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备战高考素材: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参考答案(二)
[欢迎收藏!]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附答案)
![[欢迎收藏!]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11a046bd97f192279e95d.png)
[欢迎收藏!]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附答案)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题(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C.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D.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司马迁推崇孔子,却没把孔子的每句话都当作清规戒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B.他见老领导工作十分辛苦,而生活条件也很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忙到商店买了一些果品回来。
C.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D.某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宝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董事长李一奎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共商计策,共谋发展,创建掌控生物技术大格局。
B.2005年11月26日,在墨尔本体操世锦赛鞍马决赛中,肖钦在鞍马上行云流水般的全旋动作,赢得了39.850的最高分。
C.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
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聩。
D.听说深圳股票大幅下跌,老张如冷水浇头,一片冰心,所有希望在瞬间破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看过港台几个版本的《笑傲江湖》,再看央视版的,总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怎么就丝毫没有“江湖”味呢?B.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专题05 成语专项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突破(成语专辑)(解析版)
![专题05 成语专项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突破(成语专辑)(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f9ff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0.png)
备战2024年高考成语专项突破解析版一考题考向高考成语题三年分析:命题特点:①所选成语大都是常见常用易错的成语;②放在大的语段情境中考查;③考查方式灵活多变。
二、真题微观1.(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家常莱”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任。
通过,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的生活作风。
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莱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纸上谈兵受益匪浅自己动手勤俭节约B.形同虚设受益匪浅身体力行吃苦耐劳C.形同虚设不虚此行自己动手吃苦耐劳D.纸上谈兵不虚此行身体力行勤俭节约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B.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参考答案
![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43803f90f76c660371ab4.png)
语文成语过关测试200题参考答案1.A〔B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中性词。
如:这个地方太美了,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了。
或指乐而忘本。
贬义词。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D吟风弄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
含贬义。
〕2.C〔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3.B〔A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引起冲突的双方都有责任,B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束〔多指文章、歌唱等〕。
也指动作连接流畅。
C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D一片冰心:形容高洁品行。
〕4.A〔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比照拟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出处:元稹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
〕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让步。
一般用来修饰人。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他的目的正好相反。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5.D.〔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披荆斩棘"改为"劈波斩浪"。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去除障碍,抑制重重困难。
微缺乏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一般只作谓语,后面不带其他成分。
如:要想在这上千人中找到他,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
〕6.C 〔A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
高中复习成语综合习题及答案(全)(DOC)
![高中复习成语综合习题及答案(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8d27d6200912a21614792964.png)
高考“成语专题”过关检测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和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B.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
”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C.与丰富的文物遗迹相比,京杭大运河沿线已经完成了数量可观的重建、复建或者仿古的商业性项目,希望依托运河遗产招商引资的项目更多,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
D.城市全景实景地图的功能十分神奇。
你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实现360度的旋转,任意选择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设身处地....作一番虚拟游览。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以前的CBA赛场上,八一队一直与广东队平分秋色....,如今由于自身的原因,只能让广东队独霸国内篮坛。
B.2008年1月,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雪灾,雪灾过后,不少抗雪救灾的动人场面变成了人们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C.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
D.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着的荷叶漂浮在浩如烟海....的千岛湖上,岛上又有30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008年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场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B.徜徉在嘈杂的街市上,穿行在五彩缤纷....的人流中,聆听着从红木花窗里飘出的苏州评弹,我感受到了熙熙攘攘中的一份清闲。
C.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
D.他们好学,而且常常有奇思妙想,能把不相干的两样产品组合在一起使用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全国卷)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2正确使用成语(含解析)
![(全国卷)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2正确使用成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7165371a37f111f1855bae.png)
正确使用成语(2)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中国电影如今已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突飞猛进。
