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1-3

合集下载

机械测量、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指导书

机械测量、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指导书

机械测量、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机械测量和土地测量测绘作业提供指导。

它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执行测量任务,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测量设备准备为确保测量准确性,操作人员应事先准备好以下测量设备:- 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测量杆和三脚架- 测量带或测距仪- 其他相关的测量工具3. 测量操作步骤3.1 任务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对测量区域进行认真勘测,并了解测量目的和要求。

- 检查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测量点的设置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测量点,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测量点的选择要符合测量任务的要求。

- 使用测量杆和三脚架将测量仪器稳固地放置在测量点上。

3.3 数据采集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操作人员应准确、及时地采集测量数据,并记录以下信息:- 测量仪器的读数- 测量点的坐标- 地形特征和其他需要记录的数据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收集完测量数据后,操作人员应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包括:- 数据校验和清理- 数据处理和计算- 结果分析和解释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量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 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遵守现场管理规定,确保作业安全。

5.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总结了机械测量和土地测量测绘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步骤。

在进行测量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执行,并注意安全事项。

通过正确执行测量作业,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勘工程是指对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进行勘察、调查和评估的工作,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地勘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地勘工程人员一个清晰的工作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地勘工程的各项任务。

同时,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规范要求,确保地勘工程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地勘工程的调查、勘察和评估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勘察、水文测量、地形测量等。

四、作业流程1. 任务准备阶段1.1 确定任务目标和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1.2 组织编制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勘察方法、测量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1.3 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设备,如测量仪器、采样工具等。

2. 野外作业阶段2.1 按照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组织工作人员进入野外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

2.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3.1 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作相应的图表、报告和评估结果。

3.3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报告编制和提交阶段4.1 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地勘工程报告,包括调查、勘察和评估结果等。

4.2 报告内容应准确、清晰,结构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4.3 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委托方,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五、作业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测量设备和处理数据。

3. 野外作业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准确、科学,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2)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 (2)1.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3)1.3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 (3)第2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4)2.1 测量学基本概念 (4)2.2 测量坐标系与基准面 (4)2.3 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 (4)第3章地图学基础 (5)3.1 地图的基本概念 (5)3.2 地图的表示方法 (5)3.2.1 图形符号法 (5)3.2.2 注记法 (5)3.2.3 色彩法 (5)3.3 地图投影与制图综合 (6)3.3.1 地图投影 (6)3.3.2 制图综合 (6)第4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6)4.1 GPS概述 (6)4.2 GPS定位原理 (6)4.3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7)第5章遥感技术与应用 (7)5.1 遥感基本概念 (7)5.2 遥感传感器与数据获取 (8)5.3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8)第6章地理信息系统(GIS) (9)6.1 GIS的基本组成 (9)6.1.1 硬件设施 (9)6.1.2 软件系统 (9)6.1.3 数据 (9)6.1.4 人员与组织 (9)6.2 GIS数据结构与管理 (9)6.2.1 空间数据结构 (9)6.2.2 属性数据结构 (10)6.2.3 空间数据管理 (10)6.3 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10)6.3.1 空间分析 (10)6.3.2 应用领域 (10)第7章工程测量 (11)7.1 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 (11)7.2 控制测量与地形测量 (11)7.2.1 控制测量 (11)7.2.2 地形测量 (11)7.3 线路测量与施工测量 (11)7.3.1 线路测量 (11)7.3.2 施工测量 (12)第8章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 (12)8.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2)8.1.1 像片几何关系 (12)8.1.2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12)8.1.3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2)8.2 数字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技术 (13)8.2.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13)8.2.2 激光雷达技术 (13)8.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应用案例 (13)8.3.1 摄影测量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3)8.3.2 激光雷达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13)8.3.3 摄影测量与激光雷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3)8.3.4 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3)8.3.5 激光雷达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13)第9章不动产测绘 (14)9.1 不动产测绘概述 (14)9.2 不动产测绘的基本方法 (14)9.2.1 地面测量方法 (14)9.2.2 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14)9.2.3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14)9.3 不动产测绘成果与信息化管理 (15)9.3.1 不动产测绘成果 (15)9.3.2 信息化管理 (15)第10章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实践 (15)10.1 实践项目概述 (15)10.2 实践项目实施步骤 (15)10.2.1 项目准备 (15)10.2.2 数据采集 (16)10.2.3 数据处理 (16)10.2.4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 (16)10.3 实践成果评价与总结 (16)10.3.1 实践成果评价 (16)10.3.2 实践总结 (16)第1章绪论1.1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概述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是一门集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指导书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匡助工程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施工还是验收。

