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 肌肉
口腔医考【口腔解剖生理学】高频考点
口腔医考【口腔解剖生理学】高频考点为了帮助报考口腔执业医师的考生更好地备考技能考试,医学教育网整理了口腔医考【口腔解剖生理学】高频考点,与大家分享。
1、颈阔肌位于——颈浅筋膜。
2、包被甲状腺的筋膜是——颈脏器筋膜。
3、咀嚼力最大的肌肉是——颞肌。
4、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形相连——斜嵴。
5、相对牙尖的两三角嵴横过面相连——横嵴。
6、距离上颌窦最近的是——上颌第一磨牙。
7、根据牙齿演化的规律,哺乳动物的牙属于——异形牙。
8、牙颈纵剖面由三硬和一软4种组织组成——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9、牙位记录方法有——部位记录法、Palmer记录系统、通用编号系统、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10、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颌乳中切牙。
11、乳牙的萌出顺序依次为——Ⅰ、Ⅱ、Ⅳ、Ⅲ、Ⅴ。
12、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13、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
14、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则是上颌第二磨牙。
15、动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过程中牙齿的演化——由端生牙变为侧生牙、槽生牙。
16、所谓“解剖牙冠”是指——由牙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17、对牙体长轴应解释为——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18、牙齿的牙合力面可以描述为——上下颌的后牙在咬合时发生接触的面。
19、牙冠的“发育沟”是指——牙齿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浅沟。
20、三角嵴是由——位于合面的,一个牙尖的两个斜面相交而成。
21、横嵴是指——相对牙尖的两三角嵴横过合面相连。
22、牙冠上的“结节”是指——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23、上前牙牙根唇面宽于舌面的生理意义是——抵抗向前的牙合力力。
24、上颌第一磨牙舌面近中舌尖与远中舌尖之间的沟称为——远中舌沟。
25、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近中颊侧髓角。
26、上颌窦的下壁右前向后盖过哪些牙的根尖——上颌5678。
27、上颌侧切牙牙冠唇舌面外形高点应在——牙冠唇舌面颈1/3处。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第三单元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考什么?最重点是什么?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最难点是什么?颌面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骨(一)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
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部、鼻腔底部和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
1.外形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
(2)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并参与泪沟的构成。
(3)颧突:与颧骨相接。
.(4)腭突:与对侧腭突在中线相接,构成硬腭。
(5)牙槽突(牙槽骨)两侧上颌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
2.牙槽骨解剖名词(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
(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
(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3.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黏膜。
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了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 口腔面颈部肌肉
内容
一、 表情肌 1二. 、Int咀ro嚼du肌ction 三、 腭部肌 四、 咽部肌 五、 喉部肌 六、 颈部肌 七、 口颌系统肌链
第一节、表情肌
唇周肌群 颅顶肌
鼻部肌
耳周围肌
眼周围肌
一、概述
• 1. 位置表浅 • 2. 肌束薄,收缩力弱,表达多种表情。 • 3. 纤维走向多与面部皮肤的皱纹相垂直,当面部外伤或切断表情肌后,
下动脉、眶下静 脉及眶下神经。 主要作用:是牵 拉上唇向上。
5、提上唇鼻翼肌(levator labl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主要作用:闭唇,并参与咀嚼和发音等。其深部斜行的肌束,可使唇 靠近牙,交叉纤维使唇突出,做努嘴,吹口哨等动作。若与颊肌共同 作用,可做吮吸动作。
颊肌 颏肌
口轮匝肌
口轮匝肌
(四)、颊肌(buccinator)
• 颊肌位于颊部,呈四边形。在提口角肌、颧大肌、颧小肌、笑肌和降 口角肌的深面与口腔粘膜的浅面之间。
尖牙肌
又称尖牙肌,位
于提上唇肌的深 面。 起自上颌骨的尖
