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简答、计算doc
给水工程考试简答题

给水系统分类水源:地表水,地下水。
供水方式:自流系统,水泵供水系统,混合供水系统。
目的:生活用水,生产给水,消防。
服务对象:城市,工业(循环,复用)给水系统的组成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清水池和水塔有何作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设水塔?清水池用于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的供水量差额,而水塔用于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与管网用水量的差额。
如果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等于用水量,即流量无需调节时,管网中可不设水塔,成为无水塔管网。
大中城市用水量比较均匀,通常用水泵调节流量,多数可不设水塔说明水塔容积和清水池容积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每小时的供水量相接近时,清水池的调节容积可以减小,但是为了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差额,水塔的容积将会增大。
如果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接近用水量,水塔容积越小,但清水池容积将增加1)管网无水塔或高地水池时,二级泵站、输水管渠、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来计算2)管网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时,泵站每小时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户每小时的用水量,但设计的最高日泵站的总供水量应等于最高日用户总用水量二级泵站、输水管渠、管网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用水量的变化曲线拟定。
一般按以下方法确定:A)管网起端设水塔:二级泵站、二级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按二级泵站的供水线最大一级供水量确定;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
B)网中或网后设水塔:二级泵站:按二级泵站的供水线最大一级供水量确定;二级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减去水塔输入管网的流量计算;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
管网布置形式:树状管网、环状管网定线取决于城市布置地形,供水区地形,水源和调节水池位置,街区和用水用户特别熟大用户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等的位置。
供水要求为前提,尽可能缩短管线。
干管延伸方向与管网的主导流向一致,主要取决于二级泵站到大用水户、水塔的水流方向。
地下水试题库-简答题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 简述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主要污染途径2 水-岩相互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重要因素,溶解与沉淀是水-岩作用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请解释一下何为溶解?何为沉淀?3 简述污染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4 地下水水化学调查中调查范围包括哪些?5 简述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要素6 简述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7 简述DRASTIC模型的指标和计算方法8 影响修复效率的污染物和含水介质的主要性质有哪些?9 何为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种类有哪些?10 何为地下水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有哪些?11 地下水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岩石和岩石空隙中的水,岩石空隙有哪些类型?空隙中水有哪些类型?12 何为包气带、潜水和承压水?13 地下水环境中水-岩溶解作用类型有哪些?请举例。
14 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沉淀反应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15 地下水中碳酸组成类型有哪些?16 何为阳离子交换容量,如何测定,其影响因素有哪些?17 简述常见的钻进方法18 请列举四条常见的地下水采样基本要求19 常见的地下水评价方法有哪些?请列出计算公式20 列举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21 列举常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22 何为同位素,有哪些分类,并举例说明23 地下水中主要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各有哪些?24 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其与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方面,研究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何意义?25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的学习,你认为如何做好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工作?26 某地因超采浅层地下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试分析原因,指出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27 简要总结地下水监测的目的,任务和作用28 为什么现场分析对水样分析非常重要,举例说明29 什么是风险、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30 DRASTIC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五、计算题(共1题,共10分)1 针对焦作市地下水水质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进行评价,并根据分级标准,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级。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地下水是指:
A. 地表以下的水
B. 地表水下渗形成的水
C. 存在于地下岩层孔隙中的水
D. 所有地下的水
答案:C
2.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降雨
B. 河流
C. 湖泊
D. 海洋
答案:A
3. 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A. 工业废水
B. 农业化肥
C. 家庭生活污水
D. 风力发电
答案:D
二、填空题
4. 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5. 地下水流动的主要驱动力是________。
答案:重力
三、简答题
6. 简述地下水的分布特点。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特点包括:地下水的分布受地形、地质构造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分布特征不同;地下水的分布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开采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四、论述题
