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除研究进展
无为市冬小麦田杂草调查及防治对策
摘要为了明确无为市冬小麦田的杂草发生危害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除,研究人员对该地区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无为市冬小麦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早熟禾、繁缕、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野老鹳草等。
其中,菵草、猪殃殃、繁缕为本地的优势杂草。
最后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科学防治杂草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田;杂草;防治对策;安徽无为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3-0095-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无为市冬小麦田杂草调查及防治对策刘明蓉1夏海生2丁和平3巫鹏云2王年安2(1安徽省无为市十里墩镇农业服务中心,安徽无为238300;2无为市植保站;3无为市襄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作者简介刘明蓉(1971-),女,安徽无为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3-27无为市地处安徽省中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北岸,2013年冬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hm 2,以后逐年下降,2019年下降到1万hm 2。
小麦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期长,给化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压力,不少田块草害严重,造成明显减产。
为了准确掌握该市小麦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为科学指导农户防治杂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对全市小麦田杂草进行普查,并提出防治对策。
1杂草调查概况1.1调查范围2019年5月上中旬,即小麦处于扬花至灌浆期时,对全市冬小麦田杂草进行普查,涉及泥汊、无城、襄安、十里、红庙、陡沟、福渡等7个镇14个村140块田。
1.2调查方法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0.25m 2,即边长为0.5m 的正方形框(可将4根50cm 长、10mm 粗的铁丝以环连接)。
每块田调查5点,共1.25m 2。
对样框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如实记录,准确计算出杂草的平均密度、频度和多度[1-2],将以上各种信息纳入调查统计表。
1.3调查结果1.3.1小麦田杂草种类。
江苏省麦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研究进展
对杂草抗药性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改变过分依 赖化学除草剂的偏向。合理的耕作栽培制度与方式 是预防抗药性杂草的基础, 减轻除草剂的选择压、合 理使用除草剂则是综合治理的重点内容。除草剂的 合理使用包括: ( 1)与作用靶标不同、选择压较低的 除草剂轮用, 或与作用靶标相同、官能团结构不同的 除草剂轮用; ( 2) 两种以上作用靶标不同但作用于 相同杂草的除草剂混用; ( 3) 除草剂与增效剂、安全 剂混用; ( 4) 与具有负交互抗性的除草剂混用; ( 5) 在经济阈值水平上使用除草剂。此外, 使用生物措 施 ( 虫、菌 ) 和天然除草剂、培育和 利用除草剂抗性 作物都可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展 [ 17, 22- 24] 。 414 加强杂草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抗药性杂草的形成既有其本身生物学方面的因 素, 也与外界因素, 诸如除草剂种类、使用方式、种植 制度以及农业 生产条件等有密 切关系。杂 草种群 内, 个体的多实性、易变性、多型性及对环境的高度 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是产生抗药性的内在因素。而 除草剂的长期和单一使用起了诱发抗性个体产生和 筛选抗性的作用 [ 16] 。此外, 连作、免少耕的耕作制 度同样可以带来较高的选择压 [ 17] 。 3. 2 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
稻茬麦田如何防除菵草,稻茬麦田菵草防除技术
稻茬麦田如何防除菵草,稻茬麦田菵草防除技术菵草是越年生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生长中危害性相当高的一种杂草,也是比较难治理的一种草,那么稻茬麦田如何防除菵草呢?今天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稻茬麦田菵草防除技术。
菵草的分布多生于土壤湿度比较高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稻麦轮作或稻油轮作区发生比较严重。
菵草什么时候出现一般在小麦、油菜播种前后开始萌发出苗,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是陆续出苗时期,早播麦田出草早一点,迟播麦田出草晚一点菵草识别特征幼苗识别菵草幼苗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
一是主茎及其分蘖直立丛生,基部茎秆和叶鞘为浅绿色,近地面的茎基部呈微膝曲状。
二是第一张真叶和第二张真叶的形状。
第一张真叶为披针形,顶端尖锐,具有3条平行叶脉,从第二张真叶开始,叶脉都变为5条。
三是叶舌的颜色和形状。
菵草的叶舌为白色透明状,呈三角形,顶端有凹痕。
成株菵草拔节后主要从两个方面识别。
一是整株光滑无毛,叶色偏淡。
二是叶鞘长于节间,包裹茎节。
花穗菵草的花穗有两大特点。
一是直立形圆锥花序,小穗压扁,呈瓦片状排列于穗轴两侧。
二是种子外围包裹气囊状颖片,呈扁椭圆形,有助于子实体漂浮于水面传播。
稻茬麦田如何防除菵草,稻茬麦田菵草防除技术往年麦田菵草多发的田块,要注重土壤封闭处理,兼用茎叶处理和人工除穗的综合防除策略。
土壤封闭处理小麦播后苗前可用速杰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或拜宝玛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注意施药前后田间不能有积水,遇大雨要及时排干田水,防止出现积水性药害。
也可以在播后至1.5叶期用先润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进行封闭,同时可以杀死部分已经出苗的小草。
施药前后要注意天气变化,如果未来5~7天内有寒流入侵或气温低于5℃不要施药,以免产生“冻药害”.通过封闭处理,可以大大压低杂草发生基数,控制杂草发育进度,为后期的茎叶除草提供有利条件。
精口恶唑禾草灵抗性及敏感菵草种群萌发条件的比较
