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
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这
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
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
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
十
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
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
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
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
持续。
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
障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
农村富
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
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
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
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
好条件。
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
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
近年来,随着工
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
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
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没
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
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
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
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
论断。
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
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随后召开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
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
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
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
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
造
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
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
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
三是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
半阶段。
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
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
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
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
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
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我国2020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
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
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
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
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
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
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
谐发展。
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
要前提。
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
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
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
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
这样,不仅
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
向农村合理流动。
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
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
着力点。
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
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
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
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
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
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
杂性。
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
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
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
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xx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20xx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
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
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
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
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
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
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
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
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
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
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
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
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
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
在城市。
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
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
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
特别是
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
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
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
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
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
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
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
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
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
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
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
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形
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
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
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
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
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
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
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
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十一五”末乡镇
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
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
搞好
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鼓励
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
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
信息畅通。
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
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
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
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
5年内能见成效。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
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
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
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
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
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
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
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卫生医疗
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
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三要加强文化建设。
加快文化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
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
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加强体育设
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深化就业制
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
就业管理体制。
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
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到“十
一五”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
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
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
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
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
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
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着力推进三个集中。
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工业化。
着力改变过去城乡建设上存在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二是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
集中,推进城镇化。
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
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
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
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
速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
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经营。
(五)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
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
制性障碍,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深化区乡财政体制改革。
加大对农业、农
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对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逐步对本市人口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统一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
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发展以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
改革征地制度,完
善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
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改革行政管
理体制。
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
鼓励农村推行社区股
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民由村民向股东转变。
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推进具备条件
的城郊乡改设街道办事处。
鼓励建设中心村,支持撤并户数较少的自然村,进一步优化城
乡布局。
推进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
积极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试点,鼓励设立多种所有
制形式的农村社区金融组织,支持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小额信贷组织和
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性担保服务组织在内的多层次的区域
金融体系,培育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增。
截止7月底,全县完成工业产值23480万元,占计划4
亿元的58.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3亿元,占计划15亿元的57.5%,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4300万元,占计划7230万元的59.5%;出口供货值2400万元,占计划4114万元的58.39%;出口创汇117万美元,占计划200万美元的58.5%;非公经济增加值35050万元,
占任务5.9亿元的59.49%;开发新产品3种,占任务6种的5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5%;工业节水同比下降8.9%。
我市的城管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
扩张,城市管理工作与文明城、卫生城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和差距。
在此次调研中,村里老人都表示,近十几年来,山林里的野兔野鸡以及其他野生动物
越来越少,山林里由于无人管理,乱砍乱伐现象也时而有之,导致当地生物趋于单一化,
我认为这种情景虽然现在对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生物多样
性的减少必定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
而到那时再想到治理,可能就会为时已晚。
环境安全执法方面:一是着力抓好我县重点企业环保核查整治,对金龙锡业、九二盐业、红山铜业、慧敏矿业、鹰鹏化工等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