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复习资料总结
土木知识点总结

土木知识点总结一、土壤力学1. 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是由颗粒和孔隙流体组成的多相体系,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
土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孔隙结构、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存在、孔隙水的渗流、固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静水压力、动水压力、重力和剪切应力、孔隙压力等。
2. 土体的物理性质土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颗粒分布、土壤的孔隙结构、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特性。
3. 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固体颗粒之间的所受力,土体受力的形式主要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重力和剪切应力等。
4. 土体的流变性质土体是一种非线性流体,其流变性质主要包括黏性、塑性、流变学等,土的流变性质与土的含水量、孔隙率、固机比等有关。
5. 土体的压缩性和固结性土体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和压缩,不同的土体具有不同的压缩性和固结性。
6. 土体的稳定性土体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土体的坍塌、下滑、坡体稳定、基础沉降等问题。
7. 土体力学参数的测定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是土壤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土体的强度、压缩性、固结性、流变性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8. 土体力学的应用土壤力学在地基工程、道路工程、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土体的合理利用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基工程1.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地基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基基础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地基基础的选择、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基础的施工等原则。
2. 地基基础的类型地基基础的类型主要包括浅基础、深基础、特殊基础等,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要求。
3. 地基土的勘察地基土的勘查是地基工程的前提工作,主要包括地基土的地层分布、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地基土的力学性质等。
4.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主要包括沉降计算、基础反力计算、地基地层应力计算等。
5. 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主要包括地基基础的选择、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基础的施工等,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土力学复习提纲总结N

土力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按提纲部分整理)第一、二章:1. 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与基础(浅基础和深基础)的概念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向地基传递建筑物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2. 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三种粘土矿物及其性质;蒙脱石:亲水性强(吸水膨胀、脱水收缩),表面积最大,最不稳定。
伊利石:亲水性中等,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
高岭石:亲水性差,表面积最小,最稳定。
3. 土的砂粒、粉粒和粘粒界限范围和不均匀系数的概念及其用途;砂粒:0.075~2mm 粉粒:0.005 ~ 0.075 mm 粘粒:≤0.005mm不均匀系数:Cu = 1060d d ,评价砂性土级配的好坏。
d10、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4. 土的九个三相比例指标及其换算(哪三个是试验指标?四个重度指标的大小关系); a. 实验指标:土的密度ρ、土粒比重Gs 、含水率ωb. 孔隙比e 和孔隙率n 、土的饱和度Sr 、饱和密度ρsat 、干密度ρd 、有效重度γ '重度γ 、干重度γd 、饱和重度γsat 和有效重度(浮重度)γ ' 大小关系:饱和重度γsat > 重度γ > 干重度γd > 有效重度γ ' 可以记为饱水的 > 平常的 > 干的 > 减水的5. 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其用途:液限:土体在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间的分界含水量ωL塑限:土体从可塑状态转入到半固体状态的分界含水量ωP塑性指数:I P = ωL -ωP ,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去除百分数。
用途: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和评价。
液性指数:L I = p L p w w w w --,L I 越大则越软。
用途:评价粘性土软硬和干湿状态。
I L >1.0时为流塑状态;<0.0时为半固体状态;0~1之间时为可塑状态。
6. 粉土和粘性土的分类标准a. 都是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b. 塑性指数I P ≤10的为粉土,I P > 10的为粘性土。
(完整版)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2 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接形式。
3、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结构。
4、蜂窝状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5、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6、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7、土的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特指抗剪强度)、透水性大8、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土中气体)9、粒度:土粒的大小10 粒组:大小相近的土颗粒合并为一组11、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12、级配曲线形状:陡竣、土粒大小均匀、级配差;平缓、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好。
13、不均匀系数:Cu=d 60/d10曲率系数:Cc= d 302/d 10* d 60d io (有效粒径)、d3o、d6o (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4、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而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15、自由水: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16、重力水:受重力作用或压力差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水。
17、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土细孔隙中的自由水。
14、土的重度丫: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16、含水率w :土中水的质量和土粒质量之比17、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18、土的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19、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20、干密度d :单位土体体积干土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21、土的饱和密度sat: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土体体积质量22、土的密实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土力学知识总结[大全]
![土力学知识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cdb0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6.png)
土力学知识总结[大全]第一篇:土力学知识总结[大全]1、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变形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3.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2、土体三相:固相、液相、气相土中水:液态水(自由水和结合水)、固态水、气态水3、土的颗粒级配是否良好 Cu>5和Cu=1—3级配良好。
4、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自由水。
5、颗粒分析试验:>0.75:筛分法,<0.75:水分法6、土的结构分类:絮凝结构(粘性土)、蜂窝结构(粉土)、单粒结构(无粘性土)。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土的天然密度ρ2.土的含水量ω3.土的相对密实度d8、e<0.6的土是密实的,土的压缩性小;e>1.0的土是疏松的,压缩性高。
9、大小:ρsat>ρ>ρd>ρ°10、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地方移动的现象11、土的冻胀影响:土、水、温度的因素12、判断无粘性土密实度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孔隙比e来描述,e 大,土中孔隙大,土疏松13、指标:相对密实度Dr(标准贯入试验)14、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定义为塑性指数;Ip>17 粘土1015、Ip越大,土颗粒愈细,比表面积愈大,黏粒或亲水矿物愈高,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愈大。
