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学科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知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空间规划、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陈列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专业。
它通过对环境空间的理解和构建,以及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来实现艺术作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专业特点、学科要求、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空间的设计和改造,创造出有艺术价值的、符合人们审美和功能需求的环境。
它是一门融合了建筑学、美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艺术设计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室内、景观、陈列等各个领域的设计要素,将这些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环境艺术作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1.跨学科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了建筑学、美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艺术设计学科。
它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艺术创作和设计。
2.实践性: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实践教学,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通常会和一些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真实的设计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3.注重审美与功能的平衡:环境艺术设计既要追求艺术性和创新性,又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生活需求。
因此,学生需要培养审美意识和设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要求1.美学基础: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包括素描、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基本功,以及艺术理论和美学知识。
2.技术基础:学生需要学习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设计软件的使用技能,了解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技术要点。
3.设计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包括空间构思、方案设计、效果图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4.实践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习和实践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锻炼自己的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1.集成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设计形式,它融合了建筑、景观、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整个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作品。
2.互动性:环境艺术作品要求观众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观察、体验、触摸、感受等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观众的互动行为不仅是对作品的回应,也是对环境的改变和塑造。
3.可变性:环境艺术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可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观众的参与,作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物质的,如植物的生长和衰败;也可以是感知上的,如光线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
4.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环境艺术设计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议题相关联,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城市发展等。
通过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表达,环境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5.环境整合:环境艺术设计将艺术作品与环境相融合,使得观众无法将其单独分割出来。
艺术作品的形式、材料、颜色等都要与环境相协调,使得作品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6.创造性:环境艺术设计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家需要从社会、自然、人文等多个方面获取灵感,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创造出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品。
7.可持续性:环境艺术设计在创造美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作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艺术家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8.多样性:环境艺术设计形式多样,可以是开放空间的雕塑装置、公共建筑的艺术装饰、城市街头的艺术品等。
不同的形式和场景给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融合艺术与环境,创造出具有观众参与性和互动性的艺术作品。
它通过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和环境整合,向观众传达艺术家的思考和情感。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还要求艺术家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以及对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关注。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装修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性。
以下是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1.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指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道路、公园、绿化等各项设施的布局和设计。
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2.住宅与居住区规划:指对住宅和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的类型、布局、空间分配、配套设施等。
它的目标是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
3.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对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材料等。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
4.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的布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公园、花园、街道景观等。
景观规划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6.室内设计与装修:指对室内的设计和装修,包括室内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色彩搭配等。
室内设计需要考虑到室内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7.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指研究人类在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居住环境。
8.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指研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绿色建筑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9.地域文化与特色建筑:指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类1.居住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包括家庭、公寓、别墅等住宅的室内设计和装饰。
居住空间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创造出具有美观、实用和舒适的住宅空间。
他们需要考虑到室内的布局、家具和装饰物的选择,以及色彩搭配等因素。
2.商业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涉及到零售店、餐厅、办公室、展览馆、酒店等商业场所的室内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吸引客户和增加销售额的环境。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商业活动和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通过空间布局、陈列设计和氛围营造等手段,提升商业空间的吸引力和功能性。
3.建筑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是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景观空间。
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土地的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植物选择以及水系设计等。
他们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室外环境,以增加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
4.展览设计:展览设计是将艺术品、文物、科技产品等展示出来的过程。
展览设计师需要将展示的物品与展览空间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展览环境。
他们需要考虑到展品的展示方式、空间布局、灯光设计、信息传达等因素,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览内容。
5.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旨在改善社区内部的环境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师需要与社区居民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通过合适的设计来满足这些需求。
这种设计可能包括公园、广场、街道照明、交通规划等方面。