7. 论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答案: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加强地下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源的侵入;实施地下水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结束语: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下水的相关知识,增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A. 地表径流B. 降雨入渗C. 河流渗漏D. 湖泊渗漏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污染的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地下水位上升D. 垃圾填埋场渗漏答案:C3.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不包括:A. 湿地面积减少B. 河流流量减少C. 土壤盐碱化D. 地下水资源枯竭答案:C4.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A. 增加开采量B. 减少开采量C. 随意开采D. 无限制开采答案:B5. 地下水的水质通常比地表水:A. 差B. 好C. 相同D. 无法比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________(答案:降雨入渗)。
2.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________(答案:湿地面积减少)。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________(答案:减少开采量)。
4. 地下水的水质通常比地表水________(答案:好)。
5.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使用和________(答案:垃圾填埋场渗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下水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地下水根据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位于地表以下不深的地方,补给来源主要是降雨和地表水;潜水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之上,补给来源主要是降雨入渗;承压水位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补给来源主要是潜水的补给。
2.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会带来哪些问题?答案: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湿地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减少、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
3. 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答案: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的使用,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以及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答案: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的管理,严格控制垃圾填埋场的渗漏,以及定期监测地下水的水质,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源。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 地表水B. 雨水C. 大气降水D. 河流水答案:A2. 地下水的类型包括:A. 潜水和承压水B. 淡水和咸水C. 深层水和浅层水D. 地表水和地下水答案:A3. 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主要有:A. 井采B. 河流抽取C. 湖泊抽取D. 雨水收集答案:A4.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灌溉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答案:D5. 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包括:A. 限制开采B. 污水处理C. 植被保护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常与_______的坡度一致。
答案:水力梯度2. 潜水是指位于_______以下的地下水。
答案:第一个不透水层3.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可以反映_______的变化。
答案:水文地质条件4. 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会导致_______。
答案:地下水位下降5. 地下水的保护对于_______至关重要。
答案: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安全三、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主要特点。
答案:地下水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可再生性等特点。
它不易受到污染,水质较好,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2. 地下水开采的不利影响有哪些?答案: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四、论述题1. 论述地下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答案: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等方面。
合理利用地下水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采的原则。
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源地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等。
结束语:地下水作为地球上宝贵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了解地下水的基本知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是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通过本试题及答案大全,能够加深大家对地下水重要性的认识,共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做出贡献。
水文地质试题2以及答案

(1)年降水总量大,有利于补给地下水。
(2)降水强度适中,降水时间长,有利于补给地下水。
(3)包气带渗透性较强,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包气带厚度小,有利于地下水补给。
(4)地形平缓,甚至低洼,有利于滞积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的份额。
(5)森林植被发育可滞留地表坡面,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
班级
学号
姓名
2.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类是环境对含水层的信息输入,包括降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人工开采地下水、
地应力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另一类是变幻输入信息的因素,即赋存地下水的地质地形条件。
(1)气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候因素)
(2)水文因素。
(3)地质因素
(4)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
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3)“以丰补歉”合理调控原则
含水层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蓄功能,合理调控地下水位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蒸发损失。
班级
学号
姓名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答;
