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继承,但反对一
切落后的糟粕的文化内容,充分考虑人民的感受和时代发展。其主要
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作风和气派,又充
分考虑到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整体文化素养比较低的现实,为了劳苦大
众都能理解和享受,采取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扭秧歌、戏剧、说唱画报、腰鼓等,都既能够彰显民族特色
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扭秧歌,腰鼓起源于陕北、延安一带地区,扭
起秧歌打起鼓,它是一种表现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的艺术形式,人民群
众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态度转化为一种精神享受,以此来表达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扭秧歌、腰鼓等文艺活
动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些文化形式不但成为庆祝节
日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而且已经成为社区、乡村广场文化的主要
形式之一。同时,这些带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活动也被广大国际友人所
喜爱,他们竞相模仿,不亦乐乎。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使其具有
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指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内容上,要求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与封建文化的
侵蚀;在形式上,要求不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奴化文化等落后
的文化为伍,具有自己的特色。新民主主义文化要充分显示其独立性,把争取民族独立和文化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与封
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体现着鲜明的民
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在表达方式上使用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封建礼教、破除陈规陋俗,采用丰
富多彩的形式向农民灌输新的文化思想。在新文化的指引下,千百年
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展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思想觉
悟和革命热情。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世界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
充分借鉴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
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把中国文化和世界
文化联系起来,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才会拥有更加广阔的
发展空间。
(二)科学性。这个特点是说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内容,是要与一
切封建迷信划清界限的具有科学性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内容上的科学性主要针对文化上长
期存有的封建迷信思想,倡导新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的态度。方法上
的科学性主要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全面系统地使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将继承性和批判性相结合。对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尊重历史吸取的精华,又能明辨是非剔除其糟粕。对待西方先进文化,既要兼容并蓄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分,又
要破除其腐朽落后的一面。只有保障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内容的科学性
才能使其拥有生机与活力,显示其时代性。
(三)大众性。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让绝绝大多数
老百姓接受和喜爱。一方面,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少数的特权阶级、统
治阶级,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与创
造者。另一方面,它的大众性还体现在传播的文化知识更通俗易懂,
更能为广大老百姓接受、理解、消化、吸收,语言更加通俗化、简单化、口语化。众所周知,革命的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毛泽东特别
注意人民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升问题,强调普及基础上的提升与提升
指导下的普及相结合。普及就是要充分考虑让最广大人民要求,让群
众普遍接受,这就需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
这样才能防止流于形式的提升,充分利用群众的首创精神创建新文化,并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充分显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启迪
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包含的三方面思想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代中
国新科技发展影响下的大众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展示大众文化的多姿多彩坚持以什么
样的思想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判断文化建设性质、方向
的重要指针。方向性原则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旗帜问题是关键。社会
主义要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则、立场、方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是由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决定的,而且是由它最
科学健全的理论体系和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所决定的。这就为在世
界化浪潮、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实行大众文化建设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大众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我国大众文化建
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居于指导地位,但是,经济世界化、世
界多极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又会面对各种思想文化鱼龙混杂
的复杂局面,很多腐朽文化泥沙俱下,如披着“科学面纱”的封建迷
信文化、低俗愚昧暴力的糟粕文化……这些消极的文化冲击着人们的
视野,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动摇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给社会主义大众
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防碍。所以,在中国发展大众文化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使党和国家安定团结,才能保证大
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多姿多彩的,但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并不代表指导思想上要多元化。在
指导思想上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毛泽东在新民
主主义文化建设中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方针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这是对待人类文化的准确态度,也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发展中国大众文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胆吸收、利用、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
再大胆创新,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电视、网络等新传播媒介
的出现,文化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发展繁荣。具有乡土气息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