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合集下载

滇中主要活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

滇中主要活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

滇中主要活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李长军;甘卫军;秦姗兰;郝明;宋尚武【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8(041)003【摘要】为研究滇中地区主要断层的活动特征,利用1999-2007年和2011-2017年2期GPS观测资料以及地质资料,基于Okada位错模型反演了研究区域主要断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1)红河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为(1.5±1.6)~(4.7±1.5) mm/a,倾滑速率为(-3.6±1.6)~(1.9±2.4) mm/a,断裂南段的活动性更强;(2)无量山断裂和南华—楚雄—建水断裂的走滑速率为(4.0±1.6)~(5.6±1.5) mm/a和(4.8±1.4)~(6.6±1.6) mm/a,倾滑速率分别为(-0.7±1.5)~(0.2±1.4)mm/a和(-5.8±1.5)~(1.7±1.8)mm/a;(3)红河断裂带元江—元阳段和洱源—弥渡段、无量山断裂带和南华—楚雄—建水断裂带西段处于震间闭锁状态,闭锁深度分别为6.8 km,7 km和7.2 km.【总页数】9页(P381-389)【作者】李长军;甘卫军;秦姗兰;郝明;宋尚武【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5【相关文献】1.中国部分区域现今断层活动性研究 [J], 薄万举;刘广余;郭良迁;华彩虹;周伟2.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其两侧断层现今活动性 [J], 范燕;车兆宏3.徐州活动断层探测项目主要断层活动性研究 [J], 张鹏;李丽梅;许汉刚;刘建达;李金良;顾勤平;王金艳;蒋新4.跨断层水准测量与朝阳—北票断裂现今活动性 [J], 孔繁强;崔文林5.渭河盆地北缘口镇-关山断层的晚第四纪—现今的活动性 [J], 杨晨艺;李晓妮;冯希杰;朱琳;李苗;张恩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物理方法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与研究

地球物理方法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与研究

地球物理方法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与研究城市活断层是指活动性比较高的断层,它们经常会对城市地区的建筑物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威胁。

因此,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球物理方法是对城市活断层进行探测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介绍地球物理方法对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与研究。

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地热勘探等多种方法,在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是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播的测量方法,适用于非均质地层中构造和物性界面的探测。

在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中,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地层结构和构造研究,以及活断层的位置定位、滑动带等活动特征的探测。

地震勘探通过反射波、折射波、震源波和表面波等多种波形信息特征,探测出地下介质的物理特征,很好地满足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需求。

电法勘探是利用自然电场或外部电源产生的电场在地下介质内传播的方法,通过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变化来推断地下介质结构和物性参数的一种勘探方法。

在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中,电法勘探主要应用于反映地下断层的电性异常特征以及断层变形和滑动带的探测。

电法勘探可以发现断层的走向和形态、确定断层的岩石类型、发现断层附近的地下水资源等信息,为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地球物理方法,磁法勘探和地热勘探也可以应用于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和研究。

磁法勘探是指测量地下磁场的变化,反映地下岩石的磁性和结构特征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磁法勘探可以检测出城市活断层周围的地下矿体和磁性异常带等特征,为城市活断层的探测和研究提供了辅助信息。

地热勘探是指利用地下热流场和地下水流场等热学性质的变化来勘探地下介质的结构和物性的方法。

虽然在城市活断层的探测中,地热勘探的应用相对较少,但仍然可以通过检测地下热场变化等特征来辅助探测城市活断层。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城市活断层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地震行业标准《活动断层探察遥感调查》

地震行业标准《活动断层探察遥感调查》

地震行业标准《活动断层探察遥感调查》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一)任务来源2011年,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首次向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活动构造调查工作规范”的编制任务,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综合考虑本年度规范的申请与批准情况,于2012年度批准了该规范编制任务,编制工作于2013年1月份开始启动。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大陆及其邻近海域地处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接部位,孕震活动构造众多,破坏性地震频发。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活动构造研究也从定性研究阶段发展到定量研究阶段,通过获取活动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地震学等各个方面的定量参数来评价断层的危险性。

活动构造定量化研究除了对具体断裂带的详细研究外,也包括国家从公共安全出发分批实施的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重要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等,以获取国家战略规划和城市发展必需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定量数据。