牙窝,向下止于 口角的皮下,并 参与口轮匝肌的 构成。
主要作用是牵拉 口角向上。
(二)唇周围肌下组
降下唇肌(
deperessor labli inferioris)
降口角肌 (depressor
anguli oris)
颏肌(mentalis)
1、降口角肌(depressor anguli oris)
口腔解剖生理学 肌肉
肌肉疾病:包 括肌肉萎缩、 肌炎、肌营养
不良等
预防措施:保 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
等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
疗等
康复训练:针 对不同疾病进 行针对性的康 复训练如肌膜组织
口腔神经:支配口腔的 感觉和运动功能
咀嚼:将食物 磨碎便于消化
吸收
发音:通过舌 头、牙齿、嘴 唇等部位的协 调运动发出各
种声音
吞咽:将食物 从口腔运送到 食道进入消化
系统
呼吸:通过鼻 腔和口腔进行 气体交换维持
生命活动
口腔由牙齿、牙龈、舌头、唾 液腺等组成各部分相互协调共 同完成口腔功能
伸展性:肌肉在收 缩后可以伸展恢复 原状
弹性:肌肉在受到 外力作用后可以恢 复原状
适应性:肌肉可以 通过训练增强力量 和耐力
力量训练:通过举重、哑铃等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耐力训练:通过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进行耐力训练提高肌肉耐力 柔韧性训练:通过瑜伽、普拉提等运动进行柔韧性训练提高肌肉柔韧性
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肌肉无力 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肌肉疼痛
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肌肉功能 障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牙龈:覆盖牙齿的软组 织
舌头:参与咀嚼、吞咽 和发音
牙周膜:连接牙齿和牙 槽骨的纤维组织
口腔肌肉:包括咀嚼肌、 舌头肌等参与咀嚼和吞咽
口腔血管:供应口腔的血 液维持口腔的正常生理功
能
牙齿:包括门牙、犬齿、 前磨牙、磨牙等
牙槽骨:支持牙齿的硬 组织
颌面部局部解剖—肌(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3.姿态肌链:由头部背侧的颈后 部肌肉通过帽状腱膜绕过头顶, 连接颞肌、咬肌和舌骨上、下肌 群组成。和胸锁乳突肌等支持头 的垂直位置。
下颌骨的位置取决于这个肌链 中诸肌群的平衡力。如头后仰闭 颌时,下颌则回到正中合位之后; 相反,如头前倾闭颌时,下颌则 回到正中合位之前。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腮腺导管: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 弓 下 约 1.5cm 处 穿 出 腮 腺 鞘 。 长 5~7cm,壁厚,管径0.2~0.3cm。 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与颧 弓平行,上方有面神经上颊支和面横 动脉,下方有面神经下颊支,在咬肌 前缘几乎成直角转向内,穿颊肌,约 成45°角向前,在颊肌与颊粘膜之间 走行一短距离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 牙颊面相对的颊粘膜上。 腮腺乳头:为导管口处的粘膜隆起。
口周肌群:口轮匝肌
浅层:固有纤维,从唇的 一侧至对侧,构成浅层。
深层:部分纤维来自颊肌 唇部,构成深层。
中层:由颧大肌、颧小肌、 提上唇肌、提 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 降口角肌和降下 唇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作用:闭唇,并肌指咬肌、 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广义的咀嚼肌包括舌骨上 肌群。
舌骨下肌群的作用:下拉舌骨。 舌骨上、下肌群共同收缩,亦能 固定舌骨以利于附着舌骨的诸肌 活动。
五、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头颈部口颌系统的各肌肉之间,各组肌群之 间都有密切联系,以链的方式互相连接着。任何 一组肌肉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牵动另一组肌 肉的张力和功能。各肌链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是行 使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否则就可能引起肌肉 功能失调甚至结构的紊乱。
数为粘液性腺。
一、腮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位置:颜面两侧部,颧弓下方,外耳道前下方,下颌 支后外方,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深、浅叶之间 在下颌支后缘以峡部相连。