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节1希腊城邦文化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全校文法类各专业通识课。

本课程将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全校文法类各专业的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孳乳繁衍、发生进化的来龙去脉,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状貌,为从不同专业的涉外部分的学习、进行中西比较、或直接学习研究具体领域的西方文化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习题要点: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希腊神谱,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2.希腊神话的源流与谱系。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要求基本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城邦文化习题要点: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雅典的政治与文化,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2.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

理解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掌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梗概。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习题要点: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的过程,理解与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兴衰习题要点:罗马政治制度演化与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情况。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Athens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开放文明的雅典 Athens

与保守愚昧的斯巴达相反,雅典是一个开放文明 的城邦,甚至带有几分浮华奢靡的成分。许多在 斯巴达被认为邪恶无用的东西,如金银财宝、美 食艳服、戏剧、哲学和辩论术等,在雅典却备受 尊崇。
斯巴达人向往简朴无华的生活,雅典人却爱美成 性,追求高雅华美的生活格调,重现财富和享乐; 斯巴达人靠着严峻的法律和艰苦的锻炼来培养一 种集体主义的勇敢精神,雅典人却出于对自由和 光荣的热爱而发展独立的个性。
弊病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 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 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 ,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 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 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 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主政治 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 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 ”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 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 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 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 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 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
优点

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 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 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 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 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 ,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 的维护。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希腊城邦政体的一般发展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 三 ) 斯 巴 达 的 政 治 与 文 化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课件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课件
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地中海地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城邦 多如牛毛。这种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 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地中海地区的民族大迁徒(12BC-8BC)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希腊城邦政体的一般发展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斯 巴
李奥 尼 达
达 的
在 温 泉
希腊人在追溯自己的家族谱系时也相应地整理出一套神的谱 系,因为希腊人相信作为自己祖先的英雄们必定有一个神的起 源。在希腊人眼里,神与神的后裔是神,而神与人的后裔则是 英雄,这些英雄往往又被当作王者的始祖。按照这种家族起源 的解释方式,自然而然地从英雄谱系上溯到诸神的谱系。
赫西俄德的《神谱》
(三)神谱的文化学意义
酒 神 神 秘 祭 ( 油 画 )
(二)希腊悲剧的“命运”主 题
被 缚 的 普 罗 米 修 斯
希腊悲剧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 为主要内容,以命运作为永恒的主题。
(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年制定了第 一部成文法典,对贵族权利进行了限制;
梭伦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政 治改革,通过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继梭伦之后,僭主庇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 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进行了政治改革,基本 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摧毁了传统贵族依 凭的氏族秩序;
在希腊,各城邦均有自己所崇拜的特殊神灵和英雄,同 时又对全希腊共同信奉的一些神灵和英雄顶礼膜拜。
较有影响的泛希腊文化中心主要有三个,即德尔菲的阿 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最重要的圣地)、伯罗奔尼撒 的奥林匹亚(通过全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来敬拜宙斯)、 厄琉西斯祭典仪式(对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神秘崇拜)。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1、雅典的政治改革过程: • 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 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 限制; • 梭伦又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 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通过 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 制,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 民陪审法庭;
立法者梭伦
• 继梭伦之后,僭主庇 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 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 进行了政治改革,基 本确立了雅典的民主 制度,摧毁了传统贵 族依凭的氏族秩序;
总结
• 公元前26—公元前16世纪,优雅的克里特 人建立了米诺斯文明。 • 公元前16—公元前12世纪,豪迈的阿卡亚 人建立迈锡尼文明。 • 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野蛮的多利亚人 导致黑暗时代。
二、希腊神话与传说
(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1、希腊的含义 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 至多是个民族或文明区域的名称。作为欧洲文明的发 源地,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地理范围主要指以 巴尔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的希腊本土为中心,北及黑 海沿岸,南达北非的埃及地区,东至亚洲西部的小亚 细亚,西至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马赛利亚 (今法国的马赛),直达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与非洲 隔海相望的直布罗陀海峡。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爱琴海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
(一)米诺斯文明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 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 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克里特岛 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米诺 斯文明,公元前17世纪达到顶峰。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 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 王国迅速衰亡。
3、系统叙事诗与希腊悲剧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酷 爱 角 斗 的 罗 马 皇 帝 康 茂 德
精品课件
第三节 罗马文化
一 罗马帝国的兴衰
精品课件
(一) 罗马的起源
母 狼 哺 育 罗 慕 洛 斯 兄 弟
精品课件
• 罗马在起源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
• 公元前7世纪,埃特鲁斯坎人征服了罗马,建立起一个王 国,此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期”。
• 在经历了七个王的统治之后,拉丁人终于联合起来推翻了 最后一位埃特鲁斯坎人的王,建立起罗马共和国,从此揭 开了独立的拉丁罗马国家的历史序幕。
• 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 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在自然 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精品课件
(六)希腊文化精神
神人同形同性 灵肉和谐的纯净之美
精品课件
三、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一)雅典民主的蜕变
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开始 悄悄地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而不 久以后继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敲响了分离 主义的丧钟。
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地中海地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城邦 多如牛毛。这种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 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精品课件
地中海地区精的品课民件 族大迁徒(12BC-8BC)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希腊城邦政体的一般发展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精品课件