遥感技术因其宏观性、直观性和非接触性,为活断层的定性、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特别是最近 20 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源的逐步丰富,更加促进了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深入。

活动构造学研究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地形地貌的目视解译,遥感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逐渐成为活动构造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方法,为活动构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定量化数据。

自 2009 年开始,中国地震局启动了“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和“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喜马拉雅计划)项目,组织数十个研究单位和部门开展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南北地震带的1 /5 万活动断层地质地貌填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子课题大量采用卫星遥感数据( 如、Quick Bird、SPOT、IRS-P5 等) ,开展野外详细调查前的室内解译成图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地质矿产部(1995)发布的《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 000)》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2001)《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1:250000)》对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学调查研究做了相应的规定,为遥感技术初步应用于我国区域地质学调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及周边)1.元谋-绿汁江断裂带(F1)该断裂北起雅砻江与安宁河之间冕宁的牦牛山,向南经磨盘山、得力铺、昔格达、鱼鲊,顺金沙江、元谋盆地东缘至羊街、一平浪,于罗川附近进入绿汁江河谷,至易门三家厂南消失,总体走向南北,全长约410千米。

该断裂为滇中中台陷与武定-石屏隆断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形成于晋宁期,经多期构造变动,对两侧中生界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断裂带地球物理场有清楚显示,出现明显重力梯度带和磁异常分界线。

地震测深资料表明该断裂为一条超壳深断裂。

根据断裂的几何结构、组合形态与活动性质等差异,可分成三段。

北段(昔格达以北)分东、西两支:东支磨盘山断裂,北起于马六村,与西支斜接,向南经磨盘山、白马、马槽等,止于红石井南,长约190千米,沿断裂有多期岩浆活动,新生代以来,具左旋压扭性质,切错昔格达组(Q1)地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西支得力铺断裂,北起冕宁西,南经马六村、得力铺至普威盆地,长约150千米。

依据断裂上覆无构造形变的第四纪堆积物14C 测龄及断层泥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其明显的新活动时间为12万年前的中更新世。

中段(昔格达至一平浪),断裂线性结构较单一,长约100千米,显示挤压逆冲性质;断裂对早第四纪形成的昔格达、红格、元谋、羊街等盆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切割昔格达组(Q1)地层,显着活动为15万年前,该段20世纪曾有过5次中强地震记录,最大地震为1955年鱼鮓6 3/4级地震。

南段(一平浪北以南)由数条分支呈束状沿绿汁江延伸,多处有北东向、北西向断层交切,断裂带此段的东支绿汁江断裂,北起一平浪,向南经干海子、罗川、三家厂,长约100千米,控制了罗川等一系列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其中见早第四系褶皱等构造变形,反映最新活动时段为中更新世。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1. 引言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能够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或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提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地震背景
在评价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地震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

包括该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历史地震事件、地震震级和深度等参数的统计和分析。

3. 结构物评估
对于建筑物、桥梁、大坝等结构物,需要评估其地震抗性和耐震能力。

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计参数、地基状况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结构物可能受到的地震力的计算和分析。

4. 地震风险评估
综合考虑地震活动、地质条件、结构物的耐震能力等因素,对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对建筑物破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

5. 地震安全性评价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对地区或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给出不同等级的地震安全性评定,如“安全”、“较危险”、“危险”等。

6. 结论和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包括对结构物的加固与改造、建设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求、紧急应对预案的制定等方面的建议。

