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近50年来河南省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来河南省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来河南省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史佳良;王秀茹;李淑芳;李宁【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7(24)3【摘要】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对河南省近50年来气温和降雨的时空变化与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5—2014年的日平均气温和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Morlet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河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近50年来平均气温总体呈增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9℃/10a(p<0.01),春季升温最快,秋冬次之,夏季气温趋势反而略有下降,年均气温在80—90年代有短暂下降,90年代后开始变暖;河南省降水量整体略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8mm/10a(p>0.05),夏季降水量增加较快,春秋降雨量略有减少。

近50a来年降雨量经历了增—减—增—减的变化,60年代到80年代增加,80年代到90年代中旬减少,90年代到21世纪初再次增加,2003年至今持续减少。

河南省气温存在27年的强显著周期,此外还有15a的周期变化;而降水量则存在12a的显著周期,此外还有5a和30a的周期。

空间分布上,气温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中部升温更快;降水量则南多北少,南部有减少趋势,中部、东部有增多趋势。

【总页数】6页(P151-156)【关键词】降水量;气温;空间插值;河南省【作者】史佳良;王秀茹;李淑芳;李宁【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相关文献】1.抚顺近50年各季气温和降水异常时空特征分析 [J], 刘多文;蔡冰;吴春英;沈斌;宁大可2.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袁喆;杨志勇;郑晓东;袁勇3.近50年来辽宁省气温和降水突变特征分析 [J], 韩璐;曹阳;常静;曹永强4.近50年来淮河蚌埠以上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张平;夏军;邹磊;马协一5.陕西省近5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刘政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商丘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商丘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商丘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张艳玲【摘要】Based on the anlysis of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light,evaporation and the nega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 wint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of Shangqiu in recent 51 years was showed. The annual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in spring,autumn,wint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especially in winter,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trend rate was0.166℃/10a. The temperature in summer decreased slightly. The trend of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creased,and the rate was 14.93 mm/10a. The annual sunshine hours,the nega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 winter,the days of temperature≥35℃and≤-5℃showed an declined trend,the rate were-180.15 h/10a,-127.00 mm/10a,-11.84℃·d/10a,-2.27 d/10a,-3.81 d/10a.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evaporation in 1961-2001 had a decreasing trend. In 2002-2011,the evaporation of the total year and spring increased,but decreased in summer,autumn and winter.%通过分析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11年的季、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冬季负积温等资料,得出结果表明,商丘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温度年和春、秋、冬三季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166℃/10a,三季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夏季温度则略有下降;年降水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4.93 mm/10a;年日照时数、冬季负积温、≥35℃日数、≤-5℃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180.15 h/10a,-127.00 mm/10a,-11.84℃·d/10a,-2.27 d/10a,-3.81d/10a;蒸发量分两个阶段分析,1961-2001年年及四季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2002-2011年年和春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夏、秋、冬三季呈下降趋势.【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5页(P1262-1266)【关键词】商丘;气候变化;分析【作者】张艳玲【作者单位】商丘市气象局,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9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我国许多学者在气候变化规律及影响方面作了诸多的研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在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最近50年的增温速率达到0.013℃/年[1].近年来中国年降水量略有减少[2].王纪军等[3]分析得出河南省春季降水日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仝文伟等[4]认为河南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由于区域性的影响,各地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商丘位于豫东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本文分析商丘近51年来气候变化规律,以期能够对商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选用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11年气象资料,包括:年、季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蒸发量、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35℃日数、≤-5℃日数、冬季负积温.季节划分的标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统计方法:采用线性倾向率做趋势分析,并配合6阶多项式,分析气象要素每10年的变化率.2 结果与分析2.1 气温变化特征2.1.1 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分析得出商丘年、季在各年代的平均气温变化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年及春、夏两季的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季气温降温最明显,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0.6℃;进入20世纪 90 年代气温增温显著,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较 20 世纪 80 年代增高 0.4,0.5,0.3,0.8 ℃,冬季较其他季节升温更为明显;2000年以后,除夏季气温略有下降外,春、秋、冬三季仍在增温,分别较20世纪90年代增高0.7,0.4℃和0.1℃,因此,年平均气温达到历史最高点,而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持平.纵向来看,年和春、秋、冬三季平均气温总体呈递增趋势,夏季呈下降趋势(表1).表1 商丘年代及四季平均气温变化Tab.1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change in Shangqiu ℃年份气温变化年春夏秋冬1961—1970 14.1 14.2 26.6 14.7 0.6 1971—1980 14.0 14.0 26.0 14.7 1.1 1981—1990 14.0 14.2 25.8 14.5 1.2 1991—2000 14.5 14.6 26.3 14.8 2.0 2001—2011 14.7 15.3 26.1 15.2 2.12.1.2 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倾向率商丘51年的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166℃/10a,且通过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年平均气温最低点出现在1969年,为13.2℃,最高点出现在2006年,为15.3℃;次高点出现在2007年,为15.2℃.从6级多项式曲线可看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处于气温的低谷期,这与20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普遍增暖趋势[5]相符.