) 斯
诺 索 斯 宫 殿 的

精品课件

(二)迈锡尼文明
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希腊本土出现
了另一个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迈锡
尼文明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
明相融合的结果。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 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一、古希腊罗马文化(一)爱琴文明1.克里特爱琴海世界在文化方面表现出普遍的相似性、同源性。

优良的海洋环境、贫瘠的土地资源使克里特居民更热衷于航海业、商业,吸收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成果。

自公元前三千纪末开始,受西亚野蛮民族、北部印欧语诸游牧部落侵犯,开始文化交融。

米诺斯文明于约公元前2500年出现于克诺索斯地区,前17世纪~前1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确立了海上霸权,宫殿建筑、艺术创造空前繁盛(尤其是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物产精美,于前15世纪左右迅速衰亡。

2.迈锡尼迈锡尼文明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融合的结果,是爱琴文明的苟延残喘的孑遗,位于伯罗奔尼撒平原东北角,由阿开亚人(印欧语系民族)建立,于前16世纪成为希腊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

文化成就较克里特大为逊色,以修建巨石城堡、狮子门著称,开始崇拜奥林波斯神族诸神,阿开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征服活动构成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原型。

前12世纪末被多利亚人(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民族)摧毁,爱琴海地区陷入长达三个世纪的“黑暗时代”(“英雄时代”),文明湮灭在蛮族愚昧的习俗和暴戾的野性之中,野蛮粗犷的多利亚人在爱琴文明的亡灵感召下逐渐步入文明时代。

3.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克里特神话优雅精巧、扑朔迷离。

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只带来一些零散的神祇传说。

阿开亚人很早就崇拜奥林波斯诸神,迈锡尼时期出现了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

多利亚人崇拜赫拉克勒斯。

希腊神话的系统化改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黑暗时代”末期的游吟诗人。

希腊神话传说包含了埃及、巴比伦、赫梯等神话的神秘主义,爱琴海世界的古朴,北方印欧入侵者的粗犷勇武。

奥林波斯神话的内容是战争与享乐,人神同形同性。

希腊神话从扑朔迷离、源流繁杂到彼此贯通、融为一体的演化过程是对迈锡尼时期和“黑暗时代”希腊民族大融合的观念形态反映。

不同神族的战斗揭示了印欧游牧者对爱琴海世界血与火的征服活动。

4.赫西俄德的《神谱》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克里特的居民热衷于航海业和商业。

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本身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

爱琴文明至少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期,一种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阵痛”之后,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文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随着克里特文明的毁灭而消失了,另一些则在迈锡尼时期与阿卡亚人的神话传说相融合。