塑性指标能综合反映土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是粘性土分类的依据)16、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1.含水量的影响2.击实功的影响3.土类及级配的影响17、只有当含水量控制为某一适宜值即最优含水量时,土才能得到充分压实,得到土的最大干密度。
土力学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土的组成1、土力学:是以力学和工程地质为基础研究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性等的应用力学的分支。
2、地基:承受建筑物、构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天然的或部分人工改造的地层。
3、地基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①强度,②稳定性,③安全度,④变形。
4、土的定义:①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颗粒,通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
②由土粒(固相)、土中水(液相)和土中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物质。
5、土的工程特性:①压缩性大,②强度低,③透水性大。
6、土的形成过程: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影响下,发生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经流水、风、冰川等动力搬运作用,在各种自然环境下沉积。
7、风化作用:外力对原岩发生的机械破碎和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有两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用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的过程。
化学风化:岩体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的过程。
化学风化的类型有三种: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
水解作用:指原生矿物成分被分解,并与水进行化学成分的交换。
水化作用:批量水和某种矿物发生化学反映,形成新的矿物。
氧化作用:指某种矿物与氧气结合形成新的矿物。
8、土的特点:①散体性:颗粒之间无黏结或一定的黏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②多相性: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
③自然变异性:土是在自然界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深化形成的多矿物组合体,性质复杂,不均匀,且随时间还在不断变化的材料。
9、决定土的物理学性质的重要因素:①土粒的大小和形状,②矿物组成,③组成。
10、土粒的个体特征:土粒的大小、土粒的形状。
11、粒度:土粒的大小。
12、粒组:介于一定粒度范围内的土粒。
13、界限粒经: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14、土的粒度成分(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
土力学复习资料整理

1.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2.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在结构物基础底面下,承受由基础传来的荷载,受建筑物影响的那部分地层。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依据埋置深度不同划分为浅基础、深基础第二章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1.土的三相:水(液态、固态)气体(包括水气)固体颗粒(骨架)2.原生矿物。
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3.次生矿物。
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新的矿物4.粘土矿物特点: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颗粒成片状,是由硅片和铝片构成的晶胞所组叠而成。
5. 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限定粒径(限制粒径);d1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6.毛细水: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自由水7.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这种电分子吸引力高达几千到几万个大气压,使水分子和土粒表面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8.强结合水: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其性质接近于固体,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具有巨大的粘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冰点为-78度,粘土只含强结合水时,成固体状态,磨碎后成粉末状态。
9.弱结合水:强结合水外围的结合水膜。
10.土的结构:指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
土的结构和构造对土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7.土的构造: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同一土层及其各土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之。
第三章 1.土的天然密度: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g /cm 3或t /m 3),2.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土粒相对密度(比重):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它涉及到一系列的知识点,包括土壤力学、地基基础、岩土工程等。
在本文中,我将对土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对于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颗粒形状、大小、密度、孔隙度等。
颗粒形状对土壤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称为孔隙,孔隙度是指孔隙体积与全体积的比值,它可以影响土壤的自由排水、渗透性等性质。
二、土壤的力学性质土壤力学是土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土壤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固结、压缩、塑性、强度等。
固结是指土壤体积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减小的现象,它直接影响土壤的压缩性质和承载力。
压缩是指土壤在受到应力作用下体积发生减少的现象,它是由于土壤颗粒重排和孔隙变形引起的。
塑性是土壤特有的性质之一,它是指土壤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强度是指土壤抵抗外部应力破坏的能力,即土壤抗剪强度。
三、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是土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之一,它涉及到土体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以及稳定性等问题。
地基基础工程包括测定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评估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性能,设计地基基础结构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等。
地基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基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四、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土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土壤和岩石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涉及到土壤与岩石的工程性质、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岩土体的稳定性以及地下工程等问题。
在岩土工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设计和施工。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学科,它不仅关注土壤的力学性质,还涉及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地基基础工程以及岩土工程等内容。
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的知识点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至关重要。
土力学复习资料(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土力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土力学的概念是什么?土力学是工程力学的一具分支,利用力学的普通原理及土工试验,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和长期稳定性、物理性质的一门学科。
2.土力学里的"两个理论,一具原理"是什么?强度理论、变形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3.土力学中的基本物理性质有哪四个?应力、变形、强度、渗流。
4. 什么是地基和基础?它们的分类是什么?地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基础:结构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根据基础埋深分为:深基础、浅基础5.★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①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特征值,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即满足土地稳定性、承载力要求。
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即满足变形要求。
③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
6.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怎么处理?需对地基举行基础加固处理,例如采用换土垫层、深层密实、排水固结、化学加固、加筋土技术等想法举行处理,称为人工地基。
7.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3~5m),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反之,若浅层土质不良,须把基础埋置于深处的好地层时,就得借助于特殊的施工想法,建造各种类型的深基础(如桩基、墩基、沉井和地下延续墙等。
