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_杨灿_第1章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来搜集、整理并科学地组 织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 析、归纳和发掘,才能合理制定国民经济管理的目 标,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 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真正做到目标可行,判断有 据,调控有度。 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作为宏观经济管 理和分析的重要基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同时,也构成了当代经济统计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SNA的产生和发展(续) 1947年,旧国联发布由理查德·斯通主持撰写的研 究报告《国民收入估算与社会账户编制》。 1950年和1952年,OECD先后发布了《一个简化的国 民经济账户体系》和《标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两 份报告,提出了以账户形式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基本构想。 1953年,联合国正式颁布了由斯通主持完成的《国 民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表》(旧SNA),该报告提出 一套包括6个账户和12个辅助表的体系,用来描述国 民经济的生产、消费、积累和对外经济等流量,这 标志着SNA基本核算框架的初步形成。
(一)SNA的产生和发展(续) 1968年《SNA》完善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国民经济 的部门分类以及账户体系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 引入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 格核算的有关内容,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完备、 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 1993年《SNA》篇幅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 方法规范,同时,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以及环 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性。 该标准体系推行十余年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 和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SNA)
(一)SNA的产生和发展 192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力 图通过宏观管理振兴美国经济。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问世,他断然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 理论基础,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国家经济生 活,通过财政与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 求,从而减轻失业,恢复经济。
本 章 要 目
§1.1 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 §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体系 §1.3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小 结:本 章 要 点
§1.1 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
一、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两种涵义: 横向:从事经济活动的各部门 ──货物与服务部门、三大产业、居民等 纵向:各部门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流通、分配、使用 纵横交错、有机结合: 国民经济=经济活动各部门、各环节及其 内在联系的总和
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统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起 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 1665年,威廉•配第(W.Petty)运用“政治算 术”方法进行国民收入的估算。 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 (S.Kuznets)关于国民收入和产出的理论和实 证研究(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瓦西里•列昂节夫(W.Leontief)的“投入产出 表”分析技术(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
莫里斯•科普兰(M.Copeland)的“资金流量表” 分析技术;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Goldsmith)的“国民 资产负债表”分析技术;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等人的 国际收支分析方法(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 奖)。 理查德•斯通(R.Stone)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的研究(198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续)
概括而言,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经济统计)就是以 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 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 内在联系,并为正确研究这些问题提供基本的核算 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构成了经济统计的主 要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企业经济统计(企业经营 统计)。它们两者之间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前者以 后者为基础,后者又以前者为指导,彼此相辅相成。
五大核算的内在联系:
流量(ABCE)~存量(D) 国内(ABCD)~对外(E) 总量(ADE)~部门结构和关系(BCD)
五大核算与账户体系的关系:
图1-5 SNA的账户设置与分析框架 (后详)
四、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发展概况: 80年代以前──采用MPS 1984年起,改革旧核算体系 1992年形成新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参照SNA) 1995年核算体制全面转轨 2002年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基本框架 两大部分,三个分支,二元结构(见图)
附注:MPS的演变过程(苏东国家) 1920年,出现“物资产品平衡表”和“财政收支平 衡表” 1957年,制订完整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1971年,由联合国颁布《MPS》,与SNA并行 1984年,修订、颁布“新MPS” 1990年代后,苏联解体,经互会解散,MPS消亡 或曰:MPS是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核算体系, 而SNA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核算体系。
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投入产出表 基本表 资金流量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中 国 国 民 经 济 核 算 体 系 经 济 循 环 人口平衡表 劳动力平衡表 自然资源表 补充表 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 企业部门产出表(V 表) 企业部门投入表(U 表) 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 综合价格指数表 国民经济账户(含经济总体账户和国外交易账户) 账 户 机构部门账户 产业部门账户
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
各部门比例协调: 两大部类(马克思) 三大产业(库兹涅茨) 部门联系平衡(列昂节夫) 各环节相互平衡: 生产-分配-使用相互平衡,总供需平衡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 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 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
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和分析框架
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
生产范围 SNA: 综合性生产 MPS: 限制性生产 核算内容 比较系统全面 比较简单片面 核算方法 帐户(复式) 平衡表(单式)
注意区分:国民经济帐户与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经济)帐户,国民会计 National Accounting 国民(经济)核算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即联合国的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一般的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涵盖SNA、MPS和形态各异的国民经 济核算体制)
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源自文库其主要差异(续)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 称SNA,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 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又称“西方体系”;但实 际上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也都参照SNA制定本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体系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从微观角度考察与企 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 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 分析工具。 国民经济统计从宏观角度考察与国民经济运 行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宏观经济 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框架。
(一)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 实物运动:产品生产→市场流通→社会总供给 价值运动:价值形成→收入分配→社会总需求 两者既分离、又统一:
实物运动 生 产 价值运动 分 配 需 求 流 通 供 给 使 用
问题1:社会总供需是否平衡?
