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胶体
高一化学课件第2课时 胶体
![高一化学课件第2课时 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7bea04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d.png)
过滤 分离浊液和胶体
渗析 分离溶液和胶体
胶体的提纯
分散系 分散质微 粒大小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溶液 <1nm
能 能
胶体 1—100nm
能 不能
浊液 >100nm 不能 不能
胶体的应用
河水中细小的沙粒悬浮于水中形成 胶体,遇到海水时形成沙洲,比如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你能解释这些区 域的形成原理吗?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的性质
如何证明由FeCl3溶液成功制备了Fe(OH)3胶体?
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 光亮的通路。
原理: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课生前活任中务的化学
新冠病毒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
1.胶体金法抗原检测 2.乳胶法抗原检测 3.荧光免疫层析法抗原检测
分散系的定义
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
分散剂
1.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溶液加热煮沸 C. 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 D. 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目标检测
3. 把稀H2SO4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 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标检测
4. 已知土壤胶体胶粒带负电荷,因此在水稻田中, 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较差的是( C )
A.(NH4)2SO4 C.NH4NO3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c1b1e3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3.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胶体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相互间无规则排列的微细颗粒组成。
这些颗粒通常处于介于分子和普通的宏观颗粒之间的规模范围内。
胶体是混合物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和气体中。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关于胶体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胶体的形成是由于颗粒的分散行为。
当粒子的尺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时,它们会以悬浊液的形式存在。
这些颗粒被称为胶体颗粒,它们分散在连续相中。
连续相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胶体中,颗粒不会自行从连续相沉淀出来,这是与悬浊液和溶液的主要区别之一。
第二,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它们表现出碳层状结构、散射光、Tyndall效应和布朗运动等特征。
其中,碳层状结构指的是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一层分子层,在这层分子层上,分子的形态有各种可能,可以吸附其他分子、离子或电荷。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胶体具有吸附、吸附性能强、能助一些化学反应进行等特点。
第三,胶体的颗粒大小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当胶体颗粒的直径小于10纳米时,它们被称为胶小颗粒。
这些胶小颗粒在溶剂中遵循布朗运动,即呈现出一种随机不规则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是由于胶体颗粒与溶剂分子碰撞的结果,胶体颗粒受到分子撞击的推动而运动。
布朗运动是胶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研究胶体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胶体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体内的重要组分和介质都是胶体。
在医学中,胶体被用作药品的载体,以便更好地递送药物到特定部位。
在工程学中,胶体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涂料、液体制剂和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的重要成分。
在环境科学领域,胶体在污染物的吸附和分离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了解胶体的形成机制、特性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原理和发展。
高一化学胶体
![高一化学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1963f4a8d1f34693daef3e8a.png)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热、加入某些盐、 加热、加入某些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 电泳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 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
3.胶体的用途: 胶体的用途: 胶体的用途
胶体
展示
泥沙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泥沙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CuSO4溶液、新制的红褐色 溶液、 液体。 液体。 这几个液体有什么共同点? 这几个液体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一种物质 或几种物 共同点:一种物质(或几种物 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 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 混合物。 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 散系] 散系]
1.分类: 分类: 分类 按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按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液溶胶: 胶体、淀粉胶体等。 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气溶胶:如雾、 气溶胶:如雾、云、烟等。 烟等。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 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
⑴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
小结: 小结: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 分子、 分子、离子
胶体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分子集合体 高分子
浊液
>100nm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 能 稳定
能 不能 较稳定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高一化学胶体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胶体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a9a52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a.png)
高一化学胶体的知识点归纳在高一化学学习中,胶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其中一种物质以微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另一种物质中。
下面将对胶体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的一种混合体系。
它的特点是悬浮的微粒大于分子,但又小于机械混合物的粒径。