B.24日,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了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史蒂夫•乔布斯传》首发式,现场人满为患,气氛异常火爆。
C.水污染会给公众的身体与健康带来威胁,造成某些慢性病,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其危害性是不可理喻的。
D.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
当一种起码的道德被当做标准来要求甚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
B.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
C.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是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
D.尽管这航母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造价昂贵,但并非天衣无缝,有许多新技术新设备的稳定性还是不足的。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拥军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②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是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因高寒少雨,几乎寸草不留。
③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④一诺千金,有言必践,传递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
⑤这次表演极为成功,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⑥假如每一个人都能见贤思齐,通过正当途径赶上强者,社会形成不断前进的激励机制,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进入和谐社会了。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⑤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dd844e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7.png)
高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3年是癸卯兔年,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因其生性机敏、繁殖能力强,被人们赋予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美好寓意。
随着时光推移,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①的兔文化。
在民俗文化中,兔常常出现在剪纸、泥塑、布堆画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上。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被誉为陕北民间的“母体艺术”。
春节期间,陕北几乎家家户户的窑洞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其奇妙的构图、精湛的刀工、明艳的色彩,真是让人②。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灯节。
灯节闹花灯时,除了将各式各样的剪纸贴在花灯上作为装饰,民间还有一种兔子灯。
兔子灯民俗兴于唐朝,当时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象征着吉祥和好运所在之地。
现今,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寄寓劳动人民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③、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2.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贻害无穷。
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转变。
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桃花源”。
另一方面,切实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上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奋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发展新路。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兔,兽也”,这似乎与我们脑海中温顺可爱的兔子形象①,我们不禁感到诧异:兔子是兽吗?是许慎错了,还是我们对“兽”的理解出了问题,抑或对“兔”与“兽”的认识古今不同?“兽”,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守备者也,两足曰禽,四足曰兽”。
高考语文词语成语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词语成语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0397868e9951e79a892765.png)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题-2一、近义词的辨析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获去年奥斯卡四项大奖,开华语影片在奥斯卡获奖之先河..。
B.勤奋学习,勇于置疑,不断创新,是新世纪对年轻人的要求。
..C.最近日本政府审订通过由日本右翼学者炮制的教科书,激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的愤慨之情。
D.这本书中阐述了先锋派文艺观点的文字,条理凌乱..,反映了作者急躁的心态。
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新闻小说当然是新闻与小说嫁接..的一种文体,但二者并非半斤八两,平分秋色。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告诉我们遴选..人才,任用干部,不可求全责任。
C.?中国可以说不?对此观点有所涉及,尽管占有的篇幅较少,但其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
D.我们要把那些违反党纪国法,敢于迎风作案的人,交给司法部门处理。
..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科学工作者通过对珠穆朗玛峰屡次考查..,重新确定了它的高度。
B.这场涉及三个集团公司的债务纠纷案,经市中级法院屡次斡旋..,终于圆满结案。
C.对于钱钟书先生,我是心仪..已久,只是缘悭一面,至今未能识荆。
先生此一去,我将抱憾终生。
D.见到这一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情景,程志清长期积聚的怨恨,似乎一下子都溶.解了.4.依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中学生就不必过多从概念上严格〔〕,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从丰富文化、增加能力方面去对待。
A.推敲素养领悟B.推求素质领悟C.推敲素质感悟D.推求素养感悟5.依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本身,就是亿万群众的艰苦创业、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
生活如大浪淘沙,在的前行中总会有污浊和逆流。
文艺要讴歌的时代,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深刻地生动地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高考语文练习题(成语部分)PART2 )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练习题(成语部分)PART2 )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7f827c02768e9951e73884.png)
PART2二、语法误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B.表扬教育带来的另一个极端问题就是:学生在长期的表扬氛围中常常忘乎所以,甚至不知天高地...厚.。
C.鲁迅弃医从文,并非突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的内心挣扎最后痛定思痛的抉择。
D.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公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他只是出于同情,在微博上发了个求助帖子,谁会想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层面的不虞之誉....?面对媒体,他真有些手足无措。
C.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D.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广大司机已经司空见惯....了设卡乱收费的现象,今天一路上疏通无阻,反而有些惴惴不安。
B.河南中牟农民宋合义被铲车碾死,死者家属已表示决不善罢甘休....,责任方河南省弘亿国际农业科技公司始终保持沉默。
C.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东去。
D.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视频公诸于众....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类似恶性事件必须扼杀于萌芽之中。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队望其..项背..。