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线性变化不一,除夏季略有下降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以冬季上升最为明显,倾向率达0.374 ℃/10a,通过了信度为 0.01 的显著性检验;春季为0.254 ℃/10a,秋季为0.135 ℃/10a,通过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夏季倾向率为-0.079℃/10a.四季温度变化表明:平均气温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夏季略有降低,有向凉夏发展的趋势.2.1.3 极端温度值变化特征1)最高温度.由表2可以看出,1961—2011年商丘日最高气温≥35℃的年平均高温日数在各年代的表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倾向率为-2.27 d/10a.由六项式曲线可看出,峰值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平均每年22.3 d;波谷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9.4 d,较20世纪60年代偏少12.9 d;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呈弱的增多趋势,平均每年12.9 d;2000年以后又开始呈下降趋势,2001—2011年出现小的波谷,平均每年11.1 d.51年来年平均最高气温呈略微上升趋势,其倾向率为0.02℃/10a.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1966和1967年,达43 d,最少的是2008年,只有1 d.历年极端最高气温是43.0℃,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 2)最低温度.由表2可看出,商丘历年日最低气温≤-5℃的日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倾向率为-3.81 d/10a,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低温日数从20世纪60年代的34.9 d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16.1 d,减少了18.8 d,2000年以后略有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与年平均低温日数的下降关系密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上升最显著,变化率0.282℃/10a,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增温明显时段出现在1994—2007年,最高点和次高点分别出现在2006年和2007年,其中,2006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0.9℃,较历史最低点(1969年8.0℃)偏高2.9℃.年平均最低气温低温日数最多的年份为1969年,达63 d,最少年份为1994年,只有5 d,历年极端最低值是-16.7℃,出现在1964年2月18日.表2 商丘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极端气温日数Tab.2 The annualmean 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s and extreme temperatures days in Shangqiu年份≥35℃平均日数/d 平均最高气温/℃ ≤-5℃平均日数/d 平均最低气温/℃1961—1970 22.3 20.1 34.9 9.2 1971—1980 14.1 19.8 26.0 9.3 1981—1990 9.4 19.6 23.7 9.4 1991—2000 12.9 20.2 16.1 10.0 2001—2011 11.1 20.0 18.6 10.32.1.4 冬季负积温冬季负积温是表征冬季寒冷程度的重要指标.商丘历年冬季负积温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倾向率为-11.84℃·d/10a,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积温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11.4℃·d,次小值出现在 1994年,为12.5 ℃·d,最大值出现在 1969年,达243.4 ℃·d,1970 年降至83.5 ℃·d,之后,每年积温变幅不超过80.9℃·d,见图1.图1 1961—2011年冬季负积温变化曲线Fig.1 Curve of nega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1961—20112.2 降水变化特征2.2.1 年代际变化通过对商丘51年来降水资料分析得出:商丘年平均降水量在700 mm以上的年代有2001—2011年和20世纪70年代,其他年代平均降水量均为650~700mm,最多的年代出现在2001—2011年,降水量为780.6 mm,最少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为653.4 mm,两者相差127.2 mm.四季各年代降水变化而言,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夏、冬两季降水呈增多趋势.另外,2001—2011年和20世纪70年代的夏季降水明显高于其他年代,2001—2011年的冬季降水也达年代极值,即2001—2011年降水量增多,贡献最大的是夏季和冬季.20世纪70年代降水量增多,贡献最大的是夏季.表3 商丘年代及四季平均降水量变化Tab.3 Changes to Shangqiu’s and seasonalmean precipitation mm年份降水量年春夏秋冬1961—1970 697.6 146.8 356.7 160.1 37.3 1971—1980 718.9 124.4 409.9 141.6 41.6 2001—2011 780.6 120.2 459.6 146.4 45.7 51 年平均 705.9 130.5 390.1 143.0 42.2 1981—1990 653.4 128.0 349.4 135.6 41.7 1991—2000 671.2 134.4 368.0 130.9 44.42.2.2 年际变化商丘市历年降水变化总体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4.93mm/10a,夏、冬两季的降水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7.27mm/10a和2.29mm/10a,夏季降水增加较为明显,冬季略有增加,春、秋两季略有减少,降水变化率分别为-3.73mm/10a 和-2.26mm/10a.由图2还可以看出,近51年来降水量显著偏多的年份出现在2003年(1246.0mm)、1979年(1 189.9mm)和1964年(1 011.4 mm);年降水量偏少的年份有7年,其中,20世纪60年代3年,80年代2年,70年代和90年代各1年,最少年1966年只有322.7mm,其他偏少年份降水也均少于510.0mm. 图2 1961—2011年年降水量变化Fig.2 Varia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during 1961—20112.3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对商丘51年来日照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这与近年来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一致,其倾向率为-180.15 h/10a (图3);春、夏、秋、冬四季的表现也均呈下降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25.26,-75.83,-39.0,-45.54 h/10a,均通过 0.01 的显著性检验 . 其中夏季下降趋势最显著,春季下降最少.从以上年及四季的日照变化趋势可发现,日照变化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是相符的,即降水增多越明显,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也越显著.图3 1961—2011年日照时数变化Fig.3 The annual sunshine duration change during 1961—20112.4 蒸发量变化特征这里对商丘1961—2001年和2002—2011年蒸发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商丘1961—2001年蒸发量的变化与日照时数的变化一致,呈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127.00mm/10a,春、夏、秋、冬四季蒸发量倾向率分别为-38.60,-64.72,-15.49,-4.66mm/10a. 其中夏季下降最明显,这与夏季温度下降、日照减少、降水增多有密切关系.年蒸发量最高为1966年(2 334.8mm),最低为1991年(1 268.1mm),较1966年偏少1 066.7mm.从对商丘2002—2011年蒸发量分析来看,年和春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65.68mm/10a和 87.44mm/10a,夏、秋、冬三季呈下降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18.10,-1.03,-2.61mm/10a,其中夏季下降较明显.年蒸发量的上升主要贡献在春季.表4 商丘年代及四季蒸发量变化Tab.4 Changes of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evaporation in Shangqiu mm年份蒸发量变化年春夏秋冬1961—1970 1845.7 575.0 762.1 337.3 164.8 1991—2001 1431.3 449.1 545.3 290.5 151.6 2002—2011 970.4 301.3 309.5 219.3 140.4 1971—1980 1611.2 499.4 626.7 329.2 155.4 1981—1990 1447.4 464.5 549.1 288.9 142.53 结论1)通过近51年商丘年及四季气温变进行化分析,结果表明:年及冬、春、秋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呈略下降趋势,且以冬季增暖最为显著,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显著.2)51年来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表现为夏、冬两季降水增多,以夏季增多显著,春、秋两季降水略有减少.降水变幅增大,发生夏涝和秋旱事件增多.3)年及四季日照时数、冬季负积温、≥35℃高温日数、≤-5℃低温日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对蒸发量的分析分两个时段进行,其中1961—2001年年及四季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2002—2011年年和春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夏、秋、冬三季呈下降趋势.【相关文献】[1] 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50.[2]陈隆勋,朱文琴,王文,等.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8,56(3):257-271.[3]王纪军,裴铁璠,陈正洪,等.河南省春季降水日数变化趋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增刊1):36-40.[4]仝文伟,查菲娜,王其英,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分析[J].河南科学,2009,27(12):1546-1549.[5]陈芳,马英芳,申红艳,等.长江源区近44年气候变化的若干统计分析[J].气象科技,2007,35(3):340-344.。