胶体的形成是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导致溶质不能完全溶解于溶剂中,而形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溶剂中,形成胶体。
二、胶体的性质1. 可见性:胶体的微粒大小在10-9到10-6m之间,透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 不稳定性:胶体由于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导致胶体不稳定,容易发生凝聚和沉淀现象。
3. 混浊性: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混浊状态,散射光使得胶体呈现浑浊的外观。
4. 过滤性:胶体可以通过一次普通滤纸进行过滤,不通过超微滤膜。
三、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的组成和性质,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三类。
1. 溶胶:溶胶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多分散且呈无定形结构的胶体,如烟雾、煤粉等。
2. 凝胶:凝胶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呈现有规律的立体结构的胶体,如明胶等。
3.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指胶体中溶质颗粒保持在溶液中的胶体,如乳液、胶束等。
四、胶体的应用1. 工业上的应用:胶体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纺织、造纸、涂料、医药等行业中常用的乳液和胶束都是胶体的应用。
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胶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如牙膏、洗洁精等产品中的凝胶胶体,以及乳化液体、奶粉等产品都是胶体的应用。
3.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胶体的特性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胶束能够帮助清洁污染物,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高一化学中胶体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胶体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应用。
胶体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具有可见性、不稳定性、混浊性以及过滤性等特点。
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三类。
胶体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环境保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胶体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748313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胶体胶体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对象,涉及到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现象和应用。
在高一化学的第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与胶体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定义、分类、形成条件、性质、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系统,其中一种物质以微细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在胶体中,分散相的颗粒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
胶体的粒子较小,使得其呈现出特殊的性质和行为,例如散射光线、凝聚与分散、滤过等。
胶体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乳液、胶水、泡沫等。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中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乳胶三类。
1. 溶胶:溶胶指的是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溶胶中,微粒不会沉淀,并可以通过过滤器隔离出来。
溶胶的例子包括不溶性染料颗粒悬浮在水中的溶液。
2. 凝胶:凝胶是指由液体分子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形成的胶体。
凝胶的溶胶性质使其具有半固体状态,可以流动但又具有一定的刚性。
凝胶的例子包括明胶、琼脂等。
3. 乳胶:乳胶是指由液体分散相和另一种液体连续相组成的胶体。
乳胶通常为白色乳状液体,如牛奶、橡胶乳等。
三、胶体的形成条件胶体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溶解度、浓度、剪切作用和共沉淀等。
1. 溶解度:胶体形成时,存在一定量的物质在溶液中不溶解,从而形成微粒。
这种微粒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会以胶体的形式存在。
2. 浓度:胶体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溶质浓度。
当溶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聚集现象,从而形成胶体。
3. 剪切作用:外界的剪切力作用也可以促使溶质聚集成胶体。
例如,我们普通生活中搅拌牛奶时,会使乳胶变得更加稳定。
4. 共沉淀:共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存在两种不相容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起析出形成胶体。
例如,当铁(Ⅲ)离子和氢氧化钠共沉淀时,会形成铁(Ⅲ)氢氧化物胶体。
四、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溶液、悬浮液和晶体等有所不同。
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
![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ee87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7.png)
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它通常由一个连续相和一个间隔相组成。
在化学中,胶体的研究属于胶体化学领域。
了解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对于理解胶体的本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一种由微粒子组成的混合物,微粒子尺寸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
在胶体中,微粒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胶体中微粒子的大小通常在1到1000纳米之间。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连续相和间隔相的性质,胶体可以分为凝胶、溶胶和乳胶三种类型。
1. 凝胶:凝胶是一种胶体,连续相为液体,间隔相为固体。
凝胶中的微粒子形成网络结构,固体微粒子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吸附力。
凝胶在外力作用下会形成固体。
2. 溶胶:溶胶是一种胶体,连续相和间隔相均为液体。
溶胶中的微粒子大小非常小,无法通过过滤来分离。
溶胶可以通过稀释或加热来改变其浓度。
3. 乳胶:乳胶是一种胶体,连续相为液体,间隔相为液体或固体。
乳胶是由胶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
乳胶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乳制品、涂料等。
三、胶体的性质1. 分散性:胶体中的微粒子能够保持均匀分散状态而不沉淀。
2. 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保持均匀分散状态的能力。
稳定的胶体会抵抗微粒子聚集并保持分散状态。
3. 光学性质:胶体可以表现出光学性质,如散射和波长依赖的吸收。
4. 电性质:胶体中的微粒子带电,可以表现出电性质,如静电吸附、电泳等。
5. 流变性质:胶体可以表现出特殊的流动性质,如膨胀、粘性和变形。
四、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医药、食品、化妆品、涂料等。
1. 医药:胶体可用于制备药物载体、药物缓释系统和生物传感器等。
2. 食品:胶体可用于制备食品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等。
3. 化妆品:胶体可用于制备化妆品的乳化剂、基础霜和稳定剂等。
4. 涂料:胶体可用于制备涂料的乳化剂、稳定剂和着色剂等。
总结:通过本文对大一化学胶体知识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常见胶体总结
