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选择

合集下载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一体化的策略选择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一体化的策略选择
中国在两种 主要路径 下的 F T A战略均有 所推 进 ,需要 比较 表 1 年份 东盟
2 O0 o 0. O 6O 0. 02 8 0. O1 7
其 中, x j l , x i 、 m i j 和 mj i 分别表示 i 、 j 两 国对彼此 的出 1 7 1 额 以及来 自对方 的进 1 2 1 额, x i 、 x i 、 m . 和m ; 。S “ 取值范围在 0 1 之 间, 数值越大 , 说 明两 国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越高。
0 . 0 8 6 O . 1 0 o 0 . 1 1 l 0 . 1 1 9
O . o 0 8 O . O l 1 O . O 1 3 0 . 0 1 4
0 . 0 1 8 O . 01 9 0 . 0 2 0 0 . 0 2 2
0 . o 0 8 0 . 0 0 7 O . 0 0 8 0 . 0 o 9
0 . 1 , 4 0 0 . 1 4 8 0 . 1 5 6 0 . 1 5 4
0 . 0 1 2 0 . 01 4 0 . 01 5 0 . 01 9
二、 中国与 亚太 主要经 济体 的实证 分析
我们选 取中国已经与之建 立 F T A的国家及 未来 F T A可 能涉及 的国家为研究对象 , 即东盟 、 日本 、 韩国 、 美 国、 澳大利 亚、 智利 、 新西兰、 秘鲁 、 印度 、 墨西哥 、 俄罗斯 、 加拿大 , 选取综
日 本 又先后提 出了“ 亚太共 同体” 和“ 东亚共 同体” ; 美国参加 “ 泛 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 系” ( T P P ) 后, 该 地 区一体化 前景 更加错综 复杂 。从成员 范围和主导权来看 , 已有和正在构想
合贸易份额指数 、 贸易密集指数和 HM指数 ( 余振 、 沈铭辉 、 吴 莹, 2 0 1 0 ) , 对 中国与这些经济体的贸易依赖关系进行测算 。 1 . 绝对贸易依 赖程度测算

最新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最新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加之我国的市场经济 仍不够完善,决定我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主要是以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比较初级和简单的方式进行。2011 年至 2015 年仍处于建设自 贸区阶段,当前获得的成效还只局限在减少货物贸易的关税。与欧盟 等相对完善的合作机制比较而言,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较 低层次。
工中的地位
广阔的市场
中国通过自身 的强力发展,越 来越多的国家 开始认可我国 的高附加值产 品,并愿意在区 域经济组织框 架内的相关协 约中用宝贵的 资源来换取我 国的产品
相比于发达 国家,我国 国内市场狭 小,加强区 域经济合作, 可以协助我 国企业和资 本开拓海外 市场,拓展 营销渠道。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就我国目前参加的区域经济合作而言,大都是局限 于与周国家的合作。此外,我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处于 相似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近,在开展经贸往来时容 易产生冲突。东盟大部分国家和我国类似,劳动力密集 型产业发达,处于全球化产业链的下游,双方都注重发 展出口型经济,导致双方在出口产品的类别、层级上都 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会产生竞争。
⑤⑥ 该数据由商务部网站统计资料整理得到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
为我国赢得更好 的经贸环境
一方面,为我国提供 更加开放的外部市 场,另一方面,也要求 我国必须做出相应 的权利让渡。 不但提升了我国参 与国际竞合的级别, 而且也可以给我国 带来更广阔的世界 经济舞台
提升我国在国际分 为我国提供更加
表2 截至 2015 年6月中国自贸区建设总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续表
中韩自贸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中国的策略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中国的策略选择