有的神话内容,显然是与埃及和地中海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公元前二千纪初叶或中叶,当野蛮的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他们带到希腊来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零散的神祇。

到了迈锡尼时期,克里特的优雅精巧和扑朔迷离的神话开始被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所取代,这些英雄传说是对阿卡亚入侵者的丰功伟绩的一种夸张式的渲染和回忆,同时也于其中揉杂了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西亚、埃及和克里特)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

荷马史诗中所歌颂的正是阿卡亚人的那些以征服和宴饮而著称的神与英雄。

西方文化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西方文化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1、如何认识古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1)、地域范围: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第二方面来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

这种通过“命运”的“看不见之手”来实现神系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第二节1、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第一,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这是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希腊人的神是人性的神,希腊人的宗教是人性的宗教.使得希腊人带有很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自然崇拜主要表现对人的自然形体的崇拜,感觉主义则主要表现对美的事物和现实生活的热爱.第三,”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希腊和谐之美的文化精神,这一精神成为西方人心中失落而难以复返的精神家园,滋润着被种种功利要求、上帝呼唤和道德命令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灵魂的清纯之泉。

西方文化概论提纲

西方文化概论提纲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1.米诺斯(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三.赫西俄德的《神谱》①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②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3.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变革:③二.斯巴达与雅典1.斯巴达2.雅典(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①①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2.它蕴涵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②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

③君主→僭主→民主:(2)雅典辉煌的精髓:②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与文化精神1.希腊的宗教生活2.希腊悲剧③3.希腊喜剧④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3.唯心主义:五.希腊的科学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⑤①雅典的民主制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制,而公民是一个建立在家族身份和财产资格之上的荣誉称号,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只是具有浓厚的贵族色彩的民主制。

②普遍弥漫的自由精神和宽容气氛。

③悲剧三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利庇得斯。

命运:A.命运使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

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④代表人物:阿里斯多芬;意义: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演变,即从一种崇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的演变。

而这种时代精神的演变恰恰揭示了从希腊城邦时代向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

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双重性的:A.一方面,他对当时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进行了研究;B.但是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一些陋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严重阻碍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武汉大学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武汉大学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荷 马
阿卡亚人已往的英雄业迹的

赞美讴歌。

(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 诗”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和英雄传说 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的时期(约公元前 7—6世纪),这些叙事诗将分散凌乱的希腊民间神话传 说联系为彼此相关的有机体系,并且填补和充实了荷马 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的空缺。
第三节 罗马文化
一 罗马帝国的兴衰
(一) 罗马的起源
母 狼 哺 育 罗 慕 洛 斯 兄 弟
• 罗马在起源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
• 公元前7世纪,埃特鲁斯坎人征服了罗马,建立起一个王 国,此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期”。
• 在经历了七个王的统治之后,拉丁人终于联合起来推翻了 最后一位埃特鲁斯坎人的王,建立起罗马共和国,从此揭 开了独立的拉丁罗马国家的历史序幕。
• 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 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在自然 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六)希腊文化精神
神人同形同性 灵肉和谐的纯净之美
三、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一)雅典民主的蜕变
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开始 悄悄地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而不 久以后继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敲响了分离 主义的丧钟。
悲剧通过激起人们内心的怜悯和恐惧而导致情绪的净化和 升华,从而使人体验到一种崇高的美感。
(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 义
阿 里 斯 多 芬
• 雅典的喜剧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解构神圣、讥讽时弊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阿里斯多芬在一些剧作中对江河日下的 雅典民主制进行了无情的针砭。
• 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演变,即从一种崇 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 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 的演变。而这种时代精神的演变恰恰揭示了从希腊城邦时 代向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节2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生活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节2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生活