影响因素有:年降水总量、降水特征、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
7.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8.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C)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2.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A)方向发展。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考试试题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考试试题答案:1. 选择题:1) 地下水是指()。
a) 存储在地下的全面水b) 地面以下的水c) 地表以下地下及各种岩石裂隙中的水d) 不抬高地下水位即地面流水答案:c2) 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有()几种形式。
a) 1b) 2c) 3d) 4答案:b3) 根据地下水水位的不同,地下水分为()几个区域。
a) 1b) 2c) 3d) 4答案:c4) 地下水污染主要有()几种形式。
a) 1b) 2c) 3d) 4答案:d5) 地下水的使用与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合理开发利用b) 保护和修复c) 可持续发展d) 全部答案都对答案:d2. 简答题:1) 解释地下水补给的形式和过程。
包括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
答案: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然补给和人工补给。
自然补给顾名思义是指地下水通过自然的过程得到补给,主要有降雨补给和侧向补给两种。
降雨补给是指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入渗和渗漏等过程进入地下水系统。
侧向补给则是指水源来自侧边或上部,通过渗滤进入地下水带。
人工补给则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向地下水系统进行水源补给,主要包括人工注入、人工增渗和人工引水等方式。
2) 请简述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答案:地下水与地表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水文系统。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通过水文循环而产生。
降雨过程中,一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一部分通过入渗进入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通过渗漏、泉涌、沉水等方式补给地表水。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时,地下水向地表水体补给;当地下水位低于地表水位时,地表水向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还存在物质交换,如氧气、二氧化碳、溶解有机物等。
3)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控地下水污染?答案: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填埋场等。
农业活动是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中的各类工业废液和废水,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商业和社区等。
地下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下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 地表水B. 雨水C. 河水D. 海水答案:A2. 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增加B. 地表水体减少C. 地下水开采D. 地壳运动答案:A3. 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常与()一致。
A. 地形坡度B. 地层倾斜C. 压力梯度D. 温度梯度答案:C4. 地下水的矿化度是指水中()的总含量。
A. 溶解气体B. 溶解固体C. 悬浮固体D. 胶体物质答案:B5. 地下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不包括()A. 重金属离子B. 放射性物质C. 有机污染物D. 氧气答案:D二、多选题1. 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包括()A. 降水入渗B. 地表水体补给C. 侧向补给D. 人工补给答案:ABCD2. 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有()A. 降水量B. 蒸发量C. 地下水开采量D. 地表水体水位答案:ABCD3.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农药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土壤侵蚀答案:ABC4.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A. 温度B. 颜色C. 透明度D. 密度答案:ABCD5.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包括()A. pH值B. 硬度C. 矿化度D. 电导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下水位的升降只受降水量的影响。
(×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通常比地表水慢。
(√ )3. 地下水的矿化度越高,水质越差。
(× )4. 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通常比地表水高。
(× )5. 地下水的污染一旦发生,很难通过自然过程得到恢复。
(√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水主要存在于砂质土壤中,流动速度较快,易受污染;裂隙水存在于岩石裂隙中,流动速度较慢,水质较好;岩溶水存在于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溶洞中,流动速度快,水质较好。
2.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答: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饮用水安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等。
地下水平衡计算

地下水平衡是指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之间的平衡关系。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雨、河流、湖泊和灌溉等,而排泄则主要通过地下水流动和地下水渗漏到地表水体中。
地下水平衡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是降雨水,因此需要测量降雨量并考虑地表径流、渗漏等因素来估算地下水的补给量。
2. 确定地下水排泄量:地下水的排泄主要通过地下水流动和地下水渗漏到地表水体中。
地下水流动可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速来估算,而地下水渗漏可以通过测量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来估算。
3. 比较补给量和排泄量:将地下水的补给量与排泄量进行比较,如果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则地下水处于正平衡状态;如果补给量小于排泄量,则地下水处于负平衡状态;如果补给量等于排泄量,则地下水处于平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平衡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
此外,地下水平衡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地下水开采、地下水补给区的开发等。
因此,在进行地下水平衡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估算