维普资讯

■ -■一 ■ I ■● ■ ■ ■ _ ■ —
C国的策略选与 … } j l 英 泽
地 区主义经济 浪潮冲击下 的中 国


市 场 对外 实行共同的 关税 并利用可 盟 出 口贸易 的支柱 .新 普 惠制给 我 国 能 利用的天 时 ( 资源 禀赋 、 市场 自然联 产 品 的 出 口带 来 严 重 的 消 极 影 响 。
内部 的开放 性 。区域 经济 组织 虽然 在 渐被 加拿大、墨西哥所 超越 , 美 自由 北 6 70亿 美 元 , 占 4 . ,美 洲 自 由贸 46 O9 %
合 作 的 形 式 、规 模 、程 度 、范 围 、机 制 贸易区的签署 , 在稳 固美 国 后院 ”的 易 区 为 4 2 8 美 元 ,占 2 % , 太 经 30 亿 7 亚 等 方 面 存 在 差 异 ,但 是 一 般 都 是 推 行 同 时 , 基 本 封 杀 了我 国 商 品 在 美 国 市 合 组 织 为 7 8 0 美 元 ,占 4 . ,东 也 63 亿 85 % 全 面 降 低 关 税 , 消 非 关 税 壁 垒 , 现 场 上进一步 拓展 空 间的可能 性 :1 9 盟 1 + ”为 3 6 1 美 元 ,占 2 . 。 取 实 4 9 03 4 1亿 18 %
上 形 成 各 种 ” 区 域 准 入 壁 垒 “ 小 区 大 、 域 准 入 壁 垒 “ 。 ( A T 、亚 太 经 合 组 织 ( PC》 N F A) A E 、东
二 中 国在地 区主义 战略 中的 策略选择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的年 度 报 告 显 示 ,
盟 ( S A 、拉 美 、中 美 、非 洲 自 由 贸 1 A E N) 95年 全 世 界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为 9

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状况与趋势

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状况与趋势

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状况与趋势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趋势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利弊分析三、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分析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五、亚太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趋势亚太地区包括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等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国家,人口约占全球一半,GDP总量为全球的三分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逐渐加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目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包括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个平台和组织。

其中,APEC成立于1989年,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参与国家共计21个。

RCEP则是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参与国家共计15个。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从亚太地区的经济数据来看,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全球领先的位置,2019年,亚太地区的经济总量超过32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未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还将面临一些挑战,如气候变化、金融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

但是,随着中国、日本、韩国等大国的积极参与和领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利弊分析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既有利益也有风险,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的主要利益包括:1.扩大市场。

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2.增加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亚太地区目前正在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让企业在亚太地区更加顺畅地进行投资和贸易活动。

3.提升品牌价值。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v l p n ft e e o o eo me to h c n my Ch n a e o n z d t e i o t n e a d i . i a h sr c g ie h mp r a c n mmi e c fr g o a c n mi n e r to n o e t n n n eo e in l o o ci t g a in a d h p o i — e

要: 目前 , 世界 经 济 一体 化迅 猛 发 展 , 域 经 济 合 作 也 呈 现 出快 速 发 展 的 态 势 。 面 对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区
发 展 趋 势 , 国 都 纷 纷 选 择 加 入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组 织 , 大 区 域 内 经 济 合 作 , 推 动 自身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我 国 各 扩 以 已经 认 识 到 了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的重 要 性 和迫 切 性 , 望通 过 加 强 国 际 区 域 经 济合 作 , 到 融 人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希 达 目的 。在 分 析 我 国参 加 区域 经 济 合 作 的 动 因 以及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出 目前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以后 参 与 区 域 经 济 提 合作的战略措施 。
W ANG — a Lin ,ZH 0U i g yu M n— e
( . c o l f F r i nL n u g s L a n n r l n v ri ,D l n 1 6 2 ,C i a 1 S h o o o eg a g a e , io ig No ma ie s y a i 0 9 h n ; U t a 1
t g a e i t h c n mi g o aia i n b te g h n n e i n le o o c c o e a i n Th s t e i n l s s t e r a o s h e r t n o t e e o o c l b l t y s r n t e i g r g o a c n mi o p r t . z o o i h ss a a y e h e s n ,t e s a u — u fCh n ’ e i n le o o c c o e a in a d p tf r r h x si g p o l ms a d s r tg c me s r s t a h u d t t s q o o i a S r go a c n mi o p r t n u o wa d t e e itn r b e n ta e i a u e h ts o l o b a e n t e f t r a t i a i n o e i n 1e o o c c o e a i n e t k n i h u u e p r i p t fr g o a c n mi o p r t . c o o Ke r s r g o a c n mi c o e a i n;e o o cc o e a in;sr t g c me s r s y wo d :e i n 1e o o c o p r t o c n mi o p r t o t a e i a u e

