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及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f275f94c77da26924c5b00e.png)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Fra bibliotek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导读:《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七步诗(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鉴赏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3e77d490b4e767f5bcfce0f.png)
诗句鉴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燃:动词,燃烧的意思。 豆萁:豆茎,有些地方也称豆杆。 釜:古代锅的一种称谓。 解释:煮豆是用豆杆燃烧来煮的,豆子在
锅中哭泣。 引申:这里豆和豆萁都是豆苗生长的,是 不同的部位,同根长出的,为后买埋下伏 笔。
诗句鉴赏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煎:煎熬,动词,比喻迫害。 解释:本来都是同根生长的兄弟,为什么
要这么着急煎熬逼迫呢? 引申:比喻古往今来在皇权争斗中,人伦 丧失的无奈,兄弟君臣之间多有阴谋隔阂, 难有人伦温情。
感谢聆听
七步诗
曹植
七步诗原文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曹操病逝后,魏文帝曹丕继位,由于对争 封太子的经历耿耿于怀,担心曹植威胁到自 己的帝位,故一心想除掉自己的兄弟,据史 书记当时载魏文帝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 如作不出将予以处决,曹植面对亲情冷血, 在极度悲愤中应声成诗。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a45e9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c.png)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导语】: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ffe06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f.png)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所以曹植便做了一首七步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供大家阅读!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曹植七步诗原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解释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曹植七步诗后人缩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故事才高八斗为兄所忌东汉以洛阳为都城。
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是东汉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八斗之才”。
曹植自幼聪慧,10多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
与此同时,他的同母哥哥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世子。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
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曹丕的挟嫌猜忌下,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处处受限制和被打击的对象。
七步成诗逃过一劫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
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
《七步诗》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七步诗》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78a24827d3240c8447ef3e.png)
七步诗
两汉:曹植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
曹植《七步诗》诗词原文及赏析
![曹植《七步诗》诗词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e000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5.png)
启发文学创作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启 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 参考。
丰富文学形式
曹植的《七步诗》在文学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采用了六句诗的形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传递中华文化
曹植的《七步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 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和艺术魅力。
教育意义
这首诗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 要地位,被广泛用于中小学 的文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 古代文化和文学,提高他们
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社会影响
由于其考家族、亲情等伦理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个人评价
• 感受与启示:在个人阅读和理解中,《七步诗》让我感受到了 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族情 感和亲情的珍贵。这首诗让我认识到亲情和家族情感是我们生 活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并努力维护它 们。同时,《七步诗》也启示我们要在困难和困境中保持坚强 和乐观的心态,不放弃希望和追求。
传承与发展
《七步诗》在古代文学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影响深远,被后人 广泛传颂,并被收入各种文学典籍。
文化价值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 现象和思想观念,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评价
文学价值
在现代文学评价中,《七步 诗》被视为古代文学的经典 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儒家思想的体现
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 体现了儒家强调的亲情和仁爱的思想。这种 思想强调家庭和睦、亲情友爱,与封建社会
中的兄弟相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植七步诗详解
![曹植七步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3faa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f.png)
曹植七步诗详解《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地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地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地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地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地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地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地思想感情。
以下是曹植七步诗详解,欢迎阅读。
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地,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地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地,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地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地意思是说把豆子地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地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创作背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地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地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地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
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
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地卫队挥刀截下。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四句诗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四句诗](https://img.taocdn.com/s3/m/68de35a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9.png)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四句诗
【原文】
版本一: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f4bdb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2.png)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https://img.taocdn.com/s3/m/e9ab0e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5.png)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解析。
1. 开头两句。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这两句就是在说啊,煮豆子呢是要把它做成羹汤,把豆子过滤后得到豆汁。
你看,曹植就从一个很日常的煮豆子的场景开始说起,就像我们平时唠家常一样。
这就好比你要做饭了,先把食材处理处理,他把这个场景描绘得特别细致,就好像我们能看到锅里煮着豆子,旁边还放着过滤豆子的工具呢。
2. 中间两句。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这里就很有趣啦。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呢。
曹植这想象力可真丰富,他把豆子和豆秸都给拟人化了。
你想啊,锅底下烧着火,豆子在锅里被煮着,那可不就像在哭泣嘛。
而且啊,这豆子和豆秸本来是一体的呀,现在一个在烧一个被煮,多可怜。
这就像家里兄弟俩,本来是一家人,现在却要互相伤害,特别让人揪心。
3. 最后两句。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可是整首诗的精华啊。
曹植直接就点明了主题,说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你何必这么急迫地煎熬我呢?就像兄弟之间,有着相同的血脉,应该互相扶持才对,怎么能互相迫害呢?这就好比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本来是同一个爸妈生的,应该相亲相爱,要是互相使坏,那多不应该呀。
这两句说得特别直白,又特别有力量,让曹丕听了估计也得好好反省反省呢。
二、赏析。
1. 意象与情感表达。
- 这首诗里啊,曹植用“豆”和“萁”这两个意象来比喻自己和哥哥曹丕。
这意象选得可太妙了,简单又贴切。
他通过描写豆子在锅里被煮,豆秸在锅下燃烧的场景,把自己那种被哥哥迫害的无奈和痛苦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他在对曹丕说:“哥呀,咱们可是亲兄弟,你这么对我,我可太委屈了。
”2. 写作手法。
- 从写作手法上来说,先描写场景,再进行情感的升华,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特别棒。
前面几句把煮豆的场景描绘得那么生动,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那个情境当中了。
然后突然来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像给人当头一棒,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曹植内心的悲愤。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曹植七步诗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曹植七步诗](https://img.taocdn.com/s3/m/0190de4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4.png)
成王载
诗结内命吊想植
者
:
》