)8.为什么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基与基础是建造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其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造物的安危、经济和正常使用。
基础工程的特点主要有:①由于基础工程是在地下或水下举行,施工难度大②在普通高层建造中,占总造价25%,占工期25%~30%③隐蔽工程,一旦出事,损失巨大且补救困难,所以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土的性质与工程分类1.土:延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土力学基本知识总结

土力学基本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我感觉绪论部分主要就是要掌握几个基本术语,如下:1、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矿物或岩石碎屑构成的松软集合体,形成过程是岩石经过分化、剥蚀、搬运、堆积。
2、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是受土木工程的地层。
3、基础:是墙、柱地面以下的延伸扩展部分,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4、持力层:埋置基础,直接支持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卧在持力层下的土层。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基础工程。
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土的三相组成,以及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和工程性质。
我感觉重点部分主要是土的九个物理性质指标,以及无粘性土的密实度划分,和粘性土的物理特性,比如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地基土的工程分类等等。
一、土的三相组成1、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土的三相数量比例决定了土的物理性质和状态。
2、三种主要的粘土矿物蒙脱石−−亲水性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其力学性质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高岭石−−水稳定性好,工程性质好3、土粒粒组粒度:土粒的大小。
粒组: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
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4、土的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其反应的是土粒粗细搭配的程度。
一般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评定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相反,则表示级配不良。
主要通过两个系数来定量的反应级配的不均匀程度,不均匀系数C u和曲率系数C c。
5、土的级配判断方法:Cu=d60d10,C c=(d30)2d10×d60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 u>5,级配良好;C u<5,级配不良。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C u>5且C c=1~3时,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6、土的颗粒分析实验:用来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PDF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土体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等内容。
土力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土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土体力学性质、土体压缩、土体强度等内容。
一、土体力学性质1. 土的物理性质:土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其中密度是土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孔隙度是土体含水空隙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重,含水率是土体中水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值。
2. 土的力学性质: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固体土体和饱和土体的力学性质。
固体土体的力学性质由其颗粒间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决定,而饱和土体的力学性质受到孔隙水的影响。
3. 土的变形规律: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其变形规律可以用黏弹性理论进行描述。
土体的压缩变形和剪切变形是土体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土体压缩1. 土体压缩的原因: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压缩变形,其原因主要包括土颗粒间的调配和孔隙水的排出。
2. 土体压缩指标:土体压缩的指标包括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压缩系数表示单位压力下土体的体积变化量与初始体积的比值,压缩模量表示单位压力下土体的应变与应力之比。
3. 土体压缩计算:土体压缩的计算可以采用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通过试验和实测数据来确定土体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然后进行压缩计算。
三、土体强度1. 土体的强度指标:土体的强度指标包括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内摩擦角是土体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粘聚力是土体颗粒间粘聚的力量。
2. 土体强度计算:土体的强度计算可以采用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理论模型,通过实验和实测数据来确定土体的强度指标,然后进行强度计算。
4. 土体的抗剪强度:土体在受到剪切应力作用时会发生剪切破坏,其抗剪强度是土体的重要力学性质。
抗剪强度通过直剪试验来确定,它是土体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土体稳定性分析1. 土体的稳定性分析:土体在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其稳定性分析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土的物理性质1. 水分对土体的影响水分对土体的影响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分含量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形特性、渗流特性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合理的水分含量可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土体的变形量,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但是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土体的力学性质,使得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因此,合理控制土体的水分含量是土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 颗粒度对土体的影响土体的颗粒度分布对土体的物理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颗粒度分布越均匀,土体的孔隙结构越稳定,孔隙率越大,渗透性越好。
而颗粒度分布越不均匀,土体的孔隙结构越不稳定,孔隙率越小,渗透性也越差。
因此,颗粒度对土体的渗透性、压缩性等性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土体的密实度土体的密实度对其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直接影响。
密实的土体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较小的压缩变形量,而疏松的土体则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和较大的压缩变形量。
因此,在土力学的研究中,对土体的密实度进行严格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二、土的力学特性1. 土的剪切强度土的剪切强度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的剪切强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土体的颗粒组成、水分含量、密实度、应力状态等。
合理掌握土的剪切强度是进行土力学分析和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
2. 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压缩变形,压缩性是研究土体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
土的压缩性与土体的类型、颗粒度分布、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在土力学的研究中,对土的压缩特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3. 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内部水分的渗流性能。
渗透性对于土体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掌握土的渗透性对于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三、土的力学参数1. 弹性模量土的弹性模量是研究土体的弹性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
弹性模量大小与土体的颗粒组成、密实度、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在土力学中对土体的弹性模量进行分析和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力学总结复习

P116 根据应力历史可将土(层)分为那三类土(层)?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 第四节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P145时间因素
Tv
Cv t 2 H
CV—土层的固结系数;
t—固结历时;
H—排水最长距离(cm); 单面排水:取土层厚度; 双面排水:取土层厚度的一半。
• P145 思考: 土的固结时间与其透水性有无关系?