![高中常见胶体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8480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6.png)
高中常见胶体总结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状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常见的胶体有胶体溶液、胶体凝胶和胶体乳液。
一、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由微粒直径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的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
在胶体溶液中,固体微粒不会沉淀,而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常见的胶体溶液有胶体金溶液和胶体二氧化硅溶液。
胶体金溶液是由金微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
金微粒的直径约为4纳米,呈现出红色或紫色。
由于光的散射和干涉效应,胶体金溶液呈现出乳白色或红色。
胶体金溶液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荧光标记、生物传感和光热治疗等。
胶体二氧化硅溶液是由二氧化硅微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
二氧化硅微粒的直径约为20纳米,呈现出乳白色或透明。
胶体二氧化硅溶液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因此在催化、吸附和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胶体凝胶胶体凝胶是由固体微粒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
在胶体凝胶中,固体微粒之间通过相互吸附或交联作用形成空心结构,使得凝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胶体凝胶有明胶凝胶和硅胶凝胶。
明胶凝胶是由动物骨骼或皮肤等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在水中形成的。
胶原蛋白分子具有天然的交联结构,可以形成稳定的凝胶。
明胶凝胶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和柔韧性,常用于制备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
硅胶凝胶是由二氧化硅微粒在水中形成的。
硅胶微粒之间通过相互吸附或交联作用形成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硅胶凝胶常用于吸附分离、催化反应和湿度调节等领域。
三、胶体乳液胶体乳液是由液体微滴悬浮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
在胶体乳液中,液体微滴不会融合或沉淀,而是均匀分散在介质中。
常见的胶体乳液有乳胶乳液和乳化液。
乳胶乳液是由橡胶乳液或胶乳中的橡胶微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
橡胶微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呈现出乳白色。
乳胶乳液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粘性,常用于制备橡胶制品。
乳化液是由油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
在乳化液中,油滴被乳化剂包围,形成胶体颗粒。
高中化学常见胶体
![高中化学常见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fbbad42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高中化学常见胶体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的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在胶体中,一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且能够均匀地分布。
常见的胶体包括胶体溶液、胶体凝胶和胶体乳液等。
一、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由微粒分散在连续相中的胶体。
其中,微粒的直径通常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胶体溶液的例子有:乳胶、胶体金、胶体银等。
乳胶是一种常见的胶体溶液,由胶质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
乳胶的胶质微粒可以是橡胶微粒、聚合物微粒等。
乳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和浑浊度,可以用于制作乳胶漆、胶水等。
胶体金是将金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溶液。
由于金微粒的特殊性质,胶体金呈现出红色或紫色,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胶体金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用于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等。
胶体银是将银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溶液。
胶体银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水处理等领域。
二、胶体凝胶胶体凝胶是由胶体微粒在连续相中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其中,微粒的直径通常在100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
胶体凝胶的例子有:煤胶、明胶等。
煤胶是一种由煤微粒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凝胶。
煤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和黏性,可以用于制备煤泥浆、煤浆等。
明胶是一种由胶原蛋白微粒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凝胶。
明胶具有较强的凝胶性质,可以用于制作胶囊、胶原蛋白面膜等。
三、胶体乳液胶体乳液是由液滴分散在连续相中的胶体。
其中,液滴的直径通常在100纳米到1微米之间。
胶体乳液的例子有:奶、乳剂等。
奶是一种常见的胶体乳液,由脂肪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
奶的稳定性很高,可以用于制作乳制品、饼干等。
乳剂是由液滴分散在连续相中的胶体乳液。
乳剂广泛应用于农药、化妆品等领域,用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
总结:胶体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由微粒分散在连续相中形成。
常见的胶体有胶体溶液、胶体凝胶和胶体乳液等。
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乳胶漆、胶水、胶囊、乳制品等。
了解胶体的特性和应用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54500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1.png)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练习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2.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半透膜袋
蒸馏水
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
资料阅读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这样的微粒能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如动物肠衣、鸡蛋壳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细小的孔隙,只有分子、离子能透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微粒与分子或离子分离开。
空气
云、雾
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泡沫塑料
盐水、泥水、河水
珍珠(包含着水的CaCO3)
合金
1.分散系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1nm<d<100nm d<1nm 100nm
溶液: 胶体: 浊液:
☞胶体的分类
液溶胶
气溶胶
固溶胶
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水、 牛奶、血液、黄河水
大气中的飘尘、 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 矿山开采的粉尘、烟、云、雾 .
