对旳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旳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旳作用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旳艺术。
②哲学对详细科学旳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是社会变革旳先导:a通过对社会旳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旳批判,更新人旳观念,解放人旳思想。
b预见和指明社会旳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旳理想目旳,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旳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旳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课、百舸争流旳思想1、哲学旳基本问题①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旳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旳关系问题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旳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旳问题,即思维能否对旳认识存在旳问题。
2、哲学旳基本派别①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故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惑提高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 界的追问和思考”的区别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侧重于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 这是最根本的。即解决的是哲学来源于哪里的问题。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侧重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对世界进 行追问和思考,哲学才会出现。即解决的是哲学怎么产生的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1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肆虐,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 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 们应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审题
审设问 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审材料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项 选项分析
是否 入选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
疫情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
定选项 B
的哲学思考,这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 √ 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的哲 学不等于生活本身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哲学有什么用 互动探究 “天人合一”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 为人生活在世界上, 自己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界的大道和规律,讲究自然界的法则,达 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论SARS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警示我 们应重建生命伦理,回到中国传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依据材料,运用哲学特点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探究说明回到中国传 统的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的原因。 提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 自然、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 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必然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虑。
所以,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亲近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令人聪颖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想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详尽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尽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详尽科学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注意:① 详尽掌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详尽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用然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想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样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想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想可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样回答,能够划分为可知论和不能知论。
(2)为什么?①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第一碰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都不能够回避、必定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向来,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样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门派一览表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心主义(把物质概括为详尽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物质是本源,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把物质概括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txt
辩证唯物论三因素:手段 :工具,主体 :人,客体 :物质: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自然界。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唯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革社会的实一特征:客观实在)践,科学实验活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①自然界是物★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质的②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决定认识(根源、动力、目的和归宿、识是物质的产物④世界是一致的物质世查验认识的真谛性的独一标准)②认识界方法论:尊敬自然、尊敬社会,正确反作用于实践,正促错抑。
方法论:①办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实坚持实践第一的看法,踊跃参加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践。
②重视发挥认识的指导作用,特别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是科学理论。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运动的真谛:标记主观同客观相切合的哲学肩负者(主体)。
范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原理①规确反应。
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认识是不停发展的原理①认识拥有然的、稳固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频频性、无穷性②认识是不停深入,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可以被创建、断扩展,不停向前推进。
方法论:①坚也不可以被消灭。
③规律是广泛的,没有持与时俱进,不停创新。
②在实践中不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断推进认识的发展。
一定按照规律,按客观规律做事,而不能违反规律。
唯物辩证法★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联系系原理①规律拥有广泛性,又有客观性。
★联系的广泛性原理:联系是广泛的,②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全部事物都与四周事物存在联系。
方法性的发挥。
方法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论:坚持联系的看法,反对孤立的看问要以尊敬规律为基础②按规律做事一定题。
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做到脚踏实地★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意识:①物质世界长久发展的产物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从事人脑的机能③客观实在的反响(特色:物固有的联系中掌握事物,切忌主观随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建性,自觉选意性。
政治思想教育资料必修四 哲学生活.doc
必修四哲学生活一辩证唯物主义1)唯物论:[1]关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与人的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天地万物都是物质的,物质性具有普遍性。
【2】关于运动: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变化的过程,运动是所有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
【3】关于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要承认相对静止。
【4】关于意识: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选择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同时对人类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5】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反作用与物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力量【6】规律与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客观的,稳定的联系,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不会被消灭或创造。
*方法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造福人类<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规律为前提*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2)辩证法:【1】联系:<1>含义:是一个事物内部或不同事物的不同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2>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3>类型:(1)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整体具有局部不具有的功能,处于支配地位;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同时要重视局部,搞好局部(2)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自身优化的趋向*方法论:要着眼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结构内的优化趋向;系统内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2】发展:<1>特征:普遍性<2>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状态:从量变到质变*方法论:注重积累量变,抓住机会质变,促进事物发展<4>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对未来满怀希望,同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3】矛盾:<1>含义: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要素<2>基木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方法论: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是特殊的,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不同方面,都是特殊的<4>矛盾的普特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特殊性通过普遍性体现<5>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有主有次,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同样有主有次*方法论:要求我们将重点论和两点论有机结合的看待问题3)认识论:【1】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特征: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类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研究【2】认识:<1>特征:无限性,反复性,波浪前进和螺旋上升<2>真理:条件性,具体性【3】认识和实践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
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①自然界是物
质的②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④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方法论:尊重自然、尊重社会,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又有客观性。
②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方法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②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做到实事求是
意识:①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脑的机能③客观实在的反应(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调控生理活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促错抑。
方法论: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②重视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认识论
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三要素:手段:工具,主体:人,客体:
自然界。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
践,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
决定认识(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认识
反作用于实践,正促错抑。
方法论:①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实
践。
②重视发挥认识的指导作用,尤其
是科学理论。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
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
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原理①认识具有
反复性、无限性②认识是不断深化,不
断扩展,不断向前推动。
方法论:①坚
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在实践中不
断推动认识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
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普遍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存在联系。
方法
论: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看问
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从事
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
意性。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
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
论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主导地
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要
树立全局观念,做到顾全大局。
②整体
也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
响整体的功能,关键的部分甚至对整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搞好局部,以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当部
分与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一个整
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反之相反。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
筹全局,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
分功能之和。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唯物辩证法
发展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原理:事物是不
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
上升。
方法论: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
创新意识,反对静止的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原理: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
升的②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③事物的
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①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②又要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接受考验。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①量
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
然结果②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
变的统一。
方法论:①做好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
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
矛盾
矛盾:对立统一。
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矛盾双方
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性,
又要看到统一性。
积极创造条件,促使
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是普遍的,
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态度:承认矛
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
②全面: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的
看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
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
证关系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
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③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要遵循从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的认识秩序②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也有一定影响。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突出抓好重点,同时兼顾一般。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 辩证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观原理:①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方法论:创新。
创新的意义: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③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价值 ③在磨砺中走向成功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⑤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①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
②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
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方法论:正确处理好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条件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提倡正当利益。
(核心:怎样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兼顾,必要时先集体后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