肆 作品鉴赏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 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 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
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 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
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 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 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思
大曹山立的问的求其人批间中
想
量欲,业物:《贤情退评的重
的有建。质”大、操出动隐视
隐所功此享今墙让,山摇士网
士作立诗受我上众把林隐人罗
不为业受诱隐蒿人隐入士才民
为,的到发约行入士世所都间
朝另影曹隐欲》世视治信聚隐
廷一响植士何开治为国仰集士
所方。《们为头国同。的起,
用面这七出?即辅道另荒来试 。也一启山”以君中一诞。图
肆迫 面 明 反 规 讥 口 害也才映劝讽吻 手反智了。之委 足衬,曹这中婉 的了另植一有深 残曹一的方提沉 忍丕方聪面醒, 。
文学赏析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 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 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 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 定。
分比“内秸好根豆
贴喻哭的燃比上和
切兄泣豆烧同长豆
感弟”煮起胞出秸
人相,得来兄来是
。残以翻却弟的同
,此转把;,一
十来
锅豆就个
有深迫他曹为全 提沉害众丕比诗 醒,。兄对喻以 规讥口弟自,萁 劝讽吻的己控豆 。之委残和诉相
中婉酷其了煎
壹 叁
贰行 足 用 成 相 迫 己 喻 诗 为情来了煎害和,人 。深批千何。其控以 而评古太“他诉箕 骨那名急本兄了豆 肉些句”是弟曹相 相不,也同的丕煎 残顾常因根残对为 的手被此生酷自比 ,
《七步诗》原文及赏析
![《七步诗》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026f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七步诗》原文及赏析《七步诗》原文及赏析诗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b264d381c758f5f61f67a5.png)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
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整理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aa0d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4.png)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整理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闻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方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方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化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境况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下面是我给大家的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盼望能帮到大家!原文七步诗(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解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原来。
煎:煎熬。
相煎:指相互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原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方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方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开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创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受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忧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逼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6a512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c.png)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七步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希望你能够更加了解这首诗。
一、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二、诗意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三、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四、七步诗的真伪谈起七步诗,稍有知识的人马上就能知晓此说所指。
周总理在皖南事变中化用过此意:“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坐稳龙椅之后,以恃才蔑礼的罪名迫害曹植,让他当众行七步吟诗一首,此事即七步诗的`由来。
那么,人们广为相传的七步诗真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七步诗吗?陈思王曹植素以才名著称。
宋无名氏著《释常谈》中有这样一条记载:“谢灵运曾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按理来说,谢灵运的文学造诣在当时已经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而他却对曹植佩服得五体投地。
明代王世贞在《艺苑言》里夸赞曹植:“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害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
”纵观一系列史料,虽然人们都激赏曹植才华出众,但都没有提到他有七步之才。
七步诗(曹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七步诗(曹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7df20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0.png)
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标签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劝诫、亲情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燃:燃烧。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
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
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
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
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
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七步诗曹植原文四句解释
![七步诗曹植原文四句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cd952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d.png)
《七步诗》是三国·魏诗人曹植的一首佳作。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如下: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的诗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他以《白马篇》为代表,描写了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表达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后期,曹丕命曹植七步作诗,作不出即杀之。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对曹丕进行质问和控诉。
后期诗歌内容主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曹植的诗歌风格以雄浑豪放、气势磅礴为主要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他的诗歌语言华美,富有感染力,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
他的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代文学传统,而且发展了五言诗的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曹植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成就,而且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生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六句版本译文、注释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六句版本译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92a87b279563c1ec4da714c.png)
七步诗曹植原文四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2e70d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f.png)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思想感情。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篇1七步诗诗人: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意思是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悲愤。
曹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篇2七步诗-曹植原文:七步诗曹植〔两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燃:燃烧。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蚤:锅。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七步诗-曹植拼音解读:qī bù shīcáo zhí 〔liǎng hàn 〕zhǔ dòu rán dòu qí,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a15c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5.png)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传说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但此诗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争议。
因此事仅为《世说新语》所录,是否为史实待考,而且此诗并未收录于《曹植集》。
作品原文七步诗版本一(出自《世说新语》)煮豆持⑴作羹⑵,漉⑶菽⑷以为汁。
萁⑸在釜⑹下燃⑺,豆在釜中泣⑻。
本⑼自同根生,相煎⑽何⑾太急?版本二(出自《三国演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品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作品译文版本一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的那么狠呢?版本二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创作背景传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
曹丕好不羞愧,只得饶过曹植。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作品鉴赏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写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
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
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
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
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
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译文注释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