u A A 1 3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 第二节 土的压缩性 压缩系数: e 关系曲线中任意两点间割线斜率。
e 即: a (4-3) *工程中常用压力由 p1 100kpa 到
p2 200kpa 时所得的压缩系数
e
e
a1 2 来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
3
1 f
b
1 3tg (45 ) 2c tg (45 )
2
c
O O
2
2
2
3
a
1 f
3 1tg 2 (45 ) 2c tg (45 )
2 2
P164-P165 三轴剪切试验中,破裂面与大主应力面(试件顶面)成
§3土的物理状态
(一)三相草图
ma=0 mw m ms
P18 表1-5
共有九个参数: V Vv Vs Va Vω / ms m ω ma m 已知关系五个:
m ms m ma
V Vs Va V Vv Va V
Air Water Soil
Va Vw Vv V
ma 0 m V
粒径(mm)
d60 d10 d30 0.33 0.005 0.063
土力学总复习资料.docx

土力学总复习资料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把土层中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下部承 重结构称为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的下部承重结构,其作用是承受 上部结构荷载并将其合理地传给地基。
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和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浅基 础和深基础,一般埋深在5m 以内为浅基础。
2.不良地质:断层与节理岩溶与土洞滑坡与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 面沉降与地裂缝。
3•第四纪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海相沉积物。
4•地下水的类型:上层滞水是指埋藏在地表浅处局部隔水层上,具有 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连续分布的稳定 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连续 分布的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完全充满含水层并承受静水压力 的重力水。
5•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基础埋深地下水位升降水质侵蚀性空心 结构物浮起 承压水冲破基槽 地下室防水 地下水流动 施工排(降) 水。
固相,液相和气相。
7•土中水:土中水按其形态可分为液态水, 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
8•土的三相图: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分散体系。
9•土的干重度吟=罟土的干重度反映土的紧密程度,工程上常用它作 为控制人工填土密实度的指标。
10•土的饱和度反映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
当土完全干燥状态时 S r =0,当土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时S r =100%o上述的三相比例指标中的重度指标共有四个,即土的天然重度r, 土的干重度r d ,图的饱和重度“at 和土的有效重度r\对于同一种土, 各重度指标在数值上有6•土的组成:土时有 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体系,通常称为 态水,气态水。
还存在如下关系r sat>r>r d> r'。
11•黏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液限肌是土由流动状态转变到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也称为流限或塑性上限);塑限Wp是土由可塑性状态转变到半固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也称为塑限下限);缩限Ws是土由半固态转变到固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土力学知识点公式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公式总结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
土力学知识点涉及到土的固结、压缩、剪切、滑动、渗流等力学性质。
在工程中,土力学知识点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地基工程、坡面稳定分析、土体力学性能测试等。
下面将对土力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应力和应变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和应变。
在土力学中,应力通常分为垂直应力(垂直于土体剖面方向的应力)和水平应力(平行于土体剖面方向的应力)。
而应变则是土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土体中的应力和应变可以通过一些基本公式来描述,如下所示:应力公式:垂直应力(σv) = 汽提(γ) × 深度(h)水平应力(σh) = 水压力 + 水平荷载应变公式:线性弹性应变(ε)= 应力/弹性模量2. 应力路径在工程中,土体受到的应力往往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路径称为应力路径。
应力路径可以通过应力路径公式来描述。
应力路径的描述可采用一维或三维应力状态表示。
一维应力状态的描述:σ'1 = K × (σ1-σ3)σ'3=K×(σ3-σ1)三维应力状态的描述:σ'1 = K × (σ1+σ2+σ3)σ'2 = K × (σ2+σ1+σ3)σ'3 = K × (σ3+σ1+σ2)3. 应力应变关系土体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应变,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描述。
在土力学中,一般采用一维和三维的应力应变关系描述。
一维应力应变关系:ε = σ/ E三维应力应变关系:ε = 1/ E (σ - vσ)其中,E为弹性模量,v为泊松比。
4. 塑性力学土体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力学是研究土体塑性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塑性力学中,通常采用屈服面和屈服条件来描述土体的塑性特性。
屈服面的描述:F(σ) ≤ 0屈服条件的描述:F ≤ 0G ≤ 0H ≤ 0其中,F、G、H为屈服面上的函数。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思考题1.土是如何形成的?与其他材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答:土是地壳岩石经过强烈风化后形成的一种集合体,由各种矿物颗粒组成。
与其他材料不同的是,建筑材料的品种或型号可以由设计人员指定,而土则是以天然土层作为地基,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以当地土壤作为设计对象。
由于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其性质不均匀且复杂多变,应力-应变关系非线性且不唯一,变形在卸荷后一般不能完全恢复,强度也是变化的,对扰动特别敏感。