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试题附答案解析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试题附答案解析《口腔解剖生理学》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一、A11、下列属于唇身边肌下组的是A、笑肌B、落口角肌C、颧大肌D、提上唇肌E、提口角肌2、属于唇身边肌上组的是A、笑肌B、颏肌C、落口角肌D、落下唇肌E、以上均是3、下列对于口轮匝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口轮匝肌呈扁环形罗列,肌纤维位于上、下唇内B、口轮匝肌深层在口角处由颊肌和唇身边肌的部分纤维构成C、口轮匝肌浅层由固有肌纤维构成,从唇的一侧至另一侧D、要紧作用是闭唇,封闭口腔E、以上均正确4、下列属于表情肌范畴的是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口轮匝肌5、下列各项中,别属于表情肌范畴的是A、颧大肌B、提上唇肌C、提口角肌D、颏肌E、咬肌6、以下对于颊肌的论述中,别恰当的讲法是A、颊肌呈四边形,位于大部分唇身边肌的深面B、颊肌纤维向前交叉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C、颊肌纤维最上方和最下方的肌纤维无交叉D、要紧作用闭唇,封闭口腔E、颊肌位于口腔黏膜的浅面A、咬肌B、颞肌C、茎突舌肌D、翼外肌E、翼内肌8、下列对于翼外肌的叙述,哪一项正确A、翼外肌位于翼腭窝B、翼外肌分为上下两头,上头起自翼外板的外头C、由于翼外肌肌纤维的方向,当髁状突颈部骨折时,常牵拉髁状突向前内方移位D、当左侧翼外肌浮现病变,则向左偏颌时患者自觉疼痛剧烈E、翼外肌的肌纤维歪向后下止于翼肌粗隆9、口腔唾液腺中最大的是A、腮腺B、舌下腺C、下颌下腺D、腭腺E、颊腺10、下述对于“腮腺鞘”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腮腺鞘来自颈深筋膜浅层B、腮腺鞘与腮腺密切结合,并发出间隔伸入腺体C、鞘的浅层致密,深层薄弱D、鞘的上部与外耳道密切相连,并有纤维束伸入外耳道E、鞘的深层附于颅底,且增厚成蝶下颌韧带11、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A、外耳孔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B、耳屏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C、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D、外耳孔至鼻翼连线的中1/3段E、耳垂至鼻翼连线的中1/3段12、成人腮腺管口位置普通在A、上颌第一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B、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C、上颌第三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E、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13、下述对于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的鉴不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舌神经下方连于下颌下神经节,经过该节,再以节后纤维与下颌下腺相连B、下颌下腺导管直截了当发自下颌下腺深部D、若将下颌舌骨肌向前拉开,可见舌神经自外上钩绕下颌下腺导管,经其下方转至其内侧和上方E、舌神经较下颌下腺导管细而略扁,且顽强14、对于腭大孔的叙述,哪项是别正确的A、距硬腭后缘约0.5cm处B、有腭前神经和血管经过C、位于腭侧牙槽嵴顶至腭正中缝弓形连线的中点D、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E、是翼腭管的下口15、对于上颌骨支柱及支架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均下起上颌骨的牙槽突,上达颅底B、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较厚,利于将咀嚼压力传导到颅底C、尖牙支柱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沿梨状孔外缘及眶内缘经额突至额骨D、颧突支柱要紧承受前磨牙区的咀嚼压力E、翼突支柱要紧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16、属于上颌骨的支柱结构的是A、鼻额支柱B、颧突支柱C、翼突支柱D、尖牙支柱E、以上基本上17、以下对于颧牙槽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颧骨相接,向下至第一磨牙处形成颧牙槽嵴B、上颌体后面颞下面参与颞下窝和翼腭窝前壁的构成,有颧牙槽嵴C、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D、颧突支柱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E、以上都正确18、眶下孔通入眶下管的方向是A、后、下、内B、后、上、外C、后、下、外D、后、上、内E、垂直方向19、下列哪一项肌肉的起始处在尖牙窝上A、颊肌B、提上唇肌C、提口角肌D、提上唇鼻翼肌E、腭帆提肌A、颧骨B、额骨C、蝶骨D、梨骨E、颞骨21、以下对于眶下孔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B、眶下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经过C、眶下孔朝向前内下方,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方向应为前内下D、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窝22、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别包括A、正中联合B、颏孔区C、下颌角D、乙状切迹E、髁突颈部23、在下颌骨内歪线的上方,颏棘两侧有A、翼腭窝B、颞下窝C、舌下腺窝D、下颌下腺窝E、关节翼肌窝24、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面是A、关节结节前歪面和髁状突前歪面B、关节结节后歪面和髁状突后歪面C、关节结节后歪面和髁状突前歪面D、关节结节前后歪面和髁状突横嵴E、以上均别正确25、下颌骨髁突内外径及前后径长度分不约为A、5~10mm和15~30mmB、5~10mm和8~10mmC、8~10mm和15~30mmD、15~30mm和15~30mmE、15~30mm和8~10mm26、以下对于颞下颌关节盘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汲取震荡的作用B、缓解关节内压D、维持关节运动的稳