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
有关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策略思考
有关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策略思考摘要:农业在我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旱作农业在农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5-11 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分析1.1 取得的成效1.1.1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宁夏政府十分重视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在“十一五”期间,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组织,对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进行了有效的建设,依托于这一工程,提高旱作农业的建设水平,促使旱作农业取得了新的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入,促使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1.2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明显近年来,宁夏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突出表现在中南部地区的旱情逐年加重,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雨养旱作区因遭受春旱难以进行正常的播种,宁夏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采用了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使得在这一艰难的环境之下,覆膜保雨补灌旱农作呈现出增产增收,发挥了很大作用。
据统计与测算数据,通过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等技术进行有效的使用,使得产量在原先的基础之上增加了10~30个百分点,同时,有效节水120~150m3/hm2,成本降低750~1200元/hm2,收入增加2250~4500元/hm2,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1.1.3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宁夏政府具有长远眼光,善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几年前就开展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试点试验,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推广,目前状况下已经形成了一套针对性较强且具有系统性的以地膜覆盖、有限补灌、压砂补灌、集水补灌、设施节水、特色种植为主体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效的探索出了旱作节水技术与旱作节水模式,它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创新,使旱作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加有成效的促进旱作区的农业生产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
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措施
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措施一、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为加快宁夏旱作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旱作农业区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宁夏旱作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生产力,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使宁夏旱作农田的降水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赶上目前全国平均水平,补水效益提高10%以上,力争把宁夏旱作农业区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
为此,应重点处理好 5 种关系:一是坚持“水”字当头。
旱作农业技术要保证用好现有降水资源,截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防止水土流失,实现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同时用好扬黄灌区节水及地下水。
二是正确处理好旱作农业与补充灌溉农业的关系,促进旱作农业技术与补灌技术相结合。
三是坚持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旱作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四是树立旱作农业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性思想,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五是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旱作农业区的自然特点、经济特点和发展目标而确定,以防千篇一律。
二、实现旱作农业发展目标的对策(一)优化农林牧结构,实施农牧结合,实现旱作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转变宁夏旱作农业区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生态脆弱,以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土壤贫瘠,这都是发展旱作农业的威胁和障碍。
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该区域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以实现地尽其利、趋利避害、相互促进。
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主导、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原则,使农业与林业、牧业有机结合,既为旱作农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又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有机物质和必要的生产资金,这是实现旱作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和长远之计。
宁夏小杂粮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小杂粮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罗湘宁王效瑜厚俊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8期摘要宁夏是西北地区杂粮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小杂粮呈现市场价位明显提升的发展态势。
通过对宁夏小杂粮区域性的优势、生产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速品种选育和品种更新、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杂粮;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宁夏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229-02宁夏小杂粮主产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及海原县,是宁夏的半壁河山,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旱作农业区。
该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冬(春)小麦、马铃薯、玉米、荞麦、豌豆、扁豆、蚕豆、莜麦、糜子、谷子及胡麻等,是西北地区小杂粮主产区之一。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无污染食品、医药工业、饮料工业的深度开发、利用,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小杂粮以其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倍受关注,出口创汇和外销量不断上升,已被宁夏区政府确定成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使小杂粮这一在本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得到有效发展,笔者根据该区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商榷。
1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1.1面积和单产根据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小杂粮播种面积8~10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
其中年播种豌豆约2.7万公顷,历史最高3.3万公顷;糜子、谷子1.7万公顷左右,历史最高4.7万公顷;莜麦及其他杂粮1 300hm2左右。
平均单产1 200~1 500kg/hm2,总产量12万吨左右。
1.2种植区域目前,糜子、谷子、扁豆主要分布在干旱区的海原县及北部旱川地、山坡地;豌豆、荞麦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的西吉县、彭阳县及原州区东部乡镇;莜麦主要分布在半阴湿区的原州区南部6乡和隆德县北部及彭阳县部分乡镇;蚕豆主要分布在阴湿区的泾源全县及隆德部分乡镇。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通过对宁夏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指出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生产经营粗放是长期制约宁夏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的对策是采取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培肥、引进抗旱新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加速旱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生物和工程措施.