高一化学胶体知识点
![高一化学胶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4df0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7.png)
高一化学胶体知识点胶体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与胶体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胶体的定义、组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
1. 胶体的定义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系统。
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组成,其中一个物质以微粒或团簇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个物质中。
2. 胶体的组成胶体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分散相和连续相。
分散相是以微粒或团簇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的物质。
分散相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连续相通常是液体。
3. 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3.1 分散度:分散相的微粒大小决定了胶体的分散度。
分散度越大,胶体越稳定。
3.2 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作用力。
常见的稳定剂有电解质、界面活性剂等。
3.3 光学性质:胶体具有散射或吸收光线的能力,因此呈现出独特的颜色。
3.4 过滤性:胶体不容易被普通的过滤器分离,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取。
4. 胶体的分类胶体通常可以根据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物质性质进行分类。
4.1 溶胶:分散相为固体,连续相为液体的胶体。
溶胶中的微粒尺寸一般小于1纳米。
4.2 凝胶:分散相为固体,连续相为液体的胶体。
凝胶中的微粒尺寸一般大于1纳米。
4.3 乳胶:分散相为液体,连续相为液体的胶体。
乳胶常见于奶、油漆等。
4.4 气溶胶:分散相为液体或固体,连续相为气体的胶体。
气溶胶常见于雾、烟等。
5. 胶体的应用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1 食品工业:胶体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
例如乳制品中的乳胶、酸奶中的乳酸菌等。
5.2 医药领域:胶体在医药领域中常被用作药物的载体、吸附剂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
5.3 环保领域:胶体可以被用于净化废水、净化空气等。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一化学中与胶体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胶体的定义、组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
胶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了解和掌握胶体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化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212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212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51b2dd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c.png)
液,写出化学方程式_2_F_e_(O__H_)3_+__3_H_2S_O__4=_=_=_F_e_2(_S_O_4)_3_+_6_H_2_O____。 ④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所用主要物品是_半__透__膜___;
核心素养
一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例1]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是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而FeCl3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B.胶体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如有色玻璃就是一种胶体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B.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 D.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答案:C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溶 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故选C。
D.③④⑦
答案:A
解析:纳米碳的直径介于1~100 nm,将其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胶体,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介稳体系,静置后, 不会析出黑色沉淀。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D.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胶体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ecc070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png)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胶体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
它有着许多有趣且重要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一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胶体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胶体的概念胶体是一种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种物质是微细分散相,另一种物质是连续相。
微细分散相的粒径一般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呈现出浑浊或乳白色的外观。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性质不同,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乳胶三种类型。
溶胶的连续相是液体,分散相是固体或液体。
凝胶的连续相是液体,分散相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
乳胶的连续相是液体,分散相是液体。
三、胶体的性质1.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散或凝聚。
2. 色散性:胶体表现出良好的色散性,呈现出乳白色或其他颜色。
3. 光学性质:胶体具有散射和吸收光线的能力,导致光的路径改变和颜色变化。
4. 流动性:胶体可以流动,但粘度较高。
5. 过滤性:胶体不能通过常规过滤器进行分离。
6. 电性质:胶体具有电荷,可以表现出电泳现象。
四、胶体的制备胶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溶胶凝胶法、凝胶法、与化学反应法、共聚合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最常用的制备胶体的方法。
五、胶体的应用1. 医药领域:胶体在药物输送系统中起到载体的作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疗效。