定E、以上都正确27、下述对于口腔前庭沟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又称唇颊龈沟B、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C、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D、前庭沟粘膜下组织致密E、是口腔局麻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的部位28、对于口腔境地叙述中错误的是A、前界为上下唇B、后界为舌根C、两界为颊D、上界为腭E、下界为舌下区29、下列对于唇的解剖层次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最外层为皮肤,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B、皮肤下为浅筋膜,较疏松C、中间为肌层,要紧是口轮匝肌D、肌层内侧紧贴粘膜E、粘膜上有粘液腺开口30、以下有关舌的解剖的描述中,别恰当的是A、舌背上有“∧”形界沟B、舌盲孔为胚胎甲状舌管咽端的痕迹C、伞襞是舌系带两侧的黏膜皱襞D、伞襞与舌腹中线间的三角区内有舌神经及舌深血管穿行E、舌分为前2/3的舌根和后1/3的舌体31、舌的淋巴管与颈深上淋巴结的关系是A、愈近舌尖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的部位愈低B、愈近舌尖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的部位愈高C、愈近舌根部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部位愈高D、愈近舌根部而起的淋巴管,其注入的颈深上淋巴结所在部位愈低E、A+C32、下述对于颞下间隙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该间隙处于颌面深部诸间隙的中央B、位于翼颌间隙的上方C、前界上颌骨的后面,后界茎突及茎突诸肌D、上界蝶骨大翼的颞下面、颞下嵴,内界蝶骨翼内侧板E、间隙中有翼丛、上颌动脉及上、下颌神经的分支经过A、前界为颞肌及颊肌B、后界为腮腺C、向上与颞下间隙及颞间隙通连D、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经过E、以上均正确34、以下对于眶下间隙的境地描述中,正确的是A、上界眶下缘B、下界口轮匝肌C、内界颧肌D、外界颊肌E、位于眼眶后部的上方35、下列对于咬肌间隙的叙述中,别恰当的是A、又称咬肌下间隙B、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C、前邻磨牙后区,后界腮腺D、间隙感染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E、与翼颌、颊、颞及颞下诸间隙相连通36、对于翼下颌间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借颊肌与口腔分隔B、上界翼外肌下缘C、下以翼内肌附丽于下颌支处为界D、后为腮腺E、以上均正确37、翼下颌间隙的讲法中,别正确的是A、该间隙的额切面呈一底朝上、尖向下的三角形B、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C、间隙内的蜂窝组织向上与颞下间隙及颞间隙通连D、向前通颊间隙E、向后与咽旁间隙连通38、下列对于翼颌间隙交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上与颞下间隙及颞间隙通连B、向前通颊间隙C、向下与舌下、下颌下间隙相通D、向后与咽旁间隙相通E、以上均正确39、颈动脉鞘内别含有A、颈总动脉B、颈内动脉D、迷走神经E、膈神经40、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部位是A、平胸锁关节处B、平甲状软骨上缘C、平甲状软骨下缘D、平舌骨大角尖E、平下颌角处41、颈外动脉是以下部位的动脉主干,除外A、颈前部B、脑的后2/5部分C、硬脑膜D、口腔颌面部E、颅顶42、颈内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脑、眶内结构和额鼻部血供的要紧动脉B、分为上颌动脉与颞前动脉两终支C、颞浅动脉为颈内静脉的终末支D、穿腮腺实质或深面E、是颈前部、口腔颌面部、颅顶及硬脑膜等处的动脉主干43、翼静脉丛的叙述中,别恰当的一项是A、要紧收集口腔颌面及眼部的静脉血B、分布于颞肌及翼内、外肌之间C、属于口腔颌面部浅静脉D、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E、交通静脉可将该处感染扩散蔓延到海绵窦,从而引发颅内感染44、以下有关上颌神经的描述别正确的是A、为混合神经B、起自三叉神经节前缘的中部C、经圆孔达翼腭窝上部D、由眶下裂入眶更名眶下神经E、向前行于眶下沟、眶下管45、三叉神经的三条分支中属混合性神经的是A、眼神经B、上颌神经C、下颌神经D、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E、眼神经和上颌神经A、圆孔B、棘孔C、卵圆孔D、眶上裂E、面神经管47、上颌神经在颅中窝段发出的神经是A、颧神经B、翼腭神经C、腭神经D、脑膜中神经E、上牙槽后神经48、三叉神经分支中的面段又可分为以下几支,除外的是A、睑下支B、上唇支C、下唇支D、鼻外侧支E、鼻内侧支49、别属于下颌神经的是A、棘孔神经B、颞深神经C、咬肌神经D、颊长神经E、颧神经50、下列面神经走向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穿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B、经茎乳孔出颅C、在面神经管内无分支D、以茎乳孔为界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E、穿腮腺后内侧面,终支分布于面部表情肌51、以下有关面神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运动神经B、是感受神经C、经圆孔出颅D、以茎乳孔为界,可分为三段E、支配表情肌的运动二、A21、一男性患者,外伤致左侧髁突彻底性骨折,此刻的髁突向何方移位A、向前,向外C、向后,向外D、向后,向内E、向前,向上2、女性,48岁。