河南省近50年极端气温与日照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资料

河南省近50年极端气温与日照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资料

河南省近50年极端气温与日照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胡健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为了研究河南省近50年来的极端气候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及其与日照条件的关系等问题,本研究利用河南省近50年来的极端气温数据与日照数据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气温与日照时数的年平均变化情况,主要通过相关图与相关系数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检验。

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0年来的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稍有增加的趋势在近50年来河南省年平均的极端最高气温变化比较平稳,且以每年0.0458℃的速率略有增加,而在2012年达到最高的最低温度最大值,其中在1964年达到了极端最高气温的最低值25.52℃。

河南省近50年来的极端最低气温变化是有微弱的增长,以0.0326℃每年的速率缓慢的增长,近50年来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动幅度并不大呈小幅度的上升。

在过去的50年,年均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比呈波动状降低趋势,河南省近50年来的日照百分比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其中以每年0.24%的速率下降,日照时数与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0.54与0.41,呈显著相关与低度相关,日照百分比与极端最低最高气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6与0.01都呈微弱相关。

关键词:河南;极端温度;日照情况;相关性1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和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已越来越为明显,这个问题现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全世界学者都在对有关气候变化特征方面开展了相关的分析工作,但都主要在对较大的区域范围气候变化中进行研究, 而极少在对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这导致这一方面信息的缺失,不同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有各自不同的方向,其中存在这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其中也存在这明显的区域差异。

气候的改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气候的改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1]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表明由于各种能源的消耗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一系列活动,自然界温室气体的含量明显逐年增加,并且有更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使得全球的气温在已经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都平均升高了 0.4--0.8°C [2]。

河南省近50年来活动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近50年来活动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近50年来活动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冯晓玙;陈小素【摘要】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活动积温是众多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10℃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根据河南省17个地区基本或基准气象站点1960~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求得起止日期,计算出日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段内的积温数值,利用ArcGIS13.0平台分析并展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

结果表明:(1)多年均值空间格局上,豫南地区最大、豫西地区最小;(2)空间变化格局上,绝大部分地区以增大趋势为主,但其变化程度区域差异不显著;(3)4个时段比较上,以1990~1999年呈现减少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强与2000~2008年表现的增大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弱的对比为最大特征。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活动积温;GIS空间分析;时空格局;河南省【作者】冯晓玙;陈小素【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地球正经历着一次以气温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

其中,活动积温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因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活动积温是指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

由于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喜温作物开始生长、喜凉作物积极生长,此期间内的热量资源直接影响春播作物的生长[2]。

因此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评价农业气候资源最重要、最普遍的指标,常用来估算某一地区的热量资源和反映品种的生育特性,与农作物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十分重要[3]。

年活动积温受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大地构造地貌单元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分析研究≥10℃积温的时空变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热量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而且对于作物及其品种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等均有直接的实际意义。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郭志君(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为了解河南省气温和日照的特征及变化情况,本文采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观测站点1960~2012年间逐月最高气、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主要运用线性倾向法,较详细地分析了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特征及趋势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在近50年来,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在1966年(21.1℃)达到最高值,最低值为1964年(18.3℃),且四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为春>夏>秋>冬。