6.舞台和展示设计:舞台和展示设计涉及到剧院、演唱会、会议和展览的舞台和展示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演出或展览的要求,创造出一个与表演内容相适应的舞台或展示环境。
他们需要考虑到灯光设计、舞台布景、音效、视觉效果等因素,以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和气氛。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其中的分类涵盖了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展览设计、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以及舞台和展示设计等。
浅析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续性的利益 , 与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 所提供的 这 理 论 和 观 点相 吻 合。 3 3 集约 化 . 集 约化源 自生态进化的 启示 , 绿色设计 包 含着资源节约 的经济原则 , 时期的规划和设 新 计应 当从传统的粗放型转向高效的集 约型 .其 是对高效空间的追求.城 市化的迅猛发展将 在有 限的土地 资源内展开 , 市立体化势在必 城 行, 应当充分开展城市地 下空 间综合利用的研 究, 使城 市地上 、地面 、地下连结成有机的协 调发 展的立 体网络。 在建筑设计中 , 认真研 究 人的 行为心理特征和行 为时 差相 适应的空间 , 并 合理 安排各种空 间的关 系 , 提高空 间的利 用 效 率 ,其二 , 环境节 能和生 态平衡 , 是 减少 各 种资 源和材料 的消耗 , 减少重复使用和循环使 用, 积极开 展被动式设计 和有机建材 的研 究。
壁 :
Sci nce e an Tech d nol ogy nn I ovaton I Her d al
学 术 论 坛
浅析我 国环境 艺术设 计的现状 与发展
黄刚 王炳华 陈玉发 (. 1 浙江华 坤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 ; 2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摘 要 : 文 通 过 对 环 境 艺术 设 计 的 剖析 , " 了我 国环 境 艺术 设 计 的 不 足 , 阐 述 了环 境 艺术 设 计 专 业 的 可 持 续 发展 方 向 思路 。 本 48 并 关键词 : 环境艺术 可持续 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L 2 7 r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8 t () 0 4 — l 7 — 9 X 2 0 ) ob 一 l 4 0 l
一
,
4结语
2023年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简介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建筑环境、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人文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主要研究目标是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
该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交叉性强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人文社会学等,具有较强的交叉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逐渐形成系统化的人居环境学科思维方式。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研、建模仿真、数据处理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配套的实验室、模拟设计软件、工程实践基地等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通过发掘问题、提出方案、落地实施等方式提高创新思维,同时注重环保、资源节约等可持续发展方向,促进建筑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4.紧贴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紧贴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跟踪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目前,包括住宅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将来前景可观。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交叉性学科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紧贴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
这些特色使得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实际操作经验,有望成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行业的人才引领者。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一、综合性1. 多学科融合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室内设计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
例如,在进行一个商业综合体的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依据建筑学原理构建合理的建筑空间框架,城市规划学的知识来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景观设计学打造室外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室内设计学优化内部的功能分区和装饰风格,人体工程学确保空间尺度符合人的使用需求,材料学选择合适的建筑和装饰材料,美学则为整个设计提供审美标准。
2. 艺术与技术结合它既需要具备艺术创作能力,又要掌握各种工程技术知识。
艺术方面,设计师要通过色彩、造型、材质等元素表达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例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利用色彩的搭配营造不同的氛围,如暖色调用于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冷色调用于打造现代简约的办公空间。
技术方面,设计师必须了解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技术知识。
在进行古建筑改造设计时,要清楚古建筑的结构特点,确保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并且合理规划水电线路等设施。
二、空间性1. 宏观与微观空间的把握在宏观层面,环境艺术设计要考虑城市空间、区域空间等大尺度的空间规划。
例如在城市滨水区的设计中,要从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出发,考虑滨水区与城市中心、周边居民区、商业区等的空间关系,规划好交通流线、公共活动空间的分布等。
在微观层面,要关注室内空间、小尺度的景观空间等。
比如设计一个小型的家庭庭院,要精确地规划植物的种植位置、休闲桌椅的摆放空间,以及庭院与室内空间的过渡关系等。
2. 空间体验的营造设计师要为使用者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
以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为例,通过合理设置街道的宽度、建筑的高度和间距,以及景观小品的布局,可以营造出宽敞舒适或者紧凑热闹的空间氛围。
在室内空间中,利用空间的开合、层次变化等手法,如设置隔断、挑空空间等,让使用者在空间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三、实用性1. 功能需求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有什么区别

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有什么区别??环境设计又称“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设计门类。
包含的学科相当广泛,主要由: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组成。
在内容上几乎包含了除平面和广告艺术设计之外其他所有的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以建筑学为基础,有其独特的侧重点。
与建筑学相比,环境设计更注重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艺术气氛的营造;与城市规划设计相比,则环境设计更注重规划细节的落实与完善;与园林设计相比,则更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
环境设计应该包括的很广泛: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也可分成室内环境艺术和城市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
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
改名称成了时髦,一阵风似的,很少有人冷静思考。
几个认为改名不妥的专家出来呼吁也没人听,几年后,连那些当年积极带头的人也觉得改的不妥当。
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等。
尽管叫法很多,但其内涵相同,都是指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
要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的区别。
简单说他们是同一个,环艺包括室内和景观两个方面。
因每个学校的不同,专业侧重也不同,像我们学校没有园林,建筑专业,景观方面会全面,所以环艺比较偏室内方向。
如果是女生我就不建议你学了,我也是学这个的,比较累,学的东西也多,但是老师教的也少,大多是去外面实习才能了解到。
人家都说这个毕业好找工作,但是现在这个也很多人学,也饱和了。
如果要求不高,工作也没那么难找。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设计学科,它以人为本,以环境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手段,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营造,利用空间、色彩、光影、材料等要素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美感、情感和寓意的艺术化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既强调对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和美感的追求,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对环境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的追求。
艺术是整体的,环境也是一个整体,环境艺术设计致力于将艺术与环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设计的环境在整体上可以形成一种有机的结构和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空间结构、功能需求、人的活动等方面,将艺术的元素和设计的功能进行有机融合,使设计的环境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具备实用价值。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注重对环境美感的追求。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要求,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空间、色彩、光影、材料等元素的搭配和运用,将设计的环境打造成一个美感丰富、引人入胜的艺术景观。
环境艺术设计强调对色彩的巧妙运用,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创造出一种舒适、和谐的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注重对光影的运用,通过对光线的控制和利用,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变化,使设计的环境更富有变化和魅力。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注重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的把握。