7. 参考文献
列出评价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源,方便其他人员查阅和参考。

该报告旨在为地震安全性评估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近十年的地震活动性

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近十年的地震活动性

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近十年的地震活动性孙尧;吴中海;安美建;龙长兴【摘要】Vast active faults and their seismic activity in Yunnan-Sichuan area had been devel-oped since the Cenozoic.Based on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existing data of active faults,we compared the actual seismic activity of major fault zon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Yunnan-Sichuan area with the forecast results made by GSHAP (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 and then conclud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br> Th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seismic activities in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ere greatly un-derestimated in GSHAP,for most of the earthquakes along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ere after-shock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Coulomb stress change caused by the mainshock of Wenchuan earthquake triggered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and then reduced the seismic hazard of the southeastern segment of Xianshuihe fault.In the past decade,low seismic activities showed in outer arc belt of Yunnan-Sichuan area,mainly including Xianshuihe fault,Anninghe fault, Xiaojiang fault and other minorfaults,whose seismic hazard were greatly overestimated in GS-HAP.The similar situation appeared on Red River fault,Lancangjiang fault and Litang fault, part of the inner arc belt,which had the highest seismic hazard assessed by GSHAP.Otherwise, seismic activities of Yingjiang area in southwestern Yunnan started to enhance since 2008,while the seismic hazard in that area was neglected in GSHAP.Along Nujiang fault,only in thesouth segment and Baoshan area existed higher seismic activity,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GSHAP.On the other side,eastern piedmont fault of the Haba-Yulong Snow Mountains,belonging to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nner arc belt,showed higher seismic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which con-formed to the assessment of GSHAP.From the Zhaotong area to the east of Xiaojiang fault showed high seismic activities,consistent with GSHAP as well. <br> The above comparisons were based on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the past ten years,while the time horizon of GSHAP would be fifty years in future,and cycle of one devastating earth-quake could be millennium,therefore large difference doesn't mean complete distortion of the esti-mates of GSHAP.%以近10几年的地震目录为基础,对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 GSHAP 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预测结果与近十几年来的实际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对比。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地震活动性是指某一地区地震活动的频率和特征,而地震危险性评估则是根据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评估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对于地震活动性的评估,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1. 地震历史数据:通过分析过去的地震事件,了解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和特征。

2. 地质构造和断层:地质构造和断层的存在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条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和地震发生的风险。

3. 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

对于地震危险性的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地震活动频率和强度:了解该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和强度,可以初步评估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2. 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3.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性能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通过评估这些因素的抗震性能,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
危险性。

4. 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状况会影响到地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在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工程设计、灾害防控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云南省各种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纲要

云南省各种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纲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细纲1 前言 (3)1.1 任务由来 (3)1.2评估工作的依据 (3)1.3任务和要求 (3)2 评估工作概述 (4)2.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围 (4)2.2以往工作程度 (6)2.3工作法及完成工作量 (6)2.4评估围与级别的确定 (6)3 地质环境条件 (8)3.1 气象水文 (8)3.2. 地形地貌 (9)3.3 地层岩性 (9)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0)3.5工程地质条件 (11)3.6 水文地质条件 (13)3.7不良地质作用 (14)3.8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14)3.9 小结 (15)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5)4.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5)4.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1)4.3 小结 (21)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1)5.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2)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2)5.3 小结 (23)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3)6.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的确定 (23)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3)6.3 防治措施 (23)6.4 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分析 (24)6.5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4)6.6 小结 (24)7 结论与建议 (24)7.1 结论 (24)7.2 建议 (25)1 前言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明述建设项目名称、业主、项目来源、项目批复文件(批复部门、批复文号,并附文件复印件)、评估工作委托关系、评估合同的签订;1.2评估工作的依据执行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标准:(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003年11月24日);(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3)《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云国土资环[2006]11号);(4)省地质灾害研究会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云地灾研[2006]2号)参照:(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2000]01号);(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