作者:刘晓峰雷晓萍作者单位: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宁夏,银川,750002 刊名:宁夏农林科技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274.1 关键词: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对策研究发展潜力。
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现状、问题及对策杨发;陈彩芳【摘要】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dry-farming and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in Ningxia and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drew up, as increasing the areas of adopting techniques of plastic mulching for moisture conservation and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with catchment rainfall, enforcing the greenhouse construction, high-efficiency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farm and special crops planting.%总结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宁夏旱作农业发展要完善“两个体系”,实现“三个提高”,进一步扩大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扬黄水延伸高效补灌农业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有效增加旱作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2(053)001【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对策【作者】杨发;陈彩芳【作者单位】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银川750001;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银川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3干旱缺水是制约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瓶颈因素。
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对提高农业综合抗旱减灾能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宁夏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特别是通过扶持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目标,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调整的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抗旱节水之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
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
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摘要简要阐述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机械化为手段,从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入手,加大肥料投入,改进施肥方法,达到培肥地力,以肥调水之目的,以农机化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从而推动该区域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东经104°17′~104°41′,北纬36°06′~39 °05′,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台地南缘、黄土高原北缘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区,行政区域包括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红寺堡区、陶乐县的全部、固原东八乡和灵武市、利通区、中卫市的山区部分。
该区域海拔1 300~2 954 m,大部分在1 500~2 900 m,年均降雨量380~650 mm,年平均气温5~6 ℃,≥5 ℃积温2 800~3 100 ℃,无霜期128~150 d,高寒冷凉的气候条件适宜小杂粮种植,加之地处内陆,海拔高,工业化程度低,无污染,小杂粮生产又极少使用农药,为天然的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造就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小杂粮生产的特定自然优势、区域作物比较优势和产业化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
1小杂粮生产现状小杂粮作物(豆类、荞麦、莜麦、糜谷)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小杂粮作为具有特殊食疗保健作用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2年,该区域小杂粮种植面积20.95万hm2,总产量7.08万t,其中蚕豆0.6万hm2,总产1 800 t;豌豆9.4万hm2,总产2 538 t;荞麦5.5万hm2,总产3.3万t;莜麦0.65万hm2,总产3 835 t;谷子4.8万hm2,总产29 628 t,年外运销售2.28万t,约占总产量的32%[1]。
2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从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关系看,其单产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田恩平--宁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pdf
2、主推技术
(1)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①膜侧栽培技术:适合种植糜子、谷子、燕麦等几
乎各种杂粮作物。以谷子为例,适宜种植规格为垄底宽 25cm,垄高15cm,垄沟宽30cm,垄面用幅宽50cm地膜覆盖 ,膜两侧沟内各播种一行谷子,沟内窄行距20cm,垄间宽
行距35cm,平均行距27.5cm。选用适宜机具,能够一次性
③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适合种植燕麦、糜子、谷
子、荞麦、蚕豆等多种杂粮作物。用厚度0.01mm以上、幅 宽70cm或120cm地膜实行全地面覆盖,在膜面上覆盖1cm厚 度细土,用穴播机进行穴播。可利用膜上盖土地膜保护较 好的条件,推行主粮—杂粮 “一膜两季”种植,以充分 发挥节本增收效果。
(2)间作套种技术