照 、H值 、 、 p 水势 盐胁迫对其萌发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H值 为 4— 0 p 1 条件下 , 个种群 的萌发 率无显著性差异 ; 2 全 光照条件下 , 抗性蔺草 的萌发率显著低 于敏感 蔺草 ; 条 件下 , 1o 0C 抗性 蔺草 的萌发率 显著低 于敏感 蔺草 ; 水势胁 迫和盐分胁迫对抗 性蔺草萌发的影响大于敏感 蔺草 , 势为 一 . P 时 , 当水 0 5M a 抗性 蔺草无萌 发 , 感蔺 草萌发率 敏
wi 6 t 1 0 mmo/ C r a me t w i e i a o ae i h u c p i l o u ain r a h d t 1 7 . h l L Na It t n . h l g r n t n r t n t e s s e t e p p lto e c e o5 . % e e m i b
为 4 . % ; N C 溶液浓度为 10mm lL时 , 19 当 a 1 6 o / 抗性 茼草无 萌发 , 敏感 茼草的 萌发率为 5 .% 。 17
关键词 : 茼草 ; 温度 ; 光照 ; H值 ; p 水势 ; 盐胁迫 ; 萌发
中图分 类号 : 12 Q 4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3— 3 X(0 1 o 0 3 0 10 9 5 2 1 )2— 06— 4
迫具有较高的耐性 , p 1 在 H 4— 0之间, 萌发率达到 8% 以上 J 0 。诸 怡 雯 报 道 蔺 草 种 子 萌 发 的 最 低 温
A ig ,L o ,L u IPn f B IJ n ,DO i NG i a L. o, y ( . o eeo Pat rtco , aj gA r ut a U i ri/ e aoa r f ntr ga dMaae e t f rpDsae n 1 C l g f ln Poet n N i g cl rl nv sy K yLb rt yo i i n ngm n o i ssad l i n n i u e t o Mo o n oC e Ps Isc , ns f gi h m, aj g 10 5 C ia2 o eeo S i c , aj gA r u ua U i ri/i guK y etnet Mi t o A r u u N ni 0 9 , hn ;.C l g f ce e N ni g cl rl n esy J s e s ir c y n2 l n n i t v t a n L brt yo et ieN i 10 5 C ia aoa r f s c , n 2 0 9 ,hn ) o P id g
麦田恶性杂草大穗看麦娘的蔓延危害与防除对策
作者简介王学林(1965—),男,安徽淮南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病虫草测报和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23-06-21麦田恶性杂草大穗看麦娘的蔓延危害与防除对策王学林(淮南市植保植检站,安徽淮南232007)摘要大穗看麦娘是近年新入侵的麦田恶性杂草,在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蔓延,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其成灾原因,提出了防除对策,供各地参考。
关键词大穗看麦娘;麦田;蔓延危害;土壤封闭;防除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102-04安徽省淮南市地处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位于淮河之滨,农业耕种制度主要是稻麦轮作,稻茬麦常年种植面积19万hm 2。
近年,位于淮南市潘集区西北部的贺疃镇,发生新的入侵恶性杂草大穗看麦娘的传播蔓延,难以防除,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并对其他地区的小麦安全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调查研究大穗看麦娘蔓延危害与防除对策,已成为淮南市小麦安全生产的紧迫需要。
1大穗看麦娘的发生规律与危害情况1.1大穗看麦娘的田间形态大穗看麦娘属禾本科看麦娘属,1年生,出苗、分蘖和株高等变化趋势与小麦基本一致[1],苗期到分蘖期叶鞘常呈暗红色。
圆锥花序圆柱形,花药黄白色,花丝较长,区别于日本看麦娘。
成熟期穗顶较尖,像老鼠尾巴,穗较细长,长8~12cm 。
因此,这种草也称为鼠尾看麦娘,其直立性较强,穗子能大幅度超过小麦穗层,株高达80cm 。
1.2大穗看麦娘的发生规律据淮南市植保植检站2020—2022年田间系统调查,冬前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大穗看麦娘的萌发高峰期,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0%以上,但麦田出草高峰期受播种期、土温、湿度等条件影响,出现的时间和出草数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大穗看麦娘从11月上旬开始分蘖,至翌年春季,只要条件适宜均可分蘖,分蘖数平均每株比小麦多3.1个[2]。
3月中旬大穗看麦娘开始拔节生长,4月上旬抽穗扬花,5月上旬株高高出小麦穗层。
荒漠草原植物抗旱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_胡小文
荒漠草原植物抗旱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胡小文,王彦荣*,武艳培(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荒漠草原植物由于长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干旱逆境的生理生态机制。
研究其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对当前植物抗逆育种、生态环境恢复和作物抗旱性能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简要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荒漠草原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结构、水势和渗透调节、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蒸腾和气孔导度以及种群和群落等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结合各个领域当前采用的主要实验手段进行了评述。
进而分析了我国在上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荒漠草原;生理生态;干旱胁迫;综述中图分类号:S 812;Q 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4)03-0009-07 干旱是世界农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统计,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面积的1/3,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0%。
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化、沙漠化日益加剧,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1~4]。
植物适应环境特征的研究即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对于阐明植物适应逆境的生理生态机制,寻找植物新的抗逆途径,从而对开发优良种质资源、育种、生态恢复以及抗旱性能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3]。