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物理方法与危险性评价

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物理方法与危险性评价
收稿 日期 :2 0- 6 0 09 0 — 9
作 者简 介 :吾守艾 力 ・ 肉孜 ( 9 9_ ,男 ,新疆 喀什人 ,助理 工程 师 ,磁 法 、电法应 用-研 究 1 7_ ) 9 23 2
城 市活 断层探 测地 球物理 方法 与危 险性评 价
6 地震: ) ①沿断有历史的地震震中分布 , ②断层附近地震台站经常记录到小震活动,附近居民常感 到地震.布设在断层带上的精密测量系统发现有变动。可计算 出年平均活动的速度和幅度 。 7) 建筑 变形 ,古建筑 或地 基发 生倾斜 或错 开 。如宁夏 红果 子沟北 东 向断裂把 长城 切错 1 5 … 古 .m 。 4 1 . 3活 断层地球 物理 特征 1 形态 特征 :形 态特征 包括反 映 断层空 间分 布, 向 、规模及 倾 向 、倾 角等 地质 特征 。浅层 地震 、 ) 如走 探地 雷达等 方法 能较准 确地 反映 断层 的形 态 。 断层 带地热 异 常, 热数 值偏高 ; 断裂 带重力 异常 , 电 、 沿 地 沿 地 地磁 或各种 气体数 值一 般偏 高, 不 同地段 差异显 著 。 在 2 活动性性质特征 :活动断层的活动特征实际是断层的形态特征的一种 , ) 是活动断层的具体体现, 是断层 更加精 细 的一类特 征 。高分辨 率地 震勘 探方法 能非 常精 细地勾 画 出近地表 地层分 布 ,在有 地层年 代 控制 的情 况下, 能获得 断层 的活 动年代 。 探地 雷达也 具有 研究 断层活 动性 的能力 。 有, 射异 常与新 还 核辐 构 造断 裂活动 有十 分密切 的联 系 ;不 再活 动 的老构造 断裂 带天然 放射性 没有 增强 的反 映 ,而近期有 活动 的新构造 断裂 带天 然放射性 有 明显 的增强反 映 。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之增加。城市地震灾害损失 占全球震灾 的 9%以上。地震的直接原因是活动断层 0 的作 用 ,是城 市下方 活断层 突然错 动引起 的 。活 断层不 仅是地 震孕育 场所 , 是地震 产生破 裂最严 重 的 而且 地带 。我 国是 一个 多震 的国家 。地震 活动频度 高 、震 级大 ,而且一 些大 城市位 于 巨厚 的新生 界沉积覆 盖 层上 , 断层 没有 出露地表 ,隐蔽在 数百米 乃至 上千米 的新地层 之下 。如东 北平原 、华北 平原 、河套平 原 、 渭河 盆地 、塔 里木盆 地 、柴达木 盆地 、准噶尔 盆地 等 。 城 市隐伏 活断层 探测 与评价 是一件 高难度 的而且 全新 的工作 ,没有 现成 的路子可走 ,国外 也是 在探 索 、实践 之 中。在 城市开 展活 动断层 的探测 中,地 球物理 方法具 有重要 的作用 , 它能提供 活动 断层 的空 间 位置、 形态参数和推断活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不同地区, 按照其地质 、 地貌条件 , 选择不同的方法 , 可 以得 到较好 的效果 。

地震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评估地震带来的安全风险,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和分析。

1. 地震活动性评估:我们分析了地震活动的历史数据和当前的地震活动水平。

我们考虑了地震的频率、能量释放和震源深度等因素。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评估了该地区地震活动的风险程度。

2. 地震震级评估:我们分析了过去的地震事件,并根据震级来评估地震的破坏力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我们基于地震历史数据和地质研究,预测未来地震事件的震级,并评估其对建筑物、基础设施和人口的潜在影响。

3. 建筑物结构评估:我们调查了该地区的建筑物类型和抗震性能。

我们评估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抗震能力和安全等级,以确定其在地震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我们还检查了建筑物的建造质量和维护情况。

4. 风险评估和建议:基于以上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地震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

我们列出了可能遭受损害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加固建筑物、改善基础设施和开展公众教育等。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组织采取适当的措施
来减少地震带来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可能需要投资于建筑物抗震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和灾害预警系统等方面。

我们也建议公众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适应地震的应急行动和自我保护方法。

请注意,地震风险评估是一项动态的工作,需要定期更新和重新评估。

我们建议定期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并根据最新的地震活动和建筑物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方法

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方法

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方法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方法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其破坏力不可忽视。

为了有效地评估地震的危险性,地震研究中心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以便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概率、破坏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以下将介绍地震危险性评估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1. **地震历史数据分析**地震历史数据是评估地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震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得地震活动的一般规律。

这包括地震的频率、震级分布、发生地点等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初步了解某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级别。

2. **地质构造和断层分析**地质构造和断层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研究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分布和性质,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的潜在来源。

不同类型的断层具有不同的地震活动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供地震危险性的更精确评估。

3. **地震动力学模拟**地震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基于物理学原理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地震波传播和地表运动的模拟,可以得到地震发生时的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这些参数对于建筑物、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4. **震源参数反演**震源参数反演是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数据进行逆推,得到地震的发震断层、震源深度、震级等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地震事件的详细特征,对于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以及对应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5.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将各种地震危险因素综合考虑,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地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引发的破坏程度。