B.从小到大她耳濡目染....了太多的治病救人的故事,从心底萌生了当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
(不带宾语)C.每个孩子的情况各自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岂能一概而论....?D.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封堵的315国道终于打通了,广大司机口耳相传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2023届新高考高三语文二轮成语专项二及答案
![2023届新高考高三语文二轮成语专项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ef0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c.png)
2023届新高考高三语文二轮成语专项二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最尖锐的武器。
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①。
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脊上,你一拍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
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被感动,像人海里找到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
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
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
它绝不②地落到人家的饭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
这样小心还不够,他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了几个月便举家搬迁。
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③地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
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处来。
你看它们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
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
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杭州变临安、南京变金陵、西安变长安……”一夜之间,冬雪的银装素裹,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带回到了①的诗画意境中。
一帧帧美不胜收的雪景图,引发了人们对“诗意中国”的审美共鸣,打量那些刷屏的雪景照片,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雪落在那些“高大上”的现代建筑上时,显得平淡无奇;而当长桥短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与皑皑白雪相遇时,总能呈现出让人惊叹的构图与意境。
那些“美到哭”的雪景,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唐诗宋词、水墨丹青的世界当中。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化、城市如何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愉悦。
然而,在“推倒重来”和“硬化一切”的思维下,不少奇山异水③、不少文物古建轰然倒下……大雪每年来去,不可能真正重构城市的肌理和面目。
成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篇)
![成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399bb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5.png)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振臂高呼B. 雪中送炭C. 畏首畏尾D. 精卫填海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斐然,是班上的佼佼者。
B.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以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赢得了冠军。
C. 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D. 这个方案漏洞百出,简直是画蛇添足。
3. 下列成语中,与“日理万机”意思相近的是:A. 精卫填海B. 奋不顾身C. 废寝忘食D. 雪中送炭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百看不厌。
B. 那位老师博学多才,深受学生喜爱。
C. 这个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个宜居的好地方。
D. 他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
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A. 指鹿为马B. 指桑骂槐C. 狐假虎威D. 狐狸戴帽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办事雷厉风行,效率极高。
B. 那个小镇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C. 他为人正直,从不拐弯抹角。
D. 这个计划过于理想化,根本无法实现。
7.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畏首畏尾B. 废寝忘食C. 指鹿为马D. 狐假虎威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百看不厌。
B. 那位老师博学多才,深受学生喜爱。
C. 这个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个宜居的好地方。
D. 他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
9. 下列成语中,出自《左传》的是:A. 指鹿为马B. 指桑骂槐C. 狐假虎威D. 狐狸戴帽10.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办事雷厉风行,效率极高。
B. 那个小镇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C. 他为人正直,从不拐弯抹角。
D. 这个计划过于理想化,根本无法实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空山新雨后,_______。
2. 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_。
3. 井底之蛙,_______。
成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篇)
![成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e7f86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第1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B. 她为了学业,废寝忘食,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临危受命,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D. 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渊博,让人爱不释手。
2. 下列成语中,与“一鸣惊人”意思相近的是:A. 一举两得B. 一鼓作气C. 一帆风顺D. 一丝不苟3.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成语的一项是:A. 她的才华横溢,令人赞叹不已。
B.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学生们都特别喜欢她。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 下列成语中,与“朝三暮四”意思相反的是:A. 朝思暮想B. 朝秦暮楚C. 朝三暮四D. 朝夕相处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表演精彩绝伦,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为了实现梦想,日夜兼程,终于取得了成功。
C. 这位科学家刻苦钻研,终于破解了世界难题。
D. 她为了减肥,节食过度,导致身体虚弱。
6.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一鸣惊人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针见血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成语的一项是:A. 他的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深受大家喜爱。
B. 这位医生医术高明,救死扶伤,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
D. 她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无私奉献,感动了全社会。
8. 下列成语中,与“一马当先”意思相近的是:A. 一举两得B. 一鼓作气C. 一帆风顺D. 一针见血9.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B. 她为了追求梦想,勇往直前,克服了重重困难。