②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
古希腊最初的唯心主义哲学在思想上 受到奥尔弗斯宗教的神秘主义的影响,后 者创立了灵肉二元论思想。希腊唯心主义 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此 后有巴门尼德等人。希腊最重要的唯心主 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及其弟子柏拉图。
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将奥尔弗斯宗教中的唯灵主 义倾向和灵肉对立思想发展为成熟的哲学理论,从 而成为希腊多神教向基督教转化的主要理论中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精神已经被宣扬不可知论 的诡辩派(普罗塔哥拉等人)教义所败坏,他力 图对传统价值进行严格的分析,以便使雅典城邦 的生活置于坚实可靠的道德基础之上。
首先,苏格拉底希望对所有传统的关于道 德观念(正义、爱,虔诚等)的假设进行重新 论证,他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向人们证 明他们认为确定无疑的观念只不过是基于错误 假设之上未经思考的偏见。
它源于对奥林匹亚大神宙斯的崇拜活 动,是全希腊最隆重的盛会。
②酒神节的狂欢秘祭
它是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 仪式,具有冲破日常习俗和道德禁 忌而尽情放纵的含义,从这种宣泄 宗教情感和生命激情的宗教仪式中 产生了古希腊的悲剧。
3、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
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 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体现为对肉体 的重视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 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五)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
①最初的唯物主义哲学
希腊最初的唯物主义哲学主要从荷 马和赫西俄德所记载的奥林匹斯神话发 展而来;同神话一样,哲学家们试图说 明宇宙的起源与发展规律;与神话不同 的是,他们用抽象概括的哲学范畴来解 释万物的产生与变化,以此代替感性直 观的神祗或神秘莫测的命运。
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是小亚细亚一个繁荣的 希腊商业都市,希腊历史上最早的 唯物主义哲学家便产生于此。他们 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以及阿那 克西美尼等人,在哲学史上被统称 为“米利都学派”,也被称为“前 苏格拉底派”。

西方文化概论1.2.1希腊城邦文化上 - 希腊城邦文化上

西方文化概论1.2.1希腊城邦文化上 - 希腊城邦文化上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在公元前8-前6 世纪之间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过程: 寡头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
除了斯巴达等极少数城邦之外,大多 数希腊城邦都在公元前8-前6世纪之间完 成了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或者僭主政治 的转化。
二、斯巴达与雅典
斯巴达的政治发展过程与希腊城 邦(特别是雅典)的一般演变趋势是 完全不同的,它始终维持着一种强有 力的寡头统治形式。
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制使其成为希 腊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政体
立法:由全体雅典公民组成 的“公民大会” (Assembly)
行政:由各个地区的公民以抽签的方式选出的“五百 人会议”(Council of Five Hundred),实际上的军事 和行政中枢,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十将军委员会”
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二百年间,由于希 腊商业活动的发展和殖民扩张,在从拜占庭、小 亚细亚一直到高卢海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广大地区, 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希腊的殖民活动与近代的殖民活动有着根本
性的区别,殖民地与母邦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政治
上的,甚至也不是经济上的,而仅仅只是文化上的。 一个殖民地一旦建立起来,很快就脱离了母邦的控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希腊士兵对垒(公元前5世纪)
2、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与保守愚昧的斯巴达相反,雅典是一个开放 文明的城邦,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尤其是在伯里 克利当政的数十年间(公元前461—前429年), 雅典就如同近代的巴黎一样,成为全希腊效法的 楷模。
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对雅典精神的概括(前431年):
四年一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全希腊最隆重 的盛会。首届奥林匹亚竞技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教材-章节提要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教材-章节提要

《西方文化概论》章节提要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而希腊神话与传说则构成了希腊文化的原始形态和精神原型。

希腊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爱琴文明)、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希腊文化的发生、兴盛和衰落。

但是纵观整个希腊文化,都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的特点,其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文化形式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稍后崛起的罗马文化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推向了功利主义或者物质主义的极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这种功利主义与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功利主义就逐渐蜕变为骄奢淫逸的纵欲主义了。

