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维生素、激素与抗生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肝、 牛奶和蛋黄中。亦可由储存于皮下的7-脱氢 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
• 7 -脱氢胆固醇又称维生素D3原。
(三)理化性质
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 油脂及脂溶剂,非常稳定,不易被酸、碱或 氧化破坏
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进行定量测 定。
三、泛酸(VB3) (一)化学本质 由一分子β丙氨酸与一分
子羧酸缩合而成。
也叫遍多酸
(二)活性形式
(三)作用
• 泛酸可构成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酰化酶) 及硫激酶的辅酶。
• 在糖、脂及氨基酸代谢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四、尼克酰胺(VPP)
(一)化学本质 尼克酰胺和尼克酸分别是 吡啶酰胺和吡啶羧酸,都是抗糙皮病因子, 又称VPP、也叫烟酰胺
生物学功用及缺乏病
1. 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 2. 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和健全
维生素A能促进上皮细胞中糖蛋白的合成 3.促进生长和发育
维生素A具有类似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4.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D
• (一)化学本质
•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又叫抗佝偻病维 生素
(二) 来源
• 维生素D2:主要存在植物中。在日光或紫外 光照射下转变为可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2。 因此,称麦角固醇为维生素D2原。
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 ③氰钴氨素VitB12 ④羟基钴氨素VitB12
(三)性质
深红色晶体,无臭无味,可溶于水及乙醇、 丙酮
结晶稳定,酸、碱、氧化还原剂等均可以破 坏VB12
(四)功能 参与三类反应:
分子内重排(异构); 一碳单位(如甲基)转移; 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苷酸
来源
肝脏、肉类及牛奶中含VB12很多,植物中 不含。素食者也易缺乏。
缺乏叶酸则可导致巨红细胞贫血(巨大而 极易破碎)贫血、舌炎等 叶酸容易缺乏,特别是孕妇
八、钴胺素(VB12) (一)化学本质
由一个咕啉环和中心钴离子组成,又称氰钴氨 素或抗恶性贫血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肝脏。
(二)主要活性形式 ①5’-脱氧腺苷结合的辅酶B12 变位酶的辅
酶
②甲基钴胺素(甲钴素)氰基被甲基取代,
五、维生素B6 (VB6) (一)化学本质
是吡啶衍生物,统称吡哆素
(二)活性形式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三)功能 参与氨基酸的多种代谢:
是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还参与 氨基酸内消旋、W、C、M、S、T和氨基酸的 脱水反应 缺乏VB6可引起周边神经病变及高铁红细胞贫 血症。
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神
•缺乏:佝偻病、严重的蛀牙、软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 症
• 2.帮助吸收VA
• 烟雾会遮断制造维生素D 的太阳光线;
强烈的日晒灼伤后,皮肤 将停止制造维生素D。
多喝奶制品!
维生素D中毒
机体只能从胆汁排出过多的维生素D,维生 素D如摄食过量则会中毒。
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 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包括血管、 心肌、肺、肾、皮肤等)的钙化,导致重 大病患。
CH2OPO3H2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δ-lactone
(五)来源及缺乏症: 来源于酵母、肝脏、瘦肉、牛奶蔬菜、谷类 玉米中含量极低 人体肠道内细菌能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但合
成率极低
缺乏症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PP所引起的疾病为对称性皮炎, 又叫赖皮病(pellagra)。在狗生黑舌病。赖皮病患者的中枢 及交感神经系统、皮肤、胃、肠等皆受不良影响。主要症 状为对称性皮炎,消化道炎和神经损害与精神紊乱,两手 及其裸露部位呈现对称性皮炎。中枢神经方面的症状为头 痛、头昏、易刺激、抑郁等。Trp可转变为尼克酰胺,以 玉米为主食易患缺乏症(玉米中Trp贫乏)。
三维生素E (一)化学本质
• 维生素E属酚类化合物,又称生育酚
(二)来源
分布广泛,蔬菜、谷类及动物性食物中都存 在 种子的胚芽,尤其是麦胚油、玉米油和花生 油中含量很高。 豆油含量最高,玉米油次之
(三)理化性质