C. 这位科学家潜心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D. 她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10. 下列成语中,与“一挥而就”意思相近的是:A. 一鸣惊人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蹴而就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1. 填入下列句子中,使句子意思完整。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成语专项练习(选择+填空)(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成语专项练习(选择+填空)(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5b0c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6.png)
高考语文成语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示例题型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B.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
C.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2.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②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③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④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⑤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⑥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外向内看,阅读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从内往外看,阅读又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
这是一个宝贵的观察角度,可以为城市建设者、治理者提供的思路。
每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都应该具有独特的定位,都应该涵养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
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滩之上,更不是臆想的,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5ea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8.png)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标题: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成语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特殊语言形式,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运用,是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份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成语检测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A.他性格豪放,遇到事情总是能放能收,从不惬意 B.这篇论文的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科学,使人刮目相看 C.你别狗尾续貂,还是自己另起炉灶吧 D.这件事你已经费了不少力气,如今剩下的工作不多,不妨让我们顺手牵羊,轻而易举地把它完成。
2.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脱离群众,非常艰涩难懂”? A.高深莫测 B.转弯抹角 C.风云变幻 D.绘声绘色二、填空题3.请根据给出的意思填写正确的成语:形容事情虽然很容易做到,但是却十分繁琐。
4.请根据给出的意思填写正确的成语:形容心中有事,晚上睡不着觉。
三、问答题5.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滥竽充数。
6.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画龙点睛。
答案:一、选择题1、D.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已经做了大部分工作,剩下的一点尾巴工程,不妨让我们轻而易举的完成它。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高深莫测:形容学问、言论、奥秘等深奥难以理解。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因此,D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2、A. 高深莫测:形容学问、言论、奥秘等深奥难以理解。
其他选项中转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风云变幻形容局势变化复杂;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因此,A选项中的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脱离群众,非常艰涩难懂”。
二、填空题3、一举手之劳31、耿耿于怀三、问答题5、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66fd0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1.png)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甲卷)02·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高三语文复习:高考成语专题测试2+Word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复习:高考成语专题测试2+Word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cf2a6c77232f60ddcca1e1.png)
建瓯二中高考成语专题测试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A.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B.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C.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
D.政法委领导要求政法干部守住底线,坚定信念,面对党内出现的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与之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
E.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幅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图景即将展开。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3分)A.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B.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C.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
D.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E.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而韩非则是法家学派创始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说会道,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D.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E.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之成语”过关检测2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之成语”过关检测2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98d0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7.png)
“正确运用词语之成语”过关检测(二)一、语境应用仿高考练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________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防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__________之势。
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__________的。
A.鞭长莫及死灰复燃无可非议B.望尘莫及卷土重来无可非议C.鞭长莫及死灰复燃无可厚非D.望尘莫及卷土重来无可厚非解析:选A 鞭长莫及:原来是指鞭子虽然长,但不应打在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气达不到。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逐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第一空的语境说的是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问题,并非远远落后,故应选“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比方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现常比方恶势力或坏思想等在消逝后又重新活跃起来。
含贬义。
卷土重来: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方失势后重新复原。