(4)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我区坚持把提高机械化水平作为发展杂粮规模化种植、标 准化生产的主攻方向,努力推进农艺农机融合,积极推广机械 化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有效提高了播种质量,使播入土壤的 种子行距、株距、播深满足了农艺要求,建立了合理的田间群 体结构,促进了产量形成。
(5)化控技术
近年来我区示范推广“拿扑净”化控间苗技术 ,有效减轻了谷子间定苗人工投入和劳动强度, 降低了生产成本,节本增效作用显著。
一、杂粮产业发展情况
1、杂粮生产情况
宁夏小杂粮包括(按播期排序):豌豆(籽粒、鲜食)、草 豌豆、扁豆、鹰嘴豆、芸豆、豇豆、蚕豆、燕麦(皮燕麦、裸 燕麦)、糜子(粳性、糯性)、谷子(粳性、糯性)、荞麦( 甜荞、苦荞)等。主产区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具体 包括盐池、同心、海原、原州、西吉、隆德、彭阳、泾源等县 (区),几乎全部在台地、塬地和山坡地实行旱作雨养种植。
主要模式有玉米套种草豌豆、扁豆、蚕豆、白芸豆等 ,马铃薯套种豌豆、蚕豆等。有效解决了杂粮与主粮争地 的矛盾,实现了丰水年双双增产、旱年互补稳产的“双保 险”效果,并利用豆科作物固氮作用为旱地质量提升找到 了技术途径。
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与对策
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爱君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宁夏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产区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主要种类有豌豆、蚕豆、扁豆、草豌豆、养麦、糜子、谷子、莜麦等,是西北地区小杂粮的主要产区。
【总页数】2页(P71,70)
【作者】李爱君
【作者单位】宁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夏,银川,7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326.12
【相关文献】
1.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的生产现状与对策 [J], 胡乂心
2.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张青
3.因势利导促进宁夏小杂粮产业发展 [J], 宋刚;丁进牛;李浩学;苏改凤;牛永岐;
4.因势利导促进宁夏小杂粮产业发展 [J], 宋刚;丁进牛;李浩学;苏改凤;牛永岐
5.宁夏彭阳县小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丰国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刍议宁夏旱作农业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长发 育规律 , 在 原有秋 季覆膜 、 早 春覆膜 、 全膜 覆盖 技术 基础 上 , 经 过 多年 系统 试验 示 范 , 集 成创 新 出全 膜 双垄 沟侧 播 、 全 膜 覆土 穴播 、 起 垄 覆 膜 覆土 、 滴 灌 水 肥 一体 化、 一 次性 施肥 等 旱作 节 水技 术 , 建 立 了适 应试 验 区所
8 0万 h m z , 占全 区总耕 地 面积 的 7 3 4 0 , 其中, 旱作 耕 地 面 优势产 业质 量效 益持续 提升 。2 0 1 0 -2 0 1 6年 , 山区夏 秋 积6 2 . 7万 h m 。 , 占旱作 区总 耕地 面 积 的 7 8 4 0 。该 区域 年 粮面积 比例 由 2 7 : 7 3调整 为 2 0 : 8 0 , 产量 比例 由 1 8 : 8 2调 降水 量 2 0 0  ̄5 5 0 g i r n ,6 0 4 0 降 水 分布 在 7 —9月 这 3个 整为 1 2 : 8 8 。结合 旱作农 业 发展 , 加 快玉米 粮 改饲步 伐 , 月, 年 蒸发量 I 2 0 0  ̄2 i 0 0 m m , 是 降水 量 的 3 ~i 0倍 。 调减 籽粒 玉米面 积 , 扩 大粮饲 兼用 、 青贮饲 用 品种种 植 , 由于 降水偏少 且 时空分布 不均 匀 , 蒸 发强 烈 , 造 成春 旱 、 为 肉牛 、 肉羊等养 殖业 提供 了稳定 的饲草 料来 源 。 目前 , 夏 旱发 生频 率高 , 干 旱损 失严 重 ; 秋 季 降水 虽 比较集 中 , “ 种 植秋粮 一秸 秆养 畜一发 展沼气 一沼液 还 田一促 进种 但 雨热错 位 , 水 资源 利 用矛盾 突 出。新 中国成立 以来 6 6 植” 的循 环农业模 式在 山区各地加 快形 成 , 粮 经饲 统筹 、 年 间, 干旱年数达 5 3年 , 干 旱 发生 频 率 高达 8 0 4 0 , 造 成 农 牧 结合 、 种 养加 一体 、 一 二三 产 业 融合 发 展 的格 局初 粮 食产 量低 而不稳 , 严 重影 响经济 社会 发展 。 步构建 。 1 发 展 成 效 1 . 4 有效 促进 了农 业增效 和农 民增收
宁夏小杂粮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宁夏小杂粮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宁夏是西北地区杂粮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小杂粮呈现市场价位明显提升的发展态势。
通过对宁夏小杂粮区域性的优势、生产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速品种选育和品种更新、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杂粮;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宁夏宁夏小杂粮主产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及海原县,是宁夏的半壁河山,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旱作农业区。
该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冬(春)小麦、马铃薯、玉米、荞麦、豌豆、扁豆、蚕豆、莜麦、糜子、谷子及胡麻等,是西北地区小杂粮主产区之一。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无污染食品、医药工业、饮料工业的深度开发、利用,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小杂粮以其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倍受关注,出口创汇和外销量不断上升,已被宁夏区政府确定成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使小杂粮这一在本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得到有效发展,笔者根据该区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商榷。
1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1.1面积和单产根据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小杂粮播种面积8~10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
其中年播种豌豆约2.7万公顷,历史最高3.3万公顷;糜子、谷子1.7万公顷左右,历史最高4.7万公顷;莜麦及其他杂粮1 300hm2左右。
平均单产1 200~1 500kg/hm2,总产量12万吨左右。