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克里特-迈锡尼时代(以及随后出现的“黑暗时代”)的文化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为后来的希腊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熟悉古代希腊世界(爱琴海周边世界和东地中海)的地域范围,从空间关系上弄清楚爱琴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巴比伦等)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北方游牧民族与爱琴海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阿卡亚人、多利亚人等北方游牧民族对爱琴海世界的大入侵),这样才能梳理清楚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之间的文化传承脉络,了解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关系。

除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发掘出土的考古资料之外,赫西俄德的《神谱》、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以及一些佚名诗人汇聚而成的“系统叙事诗”,共同构成了关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们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代表着希腊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创造了辉煌的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成就和古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希腊一般城邦在其早期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僭主制、再到民主制的演化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城邦确立了寡头政治。

寡头制的斯巴达和民主制的雅典代表了希腊城邦时代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而雅典文化则成为希腊城邦文化的楷模。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1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1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奥德修与塞壬女妖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
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之后的时期(约 公元前7—前6世纪),这些叙事诗将分散凌乱的
希腊民间神话传说联系为彼此相关的有机体系,
并且填补和充实了荷马史诗的空缺。

较著名的系统叙事诗有:
《塞浦路斯之歌》:三女神的金苹果之争和特洛伊战争的起源
交融的结果。

公元前15世纪,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 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克里特的许多居民点几乎
同时被焚烧殆尽,克里特文明如同它的出现一样神
奇地消失了。 关于这次大灾难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认为 是一次强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所致,有人认为是来 自希腊北部的阿卡亚人的“火与剑”所造成的浩劫。


(Cyclopean)的巨石建筑据说是由希腊神话中的
独目巨人库克罗普斯所建,它的出现反映了迈锡 尼人防御外敌的需要和炫耀武功的心理。

特洛伊城和迈锡尼城的 发掘者,德国考古学家海 因里希· 施里曼 ( 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年)

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荷 马史诗中曾被认为是虚构 的国度——特洛伊、迈锡 尼的真实存在。
罗斯制造羽翼飞离迷宫的故事等等,都与克里特
的古老神话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它们明显受到 埃及神话的影响。
米诺斯王 宫中的怪 牛米诺陶 洛斯
忒修斯杀死米诺陶洛斯
代达罗斯为其子伊 卡洛斯制造翅膀

奥林匹斯神族中的那些作为征服者的神(如
宙斯、阿瑞斯、阿波罗、阿尔忒弥斯、赫耳墨斯
等)和英雄(如赫拉克勒斯、阿伽门农等)是与 印欧语入侵者阿卡亚人一同进入希腊地区的。
1851—1941)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

第一章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第一章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城邦制(城市国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雅典
城邦(Polis)概念:
城邦一词在希腊文中,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1)城市;(2)国家;(3)公民公社。 在古希腊人的想法中,一般是把三者结合为一 个概念,即城市国家。 城邦本质特征:是公民公社(或公民集体)和 国家的统一。即是一定范围内公民的集体,是 奴隶主公民民主专政。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
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护自己生 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凡有权参加议事或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 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希腊的殖民地和母邦之间的联系不是 政治的,也不是经济的,而仅仅是文化的。 一个殖民地一旦建立起来,很快就脱离了 母邦的控制,成为一个在政治方面完全独 立的城邦。 这种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 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 特征


公民
Polites Politeia Politeoma Politikos politics

政治生活或宪法
公民团体或政府 治理城邦者或政治家 治理城邦的技巧或政治学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在公元前8到6 世纪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过程: 君主政治-- 僭主政治-- 民主政治

二、斯 巴 达 Sparta
的后裔是神,而神与人的后裔则是英雄, 这些英雄又往往是王者的始祖。

三、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著作,语 言生动、构思严密、人物丰满,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至今是欧洲人学习 文学的第一必修课。对后来希腊罗马 诗人影响很大,但丁称荷马为“诗人 之王”。