和分析。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哪几类?A. 潜水、自流水、承压水B. 潜水、半承压水、承压水C. 潜水、自流水、裂隙水D. 潜水、承压水、溶隙水2. 下列哪种地下水类型不属于孔隙水?A. 潜水B. 承压水C. 裂隙水D. 溶隙水A. 地形B. 气候C. 水文地质条件D. 人类活动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地下水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动态采样D. 静态采样5. 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化学指标?A. 溶解氧B. 总硬度C. 浊度D. 温度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 地下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______和______。
3. 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2. 地下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和蒸腾作用是地下水损失的主要途径。
()3. 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于地表水污染治理。
()4. 地下水质量标准越高,水质越好。
()5.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2. 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4. 地下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5. 请列举三种地下水采样方法。
五、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米,孔隙度为0.3,地下水平均流速为0.5米/天,计算该地区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2. 某地下水监测井的数据显示,井中水位在一年内从50米下降到45米,假设含水层面积为100平方公里,计算该地区地下水的年开采量。
3. 如果一个含水层体积为1,000,000立方米,孔隙度为0.25,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计算该含水层中储存的地下水的总质量。
水文地质学-第6章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

二、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1.具备条件 1.具备条件
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chd-qw
第六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10
河流上游 和中游
chd-qw
第六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11
长江瞿塘峡
chd-qw
第六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 排泄和径流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这三个环节 就是地下水的循环――即自然界循环中的水 , 即自然界循环中的水, 就是地下水的循环 即自然界循环中的水 处于地下隐伏阶段的循环。 处于地下隐伏阶段的循环。 基本概念 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 地下水的补给 程。 地下水的排泄――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 地下水的排泄 地下水的径流――获得水量到失去水量所经历 地下水的径流 的过程。
3.越流补给
越流补给是通过弱含水层的补给( 越流补给是通过弱含水层的补给(leakage recharge) ) 要弄清谁补给谁: 在水的密度相同时, 要弄清谁补给谁 : 在水的密度相同时 , 高水位补 给低水位, 不一定是高的含水层补给低的含水层。 给低水位 , 不一定是高的含水层补给低的含水层 。
chd-qw 第六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4
①入渗过程
a.渗润阶段:降水初期,如果土壤干燥,下 渗润阶段:降水初期,如果土壤干燥, 渗润阶段 渗水主要受静电引力作用, 渗水主要受静电引力作用 , 受土粒吸附 形成结合水, 结合水的饱和, 形成结合水 , 结合水的饱和 , 即本阶层 的结束; 的结束; b.渗漏阶段 :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 , 分子 渗漏阶段: 渗漏阶段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大, 作用力( 静电引力) 作用力 ( 静电引力 ) 由毛管力和重力作 用取代, 逐渐充填岩土孔隙及下渗, 用取代 , 逐渐充填岩土孔隙及下渗 , 直 到重力起主导作用。 到重力起主导作用。 c.渗透阶段:孔隙水分近乎饱和,水主要受 渗透阶段: 渗透阶段 孔隙水分近乎饱和, 重力作用稳定向下流动。 重力作用稳定向下流动。
地下水利用题(考题)

地下水利用题(考题)地下水利用题一、名词解释1、潜水含水层:降落漏斗在含水层内部扩展,即随着漏斗的扩展,其渗流过水断面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井的水位下降不低于含水层层顶板,其降落漏斗不在含水层内部发展,即不会产生含水层被疏干,只能形成承压水头的下降区,就是说承压含水层随着漏斗的扩展,只发生水压的变化,其渗流过水断面则是不变的。
3、降落漏斗:是水井中水位下降较大,离井越远水位下降越小,形成漏斗状的下降区,称为降落漏斗。
4、土壤的盐渍化:——是指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逐渐积累的过程。
5、土壤的碱化——是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离子的饱和度逐渐增高的过程。
二、填空1、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
2、由于水井凿入含水层的深度不同,可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3、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水理特性的定量指标。
4、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贮水系数μ*、压力(水位)传导系数a、隔水系数B等。
5、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野外抽水试验、开采资料和动态观测资料、室内试验。
6、以水均衡法为基础,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量、排泄量、储存量。
7、储存量是储存在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该量可分为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
8、以分析补给资源为主,一般把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
9、H.A普洛特尼可夫将地下水储量分为: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和开采储量四种。
10、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任务是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
11、总矿化度的表示方法有电导率、g/L、ppm。
12、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参数主要有SAR(钠吸附比)、pHc、SAR*(准确的钠吸附比)、K (综合危害系数)、Ka(灌溉系数)、RSC(残余碳酸钠)、SSP(钠化率)。