TPP的演变逻辑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TPP的演变逻辑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TPP的演变逻辑及中国的策略选择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不见明显好转。

当前,亚太经济合作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

为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分享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以TPP为抓手意图打造由其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

TPP的持续推演遵循着一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国家亚太战略的综合考量这一逻辑规律。

对于“剑指中国”的TPP,中国该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已是摆在我国面前的现实课题。

中国应依据TPP的演变逻辑,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一、从P4到P12:TPP的缘起与演变现在所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Economic Agreement,简称TPP)最初源于1998由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智利所共同倡导的“优惠贸易安排”,以加速实现《茂物宣言》所提出的目标,但因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之后在2002年APEC墨西哥峰会期间,亚洲四小国即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发起关于建立多边关系的贸易自由化谈判,经过3年的努力,最终于2005年在APEC框架内签署了“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Partnership Economic Agreement,简称P4)。

P4虽于2006年5月28日开始实施生效,但因P4成员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所以起初并未怎么引起世界其它国家的关注。

为迎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宣布加入TPP,并开始主导TPP谈判,并于2011年11月夏威夷APEC峰会上达成TPP基础框架协议。

之后,亚太地区的多个国家纷纷宣布加入进来,使P4不断扩大为P8,直至现在的P12。

截止2013年8月,TPP先后经过了19轮谈判,目前成员国已有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经济大国在内的12个国家,成员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以上,GDP总量占全球的近40%,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其影响力已可见一斑。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
展 的有效手 段 。

《 亚太 贸易协定 》 ),这是 中 国参 与 的第一个 区域 贸易安 排 。 () 1 中国与 亚太经 济合作 组织 (P C AE) 亚太 经合 组织 成立 之初是 一个 区域 性经济 论坛 和磋 商机 构 ,经

中国参与 区域经济合作 的历程
1中 国参 与 区域 经济 合作 的空 白期 ( O . 2 世纪 8 年代 一 9 1 ) 0 19年
区域经济合作程度深化和涵盖范围不断扩大织及成员之间交叉重叠形成一种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小圈圈如果说迄今为止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和质量在同步发展的话圈连环的格大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欧盟那么今后一个时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增长速度有可能会放慢发展将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提高质量上
国 际 经 贸
在 成 员国之 间进行 协作 分工 ,实现 成 员国共 同 的经济 利益 和经济 目 标。
平 等 的 ,但 实际 上却是 不平 等 的 ,特 别是 对发展 中 国家而 言 。这 种 不 平等 尤 为突 出。 因此 ,如 果在这 方面 处理 不 当 ,将 会弱 化 中国政
这一 定义 所揭 示 的内涵在 于 :首先 ,区域 经 济一体 化最 显著 的 府 保护 民族 经济 、提升 中 国经济 实力 的努 力 ,从 而影 响 中国经济 的 标 志是成 员 国之 间关税 等贸 易障碍 的消 除 ;其 次 ,谋 求最佳 的 国际 健 康发展 。
期 的中国 区域经 济合 作战 略是 一种 “ 为”战 略 。其 主要 原 因是 : 无 在 区域经 济合 作不 断高涨 的浪 潮面 前 ,刚刚打 开 国门 、尝试 性地 实 域 的经 济交 流 与合 作成 立 的 区域 性经 济组 织 。 1 9 年 1 月 ,中 国 91 1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利 来 源 就 是 分 工 经 济 ,反 映 分 工 水 平
小凯的新兴古典 贸易理论 中,即使参与分
工的国家之 间不存在生产技术、要素禀赋 差异, 也可 以从分工经济中获益 。 因此 , 不
贸 易 结 构 与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和 分 工 地 位 的 贸 易 结 构 是 影 响 区域 经
的好 处 。 总 之 ,不 管 是什 么类 型 的 国家 之 间 组 建 推 进 区域 经 济 一体 化 ,均 可 以获 得 分 工
Hale Waihona Puke 错综复杂 的关税优惠政策产生了具有 负面
影 响 的 “ 大 利 面 碗效 应 ” 从 而对 东 亚 地 意 , 区 的长 期 经 贸 发 展造 成 损 害 。 因此 , 国 需 要 进 一 步 采 取 措 施 , 各 共
与 方 的贸 易 结 构 为 竞 争 型 ,在 获 得 分 工 经 济 的 同时 , 然 要进 行 相 应 的 结 构 调 整 。 必 因
东 亚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1 6 年东盟 的成立。2 0 年 1 月 ,中国 97 02 1 与东盟签署了《 中国一 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 》 决定在2 1 年建成 中国 一 , 00 东盟 自
由贸 易 区。 随后 , 国和 日本先 后 与 东盟 签 韩 署 了 自贸 区协 定 , 由此 形 成 3 “O 1 个 1 + ”的 自由 贸 易区 网络 (-AN t r F ewok o尽 管 该 r 网 络促 进 了 区域 经 贸 活 动 的 发展 ,但 是 其
认 为这种特殊贸易安排不仅损害消费者的
径选择O
的问题。例如 S t 1 7 就 曾因给消 mi h( 7 6) 费者带来 负效应 而批评过梅休 因条约( 英 国和 葡萄 牙于 1 0 3年 签署 了梅 休 因条 7 约 , 以许可 葡萄牙的酒按 照优 惠条件进 它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

