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哪怕能赚到一个便士的新途径。他购买自己能买得起的东 西时,非常注意不同市场的价格,他认真地计算其生产用于 销售谷物时自己的劳动价值。 由此可以看到,即使是传统农业的农民,也会根据市场 的变化来安排生活和生产。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更是如此。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相对于土地而言,劳动力充裕,而 且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主要部门,绝大多数的人口
他们的行为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他们通过经验完全
熟悉自己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并能作出最合理
最有效的配置。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人们往往认为传统农民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中,对 外部的市场和价格反应冷淡,只是按照祖辈沿袭下来的习惯
百度文库
行事。事实并不是这样。舒尔茨指出,传统农民总是竭力寻
期观察和积累而形成的,又通过示范和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
相传,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水 平是不相同的,比如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精耕细作的优良 技术,而非洲某些地区至今仍沿袭着刀耕火种的方式。
2.“贫穷但很有效率”
这是舒尔茨针对传统农业所做的著名论断。传 统社会的农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
都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人均土地面积少得可怜。
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
尽管传统农业具有很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很灵敏的市 场反应能力,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生产率还是很低下 的。比如,日本的农业生产率在1960年是印度的5倍,到 1980年变成8倍。为什么传统农业生产率如此低下,是什么 原因阻碍了传统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是因为它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 这种均衡由两个基本条件所致:一个是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 和技术没有变化,仍然是过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种子、灌 溉设施等,技术上还是沿袭祖辈传下来的旧有技术;另一个 条件是传统农业中人们资源配置的效率很高,在不改变技术 水平的情况下,增加传统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高 于投入成本,因此,传统农业的投资收益率是很低的。
的传统品种的产量。所以,高产良种与化肥是高度互补
性投入品。
(三)“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
“绿色革命”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爆发
性增长与粮食供需矛盾带来了转机和希望。
局限性:
1.新品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
种的潜在增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发挥。许多发展中
国家现在仍然是靠天吃饭,灌溉设施不发达,如 果不能消除灌溉的制约条件,就不能期望产量的 大幅提高。
3.31 2.00
(二)发展中国家粮食减产的原因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 2.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减缓。
据FAO的统计资料,1975-1992年,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 积在4亿公顷以上,保持每年0.2%左右的增长率。同期的单 位面积产量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1985-1992年,单位面积 产量不断下降,只有1.7%的年平均增长率。从上述材料来判 断,1985年以后,人均粮食产量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单位面 积产量下降所致。这也说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 所带来的增产效果,到了1985年开始趋于减缓。这对发展中 国家来说是一个危机的信号。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种 植面积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加。如果单位面积产量不能提高, 意味着今后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不足。
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
能否满足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大的粮食需求主要 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 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 不容乐观。1975-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年增长率为
3.31%,超过了同期的人口增长率。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归 功于“绿色革命”所带来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但是, 1985-1992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水平趋于缓慢, 赶不上同期的人口增加。人均粮食产量也存在同样的趋势。 1975-1985年,尽管人口增加,年人均粮食产量还是增加了 1.16%,但是1985-1992年,人均粮食产量变成了负增长。
3.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饲用粮食需求增加。
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将改变食物的消费结构,人们将更多 地消费以畜产品为主的高蛋白质食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消费更多的肉类产品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动物 蛋白和油脂品的消费已接近饱和,即使收入增加,也不可能 再增加这类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从动物性食 品中摄取的热量是很低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 预想发展中国家将会消费更多的动物性食品。为了满足动物 性食品需求的增加,必须将更多的谷物转化为饲料,用于生 产以畜产品为主的动物性食品。这种食物结构的变化也会引 起对粮食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 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 3.建立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行技术变革的 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从而鼓励农民 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了一次重
大的生物技术变革,它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 家地少人多这种资源禀赋状况。这次革命的发生不是市场机 制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由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决 策者促进的。可见,在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农业发展 的道路也可以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1.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发展 中国家的爆炸性人口增长。
由于卫生状况、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抚养能力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仍在增长。发展中 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2%的高年增长比率。据 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加至85亿左右,且增 加的人口主要在粮食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2.新品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增产 的潜力。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成的化学肥料价格 上涨,对“绿色革命”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 能够长期地提供廉价化学肥料,是保证“绿色革命” 在增产效果的关键。 3.“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 了不利的影响。农村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变得 更加严重,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绿色革命的特点
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传统品种对化肥反 应不大,或者具有相反的反应,也就是说,增加化肥施 用量不会显著增加传统品种的产量,反而有可能出现产
量下降。新型高产良种对化肥反应很大,若不施肥,高
产良种的产量与传统品种差不多;当化肥施用量增加时,
高产良种的产量随之增加,而且远远高于施同样多化肥
2.决定粮食需求量高低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均粮食 需求量的大小。