其次空语境为贬义语境,故应选“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宽恕,不行以过分指责。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中国人保持警惕是对的,应当的,没有过错的,故应选“无可非议”。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好的指责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干脆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
无须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__。
A.平铺直叙字斟句酌心照不宣B.平易近人字斟句酌心照不宣C.平铺直叙咬文嚼字心照不宣D.平易近人咬文嚼字心照不宣解析:选B 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或形容文章简单理解。
平易近人:比方看法平和、谦逊亲善,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简单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简单理解。
高三语文备战高考素材: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参考答案(二)
![高三语文备战高考素材: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参考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15a529b9f7ec4afe05a1df52.png)
高三语文备战高考素材: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参考答案(二) 91.C(A名声大噪:名声广为流传。
褒义词。
C痛心疾首:疾首:头痛。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92.C(A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贬义词。
B计日程功:指可以掐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的日子就能成功。
"恣意妄为"指任意胡作非为。
D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件或动作突然而来令人不及提防。
)93.B(A必需:多指物质上的必要,既可作谓语,又可作定语。
应改为"必须"。
必须:指事理、情理上的必要,副词,作状语。
B捞取:是指通过歪门邪道获取,多用于贬义。
C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D.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事物不相吻合。
本句说的不是答非所问,而是拿不出理据。
)94.D(A鱼贯而入:形容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
此处不合逻辑。
应改为"鱼贯而出"。
B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多含贬义。
褒贬不当。
义同"无所不用其极"。
可改为"无所不在"。
C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对象错误,"庆父"指制造内乱的人。
)95.C(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96.D(A句词义误用,B句改为"比比皆是",俯拾皆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一般指不好的东西。
C句改为"心中有数")97.C(B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
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也指政治清明稳定。
也说"光霁月明"C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为贬义词。
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98.C(苦口良药:比喻逆耳忠言,此熟语应用正确。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二)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二)](https://img.taocdn.com/s3/m/c7e9d0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d.png)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二)一、高级词汇主题一:民族复兴1.雄踞——占据2.照拂——照耀3.扶掖——扶助4.瞻瞩——注视5.傲骨铮铮——高傲不屈6.披肝沥胆——竭尽忠诚7.筚路蓝缕——辛苦创业8.矞矞皇皇——繁荣昌盛9.龙骧虎视——气慨威武(“——”代表“替代”,下同)示例:神州大地,雄踞东方,华夏文明之光辉照拂万代。
无数傲骨铮铮的共产党人披肝沥胆,相互扶掖,数十年来筚路蓝缕,终不负人民所望,铸就了今日让世界瞻瞩的矞矞皇皇之中国。
主题二:历史变迁10.嬗变——变化11.凝滞——停滞12.绮丽——美丽13.尘寰——世间14.湮灭——消灭15.亘古——整个古代16.隽秀——清秀17.沧海桑田——世事变18. 浮光掠影——容易消散示例:朝代嬗变,沧海桑田,时光不会凝滞,历史的烟云也不会消散。
岁月鎏金,不同于异国文化的浮光掠影,虽久经侵袭,但绮丽的华夏文明不曾被磨难湮灭,在尘寰中代代流传。
主题三:青春逐梦19.韶华——美好时光20.绰约——姿态柔美21.歆羡——羡慕22.煊赫——有名气23.耕耘——劳作24.省察——反省25.涅槃——死亡26.矢志不渝——坚持初心27. 鹰隼试翼——雄鹰展翅示例:岁月倥偬,韶华易逝,人生之青春要绽放出绚烂斑斓的光彩,舞动出绰约风姿。
彼时稚嫩少年,歆羡着宇航员登月之旅,赞叹着煊赫一时的名人大家,也渴望着成为他。
怀揣着梦想,在茫茫书田中耕耘收获,在自我省察中跌撞成长,在磨难淬炼后涅槃重生,我们矢志不渝。
因为坚信着,鹰隼试翼,终能翱翔于苍穹云间。
主题四:人生选择28. 逼仄——狭窄29. 裹挟——卷入30. 笃守——遵守31. 隐逸——避世隐居32. 恣意——自在33. 浮华盛世——繁华世界34. 物欲横流——欲望泛滥35. 名缰利锁——被名利束缚36. 时乖运蹇——时运不好示例:浮华盛世,物欲横流。
面对逼仄的现实,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被世俗裹挟,陷入名缰利锁的生活;有的人笃守内心,不抱怨时乖运蹇,隐逸在一方天地恣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题答案(二) 91.C(A名声大噪:名声广为流传。
褒义词。
C痛心疾首:疾首:头痛。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92.C(A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贬义词。
B计日程功:指可以掐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的日子就能成功。
"恣意妄为"指任意胡作非为。
D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件或动作突然而来令人不及提防。
)93.B(A必需:多指物质上的必要,既可作谓语,又可作定语。
应改为"必须"。
必须:指事理、情理上的必要,副词,作状语。
B捞取:是指通过歪门邪道获取,多用于贬义。
C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D.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事物不相吻合。
本句说的不是答非所问,而是拿不出理据。
)94.D(A鱼贯而入:形容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
此处不合逻辑。
应改为"鱼贯而出"。
B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多含贬义。
褒贬不当。
义同"无所不用其极"。
可改为"无所不在"。
C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对象错误,"庆父"指制造内乱的人。
)95.C(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96.D(A句词义误用,B句改为"比比皆是",俯拾皆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一般指不好的东西。
C句改为"心中有数")97.C(B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
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也指政治清明稳定。
也说"光霁月明"C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为贬义词。
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98.C(苦口良药:比喻逆耳忠言,此熟语应用正确。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此句用于修饰公路网不恰当。
芸芸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众多的平常人。
与"平凡普通"语意重复。
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
形容非常畅快。
可以用来形容睡觉、喝酒,也可以用来形容写文章。
此处是说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应改为"淋漓尽致"。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也指表现或暴露得非常充分、透彻。
)99.B(A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此处宜用"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B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
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C一鸣惊人: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D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与"职责"语义重复。