口解——肌肉
•
肌纤维水平向后外行,小部分止于颞下颌关节的关节囊和
关节盘;大部分止于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
•
作用:主要是牵拉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使下颌前伸并下降,
也参与下颌侧方运动。多数研究(yánjiū)资料表明,翼外肌上
头在闭口时收缩,有稳定关节盘的作用。
精品资料
• (五)舌骨上肌群
•
位于舌骨与下颌骨、颅底之间。4对,其中3对参与下颌骨运动。
• 作用:使腭咽弓向中线靠拢, 缩小咽峡,下降软腭、上提咽 喉。
• 5.腭垂肌(悬雍垂肌):起 自腭骨鼻后棘、腭腱膜,向下, 止于腭垂粘膜。
• 作用:上提腭垂、使腭垂偏 向一侧。
•
(2)胸骨舌骨肌:浅层内侧。起自胸骨柄后面,垂直向上,止于舌骨体
下缘。
•
(3)胸骨甲状肌:深层下部,在胸骨舌骨肌深面。起自胸骨柄后面,向
上,止于甲状软骨斜线。
•
(4)甲状舌骨肌:深层上部。起自甲状软骨斜线,向上,止于舌骨体与
舌骨大角的下缘。
•
作用:主要是下拉舌骨;甲状舌骨肌还可拉舌骨向上。舌骨上、下肌群
精品资料
• 4.颊肌:位于颊部,四边形。上、下颌 第3磨牙牙槽突的外面(wàimiàn)、翼突下 颌缝→口轮匝肌。其上份纤维进入下唇, 下份纤维进入上唇,产生交叉;最上方、 最下方的纤维不交叉,分别进入上、下唇。
• 作用:拉口角向后,使颊部贴紧上、下 牙列,从而参与咀嚼、吮吸。
• 翼突下颌缝(翼下颌韧带);为颊肌与 咽上缩肌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从翼突钩 至下颌骨内斜线后端。
边形。 • 浅头:起自腭骨锥突和上颌(shànghé)结
节; • 深头:起自翼突窝(翼突外侧板的内侧面
和腭骨锥突)。 • 纤维斜向后外下,止于下颌角内侧面、翼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7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专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72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态、咬合关系、发育规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课程性质:《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解剖和生理基础,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
4.课程作用: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阐明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形态结构及其毗邻,紧密结合临床应用,为后续的口腔医学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为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口腔解剖及生理知识。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2.课程设计思路(1)《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它不仅是口腔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因此,课程标准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把实验教学、技能考核、技能比赛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2)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规范性。
(3)《口腔解剖生理学》系统学习72学时,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践课22学时。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口腔的前庭部?A. 上唇B. 下唇C. 舌D. 颊答案:C2. 下列哪个牙齿属于恒牙?A. 乳牙B. 犬齿C. 尖牙D. 第一磨牙答案:D3. 下列哪个肌肉不属于咀嚼肌?A. 颞肌B. 咬肌C. 腭帆张肌D. 舌肌答案:D4. 口腔内的唾液腺主要有哪三个?A.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B. 腮腺、颌下腺、甲状腺C. 腮腺、颌下腺、胰腺D. 腮腺、颌下腺、胃腺答案:A5. 下列哪个神经支配舌肌?A. 三叉神经B. 面神经C. 舌咽神经D. 脊神经答案:C6.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口腔黏膜?A. 牙龈B. 舌背C. 咽峡D. 口唇答案:C7. 下列哪个牙齿的牙根最长?A. 上颌第一磨牙B. 下颌第一磨牙C. 上颌尖牙D. 下颌尖牙答案:C8.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牙体组织?A. 牙釉质B. 牙本质C. 牙髓D. 牙槽骨答案:D9. 下列哪个神经支配咀嚼肌?A. 三叉神经B. 面神经C. 舌咽神经D. 脊神经答案:A10.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牙周组织?A. 牙槽骨B. 牙周膜C. 牙龈D. 牙本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口腔内的唾液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腮腺、颌下腺、舌下腺12. 下列牙齿中,______属于乳牙,______属于恒牙。