维生素E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但对氧极 为敏感,易于自身氧化。故常用作抗氧 化剂加到食品中。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以豆油、玉 米油含量最多。
(四)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1.与动物生殖有关 表现为不育 故临床上常用 作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流产。
2.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E可以消除体内的多余 的自由基,治疗如巨幼红细胞贫血
• 四、维生素K
• (一) 天然维生素K由2-甲基-1,4-萘醌和 侧链构成,有K1、K2两种,人工合成的K3、 K4无侧链。
(二)活性形式 四氢叶酸(FH4或THFA)
(三)性质 浅黄色结晶,微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水溶液易被光破坏。
(四)功能 THFA是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主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某些氨基酸(Met、Gly、Ser)的合成 参与嘌呤环的合成 dUMP → TMP 高半光氨酸 → Cys
(五)来源及缺乏症 叶酸分布广泛,肉类中含量丰富。 苯巴比妥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干扰叶酸吸 收与代谢。
(四)功能 1.参与氨基酸的羟化:胆固醇、胶原 2.抗氧化,容易氧化,是强力抗氧化剂, 3.其他:防贫血、改善变态反应及防感冒
缺乏抗坏血酸会影响胶原合成及结缔组织 功能,使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发生坏血 病
十、硫辛酸
辅酶Q
• 又称泛醌,广泛存在于线粒体中,与细胞 呼吸链有关。泛醌起传递氢的作用。
•
•
第二节 激素
一、 激素的概念
早期概念:由生物体内特殊组织或腺体产生, 通过体液到达靶器官,并产生特异激动效应 的一群微量有机化合物。
现在概念:机体内一部分细胞产生,通过扩散、 体液运送至另一部分细胞,并起代谢调节控 制作用的一类微量化学信息分子。
广义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内,协调不同细胞活 动的化学信使。它使高等生物体的细胞、组 织和器官,既分工又协作。
纯化饲料
矿物质、 蛋白质、 脂肪、核 酸、糖
动物合成某些 维生素的功能 退化,必须依 靠植物和微生 物提供,一旦 缺乏——病或 死。
纯化饲料+极微量牛奶
提问:说明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牛奶中存在需要量 极少,但生存必须 的食物辅助因子— —维生素
三、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A、D、E、K等
调控某些生物机能
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有B1、 B2、PP、B6、B12、泛酸、生物素及叶 酸八种)和维生素C
二、核黄素(VB2) (一)化学本质
核黄素是异咯嗪与核糖醇的缩合物, 是黄素蛋白的辅基。
• (二)活性形式
• 它有两种活性形式,一种是黄素单核苷酸 (FMN),一种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三)性质
微溶于水及乙醇,极易溶于碱性溶液。水 溶液呈黄绿色荧光,对光、酸不稳定
(四)功能 传递氢和电子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K时常有出血倾向。 新生儿、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吸收障碍可引 起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
• 一、硫胺素(VB1)
• (一)化学本质
• 由一含S个的噻唑环和一个含NH2的嘧啶环 组成,因噻唑环含硫,嘧啶环有氨基取代 而得名。
(二)活性形式
(三)性质
易溶于水,酸性条件稳定,中性、碱性易被氧化, 233nm 267nm 有紫外吸收带 氧化剂存在可将其氧化成深蓝色的脱氢硫氨素 与重氮化试剂反应 红色
经递质的合成都需要V-B6(氨基酸脱羧反应),
而血红素前体的合成也需要V-B6。
(四)来源: 肉、蛋、蔬菜、谷类中含量较多
新生婴儿易缺乏。
六 生物素(bioton) (一)化学本质
由杂环与戊酸侧链构 成,又称维生素H,
其结构可视为由尿素与 硫戊烷环结合而成,并 有一个C5酸枝链
(二)活性形式: 生物素 (三)作用
(二)活性形式 两种,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 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AMP
(三)性质: 烟酸与烟酰胺皆为无色晶体,性质稳定,溶
于水及乙醇。 260nm处有一个紫外吸收光谱 与溴化氰生成黄绿色化合物 定量检测
(四)功能作用
NAD和NADP是脱氢酶的辅酶 分别称为辅酶Ⅰ和辅酶Ⅱ。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参与构成多种黄素蛋白的辅基。
在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α酮酸脱羧、 β氧化、氨基酸脱氨、嘌呤氧化等过程中 起传递氢和电子的作用。
