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教案经典5篇
初中政治教案经典5篇初中政治教案经典5篇要想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就要求教师能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政治教案经典,希望大家喜欢!初中政治教案经典【篇1】一、教材分析《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
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视频导入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__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
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播放“侯耀文遗产纠纷案”视频。
过渡:主持人提到:遗产究竟属于谁?侯耀文的遗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债券、住房、汽车、收藏品(名表、珠宝、名人字画)等。
初中政治简洁教案及反思
教案主题:《我们向往公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内涵,知道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公平、维护公平的意识,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营造公平的环境出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平的内涵: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2. 公平的重要性:公平不仅能促进个人发展,还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3. 维护公平: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他人权益,不偏袒、不歧视,为营造公平的环境出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平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公平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的含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公平的看法,培养尊重公平、维护公平的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公平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公平的重要性。
2. 情境教学: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公平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公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平的含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公平的看法,培养尊重公平、维护公平的意识。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公平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营造公平的环境出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公平的内涵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案例分析环节,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公平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尊重公平、维护公平的意识。
此外,还要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七年级政治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政治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政治教案篇一一、本课教学设计意图: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约束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难点:生活离不开规则三、教学方法:互动式、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课标内容精选与我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规则、规矩,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看教材、预习课本内容。
六、本课安排的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同学们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认识,只看到“规矩”和“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规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
二是,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做事易冲动的特点。
2、解读课程的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会懂得规矩、规则,自觉约束自己。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问题调查导入:(设置六个问题)①去别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规矩吗?②你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按秩序就餐吗?③上学时你遇到红灯时会自觉停下来等待吗?④假如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样处理?⑤平时你能自觉地对自已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反省吗?⑥你会有意识地看一些有修身养性的书吗?来引出: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什么是规则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2、规则的作用:出示材料: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新课标下初中政治优秀案例范文
初中政治是初中阶段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出台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初中政治教学案例,成为了政治教师们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通过分析案例范文的方式,探讨新课标下初中政治优秀案例的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政治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案例名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学1. 课程背景在新课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案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和实践能力;(3)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社区义务劳动等;(3)课堂讨论,学生共享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悟;(4)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4. 教学效果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实践,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名称:探索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性学习1. 课程背景在新课标下,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案例旨在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
2. 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热爱和信念。
3.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点;(2)学生小组讨论,探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和对世界的影响;(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科技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4)课堂汇报,学生展示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分析40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分析40例1、【单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单选题] *A.一(正确答案)B.二C.三D.四2、【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曾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说明了信念的()[单选题] *A.持久性B.执着性(正确答案)C.实践性D.超越性3、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包括()。
*A、中国共产党人B、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正确答案)C、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正确答案)D、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4、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单选题] *A、社会经济关系(正确答案)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5、【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单选题] *A、1949B、1950C、1952D、1954(正确答案)6、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是()。
[单选题] *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正确答案)由全国人大制定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7、38.在七年级(2)班,尽管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同,但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在老师的引导以及班于部的努力下,许多矛盾得以轻松化解。
这说明该班同学学会了()①彼此接纳、尊重②相互理解、包容③共同努力学习④努力消除差异[单选题] *A.①②(正确答案)B.①③C.①④D.②④8、【单选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A、中国旗帜B、中国道路C、中国制造D、中国精神(正确答案)9、【单选题】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我们维护正义》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正义的含义,掌握正义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提高学生表达观点、论证观点的能力,学会在讨论中尊重他人,达成共识。