人均粮食需求量是一个动态指标,它决定于人均收入水平 的提高和粮食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人均收入增加对粮食需 求的影响,将因收入弹性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恩 格尔定律。在收入低下的贫穷阶段,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多用 于购买食物,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将 逐渐减少。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收入水平低下,满 足生存的食物需求仍然是消费的主要内容,即恩格尔系数很 高,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也就很大,收入增加会导致相对多 的食物需求。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 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 积地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玉米和水稻品种,使 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地增加了。这种种子改良运动 被称为是“绿色革命”。 作为一种生物技术进步,绿色革命不是像美国和 日本那样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所诱导的,而是在 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巨大压力之下发生 的。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扩大耕 地面积来增加产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已是不大可能 的了。于是,研究和开发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技术 就成为主要的出路。
一、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 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根据联合 国粮农组织(FAO)2005年11月发表的《世界粮食安 全状况》报告估计,2000年至2002年,全世界共有 8.5亿人营养不良,其中8.1亿在发展中国家。为此, 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据预测,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人口的比例将 从1990-1992年的20%大幅度将至2030年的6%,然而 由于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总人数下降 速度要慢得多,从1990-1992年的9.15亿降至2030年 的4.4亿左右。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提供粮食是农业部门最基本的作用。特别是对 于饥饿人口有增无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这 一基本作用更是重要。 如何发展农业,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 粮食,消除营养不良,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是发 展中国家的农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本节着重分析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和供给的现 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三、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食品贡献,是指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非农业部门的 人口提供粮食。 2.原料贡献,是指为诸如食品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 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3.市场贡献,是指农民通过购买工业部门生产的诸如化肥、 农业机械等生产用品,以及日用消费品,为工业部门提供 广阔的农村市场。 4.外汇贡献,是指通过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 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5.环境贡献,是指除确保粮食安全之外的农业对保护遗产、 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维护生态,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农业特 有的生态环境功能。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2.“贫穷但很有效率”。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习惯于按一种落后的、一成不变的 技术来进行耕作。这些技术是通过对自身的农业生产进行长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更是如此。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相对于土地而言,劳动力充裕,而 且传统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主要部门,绝大多数的人口
他们的行为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他们通过经验完全
熟悉自己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并能作出最合理
最有效的配置。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人们往往认为传统农民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中,对 外部的市场和价格反应冷淡,只是按照祖辈沿袭下来的习惯
百度文库
行事。事实并不是这样。舒尔茨指出,传统农民总是竭力寻
期观察和积累而形成的,又通过示范和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
相传,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水 平是不相同的,比如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精耕细作的优良 技术,而非洲某些地区至今仍沿袭着刀耕火种的方式。
2.“贫穷但很有效率”
这是舒尔茨针对传统农业所做的著名论断。传 统社会的农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
都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人均土地面积少得可怜。
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
尽管传统农业具有很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很灵敏的市 场反应能力,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生产率还是很低下 的。比如,日本的农业生产率在1960年是印度的5倍,到 1980年变成8倍。为什么传统农业生产率如此低下,是什么 原因阻碍了传统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是因为它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 这种均衡由两个基本条件所致:一个是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 和技术没有变化,仍然是过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种子、灌 溉设施等,技术上还是沿袭祖辈传下来的旧有技术;另一个 条件是传统农业中人们资源配置的效率很高,在不改变技术 水平的情况下,增加传统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高 于投入成本,因此,传统农业的投资收益率是很低的。
的传统品种的产量。所以,高产良种与化肥是高度互补
性投入品。
(三)“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
“绿色革命”为所有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爆发
性增长与粮食供需矛盾带来了转机和希望。
局限性:
1.新品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
种的潜在增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发挥。许多发展中
国家现在仍然是靠天吃饭,灌溉设施不发达,如 果不能消除灌溉的制约条件,就不能期望产量的 大幅提高。
3.31 2.00
(二)发展中国家粮食减产的原因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 2.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减缓。
据FAO的统计资料,1975-1992年,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 积在4亿公顷以上,保持每年0.2%左右的增长率。同期的单 位面积产量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1985-1992年,单位面积 产量不断下降,只有1.7%的年平均增长率。从上述材料来判 断,1985年以后,人均粮食产量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单位面 积产量下降所致。这也说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 所带来的增产效果,到了1985年开始趋于减缓。这对发展中 国家来说是一个危机的信号。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种 植面积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加。如果单位面积产量不能提高, 意味着今后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不足。
二、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
能否满足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大的粮食需求主要 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 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 不容乐观。1975-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年增长率为