四、史诗中对希腊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名 称。从未出现“希腊人”或“外族人” 词。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7世纪之间, 才有了希腊人的自称“Hellenes” (希腊人),国王为“Hellas”(希 腊)。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节4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二节4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三、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一)雅典民主制的蜕变
1、希波战争中“提洛同盟”性质的蜕变
雅典由一个平等同盟的盟主转变为一个 帝国的政治中心,而参加同盟的各城邦则沦 落为雅典的各个行省。
2、希波战争后雅典帝国势力的扩张 一方面雅典由一个自由独立的城邦逐
渐蜕变为一个受利益贪婪和政治野心所驱 使的帝国,另一方面帝国主义政策却暗中 损害着雅典民主制的根基。
其中最流行的是以狄奥尼索斯死而复活的 神话为基础的奥尔弗斯崇拜、起源于波斯地区 的袄教以及袄教的分支、即米特拉教崇拜。米 特拉教持续的时间比希腊化时期要长,它在大 约公元一世纪后,成为罗马帝国中最流行的宗 教之一。
4、文学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都试图表现完美 的造型技艺,以取悦其专制的恩主。由于 希腊化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因此该时期 人们倾向于在更具刺激性而非微妙细致的 艺术表现形式中去寻求满足,因此呈现出 矫揉造作和奇异夸张的风格,缺乏希腊艺 术之宁静素朴的美。此外,该时期的文学 作品也缺乏希腊悲剧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 崇高感。
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德行是人一生中唯一的 善,并且德行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他 们主张人应该参与公共事务,并且倡导平均、 和平、人道与博爱。
④宗教信仰
在动荡不安和充满苦难的希腊化世界中, 一些神秘主义的和彼岸性的宗教信仰,逐渐 取代了现世性的希腊多神教。这些崇拜强调 通过禁欲来赎罪,倡导人们加入赋有神性的 神秘团体,并宣扬来生得救。
③伊壁鸠鲁主义
其创始人为伊壁鸠鲁,此派的哲学是 建立在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基础之上的。伊壁鸠鲁者认为,既然宇宙 中不存在根本目的,那么至善就是快乐— —即肉欲的满足以及由而来的精神上的快 感,而所有快乐的极至乃在于心灵的宁静。 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消除恐惧, 尤其是对神鬼的恐惧,因为这是精神痛苦 的最大根源。 伊壁鸠鲁主义的伦理学说与政治学说是以功利主义为 基础的。他们并不把善行本身作为目的,而是教导说,人 应该为善的惟一理由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快乐。同样,他们 也否认有任何绝对公正这回事;法律与制度只有在它们为 个人谋福利时才是公正的;国家的建立也只是为了个人的 方便。他们由此认为,聪明的人不应当积极参与政治。

西方文化概论05

西方文化概论05

Diogenes the Cynic
Diogenes sitting in his tub. Painting by Jean-Léon Gérôme (18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iogenes searches for an honest man. Painting attributed to J. H. W. Tischbein (c. 1780)
beasts, Byzantine & Christian Museum,
Athens
“猛兽俯首,顽石点头”
Orpheus 奥尔弗斯之死
奥尔弗斯带领妻子离开地狱
古希腊形而上学与奥尔弗斯神秘祭
• 如果说最初的自然哲学是从广为流传的奥林匹斯 多神教发展而来的,那么希腊形而上学的思想渊 源则可以上溯到奥尔弗斯神秘祭。
• Together with Plato and Socrates (Plato's teacher), Aristot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ing figur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Aristotle's writings were the first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Western philosophy, encompassing morality and aesthetics, logic and science, politics and metaphysics.
• 从德谟克利特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早 期哲学家的基本观念在多大程度上依然是我们今 天的思维模式。
• Marble bust(半身像) of Aristotle. Roman copy after a Greek bronze original by Lysippus c. 330 BC. The alabaster mantle is modern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从起源到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代,只有学习、了解、掌握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掌握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宗教改革、启蒙主义文化等各个时期文化的发生、发展、成就、特点,包括那些在历史上推动西方文明进程的思想、运动和成果,特别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历史影响的文化成就。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西方文化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概况、重要社会现象。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在规定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经过阅读思考,阐述个性化的见解。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整。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爱琴文明的基本内容、希腊城邦文化的分期和主要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历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爱琴文明、城邦、公民、直接民主制、罗马帝国以及罗马法等概念或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教学难点是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