艺术设计是社会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需要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需求,并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营造来传达其中一种意义和价值观。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通过设计的手段来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环境。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发展,关注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需求,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环境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以人为本,以环境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手段的设计学科。
它注重对环境整体性和功能性的追求,追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注重对环境美感的追求,营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化环境;注重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性和时代性的把握,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传达其中一种意义和价值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介“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
环境艺术专业培养掌握家居装饰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掌握综合预算和简单的技能和技巧,培养面向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服务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多个特点:1、预见性。
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
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
2、系统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 __,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
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
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
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3、创造性。
创造是设计的灵魂。
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
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4、适应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名词解释

环境艺术设计名词解释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以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名词解释:
1.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2.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建筑内部的的空间设计,包括空间布局、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照明等方面。
3. 室外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建筑外部的空间设计,包括景观规划、园林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
4. 空间规划: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需求,对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安排,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5. 色彩搭配:是根据室内外空间的功能、风格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方案,以创造舒适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6. 景观设计:是根据室外空间的环境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7. 公共空间设计:是指对于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包括广场、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8. 生态设计:是指在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创造健康、和谐和可持续的环境。
9. 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遵循的准则和依据,包括功能主义、美学原则、人文关怀、可持续性等方面。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关注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整合设计,涉及室内设计、室外设计、空间规划、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
人居环境学

1.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建筑——城市— —自然”旳关系;
2.第二,以便将对良好旳人居环境旳追求落实 到物质旳建设上,以发明舒合适人旳居住环境 ;
3.正因为有关人居环境旳各个学科各个方面旳 研究必须落实在物质建设及空间布局上,所以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理所当然地 处于关键旳位置。
——北京菊儿胡同
4案例分析
亮点:
“有机更新”:按照城市内在 旳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 在可连续发展旳基础上探求 城市旳更新和发展"新四合院" 体系;非生硬替代维护古城 整体风格与肌理。
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街道 、街块、广场三者之间关系 在宏观上旳表象;肌理图案 是由许多支路、小路和填其 间旳建筑物产生旳。
——城市: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 抓住整体性。
——小区(邻里):城市与建筑之间 旳中间层。
——建筑:为“遮风雨”而建造旳庇 护所。
——五大原则
——生态观:以生态发展为基础,加 强区域城乡发展整体协调,维持区域 范围内旳生态完整性,增进土地利用 综合规划,形成土地利用旳空间体系; 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旳规划机制与 管理机制;提倡生态建筑。
“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络”是人居环境 科学旳关键,它是开放动态和变化旳。
3人居环境科学旳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旳学科体系
小结:
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 构成人 居环境科学旳大系统中旳“主导产业” ps:建筑——广义建筑学;地景——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 9.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旳认知规模、交
流距离和半
•
公共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环境艺术设计” 科,它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环境艺术设计”可理解为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对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活动。
建筑是环境空间的主体,也是环境艺术的载体,因此,建筑与环境艺术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可以说,环境艺术是建筑学的延伸。
但是,建筑不是环境的全部,环境的要素包括宏观的自然山水、地理、气候、事物、动物,微观的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
由于人的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是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是动态而复杂的,因此,要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除了其本身的技术的与艺术的要求之外,还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技术与材料科学等等相关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
按照我国目前学科分类,环境艺术设计归口在艺术设计专业的目录之下。
它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园林设计、广场设计、住区环境设计等等)两大类。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环境与人居环境“环境”就一环境” 般意义上解释是指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 个物体产生某种影响的的事物。
这个物体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环境的概念可以从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理解,而行为学的环境是指人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部客观世界。
通常我们把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相对于人工场所或人工环境而存在的自然造化,通常由土地、江河湖海、大气、动植物等构成;人工环境是人们为了改善生存条件而人为建造的环境。
通常由建筑、道路、设施等物质形态构成。
社会环境是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的非物质的意识形态领域。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特性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特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环境科学等。
这些学科之间互相交织,从而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特性。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学科领域之一,因为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以便可以有效地将建筑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此外,建筑学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空间设计、材料科学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领域的知识也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与艺术学密切相关。