来源: 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如谷类、黄豆、猪 肝、肉、蛋、奶等,也可由肠道细菌合 成。冬季北方缺少阳光,植物合成V-B2 也少,常出现口角炎。
缺乏V-B2还可引起唇炎、舌炎、贫血等
羧化酶的辅酶
丙酮 酸
CO2 ATP+H2O
ADP+Pi
丙酮酸羧化 酶
PEP羧激酶
草酰乙 酸
GTP
P
GD
P
磷酸烯醇丙
CO2
酮酸(PEP
)
(四)来源: 来源广泛,但花生、蛋类、巧克力含 量最高 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 缺乏可引起皮炎。动物缺乏生物素, 消瘦、脱毛、神经过敏
在生鸡蛋清中有抗生物素蛋白
七、叶酸 (一)化学本质 由蝶酸与谷氨酸构成,又称维生素M。
第三章 维生素、激素与抗生素
讲授提纲
第一节 维生素概念与分类(掌握) 维生素功能(了解)。
第二节 激素的概念(掌握),激素的化学 本质与常见激素的功能(了解)。
第三节 抗生素概念(掌握),抗生素作用 机理(了解)。
第一节 维生素
一、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必需的多种生物小分子
营养物质。 二、发现
发现 (1906年英国)
(四)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 维生素D3本身无生物活性,1,25二羟维生 素D3,才能发挥其生物化学功能。
• 1,25二氢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
• 促进小肠细胞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进而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 提高血浆钙磷的含量,
• 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人 特别是乳母孕妇发生骨软化症
三 激素的化学本质
• P 551-553
• 含氮激素(蛋白、肽类、氨基酸衍生物) • 固醇类激素 •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四 重要激素功能举例
★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
1 结构 ①β-细胞 胰岛素 A链21 a.a残基 B链30 a.a残基 ②α-细胞 胰高血糖素 29 a.a残基 2 功能 ①胰岛素: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抑制肝糖元
二、激素的分泌特点
(1)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血液 循环,转运至靶细胞,产生激动效应。
(2)旁分泌:部分细胞分泌激素,通过扩散, 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3)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对自身或同类细 胞发挥作用。
(4)外激素:从体内分泌,排出体外,通过空 气、水等传插,引起同种生物产生生理效应。
(四)功能
α酮酸脱羧酶的辅酶,(将底物移入(出)脱羧酶的活性中心)。也是 转酮醇酶、丙酮酸脱氢酶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
来源:
糙米、油菜、猪肝、鱼、瘦肉中含量丰富。 但生鱼中含有破坏B1的酶,咖啡、可可、 茶等饮料也含有破坏B1的因子。
缺乏症
• 缺乏硫胺素会导致糖代谢障碍,血液中 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影响神经组织 供能,产生脚气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虚 弱、萎缩,小腿沉重、下肢水肿、心力 衰竭等。
胃粘膜能分泌一种粘蛋白,可与VB12结 合,促进吸收,称为内因子。缺乏内因 子时易被肠内细菌及寄生虫夺去,造成 缺乏
和叶酸协同作用,参与核酸等物质的合 成。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
九、抗坏血酸(VC) (一)化学本质:是烯醇式L-古洛糖酸内酯 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
(二)活性形式 还原型VC
(三)性质 无色片状晶体,有酸味,溶于水及乙醇, 不耐热,易被光及氧气氧化
H C OH
NADP+
NADPH+H+ C O
H C OH O
H C OH O
HO C H H C O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lucose 6-phosphate
HO C H H C OH
HC
dehydrogenase(G6PD)
HC
CH2OPO3H2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e
辅酶,参与酶催化反应中底物基团的转移
维生素A
(一)化学本质
含有白芷酮的不饱和一元伯醇类
(二)来源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以肝、 乳制品及蛋黄中含量最多。
植物中虽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红辣 椒、黄玉米中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类胡萝 卜素及玉米黄素,此类物质可在肠及肝中 转化成维生素A。
R
• (二)来源
• K1存在于绿叶蔬菜及动物肝脏、蛋黄中, K2由人体肠道细菌合成。
• 功能 • 促进凝血 电子传递体
维生素K
血纤维蛋白质
凝血酶
促凝血蛋白原 血浆凝血酶 磷脂、Ca2+ 凝血酶原
不溶性血 纤维蛋白 凝块