4.教学内容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三、赫西俄德的《神谱》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二、斯巴达与雅典三、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与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与喜剧五、希腊哲学的发生和演化六、希腊的科学第三节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三、希腊文化的凋敝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与发展二、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三、罗马帝国的衰亡第五节罗马文化的特征一、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二、罗马的宗教与文化三、罗马法四、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伯罗奔尼撒战争
①战争起因
两同盟之间的冲突是这场爆发于公元 前431年的战争的直接起因。
②战争后果
它改变了全希腊的政治格局,不仅雅 典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希腊所有主要城邦 在军事和政治上均已衰落;它实质上导致 了希腊城邦制的衰落。
③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
雅典的民主制是雅典公民的民 主制,而雅典的公民是一个建立在 家族身份和财产资格之上的荣誉称 号;此称号将在雅典成年居民中占 约四分之三的妇女、侨居的外邦人 和奴隶排斥在外。
(五)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1、希波战争
①战争起因
首先是波斯人继统治整个小亚细亚以 后,在公元前512年开始入侵欧洲,占据 了希腊最北部的领土色雷斯,由此对希腊 城邦造成威胁;
城邦和公民这两个概念,在希腊的现实政治 生活中密不可分,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它使希腊人对公共政治生活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
②它是近现代西方政治理念的先驱。
3、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王权政治 第二阶段:僭主政治 第三阶段:民主政治
(三)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
1、军事化的政治制度
以强有力的寡头统治形式来保证一 切机构和行为规范都按照军事化的要求 来设定。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一、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
1、希腊城邦的发展阶段 ①发展变革阶段(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②全盛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③衰落阶段(公元前4世纪以后)
2、希腊殖民活动的特点
殖民地与母邦之间的联系既非政 治上的,也非经济上的,而仅仅是文 化上的;诸城邦(无论是作为母邦还 是作为殖民地)之间保持彼此独立、 平等共处的关系。
2、雅典的政治制度
①直接民主制
也称参与型政治,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古 希腊城邦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它是指每 个公民都有权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生活。这种 制度的可行性是与希腊各城邦地域狭小和人 口有限的现实条件紧密相联的。
②政治结构
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行政权属 于“五百人会议”,司法决定权属于由 6000人组成的陪审法庭。
其次是由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 反抗波斯人的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促使波 斯帝国的国王大流士一世决定以武力教训雅 典人。
②战争的历史意义
首先这是古希腊自由民主的理想反 对波斯专制主义暴政的胜利;这一胜利 使得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能够为其 自身及其后代捍卫这一理想。
其次它将“帝国主义”引入西方人的 政治思想,使得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 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展开 了争夺希腊霸权的斗争。
2、顽固守旧的文化精神
崇尚坚毅和严酷的纪律,崇尚艰苦 朴素的生活,追求尚武精神,拒绝外邦 “文弱”文明的影响。
3、斯巴达政治文化的意义
一方面使斯巴达人在政治制度和文化 方面保守落后,在另一方面却造就了斯巴达 人卓越的战斗力。
(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1、雅典的文化精神 ①追求艺术美以及财富等世俗生活的享乐 ②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③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
3、希腊殖民活动的意义
①为希腊人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和生活安全感。
②其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 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城邦政治的基本概念及其派 生概念
城邦不仅是 一种标准的古希腊组织 形式,而且还创造了西方政治生活的现 代概念。 城邦(Polis)公民(Polites)政治学(Politics) 2、希腊城邦政治概念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