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杨文士《管理学原理》考研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管理学原理笔记(一)一、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与领导的学科,它关注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历史、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的思想方法等。
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中的人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运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历史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政治、伦理等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
3.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1)计划: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环境条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
(2)组织:指将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目标。
(3)领导:指通过激励、引导和指导员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指对组织的行动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4. 管理的思想方法管理学中有多种思想方法,如传统管理思想、人际关系学派、科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学派、系统论等。
这些思想方法各有侧重,可以在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运用。
二、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技术等。
内部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效果。
2.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组织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以保持竞争优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以指导实践中的管理工作。
1. 一致性原理一致性原理指管理活动中的各项决策和行动应当相互协调一致,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统一。
2. 管理层次原理管理层次原理指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层次的管理任务和职责,如高层管理者负责规划和决策,中层管理者负责执行和组织,基层管理者负责具体操作和监督等。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一、什么是管理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3、本质为协调;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职能和过程: xx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xx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代表人监督者企业家领导者传播者干扰对付者联络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xx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不受环境的影响;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三、什么是组织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组织日益成为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2、变化中的组织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性职位、命令导向、由管理者作出决策、规则导向、工作日朝九晚五、在上班时间利用组织设施从事工作新型组织:动态的、灵活的、关注技能、根据任务定义工作、团队导向、临时性职位、参与导向、雇员参与决策制定、xx导向、工作日xx没有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工作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一)管理的普遍性(二)工作的现实(三)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注:成为一名管理者:1、掌握当前商业信息。
管理学原理各章重点知识笔记总结
《管理学》教案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管理者是组织中这样的成员,他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当前,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在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
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简单的说就是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是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的工作。
主管,工长。
中层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部门经理,工厂厂长。
高层管理者:承担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董事会主席等。
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二、什么是管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定义的理解: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
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定义的第二部分: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于效果,也即是完成活动以便达成组织的目标。
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低效率的。
三、管理者做什么描述管理者在做什么的方式包括两种:职能方式和角色方式。
1、管理职能和过程20世纪早期,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20世纪50年代,划分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目前管理职能被压缩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最新2014版重点整理.doc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
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
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
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①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
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等。
杨文士《管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杨文士《管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管理、管理者与组织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含义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中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产生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2)管理是“协调”,是“带领”人们去实现目标。
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
效果意味着选择“做正确的事”,效率则是指“正确地做事”。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3)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2.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
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管理活动视为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过程。
(1)计划(planning)计划活动就是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计划活动是管理的起点,确定目标和途径是计划职能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
目标反映了组织活动的未来终点,指出了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而途径则是连接当前与未来的桥梁,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到达目的地。
(2)组织(organizing)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确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所制定的行动方案,管理者必须分析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活动,对这些活动如何分类组合,谁向谁汇报工作,各种决策权限如何在组织的不同层次上分配,如何为各种不同的职位配备适当的人员,等等。
这些活动便构成了管理的组织职能的内容。
(3)领导(leading)每个组织都是由人和其他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人是组织活动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能动性的作用,管理者必须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对组织的成员施加影响,努力营造出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气氛或氛围。
《管理学原理》课程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笔记
本文档提供的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笔记摘要,旨在帮助读
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该课程。
1.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的本质是协调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四个基本
功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其中,计划是指在指定时间内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分配任务、权
力和资源的过程;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是指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部门、职位、权力和沟通关系的方式。
常
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职能型、分工型、矩阵型等。
合适的组织
结构能够有效地管理资源,使组织更加高效。
3.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研究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影响的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吸引、培训和激励员工来提高组织绩效。
4. 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活动之一,它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来作出选择的过程。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拥有正确的决策思维模式,以及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规划、实施和评估组织战略的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来使组织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总的来说,管理学原理是组织管理的基础,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成为成功的管理者非常重要。