1.2种植区域目前,糜子、谷子、扁豆主要分布在干旱区的海原县及北部旱川地、山坡地;豌豆、荞麦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的西吉县、彭阳县及原州区东部乡镇;莜麦主要分布在半阴湿区的原州区南部6乡和隆德县北部及彭阳县部分乡镇;蚕豆主要分布在阴湿区的泾源全县及隆德部分乡镇。
这种布局结构充分适应宁夏山区海拔高、气候冷凉、十年九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气候特点。
最新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抗旱减灾的经验及对策
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抗旱减灾的经验及对策压砂种瓜种草养畜是抗旱减灾的最佳选择——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卫市抗旱减灾的经验及对策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内蒙、甘肃交界地带,东与吴忠市接壤,南与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是2003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两县(中宁县、海原县)一区(中卫城区),共有38个镇乡,448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2.2万人,占总人口的31%;农村人口7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
全市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引黄灌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8%,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3.2%。
全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地貌类型,具有沙漠性气候特征。
由于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以旱灾为主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十分缓慢,生活极为贫困,南部山区已成为宁夏最干旱的贫困地区之一。
为遏制这种状况的蔓延,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抗旱避灾农业——硒砂瓜和草畜产业,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可是说,压砂种瓜、种草养畜是顺应自然规律,实现抗旱减灾的最佳选择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严重的干旱是制约南部山区带发展的主要“瓶颈”近二十年来,南部山区自然灾害十分频繁,“旱、风、雹、冻、涝”五灾俱全,尤以旱灾最为严重。
据气象资料表明,1949年到1989年40年间,先后出现5次特大旱年,平均8年一次大旱,七、八十年代大旱周期约为10年左右,如1973年、1982年大旱。
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大旱周期缩短为3-5年,如1992年、1995年、2000年大旱,甚至出现连年大旱的现象,如2000年、2001年、2003、2004、2005年的持续大旱。
旱灾正在向周期缩短,频率加快,程度加大,成灾范围扩大的趋势发展,旱灾由过去“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变成现在的“十年九旱、一年三季连旱”,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气候逐年升高,降水逐年减少从20世纪的60年代到21世纪的长期天气气候情况看,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平均温度在逐渐升高,中卫引黄灌区年平均温度从21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90年代升高了1.1℃;到2006年达10.7℃,升高了2.7℃,中部干旱带,年平均温度从60年代到90年代升高了1.3℃。
宁夏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12 4
20 0 7年 第 5期
宁 夏 农 林 科 技
宁夏 小杂粮 生产存 在 的 问题 与发 展 对策
常克 勤 , 宋 刚 , 燕 萍 , 兰海 , 永峰 , 杜 穆 赵 杨 红
( 宁 夏 固原 市 农 科 所 , 宁夏 固原 7 6 0 ) 5 00
及 钙 、 、 、 、 和 维 生 素 P 芦 丁 ) , 有 降血 压 、 糖 , 镁 铜 锌 硒 ( 等 具 血 软 化 血 管等 功 效 。 随 着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膳 食 结 构 的 改 变 ,
2 1 重 视不够 , . 传统 种植 , 技含量低 科
长 期 以来 , 杂粮 生 产 一 直 处 于 从 属 地 位 , 级政 府 没 有 进 小 各 行 过 系 统 规 划 和 布 局 , 以农 民 自 由种 植 为 主 , 多 各级 农 业 主 管 部 门 主要 强 调 大作 物 的 发 展 , 忽 视 了小 杂 粮 的 生 产 , 作 为 填 闲 而 仅 救 荒 作 物 。加 之 传 统 习 惯 和 思 想 观 念 的 束 缚 , 民商 品 经 济 意 农 识 差 , 杂 粮 生 产 始 终 处 于 自发 、 小 自流 和 广 种 薄 收 状 态 , 然 停 仍 留 在 自给 自足 的 基 础 上 。 实 用 技 术 得 不 到 及 时 推 广 应 用 , 量 产
成 了小杂 粮 生产 得 天 独厚 的 自然 资 源 优 势 条件 。 从 区域 布 局 看 , 杂 粮 在 宁 夏 全 区 均 有 种 植 , 要 分布 在 宁 小 主
南 山 区 的原 州 区 、 吉 、 西 隆德 、 阳 、 源 、 原 、 心 、 彭 泾 海 同 中宁 、 池 盐
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的生产现状与对策
宁夏 中部干 旱带 海拔 1 3 0 0 ~ 2 9 5 4 m, 平均 海拔 2 2 0 0 m, 年平 均气 温 5  ̄ 6℃ , ≥5℃的有 效 积温 2 5 0 0 ~ 3 0 0 0 o C. 无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有特 效 , 亚油 酸可 降低 胆 固醇 、 预 防 心脏 病 , 每1 0 0 mL血
给 短 缺 的年 代 , 对 小 杂 粮 的营 养 价 值 、 开发 价 值 认 识 不 够 。 二 是 品质 不 高 、 产 量低 。 优 良品 种 的筛 选和 培 育 、 施 肥方 法 、
病 虫 害防 治 、 栽 培技 术 投入 不 足 , 小 杂粮 生 产 一度 出现 下 降
趋势 。 三 是缺 少龙 头 企 业 的带 动 , 市 场 风险 大 。 虽然 一 些 县 ( 区、 市) 围 绕小 杂粮 生产建 立 了面 粉厂 、 粉 丝厂 、 糜 子 酒厂 , 但 生 产 规 模小 、 工艺 落 后 、 产 品质 量 差 , 特 别 是一 些小 作 坊
中的胆 固醇 平均 下 降 3 9 mg 、 甘油 三酯 下降 7 6 m g等 。 2 存在 的问题
宁夏贫困地区粮食种植结构及生产能力分析
措施, 改善农业 生产发展条件 , 使贫 困地 区粮食综合 玉米 、马铃薯播种 面积分别 为 123 促 4 _ 万亩 、3 .万亩 , 36 8
中连片特殊 困难 地 区。新世纪 以来 , 自治 区党委 、 政府 结构 , 压缩夏粮 面积 、 扩大秋粮面积 , 大力 发展玉米 、 马
始 终把解决农村 贫 困人 口的温饱 问题作 为经济和社会 铃薯等优势特 色产 品 , 种植面积扩大 , 粮食 内部结构发
发展 的重要 任务来抓 ,实施西部 大开发 战略和退耕还 生重大变化 。 据调查 ,0 年宁夏 中南地区粮食播种 面 21 1