4.引导学生掌握维护正义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正义的技能。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本教学案例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中亲身体验正义与不正义的行为,深刻感受正义的力量。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正义观念,提高了他们对正义的认识和维护正义的意愿。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正义,我们将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道德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正义与不正义的行为,感受正义的力量。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校园欺凌的场景,让学生在扮演受害者、旁观者和施暴者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维护正义的重要性。这种情境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同理心,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动维护正义。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我们维护正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正义已成为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追求。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正义、维护正义更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本教学案例以初二政治下册《我们维护正义》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正义,培养他们维护正义的观念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通过生动案例、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正义的含义,认识到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正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政治教学案例,中国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一、案例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的基础。
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职权和工作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民主选举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案例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
三、案例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
通过分析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群众自治原则。
四、案例四,中国政治制度与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
通过比较中国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政治制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制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案例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受政治制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初中政治笔试教案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笔试教案案例分析本教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
教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情境教学:设置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关的情境,如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如“我国为什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影响?”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4. 教师讲解:在学生充分讨论和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设置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政治教案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教案案例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理解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含义及意义。
2. 我国公民如何行使批评、建议权。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意义及行使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
2. 讲授新课(1)讲解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含义及意义。
批评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
建议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2)介绍我国公民如何行使批评、建议权。
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途径有:参加选举、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等。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
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行使民主权利的责任感。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含义、意义及行使方式,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使这一权利,为国家的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贡献力量。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
2. 调查身边同学对批评、建议权的认识和行使情况,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调查报告,评价学生对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的理解程度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
初中政治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导言:案例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拟的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发展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就初中政治课程中的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案例分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于政治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2.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3. 增强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案例,以中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涵盖各个政治概念和理论。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打开话题。
可以通过提问、视频或真实案例的分享等方式进行引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案例分析选取一具体案例,并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中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指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原因和结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步:知识概念学习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政治概念和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步:团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五步:解决方案提出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并进行互动和辩论。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辩论和讨论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第六步: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训,并与其他案例进行比较和对比。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促进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问题导向法: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初中政治项目式教学案例
项目式教学案例:初中政治——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例一、项目背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初中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际案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增强法治意识。
三、项目内容及步骤1. 选定主题:选择与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的关系”。
2.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再现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4.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针对情境中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课堂展示。
5. 项目实施: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社区、学校等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际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6. 成果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评价,教师总结提升。
四、项目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质量,包括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创新性等方面。
3. 反馈评价:针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使其改进。
五、项目反思与改进1. 反思项目设计: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反思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
首先,案例教学的设计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设计案例时,需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知识。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相关的案例,如环境污染、人权保护等,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案例的设计要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案例教学的实施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倡导学生相互尊重和接纳不同观点。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信息的整合和归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政治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可能性。