)100.B(A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做不成事。
C今非昔比:今盛昔衰,与句意不符,可用"今不如昔"。
D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多指音乐)。
褒义词。
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
)2010年高考语文成语过关测试题(三)101.A(A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是谦词。
B一退六二五:推卸干净的意思。
C暗送秋波:多指妇女私下里眉目传情,也指暗中示意,献媚讨好,多用于男女关系方面,也用于一般社会关系。
D况且:表进一层意思,使用正确。
"何况、况且"都表示递进关系,但"何况"只用于反问句。
)102.D(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旧瓶装新酒:用旧形式表示新内容,常含贬义。
这里意思相反。
)103.A(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借指双方平分,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应改为"三下五除二"。
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或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扬汤止沸:把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让它不沸腾,比喻办事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谈、争论或交换意见)104.B(A七月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
B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C 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如:你怎么不早提醒我?马后炮!D一退六二五:指推卸干净。
)105.C(A不情之请:客套话,指自己不合理的请求。
B黄发垂髫: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
C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
D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过时的事物。
)106.A (B锦上添花:在锦上再绣花。
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C小试牛刀:比喻某人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原意是说"首当重任",用反了。
D醍tí醐hú灌顶:醍醐,纯酥油。
用纯酥油浇到头上。
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107.D(A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B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C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D如见其肝肺:比喻深入了解到人的内心活动。
)108.A(虎踞龙盘: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B孔武有力:非常勇猛有力。
C下车伊始:指官员刚刚到任。
D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对方较高低或表示回避。
)109.C(舍我其谁: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
中性词。
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B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
D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110.B(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惨淡经营:原意指苦心构思诗文。
现多形容在困难的环境中苦心谋划、从事某种事业。
褒义词。
如: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这家小厂居然也初具规模了。
耐人寻味:事情值得人久久思考,形容意味深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原指桃树李树不会讲话,但其花艳丽动人,其实甘美,故众人争赴之,时间一久,树下自会走出路来。
后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先生以他的"德、才、学、识"赢得了我和许许多多的老师的敬重和拥戴,他那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强的事业心,他那勤奋执着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一代良师,也激励着我们一代青年教师不断奋进。
)111.D(A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B.比喻总是找别人的错误。
C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D愈演愈烈:(事情、情况等)变得越来越严重。
贬义。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112.B(功亏一篑: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多含惋惜意)。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多指贫穷。
C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
形容遍体都是伤。
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数典忘祖: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记了祖先的职务,后指忘掉了自己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13.C(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这里应用"不负众望"。
)114.C(A扑朔迷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清是非。
B望洋兴叹:做一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C一不做二不休:事情既然做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这里不可概括美国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行为,可改为"一箭双雕"。
如:中国足协对实德这件尾大不掉的麻烦事,早就忍无可忍了,足协对此的底线甚至是一不做二不休,连大连实德一起端掉。
D奇货可居: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求取名利的本钱。
)115.D(A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贬义词。
B瑕不掩瑜:虽有缺点,但主体应是好的。
C阴沟翻船:表事情出意外。
D空头支票:只口头许诺而不兑现。
)116.A117.D(A不偏不倚yǐ:倚,偏。
不偏向任何一方。
表示中立或公正。
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
并非指交往距离。
此处为望文生义。
B怨声载道:主谓短语,动词性,一般做谓语,而不能做宾语。
C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亲切地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褒义词。
感情色彩错误。
)118.C(A风云变幻:像风和云那样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
B拒人千里之外:是形容人态度傲慢,不愿意跟别人接近。
C权宜之计: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D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119.B(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
而原文是说我们在夜晚的宁静气氛中非常自在,无拘无束,这里应用"谈笑风生"。
)120.D(A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在这里可以用"忍无可忍"。
B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在这里应该用"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D恒河沙数:象恒河里121.A(B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这个词最好用于自己的身上。
C毕其功于一役:比喻做一次就结束战斗,一次性解决问题。
只用于否定句。
贬义词。
D释怀:(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
原句是想表达家乡的风景让我难以"忘怀"。
)122.D( A.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B.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D.剖腹藏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
此处为望文生义。
)123.B(A讳莫如深:讳,隐讳。
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如:对于那个问题他始终是~,叫人不可理解。
B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
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