这种方法将地震历史数据、地质构造、震源参数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是评估地震危险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6. **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是实时获取地震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了地震台网、地震观测站等设施。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的发生情况、震源参数等信息,为地震预警和灾害应对提供基础数据。

7. **地震风险评估**地震风险评估是将地震的危险性与人口、建筑物等要素结合起来,分析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断层活动性评价问题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断层活动性评价问题


根据近年来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实际工作, 归纳了探测工作 中在地 质
城市活断层
P 1 . 325
以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 地貌 、 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中存在的问题 , 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断层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评价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23 46 (07 0 08 1 0 5 一 97 20 )2一 19一 2
标断层具有新活动性, 则在详勘阶段加密布线, 最大测线间距不大于2m 中国 k ( 地震局, 0) 2 50 0
现代城市地面地下都有大量建筑物和构筑物, 道路纵横交错 , 地上地下管道、 电缆和各种生 命线工程密布, 存在各种不规则振动和强干扰噪音, 这就要求探测设备必须具有高信噪比、 宽频 带、 主频高及与之相适应的软件系统; 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地面和地下水污染程度高, 这 会给各种探测带来干扰; 城市人口集中, 交通复杂, 也会产生多种干扰, 并给施工带来限制和困 难。因此, 探测工作中保证仪器的高品质和高信噪比, 选择适应城市环境的合适的震源, 施工时 尽量避免各种干扰和污染是保证各项探测工作顺利完成, 获得好的探测结果的保证。
11 9
年龄。要把断层泥的年龄与断错地层和断错地貌的年龄结合起来 , 要将地质时代和同位素年龄 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根据断错地貌可以识别活动断层的最新错动面: 如切割冲洪积扇面、 阶地面、 盆地和平原面 的断层崖, 包括逆断层和正断层垂直位移形成的断层崖; 各级水系由于断层新活动而形成的水 平变位和垂直活动形成的裂点; 断头沟、 断尾沟和废弃沟; 断塞塘和阀门脊; 坡中槽和眉脊面;
第2 卷 第2 9 期
20 07年 6月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建(构)筑物震害特征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建(构)筑物震害特征

市 、思 茅 区的政治 、经 济 和文化 中心 ,框 架 、砖 混 结 构 等 现 代 建 筑较 多 , 占各 类 房 屋 建 筑 总 面积 的
5 %以上 。笔者 针 对宁 洱镇 城 区 和思茅 镇 城 区各类 0
现代 建筑 的破 坏做 了分 区抽 样统 计 ,并在 此基 础上
对 震 害情况 作 了进一 步 分析 。
的成 因进 行 了综 合 分 析 。
关 键 词 :宁洱 地 震 ;建 ( 筑 物 ;震 害 特征 构)
中图分 类 号 :P 1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6 6 (0 7 4 0 7 — 6 35 9 0 0 0 6 一2 0 ) — 3 3 0 0
( Ⅷ度 ) 区工 程 建 ( ) 筑 物 进行 了详 细 的震 害 调 构
调查核 实 了评估 区外 部分 乡镇 的灾 情 。
在 以上 灾 评 调 查 资料 的基 础 上 ,笔 者 于 2 0 07 年 6月 1 ~ 3日 ,历 时 5天 ,对 宁 洱 灾 区极 震 区 92
云南数 字强 震 台 网有 4个 强震 动观 测 台布设 在 震 区 ( 1 ,仪 器 获 得 了 主震 记 录 ,各 强 震 观 测 图 )
面积 约 7 5k 。 7 m

Ⅵ度 区北起 景谷 县正兴 乡 通达村 ,南 到思 茅 区
谷 甓



此次 地震 宏 观震 中位 于宁洱 县 宁洱镇 太达一 宁 洱一 同心 乡曼 连村 一带 ,极 震 区烈度 为Ⅷ 度 。个 别
地震 发生 后 ,云南 省地 震 局立 即启 动地震 应 急 预案 ,派 出地震 现场 工作 队奔 赴震 区 。中 国地 震 局 及 其 直属 单位 的领 导 、专 家 2 2人 和 云 南省 紧 急 救