宋松泉和王彦荣[3]就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反应做了较为全面的评述,但关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评述多侧重于对某一生理特性或某些物种的研究[5~7],很少从荒漠草原植物抗旱生理生态机制与实验手段等角度进行综合评述。
笔者就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做一简要回顾。
旱生植物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环境,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
国外学者在形态解剖学上的研究多见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报道。
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植物一些特化结构的研究上,如Fahn 等[8]研究了12种旱生植物叶毛状体的结构和功能,Sandquist 等[9]研究了Encelia farinosa 种间叶绒毛适应干旱的多样性,认为叶绒毛可能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和增强光合作用的一种利益更替(trade -o ff ),但也有研究认为这种利益更替实际上并不存在[10]。
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DOI:10.19392/ki.1671-7341.201819175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杨丽娟牡丹江大学食品药品学院㊀黑龙江牡丹江㊀157011摘㊀要: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在具备生态功能的同时,其作为植物基因库对于我国基因研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㊂近年来我国在草原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模式植物和作物的研究上还存在不足,系统性和深入性较差㊂本文分析了当前研究中针对草原植物的生产机制㊁生物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内容㊂关键词: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发展;应用措施㊀㊀草原植物生物学在应对当前的生态问题和气候变化上有较为突出的价值,针对草原植物的基因库进行研究和利用对推进我国生态建设以及食物安全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强对草原植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有战略发展意义,加强对草原植物耐恶劣环境基因的研究可以推动我国生物学发展,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㊂一㊁草原植物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价值世界草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是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㊂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天然草原资源大国,草原资源仅次于俄罗斯以及澳大利亚㊂草原生态系统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草原一般生长环境较为恶劣,草原的生长保证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㊂我国的草原面积占国土比例较大,草原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产出牛羊肉㊁奶㊁皮毛等经济产品,草原植物在我国基因生物学研究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草原生态系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㊂草原生态系统包括草原植物以及草原进行生活的动植物,我国草原生态占国土面积较大,因此,其中植物种类丰富,具备较多的经济植物㊂根据当前生物统计,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之中经济作物共有八千余种,这些草原经济作物除了用于畜牧业之外,还具有经济价值,纤维作物㊁油料植物和药用植物都可以直接进行经济产出㊂针对草原植物进行基础生物学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当前应对生态灾害和环境污染的能力,草原植物中具有的应对恶劣环境的基因可以提升我国粮食作物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进而提升作物在各种环境中生存能力,提升粮食产量㊂在未来的研究中,针对草原植物的生长㊁代谢㊁遗传等过程的研究可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并推进我国对草原系统的开发能力㊂二㊁草原基础生物学研究介绍(一)草原植物光合代谢过程研究当前研究针对草原植物生长代谢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光合作用过程㊁植物代谢过程㊁繁殖过程的研究㊂针对草原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是当前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员对这个过程的分子机理以及控制途径的研究可以应用在作物的品种改良中,提升经济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升作物产量㊂针对代谢生理过程的研究是对生长于高寒㊁干旱地区草原植物的研究,研究了这一类草原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机理,对优化当前作物代谢方式有很大的意义㊂草原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繁殖分配和繁殖物候变化,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提升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以及植物群落的结构的了解程度,在发展中将繁殖机制利用分子技术结合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在当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提升物种的丰富度㊂(二)植物抗逆机理的研究当前在抗逆机理的研究中,主要针对抗盐抗旱基因和放牧适应基因的研究㊂研究草原植物的抗盐抗旱基因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从植物的形态和生理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针对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植物的基因表达以及特殊蛋白的性质进行研究,抗逆基因的表达使得草原植物可以应对恶劣