2. 日用品领域:胶体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化妆品和清洁产品等。
3. 材料科学领域:胶体可以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和涂层材料的制备。
4. 环境治理领域:胶体在水处理和废物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5. 生物技术领域:胶体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生物成像技术的开发等。
综上所述,胶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具有丰富多样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知识和应用化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胶体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世界的奥秘,同时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胶体的定义高一化学知识点
![胶体的定义高一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9c60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9.png)
胶体的定义高一化学知识点胶体的定义是高一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
在胶体中,微粒的大小介于溶液中的分子和悬浮液中的颗粒之间。
一、胶体的组成胶体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
连续相是胶体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常为液体。
分散相是被分散在连续相中的微粒,常常是固体或液体。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的不同,胶体可以分为凝胶、溶胶和乳胶三种基本类型。
1. 凝胶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胶体。
在凝胶中,连续相是液体,而分散相则形成了一个固体的网状结构。
凝胶的例子包括明胶、硅胶等。
溶胶是一种固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溶胶中,连续相是液体,而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常见的溶胶有胶体金溶液、银溶胶等。
3. 乳胶乳胶是液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乳胶中,连续相和分散相都是液体。
牛奶就是一个常见的乳胶。
三、胶体的特性胶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这些特性是由于其微粒大小和表面性质造成的。
1.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微粒不易沉淀或聚集。
这是由于胶体微粒的表面带有电荷,使得微粒之间发生排斥导致的。
当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微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斥力会阻止它们的聚集。
由于胶体微粒的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当光通过胶体时,会发生散射。
这种散射使胶体呈现出特殊的光学效应,如乳光现象。
3. 水合性许多胶体微粒表面带有亲水基团,使得它们与水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水合性使得胶体能够在水中稳定存在,并且能够吸附水分。
四、胶体的应用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食品工业胶体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明胶用于制作果冻、冻糕等食品,乳胶用于制作巧克力、奶油等。
2. 药物制剂许多药物制剂中含有胶体。
这是因为胶体能够保护药物分子,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3. 化妆品胶体在化妆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乳液、凝胶等化妆品中的胶体可以使得化妆品更易于使用和涂抹,并且对皮肤具有保湿作用。
高一化学第一课胶体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课胶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a2c5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d.png)
高一化学第一课胶体知识点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
在胶体中,一种或多种物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这些微粒称为胶体颗粒,大小介于溶液中分子和悬浮液中颗粒之间。
胶体系统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
连续相是指胶体颗粒所分散的介质,通常是液体。
分散相则是指胶体颗粒。
胶体的形成与胶体颗粒表面的特殊物理性质有关,这种物理性质被称为表面现象。
胶体系统中的胶体颗粒具有以下特征:1. 颗粒大小胶体颗粒的直径通常在1到1000纳米之间,比分子大而比可见颗粒小。
这种中间大小使得胶体颗粒对光的散射非常敏感,因此胶体常常呈现出乳白色或浑浊的外观。
2. 分散性胶体颗粒在连续相中均匀分散,不会自行沉降。
这是由于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相同电荷的颗粒会发生电荷的排斥,导致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小。
3. 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阻止颗粒的沉降或聚集。
胶体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剂来增强,稳定剂可以改变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减少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4. 光学性质由于胶体颗粒大小接近光的波长,胶体对光的散射非常敏感。
这使得胶体呈现出乳白色或浑浊的外观,称为Tyndall效应。
5. 溶解性胶体颗粒通常不溶解于连续相中,与溶液中的分子不同。
它们的存在是在连续相中以离散的微粒形式存在。
胶体的分类主要根据胶体颗粒和连续相的性质来进行。
常见的胶体类型包括溶胶、胶体凝胶和乳液。
溶胶是指胶体颗粒分散在液体连续相中,颗粒的大小较小且分散均匀。
胶体凝胶则是指胶体连续相形成三维结构,胶体颗粒分散在连续相的空隙中。
乳液是指液体胶体颗粒分散在液体连续相中。
胶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工业、药品制造、涂料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乳胶是一种常用的胶体类型,广泛用于涂料和胶水制造。
胶体还在制备纳米材料、药物传递系统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状态,由胶体颗粒和连续相组成。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c4d1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6.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
学习化学,发现胶体世界的神秘和美妙。本课件将带你了解胶体的概念、制 备与分类、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胶体的概念
定义
介绍胶体的定义及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胶体特点
描述胶体的特殊属性,例如悬浮性和界面作用。
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阐述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组合, 如气体溶胶、液体溶胶和固体溶 胶等。