2.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自然界的土体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土中气体)组成,通常称为三相分散体系。
3.什么是土粒的颗粒级配?如何从级配曲线的陡缓判断土的工程性质?答:土粒的颗粒级配是指天然土体中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通常用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
根据级配曲线的坡度和曲率,可以判断土的级配情况。
如果曲线平缓,表示土粒大小差异较大,即级配良好;如果曲线较陡,则表示颗粒粒径相差不大,粒径较均匀,即级配不良。
级配良好的土,较粗颗粒间的孔隙被较细的颗粒所填充,因此土的密实度较好。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些类型?答:土的结构是指土在成土过程中形成的土粒的空间排列和联结形式,与土的颗粒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和沉积条件有关。
一般可归纳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直接测定的?如何测定?答: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土的密度、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干密度、土的饱和密度、土的有效密度、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土的密度(通过环刀法测定)、土粒相对密度(通过比重瓶法测定)和土的含水量(通过烘干法测定)是直接测定的物理性质指标。
6.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有哪些?答:对于无粘性土,土的物理状态指的是土的密实程度,对于粘性土则是指土的软硬程度,也称为粘性土的稠度。
描述砂土密实状态的指标有孔隙比和相对密度,描述粘性土的稠度状态的指标有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等。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对于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土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
1.粒径分析:粒径分析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对土壤颗粒的大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土体的颗粒组成,从而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做出合理的解释。
粒径分析主要通过筛分和沉降法进行。
2.孔隙水压力:土壤中的水分通常会存在于孔隙中,孔隙水压力是指土壤孔隙中的水对土壤颗粒施加的压力。
孔隙水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对土壤的稳定性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土体的压缩性:土体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压缩性是指土体在受力后产生的压实变形量与施加的应力之间的关系。
土体的压缩性对于土体的沉降、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有重要影响。
4.土壤的剪切强度:土体在受剪切力作用下会发生剪切变形,剪切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土壤的剪切强度对于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性能有重要影响。
5.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通常可以通过三轴剪切试验来确定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6.孔隙比和相对密实度:孔隙比是指土壤中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反映了土体中空隙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相对密实度是指土体的实际密度和最密排列情况下的密度之比,反映了土体的排列紧密程度。
这两个参数对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应用有重要影响。
7.孔隙水流和渗透性:土体中的孔隙水可以对土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孔隙中的渗流传递。
孔隙水流和渗透性的研究对于地下水工程和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8.土壤的抗震性能:土壤的抗震性能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变形和稳定性能。
对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来说,土壤的抗震性能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9.土体的侧向支撑:在土木工程中,土体往往需要承受来自结构物和外界环境的侧向支撑力。
土体的侧向支撑是指土体抵抗侧向力的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压力理论和土体的侧向变形特性等。
土力学期末知识点总结2024

引言概述:土力学是土壤力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综合总结土力学的期末考试知识点,包括土壤力学基本概念、土壤力学性质及其测试方法、土壤固结与压缩性、土壤自重与有效应力、土壤侧压力及土体的强度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的工程应用等内容。
正文内容:一、土壤力学基本概念1.土壤力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土壤颗粒特性和颗粒间的力学相互作用3.土壤的固结与压缩行为4.土壤中的孔隙与孔隙水5.土壤的液态和塑性行为二、土壤力学性质及其测试方法1.重度、容重和饱和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孔隙比、孔隙度和孔隙率的定义与计算3.土壤的渗透性和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4.土壤的抗剪强度及剪切参数的测定方法5.土壤的压缩性与压缩参数的测定方法三、土壤固结与压缩性1.土壤的固结现象及固结指标的使用2.增加土壤支持力的方法和施工控制3.土壤的固结后稳定性分析4.应力路径对土壤固结和压缩行为的影响5.土壤对附加应力作用的响应四、土壤自重与有效应力1.土壤的自重力和土体重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土壤的有效应力和有效应力比的定义与计算3.土壤的有效承载力和有效压缩模量的计算4.孔隙水的压力与有效应力的关系5.应力路径对土壤自重和有效应力的影响五、土壤侧压力及土体的强度性质1.土壤侧压力的产生机制和计算公式2.土体的摩擦角与内聚力的确定方法3.土体的弯曲和剪切破坏研究4.土壤的固结和压缩对强度性质的影响5.土壤强度参数的利用和工程应用其他相关的工程应用1.地基的设计和加固2.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支护3.填土与挖土工程4.地基沉降的控制与补偿5.施工过程中的土壤力学问题分析结论: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综合总结了土壤力学的期末考试知识点,包括土壤力学基本概念、土壤力学性质及其测试方法、土壤固结与压缩性、土壤自重与有效应力、土壤侧压力及土体的强度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的工程应用等内容。