1.2 确定测量范围: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段落长度、宽度、高程等具体范围。

1.3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杆等。

二、测量方法2.1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道路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横断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横向剖面数据。

2.3 纵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纵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纵向剖面数据。

三、测量精度控制3.1 标志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设置标志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测量误差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导致数据不许确。

3.3 数据校核: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处理4.1 数据整理: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道路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关键参数。

4.3 数据报告:编制测量数据报告,清晰地呈现测量结果,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量作业安全5.1 安全意识培训:对参预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5.2 安全防护设施:在测量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5.3 应急预案:制定测量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道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各个环节,希翼能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作业指导书

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作业指导书

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测绘基础理论 (2)1.1 测绘学概述 (2)1.2 测绘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2)1.2.1 测绘坐标系 (2)1.2.2 高程系统 (3)1.3 测绘常用仪器与设备 (3)1.3.1 测量仪器 (3)1.3.2 摄影测量仪器 (3)1.3.3 遥感设备 (3)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4)2.1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4)2.2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 (4)2.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4)2.2.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4)2.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5)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3.1 数据采集方法 (5)3.1.1 地面测量法 (5)3.1.2 遥感法 (5)3.1.3 GPS测量法 (5)3.1.4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 (6)3.2 数据处理流程 (6)3.2.1 数据整理 (6)3.2.2 数据预处理 (6)3.2.3 数据融合 (6)3.2.4 数据分析 (6)3.2.5 数据输出 (6)3.3 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 (6)3.3.1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6)3.3.2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6)3.3.3 数据质量评价流程 (6)3.3.4 数据质量管理 (7)第四章地图制作与表达 (7)4.1 地图设计与编制 (7)4.2 地图符号与注记 (7)4.3 地图投影与坐标转换 (8)第五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8)5.1 遥感原理与分类 (9)5.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9)5.3 遥感技术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9)第六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10)6.1 GPS基本原理 (10)6.1.1 卫星星座 (10)6.1.2 信号传播 (10)6.1.3 定位原理 (10)6.2 GPS测量技术 (10)6.2.1 单点定位 (11)6.2.2 差分定位 (11)6.2.3 实时动态定位(RTK) (11)6.3 GPS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11)6.3.1 测绘领域 (11)6.3.2 地理信息科学领域 (11)6.3.3 其他应用领域 (11)第七章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 (12)7.1 数字高程模型概述 (12)7.2 地形分析原理与方法 (12)7.3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实例 (12)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13)8.1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13)8.2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14)8.3 地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14)第九章测绘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14)9.1 测绘法律法规概述 (14)9.2 测绘职业道德规范 (15)9.3 测绘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15)第十章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前沿技术 (16)10.1 无人机测绘技术 (16)10.2 大数据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16)10.3 城市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 (16)第一章测绘基础理论1.1 测绘学概述测绘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以及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信息的科学。

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

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

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一、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形图测绘作业在市工程建设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地形图测绘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造成测绘过程复杂和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技术,通过一次测量即可获取多种地形数据,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市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作业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测绘结果准确、高效。