13、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碱度、盐度、矿化度法,综合危害系数法,灌溉系数法,水土综合评价法,判别公式法。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物理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物理一、选择题1. 地下水是指:A. 地表水B. 地表以下的水C. 河流中的水D. 海洋中的水答案:B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 降雨B. 河流C. 湖泊D. 海洋答案:A3. 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常是由:A. 高处向低处B. 低处向高处C. 垂直方向D. 水平方向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的特性?A. 可再生性B. 流动性C. 均一性D. 可压缩性答案:D5. 地下水的渗透速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土壤颗粒大小B. 水力梯度C. 土壤孔隙率C. 土壤颜色答案:C二、填空题6. 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上层滞水、潜水、深水7.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表径流、地下渗透、人为排放8. 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井采、泉采9. 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面沉降、地下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10. 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开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三、简答题11. 简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地下水与地表水是水循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地表水通过渗透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补给地表水。
区别在于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不易直接观察和测量,而地表水存在于地表,如河流、湖泊等,容易观察和测量。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较慢,受地质结构影响较大,而地表水流动速度较快,受地形和气候影响较大。
四、计算题12. 已知某地区地下水的渗透系数为0.01 m/d,水力梯度为0.005,求该地区地下水的渗透速度。
答案:地下水的渗透速度 \( v \) 可以通过达西定律计算得出,公式为 \( v = k \times i \),其中 \( k \) 是渗透系数,\( i \) 是水力梯度。
地下水科学试卷B答案

地下水科学试卷(B)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2分/题)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3.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4.地下水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5.地下水径流: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到失去水量的过程。
6.地下水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7.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8.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9.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10.总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总溶解性固体)称为总矿化度。
单位:g/L。
二、填空(15分,1分/题)1.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2.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埋藏深度变大。
3.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增加的水量通过水的密度加大及含水介质空隙的增大容纳。
4.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正交流网)。
5.潜水动态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及弱径流型三种类型。
6.地下水资源具有系统性、可恢复性、调节性、与地表水相互联系和转化及复杂性等特征。
三、判断正误(10分,0.5分/题)1.水文循环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而地质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2 孔隙度是孔隙体积与岩石颗粒体积的比值。
(×)3.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4.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地下水科学概论练习题

地下水科学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孔隙介质中的_________。
2. 地下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4.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A. 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B. 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C. 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D. 潜水、承压水、自流水A. pH值B. 水位C. 渗透系数D. 水温A. 生活污水排放B. 工业废水排放C. 农药和化肥施用D. 地震三、判断题1. 地下水流动速度与孔隙度成正比。
()2.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3. 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循环过程。
2.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 地下水超采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五、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
请你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六、计算题1. 已知某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0^3 cm/s,含水层厚度为20m,地下水流速为0.5 m/d,求该含水层的渗透率。
2. 某潜水含水层面积为100 km²,水位降深为5m,给水度为0.2,求该含水层在一年内的可开采地下水量(假设一年内水位降深均匀)。
3. 已知某井的静水位深度为10m,动水位深度为15m,求该井的涌水量(假设井的半径为0.5m,渗透系数为10^4 m/s)。
七、名词解释1. 潜水2. 承压水3. 地下水动态4. 地下水脆弱性八、论述题1. 论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 阐述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技术措施。
地下水文学复习

地下水文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弹性贮水和弹性释水:水头升高引起的含水层贮水现象;水头降低引起含水层释水的现象。
2、均质介质和非均质介质:渗流场中所有点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渗流场中不同点渗透系数不相同。
3、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渗流场中某点不管渗流方向如何均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某点渗滤方向不同,渗透系数不同。
4、流网:渗流场中由一系列的等水头线和流线所组成的网格。
5、流线和迹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此时刻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6、越流系数:表示当主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1个单位时,通过主含水层和弱透水层间单位面积的界面上的水流量。
7、潜水回水:地表水和潜水存在水力联系时,地表水位的抬升,引起潜水水位相应抬高的现象。
8、河渠引渗:利用河渠水的侧渗作用来补充地下水,以达到灌溉目的。