应用胶体
土壤胶体的作用
介绍胶体对土壤结构和根系生长 的作用,胶土复合材料在建筑和 农业方面的应用。
印刷油墨的应用
阐述印刷油墨中胶体的组成和作 用,并介绍印刷油墨的种类和特 点。Fra bibliotek药物的应用
讲解胶体在药物领域的应用,如 微胶矿、聚合物纳米胶束等。
小结
1 胶体的概述
回顾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胶体的分类和制备
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不 同分类
介绍不同胶体的分类方式,如乳 胶、凝胶、溶胶和固胶等。
按粒径大小分类
讲解胶体分散相的粒径大小与其 命名的关系,如胶体、胶束、微 胶矿等。
胶体的制备和检验
1
质量分数的计算
2
介绍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
质量分数在胶体制备中的应用。
3
制备方法
探讨胶体制备的多种方法,如电泳、火 焰燃烧法等。
检验方法
分析不同胶体的检验方法,如悬浮液流 变性质测定、胶体的重量法检验等。
胶体溶液的性质
光学性质
解释胶体的光学性质,如泰 井效应和溶胶与胶束的颜色 变化。
过滤特性
讲解胶体的过滤特性,如胶 体的黏稠和胶体过滤的特殊 性。
稳定性
说明胶体稳定的原因和如何 控制胶体的稳定性,在药物 和涂料等领域的应用。
高一化学胶体制品知识点
![高一化学胶体制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4f59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d.png)
高一化学胶体制品知识点胶体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身边的很多物质都属于胶体制品。
在化学课程中,高一学生学习了关于胶体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一化学胶体制品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1. 胶体的定义胶体是指由胶体颗粒(也称胶束)和分散介质(连续相)组成的混合物。
胶体颗粒的直径范围在1纳米至1000纳米之间。
胶体溶液中,胶体颗粒分散均匀,并保持悬浮状态。
2. 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颗粒和分散介质的性质不同,胶体可以分为凝胶、溶胶和乳胶三种类型。
凝胶是由胶体颗粒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得胶体呈现凝胶状。
溶胶是指胶体颗粒均匀分散在分散介质中,不形成凝胶状态。
乳胶是液体和固体颗粒的胶体溶液,通常是由液体分散介质和固体具有胶体性质的颗粒组成。
3. 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胶体的分散稳定性。
由于胶体颗粒相对较小,受到分子热运动的影响较大,因此容易发生聚集现象。
为了保持分散稳定性,可以在胶体颗粒表面上进行表面改性,例如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变胶体颗粒的亲水性或疏水性。
此外,胶体还表现出与纯溶液和悬浊液不同的光学性质,例如散射光和琼脂共沉淀反应等。
4. 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制造业中,胶体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墨水、胶水等产品的制造。
胶体还被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电池、显示器和光学器件等。
此外,胶体还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制备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胶体凝胶等。
胶体还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和食品加工等方面。
总结:学习了高一化学胶体制品的相关知识,我们了解了胶体的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
胶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胶体知识,我们不仅扩宽了对化学世界的认知,还能更好地理解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胶体制品的知识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高一化学胶体课件
![高一化学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0151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3.png)
胶体制备与提纯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在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 毒有害的试剂,并确保操作安全。
控制条件
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 压力、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胶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胶体在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如医用胶、血液透析等。
医用胶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 材料,具有快速止血、促进伤 口愈合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手 术和创伤治疗中。
血液透析则是利用胶体的渗透 作用,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 水分滤出,以治疗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
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化学工业和医学领域,胶体 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胶体在环保领域中可以用于污 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在农业领 域中可以用于农药和肥料的缓释
剂等。
此外,胶体还在化妆品、食品、 墨水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隐形眼镜护理液、墨水等产品
中都含有胶体成分。
05
胶体的实验研究
胶体实验的目的与原理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胶体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胶体概念的理解。
原理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具有介稳性、丁达 尔效应等特点。实验通过观察胶体的电泳、聚沉等性质,探究胶体的本质。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步骤一
制备胶体。将一定量的Fe(OH)3固体溶解在沸水中,得到Fe(OH)3胶体。
步骤二
进行电泳实验。将胶体置于电场中,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情况。
氧化铝等。
高一化学胶体
![高一化学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94e43f07c281e53a5802ffd5.png)
溶液
胶体
浊液
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 以有9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 气 分散剂 气
液
固
液
固
2、胶体的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是溶 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按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气溶胶:如雾、云、烟等。
;
/ 绝地求生辅助
mqw53jnp