三、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确定测绘范围和目标,明确需求。

收集地形图测绘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图纸、现场实地勘察数据等。

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测绘车辆等。

2.现场勘察在测绘范围内进行现场勘察,记录重要地貌特征、地理标志等。

对于无法在地面进行测量的地形特征,如建筑物、高架桥等,可以使用遥感技术进行获取。

3.多测合一测量使用先进的多功能测绘仪器进行测量,获取地形地貌数据、高程数据、地表覆盖数据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应用。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地形图测绘结果。

使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配准、增强、拼接等工作,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成果生成与呈现根据需求,生成地形图测绘成果报告,包括数字地形模型(DTM)、等高线图、三维地图等。

同时,将测绘结果与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四、注意事项1.测量前,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工作,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查。

2.现场勘察时,注意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测量时,遵循测量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4.数据处理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和错误。

5.成果生成时,尽量提供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方便使用者获取所需信息。

五、总结通过“多测合一”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市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地形图测绘效率和准确度。

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作业指导书

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作业指导书

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概述 (3)1.2 测量学基本概念 (3)1.3 地图制图基本原理 (4)第2章测量基准与坐标系统 (4)2.1 测量基准 (4)2.1.1 水平基准 (4)2.1.2 垂直基准 (4)2.2 坐标系统 (4)2.2.1 地理坐标系 (5)2.2.2 投影坐标系 (5)2.2.3 空间直角坐标系 (5)2.3 地球形状与大地测量模型 (5)2.3.1 地球形状 (5)2.3.2 大地测量模型 (5)第3章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6)3.1 测角仪器 (6)3.1.1 经纬仪 (6)3.1.2 水准仪 (6)3.2 测距仪器 (6)3.2.1 光电测距仪 (6)3.2.2 超声波测距仪 (6)3.3 测高仪器 (7)3.3.1 激光测高仪 (7)3.3.2 遥感测高仪 (7)第4章水准测量 (7)4.1 水准测量原理 (7)4.2 水准仪及其使用 (8)4.3 水准路线布设与数据处理 (8)第5章导线测量 (8)5.1 导线测量原理 (8)5.2 导线测量布设与观测 (9)5.2.1 导线布设 (9)5.2.2 导线观测 (9)5.3 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9)第6章三角测量 (10)6.1 三角测量原理 (10)6.2 三角网布设与观测 (10)6.2.1 三角网布设 (10)6.2.2 三角网观测 (10)6.3 三角测量数据处理 (10)6.3.2 误差分析 (11)6.3.3 坐标计算 (11)第7章摄影测量与遥感 (11)7.1 摄影测量基本概念 (11)7.1.1 摄影测量定义 (11)7.1.2 摄影测量的分类 (11)7.1.3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11)7.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1)7.2.1 遥感技术概述 (11)7.2.2 遥感数据的类型 (11)7.2.3 遥感技术的应用 (12)7.3 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 (12)7.3.1 影像预处理 (12)7.3.2 特征提取 (12)7.3.3 目标识别与分类 (12)7.3.4 三维重建 (12)7.3.5 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 (12)第8章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 (12)8.1 地图投影基本理论 (12)8.1.1 地图投影的定义 (12)8.1.2 地图投影的分类 (12)8.1.3 地图投影的性质 (13)8.2 常见地图投影及其应用 (13)8.2.1 横轴墨卡托投影 (13)8.2.2 高斯克吕格投影 (13)8.2.3 赤平投影 (13)8.2.4 球心投影 (13)8.3 坐标变换方法 (13)8.3.1 墨卡托坐标变换 (13)8.3.2 高斯克吕格坐标变换 (14)8.3.3 投影变换 (14)8.3.4 坐标系转换 (14)第9章地图设计与编制 (14)9.1 地图设计原则与方法 (14)9.1.1 设计原则 (14)9.1.2 设计方法 (14)9.2 地图符号与注记 (15)9.2.1 地图符号 (15)9.2.2 地图注记 (15)9.3 地图编制工艺与质量控制 (15)9.3.1 地图编制工艺 (15)9.3.2 质量控制 (15)第10章现代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 (16)10.1.1 GPS概述 (16)10.1.2 GPS测量原理 (16)10.1.3 GPS在现代测量与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16)10.2 激光扫描与三维测量 (16)10.2.1 激光扫描技术概述 (16)10.2.2 激光扫描在三维测量中的应用 (16)10.2.3 三维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16)10.3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制图 (17)10.3.1 GIS概述 (17)10.3.2 GIS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17)10.3.3 地图制图数据采集与处理 (17)10.4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7)10.4.1 遥感技术概述 (17)10.4.2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17)10.4.3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发展趋势 (17)第1章绪论1.1 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概述测量与地图制图技术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环境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环境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环境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明确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3 职责3.1环境地质调查单位负责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2 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4 工作程序及要求工作流程分为作业准备和野外作业两个阶段。