(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框架 扩展一:引入金融过程和储蓄-投资分析
产 品 生 产 分 配 价 值 储蓄 金 融 实物投资 消 费 流 通 供 给 使 用
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
可见,在国外,“国民经济核算”就是现代 的国民经济统计(包括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 和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统计核算) 在国内,情况有所不同:种类繁多的部门统 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国民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核算 广义地理解,国民经济统计包括:国民经济 核算(SNA)、国际收支统计(BOP)、政府财政 统计(GFS)和货币金融统计(MFS),等等。
三、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 (一)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就业 (二)物价稳定 (四)收支平衡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 实施国民经济管理:确定发展目标,监测和调控 国民经济的运行,这些都需要掌握大量、翔 实的数据资料。
三、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续)
问题2:资金余缺怎样调节?
扩展二:开放经济系统
进 口 流 通 国 国 内 生 产 价 值 分 配 外 对外分配流量 外 储蓄 实物投资 金 融 对外金融流量 消 费 产 品 国内供给 国 本 国 使 用 出口
问题3: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扩展三:引入经济存量
问题4:财富存量与经济流量关系如何?
据此,我们可以全面考察国民经济循环的条件、过程、 结果和影响,从数量上深入探究其规模、结构、内部 联系和对外关系,以及各种经济存量与流量的动态衔 接关系,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不过,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运动过程而言,这 幅图像也仍然是粗线条的,它所展示的只是国民经济 循环的基本脉络。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分析中,往往还 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的细节。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环 节和基本方面已被上图囊括其中,可以说,它为国民 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基础 框架。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
第1章 导 论
厦门大学 杨 灿 主讲
课程教材
杨灿主编、 周国富副主编: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国 民经济统计学)》,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年1月
参 考 文 献
[1]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SNA,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2]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3 [3]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2002)培训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肖红叶、周国富:《国民经济核算概论》,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4 [5]杨灿:《国民核算与分析通论》,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6]高敏雪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7 [7]《统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的相关论文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续)
现代的国民经济核算不同于传统的国民收入统计之 处,主要表现在其内容的系统性、方法的严密性和 结构的复杂性。 如此庞大复杂的工作,已经不是少数几个经济学家 和统计学家所能独立胜任的,这使得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理论研究从一开始就与各国政府或国际机构 的核算标准制定及其实践紧密联系。 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即: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物质产品 平衡表体系(MPS)。
(二)SNA的核算内容
SNA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帐户体系,结合具体分析领 域,可以归纳简化为“国民经济五大核算”:
A. B. C. D. E.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考察关键总量(如产出、消耗、 消费、投资等) 投入产出核算:考察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相互提供、 消耗产品) 资金流量核算:考察部门间经济收支关系(分配、转 移、金融) 资产负债核算:考察资产负债存量(总量和结构) 国际收支核算:考察对外经济往来和对外资产负债
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及其主要差异
1990年代前,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过两种极为不同的国 民经济核算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别采用过这 两种核算模式。它们既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某些 共通之处,同时又各自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特征。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因其发源于前苏联和东欧经互 会等计划经济国家,故又称“东方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