摘要: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机制不断深化发展,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日益复杂,美国主导的tpp与东盟主导的rcep由于本质的利益冲突与目标差异,两者的博弈一方面给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在两者博弈背景下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增加自身在亚太区域的话语权尤其值得关注。

本文通过借鉴整合前人研究的模型结果,分析tpp与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中国经济福利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在此背景下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tpp;rce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引言亚太地区从狭义上讲包括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南亚的东盟国家,有时还会延伸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

1989年,亚太地区国家共同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以此来加强对话,促进经济合作,如今,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进程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国家之多,合作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远,一体化过程之复杂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以说是十分引人瞩目,近年来,伴随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各国经济区域合作更加交织复杂,其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一个是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另一个是美国牵头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目前两者都在不断的谈判发展之中,各国都为了自身相关利益选择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贸易协定,这让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变得交织复杂,也让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的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倡议仍停留在“愿景”上。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在东盟主导的rcep中扮演重要的牵头作用,由于中国尚未加入tpp,因此中国在tpp与rcep的博弈背景下所做的战略选择会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tpp与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演变1989年apec的成立标志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rta发展相当迅猛,甚至有泛滥之势,此外,随着亚洲地区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fta)数量的激增,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逐渐出现“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的相关问题,数据表明,在1995年-2009年的15年间,是东亚国家签署fta最多的十五年,然而期间东亚“10+3”区域内贸易比重先由1995年的43.30%上升到2004年的45.77%,然后又下降到2009年的44.67%,区域内贸易比重的增加相当缓慢,由此可以看出东亚国家区域内贸易比重没有因签署的fta增加而上升,因此东亚国家需要反而更加广泛更加有深度的区域贸易协定来克服呈现泛滥的fta,东亚国家rcep的提出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建议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建议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建议高金田于潇(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一体化已在全球全面展开,而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为了将来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本文从大区域层次、区域层次、双边层次和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四个层次对中国所参与的各类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比较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双边自由贸易:次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之一,开展全方位同际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f{:要“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目前,我闷已参与了各类同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而不同组织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有经验,也有教训,因此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顾和总结过去我国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道路上的所作所为和所得所失,为将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合作积累经验就显得尤为必要。

1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现状国际经济一体化早在二战结束之际就开始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纵向来看,尤以欧盟(欧共体)的稳定、持续发展为代表,如今已发展到经济一体化的较高阶段一经济联盟,距离完全经济一体化只有一步之遥;横向来看,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也都相继出现了各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而我困在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过程中表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