4.1 作业准备4.1 作业准备4.1.1 资源配备4.1.1.1 人员配备:项目设计批准后,根据任务书和设计的工作量,进行项目的组织和人员配备,并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4.1.1.2 物资配备: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配备和采购有关物资。

采购物资按《实物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4.1.2 技术准备4.1.2.1 学习规范: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设计和相关的规范规定,明确项目控制的重点、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4.1.2.2 现场实习:项目组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现场踏勘,熟悉工作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情况,加强感性认识,掌握调查方法。

4.1.2.3 统一要求:项目组负责人组织学习工作细则,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4.2 野外作业4.2.1 环境地质调查:路线布置、观测记录、资料整理检查。

4.2.2 环境地质钻探: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部分。

4.2.3 抽水试验:见水文地质抽水试验部分。

4.2.4 岩土水样品采取:见水文地质水样采取和工程地质岩土样采取部分。

4.2.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试验:试验仪器安装、试验操作、现场试验记录、成果资料整理。

4.2.5 地下水动态监测:见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监测部分。

4.2.6 野外验收:见水文地质部分。

5 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5.1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5.1.1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

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一、等级控制测量(平面)作业指导书作业前准备工作○,1项目测量组长获得任务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到实地进行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错误!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准备.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书,确定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继续完善测区资料的收集(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

○,3项目测量组长根据平面控制等级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对仪器进行相关的检校,包括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一般记录手簿、脚架、觇牌、棱镜、气压计、温度计等的完好状态,是否处在检定期内,有不合格项目不得用于作业.错误!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如气压、温度和加乘常数。

进行气压、温度改正。

2选点、埋石2。

1按《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选点密度按P8 2—2条实施。

错误!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邻点之间通视良好。

测线离开障碍物和地面距离在1米以上,离开高压线宜大于5米。

点位应选取在便于架设仪器和便于观测作业。

标混凝土桩便于长期限保存的地方,同时应保证方便低等级加密。

错误!选点埋桩时除考虑工作因素外,还要考虑到人身安全的因素.错误!埋桩错误!制标木桩规格为:上面5厘米×5厘米,下底3厘米×3厘米,深60厘米。

可用钻孔后水泥现场浇灌。

3.1制标木桩按要求挖坑,打进后混凝土浇筑。

3.4点之记的绘制3.4.作业人员熟悉地形表示及要点,在外业及时绘制点之记.3.4.点之记绘制与实地相符,用指北针确定北方向,绘制草图比例不能失调,确定标桩所处位置,记录交通路线、电杆号码等情况。

4.精度指标4。

1各等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及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4。

2各等级导线测量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13 2-3—11、P39 3—5—8条执行。

见下表:5。

观测和记录5.1注意安全,爬高标时一定要系安全带,在交通繁忙地区注意车辆,穿安全服装。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适用范围 (1)2施工准备 (1)3技术要求 (1)4开工复测 (1)5施工放样测量 (1)5.1路基施工测量 (2)5.1.1填方路段 (2)5.1.2挖方路段 (2)5.2涵洞测量控制 (2)5.3房建施工测量 (3)5.3.1建筑物平面控制 (3)5.3.2建筑物高程控制 (4)6 竣工测量 (4)7人员设备组织 (5)8保障测量精度的措施 (5)9测量注意事项 (6)9.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2水准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3 RTK测量注意事项 (7)10安全要求 (7)10.1测量人员安全防护 (7)10.2测量仪器安全防护 (8)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施工测量放样。