的干旱盐碱环境,研究成果可以被应用在新兴转基因农作物的培育之中,提升农作物的抗逆性㊂放牧作为人们最早的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利用形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草原植物的避牧性以及耐牧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其主要指植物降低被动物采食的能力和在被采食之后快速生长的能力,一般草原植物会通过化学防御或是物理防御来避免被采食,研究草原植物的这一性质并应用在农作物培育中可以降低农作物被病虫害影响的可能性㊂(三)植物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科是当前我国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其发展速度极快㊂当前我国的基因组学科已经完成对我国常种植的农作物的基因组测序,当前基因组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转炉等手段对草原植物应对恶劣环境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其利用现代技术对产生相应物质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恶劣环境之中草原植物如羊草如何适应环境,为我国在将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改造农作物奠定了基础㊂三㊁结语草原植物是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保证其正常生产功能的重要结构成分,其保证了草原中的经济产品的供给,对保护我国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食品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对草原生物的基础生物学进行研究可以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㊂参考文献:[1]张新时,唐海萍,董孝斌,等.中国草原的困境及其转型[J ].科学通报,2016,61:165-177.[2]任继周.放牧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方式 兼论放牧的转型[J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8):1259-1275.[3]范玉龙,胡楠,丁圣彦,等.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6,36(15):1-12.[4]赵威.羊草对过度放牧和刈割的生理生态响应[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31-69.891农林科技科技风2018年7月。
麦田罔草的生态和防除
麦田罔草的生态和防除
佐藤寿子;黄奔立
【期刊名称】《杂草科学》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菵草为禾本科冬季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发生于水田茬麦田的杂草,其名(译者注:日本名为鲱鱼卵草)因小穗重叠似鲱鱼卵而得。
近年,在九洲的稻茬麦田中,
该草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1989年发生面积占整个九洲麦田的24.5%。
目前防除
菵草所使用的除草剂是用于防除稻茬麦田中发生最多的看麦娘在麦子播后立即处理的除草剂,但未能十分有效地防除菵草,草害发生严重的田块,严重影响了麦子的产量。
一、生态稻茬麦田菵草的发生与看麦娘相同。
在麦子播种耕翻前的10月下旬开始出草,至翌年3月止。
出草高峰期在12月至翌年1月。
3月上旬之前,其生长量与
看麦娘相差不大。
【总页数】1页(P40)
【作者】佐藤寿子;黄奔立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221
【相关文献】
1.不同药剂与50%高渗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混配防除小麦田罔草效果研究 [J], 倪淑梅;李爱国
2.普草克对小麦田罔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 [J], 宋桂英
3.麦田罔草的特征性及防除策略 [J], 张庆臣;张克东
4.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麦田抗性罔草药效试验 [J], 翁俊雄
5.小麦田罔草抗性的研究及解决办法 [J], 朱新伟;刘宝平;潘爱东;周永;王爱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史上最全杂草图谱全攻略!(连载二)
史上最全杂草图谱全攻略!(连载二)中文名:菵草中文其他名称:水稗子、菵米拉丁名: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ald英文名:American Sloughgrass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幼苗的形态外观和看麦娘相似,但也有区分之处,菵草幼苗的第一片真叶的宽度比看麦娘阔一倍;前者的叶舌顶端有1深裂,而后者叶舌呈剑形。
第二片真叶叶脉菵草具有5条直出平行脉,而看麦娘仅有3条直出平行脉。
在8月中,下旬遇雨即开始发芽,如干旱则推迟萌发,10月份为发生的高峰期,翌年春天还能有少量发生,种子在土层中的深度常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
生境、危害与分布:适生于水边及潮湿处,为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和油菜田主要杂草,尤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田块危害严重。
由于生长迅速,可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
因此,有时形成小片纯群落,它也是其他水湿群落常见的伴生种,具有耐盐性。
又是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锈病的寄主。
分布遍及全国。
防治策略:冬小麦田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
冬油菜田中据反映对于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有较强的“抗药性”,一般使用吡喃草酮或烯草酮做茎叶处理。
中文名:野燕麦中文其他名称:铃铛麦、香麦拉丁名:Avena fatua L.英文名:Wild Oat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旱地杂草,适宜发芽温度为10-20℃,发芽深度2-7厘米发芽率最高。
西北地区3-4月出苗,花、果期6-8月;华北及以南地区10-11月出苗,花果期5-6月。
种子有再休眠特性,一般第一年田间发芽率不超过50%,在以后3-4年陆续出土。
野燕麦在冬麦区主要集中在10-11月份出苗,部分地区在次年3月份、麦苗返青后形成一次出草小高峰。
生境、危害与分布:野燕麦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条件下都能生长,旱地发生面积较大。
主要在麦田危害,与麦争夺水、肥和阳光,导致麦生长不良、减产,危害麦田最为严重,在麦田中常成单优势种杂草群落。
除危害小麦外,也危害大麦、青稞、燕麦、豌豆、油菜等作物。
葎草研究进展