首先,中国从21世纪才开始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在这之前只参与了A PE C非制度化的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签订了中同与智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开始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2012年第7期总第217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陈朝晖(渤海大学经法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资本全球流动、价值在不同国家转移而出现的新情况。

目前,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合作伙伴范围也比较广泛。

在确立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规划时,要区分可能性与现实性,考虑除经济之外的诸多要素,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简单对主导权和主导地位的强调,对中国并没有太大现实意义。

中国参与区域贸易一体化谈判,应当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同时重视对不同利益集团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中国[中图分类号]F114.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020-03作者简介:陈朝晖(1977-),男,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锦州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研究方向:国际法学、区域经济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对自由流动,并且正在根据经济收益和要素成本方面的考虑重新组织国际贸易与世界生产。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并一直延续至今。

截至2012年1月15日,GATT /WTO 共收到区域贸易安排(RTAs )通知511个,其中319个已生效。

2001年5月23日,中国加入第一个区域性多边贸易组织,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

2006年中国商务部开始提出将FTA 提升至国家战略,并陆续展开相关研究。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目前,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曼谷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 ,中国与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东盟、哥斯达黎加FTA ,大陆与台湾ECFA 。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不仅得益于中国正确的外贸方针与政策,还得益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本文回顾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是如何逐渐深入区域经济合作的,并分析了今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做了战略思考。

标签:区域经济合作历程回顾战略对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有两点还是明确的:一是在参与国间消除各种贸易壁垒和废除歧视性政策;二是在某些共同感兴趣的领域促进合作与政策协调。

综合以上定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含的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结合的过程;其宗旨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协作分工,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

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快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依靠地区优势,实现区域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选择。

中国在参与多边贸易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不断出台,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对中国而言,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加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1.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空白期(20世纪80年代-1991年)面对挑战和困扰,这一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似有而无,是一种观望、等待的战略,没有实质性地进展,或者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一种“无为”战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选择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择区域经济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一体化的宗旨是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缘优势,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日益成为当前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这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是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即与发展中国是走南南型一体化道路,或与发达国家走南北型一体化道路。

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比较(一)经济收益比较:南北型优于南南型目前为止,学界达成一致的结论是,南南一体化模式对成员国经济促进作用不显著,反而使成员国收入呈发散趋势,在经济收益上南北型模式比南南型模式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增加的可能性更大。

(二)非经济收益比较:南北型可能损失更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带来经济福利效果的同时,也会带给成员国一些非传统的、非经济因素的收益。

具体包括信号作用、信用作用、谈判筹码作用、保险作用以及协调工具作用。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建议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从网络覆盖的范围上看,基本集中在本国周边。

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香港、澳门、东盟、智利和巴基斯坦。

这5个伙伴国中,除智利处于拉丁美洲地区以外,其余80%都在我国周边,地缘性较强。

从一体化的模式上看,多为南南型一体化模式。

从一体化的内容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

作为中国目前参与的唯一一个具有实质性一体化含义的经济合作组织,《亚太贸易协定》发展较为迟缓,也未建立定期审议机制,缺乏纵向发展的动力。

而作为中国已建成的最重要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才刚刚起步。

两者的核心内容都是贸易优惠安排,实施时间均不长,涉及内容都很狭窄。

有效利用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中国参与亚太区经济合作措施

中国参与亚太区经济合作措施

中国参与亚太区经济合作措施亚太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是新世纪亚洲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从理论上看,尽管区域合作是一个次优的结果,但它可以增加各国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扩大规模效应,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因此它不失为过渡到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途径之一。

从亚洲各国的合作实践来看,亚太经济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以及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产物。

尽管亚太经济合作起步较晚,但它进展迅速,措施扎实,形式多样,亚太经济合作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成为推动亚太地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应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以周边睦邻成员国为重点,积极推进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突破疆界和洲界,构筑全球合作网络。

一、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

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两岸四地同为中国人,彼此间的互补远大于竞争。

作为腹地的祖国大陆经贸发展潜力巨大,庞大的消费人口和市场,多层次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两岸四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

因而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选择。

二、以周边睦邻成员国为重点,积极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亚太地区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