土力学知识点.-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土力学知识点1、课程性质土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土力学研究的对象课概括为:研究土的本构关系以及土与结构的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2、土的本构关系即土的应力、应变、强度和时光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3、为确保建造物的安全和使用良好,在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必须满足哪两个技术条件?1、地基的强度条件:要求建造物地基保持稳定型,不发生滑动破坏,必须有一定的地基强度安全系数2、地基的变性条件:要求建造物的变形不能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
4、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5、矿物的种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6、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形态、色泽、光泽、硬度、解理、断口解理:矿物在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断口: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断裂成不规则的形态。
7、矿物的鉴定想法:肉眼鉴定法和偏光显微镜法8、岩石分类?按成因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按坚固性分:硬质岩石、软质岩石按风化程度分: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9、第四纪沉积层:地表的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成岩屑、粘土矿物及化学溶解物质;又经搬运、沉积而成的沉积物,年代不长,未压密硬结成岩石之前,呈松散状态,称为第四级沉积层,即“土”10、第四纪沉积层分类: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击层、海相沉积层、湖沼沉积层11、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有?断层、岩层节理发育的场地、滑坡、河床冲淤、岸坡失稳、河沟侧向位移12、地下水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13、初见水位:工程勘察钻孔时,当钻头带上水时所测的水位稳定水位:钻孔完毕,讲将钻孔的孔口保护好,待二十四小时后再测得的水位14、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流体水和蔼体的一种集合体。
15、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互相罗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分类: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16、土的构造:同一层土中,土颗粒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分类:层状构造、分散构造、结核状构造、裂隙状构造17:土与其它延续介质的建造材料相比,具有哪三个显著的工程特性?1、压缩性高2、强度低3、透水性大18、土粒中的矿物分为三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腐殖质19、工程中常用的土中各粒径的含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土力学(土木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为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
下面是对土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土体的力学性质1.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土体的密度、含水量和孔隙度等。
2.英特尔以太网卡性质:包括土体的强度、变形特性和渗透性等。
3.变形特性:主要包括固结、压缩、膨胀和剪切等。
4.渗透特性:土体的渗透性是指水或气体通过土体的能力,主要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和渗透阻力。
5.特殊性质:热力学性质(热膨胀、热传导性等)、电性能(电阻率、电解质迁移等)和化学性能(酸碱性、腐蚀性等)等。
二、土体力学理论1.应力分布: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重力、土体的密度和孔隙度等。
2.应变特性:包括线弹性、松弛、蠕变和塑性等。
3.孔隙水力学:研究土体中的水分运动和水力特性,包括渗流、孔隙水压和渗透系数等。
4.孔隙水力固结和蠕变:研究土体中孔隙水位置和压力的变化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5.刚性塑性力学:研究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包括内摩擦角、剪切强度和塑性指数等。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1.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加固地基、挖掘或替换土体等方法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2.土的膨胀性:研究土体在含水量变化时的膨胀和收缩特性,对地基设计和施工起到重要作用。
3.土的稳定性:包括坡面稳定、边坡稳定和基坑的支护设计等。
4.地基沉降:研究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和沉降速度,对基础设计和施工起到重要作用。
四、土的试验与仪器设备1.土体取样与制样:包括岩土样品的卸样、取样和标本制作等。
2.土体力学试验:包括直剪试验、压缩试验和固结试验等,用于分析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3.土体渗透性试验:包括渗透试验和渗透系数试验等,用于分析土体的渗透性和渗透阻力。
4.土体稳定性试验:包括坡度稳定试验和抗剪试验等,用于分析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
5.仪器设备:包括直剪仪、压实仪、渗透仪和测角仪等,用于方便进行土体力学试验。
土力学复习资料