virescence effect , material of industry , harm to environ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s well as allergen were expatiated. Key words Humulus scandens (Lour. ) Merr. ;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Control countermeasur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671126) ; 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启 动基金项目 (40412405017 ;40412405016) ;山东理工大学自然 科学基金 (40402306017) 。
作者简介 高政权 (1972 - ) ,男 ,湖南安乡人 ,博士 ,副教授 ,从事藻类 生理与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 。
收稿日期 2007205224
3 律 艹草价值的开发 3. 1 律 艹草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 , 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如 干 草含有粗纤维 15 %~23 % ,无氮浸出物 33. 4 %~42 % ,灰 分 7 %~9. 8 % ,粗蛋白 12. 8 %~19 % ,钙 0. 84 %~1. 5 % ,磷 0. 36 %~0. 32 % ;含微量元素铁 939 mg/ kg、锌 2. 19 mg/ kg、锰 5. 2 mg/ kg、铜 7. 6 mg/ kg、硫 1. 7 mg/ kg ,VB1 0. 46 mg/ kg ,VB2 2. 7 mg/ kg ,VE 678 mg/ kg ,胡萝卜素 5. 7 mg/ kg。鲜 草含粗 蛋白 质 3. 7 % , 粗 脂 肪 0. 6 % , 粗 纤 维 2. 1 % , 无 氮 浸 出 物 7. 1 % ,粗灰分 3. 6 %[10 - 11] 。孟昭聚研究表明和畜禽日粮的主 要原料玉米、麸皮相比 , 草蛋白质含量分别高7. 9 %、1. 8 % , 钙含量分别高 1. 11 %、1. 0 % , 纤 维 素 含 量 分 别 高18. 4 %、 9. 0 % ,并含有玉米、麸皮中缺乏的多种维生素 ,微量元素及叶 绿素[12] 。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均 高 于对 照 ,Om / 2 gL处 理 与对 照处 理 差异 显 著 , 他 其
数据处 理 系统软件 对试验 数据进 行方 差分 析¨ 川。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对 蔺草 种子 萌发的 影响 . 不 同浓 度 的 G 和 I A浸种 处 理 后对 茼草 种 子 A A 萌发 的影 响见表 1 由表 1 以看 出 , G 理 中 , 。 可 在 A 处
选取 大小 均匀 健 康饱 满 的种子 , 去颖 片 , 个重 剥 每
复 10粒 种子 ; 0 用配 制好 的溶 液 在 2 : 泡种 子 2 5c 浸 I 4h 后 , 蒸馏 水 冲洗 干 净 , 湿 滤 纸 , 种 子 置 于 已 消毒 用 浸 将
的培 养皿 中 , 床 发 芽 , 2 纸 于 0℃ 光 照 恒 温 箱 中 发 芽 。
处 理组 中 , 浓 度 (0、0 5 g L 的 I A浸 种 处 理 低 1 2 、0 m / ) A 后 茼草幼 苗苗 高均 高于 c , 随着 处 理浓 度 的增 加 出 k但 现 降低 的趋 势 ; 浓 度 ( 0、0 5 / ) I A 浸种 低 1 2 、0mg L 的 A
苗 生 长 均 有 明显 的促 进 作 用 。 综 合 分 析 不 同 处 理 对 蔺 草 幼 苗 相 关 的 形 态指 标 和 生 理 指 标 的 影 响 , 现 在 本 试 验 所 设 置 的 所 发
萌发 、 幼苗 生 长 的效应 , 而筛 选 出促进 茼 草种子 萌 发 进 和提 高幼 苗 素质 的植 物生 长调 节剂 以及 适 宜 的处 理 浓 度, 为促进 蔺 草种 子 萌 发 和提 高 幼 苗 素 质 提 供依 据 和 参考。
究 。因此 , 何提 高 茼草 种子 的发芽 能力 和 幼苗 如 素质 , 以适 应不 良的生 长环 境条 件 , 有 十分重 要 的实 具
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菵草试验初报
(1)计算杂草校正防效。将各处理的防效值经反正弦转换
后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处理间差异性比较。
作者简介:张俊(1975—),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1-02-1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7 卷 07 期
张 俊等 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菵草试验初报
97
喷药时小麦3~4叶期,菵草4~5叶期,部分1~2个分蘖。
96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07)
不同除草剂防除小麦田菵草试验初报
张 俊 1 于佳星 2 夏海生 3 夏文明 3 陈永田 3 巫鹏云 3 王年安 3 叶成瑞 3
(1 无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无为 238300;2 无为市植保站,安徽无为 238300; 3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
摘 要:为筛选无为市小麦田菵草适宜的防除药剂,选择当地农资市场上登记防除菵草的几种药剂进行田间
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g/L 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5% 炔草酯水乳剂,在制剂使用量为 300g/hm2+
750g/hm2时,药后 40d 防效可达 85.12%,为所有处理中防效最好;其次为 30g/L 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
表 1 试验设计方案
处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供试药剂
制剂使用量(g/hm2)
1
15% 炔草酯水乳剂
750
2
50% 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2250
3
50% 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3000
4
【禾草类】菵草(禾本科)
【禾草类】菵草(禾本科)菵草图片,菵草有什么药用价值?除菵草用什么除草剂?菵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菵草二、别名:水稗子、菵草、老头稗三、英文名:American sloughgrass,slough grass,Beckmann’s grass四、分类:禾本科菵草属五、形态特征:1年生或2年生草本。
1、根:须根细软。
2、茎: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具2~4节。
株高15~70cm。
3、叶:宽条形,扁平,长5~20cm,宽3~10mm,粗糙或下面平滑。
叶鞘多长于节间,无毛。
叶舌扁平,长1.5~3mm,透明膜质。
4、花:圆锥花序狭窄,长10~30cm,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由长为1~5cm的穗状花序排列而成。