年均最低气温总体上也呈现增加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11.0℃),1969年为最低(8.6℃),且四季最低气温增加幅度为春>冬>夏>秋。

年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下降率为8.5h/a,四季年均日照时数下降幅度为夏>秋>冬>春。

而年均最高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低度相关,年均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极其显著的高度相关。

关键词:河南省;气温;日照时数;变化分析1 前言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气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气候用来表明日、月、季、年或者更长时间气象特征的平均状态,是该时间段内各种天气的综合表现,用以指出某个区域冷、暖、干、湿等基本特点。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全球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气候变化更加显著。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数据的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升高了0.4-0.8℃,这样的增加趋势在人类的历史中也是罕见的,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人类的活动。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而这些极端气候所造成的灾害会给全球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明显的伤害。

近些年来,气候事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作者:赵路伟徐刚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第03期摘要:通过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 K检验法,对河南省近54年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4年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平均幅度为018 ℃/(10a);春秋冬增温明显,夏季气温略有下降;气温在1993年-1994发生由低到高的突变;豫东和豫中平原区增温的速率大于豫西山地丘陵区。

近54年降水量在波动中略微有减少的趋势,平均降幅为-762 mm/(10a);春秋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夏冬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在2011年-2012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中东部平原地区降水增加的趋势明显;豫西北和豫南山区及南阳西部,降水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M- K检验;IDW插值;时空变化;变化特征;河南省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6)03-0017-07Abstract: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4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cumulative anomaly method,and M-K test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in recent 54 years,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rose significantly,increasing by 0.18 ℃/(10a);except in summer,the seasonal mean temperatures of the rest seasons showed increasing trends;and an abrupt change from low to high occurred in 1993-1994.The plain regions had warmed at a faster rate than the hilly area.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ubtle decreasing trend in recent 54 years,decreasing by -7.26 mm/(10a);the decreasing season was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increasing season was summer and winter,and the abrupt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occurred in 2011-2012.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eastern plain area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rea of mountain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 as well as the west of Nanyang.Key words: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M-K test;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tension;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Henan Province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

濮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影响

濮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影响

学 者 从 理 论 上 分 析 了 气 候 趋 暖 对 粮 食 生 产 的 可 能 影
样 本长 度 ( 单位 为年 , 中 /= 1年 ) 与 歹表 示平 文 2 5 , 均, 变化 趋势 0的单 位为 ℃/ 。 a
分 析 各 时 段 气 温 变 异 情 况 时 , 用 变 异 系 数 3 采 0
趋势, 药、 肥用量增加。因此, 农 化 当地 气候 变 化 具 有 冬 趋 暖 夏 趋 凉 的 特 征 , 低 温 危 害 减 少 , 温 的有 效 性 增 加 , 高 积
作 物 生 长 期 与 灌 浆期 延 长 ; 2 自 0世 纪 9 代 中期 以 来 , 常 暖 冬 事件 增 多 , 1 是 5 O年 异 近 0年 0年 以来 最 暖 的 1 。 同 0年
1 月 、2 1 1 月一次 年2 。 月 所用 温 度 类 气 象 资 料 序 列 均 符合 正态分 布 , 中不 再一一 检验 。 文 在计算 气温 变化倾 向率 。时 , 采用线 性方法 , 即
变化 , 对世界 和我 国的生 态 系统 及 社 会 经济 产 生 它
0 — — — — — — 一 一
王建 英 ,谢 若梅 ,王 超 ,李 丽平 ,刘 平 ,田 国卫
( 阳 市气 象 局 , 南 濮 阳 4 7 0 濮 河 5 0 0)
摘 要 :利 用 线 性 分 析 方 法 , 析 了濮 阳 多 时 间 尺 度 气 温 的 变 化 特 征 及 气 候 趋 暖 对 粮 食 生 产 的 影 响 , 果 表 分 结 明 : 、 季 和年 平 均 气温 变化 幅度 分 别 为 0 2 0 4 冬 夏 . 3~ . 6℃/ O 、 O 0 l a 一 . 5~ 一 . 1℃/ O 01 l a和 O 1 . 4℃/ 0 ; 高 、 温 1a 年 低 日数 分 别 以 3 3 . 6天/ 0 和 2 3 1a . 5天/ O l a的趋 势 减 少 ; 日平 均 气 温 稳 定 通 过 O 0 C的初 日提 前 4 9 . l天/ O 、 日推 后 la 终

新郑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新郑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农业是我国主要的气候脆弱生态系统领域,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或明显的影响。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岗地,总面积873km2。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资源丰富,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文中通过对新郑市国家气象站1966—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近50年来新郑市日照时数年、季、月变化的主要特点和规律,以期为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安排新郑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1资料与方法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气象档案馆提供的新郑市国家气象站1966—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

季节划分采用气象学标准,冬季为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采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等求出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变化趋势程度是否显著,从累积距平曲线明显的上下起伏可以诊断出发生突变的大概时间,最后用M-K突变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突变点信度检验,验证该突变点前后是否发生真正突变,根据功率谱分析序列的红白噪声过程特性作2检验来验证周期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2.1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特征1966—2015年新郑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80.9h,最高值出现在1978年,为2571.3h,最低值出现在2003年,1673.6h。