活断层探测监理大纲

活断层探测监理大纲

监理大纲项目名称:晋中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理项目内容: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理和检查、审核实施方案、参与专题成果初审、验收及项目总验收,包括地震地质调查、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钻探、探槽、大比例尺填图、数据库、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危害性评价等,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施工方案及合同,对工程工作量、工作指标、施工技术等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可能影响质量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对必要的工程变更予以审核,并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提供建议;参与专题工作验收、评审工作,并对有关科学问题应建设单位要求提供咨询。

监理范围乙方受甲方委托,承担晋中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理服务。

监理主要内容(一)质量控制1、本项目将依据国家行业标准GB/T 36072-2018《活动断层探测》以及《活动断层探测管理办法》(中震防发[2016]39号)中相关指标,工作流程要求和项目实施方案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保证施工质量。

2、对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或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建议或修改意见;对探测资料和初步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协助甲方做好项目阶段性成果验收和项目最终成果验收。

3、参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方案的重大修改等重大技术难题的决策,进行监理监督和提供意见。

4、协助甲方审查项目实施单位或专题承担单位的资质。

5、督促承担单位在试验探测工作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并审查承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提出是否符合开工的审批意见,并报甲方备案。

6、在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实施阶段,以巡视方式进行施工现场监理(原则上每种探测方法有一至两次现场巡视监理),协助甲方做好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7、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甲方以专题形式提出咨询服务时,我方尽力予以协助,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

8、在活动断层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地震地质条件突然变化和地表障碍物等造成的施工困难),必须部分改变施工方案内容时,应甲方要求,对变更内容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向施工方发出变更通知单,并报甲方备案。

2024年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2篇)

2024年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2篇)

2024年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科学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立为地震灾害预防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以确保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具有合理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工程抗震应做哪些基础工作?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等。

哪些工程需做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省政府第58号令)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大中城市的建设,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凡是“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工程”,以及在“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和“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型工矿企业,以及新建开发区”也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云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云南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审定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2024年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2)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建筑、结构或区域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可以评估建筑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为设计、改造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建筑、结构或区域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 评估已建成建筑、结构或区域的地震安全性,并提供改造或加固建议;3. 为地震设计和结构抗震指标提供科学依据;4. 为地震风险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借助于地震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基于经验、基于响应谱、基于非线性分析等不同的方法。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震?压力大啊!世事难两全,中国在拥有广袤国土的同时,也承受着这片土地带给国人的地震灾害。

点击看高清大图经科学研究,全球主要的地震带有三个,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我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

全长两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十五。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很不幸,中国就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两个地震带之间,甚至有些地区还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第四纪构造活动十分强烈。

结果就是那些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断层(迄今12万年以来曾有活动的断层)遍布了华夏大地。

▲中国及周边地震构造图资料来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点击看高清大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断层基本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台湾地区、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等区域,六级以上地震也与这些断层线如影随行。

不过除了这些地震高发区域,我们还发现有几个区域活动断层分布较少,也罕见六级以上地震。

分别是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7.3级的海城地震。

■华南除东南沿海较高的地震活动水平与台湾板块边界活动构造带的影响有关之外,没有大震发生,即使6级左右的强震也少见。

■华北地区的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构造稳定,其地震活动也很微弱。

Tips:从历史地震分布图看,除了主要地震带外,仍有大约有5%-15%的6-6.9级地震发生在活动构造带外,另外大量5-5.9级地震则在各区域广泛发生,所以,主要地震带外的其它区域只能认为其实相对低风险区域,但仍有发生5-6.9级强震的风险。

地震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风险评估报告

地震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有效评估地震风险,及时采取防范和救援措施,本报告将对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地震风险评估方法1. 地震活动性评估地震活动性评估是评价地震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的过程。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地壳运动监测和构造地质等因素,可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

2. 地震灾害潜在性评估地震灾害潜在性评估是评估地震对区域内人口、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通过考虑地震震源参数、岩土工程特性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可以预测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

3. 地震风险模拟与分析地震风险模拟与分析是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灾害潜在性评估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地震风险评估。

通过使用数值模型和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模拟地震事件的发生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提供决策者参考。