3.31%,超过了同期的人口增长率。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归 功于“绿色革命”所带来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但是, 1985-1992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增长水平趋于缓慢, 赶不上同期的人口增加。人均粮食产量也存在同样的趋势。 1975-1985年,尽管人口增加,年人均粮食产量还是增加了 1.16%,但是1985-1992年,人均粮食产量变成了负增长。
3.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饲用粮食需求增加。
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将改变食物的消费结构,人们将更多 地消费以畜产品为主的高蛋白质食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消费更多的肉类产品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动物 蛋白和油脂品的消费已接近饱和,即使收入增加,也不可能 再增加这类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从动物性食 品中摄取的热量是很低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 预想发展中国家将会消费更多的动物性食品。为了满足动物 性食品需求的增加,必须将更多的谷物转化为饲料,用于生 产以畜产品为主的动物性食品。这种食物结构的变化也会引 起对粮食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二、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 1.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 3.建立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行技术变革的 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从而鼓励农民 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成果。
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了一次重
大的生物技术变革,它反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 家地少人多这种资源禀赋状况。这次革命的发生不是市场机 制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由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决 策者促进的。可见,在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农业发展 的道路也可以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1.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发展 中国家的爆炸性人口增长。
由于卫生状况、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抚养能力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仍在增长。发展中 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2%的高年增长比率。据 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加至85亿左右,且增 加的人口主要在粮食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2.新品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增产 的潜力。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成的化学肥料价格 上涨,对“绿色革命”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 能够长期地提供廉价化学肥料,是保证“绿色革命” 在增产效果的关键。 3.“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 了不利的影响。农村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变得 更加严重,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绿色革命的特点
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传统品种对化肥反 应不大,或者具有相反的反应,也就是说,增加化肥施 用量不会显著增加传统品种的产量,反而有可能出现产
量下降。新型高产良种对化肥反应很大,若不施肥,高
产良种的产量与传统品种差不多;当化肥施用量增加时,
高产良种的产量随之增加,而且远远高于施同样多化肥
2.决定粮食需求量高低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均粮食 需求量的大小。
人均粮食需求量是一个动态指标,它决定于人均收入水平 的提高和粮食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人均收入增加对粮食需 求的影响,将因收入弹性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恩 格尔定律。在收入低下的贫穷阶段,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多用 于购买食物,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将 逐渐减少。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收入水平低下,满 足生存的食物需求仍然是消费的主要内容,即恩格尔系数很 高,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也就很大,收入增加会导致相对多 的食物需求。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 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 积地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玉米和水稻品种,使 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地增加了。这种种子改良运动 被称为是“绿色革命”。 作为一种生物技术进步,绿色革命不是像美国和 日本那样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所诱导的,而是在 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巨大压力之下发生 的。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有限,通过扩大耕 地面积来增加产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已是不大可能 的了。于是,研究和开发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技术 就成为主要的出路。
一、持续增加的人口和粮食需求压力 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根据联合 国粮农组织(FAO)2005年11月发表的《世界粮食安 全状况》报告估计,2000年至2002年,全世界共有 8.5亿人营养不良,其中8.1亿在发展中国家。为此, 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据预测,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人口的比例将 从1990-1992年的20%大幅度将至2030年的6%,然而 由于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不足总人数下降 速度要慢得多,从1990-1992年的9.15亿降至2030年 的4.4亿左右。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
提供粮食是农业部门最基本的作用。特别是对 于饥饿人口有增无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这 一基本作用更是重要。 如何发展农业,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 粮食,消除营养不良,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是发 展中国家的农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本节着重分析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和供给的现 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三、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食品贡献,是指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非农业部门的 人口提供粮食。 2.原料贡献,是指为诸如食品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 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3.市场贡献,是指农民通过购买工业部门生产的诸如化肥、 农业机械等生产用品,以及日用消费品,为工业部门提供 广阔的农村市场。 4.外汇贡献,是指通过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 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5.环境贡献,是指除确保粮食安全之外的农业对保护遗产、 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维护生态,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农业特 有的生态环境功能。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2.“贫穷但很有效率”。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1.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
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习惯于按一种落后的、一成不变的 技术来进行耕作。这些技术是通过对自身的农业生产进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