宁夏 贫 困地 区主要 集 中在 中部 干旱 带 和南 部 山 元 , 中兑 现给退耕农 户补 助资金 5 . 亿 元( 其 57 7 含粮食 区, 包括 原州 、 西吉 、 阳 、 彭 隆德 、 源 、 泾 同心 、 盐池 、 海 折款 ) 13 ,5 万农 民从 中受益 。在此基础上 , 针对 中南 地 原、 红寺堡 9 个县 ( )是全 国最 大 的回族 聚居 区和集 区干旱缺水 的 自然条件 ,各地 因地制 宜调整农业生产 区 ,
( ) 一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 粮食播种 面积扩 大
宁夏 中南部 9县( ) 国家确定 的扶贫开发重 点 面积 占 3 %左右 ,减缓 了不利气象条 件对山 区粮食 生 区 是 0 县, 也是国家确定 的重点退耕还林 区域 。 实施退耕还林 产的影响 , 切实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0 1 2 1 年中南地 区
政策, 对退耕农户 实行粮食补助 和救济 , 并将 退耕还林 粮食综合 平均亩产 为 153 7 . 公斤, 2 0 比 0 0年增加 9 公 4
旱作农业区在宁夏农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旱作农业区在宁夏农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旱作农业区是宁夏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长期以来,旱作农业因为生产能力相对低下、经济效益提高不明显而被普遍定义为低效农业。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通过探索和实践,旱作农业区耕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如今的旱作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大大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的威胁,旱作农业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据财政部测算,在灌区平均每增加0.5 kg 粮食产量需投入资金4~6元,而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双垄覆盖垄侧播种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0.5 kg 粮食产量仅需投入2元,充分说明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有很高的比较效益。
宁夏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随着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和不同作物比较效益的变化,部分灌溉农田由粮食作物生产转向高附加值作物生产,旱作农田的比重呈增加趋势,粮食生产能力对旱作农业区的依赖程度提高。
据统计,2006年到2011年5年间,宁夏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对全区粮食总产量的贡献份额由33%提高到了38%。
201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75万t,其中引黄灌区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60%,旱作农业区占40%,与2011年相比,引黄灌区增长4.5%,旱作农业区增长幅度达到7.9%。
目前,旱作农业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较低,中低产田比例高,粮食生产仍有较大增产潜力。
从中长期看,发展旱作农业将为宁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二)旱作农业区是宁夏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宁夏旱作农业区地域辽阔,气候及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很多地道的农产品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宁夏旱作农业区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
如半干旱偏旱区的盐池滩羊,半干旱区的马铃薯、牛羊肉、小杂粮和冷凉蔬菜。
还有盐池县的甘草、同心县的羊绒和红枣、海原县的小茴香、原州区的油料、西吉县的西芹、隆德县的中药材、泾源县的肉牛和苗木、彭阳县的玉米和辣椒等,不胜枚举。
构建起了具有宁夏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构建起了具有宁夏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经多年研究,宁夏旱作农业区形成了包括土壤水库增容、以肥调水、优化种植结构、覆盖栽培、集雨(水)补灌、化学物质调控抗旱、作物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立体复合种植、设施农业等技术,具有宁夏特色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坚持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农技与农环相结合。
抓住关键环节集成技术,全面提高旱作农业科技含量。
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加快引育和大力推广耐旱、抗灾品种,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增施有机肥,实行秋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合理轮作,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以肥调水;调整覆膜时间,创新覆膜方式,主推秋覆膜、全膜双垄覆盖垄侧播种、全膜覆土穴播等覆膜保墒技术,实现秋雨春用、春旱秋抗,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灾;建设集雨场、窖,拦蓄径流,推广坐水点种、移动补水、根际注水、膜下滴灌等节水补灌技术,解决因春旱无法下种和“卡脖旱”问题,实现限量补偿供水高效利用;加快耕作改制,扩大间作套种,提高光、温、水、土利用效率,加大抗旱减灾回旋余地;以地表覆盖代替裸露休闲、以深松耕代替铧式犁翻耕、以少免耕代替多犁多耱,实行保护性耕作,保水保土、促效增收;重视应用土壤保墒、种子包衣、叶面抑蒸等化学调控产品和技术,实现逆境成苗和抑蒸减耗;加快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一)建立高效利用降水资源的旱作避灾型、御灾型区域优势特色农业种植结构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宁夏旱作农业区粮食作物种植呈现夏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秋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到80年代夏粮种植面积大于秋粮,夏粮中尤以小麦的种植面积过大。
90年代,在连续几年大旱的气候条件下,夏粮大幅减产,秋粮则发挥了对气候适应性良好的特点,取得了较高的产量。
宁夏旱作农业区降水集中于7—9月,且占全年降水量的60%~65%,降水对产量影响极大,故应根据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作物对干旱的适应性、秋粮生育期较夏粮与降水期吻合较好的实际,顺应并利用自然规律,采取压夏扩秋为主的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具体做法如下。