来源:食物(各种)、肠道中微生物(大肠杆菌、
乳酸菌)的合成,不易缺乏
(三)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
• 7 -脱氢胆固醇又称维生素D3原。
(三)理化性质
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 油脂及脂溶剂,非常稳定,不易被酸、碱或 氧化破坏
在2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进行定量测 定。
三、泛酸(VB3) (一)化学本质 由一分子β丙氨酸与一分
子羧酸缩合而成。
也叫遍多酸
(二)活性形式
(三)作用
• 泛酸可构成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酰化酶) 及硫激酶的辅酶。
• 在糖、脂及氨基酸代谢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四、尼克酰胺(VPP)
(一)化学本质 尼克酰胺和尼克酸分别是 吡啶酰胺和吡啶羧酸,都是抗糙皮病因子, 又称VPP、也叫烟酰胺
生物学功用及缺乏病
1. 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 2. 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和健全
维生素A能促进上皮细胞中糖蛋白的合成 3.促进生长和发育
维生素A具有类似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4.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D
• (一)化学本质
•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又叫抗佝偻病维 生素
(二) 来源
• 维生素D2:主要存在植物中。在日光或紫外 光照射下转变为可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D2。 因此,称麦角固醇为维生素D2原。
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 ③氰钴氨素VitB12 ④羟基钴氨素VitB12
(三)性质
深红色晶体,无臭无味,可溶于水及乙醇、 丙酮
结晶稳定,酸、碱、氧化还原剂等均可以破 坏VB12
(四)功能 参与三类反应:
分子内重排(异构); 一碳单位(如甲基)转移; 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苷酸
来源
肝脏、肉类及牛奶中含VB12很多,植物中 不含。素食者也易缺乏。
缺乏叶酸则可导致巨红细胞贫血(巨大而 极易破碎)贫血、舌炎等 叶酸容易缺乏,特别是孕妇
八、钴胺素(VB12) (一)化学本质
由一个咕啉环和中心钴离子组成,又称氰钴氨 素或抗恶性贫血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肝脏。
(二)主要活性形式 ①5’-脱氧腺苷结合的辅酶B12 变位酶的辅
酶
②甲基钴胺素(甲钴素)氰基被甲基取代,
五、维生素B6 (VB6) (一)化学本质
是吡啶衍生物,统称吡哆素
(二)活性形式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三)功能 参与氨基酸的多种代谢:
是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还参与 氨基酸内消旋、W、C、M、S、T和氨基酸的 脱水反应 缺乏VB6可引起周边神经病变及高铁红细胞贫 血症。
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神
•缺乏:佝偻病、严重的蛀牙、软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 症
• 2.帮助吸收VA
• 烟雾会遮断制造维生素D 的太阳光线;
强烈的日晒灼伤后,皮肤 将停止制造维生素D。
多喝奶制品!
维生素D中毒
机体只能从胆汁排出过多的维生素D,维生 素D如摄食过量则会中毒。
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 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包括血管、 心肌、肺、肾、皮肤等)的钙化,导致重 大病患。
CH2OPO3H2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δ-lactone
(五)来源及缺乏症: 来源于酵母、肝脏、瘦肉、牛奶蔬菜、谷类 玉米中含量极低 人体肠道内细菌能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但合
成率极低
缺乏症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PP所引起的疾病为对称性皮炎, 又叫赖皮病(pellagra)。在狗生黑舌病。赖皮病患者的中枢 及交感神经系统、皮肤、胃、肠等皆受不良影响。主要症 状为对称性皮炎,消化道炎和神经损害与精神紊乱,两手 及其裸露部位呈现对称性皮炎。中枢神经方面的症状为头 痛、头昏、易刺激、抑郁等。Trp可转变为尼克酰胺,以 玉米为主食易患缺乏症(玉米中Trp贫乏)。
三维生素E (一)化学本质
• 维生素E属酚类化合物,又称生育酚
(二)来源
分布广泛,蔬菜、谷类及动物性食物中都存 在 种子的胚芽,尤其是麦胚油、玉米油和花生 油中含量很高。 豆油含量最高,玉米油次之
(三)理化性质
维生素E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但对氧极 为敏感,易于自身氧化。故常用作抗氧 化剂加到食品中。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以豆油、玉 米油含量最多。