答案:乳牙、恒牙13. 咀嚼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颞肌、咬肌、翼外肌14. 牙体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牙釉质、牙本质、牙髓15. 牙周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牙槽骨、牙周膜、牙龈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6. 牙本质:牙本质是构成牙齿的主体部分,位于牙釉质和牙髓之间,具有支持和保护牙髓的作用。
17. 牙周膜:牙周膜是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纤维性组织,具有固定牙齿、缓冲咀嚼压力等功能。
口解——肌肉
•
•
•
• •
3.口轮匝肌:扁环形,由围绕口裂数层不同方向 的肌纤维组成。 浅层:从唇的一侧到对侧,是口轮匝肌的固有纤 维; 中层:由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 翼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纤维参与 组成; 深层:由颊肌唇部构成。 作用:闭口,参与咀嚼、发音等。
•
4.颊肌:位于颊部,四边形。上、 下颌第3磨牙牙槽突的外面、翼突下颌 缝→口轮匝肌。其上份纤维进入下唇, 下份纤维进入上唇,产生交叉;最上 方、最下方的纤维不交叉,分别进入 上、下唇。 • 作用:拉口角向后,使颊部贴紧上、 下牙列,从而参与咀嚼、吮吸。 • 翼突下颌缝(翼下颌韧带);为颊 肌与咽上缩肌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 从翼突钩至下颌骨内斜线后端。
• •
•
•
•
•
3.腭舌肌:起自舌根外侧缘, 止于腭腱膜,被粘膜覆盖后形 成腭舌弓。 作用:上提舌根、下降腭帆、 缩小咽峡(咽门)。 4.腭咽肌:起自甲状软骨后 缘、咽侧壁,斜向内上,止于 硬腭后缘、腭腱膜,被粘膜覆 盖后形成腭咽弓。此肌在软腭 内被腭帆提肌分为内、外两束。 作用:使腭咽弓向中线靠拢, 缩小咽峡,下降软腭、上提咽 喉。 5.腭垂肌(悬雍垂肌):起 自腭骨鼻后棘、腭腱膜,向下, 止于腭垂粘膜。 作用:上提腭垂、使腭垂偏 向一侧。
肌
• • • • • • • •
• • • •
(一)口周围肌群 口轮匝肌环形,其余肌放射状排列在口裂周围。分为口周围肌上组、口周围肌下组、口轮匝肌、颊肌。 1.口周围肌上组:7块 (1)笑肌:腮腺咬肌筋膜→口角皮肤;拉口角向外。 (2)颧大肌(颧肌):颧骨颧颞缝前方→口角皮肤;拉口角向外上。其深面有面动、静脉交叉而过。 (3)颧小肌:颧骨颧颌缝后方→口角内侧的上唇皮肤;拉口角向外上方。 (4)提上唇肌:上颌骨眶下缘至眶下孔之间→上唇外侧皮肤;拉上唇向上。其深面有眶下血管、神经通过。 (5)提上唇鼻翼肌:上颌骨额突、平梨状孔上缘附近,分两束,内侧束→鼻大翼软骨和皮肤,外侧束参与口 轮匝肌组成;拉鼻翼向上,使鼻孔开大、鼻唇沟加深。 (6)提口角肌(犬牙肌):位于提上唇肌深面。上颌骨尖牙窝→口角皮肤,参与口轮匝肌组成;上提口角。 (7)上唇切牙肌:位于口轮匝肌深面。上颌侧切牙与尖牙牙槽轭之间骨面→口角皮肤、粘膜;拉口角向内。 颧小肌(上唇方肌颧头)、提上唇肌(上唇方肌眶下头)、提上唇鼻翼肌(上唇方肌内侧头)合称上唇方肌。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肌 颈部肌
颈部肌
1 颈阔肌 协助降下颌骨+降下唇
2 胸锁乳突肌 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一侧收缩使头向舌骨肌
降颌肌群
1.二腹肌 2.茎突舌骨肌
二腹肌中间键附着于舌骨体与舌骨大角交界处
3.颏舌骨肌 4.下颌舌骨肌
• 升颌肌群:咬肌 (闭口肌)颞肌 翼内肌
降颌肌群:翼外肌 (开口肌)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颈阔肌 茎突舌骨肌
• 下列哪个肌肉无降下颌的功能 • A 二腹肌 • B下颌舌骨肌 • C 颏舌骨肌 • D 茎突舌骨肌 • E 颈阔肌
• 下列哪个肌肉无降下颌的功能 • A 二腹肌 • B下颌舌骨肌 • C 颏舌骨肌 • D 茎突舌骨肌 • E 颈阔肌 •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舌腭肌palatoglossus
➢ 起点:舌根外侧舌横肌 ➢ 止点:腭腱膜-------粘膜覆盖后形成腭舌弓 ➢ 作用:上提舌根、下降腭帆,缩小咽门
❖ 咽腭肌palatopharyngeus
➢ 起点:甲状软骨后缘及咽侧壁 ➢ 止点:硬腭后缘,腭腱膜------粘膜覆盖后形成腭咽弓 ➢ 作用:使咽腭弓向中间靠拢,缩小咽门,下降软腭,上提咽喉
➢ 起点:颞骨岩部下面、咽鼓管软骨和膜部 ➢ 止点:前- -参与构成腭腱膜,
中- -与对侧交织所提腭吊带, 后- -与腭垂肌汇合 ➢ 作用:上提及软腭,使咽侧壁向内移动
❖ 腭帆张肌tensor veli palatine
➢ 起点:翼内板基部,咽鼓管软骨附近骨面 ➢ 止点:腭腱膜、腭骨水平部后下方 ➢ 作用:拉紧软腭,单侧收缩拉软腭向一侧
➢ 降口角肌(三角肌) ➢ 降下唇肌(下唇方肌) ➢ 颏肌(颏提肌)
➢ 降口角肌(三角肌)depressor anguli oris 起点:下颌骨外斜线 止点:口角皮肤 下唇、颊、口角外侧、上唇皮肤 作用:下降口角
➢ 降下唇肌(下唇方肌)depressor labii inferioris 起点:下颌骨外斜线 止点:下唇及颏部皮肤 作用:降下唇
➢ 提上唇鼻翼肌 levator labl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 起点:额突 止点:内束-鼻大翼软骨和皮肤 外束-与提上唇肌参与口轮匝肌组成 作用:牵拉鼻翼向上
➢ 提口角肌 levator anguli oris 起点:尖牙窝 止点:口角皮肤 作用:牵拉口角向上
口周围肌群下组
➢ 作用 降下颌骨,下牵下唇 及口角
颈浅肌群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 胸骨头 胸骨柄前面的上部 锁骨头 锁骨的胸骨端 止于乳突及上项线外侧
➢ 作用 两侧收缩 头后仰 一侧收缩 头向同侧倾斜并 使脸转向对侧
舌骨下肌群
❖ 喉、气管和甲状腺之前,颈前部中线两侧,舌 骨与胸骨之间,分为浅、深两层。
❖ 水平肌链
口轮匝肌,颊 肌,咽上缩肌组成.