由图1可见,近50年新郑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123.1h/10年,通过α=0.001显著性检验。

1966—1980年日照时数累积距平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达最大值,1980年后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由此可知1980年为日照变化主要转折年。

2.2日照时数季变化特征1966—2015年新郑市季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为597.6h,春季次之,585.6h,秋季为485.5h,冬季最少,为413.3h。

近50年新郑市春、夏、秋、冬四季日照时数均呈一致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1.4、51.3、33.8、26.7h/10年,其中夏、秋、冬季均通过α=0.001显著性检验,春季仅通过α=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近50年新郑市各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明显。

南阳市近50年四季变化特征分析

南阳市近50年四季变化特征分析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第805期第11期2023年6月收稿日期:2023-02-05作者简介:陈建新(1975—),女,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

南阳市近50年四季变化特征分析陈建新(南阳市气象局,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研究南阳市四季变化的趋势与规律。

【方法】使用物候学来进行四季划分,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气候倾向率来定量描述四季变化趋势。

【结果】近50年南阳入春、夏、秋、冬的平均日期分别是3月25日、5月19日、9月10日、11月13日,春、夏季提前,秋、冬季推迟。

近50年南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2天、118天、63天、123天,春秋长度短,夏冬长度长。

【结论】近50年来南阳春季、夏季开始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南阳秋季、冬季开始时间呈现延迟的趋势;南阳春季、夏季持续时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南阳秋季、冬季持续时间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南阳市;四季初日;四季长度;变化趋势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11-0110-05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11.023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in four Seasons in NanyangCity in the Past 50YearsCHEN Jianxin(Nany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Nanyang 473000,China)Abstract:[Purposes ]To study the trend and law of seasonal changes in Nanyang City.[Methods ]In thispaper,phenology is used to divide the four seasons,and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s used to calculate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four seasons.[Findings ]The average dates of being into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Nanyang in the past 50years are March 25,May 19,September 10and November 13,respectively.Spring and summer are advanced,while autumn and winter are delayed.The average length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Nan⁃yang in the past 50years is 62days,118days,63days and 123days respectively.The length of spring and autumn is short,and the length of summer and winter is long.[Conclu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art time of spring and summer in Nanyang has shown a trend of advance in the past 50years,and the start time of autumn and winter in Nanyang has shown a trend of delay;The duration of spring and sum⁃mer in Nanyang shows a slow growth trend,while the duration of autumn and winter in Nanyang shows aslow decrease trend.Keywords:Nanyang City;the first day of the four seasons;length of four seasons;change trend0引言根据IPCC 第5次评估报告,1880—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85°C ,在过去的30年里,每10年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是1850年以来史无前例的(IPCC ,2013)[1],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第14卷 第3期2016年6月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S outh 2to 2North W 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Techn ology V ol.14N o.3Jun.2016水文水资源收稿日期:2015212216 修回日期:2016204207 网络出版时间:2016205205网络出版地址:http://w w k /kcms/detail/13.1334.T V.20160505.1100.006.h tm 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177)Fund:Nation al Natu ral S cien 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372177).作者简介:赵路伟(19892),男,河南上蔡人,主要从事城市地貌与灾害地貌方面研究。

E 2mail:zhaoluw ei@s 通讯作者:徐 刚(19592),男,四川乐山人,教授,主要从事灾害地貌、灾害学方面研究。

E 2m ail:xulium in@sw DOI:10.13476/ki.nsbdqk.2016.03.004赵路伟,徐刚.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3):17223,54.ZH AO L u 2Wei,XU Gang.T em po ral 2spatial v ariat ion character istics of temper ature and pre 2cipitatio n in Henan P ro vince fr om 1961to 2014[J].South 2to 2N o rth Water T ransfer s and W ater Science &T echno lo gy ,2016,14(3):17223,54.(in Chinese)河南省1961年-2014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赵路伟,徐 刚(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通过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 2K 检验法,对河南省近54年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4年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平均幅度为0118e /(10a);春秋冬增温明显,夏季气温略有下降;气温在1993年-1994发生由低到高的突变;豫东和豫中平原区增温的速率大于豫西山地丘陵区。

河南省近50年≥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近50年≥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近50年≥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潘攀1张方11.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摘要气候是人类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环境之一,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在中国,近期气候变化对农业有重要影响。

农业对气候变化反映特别敏感。

随着全球变暖,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变暖异常突出的背景下,区域响应明显,中国气候带北移、作物生长期变长。

热量资源是划分自然区域和自然带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

衡量某地区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是不低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温及其相应的持续天数。

10℃是喜温植物适宜生长的起始温度和气候区划中的主要指标。

所以通常用稳定通过10℃积温及其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来表示某地区热量资源详细状况。

日平均气温≥10℃界限温度对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大多数喜温作物开始发芽,喜凉作物开始快速生长。

10℃也是绝大多数乔木树种发芽和枯萎的界限温度。

近年来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变化对界限温度的调整,尚需进一步研究。

为此,根据河南省111个代表站点1961~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

揭示近50年来≥10℃初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的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试图为优化农业布局、品种选择和搭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全省≥10℃界限温度初日呈现提前的趋势,终日呈现推迟的趋势,持续日数增加,积温热量随之增加。