另外,评价也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小组讨论、个人笔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通过互相借鉴和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最后,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需要综合评估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学生的评价反馈等方式,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不断完善和调整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案例读本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案例读本教案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本册书的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家庭、学校、社区》。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生活的主要场所,了解自己在这些场所中的不同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与家人、同学和邻居相处。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2)认识自己在不同场所中的角色和责任。
(3)了解如何与家人、同学和邻居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能力目标:(1)学会处理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常见问题。
(2)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热爱和归属感。
(2)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2)如何在不同场所中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自己在不同场所中的角色和责任。
(2)如何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家庭、学校和社区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教师总结回答,引出本课主题。
2. 教学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2)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场所中的角色和责任。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与家人、同学和邻居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处理常见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体验和心得,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不同场所中的角色和责任。
(2)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初中思政融合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思政)课程与各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思政融合教研活动。
本案例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为载体,通过跨学科整合,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探索初中思政融合教研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三、案例实施(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本次教研活动以“爱国情怀”为主题,旨在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跨学科整合,设计教学1. 语文课堂:诗歌朗诵与爱国情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选取了《我爱这土地》、《七律·长征》等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解读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加深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2. 历史课堂:历史人物与爱国精神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以“伟大的爱国者”为主题,介绍了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爱国故事,让学生感受爱国精神的伟大。
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3. 地理课堂:地理知识与国家命运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以“地理与国家命运”为主题,介绍了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域特点。
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我们应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三)互动交流,深化理解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诵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结合历史人物,探讨如何传承爱国精神;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案例反思1. 跨学科整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认识到,跨学科整合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初中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学会学习
初中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学会学习一、教材分析教材选用原因初中七年级政治上册是学生初次接触政治学科的课程,学生对政治概念和知识缺乏了解,需要教师讲解和引导学生学习。
本教案以第一单元“政治学科的学习和方法”为例,通过课前导入、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政治学科和政治学科的学习对象。
•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概念和认识不足。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在教学前,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图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你知道政治是什么吗?•身边有哪些政治事件?2. 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政治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分组讨论:政治与生活,你听说过哪些事情?•观看视频:通过事例引导学生了解政治学科的学习意义。
3. 理清学习方法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如分类法、归纳法、实证法、演绎法、历史法等。
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操作方式。
例如:•案例一:比较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运用分类法和归纳法。
•案例二:探究中国文化在政治中的作用,运用历史法和实证法。
4. 辅导自主学习在教学的最后,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者考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消息速递:学生分组模拟不同国家总统选举的过程和程序。
•调查报告:学生自选一个和政治有关的话题,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教学评估1. 测评方式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反馈情况和课堂实际表现来观察教学效果。
2. 教学总结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总结,归纳授课中的教学特点和重点,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教学素材1. 视频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不能仅仅以文字、图片为教学手段,还需要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为教学进行补充。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初中政治教案优秀案例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初中政治教案优秀案例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初中政治教案优秀案例一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2)懂得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3)懂得自觉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2.能力目标(1)具有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能力。
(2)具有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2)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教学难点】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心理小测试: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用“是”或“否”来回答下列问题。
)1.我做事总是非常认真,哪怕让人感觉有点过分。
2.和别的小朋友约好一起玩,我总是准时赴约。
3.我做事一向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4.不论做什么事情,别人都很信任我。
5.我认为每一天自己都是进步和发展的。
6.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7.我有时候会有放任自流的想法。
8.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如果时间持续很长,对我来说就很困难。
9.我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开始做一件事。
10.我常常会忘了需要我做的小事情。
11.学习或者玩游戏,别人都很难和我步调一致。
12.我喜欢评论和批评别人。
13.别人以为我是一个懒散的人。
14.只要我答应做某件事情,不管过程有多麻烦,或者有很多变故,我总会努力实践诺言。
15.有时候做事情,我会想马马虎虎混过去。
16.老实说,我比其他人都更守诺言。
17.如果需要在早上很早起床,我会上好闹钟。
18.参加任何选举,我都不在乎自己得到的票数。
19.在街上,我不会随地乱扔垃圾,一定要找到垃圾箱才扔。
20.我有时候会装病,用来逃课或者逃避玩讨厌的游戏。
注意: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总分为14—20分:你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你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诚实。
初中政治经典案例分析整理
初中政治经典案例分析整理在初中政治课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些经典案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概念和原则,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个初中政治经典案例的详细分析整理。