(四)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1.与动物生殖有关 表现为不育 故临床上常用 作治疗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流产。
2.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E可以消除体内的多余 的自由基,治疗如巨幼红细胞贫血
• 四、维生素K
• (一) 天然维生素K由2-甲基-1,4-萘醌和 侧链构成,有K1、K2两种,人工合成的K3、 K4无侧链。
(二)活性形式 四氢叶酸(FH4或THFA)
(三)性质 浅黄色结晶,微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水溶液易被光破坏。
(四)功能 THFA是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主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某些氨基酸(Met、Gly、Ser)的合成 参与嘌呤环的合成 dUMP → TMP 高半光氨酸 → Cys
(五)来源及缺乏症 叶酸分布广泛,肉类中含量丰富。 苯巴比妥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干扰叶酸吸 收与代谢。
(四)功能 1.参与氨基酸的羟化:胆固醇、胶原 2.抗氧化,容易氧化,是强力抗氧化剂, 3.其他:防贫血、改善变态反应及防感冒
缺乏抗坏血酸会影响胶原合成及结缔组织 功能,使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发生坏血 病
十、硫辛酸
辅酶Q
• 又称泛醌,广泛存在于线粒体中,与细胞 呼吸链有关。泛醌起传递氢的作用。
•
•
第二节 激素
一、 激素的概念
早期概念:由生物体内特殊组织或腺体产生, 通过体液到达靶器官,并产生特异激动效应 的一群微量有机化合物。
现在概念:机体内一部分细胞产生,通过扩散、 体液运送至另一部分细胞,并起代谢调节控 制作用的一类微量化学信息分子。
广义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内,协调不同细胞活 动的化学信使。它使高等生物体的细胞、组 织和器官,既分工又协作。
纯化饲料
矿物质、 蛋白质、 脂肪、核 酸、糖
动物合成某些 维生素的功能 退化,必须依 靠植物和微生 物提供,一旦 缺乏——病或 死。
纯化饲料+极微量牛奶
提问:说明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牛奶中存在需要量 极少,但生存必须 的食物辅助因子— —维生素
三、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A、D、E、K等
调控某些生物机能
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有B1、 B2、PP、B6、B12、泛酸、生物素及叶 酸八种)和维生素C
二、核黄素(VB2) (一)化学本质
核黄素是异咯嗪与核糖醇的缩合物, 是黄素蛋白的辅基。
• (二)活性形式
• 它有两种活性形式,一种是黄素单核苷酸 (FMN),一种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三)性质
微溶于水及乙醇,极易溶于碱性溶液。水 溶液呈黄绿色荧光,对光、酸不稳定
(四)功能 传递氢和电子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K时常有出血倾向。 新生儿、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吸收障碍可引 起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
• 一、硫胺素(VB1)
• (一)化学本质
• 由一含S个的噻唑环和一个含NH2的嘧啶环 组成,因噻唑环含硫,嘧啶环有氨基取代 而得名。
(二)活性形式
(三)性质
易溶于水,酸性条件稳定,中性、碱性易被氧化, 233nm 267nm 有紫外吸收带 氧化剂存在可将其氧化成深蓝色的脱氢硫氨素 与重氮化试剂反应 红色
经递质的合成都需要V-B6(氨基酸脱羧反应),
而血红素前体的合成也需要V-B6。
(四)来源: 肉、蛋、蔬菜、谷类中含量较多
新生婴儿易缺乏。
六 生物素(bioton) (一)化学本质
由杂环与戊酸侧链构 成,又称维生素H,
其结构可视为由尿素与 硫戊烷环结合而成,并 有一个C5酸枝链
(二)活性形式: 生物素 (三)作用
(二)活性形式 两种,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 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AMP
(三)性质: 烟酸与烟酰胺皆为无色晶体,性质稳定,溶
于水及乙醇。 260nm处有一个紫外吸收光谱 与溴化氰生成黄绿色化合物 定量检测
(四)功能作用
NAD和NADP是脱氢酶的辅酶 分别称为辅酶Ⅰ和辅酶Ⅱ。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参与构成多种黄素蛋白的辅基。
在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α酮酸脱羧、 β氧化、氨基酸脱氨、嘌呤氧化等过程中 起传递氢和电子的作用。
来源: 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如谷类、黄豆、猪 肝、肉、蛋、奶等,也可由肠道细菌合 成。冬季北方缺少阳光,植物合成V-B2 也少,常出现口角炎。
缺乏V-B2还可引起唇炎、舌炎、贫血等
羧化酶的辅酶
丙酮 酸