本文档中介绍的是管理学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应用,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的一个良好的起点。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治理是治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小我成长和社会义务,应用治理本能机能进行调和的过程。
这一内涵包含:1治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标的活动2治理应当是有效的3治理的本质是调和4调和是应用各类治理本能机能的过程?什么缘故要进行治理?一、资本缺乏将是一种经久的经济现象,若何将有限的资本进行合理的应用,则是治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技巧是阻碍临盆力的缘故之一,实践证实只有经由过程有效的成长,才能使科学技巧真正转化为临盆力。
三、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度和现代企业的的差不多,调和各类关系须要治理。
四、实现社会企业的经久成长,须要靠全部成员的合营尽力。
五、近几年来,以运算机技巧为差不多,信息收集,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获得了空前灵敏的成长。
?治理的五大年夜本能机能是什么?筹划、组织、引导、操纵、立异?治理的属性?天然属性、社会属性?治理者扮演的角色?一、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引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二、信息角色:监督者、谈话人、传播人三、决定打算角色:企业家、干扰关于者、资本分派者、会谈者?治理者所需技能?1技巧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中国传统治理思惟的要点是什么?(一)顺路——适应宏不雅的治国理论和客不雅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剂人际关系,讲联结、高低和、阁下和(四)守信——信用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固关系的差不多(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量力而行,一切从实际动身,是思惟方法和行动的准则(七)计策——运策划划,以智取胜。
两个要点1:推测2:运筹(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倡导开源撙节,节约治国(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惟来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步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泰罗的科学治理思惟?1:科学治理的全然目标是谋求最高工作效力2:达到最高效力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治理方法代替旧的体会方法3:实施科学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人员和工人两边在精力上和思惟上来一个完全的改变?法约尔组织治理理论?“组织理论”所研究的中间问题:组织构造和治理原则的合理化,治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杨文士第三版知识重点第二章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 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全长6700 公里,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滩上,总共 动用了40多万人工。为人类最伟大的管理 实践之一。
5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 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颁布 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汗姆拉比法典,其 中许多条款都与经济管理有关,如控制借 贷、最低工资、会计和收据等。
Follett) 4.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Z. Barnard)
40
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
霍桑实验:
在1924-1927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 方电器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以判定照明和 其它条件对工人及其生产率的影响。
41
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
实验发现:
对一个试验小组的照明度不管是加强还是减弱, 生产率都有提高。试验难以解释这些条件与劳动 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17
2-1.泰罗与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的四条基本原则:
• 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 合理地选择工人,做到人适其事; • 教育、培训、强化工人以使他们按照科学方法来
工作; • 管理当局与工人精诚合作,共担工作和责任。
18
2-1.泰罗与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有以下两 个方面:
第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第二,用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知识代替旧的依
12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各国社会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如何有效利用技术进步的成就来 适应不断扩大的工厂规模已成为人们日渐 关注的焦点,从而促使人们对管理的重视 和探索更上了一个台阶。
• 在这种背景下,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 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为主 要内容的古典管理理论登上了历史舞台。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治理是治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进展和社会责任,运用治理职能进行和谐的过程。
这一内涵包括:1治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治理应当是有效的3治理的本质是和谐4和谐是运用各种治理职能的过程?什么原因要进行治理?一、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治理必须解决的咨询题。
二、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缘故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进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三、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和谐各种关系需要治理。
四、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进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五、近几年来,以运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进展。
?治理的五大职能是什么?打算、组织、领导、操纵、创新?治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治理者扮演的角色?一、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二、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三、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治理者所需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要点是什么?(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固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动身,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计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两个要点1:推测2:运筹(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步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泰罗的科学治理思想?1:科学治理的全然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治理方法代替旧的体会方法3:实施科学治理的核心咨询题,是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完全的改变?法约尔组织治理理论?“组织理论”所研究的中心咨询题:组织结构和治理原则的合理化,治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第1章管理的历史发展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时的管理被称为史前的管理。
近代管理学,则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主流的管理学观点看来,自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开始,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本章沿着历史脉络对管理的思想和历史发展的主要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管理的两种角度、史前的积累、古典管理理论、近代管理的发展、当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发展和历史发展、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管理涉及到的层次和侧面等等。
1、把握管理的两种角度,明确管理学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管理的思想和智慧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把握。
广义上,管理学是人类所有集体化、社会化行为中积累起来的一般的人文学科。
自有了人的社会生活,就产生了关于管理的学说。
狭义上的管理学指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调查、试验、研究提炼归纳形成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2、理解史前积累的含义,了解史前积累对近代管理学的影响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始于解决生存需要的大规模集体活动实践,始于政治控制、社会管理实际,始于战争过程,始于宗教的世界。
这些史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近代管理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阐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古典管理主要包括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Frederick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
他率先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分析科学方法,开创了科学管理先河。
泰罗制包括八个要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工人和雇主的“精神革命”;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原理00054》2014年版白瑷峥主编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综合管理者
营 销
专业管理者
单选题: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 人员是 A. 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 专业管理者
【2015年4月考题 ,本题1分】
答案:A
二、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Role):是处于组织中某一位置的人 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特定任务。
亨利·明茨伯格
•1939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 •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创建了“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工作的性质》1973; •《五重组织》1983; •《战略规划衰败》1995; •两度获“麦肯锡”奖; •1998被授予加拿大国家勋章; •“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
无限的
人类的难题
有限的
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
矛盾
盾的协调;
*生产
*战争掠夺
*贸易交换 协调 *伦理教化
........