9、地下水污染: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地下水化学、物理、生物性质改变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10、工程地下水:从工程角度出发,探讨地下水的性质、地下水所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11、地热田:在技术条件下可以采集的富含可经济开发和利用的地热流体的地域。
二、填空题1.地下水文学中将岩土空隙分为三类,分别是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坚硬不可溶岩石中的裂隙、可溶岩中的溶隙。
2.松散岩土孔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土的颗粒的排列情况和分选程度和颗粒形状。
3.多孔介质的类型有固结岩石、半固结岩石、非固结沉积物。
4.岩土空隙中的液态水包括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5.孔隙率越大的岩土的渗透性越好,对吗?6.裂隙类型包括成岩裂隙、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卸荷裂隙。
7.溶隙种类:溶孔、溶蚀裂隙、溶洞、地下暗河。
8.常见的可溶岩有石灰岩、白云岩、盐岩、石膏。
9.液态水的赋存形式包括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其中毛细水又可分为支持、悬挂、孔角毛细水。
10.构成含水层的必要条件:空隙空间+地质构造+补给水源11.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给水度,它可以表示为容水度和持水度之差。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中地下水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地下水是指:A. 地表水B. 河流水C. 土壤中的水分D. 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水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A. 降雨B. 河流渗漏C. 湖泊渗漏D. 海水答案:D3. 地下水的流动方向通常是由:A. 低处向高处B. 高处向低处C. 垂直向下D. 水平流动答案:B4. 地下水的类型包括: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所有以上答案:D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6. 地下水的开采方式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抽取式;渗透式7. 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降雨入渗;地表水体渗漏;人工补给8. 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利用、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防止污染;加强监测三、简答题9. 简述地下水的分布特点。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特点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下水多以裂隙水和岩溶水的形式存在;在平原地区,地下水多以孔隙水的形式存在。
地下水的分布也受到地下水位高低、地下水流速快慢等因素的影响。
10. 地下水资源的利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地下水资源的利用需要注意合理开发、防止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同时要注意防止污染,避免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此外,还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地下水的基本知识,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次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能够对地下水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水文地质课件习题四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习题四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
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
7.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8.有效空隙度:重力水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11.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12.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
13.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
14.层状非均质: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为均质各项同性,但不同岩层渗透性不同。
二、填空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
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6.流网是由一系列流线与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
7.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10.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三. 判断题1.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作平行流动,称作层流运动。
简答从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一般规律

简答从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一般规律地下水是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之一,它存在于山前地区和平原洪积物中。
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来源是降水。
当降水穿过山地的时候,由于山区地势的不同,在山前地区会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这是因为山地至平原的过程中,土壤和岩石逐渐变得松散,增加了水的渗透性。
其次,岩石类型和构造对地下水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岩石类型上,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属于具有较高渗透性的岩石,有利于地下水形成和储存。
而在构造上,山地的地质构造复杂,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形成分布。
此外,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还与地下水补给条件紧密相关。
地下水补给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降水的渗入,二是河流和湖泊的渗漏。
这些途径的补给是地下水形成和储存的重要来源,对地下水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分布也与地下水不透水层的存在有关。
不透水层主要是指土壤或岩石中较低渗透性的层,其上方渗透性较好、地下水丰富的地层称为含水层。
山地到平原地区,不透水层的存在会阻碍地下水向平原洪积物中的流动,导致地下水的积聚和储存。
总结起来,从山前到平原洪积物中地下水的一般规律可以归纳为: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岩石类型和构造影响地下水形成和分布,地下水补给条件决定地下水的形成和储藏量,而地下水的分布还与地下水不透水层的存在有关。
对于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水资源需求来进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通过科学的地下水勘探和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利用地下水,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简答题
1、达西定律为什么不适用所有的层流状态?