2施工准备(1)已完成全线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并有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高程控制网原始数据、高程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点成果对比表、控制点测量成果表、控制点平面布置图等成果文件(2)由工程部长组织完成靖神铁路包西线红石峡车站接轨改扩建工程所有涵洞的坐标计算,并形成坐标文件,由工程部长及测量主管复核签字并存档。

(3)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定期校核测量仪器。

3技术要求(1)《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18);4开工复测(1)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复测。

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线路的有关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位交接。

主要桩位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水准点、导线点。

(2)施工复测时,应对全线的控制桩间、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

(3)施工复测的精度和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当精度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

当确定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精度要求,则应改动定测成果。

(4)复测采用的方法应与原控制测量相同,且精度不应低于原控制测量等级,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整性,对于丢失或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精度内插法恢复或补增。

地形测绘作业指导书

地形测绘作业指导书

地形测绘作业指导书篇一: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测绘生产作业指导书

测绘生产作业指导书

测绘生产作业指导书阳泉市测绘处1、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2、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3、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地形图测绘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适用于局部范围内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测绘内容都由人工全野外数字化测绘,测绘采用RTK和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

测绘技术依据如下。

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2、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5、用图单位具体要求1、图根控制点的测量图根控制采用我单位建设的南方测绘RTK-CORS工作站进行,图根控制点的点位选在视野开阔处, 图根点标志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超过15度,并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

观测时流动站的架设采用三脚架对中整平,保证了稳固性和对中精度,每点采集数据不少于3个,采样间隔不低于3分钟,各次观测数据的较差≤2cm,每个点至少要保证有两个通视方向。

使用RTK 控制点时首先要进行边长检查边长和方向检核。

检查结果应符合下表规定。

RTK控制点外业检查技术要求2、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目录1目的…。

2适用范围3引用文件测距方法4术语和定义5职责6工作程序6。

1距离测量6.2已知长度的测设6.3已知角度的测设6.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6.5点的高程位置的测设7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7.1建筑方格网的测设7.2用轴线法建立施工控制网8高程控制测量8.1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8.2标桩的埋设9建筑场地平整测量9.1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依据9.2土方方格网的测设10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施工放线、抄平10。

1发用建筑主轴线及矩形控制的测设1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1.1房屋定位测量11.2基础施工测量11.3墙身皮数杆的设置11。

4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11。

5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11.6厂房施工测量11。

7管道工程施工测量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我公司的工程测量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并保证施测精度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承建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大型土石方工程场地平整、地下管道等的定位、放线及施工测量工作的控制。

3引用文件a)国家及建筑业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b)《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术语和定义引用上述文件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公司及分公司总工程师主管测量工作,并指导、解决复杂工程测量中的技术难题。

5.2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测量技术人员编制施测方案,并认真进行复核后,交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5.3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测人员参加同建设单位组织的对鉴定定位测量的复审。

5.4分公司质量检查部门负责对各楼层轴线、墙柱边线、洞口尺寸位置及标高的测量放线进行复查。

5.5施测人员对自己人的测量结果负责,对成果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测量仪器、工具正确使用操作,并妥善保管和维护.6工作程序6。