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高产杂交谷子产业的建议
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高产杂交谷子产业的建议马力文;刘静;周斌;刘维斌;杨立文;席国术【摘要】Ningxia is a severe water scarcity provinc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the drought on central arid zone has intensifi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food production is low and long-term instability. Ecological migrants faced enormous pressure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became prominent. Since 2010, Ningx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a series of hybrid millet varieties in the central arid zone, carried out a large se-ries of hybrid millet experimental study, and promoted the planting areas to nearly 667hm2 .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very dry year of 2011 , the comparative cost-effectiveness and prospects of high-yielding hybrid millet with local mainly cultivar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hybrid millet can save water resources, re-sist heavy drought, and increase more than double yield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local millet yields. Due to the high price of small grains, farmers' income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planting other crops. Based on the Zhang hybrid millet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the Ningxia Zhang hybrid millet cultivated climatic suitability zoning map was obtained. Different areas suitable va-rieties for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planting risks were analyzed. It recommended to actively and steadily develop hybrid millet cultivation inthe central arid zone of Ningxia,strengthen hybrid millet yield cultivation and water-saving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establish millet cultivation-processing-marketing service system becoming a new way for the central arid zone farmers to get rich.%宁夏水资源严重匮乏,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部干旱带干旱有所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生态移民脱贫压力大,生存与发展问题突出.2010年以来,宁夏气象部门在中部干旱带成功引种了杂交谷子系列品种,并开展了大量试验,累计推广近666.7hm2.在2011年极旱年份下将高产杂交谷子与当地主栽作物种植的成本效益及前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杂交谷子节水、抗旱性强,比当地传统谷子稳定增产1倍以上,加上小杂粮价格较高,农民收益普遍高于种植其它作物.在张杂谷引种试验及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状况,制作了宁夏张杂谷栽培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得出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品种、种植方式及种植风险.建议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积极稳妥发展杂交谷子种植,加强杂交谷子高产栽培与节水种植技术培训,建立谷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中部干旱带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之一.【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7页(P181-187)【关键词】杂交谷子;中部干旱带;高产;节水;抗旱【作者】马力文;刘静;周斌;刘维斌;杨立文;席国术【作者单位】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2;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银川 750011;宁夏红寺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红寺堡 751999;宁夏同心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同心 751300;宁夏红寺堡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红寺堡 7519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1;F327;S515宁夏水资源严重匮乏,年平均降水275.2mm,水面蒸发量却高达1 490.5mm以上,近50年400mm等雨量线南退了50km,中部干旱带面积不断扩大[1]。
彭阳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彭阳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总结了彭阳县近年小杂粮发展在抗旱减灾、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采取良种良法配套、建立基地、扶持龙头企业等对策。
关键词小杂粮;现状;问题;发展对策;宁夏彭阳彭阳小杂粮历史悠久,集中在北部半干旱带和山塬区。
彭阳小杂粮主要种类有豌豆、荞麦、糜子、谷子、莜麦等,是宁夏小杂粮的主要产区。
1彭阳县近年发展小杂粮产业取得的成绩1.1小杂粮适应性种植地位明显提升彭阳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气温冷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降水量450mm左右,70%~80%集中在7~9月。