三、地震风险评估结果1. 地震潜在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地震风险评估结果,将地震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低风险等级表示该地区地震活动较少,地震对人口和建筑物的潜在影响较小;中风险等级表示该地区地震活动适中,地震对人口和建筑物的潜在影响一般;高风险等级表示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对人口和建筑物的潜在影响较大。

2. 地震风险分析与预测根据地震风险评估结果,可以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活动的可能性和规模。

同时,结合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等因素,可以预测地震灾害对人口和建筑物的潜在影响。

四、地震风险管理建议1. 提高地震防震意识向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地震防震意识,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救援能力培训,提供防震逃生指南等信息,以减少地震灾害的伤害。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地震建筑标准,加强对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的抗震检测和改造,以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和倒塌。

3. 配备地震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并指导人们正确行动,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

活动断层探测-中国地震局

活动断层探测-中国地震局

国家标准《活动断层探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活动断层探测”是科学合理地鉴定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性的活动断层及确定其空间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地面建(构)筑物避让活动断层同震错动引发的严重地震灾害带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1:5万活动断层填图计划的有效实施和蓬勃发展,探测经验不断丰富,探测方法和技术指标不断完善,活动断层鉴定技术和发震危险性评价技术渐趋科学、合理,工作流程日趋成熟。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范围内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1:5万活动断层填图有序发展,保证活动断层探测质量,为地面建(构)筑物有效避让活动断层严重灾害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我国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和政策法规司于2015年初立项,决定在原有活动断层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起草制定国家推荐性标准《活动断层探测》,指导全国蓬勃发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活动断层填图计划。

项目研究经费主要由震害防御司支持,政策法规司和全国标准化委员会主管部门也进行了配套支持。

标准起草组大部分成员自2001年以来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和科技骨干承担了2001年-2003年期间实施的“福州市活动断层试验探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资助于2004年-2008年期间实施的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辖市在内的“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20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于2009年开始的以1:5万活动断层填图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公益性重大科研专项“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华北构造区、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北段”等项目,2004年颁布了指导十五“20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JSGC—04《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技术规程》,2005年修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DB/T 15—2005《活动断层探测方法》,2009年再次修订为DB/T 15—2009《活动断层探测》(代替DB/T 15—2005),并于2014年10月14日-1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有180位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北大、科大等高等学校和美国加州地质调查局等从事活动断层探测与研究学者参加的“全国活动断层探测方法学术研讨会”,总结探测成果,讨论先进、有效、实用的活动断层探测技术方法。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7-26T08:30:57.47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5期作者:王丽梅[导读] 在一些城市地表以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活动断层,而活动断层往往是地震灾害的高发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锁定城市当中的活动断层区域,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为相关部门制订城市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结合某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工作,分析了浅层地震勘探地质条件及应用方法,之后针对资料处理及解释分析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王丽梅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摘要:在一些城市地表以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活动断层,而活动断层往往是地震灾害的高发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锁定城市当中的活动断层区域,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为相关部门制订城市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本文结合某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工作,分析了浅层地震勘探地质条件及应用方法,之后针对资料处理及解释分析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应用策略引言:地震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一些城市当中确实存在一些活动断层,而活动断层又是产生地震的根源所在。

这就意味着,需要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浅层地震勘探技术,针对城市当中哪些区域处在活动断层上进行全面探查,最终形成一套真实又而全面的城市安全性评价,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将那些重要建筑或者活动场所建设在活动断层线上,为广大城市居民人身安全以及公共设施安全提供根本性保障。

一、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在市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欲针对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区段展开浅层地震勘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昆明市地处云南高原中部的昆明盆地内,属高原内中山山间盆地地貌,是我国珠江、红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区内最高的盆地西侧西山主峰海拔2506米,最低的滇池湖面海拔1886米,相对高差620米。

在新构造分区中,昆明处于川滇断块隆起区内的昆明凹陷三级新构造区内,是区域新构造隆起背景上的滇东强烈断陷湖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明盆地是云南高原规模最大的第四纪继承性断陷盆地。