初日、终日和积温都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0℃初日每10年提前2.1天左右,初日的提前与春季气温的增加趋势对应较好;≥10℃终日每10年推迟0.5天左右,终日多出现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终日的推迟与秋季的气温变化趋势相似;≥10℃的持续时间每10年增加2.7天左右,积温每10年增加47.5℃左右,积温在2000年以后增加较明显。

河南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河南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河南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崔海羚;胡正华;师丽魁;周迎平;李琪;陈书涛【摘要】利用河南省13个观测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近50年河南省气候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50年来河南省气温表现为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年最低气温表现为中部和西部升幅较小,中北部较大;年最高气温以西部升温幅度最大,中部最小.降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中部、东部降雨量呈增加趋势,北部、豫西、豫南降雨量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东部减少最多,西部减少最少;相对湿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南部中北部减少较多,中部、东部、最北和最西部地区相对湿度呈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显著周期分别为平均气温3~5年,降雨量5~6年.%Temporal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hou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the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annual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showed the tendency of increase.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central and east were lower, while that of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in the west was highest but that of the central was lowest.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but there wa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north, and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west and north. The average sunshine hours decreased strongly. The annual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showed decreased trend, while it had a increased trend in the most northand west, the central, and east areas. The main oscillation period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was 3 -5a and 5 -6a, respective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31【总页数】5页(P15350-15354)【关键词】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相对温度;河南省【作者】崔海羚;胡正华;师丽魁;周迎平;李琪;陈书涛【作者单位】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3;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3;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3;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6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1906~2005年)的温度线性变暖趋势为0.74℃/100a,而近50年的线性变暖趋势0.13℃/10a,几乎是近100年的2倍[1]。

《河南省近十年来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对应分析》

《河南省近十年来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对应分析》

《河南省近十年来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对应分析》河南省近十年来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对应分析罗艳霞(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利用河南省近十年的气温数据与日照时数数据资料,分析河南省气温与日照时数的年平均变化及四季变化规律,并通过spss 软件对两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检验。

结果表明:河南省从xx年到xx年近xx年来年均气温呈波动状上升趋势,xx年达到xx年来的最低温,低至12.5℃,xx年上升至xx年来的最高温,达到15.1℃,与最低年均气温相差2.6℃。

年均日照时数呈波动状降低趋势,xx年达到xx年来的最长年均日照时数,高达1955h,xx年是xx年来年均日照时数最短年份,低至1360h,与最长日照时数差了595h;最高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而最低气温变化呈下降趋势,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呈反向变化趋势。

最长日照时数变化比较平缓,而最短日照时数变化则比较显著,最长日照时数与最短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最长日照时数均在xxh以上,最短日照时数均低于700h。

河南省xx年到xx年河南省春季和秋季气温变化趋势均为正向变化,与年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夏季和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均呈负向变化,可以看出春季的变化最为显著,冬季气温变化振幅最大,最高年均气温9.9℃,最低年均气温为13℃,相差8.6℃;除了春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为正向变化外,夏、秋、冬三个季节均呈负向变化,与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振幅最大,最长年均日照时数为2134h,最短年均日照时数为1447h,相差687h。

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318,表明年均气温与年均日照时数呈低度相关关系,两者存在低度线性关系。

关键词:河南;气候特征;温度;日照时数;特征值;t检验;特征提取第一章绪论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人类社会影响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太快可能会对人类最基础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河南省最高、最低气温及日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河南省最高、最低气温及日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7,23(23)河南省最高、最低气温及日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崔耀平郭志君刘素洁李楠(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摘要:不同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和其间的相关关系一直是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基础问题。

该文根据国家气象站点在1960—2012年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及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河南省年均最高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四季的变化幅度为:春>夏>秋>冬。

年均最低温总体上也呈现增加趋势,且四季变化幅度为:春>冬>夏>秋。

年均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明显,下降率为8.5h/a。

年均最高、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河南省;气温;日照时数;变化分析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23-0125-2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

Giorgi等分析了22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温度、降水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1]。

Easterling等对全球范围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做出了详细研究,表明全球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日较差呈逐渐减小趋势,并且提出日较差减小主要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有所差异造成的[2]。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及地形的复杂,各区域对气候的敏感性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3]。

林学椿根据全国160个观测站的气温等数据资料,发现从20世纪50—90年代初期我国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东北和华北地区成为全国气温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4]。

张明庆等对我国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地形的多样性,不同区域内气温变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和复杂性[5]。

任国玉等研究显示了百年来我国气温的变化趋势具有与全球相同的趋势,都有2个明显的增温期,分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和80年代。