中国作为亚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具体来看,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按既定目标建立10+1自由贸易区,以此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的依托和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方式方法。

2987 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及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2987 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及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及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前言区域经济合作是指该地区的各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贸易合作、技术合作、产能合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作为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及作用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1.推动地区稳定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提高整个地区市场规模和效率,降低地区内的贸易流动成本,为地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加广泛的市场,从而加速地区内的产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2.促进地区间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互联互通,构建完善的交通、能源、通信和金融网络,从而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打破孤岛式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同时,也有助于拉近与其他地区的关系,拓展合作新空间。

3.提高地区国际影响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各国顶住短期的压力,持久地推动合作。

在这个进程中,各国将学习如何共同协作安排、互相尊重并建立秩序和规范。

这样的区域合作,可以携手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挑战,提高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1.积极参与和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拥有开放的投资环境、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是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

中国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并从中获得好处,还应该专业化、规模化推进这种一体化进程,并贯彻执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原则和政策。

2.发挥战略优势,掌控经济大局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具有很强的地缘战略和多种资源优势。

中国应该坚持大局观念,发挥国家的战略优势,积极布局产业链,推进简单重复性的步骤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同时,国家应该统筹考虑能源环境和日常问题,制定科学的战略方案。

3.加强政策协调和交流合作作为地区内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大国,中国应该推动各国间的经济交流,积极参与到有关的培训课程和聚会中,保持沟通,扩大交流范围。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作者:李涛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2期就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体而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同时,还可通过产品贸易,实现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

中国和一些中亚国家、东南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彼此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

从需求贸易的角度而言,中国是一个综合的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多元化,周边国家与中国开展国际贸易,存在着大量的贸易机会。

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联系,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使我国制造业的强大生产能力得以发挥。

另一方面,有利于密切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实现互利双赢。

一、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一)中国需要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

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

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二)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

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一体化绩效差异分析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选择

经济一体化绩效差异分析及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选择

南 一北合作的情况恰好相 反。 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 在经济制度建设水平 、 法治水平还是经 济发 展水平等方面都存 在 巨大差距 , 二者 的相关政策 目标也相去甚远。从而 , 南北型合
作产生了高额的谈判成本 。正是这种高额的谈判成本使得南 一
北型合作很难采取关税同盟 、 同市场等较高层次的合作形式 , 共 而大 多以 自由贸易区为主 , 北美自由贸易区就属于这种情况。
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体北 ( 一北型 ) 南 。 跟据 以上两种 分类方法 , 将经 济一体化 的三种类型与六种
状态结合 , 上就可能产生 1 种不同的一体化 合作组织 。但 理论 8 并非 1 种类型都会在现 实实践 中出现 , 8 具体什么样的一体化组 织会 出现是 由一体化 的成本和一体化的收益共 同决定的。通常
现实 中最常见的一体化 组织有北 一北型经济同盟 ( E 、 如 U)南

体化 、 南一 型 一体 化 和 南一 型 一 体化 在 经 济 绩 效上 的 差异 . 北 南 对 中国参 与 区域 经 济 一体 化 合 作 给 出 了建 议 。
【 关键词 】 区域 经济一体化 市场规模扩大效应 市场分工
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
三、 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规模 扩大效应与分工的利益
另外 , 根据 区域一体化成 员经济发 展水平 的不 同 , 又可将 区域经济一体 化分为三种类型 : 发达 国家之 间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 一北 型)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南型 ) 北 、 南
市场规模决定劳动分 工 , 这是斯密定理 的含 义。根据斯密
南 一南合作可能出现 两种 睛况 , 一是二者在经济发展 中处 于相 同的境地 , 从而容 易在政策 目 、 制建设 等方面达成 一 标 机 致 , 是谈 判成本较低 , 利于形成 关税 同盟 等较 高级 的合作 于 有 形式 , 南方共 同市场 。另一种情况是二者的差异很大 , 如 谈判成 本 高 , 难于形成较 高级的合作 形式 , 于是 而更 可能选择 自由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进一步演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趋势日益明显,为了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谋求最大利益,使得国家经济更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我们就必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采取正确的策略。