年半之前最后一次来告别时姥娘坐过的地方,耿英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看姥爷今儿个心情不错,她愣是把两泡眼泪给 强忍回去了。很快,妻弟和郭栋各端着一小笸箩烧饼进来了,后面跟着的耿直和尚武每人拿了半块儿正吃着呢!出炉饼子扑鼻 的香味儿立刻充满了整个屋子。耿老爹说:“兄弟这打饼子的祖传手艺可真是学到家了啊,这个香味儿!呵,这哥儿俩都吃上 了哇!”尚武说:“舅舅说‘好吃不过出炉饼子’,还真是这样,忒好吃了!要不是晚饭吃得太多,我真想一口气吃两个!” 妻弟妹笑着说:“你们舅舅非说要亲自给你们打呢。看来啊,还真是打对了。来,大家都趁热吃一个哇!”耿正说:“真是搀 了呢,俺是一定要吃了,只是吃不了多少。”于是拿起一个来掰开了,自己吃小半块,将多半块递给爹。耿老爹又掰开了,递 给耿英一半。吃着香喷喷的出炉饼子,耿正忽然问舅舅和舅母:“昨儿个咱们吃团圆面时,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注意到了,在俺 们旁边桌上吃饭的有三个是外地人!他们后来可还来咱们饭铺里吃过饭吗?”妻弟说:“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感觉口音有些个 南腔北调的。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傍黑又来了,每人吃了一碗大肉面不说,临走还把咱铺子里卖剩下的二十多个大饼全都 买了!那个高个子的从腰里拉出来一大块脏兮兮的白布把所有的大饼打包了以后,另一个往肩上一跨,三个人就一起走了。俺 觉得很少见,就留意了一下,发现他们一出门儿就照直进了对面的客栈。可今儿个早上咱们饭铺一开门,就听说对面的客栈昨 儿个晚上遭贼了。据说损失并不大,只是柜台上银柜里临时周转的十来八两散碎银子而已,但很可惜的是,把一个蛮结实的榆 木银柜给撬坏了。还听说,昨儿个晚上新入住的三个外地客人也不辞而别了,所以人们怀疑,他们三个就是窃贼!”耿正笑着 说:“呵,这些家伙还给自己备了干粮!”说笑一会儿以后,妻弟对郭氏和耿老爹说:“正儿和英子的年龄都不小了,姐姐和 姐夫抓紧给他们把婚事操办了哇!秀儿和大壮终于把他们等回来了,家里大人们肯定也着急呢。”郭氏说:“可俺听娃儿们的 口气,他们对自己的婚事好像并不那么着急呢!俺和你姐夫也不催促他们了,由他们自己决定哇!”妻弟妹不解,问耿正和耿 英:“这又是为的啥啊?这自古以来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你们各自找的,也都是自己可心的人儿,还等啥啊!看 看你们周围的人,和你们一样大的,娃娃也已经好几个了呢!”耿正说:“也就晚个半年六个月的。只要把小学堂和大戏台盖 起来了,俺们就操办这事儿!”耿英也说:“俺们的婚事不着急,眼下圆俺爹的梦才是最大的事儿呢。等小学堂和大戏台都盖 起来了再说哇!”老爷子说:“那也好,到时候你们就敲锣打鼓先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损
过溶液时,光发生透射,不产生丁达尔现象。同样由于胶 粒直径较大,它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 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淀粉胶体。同 溶液一样,胶体也是电中性的,因此,只能说Fe(OH)3胶体 微粒带电荷,不能说Fe(OH)3胶体带电荷。不同的胶体具有 不同的外观特征,但有的胶体外观与溶液没有明显不同。
1.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 提示:(1)主要原因是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胶粒相 互排斥,胶粒间无法聚集成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
出。 (2)次要原因是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
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胶体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生物体中,在日常生活 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胶体的性质,你能说出下列做法利用
问题。 (1)上述现象在化学上称作______,这说明森林中的空气具
有_________的性质。 (2)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此现象在化学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森林中的空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亮的光 路,这是胶体的特性。可以用来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
也可以用来检验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 答案:(1)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胶体 (2)空气中 含有的胶体微粒的直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能使可见 光产生散射 (3)确定一种分散系是不是胶体(合理即可)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解析】选D。在三种分散系中,溶液的分散质微粒半径最 小,浊液的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大。云和蛋白质溶液属于胶
体,泥水属于悬浊液。
5.(2011·成都高一检测)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
比喻某些人趁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
“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
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3)在水泥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 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
提示:胶体的胶粒是带电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 移动,即电泳。高压电除尘即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提示: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硫 酸是电解质,加入它使胶体聚沉,过量的硫酸又和Fe(OH)3
象的是( )
A.豆浆 C.食盐水
B.Fe(OH)3胶体 D.烟、云、雾
【解析】选C。四个选项中只有食盐水是溶液。A、B、D都
是胶体,都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D.呈红褐色
1.依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 体和浊液。浊液不均匀、不稳定;溶液均匀、稳定;胶体
相对较均匀,相对较稳定。 2.胶体依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
气溶胶和固溶胶。 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和聚沉等独特性质。 4.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
B.胶体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C.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D.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解析】选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胶体 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3.(2011·宝鸡高一检测)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学
校楼上,可以看到在街道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
溶胶中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
【解析】淀粉分子直径很大,其溶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 半透膜,Cl-、Na+可透过半透膜渗透到水中。检验淀粉可用 碘水,检验Cl-,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浸泡半
