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性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个性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闸北区实验小学“个性化教育”课题组
一、构建模式的背景性思考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向21世纪的中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转型呼唤教育的改革。我区选择了“小学个性化教育研究”开展课题实验,试图通过实验构建一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发现、开发学生的潜在个性,把学生培养成有主见、有明显的兴趣倾向的人,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小学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利途径。
影响个性发展主要有个人素质、环境和活动三方面因素。个人素质(包括固有的遗传素质和以身心、文化思想素质为内容的可发展的主体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内在因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是个性发展的外在因素,而活动(包括学习、交往、实践活动)则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个性发展由潜在的可能向直接、现实转化的中介,一方面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着个性,另一方面又是在活动中表现个性。因此活动是“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研究的重点。
就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是师生最主要的活动。学生在校活动中,最主要时间是上课,最主要的精力在上课,不仅是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即便是交往活动、实践活动大量的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以教学为中心”是办学的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也是所有教育改革、教育研究的必然。因此课堂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环节,构建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研究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模式的基本思想
个性化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是以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的教育。
构建本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如前文所述个性化教育,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中介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体现了个性化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尊重学生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教育者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为人,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出发,去求得人的发展与完善,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扩展人的价值。“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是对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批判。应试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教师完成教学过程服务),以教材为中心,过分地强调知识系统,以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目标的,而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展现为目标的教学。
“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促进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基础与发展都是有差异的,如果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基础与发展作为一个点,按序排列,便形成了两条线(基础线及目标达成线)。由于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两条都为斜线,相互又不可能是平行关系。如图1:
附图{图} 连接每个学生在O线和A线上的点,一般不存在垂直的平行关系,而呈网状交错的排列。两条斜线之间是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激活学生发展需要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思考,是从成“才”教育到成“人”教育理念的转变。
三、模式的结构框架
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结构由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需要)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材料)构成的开放性的多维空间。如图2所示:
S: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本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载体,“需要”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情感、行为等显示出来的。同时还体现在其与另两个要素的关系上,学生是接受和处理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因此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富活力、最有生气的要素。
T: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材料的提供者,是学习过程的调控者,是学生解疑探究的协作者。
本模式中,师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人际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沟通交流、共同体验、讨论、创造的过程。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不仅在于是否完成教案,更在于营造讨论氛围,引导讨论深入,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使师生共同发展。
M:材料。
本模式中的材料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教材、媒体及来自教师、学生课内外的各种信息等等。来自教师的信息通常指教师的讲述、提问(练习题)、评价、提示等。来自学生的信息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回答、质疑,以及学生在课外通过书报、电视、广播及社会交往、课外活动中获取的信息。媒体是指各种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挂图、卡片)、常规电教媒体(投影、录音、录像等)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教材、媒体、信息在课堂中构成多样、丰富、生动的学习讨论的材料。
O:基础。 A:目标。
本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基础,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A1、A2……An 呈目标的螺旋上升,无数A点的连接便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轨迹。每一个A点又是后阶段的起点,同时从O到An的连接成射线状,不断发展。
框图中用虚线构勒的球喻示课堂教学的氛围,这是师生共同提供材料、交流信息的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是师生、生生热烈讨论的场;是师生、生生情感合作、宽松和谐的场;也是师生共创生成的场。
虚线构勒的球是由一个中心三个要素构成的空间,包含了多组二元的双向关系和多组三元的互动关系。例:STO师生之间呈民主、平等的关系,课堂中学生的原认知、学习兴趣、思维积极性及需要成斜线状态,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出发,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师生间情感上相互合作、信息方面相互交流,在不断的交互中促进个性发展。
SMO:就学生个体而言,不断地接受课堂中来自教师、同学及媒体的多种信息,同时也在交流中把个体的感知、理解作为信息传播给大家,这就是学生运用材料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STM: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三要素多向作用、信息多向交流的系统,教师不断地提供并组织材料,不断地协调并参与学生的学习。
四、模式的活动程序
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没有非常严密(谨)的程式和非常严格的教学阶段。本模式的教学活动是以讨论为中心的 3个模块:准备、讨论、判断。
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块面,也是本模式的主要教学形式。我们认为讨论式的教学活动最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最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最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因此最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如:敢想敢说的品质,坚持真理的品质,独立思考不盲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品质等)。我们认为讨论是多样的,参加的人数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的形式可以是4人组、小队等固定的小组,也可以是好朋友讨论、同观点讨论等自由组合的小组,可以是同质编组,也可以是异质编组讨论。参加讨论的对象有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有教师参与的讨论。在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