气候特点与多数小杂粮生育习性相吻合,种植小杂粮相对其他作物稳产性较好。
小杂粮是粮草兼用、轮作倒茬、培肥地力的特色作物,在旱作雨养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此,彭阳县将小杂粮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和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物。
“十五”期间,全县年均种植面积2.3万公顷,总产3.5万吨。
1.2抗旱减灾功能进一步显现,生产布局不断优化近年来,彭阳县中北部山区干旱明显加剧,季节连旱、年度连旱频繁发生,十年九旱已成为常态。
小杂粮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是填闲补种、后茬复种、翻拆改种的首选作物。
目前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公顷,其中豌豆2 666.7 hm2,扁豆、三角豆3 333hm2,荞麦6 666.7hm2,糜谷6 666.7 hm2,莜麦4 000hm2。
小杂粮在彭阳县已初步形成了规模种植区,王洼镇形成了莜麦种植区,交岔、罗洼乡形成了豌豆等豆类种植区,冯庄、孟塬乡形成了糜谷种植区,草庙乡形成了荞麦种植区。
1.3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民增收作用持续增强彭阳县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小杂粮试验、示范、科技推广,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提高了小杂粮生产的科技含量。
在良种方面先后引进选育了一批小杂粮优良品种,主要有草原224、定豌1号、白豌豆等豌豆品种,青蚕9号蚕豆品种,92-1、美国甜荞、苦荞等荞麦品种,宁糜9号、大黄糜子等糜子品种,蒙莜系列莜麦品种。
因势利导促进宁夏小杂粮产业发展
小 杂粮又跨 越 了干旱 、 干旱 和 阴湿 区 ; 类 多 , 半 种
所 占 比重大 , 分布 范 围广 , 在全 国 比较优 势 明显 。
在包括 马铃 薯 、 麻 等 种 植 业 中 , 杂粮 不 胡 小 仅是 宁 南 山 区特 色 优 势 作 物 , 且在 全 区 、 至 而 甚 周 边地 区 同样 具有 明显 的竞 争力 。 就 现有 的小 杂粮 而 言 , 、 豌 蚕豆 营 养价 值 高 , 适 合半 干旱 和阴湿 区 种植 , 豆 和草豌 豆 、 子 、 扁 糜
子还 可 以麦 后 复 播 , 以是 良好 的避 灾 、 灾 作 所 救 物 , 在 自然灾 害频 繁 的 山区农 业生 产 中具 有特 这
豆 、 麦 、 豆 、 豆 等 小 杂 粮 近 3万 ~4万 t 养 扁 蚕 。 20 0 5年 彭 阳 县 郭 邱 元 年 收 购 荞 麦 和 草 豌 豆 各
豆、 草豌 豆 ( 马牙豆 ) 荞麦 ( 、 分甜荞 和苦荞 ) 燕麦 、
除 了食 用 , 是 优 质 饲 料 , 种 副 食 品加 工 还 多 原料 , 销 和 培 肥 地力 的优 势 作 物 , 外 在旱 作 农 业 轮作倒 茬 中 , 具有 不 可代 替 的作 用 。就 固原 市市 而言 , 以豌 、 豆 为 原 料 的 副 食 品 有 : 秧 、 炸 蚕 豆 油 大豆 、 以及各种 炒食 等 , 豆奶 的填充 物 和制 醋 ; 以 荞 麦为原 料 的有 : 麦 面 、 皮 和凉 粉 等 ; 荞 粉 以莜 麦 为原料 的有 : 面糅 糅 等 ; 燕 以糜 谷 为原料 的有 : 酿 酒、 制醋 等 。仅 固原 城 区 , 事 扁 豆芽 销售 的有 从 1 0多 家 , 0 年消 耗扁豆 约 9万多 k ; g 在全 区城市宾
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产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稳 定 。 年 来 , 过 推 广 良种 和 技 术 、 近 通
山嘴 山 4市 。 中 固原市 的 固原 、 吉 、 其 西 隆德 、 阳 、 彭 泾 源 64 . 2万 h 占总 面 积 的 3 .1 : m, 77 % 中卫 市 的海 源 、 同心 、中宁 7 5万 h 占 4 .4 ;吴 忠 市 的盐 池 . 2 m. 25 %
第 5期 总 第 1 9期 7 2( 01 8年 1 0月
农 业 科 技 与 装 备
Ag iul a S i n e Te hn l  ̄v n Eq p e rc t l ce c & ur c o o , a d uim nt
No5T t . 9 . oa No1 l 7
O c .2 0 t 08
1 宁 夏 小绍 宁 夏 小 杂 粮 的 生 产 、 研 、n 和 销 售 情 况 , 析 其 生 产 、 丁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介 科 JT J 分 加 提 要 充 分 发 挥 宁 夏 小 杂 粮 的 资 源优势 , 一步生产 、 发 、 J , 进 开 应 { 以推 动 小 杂 粮产 业 化 进 程 , 高 农 民 收 入 , 进 地 区经 济 发 展 。 】 提 促 关键词 : 杂粮 ; 状 ; 题 ; 势 ; 小 现 问 优 宁南 L _ I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
摘要简要阐述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机械化为手段,从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入手,加大肥料投入,改进施肥方法,达到培肥地力,以肥调水之目的,以农机化示范基地为依托,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从而推动该区域小杂粮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47-01
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东经104°17′~104°41′,北纬36°06′~39 °05′,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台地南缘、黄土高原北缘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区,行政区域包括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红寺堡区、陶乐县的全部、固原东八乡和灵武市、利通区、中卫市的山区部分。
该区域海拔1 300~2 954 m,大部分在1 500~2 900 m,年均降雨量380~650 mm,年平均气温5~6 ℃,≥5 ℃积温2 800~3 100 ℃,无霜期128~150 d,高寒冷凉的气候条件适宜小杂粮种植,加之地处内陆,海拔高,工业化程度低,无污染,小杂粮生产又极少使用农药,为天然的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造就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小杂粮生产的特定自然优势、区域作物比较优势和产业化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
1小杂粮生产现状
小杂粮作物(豆类、荞麦、莜麦、糜谷)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
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小杂粮作为具有特殊食疗保健作用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2年,该区域小杂粮种植面积20.95万hm2,总产量7.08万t,其中蚕豆0.6万hm2,总产1 800 t;豌豆9.4万hm2,总产2 538 t;荞麦5.5万hm2,总产3.3万t;莜麦0.65万hm2,总产3 835 t;谷子4.8万hm2,总产29 628 t,年外运销售2.28万t,约占总产量的32%[1]。