透膜的蒸馏水中是否有淀粉和Cl-,即可回答各问题。
答案:(1)取少量烧杯内液体,向其中滴加碘水,发现不 变蓝色
(2)取烧杯中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Cl-通过了半透膜
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解析】选C。胶体与溶液、浊液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 粒直径的不同,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通常小于1 nm,浊 液中的粒子直径通常大于100 nm,而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
100 nm之间。选项C正确。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胶体微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A.胶体能稳定存在
B.胶体的聚沉
C.血液中发生复,加入盐可以使其发生聚沉。
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 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 动无规律
使其溶解 (4)渗析
8.(16分)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和氯化钠溶液,将半透 膜悬挂在烧杯内的蒸馏水中。结合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用实验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_______。 (2)怎样证明氯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________。 (3)如何用实验证明两者已完全分离________。 (4)如何证明半透膜破损_________。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 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选D。胶体本身是不带电的,只是其分散质微粒表 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 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 即溶质粒子不会移动,B项错;微观粒子的运动都是无规律 的运动,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
这是三种混合物的本质区别。
2.三种混合物有什么特征呢? 提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胶体一般也是均一、稳定的,
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3.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胶体?如何分离溶液与胶体? 提示:因为滤纸的孔隙较大,浊液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 滤纸,但溶液、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故可以采用 过滤的方法分离浊液与溶液、胶体。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 细小的孔隙,只有分子、离子能够透过,胶体分散质粒子 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因而可以用它 将胶体粒子和分子或离子分开,即可以采用渗析的方法分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7.(10分)(2011·南阳高一检测)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 入沸水时,液体变为____色,得到的是_____;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从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
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沉淀反应,使其溶解得到硫酸铁溶液。
例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 的通路
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氨水出现红褐色沉淀
【规范解答】选D。豆浆属于胶体,加盐卤后与分散剂形成 凝胶;河水中含有泥沙小颗粒形成的胶体的分散质微粒, 入海处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易形成三角洲;C选项是胶体的 性质;氯化铁与氨水发生反应而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
【规律方法】胶体具有许多不同于溶液或浊液的特 殊性质,是因为它们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故区别溶液和 胶体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现象),这是胶体不同于溶液
的性质之一。
4.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 nm的 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 A.云 B.蛋白质溶液 C.泥水 D.NaCl溶液
【解析】选C。从分散系角度来分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 铁胶体属于不同的分散系,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其中的 分散质微粒是Fe3+和Cl-,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其中的 分散质是氢氧化铁构成的胶粒,分散质的直径要大一些,
但两者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5.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 道道光柱。请分析其中隐含的化学道理,然后完成下面的
了胶体的什么性质吗? (1)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可取FeCl3溶液止血。 提示:血液是一种胶体,加入FeCl3这种可溶性盐能促进胶
体的聚沉,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2)俗语说“一物降一物,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点 豆腐”,试解释其原理。
提示:豆浆是一种胶体,向其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使蛋 白质等聚沉,便可制成可口的豆腐。
原因是__________。 (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Fe(OH)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2) 加入(NH4)2SO4溶液,(NH4)2SO4电离出的离子会中和胶
粒所带电荷,使胶体聚沉;(3)向Fe(OH)3胶体中加 H2SO4,除聚沉外,Fe(OH)3又可与H2SO4发生中和反应,
【解析】选B。胶粒可以透过孔隙较大的滤纸,但不能透过 孔隙较小的半透膜。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
2.下列各种物质中,常用渗析方法分离的是( )
A.CaCO3和Na2CO3溶液
B.NaCl和KNO3
C.油和水
D.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析】选D。渗析方法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
【举一反三】A、B两项中的物质如何分离? 提示:A项中可以采用过滤方法;B项中可以采用重结晶法。
和溶液。
5.胶体与生命活动及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电泳电镀、静电除尘、海水淡化、微电子材料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