1971-2010年河南省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1971-2010年河南省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1971-2010年河南省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姬兴杰;朱业玉;顾万龙;潘攀;竹磊磊【摘要】Based on the long-term climatic observational data including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from 109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71 to 2010,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35 ℃ , 38 ℃ and 40 ℃) in Henan province are studied with a focus on the long-trends using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of ≥35 ℃, ≥38 ℃ and ≥40 ℃ have distinct spatial patterns as more high temperature days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regions and less in other parts. The high center is located near the Yanshi station in the west. Th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in Henan province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linear trends in the period from 1971 to 2010 and have an evolutional trend of increasing-decreasing-increasing during the four decades and th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are much more in recent 10 years. 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end in 109 stations, increasing trend occurred at more stations in northwest regions and decreasing trend existed at less stations in east and southwest parts.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re indicated between average mean temperature in summer and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of ≥35 ℃ (r = 0.58, re =4 360), ≥38 ℃ (r =0.39, n =4 360) and ≥40 ℃(r =0.27, n =4 360).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days would increa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world climate warm ing, especially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days of ≥35 ℃.%基于河南省109个气象站1971-2010年夏季(6-8月)逐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0年河南省夏季≥35℃、≥38℃和≥40℃高温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可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1-2010年河南省夏季3个等级高温日数在空间上呈现出豫西北高海拔和豫东南低海拔地区较多,其它地区较少的分布特征,高值中心位于豫西地区的偃师附近,在时间上无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是在年代间呈现出“多-少-多”的变化特征,最近10年夏季高温日数最多;从各台站趋势变化的空间分布看,豫西北海拔较高地区台站呈增加趋势的较多,豫东和豫西南台站呈减少趋势的较多.夏季平均气温和≥35 ℃(r =0.58,n=4360)、≥38℃(r=0.39,n=4360)以及≥40℃(r=0.27,n=4360)高温日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未来河南省高温日数将可能进一步增加,特别是≥35℃的高温日数.【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2(027)003【总页数】6页(P59-63,68)【关键词】高温日数;变化趋势;河南省【作者】姬兴杰;朱业玉;顾万龙;潘攀;竹磊磊【作者单位】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河南省气候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1],而中国的升温幅度要略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值[2]。

河南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

河南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

河南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河南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一、引言河南省信阳市位于中国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极端气候事件也频繁发生。

了解信阳市近62年来的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有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为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和适应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和方法本文选取了信阳市62个观测站点近62年(1959-202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验和处理,排除了异常值和缺失数据。

然后,采用统计学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信阳市极端气温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极端气温变化特征1. 信阳市极端高温变化特征根据观测数据,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高温事件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以20℃为阈值,统计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极端高温日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在年际尺度上,极端高温日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

同时,不同季节的极端高温日数变化特征也存在差异,其中夏季的增加尤为明显。

2. 信阳市极端低温变化特征相比于极端高温,信阳市近62年来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较低。

在年际尺度上,极端低温日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并不明显。

各季节的极端低温日数变化特征也有所差异,其中冬季的波动幅度较大。

四、气温变化周期分析1. 大尺度周期分析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信阳市气温进行了大尺度周期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多个显著周期。

其中,8-12年的周期较为显著,表明信阳市气温在这个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波动。

此外,在20-30年和50-60年的尺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周期。

2. 中尺度周期分析采用谱分析方法对信阳市气温进行了中尺度周期分析,结果显示存在4-8年的显著周期,这与ENSO现象的周期较为吻合。

ENSO现象对信阳市气温具有重要影响,决定着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3. 小尺度周期分析通过对信阳市气温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存在2-4年的显著周期,这可能与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郭志君(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为了解河南省气温和日照的特征及变化情况,本文采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观测站点1960~2012年间逐月最高气、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主要运用线性倾向法,较详细地分析了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特征及趋势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在近50年来,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在1966年(21.1℃)达到最高值,最低值为1964年(18.3℃),且四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为春>夏>秋>冬。

年均最低气温总体上也呈现增加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11.0℃),1969年为最低(8.6℃),且四季最低气温增加幅度为春>冬>夏>秋。

年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下降率为8.5h/a,四季年均日照时数下降幅度为夏>秋>冬>春。

而年均最高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低度相关,年均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极其显著的高度相关。

关键词:河南省;气温;日照时数;变化分析1 前言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气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气候用来表明日、月、季、年或者更长时间气象特征的平均状态,是该时间段内各种天气的综合表现,用以指出某个区域冷、暖、干、湿等基本特点。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全球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气候变化更加显著。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数据的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升高了0.4-0.8℃,这样的增加趋势在人类的历史中也是罕见的,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人类的活动。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而这些极端气候所造成的灾害会给全球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明显的伤害。

近些年来,气候事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威胁一直在加剧。

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欧阳志云等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和地形的复杂,各区域对气候的敏感性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1]。

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做出准确的评估分析,能够减轻灾害性天气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也能增强人们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参考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灾害性气候的频发,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焦点问题之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分别在1991、1996、2001、2007和2013年公布了五次关于环境的评估报告,这些评估报告包括全球区域内气候变化的特征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不但为各国提供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依据,而且也为各个国家适应环境的变化起到了指导作用。

国外的气候研究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较长时间的研究,发达国家的气候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77年美国国家研究协会就进行了气候变化和供水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Giorgi通过对22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后至今的温度、降水变化趋势,分析了二者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区差异[2]。

Easterling 等在1997年就在全球范围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做出了详细的报告,研究表明全球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日较差呈逐渐减小趋势,并且提出日较差减小的主要是因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有所差异造成的[3]。