案例一:共产主义小社区在中国,存在着许多共产主义小社区,如秦城社区、平山社区等。
这些共产主义小社区是一个村级单位,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农民组成,共同生活和劳动。
这样的社区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
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经济基础主要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个体家庭经济的结合。
大家共同投入劳动力和物力,共享经营的收益。
这种经济形式使得村民可以更好地分享资源,提高生活水平。
此外,共产主义小社区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
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社区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维护共同利益。
案例二:国家的民主决策在中国的国家层面,有很多民主决策的实践。
例如,国家领导人定期会见各行各业的代表,倾听他们的声音和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此外,国家还进行公民意见收集和调查,以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公民意见征集和听证会等形式,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各界和公民的想法,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公正。
教育系统也是民主决策的实践者之一。
学校领导会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商讨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决策,确保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更符合各方需求。
案例三: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国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并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
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家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反腐败斗争。
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腐败行动,并加强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这些举措有效地打击了腐败现象,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公平。
此外,中国还注重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分别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和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公民的合法权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案例四:全民国防教育中国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感。
初中政治道德教育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道德教育案例分析道德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价值观,并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行为。
本文将以两个案例为例,分析初中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案例一:王明的街头斗殴事件王明是一名初中生,平时在学校表现良好,但有一次他跟一些同学在街头发生了一场斗殴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王明表现出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损坏了公共财物,并且还打伤了一名学生。
这个案例引发了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帮助王明认识到错误,并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这个案例,学校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对于王明的不良行为,学校可以组织班会或者个别谈话,向他详细解释他的行为为何违背了道德规范。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道德教育活动,例如举办道德讲座、组织道德故事分享等,从而向全体学生宣传道德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王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此外,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王明的道德教育中来。
他们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制定一份家庭道德教育计划,通过日常生活和亲身示范,引导王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及时给予他必要的纠正和教育。
总之,通过针对王明案例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这也是对其他学生有益的教育,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案例二:李华的诚信问题李华是一名初中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有一次考试时,他带了一份作弊小抄,并成功地通过了考试。
这个案例引发了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帮助李华认识到作弊的严重性,并重新建立起诚信的观念。
对于这个案例,学校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学校可以组织班会或者课堂讨论,让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共同讨论作弊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且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人格和未来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1)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
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中国的领导》这一内容时,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教学方法。
学生们就中国的领导问
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 掌握中国的组成和组织原则;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明确其在中国革命和建
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你
认为中国的领导对于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
”
3. 学生利用课本和课前准备的材料,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互
相交流观点。
4. 每个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让学生们在辩论中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领导地位。
5.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给出正确的答案和相关解释,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组成和组织原则。
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激发出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思辨能力。
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相互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终,学生们对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结
这个案例中的集体讨论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通过团队合作、辩论和总结,学生们不仅仅消化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广泛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概述本文对一份初中政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探讨该教学案例的优缺点和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描述该教学案例是针对初中政治课程设计的一堂课,主题为“我国的国家制度”。
课程设计以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的形式展开,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我国的国家制度,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优点1. 强调学生参与:该教学案例注重学生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2. 问题导向:教学案例围绕我国的国家制度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3. 促进思辨能力:通过辩论环节,学生需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根据他人观点给出合理的反驳和支持。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和逻辑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1. 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案例中小组讨论和辩论的时间占比较大,使得教师在内容阐述和解释上的时间相对较少。
这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适度的调整。
2.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学案例中,某些学生可能表现出较强的主动参与,而另一些学生则相对较被动。
这可能影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需要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激励。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该教学案例的观察和学生反馈的分析,整体上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
然而,部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需要教师进行补充和巩固。
结论综上所述,该教学案例通过学生参与、问题导向和思辨能力培养等方面展现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均衡性,并对知识理解进行适度的强调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该教学案例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郭春才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长期以来在升学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功利地把精力集中在语、数、外等学科上,从而弱化了学习政治的兴趣。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新课程标准有一定的难度。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教材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板块,如:“看图思政”“各抒己见”“小论坛”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一、以图激趣图文并茂是初中政治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美图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的青睐。