*管理
(一)管理的产生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通过群体来对抗大自然和外来威胁; 必须通过协调群体活动才能实现群体目标,进而
实现每个个人目标;
具有协调作用的管理就产生。
做正确的事”。但“做正确的事”更重 要。
效率与效果
效率与效果
手段:效率
结果:效果
资
源利 低浪费 目标 高成就
目 标
用
实
现
管理追求效率和效果
判断说明题: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是衡量管理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015年4月考题 ,
本题3分】
第二节 管理者
一、 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一)管理者的概念 *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 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 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30分)1.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学习内容。
按照章节来说:1.理解管理的内涵,熟悉管理的性质,掌握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及其技能。
2.了解中国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熟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解释“管理丛林”现象。
3.明确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熟悉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掌握管理道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加强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4.定义计划的概念;描述计划的特征和作用;区分计划的类别;概述计划过程的步骤;解释战略管理的概念;说明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识别并选择组织的基本战略和发展战略;理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5.明确预测的概念、特征和类别,解释预测的行为过程及意义,了解时间管理的步骤和基本原则,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过程以及影响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6.定义决策的概念,识别决策的特征和类型,说明决策的意义,解释决策的行为过程,掌握各种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解释决策的有效性,阐明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7. 明确组织的相关概念,熟悉组织结构的各种形式及其特征,了解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程序。
8. 定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对比人员选拔的两种方式,熟悉员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理解员工职业发展的内涵,了解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说明绩效评估的实施程序。
9. 明确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的概念;熟悉组织文化的特征、功能、结构、内容以及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推动力量及排除变革阻力的方法;了解组织变革的程序及基本类型。
10. 定义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的职能,理解领导者权威的内在含义,了解人性假设的内容,理解不同的领导风格对于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领导权变理论。
11. 明确激励的概念和作用,了解需要、动机、激励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理解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章治理概述1、治理的含义所谓治理,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筹划、组织、引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治理是办事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标的活动。
(2)治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接洽关系、持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含筹划、组织、引导、控制等,它们成为治理的根本本能机能。
(3)治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力和后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治理工作的成效短长、有效性若何,就集中表如今它是否使组织花费起码的资本投入而取得最大年夜的且最合乎须要的成果产出。
“精确地做精确的事。
”(4)治理工作是在必定情况前提下开展的,情况既供给了机会和机会,也构成了挑衅或威逼。
2、治理的三大年夜性质(1)治理的二重性治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临盆力相接洽,经由过程“批示劳动”表示出来的治理的天然属性;二是与临盆关系、社会文化相接洽的,经由过程“监督劳动”表示出来的治理的属性。
治理的天然属性为我们进修、借鉴蓬勃国度先辈的治理经验和办法供给了理论根据,应用权我们可以大年夜胆地引进和接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敏捷进步我国的治理程度。
治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克不及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推敲我们本身的国情,慢慢建立有中国特点的治理模式。
(2)治理工作不合于功课工作治理工作是自力进行,有别于功课工作又为功课工作供给办事的活动。
治理活动和功课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包管组织目标的美满实现。
治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经由过程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平日情况下,治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本身则花大年夜量的时光和精力进行筹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鼓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治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治理是一门科学,是大年夜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治理工作的客不雅规律基本上形成的,它包含了有关治理工作的理论、道理、办法以及体系化的治理常识,它已为实践所证实,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治理的实践。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的含义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2、管理的三大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二是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权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自己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管理学原理笔记及重点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一章管理與管理學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分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管理技术和应用的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时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四、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五、管理的两个属性1、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属性有关的基本变化):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六、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者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七、管理者的职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 注: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
八、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發展一、1776(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认为劳动是人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1、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档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⑤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3、泰罗及其他的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第三版)考试重点
《管理学》相关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它是各们具体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如政府管理、旅游管理等。
3、例外管理:例外管理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通常表现为对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的管理,如组织变革、有关重大政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4、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或“管理跨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地指挥、监督和管理的下属人数。
这个数目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5、管理手段与方法(1)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的一种方法。
其中,S、W是内部因素,着眼于企业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O、T是外部因素,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可能性影响上。
(通过对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机会最多的地方。
)(2)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阐明了战略的制定要以分析行业引力和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为基础,在行业分析中,他提出有五种力量左右着企业的战略选择,这五种力量分别为:、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来自新参入企业的威胁、使用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供应商的交涉实力、顾客或买主的交涉实力。
(3)平衡计分卡:简称BSC,一种非常有用的绩效考评模式,主张任何单一的绩效指标都难以反映出组织的绩效全貌,必须用一套“平衡的”指标体系来要求组织才能使之健康发展。
它是由四套指标即财务、顾客、内部过程以及学习和成长所构成的,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通常被称为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精品笔记
(第二版)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美国管理学家
赫伯特·A ·西蒙(Herbert A Simon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①
当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一些管理学著作或管理教科书中,也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如:(育明点睛)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小詹姆斯·H ·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③
“管理是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
”④
“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⑤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⑥
我国的一些文献或教科书中也给管理下了一些定义,如:
“管理就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
⑦ “管理是管理者为使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合乎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相应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
”⑧
上述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者是揭示管理某一方面的属性。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