CO2 ATP+H2O
ADP+Pi
丙酮酸羧化 酶
PEP羧激酶
草酰乙 酸
GTP
P
GD
P
磷酸烯醇丙
CO2
酮酸(PEP
)
(四)来源: 来源广泛,但花生、蛋类、巧克力含 量最高 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 缺乏可引起皮炎。动物缺乏生物素, 消瘦、脱毛、神经过敏
在生鸡蛋清中有抗生物素蛋白
七、叶酸 (一)化学本质 由蝶酸与谷氨酸构成,又称维生素M。
第三章 维生素、激素与抗生素
讲授提纲
第一节 维生素概念与分类(掌握) 维生素功能(了解)。
第二节 激素的概念(掌握),激素的化学 本质与常见激素的功能(了解)。
第三节 抗生素概念(掌握),抗生素作用 机理(了解)。
第一节 维生素
一、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必需的多种生物小分子
营养物质。 二、发现
发现 (1906年英国)
(四)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 维生素D3本身无生物活性,1,25二羟维生 素D3,才能发挥其生物化学功能。
• 1,25二氢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
• 促进小肠细胞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进而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 提高血浆钙磷的含量,
• 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人 特别是乳母孕妇发生骨软化症
三 激素的化学本质
• P 551-553
• 含氮激素(蛋白、肽类、氨基酸衍生物) • 固醇类激素 •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四 重要激素功能举例
★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
1 结构 ①β-细胞 胰岛素 A链21 a.a残基 B链30 a.a残基 ②α-细胞 胰高血糖素 29 a.a残基 2 功能 ①胰岛素: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抑制肝糖元
二、激素的分泌特点
(1)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血液 循环,转运至靶细胞,产生激动效应。
(2)旁分泌:部分细胞分泌激素,通过扩散, 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3)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对自身或同类细 胞发挥作用。
(4)外激素:从体内分泌,排出体外,通过空 气、水等传插,引起同种生物产生生理效应。
(四)功能
α酮酸脱羧酶的辅酶,(将底物移入(出)脱羧酶的活性中心)。也是 转酮醇酶、丙酮酸脱氢酶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
来源:
糙米、油菜、猪肝、鱼、瘦肉中含量丰富。 但生鱼中含有破坏B1的酶,咖啡、可可、 茶等饮料也含有破坏B1的因子。
缺乏症
• 缺乏硫胺素会导致糖代谢障碍,血液中 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影响神经组织 供能,产生脚气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虚 弱、萎缩,小腿沉重、下肢水肿、心力 衰竭等。
胃粘膜能分泌一种粘蛋白,可与VB12结 合,促进吸收,称为内因子。缺乏内因 子时易被肠内细菌及寄生虫夺去,造成 缺乏
和叶酸协同作用,参与核酸等物质的合 成。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
九、抗坏血酸(VC) (一)化学本质:是烯醇式L-古洛糖酸内酯 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
(二)活性形式 还原型VC
(三)性质 无色片状晶体,有酸味,溶于水及乙醇, 不耐热,易被光及氧气氧化
H C OH
NADP+
NADPH+H+ C O
H C OH O
H C OH O
HO C H H C O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lucose 6-phosphate
HO C H H C OH
HC
dehydrogenase(G6PD)
HC
CH2OPO3H2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e
辅酶,参与酶催化反应中底物基团的转移
维生素A
(一)化学本质
含有白芷酮的不饱和一元伯醇类
(二)来源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以肝、 乳制品及蛋黄中含量最多。
植物中虽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红辣 椒、黄玉米中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类胡萝 卜素及玉米黄素,此类物质可在肠及肝中 转化成维生素A。
R
• (二)来源
• K1存在于绿叶蔬菜及动物肝脏、蛋黄中, K2由人体肠道细菌合成。
• 功能 • 促进凝血 电子传递体
维生素K
血纤维蛋白质
凝血酶
促凝血蛋白原 血浆凝血酶 磷脂、Ca2+ 凝血酶原
不溶性血 纤维蛋白 凝块
来源:食物(各种)、肠道中微生物(大肠杆菌、
乳酸菌)的合成,不易缺乏
(三)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