1距离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

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还须考虑垂曲改正。

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经验鉴定过的钢卷尺,有条件时可使用红外线测距仪。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测绘工程概述 (3)1.1 测绘工程的意义与任务 (3)1.2 测绘工程的基本原理 (4)第2章测绘基础知识 (4)2.1 测量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4)2.1.1 测量坐标系 (4)2.1.2 坐标转换 (4)2.2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量 (5)2.2.1 水平角测量 (5)2.2.2 竖直角测量 (5)2.3 距离测量与高差测量 (5)2.3.1 距离测量 (5)2.3.2 高差测量 (6)第3章测量误差理论 (6)3.1 测量误差概述 (6)3.2 误差传播定律 (6)3.3 精度评定与最小二乘法 (6)第4章控制测量 (6)4.1 控制测量概述 (6)4.2 水平控制网布设与观测 (7)4.2.1 水平控制网布设 (7)4.2.2 水平控制网观测 (7)4.3 高程控制网布设与观测 (7)4.3.1 高程控制网布设 (7)4.3.2 高程控制网观测 (8)第5章地形图测绘 (8)5.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8)5.1.1 地形图的概念 (8)5.1.2 地形图的分类 (8)5.1.3 地形图的比例尺 (9)5.1.4 地形图的坐标系 (9)5.2 地形图测绘方法 (9)5.2.1 测绘准备工作 (9)5.2.2 控制测量 (9)5.2.3 地形图测绘 (9)5.3 地形图测绘成果整理与检查 (10)5.3.1 成果整理 (10)5.3.2 成果检查 (10)第6章工程测量 (10)6.1 水工建筑物测量 (10)6.1.1 一般规定 (10)6.1.2 平面控制测量 (10)6.1.3 高程控制测量 (10)6.1.4 地形图测绘 (11)6.1.5 建筑物放样 (11)6.1.6 变形监测 (11)6.2 道路工程测量 (11)6.2.1 一般规定 (11)6.2.2 平面控制测量 (11)6.2.3 高程控制测量 (11)6.2.4 中线放样 (11)6.2.5 横断面测绘 (11)6.3 管线工程测量 (11)6.3.1 一般规定 (11)6.3.2 平面控制测量 (12)6.3.3 高程控制测量 (12)6.3.4 管线放样 (12)6.3.5 沉降观测 (12)第7章摄影测量与遥感 (12)7.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2)7.1.1 摄影测量基本概念 (12)7.1.2 摄影测量坐标系 (12)7.1.3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2)7.1.4 摄影测量误差分析 (12)7.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3)7.2.1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 (13)7.2.2 遥感数据类型与传感器 (13)7.2.3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13)7.2.4 遥感应用领域 (13)7.3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13)7.3.1 地形图测绘 (13)7.3.2 工程勘察 (13)7.3.3 线路勘测 (13)7.3.4 城市规划 (13)7.3.5 环境监测 (14)7.3.6 灾害监测与评估 (14)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 (14)8.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4)8.2 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14)8.2.1 地理数据采集 (14)8.2.2 地理数据处理 (14)8.3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15)8.3.1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5)8.3.2 测绘成果可视化 (15)8.3.3 测绘项目管理 (15)第9章测绘成果管理与质量控制 (16)9.1 测绘成果管理 (16)9.1.1 成果分类与归档 (16)9.1.2 成果存储与保管 (16)9.1.3 成果更新与维护 (16)9.2 测绘质量控制 (16)9.2.1 质量控制体系 (16)9.2.2 质量检查与评估 (16)9.2.3 质量改进措施 (16)9.3 测绘成果交付与验收 (16)9.3.1 成果交付 (16)9.3.2 成果验收 (16)9.3.3 成果售后服务 (16)第10章现代测绘技术与发展趋势 (17)10.1 全球定位系统(GPS) (17)10.1.1 GPS概述 (17)10.1.2 GPS在测绘中的应用 (17)10.1.3 GPS现代化 (17)10.2 激光扫描与三维建模 (17)10.2.1 激光扫描技术概述 (17)10.2.2 三维建模方法 (17)10.2.3 激光扫描与三维建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17)10.3 测绘技术发展展望与挑战 (17)10.3.1 新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17)10.3.2 测绘技术面临的挑战 (17)10.3.3 发展趋势与建议 (18)第1章测绘工程概述1.1 测绘工程的意义与任务测绘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地籍测量 作业指导书(精编文档).doc