小穗压扁,圆形或倒卵圆形,长3mm,含小花1朵,灰绿色,呈覆瓦状排列于穗轴的一侧,基都有节,脱落于颖之下。
颖等长,厚草质,呈囊状,有宽白色膜质边缘,有淡绿色横脉纹,包裹小花。
外稃披针形,具5脉,具小尖头,内稃稍短于外稃。
花药黄色,长1mm。
5、果实:颖果长圆形,长0.7~1.2mm,宽0.5mm,深黄色,顶端具残存花柱。
六、生物学特性:苗期3~4月,花果期5~8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700米以下之湿地、稻田中、田边、沟边及低湿地。
为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锈病的寄主。
八、危害:为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田和油菜田主要杂草,尤其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田块危害严重。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种子随水流漂浮和农产品夹带传播扩散。
十、分布范围: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的水边湿地均有分布。
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北美等地区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草质柔软,营养价值较高。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菵草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作为饲料被广泛种植。
在牧草开发利用上具有潜在价值。
十二、防治方法:建立旱地作物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茼草种子库的数量。
麦田用扑草净等除草剂。
【CN109837288A】菵草MYC3基因及其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05717.2(22)申请日 2019.03.18(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号楼621(72)发明人 崔海兰 王京京 李香菊 陈景超 黄兆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 王文君 黄爽(51)Int.Cl.C12N 15/29(2006.01)C12N 15/11(2006.01)C12Q 1/6895(2018.01)(54)发明名称菵草MYC3基因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菵草MYC3基因及其应用。
菵草MYC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检测菵草MYC3基因表达量的荧光定量PCR引物(SEQ ID NO:2-3)以及基于该引物建立的检测菵草MYC3基因表达量的方法,以此判断菵草对磺酰脲类(特别是甲基二磺隆)除草剂的抗性。
所述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菵草对甲基二磺隆非靶标抗性的检测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菵草MYC3基因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检测MYC3基因的表达量来鉴定菵草对除草剂是否产生代谢抗性,对及时发现抗性并指导农田科学用药及缓解抗药性进一步蔓延具有指导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序列表3页 附图4页CN 109837288 A 2019.06.04C N 109837288A1.菵草MYC3基因,其特征在于,其为:i)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ii)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iii)与i)、ii)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罔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罔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陈亨康;李海青
【期刊名称】《杂草科学》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属禾本科菵草属。
我县发生量自1985年开始大幅度上升,目前已严重威胁大小麦产量。
搞清菵草的生物学特性,对研究发生规律和防除措施有一定作用。
一、形态特征菵草幼苗期形态与日本看麦娘及看麦娘有一定差异(表1)。
成株后叶色较淡,叶鞘长于节间,包茎疏松。
整个穗属圆锥花序,由多数直立长1~5厘米穗状花序稀疏排列而成。
果实两颖扁平,外(?)顶端尖,突出于颖外,颖果细小黄褐色,内含一粒种子,极个别两粒,千粒重1克左右。
【总页数】4页(P29-31,37)
【作者】陈亨康;李海青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221
【相关文献】
1.普草克对小麦田罔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 [J], 宋桂英
2.刺五加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调查 [J], 项东宇;陈桂玉
3.桤叶唐棣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J], 步兆东;郭浩;陈国山
4.榅桲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调查 [J], 李庆余; 于强; 王义菊; 牟红梅; 姜福东; 宋
海涛; 李元军
5.台湾牡丹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叶海燕;林凤英;王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霈;余学杰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11(30)1
【摘要】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处理菵草种子,研究二者对菵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20、50、100 mg/L)的赤霉素和低浓度(10、20、50mg/L)的吲哚乙酸浸种处理对菵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对菵草幼苗相关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发现在本试验所设置的所有处理中,100 mg/L的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菵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的提高.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李霈;余学杰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天堂草及马尼拉草快速成坪影响 [J], 刘文大;王槐三