一、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所处的环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国家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采取一致的立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91年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2 年11 月,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除了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外,还有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由于2008 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

为应对危机,各经济组织纷纷出台措施,力图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经济复苏迹象依然难觅,近日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公布的负面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衰退程度日益加深。

欧元区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东盟和东亚国家大多是外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美欧经济陷入低迷,消费能力锐减的同时,在危机条件下
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更有可能被重新拾起。

二、世界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的“贸易创造”效应使北美地区经济增加了活力。

拉动对包括中国产品在内的区外产品的需求。

区域内贸易规则和产品标准的统一也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本。

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扩展,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及其内部贸易规则的统一也有利于我国对整个拉丁美洲市场的开拓。

从消极影响方面来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对区外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

协定给墨西哥提供优惠待遇使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影响到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流向,导致其向北美市场倾斜,增加了中国吸引外资的难度。

(二)APEC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机遇
APEC要求各成员大幅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开辟了新的天地。

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同时滚动,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达国家的持续发展。

为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奠定基础。

不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改进技术,也有利于发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动同他国的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奠定基础。

2、挑战
关税的大幅度削减,使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APEC决定将能源、化工、电讯、汽车工业产品、玩具、首饰等酒类产品的关税从1999年开始降为
零,这其中有中国的弱项居多,尤其是电子、汽车工业对我国的冲击尤大。

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APEC成员东南亚诸国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贸易出口和金融体系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的出口市场包括APEC中的其他亚洲国家,贬值后需求猛跌,使中国的出口受到极大的伤害。

中国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本国产品的出口。

同时,要完善宏观经济的调控,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应变能力,改变体制,加强对经济的监控,优化外资投资结构等。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中国在保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自己的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政策,以谋求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一)、推进APEC紧密经济组织化
APEC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重要依托。

中国参加APEC 是为了能够与邻国一起合作,致力于区域经济建设,有利于减少区域政治冲突的危险。

一旦APEC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组织,中国的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APEC 内部所存在的次区域经济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同时,成员之间贸易壁垒逐步削减,与区外国家相比,可以获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市场保证。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资本流动可以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的投资。

再次,区域内经济合作,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

最后,进一步向区内成员开放我国市场,可以促进国内资源的重新配置;小范围的大幅度开放,可以使我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国内经济的严重震荡。

(二)、加快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
中国与东盟仍应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努力加强磋商与谈判,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一, 双方的贸易将有更大的增长, 贸易结构进一步合理化随着入世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加快, 特别是我国的制造业将会有快速发展, 将带动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增加。

第二, 双方的相互直接投资将逐步扩大随着东盟与中国双方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投资壁垒的逐渐消除, 相互投资将会增多。

第三, 经济合作领域将日益拓宽随着双方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正式启动和实施, 双
方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 服务贸易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投资合作方式将更加多元化。

(三)、实现多元化出口商品市场,国际化技术标准,突破非关税壁垒外贸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参与外贸的企业和产品。

市场多元化战略将特别强调提高外贸竞争力问题。

第一,调整后的市场多元化战略途径首先明确表示实现战略的核心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企业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体。

今后政策应重点倾向于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要使企业的投入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企业才会有兴趣有信心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产品是开拓市场能力的另一重要方面。

出口产品结构决定了我国出口市场结构,成为市场多元化战略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贸易方式的多元化是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要重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在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基础上,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加强对外投资,突破他国和组织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曾经遭遇和正在经历的贸易歧视,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加快技术标准国际化。

“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作为我国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课题,将根据“整体设计、重点突破、分类事实、滚动支持”的原则加快研究
和实验。

技术标准国际化,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整体质量,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免予受到质量方面的指责,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

总而言之,中国应以推进APEC成为更紧密的区域经济组织,继续发展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重点;从中国自身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更多的企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有竞争力的、多元化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才能从更广阔的市场寻求商机,拓展生存发展之道。

只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推行“走出去”战略,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突破其他区域经济组织和国家的贸易壁垒,在贸易摩擦发生时占领有利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