盆地内第四系发育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厚度巨大、相变复杂。

盆地主要由南北向普渡河第四纪活动断裂控制,同时还受北东、北西等多组方向第四纪活动断裂断裂的影响,形成异常复杂的盆地基底形态。

在地震带划分中,昆明被夹持于著名的小江南北向强震带和易门南北向中强地震带之间,并直接处于普渡河南北向中强地震带上。

由直接穿过昆明城区的普渡河断裂构成的中强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最大震级为1985年禄劝6.3级地震;由小江断裂带构成的强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地震-1833年嵩明8级地震震中距昆明市城区仅30公里;由易门断裂构成的中强地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最大震级为1995年武定6.5级地震。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昆明地区地壳结构、浅部断裂在深部的延伸等情况的了解极其有限。

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区域震中定位的精度,同时也就大大限制了对发震断裂构造的认识,特别是对地震活动断裂深浅构造关系的认识,由此,对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依据中国地震局《大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工作大纲,结合昆明市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其所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的 "目标区"为:北纬24°52′至25°12′,东经102°35′至102°54′,面积32×36km2。

目标区基本与国务院批准的昆明2020年主城区建设发展规划范围一致,即昆明市城区、高新技术区、
经济开发区、城市未来规划区和城区附近最大的松华坝水库库区,以保证本项目成果对昆明未来建设发展规划发挥应有的作用;目标区范围包含了控制昆明盆地发育的普渡河断裂带主要的次级断裂。

从现实性和投资效益的角度看,本项目既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且耗资巨大的科学工程,又是昆明城市防震减灾与发展建设规划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此类项目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有许多方面带有很强的科学探索性。

实施本项目将涉及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测、观测、测试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手段、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为项目在高新技术支撑下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

"九五"期间,云南省地震局完成了包括昆明地区在内的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全省地震台网的数字化改造"、"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站建设",承担了中日"建立在软土地区的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估"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了云南省政府重点项目 "昆明市地面沉降观测与研究",承担完成了云南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昆明地区地震危险性综合研究"和"昆明盆地的结构特征对震害与地震动的影响",开展了对昆明地区一系列重要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项目。

以上工作为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是直接为昆明城市抗震设防、城市发展建设发展规划和城市地震应急决策服务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加之近年来昆明城市建设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因此工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为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工程总工期预计四年,到2005年底全部完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昆明地面沉降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南市区一带,昨天走十里长街,已经发现道路有好几处地方有下陷
市政府搬迁至呈贡新城,避开沉降地带,看来选址不无道理
根据1987-1998年四期全网水准测量数据重新绘制的地面沉降等值线图显示,昆明市存在明显的地面沉降现象.沉降区主要位于南市区,总沉降面积达180km<2>,已形成2个明显的沉降漏斗区域,即广卫村-小板桥-飞机场沉降区及渔户村-福海沉降区,其中小板桥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36.2mm.此外,地面沉降加速、扩张趋势明显.昆明南市区地下水的赋存、分布和运动,受该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的综合控制.孔隙水赋存于晚新生代松散沉积层的孔隙中,具多个含水层,连续性差;岩溶水赋存在古生界碳酸盐岩基岩岩层中,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富水性较强,是昆明地区最重要的地下水类型,受人为开采影响,局部区域水位下降快.南市区第四系地层结构变化大,非成带湖积相沉积土固结程度低,软、粘土性质及各向异性性质显著,浅层土体工程性状差.这样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是地面沉降发生和发展的地质因素,是地面沉降既有特征的内在原因.南市区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地下水的抽汲、土体的自然固结压密、新构造运动、建筑荷载与工程施工.各诱发因素与地面沉降关系如下:
(1)由于昆明南市区的地面沉降属于断陷盆地模式,第四系土体与基岩的接触边界为非贮水边界,第四系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连通,抽汲岩溶水会造成第四系土体的固结压缩.基岩水位的大幅度下降是控制沉降中心的重要原因.
(2)随着城市化进程,南市区的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增加较快,新建的建筑比例较高,加上区内浅层土体工程性质差,直接导致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凸显,成为地面沉降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3)南市区地面沉降漏斗位于滇池湖盆北缘的湖沼沉积平原地貌单元上,属于古滇池沉积区.沉降区由湖演变为陆的历史不长,整个第四系是一套固结程度低的松散堆积,具备自重压密条件.此外,泥炭层的有机质氧化加速着土体的自然固结.
(4)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直接造成区域性升降.由于各种地面沉降的制约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作用与地位不同,且主导因素并非一成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