地籍测量 作业指导书(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总则1.1内容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

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

地籍测绘成果包括:地籍数据集,地籍簿册和地籍图。

1.2 技术依据1、《地籍测绘规范》CH/T 5002-94;2、《地籍图图式》CH/T 5003-94;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8969-2010;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2地籍测量精度要求2.1 界址点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

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间的问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下式计算结果。

2.2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地籍图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4mm。

2.3坐标系统地籍测绘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均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

2.4地籍图的比例尺城镇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 1 00。

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般采用1: 2 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 500。

3平面控制测量3.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3.2平面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包括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测绘工程作业是在地理坐标系统下利用测量和计算方法,获取和处理地面或地下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特征信息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介绍测绘工程作业的基本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测绘工程人员顺利完成任务。

二、测绘任务准备在开始测绘工程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测绘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定义测绘目的:明确测绘的目的和要求,如地形测绘、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现有的地图、影像资料等,以了解测绘区域的基本情况和辅助测绘。

3. 组织测绘人员:根据测绘任务的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人员组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测量与采集数据测量与数据采集是测绘工程作业的核心环节,需要仔细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地面测量: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地面测量。

2. 数据采集:对于需要采集实地数据的任务,可以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备份和整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绘结果的过程。

1. 数据检查与筛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计算: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配准,得出测绘结果。

五、制图与输出测绘工程作业的结果通常以图件形式输出,包括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1. 绘制图件: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使用绘图软件将测绘结果制成图件,并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标注。

2. 输出与归档:将绘制好的图件进行输出,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六、项目验收与总结项目验收是对测绘工程作业的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1. 验收标准与方法: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测绘结果进行评估。

2. 项目总结:在项目验收结束后进行项目总结,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 等方法测量。

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的小巷可不表示。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简单房屋小于时,可用直线连接。

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4.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水运和海运的航行标志,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m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

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桥墩或立柱视用图需要表示,垂直的挡土墙可绘实线而不绘挡土墙符号。

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高速公路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注明公路名称。

中央分隔带视用图需要表示。

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绘出。

跨越河流或谷地的桥梁,应实测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加注建筑结构。

码头应实测轮廓线,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者注“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大车路、乡村路、内部道路按比例实测,宽度小于1M毫米时只测路中线,以小路符号表示。

5.管线测绘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

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

并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

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地下管线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水龙头、电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应实测中心位置,以符号表示,必要时标注用途。

6.水系测绘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根据需要可测注水深,也可用等深线或水下等高线表示。

河流、溪流、湖泊、水库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

河流在图上宽度小于、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1mm(1:2000在形图上小于)的用单线表示。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为准。

各种干出滩在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或注记表示,并适当测注高程。

水位高及施测日期视需要测注。

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时令河应测注河床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塘顶边及塘底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并根据需要注记井台至水面的深度。

7.境界测绘境界的测绘,图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县(区、旗)和县以上境界应根据勘界协议、有关文件准确清楚地绘出,界桩、界标应测坐标展绘。

乡、镇和乡级以上国营农、林、牧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界线按需要测绘。

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

8.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

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以适当取舍。

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

当1:2000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

梯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可用等高线表示。

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9.植被的测绘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

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

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

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

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

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

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注记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基本等高距为米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米时可注至分米。

11.地形要素的配合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或缩小1/3表示。

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表示。

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合,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

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

境界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应离线状地物在相应一侧不间断地绘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或河流主航道为界时,应在河流中心线位置或主航道线上每隔3~5cm绘出3~4节符号。

主航道线用黑实线表示;不能在中心线绘出时,国界符号应在其两侧不间断地跳绘,国内各级行政区划界可沿两侧每隔3~5cm交错绘出3~4节符号。

相交、转折及与图边交接处应绘符号以示走向。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绘出。

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当图式符号不能满足测区内测图要求时,可自行设计新的符号,但应在图廓外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