无需质疑,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将进入更深的社会科学研究。

全球变暖问题是20世纪以来全球的焦点问题,各个国家对气候变化也越来越关注。

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对气候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林学椿根据全国160个观测站的气温等数据资料,使用最小二乘法构造出气温的线性变化趋势,发现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将近40年内我国年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且倾向率为0.04℃/10a,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成为全国气温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4]。

张明庆等采用线性倾向和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地形的多样性,不同区域内气温变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和复杂性[5]。

任国玉等研究显示,从20世纪初至今近百年来我国气温的变化趋势具有与全球相同的趋势,都有两个明显的增温期,分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和80年代。

相比较而言,前一个增温期的增加幅度更加明显[6]。

任国玉等提出了用模拟气候模式与观测的数据资料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20世纪的气温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变化特征与空间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全球温度变暖对我国气温变化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7]。

河南省的气候也发生着轻微的变化。

但与气温总体变化趋势相比,河南省气温的变化没有出现过大的差异。

现下关于河南省范围内气候变化方面,已经有气象相关工作人员做过一些省内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但是所用的资料样本较短,而且对其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气候突变研究还不常见,而常常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围一定范围内气候的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利用河南省18个观测站的气温和日照等数据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为今后更好的为政府的决策服务、进一步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 资料与方法3.1 研究区概况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以南,是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结合处,且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腹地。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的河南,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旅游大省。

本省由于西部和南部地形都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地,东部则是广袤的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南省长年受到季风的影响,也形成了河南省独特的气候。

河南省的气候具有分明的四季,灾害性天气频发等特点。

由于独特的区位地势,随着每年季节的交替,四季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分别是冬季寒冷干燥雨雪较少,春季干旱且风沙频繁,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日照时间久。

3.2 数据来源为了了解河南省的气候基本特征以及变化情况,本文利用均匀分布在河南省境内的18个观测站,从1960年到2012年近50年来的最高/低气温、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等各观测站的数据资料,求出年均最高/低气温和年均日照时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较详细的对河南省的气候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3.3 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观测站1960-2012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等资料计算其逐年平均值和季节均值,利用气候倾向率分析近50年河南省气候气候变化趋势特征。

线性倾向估计法:根据观测站的数据资料,以气温或者日照的相关数据与时间绘制其变化趋势图,并且以线性函数y=ax+b来表示变化趋势,其中a和b为常数。

用最小平方法通过具体数据计算出a和b的值,其中a为线性函数y=ax+b的斜率,所反映的是相关气候要素的线性趋势。

a>0时表明变化趋势增加,a<0时表示减小,a=0表示没有变化趋势。

利用SPSS软件计算了年均最高/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R及P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通过相关系数反应出相关关系,当|R|=1时称为完全相关,当0.8<|R|<1时为高度相关,当0.5<|R|≦0.8时称为高度相关,当0.3<|R|≦0.5时称为低度相关,当|R|≦0.3时称为无相关。

当P<0.01时为差异极其显著,当0.01<P<0.05时为差异显著,当P>0.05时为差异不显著。

求与季节有关的数据时,把3-5月划分为春季,6-8月划分为夏季,9-11月划分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4 结果与分析4.1 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图1给出了河南省1960-2012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由图1中年均最高气温的趋势线可知,河南省近50年来年平均最高气温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但趋势并不明显,倾向率为0.0067℃/a,其变化趋势可以用线性方程y=0.0067x+19.771表示。

在近50年的年均最高气温中,在1966年(21.1℃)达到最高值,最低值为1964年(18.3℃)。

从图中折线波动的幅度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初期,年均最高气温缓慢上升,然后急剧下降,进入60年代中期后,又快速上升,这个阶段为近50年来年均最高气温波动幅度最为剧烈的时间段。

接下来进入较为稳定的波动阶段,到了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后期,波动幅度再次增大,近53年来比较明显的两次波谷就出现这两个波动较为剧烈的阶段。

90年代的波动幅度稍微减弱,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年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图2给出了河南省1960-2012年近50年来四季最高气温变化,从图2的关于季节的最高气温趋势线可知,总体上夏季的年均最高气温呈现下降态势,春季、秋季和冬季为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春(0.0299℃/a)、夏(-0.0076℃/a)、秋(0.018℃/a)和冬(0.0016℃/a),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为春>夏>秋>冬。

从波动范围看,春季和冬季的波动范围比较夏季和秋季大,说明春季和秋季的最高气温变化较剧烈,且四个季节的最高气温波动无交叉。

图1 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图2 四季最高气温变化趋势4.2 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图3给出了河南省1960-2012年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由图3中年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可知,河南省近50年来年均最低气温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0255℃/a,其变化趋势可以用线性方程y=0.0255x+9.0453表示。

在河南省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中,2007年达到最高(11.0℃),1969年为最低(8.6℃)。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年均最低气温持续下降,在60年代末期到达波谷。

70年代初,又稳步上升。

到了80年代,年均最低气温波动稳定,直至进入90年代后,年均最低气温先是有较大幅度的减小,随后是更大幅度的升高。

21世纪初至今,气温波动平稳。

图4给出了河南省近50年来四季最低气温变化情况,图中春、夏、秋、冬四条趋势线表明,总体上四个季节的季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趋势,倾向率分别为春(0.04/a)、夏(0.02/a)、秋(0.017/a)和冬(0.022/a),其中春季气温变化较其他季节更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