2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
从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关系看,其单产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目前,影响该区域小杂粮产量稳步提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降雨少,分布不均。
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均降雨量380~650 mm,其中60%~70%集中在8—9月,除当地荞麦外的小杂粮,生长期(4—7月)只能接收到全年降雨量的20%左右,造成小杂粮生产春旱年年有,严重影响春播和全苗;夏旱频繁发生,导致灌浆不充分,粒重难提高,作物需水与土壤水分供应脱节,限制了高产稳产。
二是土壤瘠薄。
土壤有机质含量只有0.4%~0.7%,全氮含量仅为0.03%~0.05%,碱解氮更少,为(36~54)×10-10 mg/kg,加之投肥量少,肥料质量差,施用不科学,氮磷肥比例失调,施用方法失当,微肥尚未开始施用,从而难以满足小杂粮对养分的需求,这是一般气候年份制约小杂粮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三是当地群众将小杂粮作为主要抗灾救灾、轮作倒茬和养地作物进行种植,管理粗放,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处于不足40%的初级阶段[2],造成保墒耕作差,病虫害防治不力,豆类的根
腐病间隔式的大面积蔓延,尤其是密度不够,对水分和肥料利用率低,是该区域小杂粮低产的主要技术症结。
四是传统的自种自食、分散型、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小杂粮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3小杂粮生产对策
3.1变革耕作制度,增强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宁夏中部干旱带降雨利用率的核心是适墒耕作。
一是当土壤含水量在15%~22%[3]时进行全方位机深松,平均3~5年深松1次,深度要求在30~50 cm。
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渗透水能力及容气空间,以形成“上虚下实,左右松紧相间,底层深处有鼠道”的土体结构,从而使深松后的土壤兼有蓄水与排涝降盐、透气与通气、氧气释放与贮存、根系穿孔与固定等充分接纳天然降水等多方面的功能。
据多点测定[4],深松地0~5、20~30 cm土层田间含水量分别较传统翻耕地高14.3%和71.0%,同时3年内土壤容重降低了0.06 g/cm3;二是作物收获后正值降雨期,结合秋施农家肥进行机深翻,深翻深度20~30 cm,其0~30 cm土层含水量较浅耕12~15 cm增加11.4%,土壤容重降低了0.02~0.11 g/cm3,孔隙度增加2.7%~7.5%。
3.2改进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
据对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旱地作物产量的水、肥、气、热(温度)各因子平均效应试验表明[5]:肥的影响效应虽只占14.7%,但水、气、热是难变因子,肥则属易变因子,因肥力的影响使可能
实现的气候生产潜力下降85.3%,显然肥力问题是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生产投肥量少,肥料质量差,施用不科学,氮磷肥比例失调,施用方法失当等问题,一是改进施肥方法,将传统的入工种肥表施改为机械化肥深施。
利用播种机实现正位或侧深位集中施肥,将化肥一次性施入沟内种子侧深2~3 cm处,既实现了化肥深施,避免了烧籽烧苗,又做到了科学施肥,减少了挥发损失和环境污染,克服了干旱限制肥力、瘠薄限制水分作用发挥的矛盾,起到了以肥调水和以水促肥的作用,把土壤干旱条件下水肥相互制约的矛盾,在富墒层重新得到协调统一,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微观生态条件。
据该区域盐池县、同心县的多点测定[6]:0~20 cm的氮、磷当年利用率较表施分别提高25.0%和4.4%;二是实行氮磷配合。
根据该区域小杂粮生育期营(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7页)
养物质的需求规律[7]:豆类施纯n 11.5~34.5 kg/hm2、p2o5 76.35~94.35 kg/hm2;荞麦施纯n 108 kg/hm2、p2o5 63.90~79.86 kg/hm2;莜麦施纯n 44.1~64.2 kg/hm2、p2o5 79.8~102.3 kg/hm2;糜谷施纯n 82.5~95.7 kg/hm2、p2o5 66.3~77.4 kg/hm2。
3.3充分发挥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思想上转变小杂粮救灾补遗的地位,将其作为优势产业对待。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以及适合原料商品出口与外销、不同加工用途和地方食用等类型,切实搞好小杂粮农机化示范基地建
设,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气候特点,分别建立六盘山东西两侧为中心的豆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固原东八乡为中心的荞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固原县张易乡为中心的莜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海原县为中心的糜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机化配套技术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
4结语
要实现宁夏中部干旱带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既要利用蓄水保墒,加大肥料投入,改进施肥方法等机械化技术,也要充分发挥小杂粮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小杂粮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5参考文献
[1] 宁夏统计局.宁夏农村统计资料汇编[m].银川:宁夏出版社,199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408.1-2007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第1部分:种植业[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中国保护性耕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谢红梅.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65-1967,1969.
[5] 陶维华.旱地更需要化肥深施[j].农机推广,1994(5):11.
[6] 张鹏.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农机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4):307,309.
[7] 杜守宇.宁夏旱作农业[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