2.龙葵醇提物对稗草和菵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李祖任;岳勇志;彭迪;王立峰;周小毛;柏连阳
3.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J], 毛佳; 曹凯歌; 付佑胜; 周长勇; 张凯; 吴险平; 汪立新; 王宏宝
4.ACCase Trp-1999-Leu突变对菵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J], 尹梦婕;刘国平;李怡慧;姜波;白霜;李凌绪
5.稻茬麦田菵草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李俊;饶娜;董立尧;张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嫩平原虎尾草和稗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松嫩平原虎尾草和稗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迟丽华;宋凤斌
【期刊名称】《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卷),期】2007(023)002
【摘要】自然条件下,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虎尾草和稗草的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虎尾草和稗草叶片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呈现早上最高、中午降到最低点、傍晚又升高的特点,基本与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虎尾草和稗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值都是出现在上午蒸腾速率最强烈的时候;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虎尾草的相关性系数为
r2=0.582 9,稗草的相关性系数为r2=0.636 9.图12,参8.
【总页数】5页(P196-200)
【作者】迟丽华;宋凤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
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4.9
【相关文献】
1.松嫩平原羊草和虎尾草耐盐碱生理生态特性的比较研究 [J], 刘香萍;李国良;杜广明;韩玉静
2.松嫩平原羊草、虎尾草群落钠元素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 [J], 恽锐;李建东
3.松嫩平原碱化草甸天然虎尾草种群密度制约特征的研究 [J], 杨允菲;张宝田
4.松嫩平原羊草和虎尾草生物量及钠钾元素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J], 迟丽华;宋凤斌
5.松嫩平原羊草、虎尾草群落钙元素时空分布的比较研究 [J], 恽锐;李建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稻茬麦田菵草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稻茬麦田菵草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俊;饶娜;董立尧;张宏军
【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3
【摘要】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
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
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菵草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
0.027X2+2.409X+1.574(r2=0.957)。
【总页数】4页(P67-70)
【关键词】菵草;小麦;发生动态;竞争关系影响
【作者】李俊;饶娜;董立尧;张宏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部药检所生测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
【相关文献】
1.宜兴地区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和防除对策 [J], 王婷;沈国安;钱曙光;石磊;沈萍
2.陕南稻茬小麦田除草剂筛选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尹素芬;张先平;张增川;李
云;郝兴顺;梁秋霞;王晓娥;李小安
3.苏北沿海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J], 梅爱中;李瑛;邰德良;钱爱林;王春兰
4.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J], 王科;李浩;阎洪;张成;钟文挺;任哓波;孙加威;冯生强;郎梅
5.稻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稻茬麦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季诗域;王旭东;石思博;陈文博;叶正钱;任泽涛;刘璋;于振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是 一个农 业 大 国 , 田草 害 一 直 是 阻 碍农 农 业快速、 持续 发展 的一 个重 要 因素 。据统 计 , 世 界 全
杂草科学
21 0 0年第 1 期
宋晓丰 , 叶桂峰.茼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 防除研究进展 [ ] J .杂草科 学,0 0 1 : 3 2 1 ( ) 1— .
蔺草 的生 物 学 生 态 学 特 性 及 防 除研 究 进 展
宋晓丰 ‘ ,叶桂峰
(. 1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 , 河北 磁县 0 60 2 河北省磁县教育局教研室 , 5 5 0; . 河北磁县 06 0 ) 5 50
1 茼草 的发 生、 分布 及 危害 茼草 适 生 于水 边 及 潮 湿处 , 长 江 流域 及 )H s, 欧 洲 。本 属 约 2种 及 1变 种 , Ln . ot产
地 区稻茬麦 田和油 菜 田主 要 杂草 , 安徽 、 苏 、 在 江 浙 江三 省 的 长 江 两 岸 地 区 大 量 发 生 。 我 国 多 数 省 ( ) 区 均有分 布 , 朝鲜 、 日本 、 罗 斯 西伯 利亚 地 区也 俄 有发 生 J 。茼草尤 在 地势 低 洼 、 壤 黏 重 的 田块 危 土 害严重 , 为水稻 细菌 性褐斑 病 及锈病 的寄主 。 并 世 界 范 围 内有关 蔺草 的研 究 中 , 多 涉及 到对 较 茼草 的利 用 。作为 一 种 本 土 杂草 , 草 在美 国广 泛 茼 分 布于 西北 和北部 各州 并被 用作 饲草 。 茼草是 阿拉 斯 加州湿 地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野 生 动物 提 供 庇 并 护场 所 和食物 。其 变 种 “ gn 在 18 E a” 9 6年 由阿 拉 斯 加植 物资 源 中心定 为 栽 培种 进 行 广 泛 种植 , 于 湿 用 地改 造 。18 96年 , 苏联 的 Mat yk在调 查 2 前 rnu y 3种
3 蔺 草的 生态 学特 性 3 1 茼草 的生 长范 围 .