土力学1、 粒组:工程上把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粗粒>0.075(mm )2、 实验室指标:1.土的密度2、土粒密度3、含水率 3、 级配良好的土:C U ≥5且Cc =1~3的土4、 土中水的类型:①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②自由水:毛细水、重力水③气态水④固态水5、 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6、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粒,水,空气7、 土密度:p 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p=m/v ,r=mg/v=pg 各密度的大小的比较: p sat >p >p d >p ’8、 土粒密度: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 ,与其体积v 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的质量:p s =m s /v s9、 土粒的相对密度:是指土在105~110C 下烘王至恒正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C蒸馏水质量的比值:Gs=Ms/VsPw10、 含水率:土的含水率定义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w=m w /m s ×100%=(m-m S )/M ×100%11、 干密度: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P d =m s /v12、 饱和密度:土的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饱和密度:p sat =(m s +v v p w )/v13、 浮密度(有效密度):土的浮密度是土受水的浮力时单位体体积土的质p w量:p 1=(m s -v s p w )/v=p sat -p w14、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土中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p sar =(m s +V v p w )/V×100%15、 孔隙比:孔隙比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的体积之比值,以小数表示: 16、 e =v v /v s17、 孔隙率:孔隙率是土的孔隙体积与土体积之比:n=v v /v ×100%18、 土中的体积和质量:V S :土颗粒体积,V W :水体积,V V :孔隙体积,V a :气体体积,M S 、M W 、M A :土颗粒,水,气体质量19、 界限含水率:界限含水率:相邻两稠度状态,及相互区别又是逐渐过渡的,稠度状态之间的转变界限叫稠度界限,用含水率表示,称界限含水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得组成1、土力学:就是以力学与工程地质为基础研究与土木工程有关得土得应力、应变、强度稳定性等得应用力学得分支。
2、地基:承受建筑物、构筑物全部荷载得那一部分天然得或部分人工改造得地层。
3、地基设计时应满足得基本条件:①强度,②稳定性,③安全度,④变形。
4、土得定义:①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得大小悬殊颗粒,通过不同得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得沉积物。
②由土粒(固相)、土中水(液相)与土中气(气相)所组成得三相物质。
5、土得工程特性: ①压缩性大,②强度低,③透水性大。
6、土得形成过程:地壳表层得岩石在阳光、大气、水与生物等因素影响下,发生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经流水、风、冰川等动力搬运作用,在各种自然环境下沉积。
7、风化作用:外力对原岩发生得机械破碎与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有两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用于温度变化、水得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得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得过程。
化学风化:岩体与空气,水与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得过程。
化学风化得类型有三种: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
水解作用:指原生矿物成分被分解,并与水进行化学成分得交换。
水化作用:批量水与某种矿物发生化学反映,形成新得矿物。
氧化作用:指某种矿物与氧气结合形成新得矿物。
8、土得特点:①散体性:颗粒之间无黏结或一定得黏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②多相性:土就是由固体颗粒、水与气体组成得三相体系。
③自然变异性:土就是在自然界漫长得地质历史时期深化形成得多矿物组合体,性质复杂,不均匀,且随时间还在不断变化得材料。
9、决定土得物理学性质得重要因素:①土粒得大小与形状,②矿物组成,③组成。
10、土粒得个体特征:土粒得大小、土粒得形状。
11、粒度:土粒得大小。
12、粒组:介于一定粒度范围内得土粒。
13、界限粒经:划分粒组得分界尺寸。
14、土得粒度成分(颗粒级配):土粒得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得相对含量来表示。
15、土得粒度成分(颗粒组配)常用测定方法:①筛分法:用于粒经大于0、07mm得粗粒组。
②沉降分析法:用于粒经小于0、07mm得粗粒组。
筛分法试验:①将风干、分散得代表性土样通过一套自上而下孔经由大到小得标准,筛称干土重,即可求得各个粒组得相对含量。
②通过计算可得到小于某一筛孔直径土粒得累积重量及累计百分比含量。
沉降分析法:土粒在水中得沉降原理。
土粒得下沉速度:土粒形状、粒经、密度、黏滞度。
16、粒经累计曲线:横坐标表示土粒粒经,纵坐标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经得土重含量。
判断:曲线较陡:表示粒经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
曲张平缓:表示粒经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17、限制粒经d60,中值粒径d30,有效粒径d10。
分别相当于小于某粒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为60%、30%、10%对应得粒径。
d60>d30> d1018、不均匀系数:反映大小不同粒组得分布情况。
Cu= d60/d10Cu<5 级配不良 Cu>10 级配良好曲率系数CC= d302/ d10 d60反映了限制粒径d60与有效粒径d10之间各粒组含量分布情况。
砾类土或砂类土:当Cu≥5与Cu=1∽3良好级配。
CC过大或过小,表明土中缺少中间粒组,务粒组间孔隙得连锁充填效应降低,组配变差。
19、结合水:当土粒与水相互作用时,土粒会吸附一部分水分子,在土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得水膜。
20、强结合水:指紧靠土粒表面得结合水膜,性质接近于固体,密度约为1、2∽2、4g/cm3,冰点-78℃,有21、极大得黏滞度,弹性与抗剪强度。
22、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得外围而形成得结合水膜, 不能祭奠静水压力。
23、自由水: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得水,性质与正常水一样,能祭奠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溶解能力。
24、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得透水土层中得地下水,对土粒有浮力作用。
25、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满天飞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得自由水。
强结合水特点:①具有一定得抗剪强度与黏滞度。
②不传递静水压力。
③e>1,1、2∽2、4g/cm3。
弱结合水特点:①具有一定塑性; ②不传递静水压力;③e=1∽1、7g/cm3,100℃<沸点<680℃,-0、5<冰点<-78℃重力水特点:浮力、流动性。
毛细水特点:①存在于砂土、粉土中;②毛细水与孔隙大小形状有关。
25、气相分为①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②封闭气体:与大气隔绝,在外力作用下,土吉封闭气体易溶于水,外力没了后,溶解得气体又重新释放出来,使土得弹性增加,透水性减小。