艺术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学科领域,它涉及到美学、色彩、造型、创意等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运用艺术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例如:插图、平面设计、绘画等,以创造出独特而美观的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学还涉及到如何体会和表达艺术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观点,这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第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环境科学也有紧密的联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的物理、生物、化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学科,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例如,环境科学可以帮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设计环境艺术时更全面、更系统地考虑环境的各种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和光线等。
最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涉及到其他许多交叉学科,例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
这些学科与环境艺术设计相互依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了关键作用。
例如,城市规划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框架;而地理学可以帮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设计符合当地民情的环境艺术。
人居环境设计论实质就是建筑设计论

人居环境设计论实质就是建筑设计论一、引言人居环境设计是指通过建筑设计来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从本质上来说,人居环境设计就是建筑设计。
本文将对人居环境设计的实质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人居环境设计的定义人居环境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关注人类居住需求的一种设计方式。
它通过考虑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创造出一个功能完备、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2.1 人居环境设计的目标•提供健康与安全:人居环境设计应保证建筑物的健康与安全,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
•提供舒适与便利:人居环境设计应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宜人、便利高效的居住空间,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调节。
•提供功能与灵活性:人居环境设计应满足不同居住者的功能需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
•提供美感与和谐:人居环境设计应追求美感与和谐,使居住者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2.2 人居环境设计的要素•空间布局:人居环境设计包括室内空间布局和室外空间布局。
室内空间布局要考虑功能划分、流线设计、通风性等因素。
室外空间布局要考虑景观设计、绿化规划等因素。
•材料选择:人居环境设计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考虑材料的环保性能、耐用性以及美观度。
•装饰设计:人居环境设计要注重装饰设计,包括色彩搭配、家具摆放、艺术品展示等方面,营造出舒适而个性化的居住环境。
三、人居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人居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可以说人居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和美学等因素,而人居环境设计则聚焦于为居住者创造适宜居住的环境。
3.1 人居环境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人居环境设计需要与建筑结构设计密切配合。
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建筑物的基本形状和稳定性,而人居环境设计通过对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装饰设计等方面的考虑,为建筑结构赋予了人类居住的功能和美感。
3.2 人居环境设计与建筑功能设计人居环境设计是建筑功能设计的一部分。
《人居环境设计》课程标准

《人居环境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居环境设计课程代码:4230146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60学时(理论:24 实践:36 )学分:4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环艺专业景观方向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毕业设计之前的最后一门专业课程,对景观方向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练兵”作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景观专业各项技能的运用能力和设计水平,为之后的毕业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安排,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检验自己的真实实力,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人居环境设计课程内容涵盖广泛,既要懂一定的城市规划原理,有要结合景观细部进行设计,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对课程解构工作,重构学习,打碎、简约、泛在等形式、将课程分六个部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述、居住区的组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居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居住区环境设计实战训练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居住小区设计的步骤、方法及要领,并且能熟练的设计各种不同类型或风格的小区环境,从而为最后阶段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掌握居住区的组成;了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步骤;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熟悉不同风格或类型的小区表现手法;(二)具体目标《人居环境设计》课程分目标三、教学内容(一)课程教学安排学习任务(项目)描述、内容排序、要求及学时分配见下表:(二)实验(实训)安排表2 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标准表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的选用及编写建议(1)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2)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行为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以完成职业行为来驱动,通过实际案例、小组作业、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职业行为导向教学中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相关的工作技能。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调研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涵盖各种艺术形式的设计学科,它将艺术元素融入到环境中,通过创造各种视觉和感官上的体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这个调研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应用领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通过创造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活体验的学科。
它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并且它们通常以一个整体的概念来完成。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它可以在公共场所、艺术馆、博物馆等地方创建艺术装置,以提供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体验。
在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雕塑、喷泉等艺术元素来美化城市空间,使其更加具有吸引力。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商业空间的设计中,以增加品牌形象和吸引顾客。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以其独特的文艺复兴建筑和雕塑著称。
此外,在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大力推进城市艺术设计,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旅游吸引力。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将继续发展并融入到更多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可以更好地被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为观众创造更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此外,环境可持续性也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关注点。
设计师将
会更加注重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艺术与环境融合的学科,通过创造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活体验。
它应用广泛,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将会继续发展,并逐渐融入到更多的领域中。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引言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该学科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旨在提供更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本文将介绍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义、主要领域和发展前景。
定义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涉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学等诸多领域。