与舌肌对抗, 影响牙弓和牙合的
形成。
❖ 垂直肌链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腭垂 肌和舌腭肌,咽 腭肌组成。
上下部肌肉分 别使软腭向上下 活动
❖ 姿态肌链
颈后部肌肉- 帽状腱膜-颞肌、 咬肌、舌骨上下肌 群组成.
肌链中诸肌群 的平衡决定下颌骨 的位置。
❖ 帽状腱膜
额肌 枕肌 颞浅筋膜
咀嚼肌
❖ 狭义的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 广义的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 闭颌肌 开颌肌
翼外肌
翼外肌 颏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咬肌masseter
❖ 浅层
上颌骨颧突和颧弓下缘前2/3 咬肌粗隆和下颌支外侧下部
❖ 中层
颧弓前2/3深面及后1/3下缘 下颌支中份
➢ 颏肌(颏提肌)mentalis 起点:下颌骨切牙牙槽突处骨面 止点: 颏部皮肤 作用:上提颏部皮肤,前伸下唇
❖ 颊肌 buccinator
➢ 上、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突外方和翼突下颌缝
➢ 上份纤维入下唇,下份纤维入上唇,最上下方纤维不 交叉
➢ 翼突下颌韧带—颊肌与咽上缩肌间的致密结缔组织
❖ 作用 拉口角向后,使颊部更接近上下牙列,参与咀嚼
口颌系统肌链临床意义
❖ 颌骨发育、牙弓形成和牙合的建立 ❖ 维持下颌骨的位置、各肌肉间的平衡
❖ 口周围肌群 ❖ 眼周围肌群 ❖ 耳部肌群 ❖ 鼻部肌群 ❖ 颅顶肌群
口周肌群
❖ 放射状排列
口周肌群上组 口周肌群下组 颊肌
❖ 环形排列
口轮匝肌
口周围肌群上组
➢ 笑肌 ➢ 颧大肌 ➢ 颧小肌 ➢ 提上唇肌 ➢ 提上唇鼻翼肌 ➢ 提口角肌
笑肌 risorius
起点:腮腺咬肌筋膜 止点:口角部皮肤 作用:牵拉口角向外上
颈部肌
❖ 颈浅肌群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 舌骨上、下肌群
二腹肌 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 颈深肌群
头长肌 颈长肌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 颈阔肌platysma
➢ 起于三角肌和胸大肌的 筋膜
前部与同名肌交织,止 于下颌体下缘; 后部 越过下颌骨及咬肌后下 部,附于面下皮肤.