野生杂草时发现 , 1 种对水稻病原菌敏感 , 中 有 1 其 又 以蔺草 等 3种 杂草最 为敏 感 _ 。 6 ]
2 蔺草 的 生物学 特性 茼草是 禾本 科 茼 草属 植 物 , 年 生 草 本 。 圆锥 一
收稿 日期 :0 0一O O 21 l— 8 作者简介 : 宋晓丰(9 O ), 河北磁 县人 , 17 一 女, 一级教师 , 事生物 学 从 教学与科研 工作 。E—ma : nx0 1 ia cm。 i s g2 0 @s .o lo n 致谢 : 饶娜对试 验工作 和论文撰写给予热情帮助 , 特致谢意。
能 萌发 , 但胚 轴 的伸 长则 限于 约 1c 以内 。茼草 生 m 长 点分 布 的最 大 范 围是 1 1~15e , 看 麦 娘 的 . . l 而 n 生 长点 则在 0 5e 以 内 。蔺 草 与看 麦 娘 在 除 草剂 . m 处 理下存 活 率 的不 同 , 它们 的生 长 点 在 土层 中 的 与 深度 有关 。褚建君 研 究 认 为 , 茼草 的根 茎 叶均 具 有 高度 发达 的通 气组 织 , 可适 应 于多 水 环 境 J 蔺草 。 叶片 的上 表皮 细胞 在 横 切 面上 的排 列呈 平 滑 的 “ 波 浪形 ” 其 表 面积较 小 , 利 于 除草 剂 喷雾 液 的滞 留 , 不 与吸 收 。并 于 19 96年 调 查 了油 菜 田主要 杂 草 的物 候 谱 , 现 与看 麦 娘 、 发 日本 看麦 娘 、 牛繁 缕 、 殃 殃 、 猪 大巢菜 相 比 , 茼草 出苗 的持续 时 间较长 。。 。
摘要: 以长 江中下游 冬小麦 田恶性 杂草蔺草 [ e m n i sz ahe( t d )FmM ] B c a n i cn Se . e d 为研究对象 , k a yg u 对其发生 现状 、 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 了综述 , 并提出化学防除 与农 业防 除相结合 的综 合防除 策略 , 为有针对性 地 进行杂草防 除提供理论依据 。
蔺革 侵入 农 田、 害农 业 生 产 , 危 始见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末 。涂鹤 龄 等报 道 【3, 2 长江 流 域 的 稻茬 油 -J 菜 田和麦 田中 , 茼草 的发 生量 呈 上 升趋 势 。9 0年代
长 度 比看麦 娘短 。在 深 于 15 c 的土层 中 , . m 蔺草 也
农作物受杂草危害平均减 产 9 7 其 中粮食作物 . %, 减 产 1.% … 。由于生 产方 式 的改 变 、 草剂 长 期 04 除 单一使用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 , 茼草 已从 田间次要 杂
草 逐渐 演变成 部分 田块 的主要 杂 草 。其 发 生量呈 上 升 趋势 , 已逐 渐引起 人们 的重 视 -J 4。
花 序顶 生 , 而狭 。小 穗 近无柄 , 长 排列 于 近三 角形 的 穗 轴两侧 , 侧压 扁 , 1 两 有 ~2小 花 。颖 膜 质 , 钝或 凸 尖 。外稃 膜质 , 内稃 透 明 , 外 稃 近 等 长 。雄 蕊 3 与 。 茼草 属之 学 名 B cm ni s 系 为 纪 念 德 国植 物 e a n Hot k a 学 家 Jhn ek n oanBcman而定 。模式 种 为 B . 分 布 于北 温带 。我 国有 1种及 1 种 。 变 通 过对 茼草和看 麦娘 中胚 轴伸 长 与对 除草剂 敏 感 性 之间 的关 系研 究 发 现 , 草 黄 化苗 的 中胚 轴 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