该专业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主要领域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领域:建筑设计与规划在建筑设计与规划领域,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注于创建舒适、安全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专业人员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效率、空气质量、室内舒适度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从城市层面考虑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专业人员需要研究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因素,以提供安全、方便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专业人员研究如何减少污染、改善空气和水质量,并提供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方案,以确保人类居住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社会学与人类行为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涉及社会学和人类行为的研究。
专业人员通过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以提供更适应人类需求的居住环境。
他们研究人们对于环境的偏好、行为习惯和适应能力,从而改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
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专业人士可以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环境咨询公司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普及,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也在增加。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为建筑和城市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推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学科异同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兴起的学科,在此对两门学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并阐述了两个学科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学科区分,希望能给其它的学者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异同
0.前言
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建设方针是: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注意美观。
这也是建筑教育所遵循的方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仅仅是经济和实用的要求。
这时美学从工程学科的附属物中逐渐的脱离,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艺术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也就呼之欲出。
1.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1.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在谈到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由来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张绮曼和郑曙旸。
张绮曼被誉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军人物,她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公派出国留学日本第一人。
而郑曙旸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他认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日本环境艺术不无关系。
回顾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由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以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的传开,经历了不断扩展的过程。
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称呼争议是很大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果说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向更大更广的方向发展,可为什么在一步步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却没有多少呢?直到现在许多的环艺毕业生仍然是做“装饰”而多过于设计。
1.2 人居环境设计大学科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人居环境这个学科群的概念的人是中国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吴良镛院士。
人居环境学科的由来,从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酝酿“ 田园城市理论” 与“ 区域观念” 起,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院士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
然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院士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
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通过上述人居环境从提出到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
人居环境设计或说是人居环境这个概念来源与城市规划的领域,经过不断扩展和完善变成了一个学科群或是大学科的概念,它主要解决的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一切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园林。
2.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上述两个学科的起源和新时代赋予的契机,我们分别引用两个学科的学术领头人郑曙旸教授和吴良镛院士,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和人居环境大学科分别
做出的学科概念和内涵。
2.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概念
郑曙旸清教授认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扩展到整个的一种设计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的理念。
从狭义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运用艺术手段,根据建筑提供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种特性,来进行空间组织。
也就把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涵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其内涵可表述为在空间限定和时间序列下用艺术手段去处理静态实体和动态虚形的关系。
因此,它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它的空间的限定。
第二个层次就是时间序列的概念。
2.2 人居环境设计学科的概念
吴良镛院士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广义上来说,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从狭义上说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而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2.3 两者概念的交集——园林
从上述两个学科的狭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不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人居环境科学在狭义的概念上包含了园林。
环境艺术设计是室内+园林的双重组合,人居环境科学则是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组合。
如果单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这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3.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
2011年8月下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
在文学门类下“蛰伏”多年的艺术学独立门户,升级为门类,即第13大类学科。
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同时升为一级学科。
在此我们选用:建筑、规划、园林、环艺四个专业的全国高校前五排名的数据入手去分析两者的异同。
环境艺术设计和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
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主要以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核心知识,强调客观地、科学地创造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其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
主要关注的是功能、技术、经济方面,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实践应用。
辅助以艺术课程训练、实践,但是占的比重较小,涉及范围较小,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以图形形式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为核心知识,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美化人类生存空间,其关注人类行为审美情趣以及美感。
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调造型语言的表现。
在清华同济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关系密切,课程设置偏向建筑设计等方向。
但是与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划分较为明显,一般不同属一个学院一个系。
在各大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则侧重培养艺术性人才,同时辅助以各类设计基础,但是占的比重不亚于艺术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学科所涉及的领域都十分广泛,都属于快速发展的学科。
再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的异同点的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同仁以帮助。
【参考文献】
[1]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03):53-57.
[2]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71-86.
[3]娄永琪.环境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9):8-10.
[4]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01):1-6.
[5]吴良镛.人居科学环境探索[J].规划师论坛.200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