27、黏性土矿物:主要有黏土矿物与其她化学胶结物或有机质,其中黏土矿物得结晶结构特征对黏性土得工程性质影响较大。
①蒙脱石:两层Si-O四面体,夹一层AL-OH八面体,晶胞松散,水理性强。
②伊利石:③高岭石:一层Si-O四面体,一层AL-OH八面体28、土得结构形成: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土得构造特征:①成层性;②裂隙性:裂隙、降低土体强度与稳定,加大透水。
第二章土得物理性质及分类1、土得物质成分包括:①土骨架得固态矿物颗粒;②土骨架孔隙中得液态水;③溶解物质;④孔隙中得气体。
2、反映土粒均匀程度:粒度成分、颗粒级配。
3、决定土得物理力性质得因素:大小、形状、矿物成分、组成状况。
4、三相比例批量标:表示土得三相比例关系得指标。
包括:土粒相对密度dS,土得含水量w、密度ρ。
5、土粒相对密度:土粒质量与同体积得4℃时纯水得质量之比。
dS=mS/vSρW1=ρS/ρW1mS→土粒质量; vS→土粒体积cm3;ρS→土粒密度,土粒单位体积得质量g/ cm3;ρW1→纯水在4℃时得密度,等于1/ cm3。
6、土得含水量:土中水得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W=mw/mS×100%,用“烘干法”测定。
7、土得密度ρ=m/v= mw+mS/v;用“环刀法”测定。
8、土得干密度: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得质量。
ρd=mS/v9、饱与密度:土孔隙中充满水时得单位体积质量。
ρsat= mS+VVρW/v(VV土得体积)10、重度:土单位体积得重力γ=ρg(KN/m3)ρsat≥ρ≥ρd>ρ’γsat≥γ≥γd>γ’11、土得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e=VV/VS。
e<0、6密实得低压缩性土e>1、0疏松得高压缩性土12、土得孔隙率:土中孔隙所占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
n=VV/V×100%(n=e/1+e)13、土得饱与度:土中水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
Sr= VW/ VV×100%14流塑性(状态):保持天然结构得原准确度上,在其含水量达到液限以后,并不处于流动状态。
可塑性(状态):当黏性土在某含水量范围内,可用我力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并当外力移去后仍能保持即得得形状得性能。
15、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得界限含水量。
WL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得界限含水量。
Wp缩限: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继续逐渐减小,寺到体积不再收缩时,对应土得界限含水量WS液限WL采用锥式液限代测定。
塑限Wp采用搓条法测定。
16、塑性指数:土处在可塑状态得含水量变化范围(液限与塑限得差值)IP=WL-WP IP愈大,土处于可塑状态得含水量范围愈大。
黏性土(IP>10→①黏土IP>17;②粉质黏土10<IP≤17。
17、液性指数:反映土得软硬件程度,指黏性土得天然含水量与限得差值与塑限指数之比。
IL=W-WP/WL-WP=W-WP/IP。
坚硬状态:当W<WP时,IL<0。
流动状态:当W>WL时,IL>1。
可塑状态:当WP<W<WL时,0<IL≤1。
IL愈大,土质愈软,反之,愈硬。
IL:---------┴------------┴-----------┴-----------┴----------→坚硬0硬塑0、25可塑0、75软塑1流塑IL≤0; 0<IL≤0、25;0、25<IL≤0、75; IL>1、0。
18、天然稠度:批量状土样测定得液限与天然含水量得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用于确定路基得干温程度。
WC=WL-WP/IP= WL-W/WL-WP19、黏性土得活动度:用塑性指数与黏粒含量百分数之比值。
A=IP/mm→(粒径<0、02mm得)黏粒含量百分比。
不活动黏性A<0、75 正常黏性土0、75<A<1、25活动黏性土A>1、2520、黏性土得灵敏度:原状土得强度与该土经过重塑后得强度之比。
St=qu/q,u qu→原状试样得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u→重塑试样得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St愈高,结构性愈强。
受扰动后土得强度降低得愈多。
21、触变性:黏性土得抗剪强度随时时恢复得胶体化学性质。
22、相对密实度(无黏性土①砂土,②碎石土)Dr=密实: 中实松散23、粉土性质:①易于液化接近砂土;②易于湿陷;③冻肽接近黏土。
24、土得胀缩性:批量黏性土具有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得两种变形特征。
25、膨胀土: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胀缩性得黏性土。
26、土得温陷性:批量土在自重压力作用下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综合作用下,受水浸温后土得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陷得特征。
27、土得冻胀性:批量土得冻胀与冻融给建筑物或土工建筑物带来危害得变形特性。
28、土按颗粒级配与塑性指数划分:①碎石土:粒径大于2mm得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得土。
②砂土:粒径大于2mm得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粒径大于0、75mm得颗粒含量全重50%得土;③粉土: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10,粒径大于0、075mm得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得土;④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得土。
第三章土得渗透性及渗流1、渗透: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得现象。
渗透性:土具有被液体透过得性质。
2、砂土得渗透定律:地下水在土得孔隙或微小裂缝中以不大得速度连续渗透时,属于层流运动。
V=Ki=q/A (砂土、层流)K→土得渗透系数,相当于滴溜溜转与梯度i=1时得渗流速度。
i→水力梯度,单位渗流尺度上得水头损失i=或局部土体产生移动,导致土体变形②由于渗流作用,使水压力与浮力发生变化导致土体成结构物失稳。
主要变现为岩坡滑动等构造物整体失稳。
6、流砂:在向上得渗流力作用下,粒间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群发生悬浮、移动得现象。
7、临界水力梯度:使土体发生流砂现象时得水力梯度。
8、管涌:在水流渗透作用下,土中得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得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得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速度不断增加,较粗得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得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得现象。
9、管涌防治:①改变水力条件;②改变几何条件;③减小渗流力;④渗流逸出处加反滤层。
10、流砂防治:①改变土质;②覆盖压重以平衡渗透力;③增加渗透路径;④减少水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