答:随着渗流速度的变大,惯性力的作用不断增长,但液流以较大的速度沿孔隙运动时,液体质点运动速度的数值和方向也因孔隙的变曲性和过水断面的变化而剧烈改变,流速的巨大变化意味着大的惯性力的出现,从而破坏了达西定律。
2、泰斯公式假设条件:
答:(1)承压含水层平面上无限延伸,均质等厚,各向同性,水平埋藏。
(2)含水层和水为弹性体,弹性释水瞬时完成。
(3)无垂向越流补给和水平补给。
(4)井径无限小,定流量抽水。
(5)承压水面水平。
(6)渗流满足达西定律。
3、简述地下水径流系统、地下含水系统及其区别。
答:地下水径流系指以流面为边界的,具有统一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地下水单元。
地下含水系统是以固定的地质界面为边界的,具有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的沉积单元或构造单元。
两者造功能上也不相同,地下水径流系统主要表现为传输水、盐、热的功能而地下含水系统则主要体现在储存、?放和调节地下水量,储热和输热,以及对盐分的溶解、?移和积聚等功能。
4、简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的三个不同时期及其主要工作。
答:初期:地下水资源的勘测及论证
中期:评价,评证
后期: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及防治。
5、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及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答:
6、潜水和承压含水层在接受补给和排泄时对水量增减的不同反应。
答:潜水含水层当水量发生增减时,潜水水位随之发生变动即含水层厚度增大或变薄。
儿承压含水层由于水体充满整个含水层而呈承压状态,因此其?岩层的压力由含水层骨架与含水层中的水体共同承受的,当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加大,含水层中的水上覆岩层的?。
此时,上覆岩层的压力并未改变,含水层骨架原来所承受的一部分上覆岩层的压力即转移给水体来上覆,从而测压水位上升,承压水头增加。
同时由于含水层骨架所受压力减轻,致使含水层空隙扩大,可见当陈挂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主要表现为测压水位的上升,而含水层的厚度几乎不会增加,所增加的水量是通过水的压?及空隙的扩大而储存于含水层中的。
同理,当承压含水层由于排泄而减少水量时承压含水层排泄时主要表现为测压水位的降低所降低所排泄的水量,即为由于孔隙减少而挤出的水量以及水体由于减压膨胀而产生的水量。
7、洪积物种地下水的三带性及特点。
答:(1)砂砾石带:此带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含水层厚度大、水性强、潜水?较深,故也称为浅水深埋带。
(2)粗粒?积交错过滤带:潜水径流不畅往往形成雍水,地下水位上升,潜水面接近地表,故也称为潜水溢出带。
(3)粘性细土带:由于地形近为平坦,地下水径流条件差,蒸发强烈,因此落水埋深有进一步变大。
六、计算题
1、一分布面积为15km2的含水层,年地下水径流量为20000m3,年降水总量为500mm,求该面积上年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度和径流系数。
2、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直径为0.152m的抽水井。
已知含水层厚9.8m,渗透系数为4.2m/d,初始水位为17.4m,影响半径为150m。
试求井内稳定水位为13.4m时的流量。
3、如图,为一河间地块,已知左右侧河水位分别为10m、8m。
在距左河100m处设有观测孔,其水位为10.87m,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0m/d,两河间距为1000m。
现拟在左河修建一座水库,如果在入渗强度W不变的情况下,试求水库不发生渗漏时的最高水位。
4、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相距1200m,其测压水头高分别为5.4m,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5、如图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抽水试验。
已知含水层厚8m,渗透系数为6.74m/d,影响半径为60m,初始水位-8.7m,抽水井井径为0.152m。
试确定:井内水位降深为3m时的流量:承压----无压转折断面的位置。
6、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0m/d,孔隙度为0.3,,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相距1000m,其测压水头高分别为5.4m,3.2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7、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抽水井,抽水2h后,在距抽水井50m处的观测孔中水位降深为0.5m。
试求何时再距抽水井150m处的观测孔中也出现同样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