❖ 深层
颧弓深面
❖ 作用
下颌支上部及喙突
提下颌骨向上并使其微向前伸, 亦参与下颌侧方运动
颞肌temporalis
❖ 颞窝和颞深筋膜深面,通过颧 弓深面形成肌腱止于 喙突和下颌支前缘至下第三磨 牙远中
❖ 肌纤维分前、中、后三部分 ❖ 颞深筋膜覆盖颞肌,上附于上
颞线,下浅层附于颧弓上缘及 外面,深层附于颧弓上缘及内 侧面。 ❖ 作用 提下颌骨向上,也参与下颌侧 方和后退运动
❖ 茎突舌骨肌stylohyoid
茎突—舌骨体与舌骨大角连 接处
作用:拉舌骨向后以延长口 底
❖ 颏舌骨肌geniohyoid
下颌骨颏棘—舌骨体
作用:拉舌骨向前,与茎 突舌骨肌拮抗,舌骨固定 时有降下颌作用
腭部肌
❖ 腭舌肌 ❖ 腭咽肌 ❖ 腭垂肌 ❖ 腭帆张肌 ❖ 腭帆提肌
❖ 腭帆提肌levator veli palatine
和吮吸
❖ 口轮匝肌 orbiculars oris
➢浅层 口轮匝肌固有纤维 ➢深层 颊肌唇部纤维 ➢中层 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
口角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组成
❖ 作用 闭唇,参与咀嚼、发音
眼周围肌群
❖ 眼轮匝肌
➢ 眶部
上颌骨额突与睑内侧韧带,
牵拉眉及颊部皮肤
➢ 睑部
睑内侧韧带与邻近骨点,
胸骨柄后面、第一肋软骨边缘—甲状软骨斜线
❖ 甲状舌骨肌thyrohyoid ❖ 甲状软骨斜线—舌骨体及舌骨大角下缘
颈深部肌群
❖ 外侧肌群
➢ 前斜角肌 ➢ 中斜角肌 ➢ 后斜角肌 ➢ 作用 屈颈\颈侧屈
❖ 内侧肌群
➢ 头长肌 ➢ 颈长肌 ➢ 作用 屈头、屈颈
口颌系统肌链
❖ 水平肌链 ❖ 垂直肌链 ❖ 姿态肌链
使眼睑闭合
➢ 泪囊部 位于泪囊深面,起自泪后嵴, 使泪囊扩张
❖ 皱眉肌
额骨鼻部 眉内侧皮肤
鼻部肌群
❖ 鼻肌 降鼻中隔肌 鼻根肌 ❖ 作用 开大、缩小鼻孔
耳部肌群
❖ 耳前肌 ❖ 耳上肌 ❖ 耳后肌
颅顶肌群
❖ 额肌
帽状腱膜--眉部皮肤 作用 提眉、皱额
❖ 枕肌
上项线外2/3及乳突根部--帽 状腱膜 作用 牵拉帽状腱膜向后
❖ 腭垂肌uvulae
➢ 起点:腭骨鼻后棘及腭腱膜 ➢ 止点:腭垂粘膜下 ➢ 作用:拉腭垂向上及偏向一侧
咽部肌
❖ 咽缩肌
➢ 咽上缩肌 ➢ 咽中缩肌 ➢ 咽下缩肌 ➢ 作用 咽腔缩小,上向下收
缩,挤食团入食管
❖ 咽提肌
➢ 茎突咽肌 ➢ 咽鼓管肌 ➢ 咽腭肌 ➢ 作用 上提咽喉,协助吞咽,
封闭喉管
❖ 浅层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 深层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 肩胛舌骨肌omohyoid
肩胛骨上缘、肩胛上横韧带—中间腱—舌骨体 外侧下缘
❖ 胸骨舌骨肌sternohyoid ❖ 颈前正中线两侧,薄而窄 ❖ 胸骨柄及锁骨胸骨端后面—舌骨体内侧部下缘
❖ 胸骨甲状肌sternothyroid
❖ 下头
翼外板的外侧面 下颌骨髁状突颈部
❖ 作用
牵引髁状突和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前,使下颌 前伸及下降,参与下颌侧方运动
舌骨上肌群
❖ 二腹肌digastric
二腹肌窝—中间腱—颞 骨乳突切迹
作用:拉颏部向后下, 参与张口
❖ 下颌舌骨肌mylohyoid
下颌舌骨线—舌骨体
作用:参与口底构成,收缩 时抬高口底,协助吞咽。也 可下降下颌骨。
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
位于颞下窝和下颌升支内侧 ❖ 深头
翼外板内面和腭骨锥突 下颌角内侧及翼肌粗隆
❖ 浅头
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 下颌角内侧及翼肌粗隆
❖ 作用
提下颌骨向上,下颌侧方运动
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位于颞下窝 ❖ 上头
蝶骨大翼颞下面及颞下嵴 关节盘前缘部及关节囊
第六章 颅面颈部肌肉
❖表情肌 ❖咀嚼肌 ❖颈部肌 ❖腭部肌 ❖咽部肌 ❖喉部肌
表情肌
❖ 位置较浅,起自骨面或筋膜,止于皮肤, 收缩力弱。
❖ 协同运动可表达喜、怒、哀、乐等表情。 ❖ 也参与咀嚼、吮吸、吞咽、呼吸和发音等
活动。 ❖ 运动由面神经支配。
表情肌
面部皮肤皱纹线
(1)动力性皱纹线
(2)重力性皱纹线
颧大肌 zygomaticus major
起点:颧颞缝前方 止点:口角,上唇部皮肤 作用:牵拉口角向外上
➢ 颧小肌 zygomaticus minor 起点:颧骨外侧颧颌缝后 止点:口角内侧,上唇外侧皮肤 作用:牵拉口角向外上
➢ 提上唇肌 levator labli superioris 起点:眶下缘,颧突附近 止点:上唇皮肤 作用:牵拉上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