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它具体形象,不但给学生形成政治概念提供丰富可靠的想象根据和判断根据,而且插图中包含着许多文字所不能包容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插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七八级上册第4课中的“孔子教学”插图为例,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认真观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关系平等等。
可见利用插图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鉴赏能力。
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二、编讲历史故事激趣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传说。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成语典故、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编、讲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讲故事课前搜集和整理相关内容的成语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结果在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将许多成语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退避三舍、移木赏金等展示出来相互交流,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在搜集、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尝试到了主动学习的成功乐趣。
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如为了说明商纣王的暴虐,可讲“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的故事,通过故事化的描述,学生易于理解商衰亡的根本原因。
(二)编故事根据历史事实,利用插图,发挥想象,自编小故事。
编讲历史故事不仅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率。
三、设疑激趣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
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释疑解惑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一)设疑导入新教材的导入框以历史故事、诗歌、人物轶事、文物等开篇,教师可有选择地取舍,如执教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时结合教材论语孔子教学的故事,问孔子和学生们为什么坐在一起学习,显示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导入一开始就给学生造成了悬念,缩短了学生同教材的距离,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会兴味盎然进入学习。
这样的例子在新教材中颇多,教师应利用好导入框。
(二)教学过程中的设疑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疑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切忌教师直接讲出答案)感悟课堂,体验成功的快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各说各的。
我抓住这一疑问让学生回忆、在学习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最感动的情节是什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疑虑:这种通过设疑——学生参与分析——教师适当点拨——解疑的教学方式,唤醒了学生的学习乐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多媒体教学激趣影视、录象、图片、音乐有着很强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
动感、鲜艳的画面直接作用于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五、以情激趣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其灵魂,震撼其心,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
如在教学中通过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抗衡,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进行音乐创作的故事。
许多学生被他的顽强毅力所感染,此时教师抓住时机提问:“作为中学生,我们从他身上学习哪些可贵的品质,”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习他刻苦专研、勇于实践、不向困难、命运低头的精神。
;接着教师又拓展:你能再举出古今中外通过刻苦专研、勇于实践、克服困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吗,教师这么一问,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列举了众多的人物。
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一、_________ 培训学校聘请_________ 籍_________ (外文姓名)_________ (中文姓名)先生/女士/小姐为_________ 语教师,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二、合同期自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起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止。
三、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
(另附2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________ 至_________ 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________ 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________ 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
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
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3.聘放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方解除合同:a 、受聘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经聘方指出后,仍不改正的。
b 、根据医生诊断,受聘放在病假连续30天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
4.受聘方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聘方解除合同:a 、聘方未经合同约定提供受聘方必要的工作条件。
b 、聘方未按时支付受聘方报酬。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期满后即自行失效。
当事人以方要求签订新合同,必须在本合同期满90天前向另一方提出,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新合同。
受聘方合同期满后,在华逗留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十、仲裁: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时,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若协商、调解无效,可向国家外国专家局设立的外国文教专案局申请仲裁。
本合同于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在_________ 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_________ 文写成,双方各执一份,两种文本同时有效。
聘方(签章)_________受聘方(签章)_________签订时间: 年月日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由应届毕业生合同范本卖方: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买方: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房产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乙方同意购买甲方拥有的座落在______市_____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的房产(别墅、写字楼、公寓、住宅、厂房、店面),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详见土地房屋权证第_______________号)。
第二条上述房产的交易价格为:单价:人民币________元/平方米,总价: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佰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
本合同签定之日,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币__________元整,作为购房定金。
第三条付款时间与办法:1、甲乙双方同意以银行按揭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申请银行按揭(如银行实际审批数额不足前述申请额度,乙方应在缴交税费当日将差额一并支付给甲方),并于银行放款当日付给甲方。
2、甲乙双方同意以一次性付款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于产权交割完毕当日付给甲方。
第四条甲方应于收到乙方全额房款之日起____天内将交易的房产全部交付给乙方使用,并应在交房当日将_________等费用结清。
第五条税费分担甲乙双方应遵守国家房地产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缴纳办理房地产过户手续所需缴纳的税费。
经双方协商,交易税费由_______方承担,中介费及代办产权过户手续费由______方承担。
第六条违约责任甲、乙双方合同签定后,若乙方中途违约,应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应在____日内将乙方的已付款不记利息)返还给乙方,但购房定金归甲方所有。
若甲方中途违约,应书面通知乙方,并自违约之日起____日内应以乙方所付定金的双倍及已付款返还给乙方。
第七条本合同主体1.甲方是____________共______人,委托代理人________即甲方代表人。
2.乙方是____________,代表人是____________。
第八条本合同如需办理公证,经国家公证机关____公证处公证。
第九条本合同一式份。
甲方产权人一份,甲方委托代理人一份,乙方一份,厦门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一份、________公证处各一份。
第十条本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可通过协商、诉讼方式解决。
第十一条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约定,其补充约定经双方签章与本合同同具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出卖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 购买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代理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乙方): 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 鉴证方:鉴证机关:地址:邮编:电话:法人代表:代表:经办人:日期: 年月日鉴证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